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与赤芍的异同
白芍和赤芍功能主治的异同
![白芍和赤芍功能主治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7f46199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7.png)
白芍和赤芍功能主治的异同1. 异同概述白芍和赤芍都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虽然两者均属于芍药科,但在功效和主治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异同。
本文将从药用部位、药性味、功能主治等方面,对白芍和赤芍进行对比分析。
2. 药用部位•白芍:以芍药的根部为药用部位。
•赤芍:以芍药的地上部分(根与叶之间)为药用部位。
3. 药性味•白芍:味苦、酸,性凉。
•赤芍:味苦、酸,性寒。
4. 功能主治4.1 白芍的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各种出血症状,如便血、崩漏、吐血等。
•活血止痛:对于经血不调、腹痛症状有缓解作用。
•养肝益肾:帮助调理肾脏和肝脏功能,有助于改善人体的代谢和排毒能力。
•祛痰止咳:对于痰多、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2 赤芍的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各种出血症状,如便血、崩漏、吐血等。
•活血止痛:对于经血不调、腹痛症状有缓解作用。
•止血消肿:对于外伤出血、肿胀等症状有一定的止血和消肿作用。
•安抚肝风:对于肝风上犯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5. 适用症状和禁忌5.1 白芍•适用症状:白芍适用于阳热内盛、营血亏虚引起的头晕、目赤、面红等症状。
•禁忌:妊娠妇女应当慎用白芍。
5.2 赤芍•适用症状:赤芍适用于肝热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等症状。
•禁忌:赤芍应避免与乳酸钠、盐酸肼屈嗪等药物同时使用。
6. 附加信息•白芍和赤芍均为中药材,可以通过中药店或药店购买。
•在使用白芍和赤芍时,应遵循医生的嘱咐,确保使用剂量和方法正确。
•白芍和赤芍均属于传统草药,临床治疗的同时,应与西药相结合,充分发挥其疗效。
总结起来,白芍和赤芍在药用部位、药性味、功能主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两者都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痛的功能,但白芍还具有养肝益肾和祛痰止咳的作用,而赤芍则更适用于止血消肿和安抚肝风。
在使用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选择,并严格遵守使用剂量和方法,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防止中药材混淆如何辨别白芍与赤芍
![防止中药材混淆如何辨别白芍与赤芍](https://img.taocdn.com/s3/m/c4537ae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4.png)
防止中药材混淆如何辨别白芍与赤芍中药材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芍药,尤其是白芍和赤芍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
但由于它们的外形相似,容易混淆,因此正确辨别白芍与赤芍的方法对于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功效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准确辨别白芍与赤芍的一些方法。
1.外观特征白芍与赤芍在外观上有一定的差异,通过细致观察可以进行初步辨别。
白芍的根茎多为圆柱状,表面呈灰黄色,质地坚实,断面呈乳黄色。
而赤芍的根茎多为圆锥状,表面呈红棕色,质地相对较软,断面呈棕红色。
另外,在芍药的花朵上,白芍的花瓣常呈白色或淡黄色,而赤芍的花瓣则呈红色或淡紫色,这也是它们的重要区别之一。
2.气味区分芍药在气味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白芍具有一种独特的香气,气味醇厚芬芳,而赤芍则具有一种较为刺激的气味,气味相对较重。
通过嗅闻芍药的气味,也可以初步区分白芍和赤芍。
3.煮汤辨别在中药炮制中,煎煮药材是常见的处理方法。
煮汤时,白芍与赤芍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也可以作为辨别的依据之一。
以白芍为例,煮汤后汤液通常是乳白色,并且容易形成一层白色的浮沫;而赤芍的煮汤液通常呈红棕色,无浮沫。
通过观察煮汤后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辨别白芍和赤芍。
4.化学成分分析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更加准确的鉴别。
白芍和赤芍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其含有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可以确保辨别的准确性。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辨别方法仅为一些常见和简易的方法,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辨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鉴别。
总之,正确辨别白芍与赤芍对于保证中药材质量和药效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外观特征,分辨气味,煮汤观察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这两种常用的中药材。
为了确保辨别的准确性,建议在需要的时候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更加准确的鉴别。
白芍与赤芍的异同
![白芍与赤芍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6d21b7e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e.png)
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姓名: XXX学号:11XXXXX白芍与赤芍的异同白芍、赤芍均为根源于芍药属的常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近似,但含量比率不一样;药理活性相像,但作用强度不一样。
中医学对其功能的描绘各有着重,在中医临床应用上他们有显然的差别。
探究比较白芍和赤芍药材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别,对有效控制白芍、赤芍药材质量和保证药物临床疗效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根源的差别白芍、赤芍, 宋从前本草统称为芍药。
《药典》记录“燥根 , 功能 : 平肝止痛 , 养血调经 , 敛阴止汗。
” 又载 : 芍的干燥根 , 功能 :清热凉血 , 散痕止痛。
”白芍, 为毛蓖科植物芍药的干“赤芍 , 为毛蕊科植物芍药或川赤从陶弘景《集注》注文: “余处亦有而多赤, 赤者小利”的文字可见,芍药分为赤、白两种 , 始于梁代。
从《开宝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崇原》、《本草备要》等记录的文字看 , 前的白芍和赤芍 , 是依花色来区分的 , 白花者为白芍 , 赤花者为赤芍。
现在天则依照植物种类和产地加工方法来区分赤、白芍。
