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某旅游地产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某旅游地产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述本旅游地产项目的名称为“xxx旅游度假区”。
项目位于某省某市,占地面积为xx公顷,是一处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客群为城市人群,重点打造绿色、低碳、健康的休闲度假场所,突出项目的环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项目包括山地旅游区、湖畔豪宅区、特色商业区、医疗康养区等。
旅游度假区除了配套基础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外,还将组织丰富的旅游活动和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
二、规划设计目标1. 环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本项目是一个自然度假生活体验区,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高度责任感。
设计需突出“绿色、低碳、健康”的理念,注重环境整合,强化区域生态和城市设计内涵,达到城市、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利用地形地貌和水资源利用地形地貌和水资源,超出消费者目前的旅游数目,打造适合度假的旅游度假乐园。
体验区取地西南山坡,海拔高差12-50米,怡人的自然风光为游客提供全身心放松的体验。
3. 提供多样化旅游服务提供多样化旅游服务,包括溯溪、越野车、大观车旅游、开山拓民、水上娱乐、摘野果、全家康养等等服务,并提供专业导游的服务。
4. 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包括住宿、餐饮、娱乐、购物、康体、医疗等,并不断创新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参观和投资,这样就可以逐步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5. 强化品牌形象从设计的各个方面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创造客户独具特色的环境,多方位展示“xxx旅游度假区”的品牌形象,创造出更多的品牌价值,提高品牌名声和影响力。
三、设计原则1.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合该度假区是地区人民群众参观的地方,所有的设计要融入地域生态,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应用“美观”的设计理念,利用当地的土地、水和其他自然资源,寻求有效的开发利用。
2.创造性的设计理念和创新在旅游设计中融入创造性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是最重要的原则。
XX湖畔型旅游区概念性规划(滨水度假、运动休闲、水利科普、田园观光)

XX湖旅游区概念性规划第一章旅游区概况一、地理位置旅游区位于沭河干流上游,X县县城西北30公里,西与沂水毗邻。
旅游区交通较为便利。
西距227省道和长深高速公路(G25)沂水出口10公里,东距206国道10公里,北距青兰高速公路(G22)直线距离13公里。
旅游区所在地X县,是山东三大文化发源地之一,莒文化是中华文化源头之一,作为X县的母亲河,沭河沿岸分布有丰富的历史遗迹。
从旅游区位来看,旅游区西接沂水,位于山东黄金海岸带、鲁中民俗风情旅游区和鲁南沂蒙旅游区之间。
通过青兰高速和长深高速,旅游区距离济南、青岛、临沂均在其3小时车程内,接近客源市场。
从局部区域来看,旅游区西靠沂水彩虹谷,北接碁山寺和天成寨,为集群优势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区位优势。
二、规划范围旅游区以青峰岭水库(即XX湖)为依托,该水库建成于1960年,水库库容4.10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69亿立方米,是山东省第四大水库。
考虑到旅游区具有流域的地理特征与旅游活动空间需要,围绕水域,将整个旅游区范围扩展到周围陆地上(或分水岭)。
旅游区规划范围大致东至大坝以东的茅埠村,北到天宝村,南到西地村,西到东杨家村,具体范围是连接茅埠-庞庄-三庄-石泉官庄-车峰峪-碁山乡-河东-天宝村-北陈庄-谢家庄-黑石沟-油坊-安庄镇-刘家南湖-丰家泥沟-西地-南青峰岭-茅埠的县道或乡道围合而成的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三、自然环境状况旅游区地形特点是沟多、岭多。
土壤主要有粘土、壤土及沙壤土,以沙壤土为主,土质较好。
年降雨量为775毫米,年总日照数为3532小时,太阳辐射量为12.34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为183天。
以上条件,为发展畜牧业以及各种无公害蔬菜和果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水库周围林木覆盖率高,多以杨树、银杏等人工林为主,部分区域有黑松散落分布。
四、社会经济状况旅游区内耕地面积广阔,是粮食作物主产区。
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黄烟、葡萄、桑蚕、中草药、大姜、花生等多个支柱性特色农业。
绍兴兰亭度假区概念规划设计探讨

绍兴兰亭度假区概念规划设计探讨绍兴兰亭度假区概念规划设计探讨作为中国文化名城,绍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兰亭,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名胜古迹,曾经是文人雅士游赏、书法家挥毫泼墨的胜地。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兰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度假区,引来了无数游客。
然而,旅游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展兰亭度假区,需要从概念规划和设计出发,注重可持续发展。
首先,概念规划是兰亭度假区发展的基础。
必须围绕“文化、生态、旅游”三大关键词进行规划,注重兰亭的历史文化,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利用。
