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经典何题及答案
数学初中经典试题及答案
数学初中经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方程x^2 - 5x + 6 = 0的解?A. x = 2B. x = 3C. x = 1D. x = 4答案:A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且这两边夹角的余弦值为1/2,那么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A. √7B. √13C. √15D. √21答案:C3.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自身的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4.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厘米。
答案:55.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米、3米、4米,那么它的体积是______立方米。
答案:24三、解答题6.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2,5,8,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
答案:第10项为27。
7. 一个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长增加4厘米,宽增加1厘米,那么面积增加24平方厘米,求原来矩形的长和宽。
答案:原来矩形的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
四、证明题8. 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那么这两边所对的角也相等。
答案:设三角形ABC中,AB=AC,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以得出∠B=∠C,从而证明命题成立。
五、应用题9. 一个农场主有一块矩形的土地,长是宽的3倍,如果长增加20米,宽增加10米,那么面积增加600平方米。
求原来矩形土地的长和宽。
答案:原来矩形土地的长为90米,宽为30米。
10.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
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答案:男生有24人,女生有16人。
初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偶数?A. 3B. 5C. 8D. 72.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0B. 1C. -1D. 2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非负数D. 非正数4.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2x - 3) + (3x + 4) =A. 5x + 1B. 5x - 1C. 2x + 1D. 2x - 15. 下列哪个选项是方程的解?A. x + 2 = 5,x = 3B. x - 2 = 5,x = 3C. 2x + 3 = 7,x = 2D. 3x - 4 = 5,x = 36.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A. 90°B. 180°C. 360°D. 270°7.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A. 5厘米B. 10厘米C. 20厘米D. 15厘米8. 下列哪个选项是不等式的解集?A. x > 5B. x < 5C. x = 5D. x ≠ 59. 一个数的立方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10.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_。
12.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_。
13. 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14.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15.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50分)16. 解方程:2x - 5 = 9。
17. 计算:(3x + 2)(2x - 3)。
18. 证明: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及答案解析
4e d c 经典难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A P C DB A FG CEBO D D 2 C 2B 2 A 2D 1 C 1 B 1C B DA A 1F经典难题(二)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及D 、E ,直线EB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经典难 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B 、D .求证:AB =DC ,BC =AD .(初三)经典难1、已知:△ABC是正三角形,P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求证:∠PAB =∠PCB .(初二)3、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 经典难题(五)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L <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 的最小值.3、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 =3a ,求正方形的边长.4、如图,△ABC 中,∠ABC =∠ACB =800,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DCA =300,∠EBA =200,求∠BED 的度数.FPDE CBAAPCBACBPDEDCA A CBPD经典难题(一)1.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初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也是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
下面是一些初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供学生们参考。
一、代数与方程1. 已知一个数的三倍加上8等于25,求此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x + 8 = 25。
解方程得:3x = 25 - 8,即3x = 17。
再将两边除以3得:x = 17 ÷ 3 = 5 余 2。
所以,这个数为5。
2. 解方程:4(x - 3) = 2(2x - 5)。
解:先化简方程两边的括号,得:4x - 12 = 4x - 10。
然后我们发现方程两边的变量项一样,所以这个方程没有解。
二、几何与图形1. 长方形ABCD中,AB = 8cm,BC = 6cm。
若AC的垂直平分线与BC交于点E,请问AE的长度是多少?解:由于AC的垂直平分线与BC交于点E,所以AE是AC 的中位线。
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可知,AE = 1/2AC。
