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家—汪曾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看人物。我们的文学批评一度过分强调所谓“典 型人物”,要求人物是典型化的,即“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而叶三这个人物,的确不是一个典型 的果贩; 甚至可以说天底下像这样的果贩几乎不 会再有第二个: 他是为了自己喜爱的画家卖果子 的;画家死后,他不卖果子了,但四季八节,还四 处寻觅鲜果,到坟上供一供;画家送给他的画,他 一张不卖,最后这些画陪着他安眠于黄土中,真可 谓“生死相随”。但正是因为与众不同,他身上又 如此吸引我们的地方: 对美的纯真的热爱,对人的深厚的情谊,这些不同 于一般小贩的性情、品质,引发我们由衷地喜爱和 尊敬。 可以说正是人物的“不典型” 因此才更有 价值, 因为他是独特而真实的“这一个” 而非概 括提炼的 “那一个”。
3、小说用较大的篇幅叙述叶三卖果子的故事, 这些内容与“鉴赏家”有什么关系?
叶三作为“鉴赏家”对画的独具的敏感,恰恰
是源于卖果子时对生活中的美的敏感。他喜欢 到各地去找好果子,送到买家的果子都有可以 入画的美丽,而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 知道各地乡风”。叶三的赏画的见识和鉴赏力, 正是在卖果子生活中逐渐获得和养成的;他作 为“鉴赏家” 的对美纯粹深沉、不涉功利的 爱的品质,正是卖果子生活中乐观的、热情的、 智慧的、诚实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小结: 真正的鉴赏家
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感悟生活中的美; 用简单直接发自肺腑的语言去表达艺术中的美; 用执著且不涉任何功利色彩的热情去追求美。
作者以叶三把画带到棺材里作为结尾,你认为 这个结尾合适吗?
这个结尾很好,是全文的升华。本小说体现的
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重友谊、重知己。 正 如与伯牙摔琴谢知音, 这里的精神是和先人一 脉相承 的。 这个结尾不合适,是全文的败笔。叶三把 画带 进棺材不过是文化痼疾之一:自私。 相传唐太 宗李世民就是这样,死后将《兰亭集序》带进 坟墓, 这只满足了他个人私欲,却让作品不 能遗惠后人。
课堂拓展: 这篇小说读起来和一般的小说有什么不同?(涉及情
节、结构、人物、语言等各方面) 从情节和结构而言,读者很难在作品中找到一般情 节和结构 小说中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 澜起伏的情节,甚至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它 只是写了一个爱画的人,写了他的生活,有些和画 有关,有些似乎只是闲笔。细细想来,作品其实只 是写了一个字:“美”。而这颇合于散文“形散神 不散”的特征。 汪曾祺语“我不善于讲故事,也不喜欢太像小说的 小说,故事性太强 ,我觉得就不太真实了。
语言准确、朴素、精练。远离所谓的华丽词
藻,使他的语言干净自然, 在平常中见出不 平常。 前文提到的“立春前后”一段中那种 溢于纸面的清香,正源于语言那朴素的清香。 再比如他写叶三家老二卖布: “量布、撕布 (撕布不用剪子开口,两手的两个指头夹着, 借一点巧劲,嗤——的一声,布就撕到头 了),干净利落。语言和他所描写的动作一 样,准确,干净, 利落。
风俗画。有不少评论者注意到汪曾祺小说里有风俗画。 他自己也说到对于风俗的兴趣。读《鉴赏家》,故乡 的风物如在眼前,而且成为人物活动不可缺少的背景, 甚至就是人本身。比如写叶三四处走,了解各地乡风; 写一年四季、不同节令的鲜果;写布店种种看似和小 说主题毫无关联的细节,都如风俗画一般,铺展开故 乡风物的画卷,而人在其中,甚至可以说处处有人。 但作者并不是有意地在小说里加进风俗画,他说自己 原是无意的。只是因为他的相当一部分小说都是写家 乡,写小城的生活,平常的人事,每天都在发生、举 目可见的小小的悲欢,这样,写进一点风俗,便是很 自然的事了。 “人情”和“风土”,原是紧密关联的。 由此我们 可以知道:汪曾祺小说中的风俗, 其实往往是对故土 的追怀;人到了暮年,怀乡怀旧,如朝花夕拾,如秋 水黄昏,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和凄凉 。
4、小说作者为何不以“果贩叶三”为题, 却以“鉴赏家”为题,作者以此为题的用 意。
叶三虽是一介果贩,与那些高谈阔论、道 听途说,似通非通的假名士作比较,他身上 体现的是对美的纯粹深沉、不涉功利的爱, 这一点才是一个真正的鉴赏家之本质所在, 作者称之为“鉴赏家”意在告诉读者,这类 人才真正值得我们喜爱和尊敬,是真正的鉴 赏家,作者呼唤真正的鉴赏家的出现。
课后作业
课后拓展案
鉴赏家
汪增祺
学习目标: 一、了解 汪曾祺小说的风格 二、把握小说的主旨和人物形象 三、赏析“融画入文”的叙事手法
预习检测
亲家 遗嘱 装模作样 模范 模板 亲属 厚遗 占卜 奔放 萝卜 投奔
自主学习: 1、你觉得叶三作为一个卖果子的, 是个什么样的人?
1、为人勤快:“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处跑”“到处走” 2、诚实守信:“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 的”“” 3、生活阅历丰富:“四乡八镇,那个园子里, 什么人家……” 4、为人憨厚:“叶三卖果子从不说价格”“他 的果子全都从他的手里过过”“他的果子都是 原装,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
2、叶三是个“卖果子的” 文章开篇却说全县 “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哪些文字是体现 出叶三是“第一个鉴赏家”这个说法。
叶三判定“紫藤有风”,判定灯台上的老鼠
是“小老鼠”,“红花莲子白花藕”。 叶三能从细节中准确地判定画家的画, 并且 话语极少,但是字字是金,击中要害, 甚至 还能够挑选出画家画中的不足,看来他真的 是一个鉴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