这意味着,要更好地挖掘兰亭的文化底蕴,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兰亭及周边的自然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同时注重生态保护,保持兰亭的自然生态环境,这原则必须始终坚持。
其次,设计也是兰亭度假区发展的重要一环。
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注重游客体验和舒适度。
在兰亭度假区的设计中,可以借鉴现代旅游度假区的经验,如应用智慧城市技术、建设智慧公共交通等,增强游客的便利性和安全感。
在设计中,也应注重可持续性,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最后,兰亭度假区的发展必须注重全局性和长远性。
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依托兰亭文化遗产,发展全域旅游,实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也要注重在兰亭度假区的跨界合作,打造产业链,发展以文化、旅游、休闲、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加速推进兰亭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
绍兴兰亭度假区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发展区域。
未来,兰亭度假区的发展将借助概念规划和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共赢,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度假体验。
第6章生态旅游规划概念体系

第五章生态旅游规划概念体系一、生态旅游规划概念体系(一)国内外生态旅游规划概念1.生态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我国古人早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规划思想。
从全世界看,最早的具有较完整旅游规划形态的是1959年的夏威夷州规划(State Plan of Hawaii),可被看作是现代旅游规划的先驱(国家旅游局,1999)。
体现生态旅游部分思想的旅游规划早于生态旅游本身的历史,主要表现在旅游规划引入生态学的思想。
生态旅游一词出现以后,论述生态旅游规划的专著与论文不断涌现,如Lindberg(1993)等著的《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者指南》,《生态旅游:规划者和管理者们的参考文献注解》(Eagles,1995),《生态旅游介绍》(David,1999)等,还将“岛屿理论”、“环境容量”和“游憩地等级理论”等引入生态旅游规划。
世界上最大的生态旅游管理组织——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NPS)出版的《设施和项目设计的综合指导手册》提出了包括自然文化资源、景区设计、建筑设计、能源管理、水供应、废水处理和设备维护等在内的可持续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世界上第一个明确的生态旅游规划项目是198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组织进行的(陈忠晓等,2002)。
在国内,杨桂华(2000)等人概括出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的十大原则:承载力控制原则、原汁原味原则、社区居民参与原则、环境教育原则、依法开发原则、资源和知识有价原则、清洁生产原则、资金回投原则、技术培训原则、保护游客原则等。
这些原则的贯彻保证了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的成功。
生态旅游规划模式的探讨,主要是针对生态旅游区的功能分区,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是生态旅游规划的重点。
Clare A.(1994)提出了国家公园旅游分区模式,将公园分成重点资源保护区、低利用荒野区、分散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服务社区;加拿大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包括自然环境区、集中游憩区、野生游憩区与野生保护区;景观设计师Richard Forester在1973年倡导的、得到IUCN认可的同心园式的利用模式,将国家公园从里到外分成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1980)。
重庆玉峰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发展策略与概念规划112PPT

1.现状概况与评价——区位条件
交通区位
❖ 规划区距渝北区区政府及重庆江北国际机 场17公里,距重庆市政府及重庆市中心区 25公里。
❖ 西临渝邻高速,东临渝长高速,南临渝宜 高速,319国道、正在建设的重庆市环城高 速公路沿规划区北侧贯穿而过,道路交通 优势明显。
❖ 紧靠长江寸滩深水港码头,水路交通极为 便利。
•自然地理条件 •区位条件 •旅游资源条件 •现状建设及人口概况 •项目开发适宜性评价
重庆玉峰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 发展策略与概念规划112PPT
1.现状概况与评价——现状建设及人口概况
用地现状
❖ 规划范围内用地以梯田、果林、森林等农林 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为主,拥有较好的山林 景观和乡村景观,但由于开垦耕地、采石作 业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
❖ 构造上属铜锣峡背斜过境地带,地貌呈垄岗状,山体雄 厚,长岭岗、馒头山、单状丘错落岭谷间。
❖ 出露岩石大部分为侏罗系砂岩,呈现紫红色,色泽红艳, 似夕阳辉映下的彩霞,构成了渝北地貌的特色。
❖ 山势雄伟、临危险峻,造型生动、惟妙惟肖,以“雄、 奇、险、峻、秀”而著称,素有“渝北第一峰”之美誉。
•玉 峰
重庆玉峰山生态休闲旅 游度假区总体发展策略
与概念规划112PPT
2020/12/20
重庆玉峰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 发展策略与概念规划112PPT
研究报告内容及结构
•前言 ·项目缘起
