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道德观的演变_乌尼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4期(总第183期)

学术论坛

ACADEM IC FORUM

NO.4,2006

(Cumulatively NO.183)

中国女性道德观的演变

乌尼日,张 艳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 要]中国女性道德观源远流长,它经历了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漫长的历史演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图卷。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是建立在 男尊女卑 基础之上;近现代中国女性在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洗礼,踏上了反对封建礼教的解放道路,由 女子无才便是德 到兴办女学,从女主内到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代中国女性道德观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其主旋律仍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倡导的 四自 精神。

[关键词]女性;道德观;多元化; 四自 精神;演变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6)04-0021-04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女性道德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以及女性自身的道德观,在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是不尽相同的,有其发展脉络。作为地球上能在体内产生卵细胞,孕育新生命的人类两性之一的女性因其文化的特殊背景构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段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导向和约束作用。对道德的认识或看法即形成人们的道德观。占人类半数女性的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因此对中国女性道德观演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以偏见和束缚为特征的中国古代女性道德观

原始社会初期中国女性生活在备受 尊敬 的母系氏族制社会。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权制取代了母权制,男权代替了女权,妇女的地位由此而下降。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男权至上理念,用其伦理道德的锁链对女性进行了严酷的束缚。从此,妇女便坠入森严的礼教罗网之中,饱受摧残和折磨。

早在我国奴隶社会的晚期,歧视妇女的思想开始在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和著述中反映出来。孔子在 论语 中就明确讲过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把妇女与小人等同起来,表明孔子对妇女的道德评价。这一思想对后世女性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西汉,董仲舒出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需要,正式提出 三纲五常 。其中 夫为妻纲 ,即明确提出妇女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从此以后,妇女就被一系列道德伦理规范所严格束缚,精神被压抑、才智被埋没,使她们的人格受到屈辱。在提出 三纲五常 之后,为了让妇女永远安于这种依附、服从的地位,封建社会还为妇女规定许多具体的道德规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 三从四德 。 三从四德 是中国古代加在妇女身上的一套重重的枷锁,以至于后来的妇女道德规范几乎都发源于此,因而,它也是传统妇女道德观的核心内涵。古代中国妇女为遵守道德规范,一生要做到 为女孝,为妻贤,为母良 ,绝对服从男性,为男性社会奉献自己的一切。

魏晋南北朝和盛唐时期,妇女表面上好像享受过一段相对宽松的社会道德氛围。儒学衰微,思想自由,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传统妇女道德观念对妇女的束缚也相应较宽松。在政治上,北魏文明太后,唐代的女皇武则天、上官婉儿等杰出女性参与政治活动,进而取得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利;文学上,

[收稿日期]2006-02-20

[作者简介]乌尼日(1956 )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妇女运动史;张艳(1978 ),女,河北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4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21

女诗人、女词人等相继出现,使文坛的性别比例有所改变。

但是到了宋代,程朱理学的兴起,女性再次被套上了紧箍咒。宋明理学以 存天理,灭人欲 为核心,宣扬人的身心修养、日我省悟。在妇道观方面,则主要集中在妇女节操问题上,影响最大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再嫁问题;一是贞操问题。宋明理学所提出的守节、守贞观念,使 三纲五常 、 三从四德 更具体化与生活化了。夫死不许再嫁,这是所谓 夫死从子 之义的具体化,守贞观是所谓 出嫁从夫 这一纲常的具体化,对妇女生活的影响、妇女身心的摧残,至为严重。至宋元时期,贞操观逐渐成为儒家道德观的重要内容,程颢提出的 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使女性坠入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 女子无才便是德 是宋明理学的妇道观的另一个特点,也是历史上曾经颇有影响的妇道观。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道德准则在我国封建社会初始已见端倪。南宋以后,理学兴起,提倡禁锢人性、存天理灭人欲,礼教束缚愈加严重,然而也未形成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观念。至明代才明确提出 女子无才便是德 。认为女子的任务仅仅是嫁人生子、持家相夫,读书识字与女性无关,儒士们甚至认为 妇入识字多诲淫 。妇女也逐步被这种 无才是德 的妇道观所驯服。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观念在清代更是变本加厉,就连身处上层社会的封建淑女、大家闺秀也全盘接受了。在这种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性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被禁锢在无知、愚昧的状态之中。女性只能遵循 男主外,女主内 、 女不言外 的要求,不得与社会交往,特别是不得参与政治生活。这就使妇女与外界全然隔绝。同时,男性还刻意用各种怪诞的审美标准要求妇女,如女子要懦弱纤细、轻声柔气、步履轻盈、举止舒缓、胆怯怕羞、不善言语、温柔驯服等。在五代和宋朝出现的为了欣赏妇女小脚而让妇女缠足的风气,此时也愈演愈烈,形成了华夏民族一种独特的陋习。缠足违背了人体自然发展规律,摧残了妇女的身心健康,给她们在沉重的精神枷锁上又加上了一道肉体的枷锁,使她们柔顺的性格变得更加怯懦,本来就狭小的生活天地变得更加狭小。

总之,中国传统的妇女道德观都是建立在男尊女卑观念基础之上,有着一整套严密规范。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封建社会的妇德妇教,作为统治者对妇女的道德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全能贯彻执行,尤其在下层社会的广大劳动妇女中间,她们自然地形成和保持了一些纯朴的道德,如尊老爱幼、勤俭朴实、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等传统美德,这仍是今天女性应学习和发扬的。

二、觉醒与奋起的中国近现代女性道德观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席卷全国,中国女性在这场革命运动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中,男女平等的意识已开始萌芽。戊戌变法时,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对封建社会的妇德进行了无情的批判,组织的 不缠足运动 和 兴女学运动 ,在全国范围反响强烈。康有为在 大同书 中大声疾呼 男女同为人类,同构天生 ,压制女子是 损人权、轻天命、悖公理、失公益 ,提出女性应有的各种平等权利。梁启超在争取女性教育权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 变法通义 和 倡设女学堂启 中阐发了兴办女学的意义,认为只有兴办女学,妇女才能成为知情知义的贤妻良母,社会才能达到富国富民的目标,即 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思想与封建礼教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只不过是对封建礼教的轻微改良,但是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妇女们视为真理的封建妇道传统,使得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下沉睡的中国女性有了最初的觉醒。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使中国资产阶级的女权运动达到了高潮。资产阶级从不同角度为妇女的解放呼喊。孙中山认为,妇女是革命依靠力量的一部分,他鼓励妇女起来做国民之人,号召妇女起来参加民主革命斗争。1912年同盟会通过了以男女平等权利、普及女子教育等为内容的十一条奋斗纲领。这里面的许多内容充分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妇女的道德要求。中上层知识妇女群体,在孙中山妇女观的影响下,摒弃了 男尊女卑 的封建伦理观念,把改善自身处境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参加到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斗争之中。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同盟会的女知识分子约有200人,其中有姓名可查的有105人,她们或公开、或秘密、或个人、或团体,以各种形式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运动。以秋瑾为代表的妇女英杰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精神,激励和影响了广大的中国女性。吴玉章高度评价秋瑾的历史功绩,称之为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妇女的楷模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妇女道德观与变法维新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康梁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女子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