则AE =1/2(8 + 6) = 1/2 × 14 = 7cm。
2. 在⭕O中,AB是直径,AC是弧BC的切线,且OB = 10cm,AC = 6cm。
请问BC的度数是多少?解:由于AC是弧BC的切线,所以直径AB与切线AC垂直。
根据垂径定理可知,切线与直径的夹角等于其对应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则BC度数为2×∠BAC = 2×∠BAC = 2×6 = 12度。
三、数与运算1. 甲、乙两个小贩卖菜,甲当天卖出的菜较多,乙卖出的菜数是甲卖出的菜数的2/3。
如果甲卖出的菜数是乙卖出的菜数的1-1/2倍,问两个小贩卖出的菜分别是多少?解:设甲卖出的菜数为x,乙卖出的菜数为y。
根据题意可得以下方程:y = 2/3xx = (1-1/2)y解这个方程组,得:x = 4,y = 6。
所以甲卖出的菜数为4,乙卖出的菜数为6。
2.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与个位数之和为12,如果把十位数和个位数交换,得到一个数比原来的数大18,求原来的两位数。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及答案1.题目: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cm和4cm,求斜边的长度。
解答: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所以斜边的长度为√(3^2 + 4^2) = √(9 + 16) = √25 = 5cm。
2.题目: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6cm,求其对角线的长度。
解答:正方形的对角线可以看作是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以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对角线的长度。
正方形的边长为6cm,所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6cm,斜边即为对角线的长度。
所以对角线的长度为√(6^2+ 6^2) = √(36 + 36) = √72 ≈ 8.49cm。
3.题目:已知一个梯形的上底长为8cm,下底长为12cm,高为5cm,求梯形的面积。
解答: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上底和下底的平均值乘以高来计算。
所以梯形的面积为(8 + 12) × 5 ÷ 2 = 20cm²。
4.题目:已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10cm,求其面积。
解答: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边长的平方乘以根号3再除以4来计算。
所以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10^2 × √3) ÷ 4 = (100 × √3) ÷ 4 ≈ 43.30cm²。
5.题目: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为8cm,宽为5cm,求其周长。
解答:长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将长和宽分别乘以2再相加来计算。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为(8 × 2) + (5 × 2) = 16 + 10 = 26cm。
6.题目: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6cm,求其面积。
解答: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半径的平方乘以π(约等于3.14)来计算。
所以圆的面积为6^2 × 3.14 ≈ 113.04cm²。
7.题目:已知一个正五边形的边长为4cm,求其周长。
解答:正五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边长乘以5来计算。
所以正五边形的周长为4 × 5 = 20cm。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经典题型(含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经典题型(含答案)全等变换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对称全等模型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
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
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旋转全等模型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旋转半角模型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自旋转模型构造方法: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共旋转模型说明: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
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模型变形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中点旋转:说明:两个正方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一个正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及两个图形顶点连线的中点,证明另外两个顶点与中点所成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方法是倍长所要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转化成要证明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已知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公旋转顶点,通过证明旋转全等三角形证明倍长后的大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证。
几何最值模型对称最值(两点间线段最短)对称最值(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说明:通过对称进行等量代换,转换成两点间距离及点到直线距离。
