幼儿社会性行为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榜样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 ,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
达到的。榜样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 利用归因原理 儿童对行为原因的归结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归因理论认为,
一个要想把在某种特定场合表现出的习得的助人行为保持下去 ,需要把 助人的观念内化 ,这是一种自我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哈吐普 (W.Hartup)根据攻击的目的和性 质把攻击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又称操作性攻击)
.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 一、攻击行为发展理论
•
1、习性学理论
•
2、挫折——攻击假说
•
3、社会学习理论
•
4、认知理论
.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道奇及其同事在80年代出提出 ):
第一步,译码过程:儿童从环境中收集与激惹性事件有关的
往 ,不肯谦让交往就不能继续进行;进行游戏要配合 ,合作的能力就得到 锻炼;大家一起游戏 , 玩具、物品就要求共同分享。
.
第二节 3—6岁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发展
• 学习目标: • 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定义、表现特点、形成
因素 • 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 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 减少和控制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教育 • 其他的反社会行为:说谎、偷窃、妒忌、破坏性
信息。
第二步,解释过程:儿童随后根据以往的相似经验来整合收集
到的情境线索,考虑自己在此情境中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及对方的行为是 偶然的还是故意的。
第三步,寻求反应过程:对情境进行解释后,儿童会考虑可选
择的应对反应。
第四步Hale Waihona Puke Baidu反应决策过程:儿童权衡各种应对反应的利弊,然后
选择他认为在该情境中最恰当的反应方式。
第五步是编码过程:儿童执行他所选择的反应方式。
.
减少和控制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 教育
• 1、提高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和移情 能力
2、引导学前儿童掌握合理的心理宣泄
3、及时表扬和奖励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
第二 说谎
• 一:说谎 • 含义:就是所说的话与事实不符。幼
.
三、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1)认知发展水平 (2)移情能力 (3)性别 (4)个性特质
(二)环境因素 (1)同伴关系 (2)家庭内部因素 (3)社会文化 (4)大众传媒
.
四、3—6岁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1. 移情 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当一个
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为 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 一种积极地社会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
二、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分类 (一)利他行为 1、定义:利他行为指个体自发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 赏的社会行为,是一种有益于他人的社会行为。 2、分类 a.分享行为:分享行为是一种个体与他人共同分享某种资源的亲社会行为。 b.助人行为:助人行为是在他人有困难时主动帮助其解决困难的外部 动作和措施。 c.安慰行为:安慰是一种在他人情绪低落时对其采用言语或动作安抚的亲社 会行为。
行为、残忍行为
.
第一 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指个人
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包 括殴打、侮辱和抢夺他人的财产等霸道行 为。但是儿童过失或不小心、儿童之间的 粗暴游戏而给同伴或他人造成的伤害等行 为,不属于攻击性行为,因为他们不是以 伤害他人为目的的。
攻击性行为是以社会判断为基础,既 要考虑个人动机,又要考虑行为发生的背 景和环境。
.
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点
判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可以根据以下特征: 1、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遇事往 往非争不可,并时常讲粗话、骂人。 2、情绪不稳定、暴躁。任性执拗、喜欢生气、爱 乱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可能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 如哭闹、叫喊、扔东西或以头撞墙等。有的表现 出一种屏气发作,即大声号哭之后,呼吸短暂停 止,严重时可伴有发绀和痉挛现象。 3、经常向同伴发起人身攻击,如打人、咬人、推 人、踢人等,惹是生非,戏弄、恐吓、欺负同龄 或比他小的幼儿,强占抢夺别的孩子的玩具和物 品。
影响。
3、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人格特
点、社交技能水平、个体固有经验因素, 其对儿童 攻击行为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
.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 1.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 • 直接攻击主要包括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 • 间接攻击是指借助于第三方实施的攻击。
2.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
第一节 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学习目标: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分类 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3—6岁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
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指包括利他行为和合 作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
.
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因素
•
研究表明:幼儿时期
的身体攻击行为通常会持
续到成年时期,是以后社
会适应的前兆。但是对于
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
因,目前并没有达成统一
的共识,一般认为有生物
因素、社会因素及个体因
素。
.
1、生物因素 它为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前
提。
2、社会因素 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群体与大众传媒的
.
(二)合作行为
1、定义:合作是指在游戏、学习、生活中分工并相互配合,协商解决 问题以实现目标的行为。
三岁前儿童基本不能表现出有意向的合作行为,三岁后进入幼儿 园集体生活后孩子们逐渐发展起合作行为,而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 ⑴ 价值取向 ⑵ 性别 ⑶ 自我认知、自我概念及情绪 ⑷ 交流、信任及同伴交往 ⑸ 文化背景
.