•休闲经济时代的来 临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 改革试验区 •玉峰山丰富旅游资 源
•1.现状概况与评 价
•自然地理条件 •区位条件 •旅游资源条件 •现状建设及人口概 况 •项目开发适宜性评 价
重庆玉峰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 发展策略与概念规划112PPT
旅游度假区工作规划

一、规划背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度假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度假区的整体品质,吸引更多游客,特制定本工作规划。
二、规划目标1. 提升旅游度假区整体品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国际化水平的旅游目的地。
2.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3. 提高旅游度假区经济效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4.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1)完善交通网络,提升度假区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
(2)优化度假区内部交通布局,提高游客出行便捷性。
(3)加强度假区电力、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
2. 旅游产品开发(1)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
(2)引进高端旅游项目,如五星级酒店、特色民宿、主题公园等。
(3)打造特色旅游线路,串联度假区内的景点和特色项目。
3. 市场营销(1)加强度假区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
(2)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活动,吸引游客。
(3)加强与旅行社、OTA等渠道合作,拓宽客源市场。
4. 服务水平提升(1)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2)完善旅游度假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3)强化旅游安全监管,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5. 生态环境保护(1)加强度假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2)推广低碳旅游,倡导游客绿色出行。
(3)开展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工程,提升度假区生态环境。
四、实施步骤1. 前期调研阶段(2024年1月-3月)(1)对度假区进行全面的资源调查和评估。
(2)分析市场需求,制定旅游产品开发方案。
(3)研究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发展经验,制定可行性规划。
2. 项目实施阶段(2024年4月-2025年12月)(1)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度假区交通网络。
(2)推进旅游产品开发,打造特色旅游项目。
(3)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度假区知名度。
3. 验收评估阶段(2026年1月-3月)(1)对度假区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估。
度假酒店项目概念规划设计(规划篇)

应把整个绿地有氧系统贯穿于度假区的主题之中,着重体现“从视觉上
给人予在林间、树间漫步,从听觉上给人予聆听树间风语,从嗅觉上给 人已原野的泥土气息”的体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与动态亲 密感。 把草坪的面积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选择适合本地生长气
候的草种,为将来物业维护带来方便和低成本运作。
乔木的选择上可取综合引入树种,搭配错落有致(前提都为适宜本 地区生长的树木为主)。在行道树设计选择上可同样按上述思路考虑。
在充分考虑本地地理条件下,适当设计做为重点强调部位。设计上
侧重应把花灌木与林地等优雅地组合起来,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
青”。
3. 景观小品
应体现中式景观特质,个性突出,加以点缀。 A、人工造景体:首先从选材上体现多样性,以水为主,在风格上 有类别系列的确立自然、和谐。形成梯次配制。 B、景观雕塑参照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元素,重点实现地域文化、 社会文化、时代气息;强调人性化即可参与性。
2、别墅:选址为基地西北角区域,风格与自然环境相融相衬、强调别墅的私密性和立
面个性;根据不同的景观视线特征,规划三种不同类型的别墅:A豪华总统别墅、B豪华商 务别墅、C豪华酒店别墅。 3、俱乐部会所:设置在酒店和别墅之间东西侧位置,使之成为休闲娱乐的中心地带。 4、观光塔:设于酒店前公共道路南侧靠近书内河处,形成整个度假区的制高点。
漓江的水在静静地流淌, 千年古镇韵味如旧 , 刘三姐婉转的歌声依然在峻山笔锋中回响; 这里, 是有关生命的静地, 是将渴望与好奇酿成诗歌的地方, 这里, 陶冶的是一种淡朗的情怀, 孕育的是一种超俗的灵魂。
规划原则
一、尊重人
二、尊重自然
规划核心理念
三、价值的最大化
四、良性的弹性发展
赵湾原生态旅游项目的概念性规划

1、地理位置优越。赵湾乡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地处谷城县西南部, 在南保谷三县结合部,平均海拔 1100 多米,四季鲜明,气候独特, 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生态平衡,森林覆盖率达 91%,境内的青龙山 海拔 1584 米,是全县第一山,素有“谷城屋脊”之称。
2、自然景观独特。赵湾拥有山青、水秀、石奇、洞幽的特点: 小沟山水田园风光无限、神奇的金钱洞无比诱人,金钱洞悬崖峭壁, 在红叶的点缀下,构成一幅幅迷人的风景画;漆树崖的盘山公路像一 条玉带环绕在山间;万里山千年的姊妹松香火不断;万里山喀斯特地
10
(二)、劣势 1、配套设施不齐全。基础设施滞后,境内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 滞后,功能区薄弱。 2、品牌不显,起步较晚。 3、人力资源缺乏。地处山区,缺乏必要的优秀的从业人才来开 发。 4、距离高速、国道、省道和附近中心城市较远,乘车舒适性不 够,需要提升盛赵干道等级。 (三)、机遇
