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三大群岛
南海是什么时候属于中国的
![南海是什么时候属于中国的](https://img.taocdn.com/s3/m/d8c1482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6d.png)
南海是什么时候属于中国的南海,位于中国大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之间,南海,是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
南海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
我们翻开中国地图,看到南海九段线,距离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距离很近。
那么为什么说南海的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领土呢?作为中国人,必须要了解这段历史。
一,中国最早发现南海诸岛当中国进入了成熟的文明国家的时候,东南亚的各国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因此,中国成为了三沙群岛最早的发现者。
也因为此,中国也最早给南海诸岛取了名字。
中国人最早将南海称为“涨海”,意思是海水随潮汐上涨和下跌。
《异物志》将南海中的岛、暗沙和礁称为“崎头”。
到了宋朝,随着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中国人对南海的了解程度更多了,对南海诸岛的命名也比较全面。
北宋时期,人们将南海诸岛统称为“万里石塘”;南宋时期,把东沙、中沙、西沙群群岛叫做“千里长沙”,将南沙群岛叫做“万里石塘”。
当然,单纯是发现并不能说明这是中国的土地。
通过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就可以证明,南海诸岛是中国渔民的主要活动地。
1947年,考古队在西沙群岛发现了唐朝到明朝年间的铜币;1974年,又在甘泉岛发现了中国渔民居住过的唐宋遗址。
在永兴岛、金银岛、珊瑚岛、东岛、晋卿岛、广金等岛屿都发现了中国古代的文物。
清朝时期,许多沿海居民到南海岛屿建立了居民点。
可见,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中国渔民打鱼和居住之地。
当西方殖民地到达南海时,他们发现这些地方到处都生活着中国人。
英国海军部1894年成书的《中国海指南》记载了当时南海诸岛的情况,其中就记录了中国渔民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的活动状况。
日本人小仓卯之助在其《暴风之岛》记载,他们到达南沙群岛之时,发现有中国渔民在这里居住。
外国人最早也将南海称为“中国海”。
元朝时期的阿拉伯人将南海叫做“中国海”;明朝利玛窦的世界地图标记为“大明海”;清朝时期的日本人将南海称为“中国海”和“大清海”,欧美国家的地图上都标记为“中国海”。
地理常识:中国南海-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地理常识:中国南海-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ab041296c175f0e7cd13773.png)
地理常识:中国南海作为中国公民,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地理概况。
最近,中国南海问题成为了国际上的热点话题,那么,大家今天就和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我们中国南海的地理常识吧!!!1.中国南海的基本地理信息南沙群岛南沙群岛在祖国南疆的最南端,是南中国海诸岛中岛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椭圆形珊瑚礁群。
位于北纬3°40'至11°55',东经109°33'至117°50'。
北起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东至海里马滩,西到万安滩,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水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约占南中国海传统海域面积的五分之二。
周边自西、南、东依次毗邻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
南沙群岛由55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但露出海面的约占五分之一。
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
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安滩等。
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点。
地形地貌南沙群岛是珊瑚礁构造,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中国唯一一个位于珊瑚礁核心分布区的海域,其美丽和富饶足以比肩马尔代夫和澳大利亚大堡礁,分布海域面积比马尔代夫和大堡礁都要大。
南沙岛礁中的水面环礁的礁体面积有3000平方公里左右,而在国际海洋公约中,水面环礁是具有准陆地地位的。
按照群岛基线准则,南沙群岛就能够划出数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区域(陆地+水面环礁(具有准陆地地位)+内水),据此能够主张上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几十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南沙群岛常年出露的岛、礁、沙洲以及在低潮时出露礁坪或礁石的低潮高地共54个(其中水面环礁44个,水面台礁8个,水面塔礁2个)。
因水面环礁往往又由多个单独的礁体构成,因而,南沙群岛常年出露和低潮时出露的地理单体共86个,其中灰沙岛23个,常年出露的礁石11个,低潮时出露礁坪或礁石的干出礁52个。
南海诸岛标准地名表
![南海诸岛标准地名表](https://img.taocdn.com/s3/m/44cab14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c.png)
11
西沙
北礁
Běi Jiāo
17o05’
111o30’
干豆(dry bean)
Bei Jiao, North Reef
12
西沙
金银岛
Jīnyín Dǎo
16o27’
111o31’
尾峙尾岛(tail standing features, tail island)
Chenhang Dao, Duncan Island
25
西沙
广金岛
Guǎngjīn Dǎo
16o27’
111o42’
三脚屿小三脚屿(tripod islet, tripod islet small)
Guangjin Dao
26
西沙
玉琢礁
YùzhuóJiāo
16o19’- 16o22’
111o57’- 112o06’
37
西沙