清以当今白芍与赤芍的分类,是依《中国药典》为标准,其白芍的原植物为 Pail.(种植品赤芍的原植物为 Pail.(野生品或种植品)和 Lynch.古今赤、白芍的区分和药用品种有较大的差别。
),二.化学成分的差别植物学家很早就对白芍、赤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迄今为止从两药中分别获得的化学成分包含单萜苷、多元酚、黄酮及其苷类、胡萝卜苷、蔗糖等,此中最主要的成分是单萜苷及多元酚类化合物。
芍药单萜苷类主要包含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羟基芍药苷等,这种化学成分统称为芍药总苷;而多元酚类化合物则主要由多种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等化学成分构成。
事实上,从化学构成来看,白芍和赤芍特别一致,均以单萜苷及多元酚类化合物为代表性成分,这是邻近的生物基源所决定的。
可是因为生长环境的不一样及药材采收后加工办理方式的差别,致使这些成分在两味药材中的含量比率各有不一样。
赤芍与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与白芍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206f0c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7.png)
赤芍与白芍的功效与作用赤芍与白芍是常见的中药材,它们在中医药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赤芍与白芍虽然有着不同的颜色和形态,但它们的功效与作用相似,常常被用来治疗一些相似的疾病。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赤芍与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赤芍与白芍都属于毛茛科、芍药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们的学名分别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和Paeonia veitchii Lynch.。
赤芍的根茎多呈红色,白芍的根茎则呈白色。
两种草本植物的花朵呈现为色彩鲜艳的花瓣,它们都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中。
两种芍药的主要成分是萜类物质、酚类物质、多糖和多种酶。
赤芍与白芍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中医认为,赤芍与白芍入心、肝、脾、肺经,有着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并促进新陈代谢。
赤芍与白芍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例如咽喉炎、扁桃体炎和口腔溃疡等。
它们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疾病引起的症状。
赤芍与白芍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中医认为,赤芍与白芍可活血行滞,化瘀散结,能够改善人体的微循环,促进血液的循环和代谢。
赤芍与白芍可以用于治疗一些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疾病,如瘀血疼痛、痛经和跌打损伤等。
两种芍药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缓解疼痛,加快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此外,赤芍与白芍还具有抗肿瘤的功效。
研究表明,赤芍与白芍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赤芍与白芍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肿瘤,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此外,赤芍与白芍中所含的多种活性成分还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衰老的作用,有助于维持机体的健康。
赤芍与白芍还可以用于调节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赤芍与白芍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赤芍与白芍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促进淋巴细胞的活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此外,赤芍与白芍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产生的过程中,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抗炎作用。
赤芍和白芍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和白芍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13cb85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9.png)
赤芍和白芍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赤芍和白芍是两种非常常见的中草药,它们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
虽然它们都属于同一种植物——芍药,但赤芍和白芍在功效与作用上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赤芍和白芍各自的功效与作用。
一、赤芍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赤芍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高热、疮疡肿痛等外感热病。
2. 止血散瘀:赤芍有较强的活血止血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病症,如崩漏、衄血、月经过多等。
3. 敛肺止咳:赤芍有收敛肺气、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稠厚、气喘等病症。
4. 调经养颜:赤芍有调经养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面色无华等妇科疾病。
5. 抗炎消肿:赤芍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消肿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肝炎、胃炎等。
6. 肝脏保护:赤芍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肝功能、减轻肝损伤。
二、白芍的功效与作用1. 养血止痛:白芍能够滋养血液,调养经络,具有较好的止痛功效,适用于各种内外伤、痛经、风湿痹痛等。
2. 调经活血:白芍具有调理月经的作用,可以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3. 核酸代谢:白芍中含有较多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能促进人体的核酸代谢,帮助细胞修复和再生。
4. 缓解痉挛:白芍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适用于胃肠、子宫、胆道等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
5. 抗炎抗过敏:白芍中所含的化合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对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6. 抗氧化:白芍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三、赤芍与白芍的区别:1. 颜色不同:赤芍的根茎和花瓣呈红色,而白芍的根茎和花瓣呈白色。
