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概述
藻类划分依据
藻类划分依据藻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水生环境中的生物,也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原生生物。
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其形态和特征的不同,藻类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一、硅藻类硅藻是一类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构成成分的藻类。
它们的细胞壁主要由硅质物质构成,因此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透明度。
硅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形态各异,种类繁多。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骨条藻和栅藻。
骨条藻是一类细胞形状呈长条状的硅藻,常见于淡水中;而栅藻则是一类形状呈长方形的硅藻,常见于海水中。
硅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还能够吸收大量的营养盐,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绿藻类绿藻是一类以叶绿素为主要色素的藻类。
它们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形态多样,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的形态。
绿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且能够吸收营养盐,对水生环境的净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绿藻还是一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对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绿藻还能够产生一些有益的物质,如藻酸和藻胶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中。
三、蓝藻类蓝藻是一类以蓝藻素为主要色素的藻类。
它们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形态多样,有单细胞和多细胞形态。
蓝藻是一类光合作用能力很强的藻类,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且能够吸收营养盐。
蓝藻在水生环境中生长迅速,有时会形成大面积的水华,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蓝藻还能够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对于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四、金藻类金藻是一类以金色色素为主要特征的藻类。
它们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形态多样,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形态。
金藻在水生环境中生长迅速,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且能够吸收营养盐。
金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水生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同时也是水体中有机物降解的重要参与者。
硅藻
硅藻细胞的分裂生殖
复大孢子(auxospore)
• 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 到一个限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 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 种孢子称为复大孢子。
小孢子
• 小孢子是中心硅藻纲一种常见的生殖方 式。细胞核和原生质经过多次分裂,形 成8、16、32、64、128个小孢子,每 个孢子具有1~4条鞭毛,长成后,成群 逸出,相互接合为合子,然后每个合子 萌发成新个体。
• 1(2)细胞圆盘形、鼓形、球形、圆柱 形。壳面多为圆形------------圆筛藻目 • 2(1)细胞长圆柱形或盒形。 • 3(4)细胞长圆柱形,贯壳轴很长,具 间生带--------------------------根管藻目 • 4(3)细胞形似面粉袋,盒形,各角常 具有突起-------------盒形藻目
壳面都有哪些形状?
圆形 S型形 舟形等
带面的基本形状
长方形
长长方形:纵轴面 短长方形:横轴面 壳轴:贯两壳面的轴
纵沟(Raphe)
• 纵沟是羽纹硅藻(纲)细胞壁上的一个 重要结构,壳面中部或偏于一侧具一条 纵向裂缝又称壳缝。壳缝的中央和两端 细胞壁加厚,分别称中央节和端结节。 • 具纵沟的种类可以运动。
花纹
• 硅藻细胞壁上都具排列规则的花纹,主要有: • 点纹:为普通显微镜下可分辨的细小孔点,单 独或成条(点条纹); • 线纹:这是由硅质壁上许多小孔点紧密或稀疏 排列而成,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时,无法分辨 而是一条直线状; • 孔纹:为硅质壁上粗的孔腔,中心硅藻纲的孔 纹基本为六角形,其结构很复杂; • 肋纹:为硅质壁上的管状通道,内由隔膜分成 小室或壁上因硅质大量沉积而增厚。
• 有些种类在壳套与相连带之间具有次级相连带 又称间生带 。 • 凡壳轴较长的种类都有间生带,其数目1条2条 或多条。 • 花纹形状主要有三类;鱼鳞状、环状、领状。 • 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成片状的 结构,称隔片(Sepum)。 • 隔片通常与壳面平行,隔片从细胞的一端向内 延伸或从两端向中央延伸。如果隔片一端是游 离的,称为假隔片。 • 间生带和隔片都具有增强细胞壁的作用。