中沙洲
Zhōng Shāzhōu
16o56’
112o21’
红草二
Zhong Shazhou (Middle shoal)
38
西沙
北沙洲
Běi Shāzhōu
16o56’
112o20’
红草三
Bei Shazhou (North shoal)
39
西沙
南岛
Nán Dǎo
16o57’
112o20’
三峙三岛
西沙
全富岛
QuánfùDǎo
16o35’
111o40’
全富峙全富曲手
Quanfu Dao
18
西沙
我国四大群岛
![我国四大群岛](https://img.taocdn.com/s3/m/688416f9a300a6c30d229fd4.png)
我国四大群岛东沙群岛东沙岛呈西北西至东南东走向,岛形如马蹄,东西长约2,800米,宽865米,陆地面积约1.74平方公里,内海(潟湖)面积约0.64平方公里,为珊瑚礁堆积而成。
全岛周围十至十五浬为礁盘区。
整个东沙群岛海域面积广达5,000平方公里,在南海诸岛中算是大岛之一O东沙共有三个珊瑚环礁,即:东沙环礁、南卫滩环礁及北卫滩环礁,东沙岛与南、北卫滩相距约80公里。
东沙的的直径大约有30公里,根据学者估计,要形成这么大一座,至少需要百万年以上的时间。
环礁北面外缘礁相当宽广,在退潮时可浮现水面,东沙岛则位于西边。
南卫滩及北卫滩为一连续浅滩,礁体呈椭圆形,沉没水中,无岛礁出露,乃一种沉水环礁。
东沙环礁则为典型环礁,洲、岛(即东沙岛)、礁和门四者全备。
洲有“小沙洲”;暗礁(铲)有:东角、东北角、西北尖角、西南尖角及东南湾;门有两处:北水道及南水道,岛上内水即泻湖。
“门”即习称之“龙口”,乃连通泻湖与外海之水道。
泻湖水浅,随潮汐起落,平均深约1米,水多平静,风浪不兴,与环礁外之大涌大浪大不相同,潮汐时有泥沙向内淤积,近年更日渐变浅。
此一潟湖在退潮时深不及1米,其出口处之宽度仅20米左右。
湖底多为淤泥及有机残屑所覆盖,但水急之处仍为砂砾石所组成之底质。
东沙环礁水深0.6-17米,但以5米以下者为多,环礁近于圆形,半经约10公里,环礁内水域约300平方公里。
岛上目前除了驻军及海岸巡防署人员约200名外,短暂停留者多属渔民、工程及研究人员。
岛上建筑有气象观测站,东光医院、东沙图书馆、渔民服务站、卫星追踪站,电厂,机场,东沙大王庙。
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10多个暗礁暗滩。
主要岛屿有永兴岛、东岛、中建岛等。
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
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C,极端低温153C,年平均气温265C。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诸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诸岛](https://img.taocdn.com/s3/m/458fcbd8d15abe23482f4d0a.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诸岛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岛屿数目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组群岛,我国古称“万里石Array塘”。
它北起北纬11度29分,南迄北纬4度附近,西起东经109度30分,东至东经117度50分。
南北长达500海里,东西宽约400海里。
已定名的岛,洲,礁,沙,滩达185座。
其中露出水面的岛屿和沙洲有20多座左右。
但它的陆地面积很小,最大的太平岛面积不过0.43平方公里。
南沙群岛主要的洲,岛有13个,其名称,面积和海拔高度如下:序号岛(沙洲)名称面积(平方公里)海拔(米)1太平岛0.434.32中业岛0.333.43西月岛0.15---4南威岛0.152.45北子岛0.133.26南子岛0.133.97鸿庥岛0.086.08南钥岛0.061.89马欢岛0.062.410郭谦沙洲0.054.511费信岛0.061.812景宏岛0.043.713安波沙洲0.022.7从上表可见南沙群岛不仅陆地面积不大(13个岛洲加起来才1.69平方公里,还抵不上一个东沙岛--1.8平方公里),而且海拔低矮,不少岛屿海拔在2米意下。
这里的潮差可达半米,所以,一些岛屿在高潮时就几乎被淹没了。
这主要是南沙群岛远处热带南缘,地近赤道无风带,台风少,季风弱,由于动力作用较弱,所以岛屿面积难于增大和加高。
南沙群岛的岛,洲,礁,沙,滩的分布,是与这一带海区海底地形特征密切相关的。
在南沙群岛海域有两条海底峡谷,一条位于南华礁北侧,近东西向(南华水道);一条在西月岛东侧,呈南北走向。
这两条海底峡谷大致呈丁子相交,明显地把海底高地分成三不分,即西北,东北,和南部。
因而南沙群岛也相应地分成为三个部分。
南沙群岛的西北部大致在北纬9度以北,东经115度15分以西,是南沙群岛中群岛最集中,岛屿和沙洲最多的部分。
岛屿和沙洲大多同时出现在同一群礁中,以五列平行的环礁为主体,即:第一列:双子群礁;第二列:渚碧礁,中业环礁,乐斯暗礁,永登暗沙;第三列:道明群礁,长滩(蒙自礁),火艾礁,西月岛;第四列:大现礁,小现礁,郑和群礁,恒礁,北恒礁;第五列:九章群礁;南沙群岛的东北部大致在北纬8度30分以北,东经115度15分以东一带,即南华水道以北,南沙东水道以东的暗滩群是南沙群岛最大的暗滩群。
中国南海三大群岛
![中国南海三大群岛](https://img.taocdn.com/s3/m/eeee5040a26925c52cc5bf8a.png)
中国南海诸岛南海诸岛简介南海诸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面和南面海域。
包括数百个由珊瑚礁构成的岛、礁、滩、沙和暗沙。
依位置不同分为4群:东沙群岛由东沙岛和附近几个珊瑚暗礁、暗滩组成;西沙群岛由30多个沙岛、礁岛、沙洲和礁滩组成,以沙岛为主;中沙群岛由20多个暗沙和暗滩组成,一般距海面10~20米,大多尚未露出水面;南沙群岛由200多座沙岛、礁岛、沙洲、礁滩等组成,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端。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中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习惯上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
西南中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事实证明,中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
西南中沙群岛历来在中国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之下,1988年海南建省,即时,将这些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
南海诸岛地形图南海诸岛地处热带海洋,多数岛屿气温年变化极小,终年皆夏。
年均温在25℃以上,最冷月均温20℃以上。
年降水量高于1400毫米,风大,蒸发快。
岛的基质为多盐环境,植被为极端的盐生类型,主要有麻风桐、海岸桐、海刀豆等。
栽培植物有椰子、番木瓜、菠萝蜜、剑麻、香蕉和绿化树种木麻黄等。
动物主要是鸟类,常见的有白腹褐鲣鸟、红脚鲣鸟、海鸥和家燕等。