初中数学典型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典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无理数?A. 0.5B. 2.718C. 3.1416D. √2答案:D2.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是:A. 0B. 1C. -1D. 2答案:A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A. 总是正数B. 总是非负数C. 可以是负数D. 可以是正数或负数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二次方程?A. x + 2 = 0B. x^2 + 2x + 1 = 0C. 2x = 0D. x^3 - 2x^2 + x - 2 = 0答案:B5.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A. 90度B. 180度C. 360度D. 720度答案:B6. 以下哪个选项是一次函数的表达式?A. y = 2x + 3B. y = x^2 + 1C. y = 1/xD. y = x^3 - 2答案:A7.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A. 5厘米B. 10厘米C. 20厘米D. 15厘米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不等式的解集?A. x > 3B. x = 3C. x < 3D. x ≠ 3答案:A9.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是:A. 0B. 1C. -1D. 8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等腰三角形的特征?A. 两边相等B. 三边相等C. 三角相等D. 两边和一角相等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92.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_或______。
答案:5或-53. 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______倍。
答案:180度4. 一个数的立方是27,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35.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是30度,那么另一个锐角是______。
答案:60度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方程:2x - 5 = 9答案:x = 72. 计算:(3x^2 - 2x + 1) + (2x^2 + 3x - 4)答案:5x^2 + x - 33. 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那么它的两个角也相等。
初中数学题大题经典题型及解析
初中数学题大题经典题型及解析一、平行线和相交线1. 同位角对顶角的性质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情况下,同位角对顶角的性质是初中数学中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同位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交线切割后,同位于交线的对应两个角,对顶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交线切割后,位于交线的两侧且不相邻的两个角。
这两种角的性质分别为:同位角相等,即∠1=∠3、∠2=∠4;对顶角相等,即∠1=∠4、∠2=∠3。
2. 平行线与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交线所切割而构成的多边形中有三角形时,其内角和的性质为:同位角和对顶角的性质相似。
即∠A+∠B+∠C=180°,∠D+∠E+∠F=180°,且∠1+∠2+∠3=180°。
二、圆3. 圆的性质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圆的性质又是学习圆相关知识的基础。
圆包括圆心、直径、半径等重要概念。
圆的性质有很多,其中包括:同弧相等、同角相等、圆心角的性质等。
这些性质在解决关于圆的题目时非常重要。
4. 圆的面积和周长圆的面积和周长是初中数学中涉及圆的题目时非常重要的内容。
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²,周长公式为C=2πr。
在解决圆相关的题目时,需要掌握这两个公式并灵活运用。
三、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5.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其性质包括: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顶角等于180°减去底角的一半,等腰三角形的高、底边、斜边之间的关系等。
6.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指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其性质包括:三个内角都相等且等于60°,三条边相等,三条高相等等。
初中数学中关于平行线和相交线、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大题经典题型包括同位角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与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圆的性质、圆的面积和周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
这些题型涉及了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性质,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这些题型的过程中,掌握其相关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解题中。
经典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经典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二次方程的解?A. \(x = 2\)B. \(x = -3\)C. \(x = 4\)D. \(x = \frac{1}{2}\)答案:D2.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A. 10π厘米B. 20π厘米C. 30π厘米D. 40π厘米答案:B3.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7,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7B. -7C. 0D. 14答案:A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厘米,两腰长为5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A. 16厘米B. 21厘米C. 26厘米D. 31厘米答案:B5.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A. 5B. -5C. 5或-5D. 0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数的平方是36,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6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其中一个角是90°,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之和是________。
答案:90°3. 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这个数最小是________。
答案:53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8厘米、5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答案:4005.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5,分母是30,这个分数化简后是________。