4 . 表扬、奖励 儿童亲社会行为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 都需要得到群体的
认可。儿童一旦作出了利他行为, 成人和教师要及时强化 ,如表扬、奖 励等 , 使儿童获得积极反馈 ,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反之 ,习得的利他 行为可能消退。
5. 组织游戏活动 游戏是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之一。游戏中儿童要进行交
达到的。榜样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 利用归因原理 儿童对行为原因的归结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归因理论认为,
一个要想把在某种特定场合表现出的习得的助人行为保持下去 ,需要把 助人的观念内化 ,这是一种自我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哈吐普 (W.Hartup)根据攻击的目的和性 质把攻击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又称操作性攻击)
.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 一、攻击行为发展理论
•
1、习性学理论
•
2、挫折——攻击假说
•
3、社会学习理论
•
4、认知理论
.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道奇及其同事在80年代出提出 ):
第一步,译码过程:儿童从环境中收集与激惹性事件有关的
往 ,不肯谦让交往就不能继续进行;进行游戏要配合 ,合作的能力就得到 锻炼;大家一起游戏 , 玩具、物品就要求共同分享。
.
第二节 3—6岁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发展
• 学习目标: • 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定义、表现特点、形成
因素 • 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 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 减少和控制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教育 • 其他的反社会行为:说谎、偷窃、妒忌、破坏性
信息。
第二步,解释过程:儿童随后根据以往的相似经验来整合收集
到的情境线索,考虑自己在此情境中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及对方的行为是 偶然的还是故意的。
第三步,寻求反应过程:对情境进行解释后,儿童会考虑可选
择的应对反应。
第四步Hale Waihona Puke Baidu反应决策过程:儿童权衡各种应对反应的利弊,然后
选择他认为在该情境中最恰当的反应方式。
第五步是编码过程:儿童执行他所选择的反应方式。
.
减少和控制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 教育
• 1、提高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和移情 能力
2、引导学前儿童掌握合理的心理宣泄
3、及时表扬和奖励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
第二 说谎
• 一:说谎 • 含义:就是所说的话与事实不符。幼
.
三、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1)认知发展水平 (2)移情能力 (3)性别 (4)个性特质
(二)环境因素 (1)同伴关系 (2)家庭内部因素 (3)社会文化 (4)大众传媒
.
四、3—6岁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1. 移情 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当一个
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为 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 一种积极地社会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
二、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分类 (一)利他行为 1、定义:利他行为指个体自发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 赏的社会行为,是一种有益于他人的社会行为。 2、分类 a.分享行为:分享行为是一种个体与他人共同分享某种资源的亲社会行为。 b.助人行为:助人行为是在他人有困难时主动帮助其解决困难的外部 动作和措施。 c.安慰行为:安慰是一种在他人情绪低落时对其采用言语或动作安抚的亲社 会行为。
行为、残忍行为
.
第一 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指个人
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包 括殴打、侮辱和抢夺他人的财产等霸道行 为。但是儿童过失或不小心、儿童之间的 粗暴游戏而给同伴或他人造成的伤害等行 为,不属于攻击性行为,因为他们不是以 伤害他人为目的的。
攻击性行为是以社会判断为基础,既 要考虑个人动机,又要考虑行为发生的背 景和环境。
.
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点
判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可以根据以下特征: 1、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遇事往 往非争不可,并时常讲粗话、骂人。 2、情绪不稳定、暴躁。任性执拗、喜欢生气、爱 乱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可能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 如哭闹、叫喊、扔东西或以头撞墙等。有的表现 出一种屏气发作,即大声号哭之后,呼吸短暂停 止,严重时可伴有发绀和痉挛现象。 3、经常向同伴发起人身攻击,如打人、咬人、推 人、踢人等,惹是生非,戏弄、恐吓、欺负同龄 或比他小的幼儿,强占抢夺别的孩子的玩具和物 品。
影响。
3、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人格特
点、社交技能水平、个体固有经验因素, 其对儿童 攻击行为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
.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 1.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 • 直接攻击主要包括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 • 间接攻击是指借助于第三方实施的攻击。
2.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
第一节 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学习目标: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分类 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3—6岁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
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指包括利他行为和合 作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
.
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因素
•
研究表明:幼儿时期
的身体攻击行为通常会持
续到成年时期,是以后社
会适应的前兆。但是对于
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
因,目前并没有达成统一
的共识,一般认为有生物
因素、社会因素及个体因
素。
.
1、生物因素 它为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前
提。
2、社会因素 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群体与大众传媒的
.
(二)合作行为
1、定义:合作是指在游戏、学习、生活中分工并相互配合,协商解决 问题以实现目标的行为。
三岁前儿童基本不能表现出有意向的合作行为,三岁后进入幼儿 园集体生活后孩子们逐渐发展起合作行为,而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 ⑴ 价值取向 ⑵ 性别 ⑶ 自我认知、自我概念及情绪 ⑷ 交流、信任及同伴交往 ⑸ 文化背景
.
4 . 表扬、奖励 儿童亲社会行为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 都需要得到群体的
认可。儿童一旦作出了利他行为, 成人和教师要及时强化 ,如表扬、奖 励等 , 使儿童获得积极反馈 ,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反之 ,习得的利他 行为可能消退。
5. 组织游戏活动 游戏是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之一。游戏中儿童要进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