大量鸟粪形成鸟粪层,在高温多雨环境下,植物分解生成有机酸溶解鸟粪中的磷质而向下渗透、充填、胶结,形成磷质生物碎屑石灰岩,或称鸟粪磷矿,含磷天然肥料。
浅海重要鱼类有40多种;有大量珊瑚,还有海龟、玳瑁、贝类、虾蟹、海藻等,构成热带海洋生态系统。
地形地貌南海海底地形复杂,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
中央海盆位于南海中部偏东,大体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大陆架沿大陆边缘和岛弧分别以不同的坡度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积最广。
这块中国领土被占近30年 此国拒绝归还 中国武力收回
![这块中国领土被占近30年 此国拒绝归还 中国武力收回](https://img.taocdn.com/s3/m/a3540f2910661ed9ad51f39f.png)
这块中国领土被占近30年此国拒绝归还中国武力收回六年前,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建立海南省三沙市,正式以地级单位对三个群岛进行管辖。
此举极大程度地宣示了中国主权,针对一直以来侵占我国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几个邻国发出了最为直接的警告。
中国对于南海三大群岛有着无可争辩的历史主权。
历史记载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至“千里长沙”(今西沙群岛),随后该地便被纳入中国版图。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文物资料中,南海诸岛被第一次标注在中国版图上。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派康泰、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二人亲历南海诸岛,并仔细观察南沙群岛上的“珊瑚洲”。
唐代,南海诸岛礁成为振州行政区划的一部分,而且岭南节度使还对南海诸岛礁实施行政管理。
元明清三代,西沙、南沙诸岛礁被通称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纳入中国管辖。
近代史上,中国多遭外敌侵略,南海诸岛礁几度易手。
1958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
十天后,越南总理范文同即致电周恩来总理,声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成中国政府的声明,承认南海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是属于中国的岛屿。
中国援越抗美,使越南于1975年实现了统一。
但越南政府接收了南越政权以前侵占的我国南海的一些岛礁后,开始改变立场,并不断扩大其侵略范围。
目前,在南沙群岛,中国实际控制的岛礁数量只有7个,其中有一块岛礁极为重要,名为赤瓜礁。
赤瓜礁位于南沙群岛九章群礁的西南端,礁盘呈马蹄型,由于附近海域盛产一种红色的瓜状海参“赤瓜参”,故被称为“赤瓜礁”。
远望赤瓜礁,乳白色的礁堡如同一艘银色的战舰,静静地卧在碧绿的礁盘上,礁堡上“英雄礁”三个大字分外引人注目。
这“英雄礁”的来历并不寻常,它得名于一场捍卫中国领土的海战。
1988年1-3月,中越双方的海军在南沙群岛的永暑、华阳等若干岛礁发生对峙和冲突。
3月13日,中国军队登上赤瓜礁进行科学考察。
我国四大群岛
![我国四大群岛](https://img.taocdn.com/s3/m/ce27e7f0ba0d4a7302763aca.png)
我国四大群岛东沙群岛东沙岛呈西北西至东南东走向,岛形如马蹄,东西长约2,800米,宽865米,陆地面积约1.74平方公里,内海(潟湖)面积约0.64平方公里,为珊瑚礁堆积而成。
全岛周围十至十五浬为礁盘区。
整个东沙群岛海域面积广达5,000平方公里,在南海诸岛中算是大岛之一。
东沙共有三个珊瑚环礁,即:东沙环礁、南卫滩环礁及北卫滩环礁,东沙岛与南、北卫滩相距约80公里。
东沙的的直径大约有30公里,根据学者估计,要形成这么大一座,至少需要百万年以上的时间。
环礁北面外缘礁相当宽广,在退潮时可浮现水面,东沙岛则位于西边。
南卫滩及北卫滩为一连续浅滩,礁体呈椭圆形,沉没水中,无岛礁出露,乃一种沉水环礁。
东沙环礁则为典型环礁,洲、岛(即东沙岛)、礁和门四者全备。
洲有“小沙洲”;暗礁(铲)有:东角、东北角、西北尖角、西南尖角及东南湾;门有两处:北水道及南水道,岛上内水即泻湖。
“门”即习称之“龙口”,乃连通泻湖与外海之水道。
泻湖水浅,随潮汐起落,平均深约1米,水多平静,风浪不兴,与环礁外之大涌大浪大不相同,潮汐时有泥沙向内淤积,近年更日渐变浅。
此一潟湖在退潮时深不及1米,其出口处之宽度仅20米左右。
湖底多为淤泥及有机残屑所覆盖,但水急之处仍为砂砾石所组成之底质。
东沙环礁水深0.6-17米,但以5米以下者为多,环礁近于圆形,半经约10公里,环礁内水域约300平方公里。
岛上目前除了驻军及海岸巡防署人员约200名外,短暂停留者多属渔民、工程及研究人员。
岛上建筑有气象观测站,东光医院、东沙图书馆、渔民服务站、卫星追踪站,电厂,机场,东沙大王庙。
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10多个暗礁暗滩。
主要岛屿有永兴岛、东岛、中建岛等。
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
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
中国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历史与现状
![中国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历史与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8e5d88a3f524ccbff121844e.png)
我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历史渊源流长。据考古发现,在西沙群岛的甘泉岛有一处唐宋遗址,出土一批唐宋瓷器、铁锅残片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这无可辩驳地证明,至少从唐宋时期开始,我国人民就已经在西沙群岛居住和生产,早已经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人。及至明清时代,我国人民在各岛屿上保留了大量遗迹。包括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金银岛、珊瑚岛、东岛、北岛等岛礁相继出土一大批明代和清代的铜钱、瓷器及其他生活用品;还包括在西沙群岛的各主要岛屿上都发现我国渔民所建的古庙遗存。仅赵述岛、北岛、南岛、永兴岛、东岛、琛航岛、广金岛、珊瑚岛、甘泉岛就有古庙十四座。在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南钥岛、西月岛等也都发现有古庙遗存。这些庙字有些是明代建造的,大部分是清代所建。同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上,还挖掘有多块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石碑。这些石碑多为当时莅岛视察的政府或军队要员所立的纪念碑。