答案:\(\frac{1}{2}\)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已知一个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的两个解是 \(x_1 =2\) 和 \(x_2 = -3\),求出 \(a\)、\(b\)、\(c\) 的值。
答案:根据韦达定理,我们有 \(x_1 + x_2 = -\frac{b}{a}\) 和\(x_1 \cdot x_2 = \frac{c}{a}\)。
将 \(x_1 = 2\) 和 \(x_2 = -3\) 代入,得到 \(-1 = -\frac{b}{a}\) 和 \(-6 = \frac{c}{a}\)。
初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1. 试题一:求平方根将以下数分别求出它们的平方根:a) 9b) 16c) 25d) 36答案及解析:a) √9 = 3b) √16 = 4c) √25 = 5d) √36 = 6解析:平方根的定义是与一个数乘积为该数的平方的非负数。
对于给定的数,我们可以通过求平方根来找到它的平方根。
例如,在本题中,9的平方根是3,因为3乘以3等于9。
同样地,16的平方根是4,25的平方根是5,36的平方根是6。
2. 试题二:等差数列求和求下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 5, 8, 11, ...我们首先观察到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3,即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为3。
因此,我们可以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应用于该题目。
通项公式:a_n = a_1 + (n-1)d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第1项,d表示公差。
根据题目给定的等差数列,我们可以得到:a_1 = 2d = 3我们接下来使用前n项和公式求解,该公式为:S_n = n/2 * (a_1 + a_n)将题目给定的数值代入公式:S_n = n/2 * (2 + (2 + (n-1)*3))简化得到:S_n = n/2 * (4 + 3n)所以,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_n = n/2 * (4 + 3n)3. 试题三:比例与百分数计算现有一本数学书,共有300页。
其中,60%的页数为练习题。
请问该书练习题页数有多少?将60%转化为小数形式,即:60% = 0.60。
我们可以使用百分数与数值的乘法来计算题目中的要求。
题目中给出的总页数为300页,我们用该总页数乘以0.60即可得到练习题页数:练习题页数 = 300 * 0.60 = 180页所以,该数学书的练习题页数为180页。
4. 试题四:解方程求解以下方程:3x + 7 = 22答案及解析:我们可以通过移项与化简的方法求解该方程。
首先,我们将方程中的常数项7移到另一侧,得到:3x = 22 - 7继续计算得到:3x = 15最后,我们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系数3,即可求解出x的值:x = 15/3x = 5解答:方程3x + 7 = 22的解为x = 5。
初中数学典型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典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2x + 3 = 7x - 1B. 3x - 5 = 2x + 6C. 4x + 2 = 6x - 4D. 5x - 3 = 3x + 2答案:C2. 计算下列哪个表达式的结果是负数?A. 3x + 2B. 2x - 5C. 4x + 6D. 5x - 7答案:B3. 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A. 边长为4的正方形B. 半径为3的圆C. 长为5宽为3的矩形D. 底为6高为2的三角形答案:B4. 下列哪个方程的解是x = 2?A. x^2 - 4 = 0B. x^2 - 3x + 2 = 0C. x^2 + 2x - 8 = 0D. x^2 - 5x + 6 = 0答案:D5. 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比例?A. 3:4 = 6:8B. 2:3 = 4:6C. 5:7 = 10:14D. 1:2 = 3:6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计算表达式 2x^2 - 5x + 3 的值,当 x = 2 时,结果是 _______。
答案:57. 如果一个数的三倍加上4等于该数的五倍减去6,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
答案:68. 一个圆的周长是2πr,如果周长是12π,那么半径 r 是_______。
答案:69.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宽的两倍,高是宽的三倍,如果长方体的体积是72 立方单位,那么宽是 _______。
答案:210. 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2,那么第5项是 _______。
答案:11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解方程组:\[\begin{cases}x + y = 5 \\2x - y = 1\end{cases}\]答案:将第一个方程乘以2得到 2x + 2y = 10,然后将第二个方程从第一个方程中减去,得到 3y = 9,所以 y = 3。
将 y = 3 代入第一个方程得到 x + 3 = 5,所以 x = 2。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及答案解析总结计划
一、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1.题目: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D是底边BC上的高,垂足为D。
求证:AD=BD。
解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AB=AC,所以∠ABC=∠ACB。
因为BD是高,所以∠BDA=90°。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ABD=∠ACD。
又因为∠ABC=∠ACB,所以三角形ABD和三角形ACD是全等的。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AD=BD。
2.题目: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点D在底边BC上,且BD=CD。
求证:AD垂直平分BC。
解析:同样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AB=AC,所以∠ABC=∠ACB。
因为BD=CD,所以∠BDC=∠CBD。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BDA=∠ADC=90°。
又因为∠BDC=∠CBD,所以三角形BDC 是等腰三角形,BD=CD。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AD垂直平分BC。
二、勾股定理的应用3.题目: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10,BC=6,求AC的长度。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我们知道AC^2+BC^2=AB^2。
将已知的AB 和BC的长度代入,得到AC^2+6^2=10^2。
解方程得到AC^2=100-36,所以AC=√64=8。
4.题目:直角三角形DEF中,∠F=90°,DE=8,DF=15,求EF的长度。
解析:同样根据勾股定理,我们知道DE^2+DF^2=EF^2。