2. 用法用量不同:赤芍一般用于清热解毒、止血散瘀等病症,常作为一味主药使用;白芍则适用于养血止痛、调经活血等,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3. 化学成分不同:赤芍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赤素等,而白芍则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芍药苷等。
白芍和赤芍
![白芍和赤芍](https://img.taocdn.com/s3/m/1f22367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1.png)
白芍和赤芍
白芍和赤芍都是芍药的一种,在临床除了外形不同之外,主要功效也有很大差别。
白芍偏向于调经、止汗,可以治疗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以及月经不调。
赤芍更倾向于清热、清肝火,如果出现血热、疼痛,都非常适合用赤芍治疗。
赤芍对于凝血症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如果患者出现血脂过高,可以通过赤芍降低血脂、抗炎,对于增强免疫力也有很好的疗效。
一、来源与外观不同
白芍—毛茛科植物白花芍药的根,赤芍来自于毛茛科植物红花芍药的根。
在外观上,白芍呈米白色,赤芍呈棕色或红棕色,且白芍味偏酸、苦,赤芍味苦。
二、功效不同
赤芍,味苦,性寒,其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有着清热凉血的作用。
对比白芍,赤芍因此作用而更受大家的喜爱。
除此之外,如人们平常不注意的跌打损伤、淤血淤青等,使用赤芍都可以得到一定改善。
因为赤芍可用于活血化瘀止痛,产量多,市场广,相对于白芍来说是性价比较高的。
白芍最大的作用就是养血柔肝,一般情况下,对于治疗腹泻、肝火旺盛引起的食欲不振有一定的作用。
当然,也可以用来治疗月经不调。
白芍可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敛阴止汗,常用于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及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阴虚盗汗。
赤芍和白芍均有止痛的作用,两者相比,白芍主要是利于柔肝止痛,对于肝脾不和的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挛急疼痛更加有效。
而赤芍则是活血祛瘀止痛,治疗的症状多是肝郁血滞之胁痛、血滞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
白芍和赤芍的鉴别方法
![白芍和赤芍的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838d5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9.png)
白芍和赤芍的鉴别方法1. 哎呀呀,瞧一瞧白芍和赤芍的颜色呀!白芍那可是白白净净的呢,像纯洁的雪花一样。
而赤芍呢,则是带着点暗红色,就好像是害羞的脸蛋红扑扑的。
你看看这白芍,白白嫩嫩,多招人喜欢呀,再看看赤芍那独特的颜色,是不是一下子就能区分啦?例子:就好比林黛玉是白芍般娇柔,而王熙凤就是赤芍般艳丽呢!2. 来感受下它们的质地呀!白芍摸起来比较坚实,就跟那硬邦邦的石头似的,嘿,可别小瞧它哟!而赤芍呢,质地稍微松软一些,哎呀,就像是软软的棉花糖。
这区别是不是很明显呀,咱只要一摸就能知道个大概啦!例子:就像馒头是白芍的质地,发糕就是赤芍的质地呢!3. 哎呦喂,它们的形状也不一样哟!白芍一般是圆柱形,直直的一根,多规整呀。
赤芍呢,就有点歪歪曲曲的,就像那调皮的小蛇。
这一对比,不就很清楚啦?例子:这不就像铅笔是白芍形状,而弯曲的吸管就是赤芍形状嘛!4. 再看看它们的生长环境吧!白芍呀,喜欢生长在温和的地方,那感觉就像是被精心呵护的小公主。
而赤芍呢,更适应稍微艰苦点的环境,简直就是个坚强的勇士呀。
你说是不是很不一样呢?例子:好像公园是白芍的生长地,而野外就是赤芍的生长地呗!5. 哈哈,它们的功效也有差别呢!白芍主要是养血调经的哟,像个贴心的小护士。
赤芍呢,则是清热凉血的一把好手,就跟那勇猛的战士一样。
这样一讲是不是一下子就懂啦?例子:好比感冒药是白芍的功效,退烧药就是赤芍的功效呀!6. 最后别忘了味道呀!白芍有点微微的苦味,就像那淡淡的忧伤。
而赤芍呢,苦味更重一些,就像那浓烈的哀愁。
这味道上的不同,也能帮助我们区分它们哟!例子:像咖啡的淡苦味是白芍味道,而中药的苦就是赤芍味道啦!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白芍和赤芍虽然名字相近,但是通过颜色、质地、形状、生长环境、功效和味道这些方面,就能很容易地区分它们啦!。
白芍与赤芍的区别
![白芍与赤芍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8ac4c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f.png)
白芍与赤芍的区别
白芍和赤芍是中医药材中常见的药材,虽然它们都来自于牡丹科植物的根部,
但在药效、性味、功能用途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白芍和赤芍的区别。
外观特征
•白芍:白芍的外观呈现出颗粒状或块状,表面光滑,色泽白净,断面乳白色。
•赤芍:赤芍的外观为细小颗粒状,颜色呈红棕色或赤褐色,断面呈深棕色。
药材化学成分
•白芍:白芍中主要含有白芍苷、丹参酮、芍药苷、木犀草苷等成分,具有祛风散寒、养血调经、调和气血等功效。
•赤芍:赤芍中主要含有赤芍苷、赤芍酮、赤芍醇等成分,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凉血、止血收敛等功效。
药性与功能
•白芍:性味甘、微苦、微寒,归肝、脾、胃经。
白芍具有活血化瘀、养血生津、调经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痛经、血虚虚热、月经不调等症状。
•赤芍:性味苦、微寒,归心、肝、胃经。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泻火宁心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出血症、热病洪热、烦燥不眠等症状。
用法用量
•白芍:一般用量为9-15克,可入牡丹粥、牡丹泥等食用,也可煎汤服用。
•赤芍:一般用量为6-12克,可入赤芍散、赤芍饮等药方,也可煎汤或冲剂服用。
总的来说,白芍与赤芍在药性、功能以及用法用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合理
选择和搭配这两种药材,根据疾病的具体状况,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达到治疗的目的。
亳州赤芍与白芍的种植区别
![亳州赤芍与白芍的种植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e66be2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9.png)
亳州赤芍与白芍的种植区别亳州赤芍和白芍,嘿,这两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有点高大上,尤其是“亳州”这两个字,简直就是中药的代名词了,没错,亳州可是出了名的药材之乡。
不过,说起这两种芍药,咱们老百姓可真是得擦亮眼睛,别弄错了。
赤芍和白芍,虽然名字只差一个字,但种植方法可真是大不一样,搞不好你种错了,可就不是“花开富贵”了,反而可能让你捧着药材的钱包哭得一塌糊涂。
今天咱就聊聊亳州赤芍和白芍的种植区别,大家可得好好听,免得以后种错了懊悔莫及。
咱们得说说赤芍,这可不是一般的芍药,它对土壤的要求那是相当挑剔。
赤芍可是比较喜欢“富养”的地方,地里得有点营养,不然它就“吃不饱”,根本长不成好货。
亳州的土壤大多数还挺适合种赤芍的,湿润、肥沃,简直是赤芍的“豪宅”。