二、地理和自然资源
我国大陆濒临四大边缘海,自北往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故名,亦称南中国海。在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散布着大小200名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热带自然风光十分绮丽,资源蕴藏量巨大,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226年,三国时的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康泰回国后根据经历所写成的《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增多,特别是宋初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以后,在南海的航行和生产更趋频繁。当时对南海的航路以及岛屿的位置、名称等都已有较详细的考察和记载。南宋周去非在《岭南代答》(1178年成书)中载:“…东大洋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此中的“长沙”、石塘”指的就是南海诸岛。长沙是以沙岛为主的珊瑚岛,石塘是以环礁为主的珊瑚礁。赵汝适在多方调查询问并参考《岭南代答》的基础上撰写的《诸蕃志》(1225年成书)中指出:“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以琼为督府,今因之。…至吉阳(今三亚市),乃海之极,亡复陆涂。外有州,曰乌里,曰苏吉浪,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渺茫元际,天水一色”,这里不但指出了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是我国的南海诸岛,而且也说明,早在唐代已经将西南中沙群岛划归海南岛的振州(宋时改为吉阳军)管辖。
南海及其成因与资源(全文)
![南海及其成因与资源(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56cc5a52ea551810a68798.png)
南海及其成因与资源(全文)胡经国一、南海概述南海(South China Sea),为南中国海(地理水域)、中国南海(中国领海)的简称,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九段线内海域为中国领海。
南海的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
南海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北起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依中国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抵菲律宾;通过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
南海平均水深1212米,最深处马尼拉海沟水深4577米;海水温度为25~28 ℃;平均盐度为34‰;最大海湾泰国湾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
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逐渐改称南海。
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南海中国大陆海岸线长5800多公里;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台湾。
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传统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
南海有丰富的海洋油气矿产资源、滨海和海岛旅游资源、海洋能资源、港口航运资源、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岛和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分布区。
20世纪70年代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出兵侵占了南沙部分岛礁,引发南海争端。
二、南海自然地理㈠、位置境域南海位于北纬23°37′以南的低纬度地区,北抵北回归线,南跨赤道进入南半球,南北跨纬度26°47′,位于印尼的南苏门达腊和加里曼丹之间。
北边至中国广东、广西、福建,香港和澳门;东北至台湾岛;东至菲律宾群岛,并且包含吕宋海峡西半侧;西南至越南与马来半岛;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汇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以及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
南海周边国家(地区)从北部顺时针方向有中国台湾地区、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越南、中国(大陆地区)。
南沙群岛的历史资料
![南沙群岛的历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44c329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4.png)
南沙群岛的历史资料中国南海有四大群岛,分别是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是分布范围最广、岛礁数量最多的一组大群岛,国际上习惯称其为“斯普拉特利群岛”。
中国最早发现了南沙群岛。
汉朝时中国人已发现经南沙群岛到印度洋的航线。
此后,历代政府不间断地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并进行实际管辖。
唐朝时南沙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
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到明清时中国人已在南沙海域捕鱼,并在一些岛屿上居住。
清朝将南沙群岛正式划入中国版图。
从最早发现到拥有主权,再到开发利用,中国都远远早于其他国家。
从现代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中国拥有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20世纪30年代之前,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提出异议;70年代以前,英、美、法、苏等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文献和权威的百科全书均清楚地将南沙群岛标属中国。
