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考点2: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考点2: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4305b066c85ec3a87c2c508.png)
②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 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 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原因: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 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③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 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 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①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
含义: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 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 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 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前面进步。
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 摇 (1)为什么必须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 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 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 大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 点,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③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 实现科学发展的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考点2: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的主要内容(P37-P40)
阅读思考: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一个中心、两 个基本点”的关系怎样? 4.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7.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 动摇?
政治教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政治教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fc807df676eeaeaad1f330a7.png)
政治教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以后,让学生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明确掌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具体的内容。
正确认识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同时能够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思想觉悟目标:通过学习以后,让学生能自觉拥护党为建设有中国告特色社会主义而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并积极关心和支持党和国家现行的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能把自己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相联系,为祖国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教学难点:对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解。
学法指导:本课教学内容不多,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地听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各种报道。
所以在开头引入新课时,可以用比较形象化的语言导入,以此来冲淡初三思想政治课的枯燥与乏味。
在突破难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补充大量的事实作为依据,让学生能够自己细细地去体味这个立国之本。
教具准备:有关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好形势的图片,同时制作几张比较的表格,也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这张表格。
教学进程:(一)内容导入:用向学生出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形势的图片,然后出示制作好的一张比较表格。
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些之后的感想,然后教师归纳得出: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由于我们遵循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最后可以提出问题:那么,什么是基本路线呢?以此来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第一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用展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同时说明这条基本路线是符合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是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2、详细讲解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邓三理论考研辅导课件----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邓三理论考研辅导课件----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https://img.taocdn.com/s3/m/0759fa8371fe910ef12df836.png)
答案 C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二、不定向选择
1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 一论断的含义是指(01问题)
A 改革与第一次改革具有相同的内容 B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 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 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E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答案 BCDE
答案 C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A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 富裕 C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D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政治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 治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3 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 马克思主义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 ,是对我国 现代化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概括,是社会主 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
* “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规定了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针,是我们完成现代化任 务的立足之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
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 基本途径。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1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2 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3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 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e93bae01ba1aa8114431d9f9.png)
1952年,苏联已经处在 “ 从社会 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期间。” 6
1959年:
苏联 “ 进入 全面展开共产 主义社会建设 的时期 ”
1961年:“ 二十年内建成共产主义 社会 ” 7
邓小平评价: “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 月革命算起,已经 63 年了,但 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 起牛皮。”(1980年1月)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回顾 : 对共产主义分期的认识
3
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三个阶段:
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初级阶段 共产主义的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
4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只能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 是共产主义。 5
1936年:
苏联“基本上 实现了共产主 义第一阶段, 即社会主义”
31
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实践 意义:
对国情全面的、清醒的认识, 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 政策的基础, 防止”左” 的和右的倾向的 思想武器。
32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 内容
33
“基本路线”规定一个时期要达到的主 要目标及为实现目标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十三大对基本路线的完整概括: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 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奋斗。
17
(1981年6月)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 处于初级的阶段 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 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 18
(1986年10月12届六中全会)
把党在新时期实行的路线、方针、政策 同初级阶段联系起来。 19
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31c38a81e53a580216fcfeda.png)
2,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不动摇呢? 不动摇呢?
第一, 第一,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 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 统一于建设中国特 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二,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 第二,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 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 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 稳定" 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 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 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者之间的关系.