可是!别以为你只要土壤好就万事大吉了,赤芍还挺怕水涝的。
水涝?是的,咱们得保证田地里不积水,土壤排水要好。
你想象一下,赤芍在水里泡着,肯定是溺水而亡,不但不长得壮,甚至会出现烂根的情况。
所以,种赤芍时,最好选个稍微高一点的地块,排水要好,记住了嘛,不能让它泡水。
再说白芍,白芍的脾气可就不一样了,它没那么挑剔,性格相对温和一些。
白芍可不是那么娇气,适应性强,土壤什么的它都能凑合着来,不像赤芍那样要求高。
白芍的根系比赤芍要强壮,所以它的抗旱能力也更好,根本不怕长时间没有水。
你说在亳州这种地方,土壤普遍都不缺水,白芍反而觉得很自在,长得还特别结实。
白芍的种植基本上要求不那么严格,地里有点沙土或者壤土,它也能扎根生长,根本不怕你给它弄个贫瘠的土壤。
要是你问我,赤芍和白芍哪一个更好种,我只能说,看你对土地的掌控能力。
赤芍要求比较高,需要你认真对待,注意水分和营养,而白芍就显得“任性”多了,基本上能适应大部分环境,种起来省心很多。
不过也别觉得白芍好种就不重要,白芍的花期稍微长一点,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问题,它长得高高的,枝条容易折断,尤其是风大雨急的时候,得小心被折断。
虽然它抗旱抗寒的能力强,可是暴风骤雨它也经不起折腾。
一文读懂赤、白芍的区别
![一文读懂赤、白芍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c7b67c3ee06eff9aff807b4.png)
一文读懂赤、白芍的区别芍药作为药物应用的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但汉代赤、白芍混用,统称为“芍药”,自《神农本草经》始至唐代,历时七百余年中医药学著作沿用“芍药”一名,功效主治均无差异,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虽明确区分了赤、白芍之名,但只是以花的颜色不同而区分,没有实际意义。
直至宋代《太平圣惠方》才明确了赤、白芍功效、主治的区别,正式将白芍、赤芍作为两味单独的药物沿用;明清以前的诸多本草、方剂著作,如《滇南本草》等,从其花色、根色、炮制法各方面对白芍、赤芍进行了鉴别。
纵观芍药的历代文献记载,提示随着用药经验的积累,白芍、赤芍的记载经历了由粗放到细化,由简略到繁多,由模糊到清晰的演变过程,直至今日完全独立开来。
因此,虽然赤、白芍均属毛茛科植物,性皆微寒,同入肝经,常用于肝系诸证,且皆反黎芦,不宜用于阳衰虚寒之证,但其植物品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炮制方法等多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以下对二者进行系统的区别比较,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两药。
1.从植物品种、来源等区别品种不同:白芍主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eor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而赤芍主要为毛茛科植物毛果赤芍PaeoniaviitchiiLynch和卵叶芍药(草芍药)Paeoniao bovataMaxim的干燥根。
来源不同:白芍的主要来源为栽培植物,而赤芍的主要来源为野生植物。
产地不同:白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赤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内蒙古、辽宁、河北、甘肃等地。
采集时间不同:白芍夏、秋季均可采挖,而赤芍则主要在秋季采挖。
2.从其别名区别芍药之名称,有两种解释:其一,绰约的音转,因芍药花容绰约而得名;其二,制服食毒,调和五味,一勺之多,即可奏效,称为“勺药”。
芍药分为白芍和赤芍两种,白芍《诗经》称“勺药”、“离草”,《吴普本草》名“其积”,《名医别录》异名“余容”、“犁食”、“白木”,《本草纲目》又名“将离”,别名金芍药。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9726c116c85ec3a87c2c565.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白芍和赤芍的区别导语:白芍和赤芍都是属于药物类的食物,我们知道只要是属于药物的食物食用都是可以帮助治疗一些疾病的,所以了解这些药物的性质还有特性都是非常白芍和赤芍都是属于药物类的食物,我们知道只要是属于药物的食物食用都是可以帮助治疗一些疾病的,所以了解这些药物的性质还有特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同类的食物区别出来,不然在使用的时候会把它们当作同种药物来使用。
因为每种药物都拥有独有的功效。
不管是食物还是药物,再相似的食物都是有所区别的,这也是为什么将它们分开来的原因之一。
每种食物都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各自都拥有着对身体有益的营养价值,所以了解它们才能够更好的去食用它们。
那么白芍和赤芍的区别是什么呢?芍药(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
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
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
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
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
白芍 赤芍化学成分与活血功效的比较研究
![白芍 赤芍化学成分与活血功效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d7a02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2.png)
赤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对于赤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研究表明,赤 芍中的丹皮酚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血糖和血脂。然而, 关于赤芍的深入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不同种类的赤芍在化学成分和药理 作用上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明确,此外,关于赤芍的临床应用和剂量问题也需要 进一步探讨。
2、2赤芍的活血功效
赤芍具有显著的抗凝和抗血栓作用,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生成,从而 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此外,赤芍还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障 碍,减轻心肌缺血和脑缺血等症状。在动物实验中,赤芍对急性心肌缺血、脑 缺血等模型显示出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够降低血清心肌酶和脑组织乳酸脱氢酶 含量、减轻心肌水肿和脑水肿等症状。
白芍 赤芍化学成分与活血功 效的比较研究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化学成分比较
03 三、活血功效比较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摘要:白芍和赤芍是两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包括活血化 瘀。本篇论文主要探讨这两种中药材化学成分与活血功效的差异。
关键词:白芍,赤芍,化学成分, 活血功效
二、化学成分比较
1、1白芍的化学成分