日本二战战败后,于1946年底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
当时的中国政府将其划归广东省管辖。
但1951年,美国把苏联、中国等对日战胜国排除在外,片面地和日本媾和,签订《旧金山和约》,并在第二条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
该条约的最大漏洞就是没有明确规定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
这一祸根成为后来一些国家提出无理主权要求、侵占南沙岛礁的借口。
1974年,美国学者又证实该海域可能是个“地下宝库”,于是南沙群岛“主权未定论”有了市场。
1956年5月,菲律宾宣称在“斯普拉特利群岛”发现“无主地”,提出对部分岛礁的主权要求。
1970年菲方派兵占领两个小岛,至1980年,菲已先后侵占8个岛礁。
南越政权于1956年派兵侵占南沙群岛的南威岛,1975年将所占的一系列岛屿定名为“长沙群岛”。
目前,越南在南沙群岛的32个主要岛屿上驻有军队,配有发电设备和雷达系统,其中29个岛屿还配备了卫星电视系统。
马来西亚于1977年动手在岛礁上建立主权碑,1980年后开始派兵侵占岛礁。
印尼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卷入南沙海域的划界争端。
浅谈中国南海争端
![浅谈中国南海争端](https://img.taocdn.com/s3/m/b2528107b52acfc789ebc999.png)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一、中国南海概况3南海,也称南中国海,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海域,在我国地图上,可以看到9条断续线(俗称U型线)将这片海域围住,U型线内即为我国领海。
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分布其中。
4、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中国实际控制9个岛礁;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占领29个岛屿和珊瑚礁;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占领8个岛屿;马来西亚非法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占领5个岛屿;文莱占领2个岛屿。
5、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也是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二、南海南沙之争南沙历史6、南沙问题历史纷繁芜杂,南海诸岛归属有史可据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
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1933年南沙群岛被当时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侵占,并非法划归巴地省管辖。
1939年,日本占领南海诸岛,更名为新南群岛,编入高雄州高雄市。
1946年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华民国内政部会同海军部和广东省政府委派南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南海争端7、南海争端- 中越南海争端1950年代,南越政府占领了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永兴岛驻军。
南海争端问题--酒建斌
![南海争端问题--酒建斌](https://img.taocdn.com/s3/m/e9112bdb89eb172ded63b75d.png)
南海争端问题一、南海概况南海—位于中国南方的陆缘海,世界上第三大海。
第一大海,澳大利亚珊瑚海;第二大海阿拉伯海,是中国最大的外海,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约等于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三倍,相当于22个山西。
南海有四大群岛:东沙群岛—台湾当局实际抵制,名义上广东管。
西沙群岛—1974年,中国军队驱逐越南出整个西沙群岛,海南省三沙市管辖。
中沙群岛—主要部分隐没在水面以下,黄岩岛露出水面,海南三沙市管辖。
南沙群岛—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步最广,行政管辖海南三沙市。
目前大陆控制3个,台湾控制2个,主要岛屿被越南(29)个,菲律宾(9)个,马来西亚(5)个,文莱(1)个等国侵占。
南海争端实质上就是南沙争端。
主要争端方: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除此之外,南海争端也出现了美国、日本等国的影子。
二、南海现状(争端起因及南海现状)南沙群岛争端起因及现状1、争端起因南沙群岛在公元前二世纪,即汉武帝时代就发现了,宋朝起就已宣布对其行使管辖权,70世纪中叶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海主权提出任何质疑。
70年代后,菲、越、马、文莱诸国对整个南沙或其部分岛碓提出主权要求,并出兵占领部分岛礁。
南沙争端正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代初。
起因:①1968年,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成立的“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探勘协调委员会”提出的勘察报告,指出:越南沿岸之邻近海域,南海群岛东部和南部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据此南海周边国家开始觊觎南海。
②1973年出现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使原油价格上涨,东南亚各国认识到拥有南沙油气资源的重要性。
③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座小岛可拥有自己的12海里领海,还有12海里的毗连区管辖权,甚至可能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350海里的大陆架,南海周边国家开始肆无忌惮地侵占南海岛屿。
以上因素,致使20世纪70年代以后,菲、越、马等国纷纷出兵占领其声称“拥有”主权的岛礁,南沙群岛争端开始凸显。
共和国之南的蓝色疆土——南海及其附属岛屿
![共和国之南的蓝色疆土——南海及其附属岛屿](https://img.taocdn.com/s3/m/42f7f117b52acfc789ebc94d.png)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 部分!