党的基本路线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992年 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强调: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强调: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十 四大明确提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四大明确提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 口号.十五大指出: 口号.十五大指出:在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 十一世纪的历史时刻, 十一世纪的历史时刻,"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建设为中心) 机舱
导航系统 (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
动力系统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小青一家过上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小青一家过上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稳定的社会环境
�
(2)改革开放(包括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如何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如何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4b861749e45c3b3567ec8be8.png)
首先,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本来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少人尚未摆脱贫穷的状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起来,这个目标就显得更为突出和迫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从1958年到1978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思想。
1)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复兴的要求。
(2)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政治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顺利前进。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动摇了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时,四项基本原则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广泛的人民民主为基础,又为人民民主的充分发展提供有效的形式;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注意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总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时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四项基本原则。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1e974bdb0717fd5360cdc31.png)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制定了一个行动纲领,这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它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主要内容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又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这说明了我党不束缚于过去的正确路线,在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了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和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根本立足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最主要内容,是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正如邓小平所说:“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两个基本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是指:“第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它们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即经济、政治改革和对外开放。
这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经之路。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e63ea8c1360cba1aa811da61.png)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答:(1)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创,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2)相互关系: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和谐”是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既在现实中表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一,又体现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集中体现。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3.“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
全面坚持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基本路线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基本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5590c7d333d4b14e8524681c.png)
2、失业的类型
根据原因可以分为: (1)摩擦性失业——在信息不充分的前提下, 劳动者需要花费时间去搜寻职业而在一段时间 内无法就业的现象。 (2)结构性失业——劳动供给结构与劳动需求 结构之间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就业人口的构成 不合理,劳动者的供给质量不符合劳动力需求 质量。 (3)周期性失业——因为宏观经济周期国民经 济投资下降,市场疲软,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多。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 ——“三碰头”
(1)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 (2)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 (3)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
四、扩大就业,路在何方?
1、建立失业预警系统 2、主动失业治理政策 (1)提高动态就业能力 (2)控制劳动力供给 (3)改进劳动力市场 (4)强化再就业服务 3、被动失业治理政策——失业保险民经济体系中反映就业情况的重
要指标。(失业统计数据不包括大量农村剩余 劳动力) 劳动年龄人口——16岁以上至国家规定的退休 人员。 不就业人口——学生、家务劳动者、退职 城镇失业人员——16—50、45,在当地就业服 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城镇登记失业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就 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100% 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人口与城 镇经济活动人口之比。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基本经验
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十条 基本经验,集中起来是“三个代表。”
毛概主观题答案
![毛概主观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b43b1fc281e53a5802ffed.png)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再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首先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更本利益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更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及其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https://img.taocdn.com/s3/m/951ad7f8941ea76e58fa04e6.png)
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不动摇(掌握)
1、准确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 关系 第一,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 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经济建设是以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 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 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二,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第三,在实践中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 容。
补充: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 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 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 建立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虽然在 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其性质是不同的。新民 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确立的过 渡时期,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社会主 义社会。两者在经济基础上的最大区别在于公 有制经济是否居于主体地位。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 矛盾(掌握)
1981年,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议》中,第一次规范地表述:“在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 意义
第一,理论上,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 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丰富了马克思 主义的理论宝库。 第二,实践上,它是我党制定和执行正确 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2、在实践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掌握)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促进的,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二,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制约的。在现代化建设 中,改革的力度大小和发展速度的高低,都可能遇到 群众的接受程度,从而影响到原有的稳定程度。因此, 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应该把握一条总原则,就是把改 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 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 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b20dbc5efe4733687e21aa26.png)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 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 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 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1.基本路线的提出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提出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共有五次。 •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 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 1952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 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 1969年的党的九大提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的基本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 • 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 个基本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人 民 民 主 专 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立 国 之 本 政 治 基 石
——
社会主义道路
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国家根本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根本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基本政治政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策、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管理、政治制度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 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 会主义文化。
海南
面
万县 重庆
大连 天津 烟台 环渤海地区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上海 宜昌 武汉 宁波 九江 温州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的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cb379f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4.png)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的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重要路线。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一个中心。