硅藻
体制:多数为单细胞,也有许多种类借由
细胞分泌的胶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丝状体、群体,形状有 纺锤体、弓形、舟形、线性、圆柱形、提琴 形、新月形、圆形和椭圆形 贮存物质:油滴(脂肪)
细胞壁的结构构造
1 细胞壁: 壁上有花纹,成分主要是 硅质。 壁的成分:外层——硅质, 内层——果胶质。 壁的构造:壳体坚硬,由 上下两个半壳套合而成, 壁上有点线纹、孔纹、肋 纹等,它们为分类上的依 据。
三、硅藻的分类
中心目硅藻 羽纹目藻目
壳面纹饰垂直于长 轴呈羽状排列,多 为两侧对称,舟形、 卵形,纺锤形,具 有纵沟
壳面形态
花纹同心状或辐 射状,圆形,椭 圆形,多角形, 具突起和刺毛
时间
分布
侏罗纪至现代
白垩纪至现代
海水中营浮游生 活
淡水常见种类
四、硅藻的生态分布
硅藻在淡、海水中皆有分布 喜欢生活于低温硬水水体 生活方式有:营被动漂浮、自发运动(底栖 类型,多为羽纹目硅藻)、营固着、附生
壳面:由纵轴和横轴形成上、下壳面,中心硅藻类壳面呈辐射对称, 羽纹硅藻类,壳面一般细长,呈两侧对称
二、硅藻的繁殖方式
1、细胞分裂
2、复大孢子auxospore
1)由营养细胞两壳直接脱 开,原生质裸出,长大形成 复大孢子,体积继续增长到 正常,分泌细胞壁,形成新 个体;2)细胞内容物通过 壳环侧面的小孔流出长大, 附着于孔部形成复大孢子, 长出新的细胞壁;3)由两 个细胞各自产生配子,彼此 结合,进行有性生殖。
硅
藻
一、硅藻概述 二、硅藻的繁殖方式
三、硅藻的分类
四、硅藻的生态分布
五、硅藻的意义
一、硅藻概述
硅藻
硅藻提纯流程:
步骤 1 2 3 沉积物硅藻 双氧水处理 盐酸处理 重液浮选/差异流 体分离 制片 硝酸处理 纯水清洗 活体硅藻
4
制片
从沉积物中提取出来的硅藻化石
(李东等,2010)
三
硅藻化石应用举例
Paleolimnol (2011) 45:183–197
论文题目: Hydrological change in the central interior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diatom and pollen evidence of millennial-to-centennial scale change over the Holocene
国内外研究概括
硅藻-环境因子之间的转换函数:
1、硅藻-湖水深度(Brugam et al.,1998);
2、硅藻-湖水营养状况(Hall and Smol,1999); 3、硅藻-湖泊磷浓度(Fritz et al.,1993a;Hallet al., 1997); 4、硅藻-盐度(Bao et al.,1999;Battarbee,2000); 5、硅藻-PH值(Smol,1992); 6、硅藻-温度(Bigler and Hall,2003)等。
作者:Jennifer M. Galloway Adam M. Lenny Brian F. Cumming
11.6-m sediment core (FEL01) was collected from the deepest point of Felker Lake in June 2001 using a modified Livingstone piston corer(活塞取芯 器)
内容:
海产硅藻的分类与生态
海产硅藻的分类与生态硅藻是一类单细胞的微型植物,它们以海水中的二氧化硅为原料合成硅质细胞壳,形状各异。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硅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海洋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硅藻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
首先是针状硅藻,它们的细胞形状呈长条或针状,常见的有菱锥藻和镰刀藻。
这些硅藻多生活在富含营养物质的海域,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有着重要的贡献。
其次是圆形硅藻,它们的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常见的有骨条藻和球状藻等。
这些硅藻生活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中,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圆形硅藻在海洋食物链中占据重要位置,为浮游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
此外,还有带状硅藻和网状硅藻等。
它们的细胞形状呈带状或网状结构,常见的有带状硅藻和螺旋藻等。
这些硅藻多生活在浅海海域,对沿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硅藻依赖于海洋中的二氧化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释放出氧气。
它们的生长周期较短,繁殖速度快,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
同时,硅藻还能吸收海洋中的营养盐,减少海水富营养化的现象,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硅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过度的废水排放、油污染等都会破坏硅藻的生活环境,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
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综上所述,海产硅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分类硅藻的不同形态和生态习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