我国对南海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 争辩的主权!!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国家 主权和领土完整!!!
为什么这样说??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了南海诸岛
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中国官员就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了南 海诸岛,并起名为“涨海崎头”。 三国时期吴国的交州中郎将康泰奉孙权之命出使扶南(柬埔寨),路 过南海诸岛,看到“涨海中,倒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的景 象,记载在《扶南传》中,成为世界上最早对南海诸岛珊瑚岛礁及其成因进 行解说的文献。 唐宋以来,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及生产实践的增多,中国人对南海诸 岛的认识逐步加深,对南海诸岛的命名也由“涨海崎头”这一泛称逐渐演变 为对东、西、中、南沙群岛的专有命名,并记录在历代文献中。 宋代开始,各种文献比较明确而集中地称南海诸岛为“(千里)长 沙”、“(万里)石塘”,仅宋元明清四代以此命名南海诸岛的书籍就达上 百种。 最晚到清初年间,中国海南岛渔民就在指导他们到西南沙群岛捕鱼的 《更路簿》中,为南沙73个岛礁、西沙33个岛礁命名。 总之,如果从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南海诸岛算起,中国发现南 海诸岛的历史已有1900余年,比越南声称的其发现西沙群岛的15世纪至少 早1400余年,比菲律宾声称的其发现南沙群岛的1947年早1900余年。
写在最后的话。。
南海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 部分,我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南海虽大,但没有一根海带是多余的。我们奉 劝相关国家权衡利弊,谨言慎行,尽快回到和 平谈判的正确道路上来。
THANK YOU!
三沙市——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
土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驻地西 沙永兴岛面积2.6平方公里) 管辖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人口:1443人 下辖地区:西沙群岛,南沙群岛, 中沙群岛
南海仲裁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
![南海仲裁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https://img.taocdn.com/s3/m/208175069b89680203d825fc.png)
为重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加强与各国在南海的合作,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一、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曾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海诸岛,并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政府为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于1947年审核修订了南海诸岛地理名称,编写了《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和绘制了标绘有南海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并于1948年2月正式公布,昭告世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以及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决定》等系列法律文件,进一步确认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三、基于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长期历史实践及历届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根据中国国内法以及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包括:(一)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二)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三)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四)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中国上述立场符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
1 / 2四、中国一向坚决反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非法侵占及在中国相关管辖海域的侵权行为。
中国愿继续与直接有关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有关争议。
中国愿同有关直接当事国尽一切努力作出实际性的临时安排,包括在相关海域进行共同开发,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地理课前演讲 中国南海PPT优质课件
![地理课前演讲 中国南海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3659155727a5e9856a61a1.png)
.
美丽的南海,你为何风高浪急!
就是这片美丽富饶的地方, 菲律宾、越南等国对她垂 涎三尺,纷纷提出非法领 土要求,侵占我大片领海, 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南海 问题”。
.
(一)南海问题的起源
随着南海丰富的 海洋资源和重要 的战略地位不断 凸显,越、菲、 马等国以军事手 段占领南沙群岛 部分岛礁,在南 沙群岛附近海域 进行了大规模的 资源开发活动, 并提出了所谓 “主权”要求。
.
珠江 韩江 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 雨量充沛 季风明显 台风影响.
道南岛 带,全 、接部 热近在南 带赤北海 风海道回和 气洋,归南 候性属线海 。季赤以诸
———
人文历史
我国早在汉代 就对南海诸岛有过 记载。元代史料更 是将“千里长 沙”(即今天的南沙 群岛)划入海南岛的 管辖范围。明代郑 和下西洋曾途经西 沙和南沙,并留下 了南海海域航海图。
.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
目前,除台湾当局驻军南沙群 岛最大岛屿——太平岛、大陆在 南沙8个岛礁上建立了永久性据点 外,已有45个岛礁被其他国家侵 占,其中越南29个,菲律宾7个, 马来西亚3个,印尼2个,文莱1 个,形成了“六国七方”对峙南 海的复杂局面。
.
感想
我主张领土的完整性,是我国 家的,一寸不让!认为我们应该 冷静的思考这件事,尽量缓和, 先礼后兵,倘若有来犯之敌, 必定亮剑!
.