2
1、政策驱动。“十二五”期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生态 旅游业发展。
1
貌保存完好,天坑、修女洞、三梅洞、后山洞分布其中,让人叹为观 止。万亩落叶松基地松涛阵阵、万亩草场牛羊成群,站在摸天包可以 远眺群山逶迤,一览众山小,薤山、汉江河尽收眼底。万里山奇峰、 古松、怪石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自然山水画,能让人留恋忘返。
3、项目可开发性强。境内基本保持了原生态状况,可塑性强, 可投资兴建避暑度假山庄,开发水上漂流、溶洞探险、石林观光、 林间露营等旅游项目。
5
B、一日游路线图:
金钱洞
漆树垭、 李家大山
接待服务区 万里山
三门洞 后山洞
姐妹松
天坑
石林
乡政府(鲁家油 坊村)
服务区、综合 区、中转区
山东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旅游策划及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

《山东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旅游策划及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xx年xx月xx日•规划背景•旅游策划的核心要素•旅游策划的实践方法•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现状分析目•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策划方案•其他建议录01规划背景旅游策划是对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等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可持续的规划与设计,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环境持续保护、社会共同受益的目的。
旅游策划的特点旅游策划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前瞻性、实效性等特点。
它要求策划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团队协作能力。
旅游策划定义旅游策划的定义与特点VS旅游策划的重要性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优秀的旅游策划能够发现和挖掘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增加游客数量和停留时间。
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的旅游策划可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增强抗风险能力通过旅游策划,可以分散旅游资源的风险,增强旅游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智慧旅游的推广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旅游策划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旅游策划方案和定制化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绿色低碳发展注重环保、低碳的旅游策划方案,推广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跨界融合与创新将旅游策划与其他产业进行跨界融合,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
旅游策划的发展趋势02旅游策划的核心要素资源整合整合省内及周边省市旅游资源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互补优势。
要点一要点二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文化为灵魂,将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文化等元素融入旅游项目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创新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流转、置换等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为旅游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要点三以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核心功能区,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和活动。
太白山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研究及概念性规划设计

发展认知
关于旅游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
探索
机制创新
新模式
结构创新
鼓励专项改革试点 增加旅游用地供给 探索资源一体化管理 行政管理体系改革
产业融合和结构创新 产品和功能结构创新
确立 新目标
经济、 文化 环境、 政治目标
奠定 新地位
国民经济的 战略性支柱产业
中国旅游发展大势
1978
市场研判
Market Study
功能构建
Function Planning
案例借鉴
Case Study
研究框架
1 战略研判 Strategic Analysis
区域发展战略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文化发展战略
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城乡统筹战略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核心发展诉求
The Core Development Demands
1 战略研判 Strategic Analysis
核心发展诉求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文化发展战略
入境观光
初级观光旅游 古都、名山大川
1992
国家级度假区
2010
国际旅游岛
?