白芍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苯甲酸及其酯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芍药苷等。 其中,苯甲酸及其酯类化合物被认为是白芍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菌、 抗炎、抗氧化等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芍 药苷是一种糖苷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抑郁、抗肿瘤等作用。
白芍与赤芍的分布区域比较
白芍和赤芍的分布区域略有不同。白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北、东北和西北地 区,而赤芍则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两者在地理分布上存 在一定的重叠,但整体上呈现出南北差异的特点。
白芍和赤芍的辨别方法
![白芍和赤芍的辨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39884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a.png)
白芍和赤芍的辨别方法
宝子,今天咱来唠唠白芍和赤芍怎么辨别哈。
从外观上看呢,白芍的颜色相对比较白,就像那种白白净净的小姑娘似的。
它的质地比较坚实,断面呢,有点角质样的光泽,看起来还挺细腻的呢。
而赤芍呢,颜色就偏暗一些啦,有点那种暗暗的红棕色,就像害羞的小脸蛋微微泛红的感觉。
它的质地相对疏松一些,断面也是有点粉性的哦。
从味道上来说呀,白芍有点微微的酸味儿,就像你吃了一小口没熟透的山楂,淡淡的那种酸。
赤芍呢,味道就有点苦啦,是那种能让你皱皱眉头的苦哦。
再说说它们的功效。
白芍呢,更多的是养血调经、敛阴止汗这些比较温和的功效。
就像是一个贴心的小棉袄,给身体慢慢调养滋补。
赤芍就不一样啦,它更偏向于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就像一个勇猛的小战士,去把身体里的瘀血、热毒给赶跑。
从生长环境来讲呢,虽然它们都和芍药有点关系,但还是有点小区别的。
不过这个对于咱普通辨别来说,不是那么好操作啦,咱就主要从前面说的外观、味道和功效上辨别就好啦。
宝子,以后要是看到这两种药,就可以按照咱说的这些小窍门来区分啦。
可别再弄混喽,毕竟它们虽然都姓“芍”,但性格和本事还是有差别的呢。
。
每天一味中草药153:赤芍,白芍白,赤芍红,白补赤泻
![每天一味中草药153:赤芍,白芍白,赤芍红,白补赤泻](https://img.taocdn.com/s3/m/8902471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9.png)
每天⼀味中草药153:⾚芍,⽩芍⽩,⾚芍红,⽩补⾚泻⾚芍,⽑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燥根。
与⽩芍基源相同,但不同的是⼊药⽤的⾚芍多是野⽣芍药的根,经直接晒⼲⽽得;⽽⽩芍⽤的芍药多是栽培,加⼯时需要⽔煮并去⽪。
加⼯的⽬的其实是为了⽩芍更⽩,⾚芍留红。
历史上⾚⽩芍区分始于南北朝,兴于宋,定于明。
由于本草记载混乱,芍药分⾚⽩的⽅法各异,现在多沿⽤《图经本草》区分及炮制⽅法。
⾚芍,顾名思义,红⾊的芍药。
⾚芍也是⽑茛科(⼀说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的⼲燥根。
您在阅读时,⼀定要参照⽩芍来看(回复152查看),因为它俩是同⼀植物,拉丁名字都⼀样。
芍药是耐寒的,草本的芍药冬天地上部分都会枯萎,但即便是寒冷的东北,室外的芍药仍可以顺利越冬,第⼆年春天发芽重⽣。
在⼴阔的野外及草原上,就⽣长着成⽚的芍药。
远远望去,蔚为壮观!可惜,这些芍药可能正在⾯临着灾难!(图为内蒙古锡林格勒草药的野⽣芍药)芍药的花由于多朵聚集,显得冗繁、妖娆,不似牡丹单朵,错落有致,也正因为此,唐刘禹锡叹到:“庭前芍药妖⽆格”。
(上图左芍药,右牡丹)图中这朵芍药花,是中国药科⼤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繁荣@槑拍摄的,感谢分享。
南药校园还有药⽤植物园,太让⼈羡慕了。
《药典》中规定,⾚芍除了来源于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外,川⾚芍Paeonia veitchiiLynch 的⼲燥根也作为⾚芍⼊药。
川⾚芍和芍药近似,明显的区别在叶⼦上,川⾚芍的⼩叶像⽻⽑,成⽻状分裂。
⼊药⽤的⾚芍多是野⽣芍药的根,经直接晒⼲⽽得,不像⽩芍那样还得经过煮⼀下。
⽽且,⼊药⽤的⾚芍,都不除去根⽪。
芍药的本草考证本草芍药分⾚⽩之始前⽂⽩芍已经说了,《神农本草经》只记载了芍药⼀种,未分⾚芍、⽩芍。
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次提到芍药有⾚⽩的区别,虽没有明确说到⽩芍药、⾚芍药,但发现芍药有⾚、⽩的区别。
本草经集注·芍药今出⽩⼭、蒋⼭、茅⼭最好,⽩⽽长⼤。
中药材辨别如何鉴别白芍与赤芍
![中药材辨别如何鉴别白芍与赤芍](https://img.taocdn.com/s3/m/63a520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6.png)
中药材辨别如何鉴别白芍与赤芍鉴别白芍与赤芍的方法中药材辨别一直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白芍和赤芍是两种常用的中药材,在学习中药的过程中,正确鉴别白芍和赤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鉴别方法,以帮助读者准确辨别白芍和赤芍。
1. 外观特征白芍和赤芍在形态上有一些细微区别,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外观特征进行初步鉴别。
白芍:白芍一般为圆形或略扁圆形,表面光滑而细腻,常呈现出黄白色或灰白色。
切断后,断面呈灰白色,有时会有一些淡黄色的斑点。
赤芍:赤芍的形状与白芍相似,但通常更加扁圆,并具有更加红艳的颜色。
表面光滑而有光泽,呈现出赤红色。
切断后,断面鲜红,有时会有一些淡红色的斑点。
2. 气味辨别白芍和赤芍在气味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可以通过闻气味来进一步判断。
白芍:白芍具有淡雅的香气,闻起来清新宜人。
赤芍:赤芍的气味较为浓郁而辛辣,略带苦味。
3. 味觉鉴别除了气味,味道也可以作为鉴别的参考依据。
白芍:白芍的味道具有苦涩和微微的酸味。
赤芍:赤芍味道较为苦涩,同时还有一些微甜的感觉。
4. 化学成分鉴别白芍和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存在一些不同,可以通过检测化学成分来进行鉴别。
白芍:白芍主要成分是芍药苷和黄酮类化合物。
赤芍:赤芍主要成分是芍药苷和多种酚类化合物。
5.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手段,可以用于检测中药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通过将白芍和赤芍的药材提取液进行薄层色谱分析,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斑点分布,有助于区分两者。
总结通过以上鉴别方法,我们可以准确辨别出白芍和赤芍。
外观特征、气味、味觉、化学成分和薄层色谱法都是常用的鉴别手段,每一项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参考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运用多种鉴别方法,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
中药材的鉴别工作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通过准确鉴别,才能确保中药疗效的安全和有效。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鉴别方法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使大家在日常使用中药材时更加准确无误。