将已知的DE和DF的长度代入,得到8^2+15^2=EF^2。
解方程得到EF^2=289,所以EF=√289=17。
三、圆的性质5.题目:在圆O中,∠AOB=60°,AB是圆的直径。
求证:∠ACB=30°。
解析:因为AB是圆的直径,所以∠AOB=90°。
因为∠AOB=60°,所以∠ACB=∠AOB/2=30°。
6.题目:在圆O中,直径AB,半径OC。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难)及答案分析
经典难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A P C DB A FG CE BO D D 2 C 2B 2 A 2D 1 C 1 B 1C B DA A 1 BF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及D 、E ,直线EB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DCE .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 为圆的割线,AE 、AF 与直线PO 相交于B 、D .求证:AB =DC ,BC =AD .(初三)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PC =5.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求证:∠PAB =∠PCB .(初二)3、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BD .(初三)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L <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 的最小值.3、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 =3a ,求正方形的边长.4、如图,△ABC 中,∠ABC =∠ACB =800,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DCA =300,∠EBA =200,求∠BED 的度数.AP CB ACBPDEDCB A A CBPD1.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初中数学经典题目及解析
初中数学经典题目及解析初中数学经典题目及解析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困难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以下是一些初中数学经典题目及解析。
1. 平方差公式:已知数a和数b,求(a+b)^2的值。
解析:根据平方差公式,(a+b)^2 = a^2 + 2ab + b^2。
通过利用平方差公式,可以快速求解(a+b)^2的值。
2. 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2x + 4 = 10。
解析:将已知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即2x + 4 - 4 = 10 - 4,化简得2x = 6,再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3。
解方程的关键是通过运算转换,将未知数的系数从常数项中分离出来。
3. 百分数应用:若某商品原价为120元,现在打8折出售,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解析:打8折即为原价的80%,因此打折后的价格为120 * 80% = 120 * 0.8 = 96元。
百分数应用题目可以通过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再进行计算。
4. 三角形面积计算: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高为6cm,求其面积。
解析: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底边长 * 高 / 2,代入已知数据得到面积 = 8 * 6 / 2 = 24cm^2。
计算三角形面积时,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5. 平行线与转角:已知一条直线与一组平行线相交,转角的度数为130°,求另一组平行线与直线的转角度数。
解析:平行线与转角的关系是对应角相等。
因此,另一组平行线与直线的转角度数也为130°。
以上是一些初中数学经典题目及解析,通过解析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解题技巧。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通过不断练习解题,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初中数学难题精选(附答案)
经典难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APCDB AFGCEBOD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A1B1C1D1都是正方形,A2、B2、C2、D2分别是AA1、BB1、CC1、DD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2B2C2D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M、NBC的延长线交MN于E、F.求证:∠DEN=∠F.D2C2B2A2D1C1B1C BD AA1B经典难题(二)1、已知:△ABC中,H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为外心,且OM⊥BC于M.(1)求证:AH=2OM;(2)若∠BAC=600,求证:AH=AO.(初二)2、设MN是圆O外一直线,过O作OA⊥MN于A,自A与D、E,直线EB与CD分别交MN于P、Q.求证:AP=AQ.(初二)F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经典难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是正方形ABCD一边BC上的任一点,PF⊥AP,CF平分∠DCE.4、如图,PC切圆O于C,AC为圆的直径,B、D.求证:AB=DC,BC=AD.(初三)经典难题(四)1、已知:△ABC是正三角形,P是三角形内一点,PA=3,PB=4,PC=5.求:∠APB的度数.(初二)2、设P是平行四边形ABCD内部的一点,且∠PBA=∠PDA.求证:∠PAB=∠PCB.(初二)3、设ABCD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CD+AD·BC=AC·BD.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经典难题(五)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L <2.FP DE CBAAPCB2、已知:P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求PA+PB+PC的最小值.3、P为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并且PA=a,PB=2a,PC=3a4、如图,△ABC中,∠ABC=∠ACB=800,D、E分别是AB、AC 上的点,∠DCA=300,∠EBA=200,求∠BED的度数.经典难题(一)1.