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这是为了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经济问题,摆脱经济落后状态,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经济是基础,其他是附属。
”2.两个基本点。
第一个基本点是要对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进行正确的判断,即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个基本点是要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建设速度的相互协调。
3.认识中国特点。
中国是一个具有特殊国情和历史背景的国家,这就要求中国必须根据自身国情和特点,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发展道路。
同时,必须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
4.经济建设。
被列为一个中心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的核心。
在经济建设方面,应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
毛泽东提出要发挥农业的长处,为工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物资和市场。
建立自力更生的工业体系,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5.同时,还应当注重人民生活的改善,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在加强物质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全面发展。
6.对抗资本主义渗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时期,必须高度警惕资本主义的渗透。
对于外来资本和上层特权阶层,必须持有警惕和谨慎态度,在经济建设和政治制度方面认真思考并加以防范。
以上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的主要内容,其核心理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它虽然是以中国的国情为出发点的,但是有着普遍适用性,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e60537e9524de518964b7def.png)
第四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学目的:通过本课讨论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理解基本路线是我国现代化成功的保证,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进而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教学重点: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2、为什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动摇的关键?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教学难点:1、理解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教学方法:1、讨论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用具:电脑等多媒体器具课时安排:3课时板书提纲:(第一课时)第四课一、基本路线(一)内容(二)理解:1、核心内容:(1)一个中心(2)两个基本点2、奋斗目标3、基本方针和方法4、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基本路线(十三大制定)(一)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理解:1、核心内容:(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式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
(2)两个基本点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内容:核心:地位作用:P61②坚持改革开放地位作用:改革:开放:2、奋斗目标富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明——文化建设3、基本方针和方法自力更生:靠自己力量但不排斥外援艰苦创业: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现民族复兴历史责任感而不是过苦日子。
4、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力量:中共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小结:由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课堂作业:书本思考练习作业本板书提纲:(第二课时)二、根本任务(一)内容: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二)为什么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1、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2、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三)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当今世界上最富强是哪个国家?2、背基本路线的内容3、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分析路线)中心:经济建设四项原则←↓→改革开放目标:富强(标准是生产力水平)、民主、文明因此,基本路线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笔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纲领
![笔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纲领](https://img.taocdn.com/s3/m/8e149754f5335a8102d22068.png)
笔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最早是在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来的,随着实践的发展,1987党的13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特指: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1956)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左右)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苏联东欧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很容易使人得出“社会主义终结”的结论。
但是,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等同于社会主义的终结,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
因为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等于社会主义本身的终结。
遭到失。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c35727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c.png)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一项重要理论,它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任务,以及实现这些任务的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和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在这个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加强和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四、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五、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3a15e64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c.png)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届三中全会后,党的⼗三⼤时,第⼀次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科学的概括,标志着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
⼗四⼤将它正式载⼊党的章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开放,⾃⼒更⽣,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
这⼀基本路线,概括了以下⼏点内容:第⼀,明确规定了“⼀个中⼼,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核⼼和主体;第⼆,明确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标;第三,明确指出了实现初级阶段奋⽃⽬标的领导⼒量、依靠⼒量第四,明确提出了⼀个必须坚持的基本⽅针。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内容是“⼀个中⼼,两个基本点”。
“⼀个中⼼”与“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整体。
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开放为强⼤动⼒的经济建设;我们的改⾰开放,是以进⼀步解放和发展⽣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开放”;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向前进,同时⼜从新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经验,体现了改⾰开放时代精神的四项基本原则。
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经济建设就会迷失⽅向;离开改⾰开放,经济建设就会丧失动⼒。
这就是“⼀个中⼼、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关系。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最重要的是要全⾯理解和正确处理“⼀个中⼼、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不动摇。
(1996年理科第10题,单选题)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于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实践 1 四项基本原则是⽴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
核⼼是坚持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学课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8c84d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5.png)
•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统一于 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中。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的任务和目标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 会文明四位一体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政 策包括:
• 第一,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 重点。
• 第二,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 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 摇,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 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 国之路 。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压倒一切的。
第五,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必 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提出 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通过总结历史经验, 根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在党的基本路线的 基础上,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纲领。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 济、政治和文化。
• 党的最低纲领的制定应以最高纲领为 指导,并促进最高纲领的实现。
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 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制定了一个行动纲领,这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它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又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这说明了我党不束缚于过去的正确路线,在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了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和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根本立足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最主要内容,是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正如邓小平所说:“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
“两个基本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是指:“第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它们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即经济、政治改革和对外开放。
这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经之路。
二、基本路线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党的基本路线中,经济建设是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也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
在经济建设时期,要想改革和优化经济体制,就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失去正确理论的指导,导致改革走上邪路,偏离预期的目标;要想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就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吸收转化国外的先进成果并将国内的优势产品推广出去。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又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只有坚持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才能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三、总结
实践证明,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合理的,可靠地。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