赤芍与白芍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赤芍与白芍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91d02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1.png)
赤芍与白芍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赤芍与白芍,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两种重要药材,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深厚的理论研究背景。
二者均来源于芍药科植物,但因采摘时间和炮制方法的不同,其性味、功效及临床应用存在显著差异。
赤芍以活血化瘀、凉血止痛为主要功效,而白芍则以养血调经、柔肝止痛为主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药材,对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比较赤芍与白芍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总皂苷、芍药苷、苯甲酸类化合物等主要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以及这些成分与药材药效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赤芍与白芍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精确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也希望借此机会引发更多学者对中药材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的关注,共同推动中医药学的繁荣与进步。
二、文献综述赤芍与白芍,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两种重要药材,自古以来就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赤芍与白芍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本部分将对以往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以期为后续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于赤芍的化学成分,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酚酸类、黄酮类、皂苷类和多糖类成分。
其中,酚酸类成分如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作用;黄酮类成分如儿茶素、表儿茶素等则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理活性;皂苷类成分如赤芍皂苷等则表现出对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
赤芍还含有多糖类成分,如赤芍多糖等,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白芍的化学成分则主要集中在皂苷类、黄酮类和香豆素类等方面。
其中,皂苷类成分如白芍总苷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黄酮类成分如木犀草素、芹菜素等则具有抗炎、抗心血管疾病等活性;香豆素类成分如欧前胡素等则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白芍(炒白芍)与赤芍功效异同
![白芍(炒白芍)与赤芍功效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362a111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0.png)
白芍(炒白芍)与赤芍功效异同展开全文在中药士基础知识中药学的考试中,我们需要掌握白芍与赤芍功效异同:共同点:均可止痛,同可用治疼痛的病证。
但白芍长于柔肝止痛,多治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挛急疼痛。
而赤芍则长于活血祛瘀止痛,多治肝郁血滞之胁痛、血滞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血滞诸痛证不同点:白芍可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敛阴止汗。
常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及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阴虚盗汗。
赤芍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常用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热毒壅盛,痈肿疮疡,肝火目赤肿痛。
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李红燕炒白芍也是白芍的一种炮制品,它的主要作用,第一个改善心肌供血,它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所以对于冠心病、心脏不好的人群,非常适用。
第二个炒白芍有美容肌肤、延缓衰老的作用,白芍因为具有滋养血液的作用,所以可以有效地改善面色发黄、萎黄,或者面色暗淡有斑的这种症状。
第三它有缓解疼痛的作用,白芍可以补血养血,因为很多的疼痛都和血虚有关,比如说我们的胸腹胁肋的疼痛、腹痛、胃痛、肝区的疼痛,我们都可以用这种炒白芍来缓解。
再比如说一些胆囊炎、肝炎,还有腹泻,女性经期的疼痛,还有四肢的抽搐、四肢的痉挛,抽筋导致的这种疼痛,效果都非常得好。
如果和甘草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加好一些。
白芍是中药中经常用的一味中药,性质偏寒。
炒白芍是通过炒制之后将其寒性去除,所以其寒性较生白芍有所降低。
炒白芍与生白芍一样主要入肝经、心经,具有缓急、止痛、补血、养血的作用。
炒白芍可用于肝血不足、肝血瘀的患者。
这类患者往往会出现肝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情不畅,通过白芍的使用可以补充肝血。
另外炒白芍还可以用于一切痛证,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痛证,白芍均有缓急止痛的作用,配合着行气、活血、疏肝等药物起到缓急止痛的作用。
目前研究还发现白芍具有非常好的保肝作用,因为白芍中含有白芍总苷,白芍总苷可以促进肝脏细胞代谢,降低转氨酶。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与作用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a048f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9.png)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与作用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与作用
赤芍苦而微寒,性散,以泄为用,具清热凉血祛瘀止痛之力;
白芍苦酸微寒,性敛,以补为功,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效。
《本草正义》云:
“补血,益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则白芍也;
故益阴血,滋润肝脾,皆用白芍;白芍养血和营,白芍性收敛而以补为功,
逐血导瘀,破积泄降,则赤芍也。
活血行滞,宣化疡毒,皆用赤芍。
”