作为当代高校在校生,
我们应该尊重并紧跟党的领导和当所作 出的一切决定,
坚定不移地保持爱国精神,
将对中华之复兴的一腔热情化作努力学 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为大中华之崛起不懈奋斗着。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南海诸岛南海诸岛简介南海诸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面和南面海域。
包括数百个由珊瑚礁构成的岛、礁、滩、沙和暗沙。
依位置不同分为4群:东沙群岛由东沙岛和附近几个珊瑚暗礁、暗滩组成;西沙群岛由30多个沙岛、礁岛、沙洲和礁滩组成,以沙岛为主;中沙群岛由20多个暗沙和暗滩组成,一般距海面10~20米,大多尚未露出水面;南沙群岛由200多座沙岛、礁岛、沙洲、礁滩等组成,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端。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中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习惯上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
西南中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事实证明,中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
西南中沙群岛历来在中国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之下,1988年海南建省,即时,将这些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
南海诸岛地形图南海诸岛地处热带海洋,多数岛屿气温年变化极小,终年皆夏。
年均温在25℃以上,最冷月均温20℃以上。
年降水量高于1400毫米,风大,蒸发快。
岛的基质为多盐环境,植被为极端的盐生类型,主要有麻风桐、海岸桐、海刀豆等。
栽培植物有椰子、番木瓜、菠萝蜜、剑麻、香蕉和绿化树种木麻黄等。
动物主要是鸟类,常见的有白腹褐鲣鸟、红脚鲣鸟、海鸥和家燕等。
大量鸟粪形成鸟粪层,在高温多雨环境下,植物分解生成有机酸溶解鸟粪中的磷质而向下渗透、充填、胶结,形成磷质生物碎屑石灰岩,或称鸟粪磷矿,含磷天然肥料。
浅海重要鱼类有40多种;有大量珊瑚,还有海龟、玳瑁、贝类、虾蟹、海藻等,构成热带海洋生态系统。
地形地貌南海海底地形复杂,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
中央海盆位于南海中部偏东,大体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大陆架沿大陆边缘和岛弧分别以不同的坡度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积最广。
在中央海盆和周围大陆架之间是陡峭的大陆坡,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南海海盆在长期的地壳变化过程中,造成深海海盆,南海诸岛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阶上形成的。
其东沙群岛位于北部陆坡区的东沙台阶上;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则扎根于西陆坡区的西沙台阶和中沙台阶上;南沙群岛形成于南陆坡区的南沙台阶上。
西南中沙群岛共有大小岛礁200多个,一般按照它们在海面上下的位置分为五类:岛是露出海面、地势较高、四面环水的陆地。
岛的形成时间较长,陆地形状不易受台风吹袭而变形,面积相对较大,一般有植物生长。
中国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属于海洋岛,有珊瑚岛(沙岛、岩岛)、火山岛之分。
沙岛是由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沙粒堆积在珊瑚礁礁盘上,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珊瑚沙岛,西南中沙群岛绝大部分是这一类岛屿,岩岛是由珊瑚沙岩和珊瑚石灰岩结成的坚固的珊瑚岩岛,西沙群岛中的石岛就是一个典型的岩岛。
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屿西沙群岛中的高尖石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的火山岛,上述的岛屿在中国渔民中称之为“峙”、“峙仔”。
沙洲是已经露出海面的陆地,一般不被海潮淹没,只是台风和大潮时才被淹没。
沙洲的外形不稳定,面积较小,由于受潮水冲刷,植物很少生长。
沙洲和沙岛一样,是由大量松散的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泥沙堆积在礁盘上而形成的。
沙洲和沙岛的区别在于:形状稳定与否,离海面高低,面积大小,植物多寡等。
中国渔民一般把两者都称为“峙”“峙仔”或“沙帽”,亦称沙洲为“沙仔”。
暗礁也称礁,是接近海面的珊瑚礁体。
涨潮时多数被淹没,退潮时多数可露出水面。
有巨大礁盘的暗礁,经过地壳上升的作用,或者经过海浪的冲积,是形成沙洲的良好地点。
中国渔民称之为“线”、“沙”、“铲”等等。
暗沙是淹没在水下的较浅的珊瑚沙层或珊瑚礁滩,海水最低潮时也露出水面,也可以说它是水下的珊瑚沙洲。
中国最南的领土曾母暗沙就是这一类的沙洲,它的面积有2.12平方公里,最浅处仅有17.5米。
中国渔民把暗沙称为“线排”、“沙排”。
暗滩也称滩,是隐伏在水面以下较深处的珊瑚礁滩地。
暗滩由海底突起,滩面呈广阔平坦的台状,偶有礁墩向上隆起,甚至上升到海面附近。
中国渔民称之为“廓”。
南海的历史(一)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这些岛屿礁滩据古籍记载,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
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华南沿海一带从中国秦朝时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从中国西汉到唐朝末期现越南中部和北部是中国领土,南海已经是中国领海。
中国元朝政府还多次派军队到越南北部平叛和越南南部(占城),中国元朝南方海军经常在南中国海巡逻到婆罗洲(加里曼丹岛)。
中国明朝海军多次通过南海下西洋,是南海的唯一正统力量,南海的东南亚国家的君主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接受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才是合法正统的,南海周边国家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是中国中央政府的藩属国。
海南岛在中国西汉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所谓越南等南海的东南亚国家拥有南海主权根本就是不合法不合理的。
东汉班固(公元32—92)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海外各国的记载。
书中完整描述了自广东徐闻出发,经南海,历数国,远至今日印度东南部的康那弗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航行路线。
公元226年,三国时的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康泰回国后根据经历所写成的《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紧莱,对外交往增多,特别是宋初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以后,在南海的航行和生产更趋频繁。