度假概念的提出 东部沿海开放地区
旅游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国际性度假目的地开始成型
从滨海度假向内陆度假扩展? 消费主导趋势下,中国度假模式的创新?
发展认知
战略地位
- 提升!
将旅游业发展纳入了国家 战略体系,将其培育成国 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福建永定鼍龙生态文化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05-0168-04 收稿日期 2022-11-06摘 要 具有优质自然资源的环境是康养及度假旅游产业选择的基本条件,优质的产业导入为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关键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该文介绍了将鳄鱼产业与温泉及山水资源相结合,以康养和度假旅游为主题的园区规划。
规划在产业上将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突出科研、康养与文化价值;在空间规划上结合产业形成八大功能区,结合山水地势形成视线通廊,重点规划标志性空间节点和标志性建筑,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创造宜于健康生活的人工和自然环境。
关键词 鼍龙 产业 文化 空间Abstract An environment with high-quality natural resources is a fundamental condition for the selection of health and vacation tourism industries. The high-quality industrial introduction provides a key driving for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We introduce the park planning that combines the crocodile industry with hot springs and landscape resources, with the theme of health and vacation tourism. We plan to combin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the industry, highligh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health and cultural values. In terms of spatial planning, eight major functional zone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ustries, and a visual corridor is formed by combining landscape topography, with a focus on planning landmark spatial nodes and landmark buildings. We also emphasize the combin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so as to create an artifici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healthy living. Keywords Alligator dragon, Industry, Cultural, Space福建永定鼍龙生态文化度假区概念性规划Conceptual Planning of Yongding Alligator Dragon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Resort in Fujian王菲菲 | Wang Feifei 吕 丹 | Lyu Dan1 项目选址 1.1 产业价值我国古代称鳄鱼为“鼍龙”,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鼍龙》。
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规范

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规范引言:旅游度假区是指为了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和旅行需求而特意规划和建设的地区。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增长,旅游度假区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因此,制定规范和标准是确保旅游度假区设计合理、运营顺畅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规范,包括环境保护、景观设计、基础设施规划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第一部分:环境保护规范1.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保护旅游度假区的生态环境,应制定相应的规范,包括限制开发区域、保护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等。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资源保护:旅游度假区通常依赖于丰富的自然或人文资源,因此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
规划设计时应合理安排开发区域,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或破坏。
3.水资源管理:旅游度假区通常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例如,可以规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引用和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部分:景观设计规范1.整体景观规划:旅游度假区的整体景观规划是确保区域内景观协调一致、与主题相符的关键。
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创造独特的景观风貌,以吸引游客和提升区域形象。
2.绿地和景观美化:在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绿地和景观的美化,增加自然元素和人工设计,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丰富的体验。
同时,应合理安排植被种植和绿化带,保护生态环境,营造宜人的旅游氛围。