赤芍行血活滞,赤芍性疏散而以泄为用,二芍配用,一敛一散,一补一泄,共奏清热凉血,养血活血,柔肝止痛之功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与作用在群里回答一下吧互相学习赤芍苦而微寒,性散,以泄为用,具清热凉血祛瘀止痛之力;白芍苦酸微寒,性敛,以补为功,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效。
《本草正义》云:“补血,益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则白芍也;逐血导瘀,破积泄降,则赤芍也。
故益阴血,滋润肝脾,皆用白芍;活血行滞,宣化疡毒,皆用赤芍。
”白芍养血和营,赤芍行血活滞,白芍性收敛而以补为功,赤芍性疏散而以泄为用,二芍配用,一敛一散,一补一泄,共奏清热凉血,养血活血,柔肝止痛之功。
白芍炒白芍与赤芍功效异同
![白芍炒白芍与赤芍功效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282c85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8.png)
白芍炒白芍与赤芍功效异同
白芍和赤芍都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种,它们在药用价值和功效上有着
许多的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
尤其是它们在炒制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功效表现。
本文将就白芍炒白芍和赤芍两者的功效进行
比较与总结。
白芍,又名白芍药和地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功效主要有
舒肝解郁、凉血止血、祛风除湿等。
而经过炒制后的白芍,其性味变
化为温润。
它的功效变化主要表现为温经止血、滋阴养血等作用。
炒
制白芍能够加强其温补、止血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虚寒寒凝、
月经过多等症状。
而赤芍,又名川芍、沙芍,属于毛茛科植物。
其功效主要有凉血止痛、和血散瘀等作用。
赤芍在炒制后,其性味变化为温热。
炒制后的
赤芍具有温经止痛、散寒除湿的功效。
用途更广泛,适用于慢性肝炎、湿热病证、宿热内结等症状。
在实际运用中,炒制白芍和赤芍的方法各不相同,需根据具体病情
选择种类和炮制方法。
炒制白芍可用火炙或乾酒炙,而炒制赤芍则一
般使用炙干。
同时,炒制后的药材在药效上也会有所不同,医生需根
据需要对症施治。
总的来说,白芍炒白芍和赤芍在功效上虽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具体
炮制方法和药效表现上还是有所差异。
对于药用者来说,应根据医生
的建议选用适合自己病情的药材和炮制方法,以发挥最佳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姓名:XXX 学号:11XXXXX
白芍与赤芍的异同
白芍、赤芍均为来源于芍药属的常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类似,但含量比例不同;药理活性相似,但作用强度不同。
中医学对其功效的描述各有偏重,在中医临床应用上他们有明显的区别。
探索比较白芍和赤芍药材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对有效控制白芍、赤芍药材质量和确保药物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来源的区别
白芍、赤芍, 宋以前本草统称为芍药。
《药典》记载“白芍, 为毛蓖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功能: 平肝止痛, 养血调经, 敛阴止汗。
”又载: “赤芍, 为毛蕊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功能:清热凉血, 散痕止痛。
”
从陶弘景《集注》注文: “余处亦有而多赤, 赤者小利”的文字可见, 芍药分为赤、白两种, 始于梁代。
从《开宝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崇原》、《本草备要》等记载的文字看, 清以前的白芍和赤芍, 是依花色来区分的, 白花者为白芍, 赤花者为赤芍。
而今天则依据植物种类和产地加工方法来划分赤、白芍。
现今白芍与赤芍的分类,是依《中国药典》为标准,其白芍的原植物为 Pail.(栽培品),赤芍的原植物为 Pail.(野生品或栽培品)和 Lynch.古今赤、白芍的划分和药用品种有较大的差异。
二.化学成分的区别
植物学家很早就对白芍、赤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迄今为止从两药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包括单萜苷、多元酚、黄酮及其苷类、胡萝卜苷、蔗糖等,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单萜苷及多元酚类化合物。
芍药单萜苷类主要包括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羟基芍药苷等,这类化学成分统称为芍药总苷;而多元酚类化合物则主要由多种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等化学成分组成。
事实上,从化学组成来看,白芍和赤芍非常一致,均以单萜苷及多元酚类化合物为代表性成分,这是相近的生物基源所决定的。
但是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及药材采收后加工处理方式的差异,导致这些成分在两味药材中的含量比例各有不同。
与无需炮制的野生品赤芍相比,白芍为人工栽培品,入药前需经浸泡,刮皮,沸水煮至透心等炮制工序。
这一过程使得白芍
所含化学成分在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尤以没食子酸、芍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丹皮酚流失显着,但芍药内酯苷是个例外,与赤芍相比,它的含量在白芍中呈现明显优势,是含量仅次于芍药苷的第二主成分。
赤芍含有丰富的苷类化合物, 主要含有芍药苷( paeon-iflor in) 315%~ 71 98%, 羟基芍药苷( oxypaeoniflorin) 01 12%~0121%、芍药内酯苷( albiflorin) , 苯甲酰羟基芍药苷benzoyloxypaeoniflorin) , 苯甲酰芍药苷( benzo ylpaeoniflorin) , 此外还含有没食子酸、棕榈酸、鞣质。
白芍主要含有芍药苷11 86%~ 51 76%、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羟基芍药苷、苯甲酸、鞣质。
三.药理作用的区别
(一)赤芍的药理作用
1.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1)抑制血小板聚集: 药理学研究表明112赤芍抑制血小板聚集是通过增加cAMP 水平、抑制TXB2 合成、影响血小板能量代谢等来实现的
(2)对红细胞的作用: 赤芍能明显改善其红细胞的通透性, 增加红细胞对低渗张力的抗性, 有一定稳定红细胞膜结构的作用。
(3)抗凝和抗血栓作用: 赤芍不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 但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而使已凝固的纤维蛋白发生溶解作用, 当有尿激酶存在时赤芍激活纤溶酶原的能力会降低。
2.对心血管的作用
(1)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赤芍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 有较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 AS) 作用。
(2)对心脏的作用: 赤芍注射液能改善ARDS 状态下心肌作功能力, 提高心输出量。
(3)对微循环的影响: 赤芍提取物对烫伤大鼠的细动脉的收缩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对烫伤后大鼠肠系膜细动脉血流速度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还可减少烫伤后细静脉的白细胞粘附,此外赤芍提取物还能减轻微循环内红细胞的聚集。