当时对南海的航路以及岛屿的位置、名称等都已有较详细的考察和记载。
南宋周去非在《岭南代答》(1178年成书)中载:“…东大洋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此中的“长沙”、石塘”指的就是南海诸岛。
长沙是以沙岛为主的珊瑚岛,石塘是以环礁为主的珊瑚礁。
赵汝适在多方调查询问并参考《岭南代答》的基础上撰写的《诸蕃志》(1225年成书)中指出:“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以琼为督府,今因之。
…至吉阳(今三亚市),乃海之极,亡复陆涂。
外有州,曰乌里,曰苏吉浪,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渺茫元际,天水一色”,这里不但指出了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是中国的南海诸岛,而且也说明,早在唐代已经将西南中沙群岛划归海南岛的振州(宋时改为吉阳军)管辖。
明清时期,中国许多图、藉、方志对南海诸岛的记载已经不胜枚举。
从地图方面来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长期航行南海,绘有《郑和航海图》,后载入茅元仪《武备志》。
该图标出了石星石塘、万生石塘屿、石塘等岛群名称和相对位置。
及至清代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的附图《四海总图》,已经明确标绘有四大群岛的地名和位置。
当时称东沙群岛为“气沙头”,西沙群岛为“七洲洋”,南沙群岛为“石塘”,中沙群岛为“长沙”。
后来,清政府在开展大规模全国地图测量的基础上,编绘了多种地图。
在1716年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图》、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1767年的在《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00年的《清绘府州县厅总图》和1818年的《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等这些官方舆图中,都在海南岛的东南方绘有南海诸岛,列入中国疆域版图。
从古籍方面来说,郑和“七下西洋”的随从人员费信著《星槎星览》、马次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等书,其中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记载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当时出现的航海著作,如1527年顾蚧的《海槎余录》、黄衷的《海语》等书,对南海航行、岛礁分布及地理特征都有详细的描述。
当时出现的海防著作,无不把南海诸岛作为中国海防的“门户”和“天堑”。
如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海防辑要》一书,就把西沙群岛等岛屿列为中国的海防区域。
从方志方面来说,明清两代是方志鼎盛的时代,由官方修纂的《广东通志》、《琼州府志》、《万州志》等等许多地方志书,都辑录有西南中沙群岛的资料,列为海南岛的附属岛屿。
其《广东通志》中就有: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立海防营于万州”的记载。
还可以正德《琼台志》中看出当时已把西沙、南沙群岛作为中国的海防区域。
从方志方面来说,明清两代是方志鼎盛的时代,由官方修纂的《广东通志》、《琼州府志》、《万州志》等等许多地方志书,都辑录有西南中沙群岛的资料,列为海南岛的附属岛屿。
其《广东通志》中就有: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立海防营于万州”的记载。
还可以正德《琼台志》中看出当时已把西沙、南沙群岛作为中国的海防区域。
中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考古发现,在西沙群岛的甘泉岛有一处唐宋遗址,出土一批唐宋瓷器、铁锅残片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
这无可辩驳地证明,至少从唐宋时期开始,中国人民就已经在西沙群岛居住和生产,早已经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人。
及至明清时代,中国人民在各岛屿上保留了大量遗迹。
包括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金银岛、珊瑚岛、东岛、北岛等岛礁相继出土一大批明代和清代的铜钱、瓷器及其他生活用品;还包括在西沙群岛的各主要岛屿上都发现中国渔民所建的古庙遗存。
仅赵述岛、北岛、南岛、永兴岛、东岛、琛航岛、广金岛、珊瑚岛、甘泉岛就有古庙十四座。
在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南钥岛、西月岛等也都发现有古庙遗存。
这些庙宇有些是明代建造的,大部分是清代所建。
同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上,还挖掘有多块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石碑。
这些石碑多为当时莅岛视察的政府或军队要员所立的纪念碑。
中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历史还可以从世代传抄的《更路薄》中得到有力的证明。
《更路薄》是中国沿海渔民的航海针经书。
据考证,现存的手抄本《更路薄》产生于清康熙末年,可追溯至明代。
它详细地记录了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准确位置和航行针位(航向)、更数(距离)。
如琼海渔民苏德柳、卢烘兰等等的手抄本《更路薄》,具体标明了航行到西沙、南沙、中沙各岛屿的主要航线和岛礁特征,这是中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最直接的历史见证。
(二)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礁进行管辖、行使主权中国政府对西南中沙群岛行政管辖和行使主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至迟在唐宋时期,南海诸岛就在中国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
两汉时,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110年),海南始置珠崖、儋耳郡,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直接统治的开始。
此后,随着生产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人民经常航行于南海之上,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带居住和生产。
南海诸岛与祖国大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历代统治者对南海和南海诸岛的认识不断加深。
至唐初,海南岛环岛已建置有北部的崖州、西部的儋州、南部的振州(今三亚市),振州,前身为临振县,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增设临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郡为州,时号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