3.交通与景观融合:旅游度假区的交通规划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确保交通设施不破坏景观,并能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方便游客的出行。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步行系统的规划、景观道路的设置和交通工具的可达性。
第三部分:基础设施规划1.水电供应:旅游度假区的基础设施规划中,水电供应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规划设计时应确保水电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2.通信网络:现代化的通信网络是旅游度假区的重要基础设施。
三岔湖生态度假项目概念性方案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投资估算
根据项目规模和需求,对三岔湖生态度假项目的投资进行估算,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旅游 设施等方面的投入。
资金筹措方案
为解决项目资金需求,制定相应的筹措方案,如政府补贴、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社会资本引入等。
项目经济效益评估及来源分析
经济效益评估
对三岔湖生态度假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 评估,包括旅游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 、就业创造等方面。
野营与烧烤区
提供露营和烧烤的场所,让游客可以在大自然中 体验露营的乐趣,享受烧烤的快乐时光。
生态住宅区
生态住宅
建设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住宅区,采用绿色建筑 技术,打造环保节能的生态住宅。
湖景别墅
在三岔湖畔建设湖景别墅,让住户可以尽享湖光 山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社区配套设施
配备社区活动中心、健身房、游泳池等设施,为 住户提供便利的生活配套服务。
VS
经济来源分析
分析项目经济效益的来源,如门票收入、 旅游消费、农产品销售等,为项目的盈利 模式提供依据。
项目社会效益评估及环境影响评价
社会效益评估
对三岔湖生态度假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提升当地知名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 面。
环境影响评价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如生态修复效果、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措施等,确保项目 实施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04
项目配套设施规划
交通配套设施
外部交通
项目位于三岔湖景区,交通便利,可通过多种交通方式到达。
内部交通
项目内部规划有游览线路和交通工具,方便游客游览和出行。
停车场
规划有大型停车场,可满足游客停车需求。
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弥渡县白总旗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1.区域概况弥渡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
地理坐标东经100°19′~100°47′,北纬24°47′~25°32′。
东至水目山顶与祥云县交界;西至隆庆关(龙箐关)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分疆,宽26公里;北至九顶山巅与大理市、祥云县分壤;南至牛街乡的太平山顶与思茅地区景东彝族自治县接连,长82公里;东南部接壤楚雄州南华县。
自西北向东南呈狭长地形,总面积1523.43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66%,山区、半山区面积1391.4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1.34%。
弥渡县自古就是通往滇西、滇西北、滇西南的交通要冲,唐代就有古驿道过境,上通京城长安,西达保山,可出缅甸;西北通丽江、中甸;西南通临沧,可出老挝、泰国。
广大铁路和楚大高速公路越境而过,214国道和320国道(老线)在县境北部纵横交汇,并有连接线与楚大高速公路相通,是昆明通往滇西和滇西南的咽喉要地。
弥渡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政府驻地——弥城镇,东至昆明320公里,西北至州府大理市60公里,南往临沧238公里、达思茅469公里。
项目规划范围以白总旗温泉两边山30度坡度以下祥临高速公路以东为界,和凤凰山南侧35米等高线、炮台山山脊线东侧为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15.033公顷。
弥渡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干季、雨季之别。
立体气候明显,从低热河谷龙树大桥,到高寒山区的朵祜,平均温差7.8℃,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谷区热,坝区暖,半山区、山区凉,高寒山区冷”的特征。
多年平均气温为16.3℃,最热月的六月份平均气温为21.7℃,最冷月的一月份平均气温为8.9℃,年较差为12.8℃,但气温日较差大,为29.4℃。
2.现状分析项目用地在总体空间形态上呈现出三面环山、一泉(温泉)、一路(祥临公路)的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江苏省如皋市长青沙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江苏省如皋市长青沙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江苏如皋长青沙岛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综合背景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项目概念构想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如皋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北纬32°00’— 32°30’,东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1
江苏省如皋市长青沙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项目区位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经济腹地,城市群聚,整体区位良好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项目定位分析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