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难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经典难题(二)A P C DB A FG CEBO D D 2 C 2B 2 A 2D 1 C 1 B 1 C B DA A 1 AN FE CD BPCG FB QA DE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1)求证:AH =2OM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于P 、Q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经典难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求证:CE =CF .(初二)· A D H EM C B O · GAO D B EC Q P NM · O Q PB DE C N M · A AFD ECB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DCE .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 为圆的割线,AE 、AF 与直线PO 相交于B 、D .求证:AB =DC ,BC =AD .(初三)经典难题(四)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PC =5.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 求证:∠PAB =∠PCB .(初二)3、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BD .(初三)D E DA CB F F EP C B A O D BFAECP AP C B P A D CB C B DA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 经典难题(五)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L <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 的最小值.3、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 =3a ,求正方形的边长.4、如图,△ABC 中,∠ABC =∠ACB =800,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DCA =300,∠EBA =200,求∠BED 的度数.FPDE CBAAPC BAC BPDEDCB A AC BPD经典难题(一)答案1.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即△GHF∽△OGE,可得EOGF=GOGH=COCD,又CO=EO,所以CD=GF得证。
2. 如下图做△DGC使与△ADP全等,可得△PDG为等边△,从而可得△DGC≌△APD≌△CGP,得出PC=AD=DC,和∠DCG=∠PCG=150 所以∠DCP=300 ,从而得出△PBC是正三角形3.如下图连接BC1和AB1分别找其中点F,E.连接C2F与A2E并延长相交于Q点,连接EB2并延长交C2Q于H点,连接FB2并延长交A2Q于G点,由A2E=12A1B1=12B1C1= FB2,EB2=12AB=12BC=F C1 ,又∠GFQ+∠Q=900和∠GE B2+∠Q=900,所以∠GE B2=∠GFQ又∠B2FC2=∠A2EB2,可得△B2FC2≌△A2EB2,所以A2B2=B2C2,又∠GFQ+∠HB2F=900和∠GFQ=∠EB2A2 ,从而可得∠A2B2 C2=900 ,同理可得其他边垂直且相等,从而得出四边形A2B2C2D2是正方形。
4.如下图连接AC并取其中点Q,连接QN和QM,所以可得∠QMF=∠F,∠QNM=∠DEN和∠QMN=∠QNM,从而得出∠DEN=∠F。
经典难题(二)1.(1)延长AD到F连BF,做OG⊥AF,又∠F=∠ACB=∠BHD,可得BH=BF,从而可得HD=DF,又AH=GF+HG=GH+HD+DF+HG=2(GH+HD)=2OM(2)连接OB,OC,既得∠BOC=1200,从而可得∠BOM=600,所以可得OB=2OM=AH=AO,得证。
3.作OF ⊥CD ,OG ⊥BE ,连接OP ,OA ,OF ,AF ,OG ,AG ,OQ 。
由于22AD AC CD FD FD AB AE BE BG BG====, 由此可得△ADF ≌△ABG ,从而可得∠AFC=∠AGE 。
又因为PFOA 与QGOA 四点共圆,可得∠AFC=∠AOP 和∠AGE=∠AOQ , ∠AOP=∠AOQ ,从而可得AP=AQ 。
4.过E,C,F 点分别作AB 所在直线的高EG ,CI ,FH 。
可得PQ=2EG FH+。
由△EGA ≌△AIC ,可得EG=AI ,由△BFH ≌△CBI ,可得FH=BI 。
从而可得PQ=2AI BI += 2AB,从而得证。
经典难题(三)1.顺时针旋转△ADE,到△ABG,连接CG.由于∠ABG=∠ADE=900+450=1350从而可得B,G,D在一条直线上,可得△AGB≌△CGB。
推出AE=AG=AC=GC,可得△AGC为等边三角形。
∠AGB=300,既得∠EAC=300,从而可得∠A EC=750。
又∠EFC=∠DFA=450+300=750.可证:CE=CF。
2.连接BD作CH⊥DE,可得四边形CGDH是正方形。
由AC=CE=2GC=2CH,可得∠CEH=300,所以∠CAE=∠CEA=∠AED=150,又∠FAE=900+450+150=1500,从而可知道∠F=150,从而得出AE=AF。
3.作FG⊥CD,FE⊥BE,可以得出GFEC为正方形。
令AB=Y ,BP=X ,CE=Z ,可得PC=Y-X 。
tan∠BAP=tan∠EPF=XY=ZY X Z-+,可得YZ=XY-X2+XZ,即Z(Y-X)=X(Y-X) ,既得X=Z ,得出△ABP≌△PEF ,得到PA=PF ,得证。
经典难题(四)1.顺时针旋转△ABP 600,连接PQ ,则△PBQ是正三角形。
可得△PQC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APB=1500。
2.作过P点平行于AD的直线,并选一点E,使AE∥DC,BE∥PC.可以得出∠ABP=∠ADP=∠AEP,可得:AEBP共圆(一边所对两角相等)。
可得∠BAP=∠BEP=∠BCP,得证。
3.在BD取一点E,使∠BCE=∠ACD,既得△BEC∽△ADC,可得:BE BC =ADAC,即AD•BC=BE•AC,①又∠ACB=∠DCE,可得△ABC∽△DEC,既得AB AC =DEDC,即AB•CD=DE•AC,②由①+②可得: AB•CD+AD•BC=AC(BE+DE)= AC·BD ,得证。
4.过D 作AQ ⊥AE ,AG ⊥CF ,由ADE S=2ABCDS=DFCS,可得:2A E P Q =2AE PQ,由AE=FC 。
可得DQ=DG ,可得∠DPA =∠DPC (角平分线逆定理)。
经典难题(五)1.(1)顺时针旋转△BPC 600 ,可得△PBE 为等边三角形。
既得PA+PB+PC=AP++PE+EF 要使最小只要AP ,PE ,EF 在一条直线上, 即如下图:可得最小L=;(2)过P点作BC的平行线交AB,AC与点D,F。
由于∠APD>∠ATP=∠ADP,推出AD>AP ①又BP+DP>BP ②和PF+FC>PC ③又DF=AF ④由①②③④可得:最大L< 2 ;由(1)和(2)既得:≤L<2 。
2.顺时针旋转△BPC 600,可得△PBE为等边三角形。
既得PA+PB+PC=AP+PE+EF要使最小只要AP,PE,EF在一条直线上,即如下图:可得最小PA+PB+PC=AF。
既得AF=213(1)42++ = 23+=4232+ =2(31)2+ = 2(31)2+ =622+ 。
3.顺时针旋转△ABP 900 ,可得如下图:既得正方形边长L = 2222(2)()22a ++ = 522a + 。
4.在AB上找一点F,使∠BCF=600,连接EF,DG,既得△BGC为等边三角形,可得∠DCF=100 , ∠FCE=200 ,推出△ABE≌△ACF ,得到BE=CF ,FG=GE 。
推出:△FGE为等边三角形,可得∠AFE=800,既得:∠DFG=400①又BD=BC=BG ,既得∠BGD=800,既得∠DGF=400②推得:DF=DG ,得到:△DFE≌△DGE ,从而推得:∠FED=∠BED=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