(4)降低门脉高压: 赤芍注射液有降低门脉高压的作用,
(二)白芍的药理作用
1. 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白芍总苷( TGP) 能抑制小鼠扭体反应, 延长大、小鼠舔爪及小鼠嘶叫潜伏期, 对吗啡、可乐定抑制小鼠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
2.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白芍可拮抗环磷酰胺( CY) 对小鼠外周血管醋酸酯酶阳性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能明显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及腹腔M5 吞噬功能
3. 对平滑肌的作用芍药苷对豚鼠、兔、大鼠胃、肠管及大鼠子宫平滑肌均表现抑制, 并能拮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4. 抗炎作用白芍能明显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少炎性渗出。
口服芍药苷可使佐剂性关节炎( AA) 大鼠滑膜细胞过度分泌IL-21、TNF 和PGE2 的功能恢复正常。
5. 抗病原微生物白芍煎剂对多种常见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酊剂能抑制
绿脓杆菌。
6. 护肝作用白芍提取物对D2 半乳糖胺、CCl4 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对血清SGPT 升高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对黄曲霉素B1 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升高有预防或逆转作用。
7.其它作用白芍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常压缺氧及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氧动物存活时间, 拮抗由垂体后叶素造成的急性心肌缺血, 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延长失血性休克心脏停搏时间。
改善因药物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不良。
抑制ADP、胶原、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及H2O2 引起的溶血反应、红细胞还原型谷胱苷肽消耗和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
综上所述, 赤芍药理作用研究证明其具有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抗凝和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和肝脏、抗肿瘤等作用, 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白芍有解除腹部痉挛作用。
对胃、肠管、子宫平滑肌均有抑制或解痉作用; 并有解热, 镇痛, 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 还有抗炎, 抗溃疡和对多种致病菌及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等
四.临床应用的区别
(一)赤芍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赤芍善“清热凉血”,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等。
如犀角地黄汤中赤芍与水牛角、牡丹皮配伍使用,治疗热入营血、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斑疹紫暗; 紫草快斑汤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血热毒盛及斑疹紫黑。
赤芍善“散瘀止痛”,用于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等。
如赤芍药散用于治疗肝郁血滞之胁痛; 少腹逐瘀汤用于治疗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腹痛; 虎杖散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瘀肿疼痛。
赤芍善“清泻肝火”,可用于肝火上攻的头痛、目赤、疮疡痈肿。
如芍药清肝散可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羞明多眵。
(二)白芍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白芍为补血药,善“养血调经”,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者。
如四物汤中白芍与熟地黄等配伍,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 保阴煎用于治疗血虚有热,月经不调诸症。
白芍善“柔肝止痛”,用于腹痛、胁痛、四肢挛急疼痛、头痛、痛经等。
白芍又能“养血敛阴、平抑肝阳”,为治疗肝阳上亢之常用药,如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等。
综上,中医对赤芍和白芍的功效差异已有共识,形成较为固定的用法,两者在临床应用中不可互相替代,赤芍侧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活血化瘀; 白芍善能滋阴平肝、养血调经,止痛,止汗。
五.芍药苷的现有分析方法
芍药苷(Paeoniflorin) 是赤芍和白芍的主要成分和有效成分,目前,大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来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和分析。
采用HPLC 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以乙腈- 0. 05% 磷酸( 14: 86)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 采用碱水解- HPLC 法,以甲醇-0. 05mol /L 磷酸-异丙醇-冰乙酸( 85: 155: 4: 6)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测定苯甲酸含量,计算出白芍总苷的含量
参考文献:
【1】刘晓龙,刘大培,尚志钧,《白芍、赤芍的本草考证》,中国药学杂志,1993,28(10)
【2】杨柳,许舜军,吴金雄等,《白芍。
赤芍的比较研究概况》,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5)
【3】王巧,刘荣霞,于海兰等,《白芍与赤芍HPLC指纹图谱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7,42(8)
【4】项亚西,张京红,《赤白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差异》,海峡药学,2010,22(11)
【5】张建军,李伟,王丽丽等,《赤芍和白芍品种、功效及临床应用述评》,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
【6】周红涛,骆亦奇,胡世林,《赤芍与白芍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3,38(9)
【7】王瑞,鲁岚,李颖伟等,《赤芍与白芍的药理作用比较》,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