保护海洋环境、减少污染是确保硅藻生存和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我们自己生存环境的负责任行动。
硅藻是南极浮游植物中最主要的成分,其繁衍能力极强
硅藻是南极浮游植物中最主要的成分,其繁衍能力极强.它的大量生长为海域内几十亿吨硅藻是南极浮游植物中最主要的成分,其繁衍能力极强.它的大量生长为海域内几十亿吨,为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一、硅藻的特点硅藻是植物界中最重要的浮游植物之一,占海洋总生物量的5-20%,是水体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具有显著的营养价值,主要由碳、氮、磷和钙等原子组成,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硅藻的形态特征硅藻一般为单细胞或者多细胞,有条状、囊状、轮形、球形等形态。
它们的体表通常富含多种附着物,如链球藻的附着体表面有凹凸不平的附着物,而拟海藻的表面有一层涂层,这些附着物有助于它们吸附有机物和无机物。
2. 硅藻的生长特征硅藻能够适应极端条件而快速繁殖,它们通常在水体中存在大量种类,在受到适当的光和营养刺激后,它们可以迅速生长,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繁衍。
二、硅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1. 硅藻作为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由于它们能够快速生长,大量产生,为小型浮游动物、海洋鱼类及其他大型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
此外,它们还能够减少海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2. 硅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由于它们能够快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这有助于减少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效应,保护全球气候平衡。
三、人们对硅藻的利用1. 作为食品原料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例如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因此可以作为食品原料,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如冰激凌、冷冻面条、冰棒、饮料、面包及各种鱼子酱。
2. 作为化妆品原料由于其含有大量的天然保湿成分,因此可以作为化妆品原料,用于制作各种保湿产品,如乳霜、乳液、眼霜、手霜及各种护肤产品。
3. 作为制药原料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因此可以作为制药原料,用于制作各种保健产品、抗衰老产品、抗氧化剂及多种保健食品。
总之,随着人们对海洋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对海洋生态中重要的浮游植物——硅藻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水生生物学2-硅藻资料
壳面弓形,背缘凸出,腹缘平直或凹入。两端各有一个明显的 极节,短壳缝从极节斜向腹侧边缘,无中央节。多生长于软水 池塘、水沟中,营浮游生活,或附着在其他物体上。
(三)单壳缝目Monoraphidinales
上壳壳缝退化,只有下壳壳缝。
(1)卵形藻属Cocconeis
单细胞,细胞扁平,壳面宽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多营附 着生活,以下壳贴附在大型藻类、沉水植物等体上。如盾形 卵形藻可大量贴附在紫菜叶状体上,影响其生长。
1(2)细胞壳面无壳缝或具假壳缝 ………………无壳缝目
2(1)细胞壳面具壳缝,或一面具壳缝另一面具假壳缝。
3(4)细胞仅一面具壳缝,另一面具假壳缝。 ………单壳缝目
4(3)细胞两壳面均具壳缝。
5(8)壳缝发达。
6(7)壳缝线形
……………………………双壳缝目
7(6)壳缝发育成管壳缝 ……………………………管壳缝目
角毛藻属Chaetoceros
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 Cleve
2.盒形藻科Biddulphiaceae
(1)盒形藻属Biddulphia
单细胞或群体,细胞小盒形,形状 如面粉袋,具角状凸起及棘刺。
盒形藻属Biddulphia
(2)半管藻属Hemiaulus
3.海链藻科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细胞圆盘形,以一条胶质线相连成串, 或埋在胶质块内。壳面点纹,壳缘有许 多小刺。为近海浮游种类。
4.骨条藻科
骨条藻属Skeletonema
形似镜筒式的长链,硅质少,易消化,天然可口饵 料,在河口港湾由于有机质的污染,常大量繁殖而 形成赤潮。中肋骨条藻是水质污染的指示生物,能 在其它海洋硅藻不能生活的恶劣条件下生存。
硅藻——地球赖以生存的瑰宝
硅藻——地球赖以生存的瑰宝硅藻,地球赖以生存的瑰宝,硅藻对人类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物。
它的巨大贡献,让人类得以生存,动物得以生存。
即便在死后,它以硅藻土的形式继续为伟大的一身延续价值。
而最后化作硅藻泥,造就了绿色环保健康家。
硅藻,是什么?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者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硅藻形态多种多样,常用一分为二的繁殖方式产生。
硅藻的生殖:硅藻也是一类重要的浮游生物,它主要分部在世界各大洋中,尤其是温带和热带海区.因为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因此被称为海洋的”草原”.它的生殖方法主要有有性生殖和营养生殖。
硅藻的危害以及价值:危害:海洋环境如果硅藻受到富营养污染或其他原因,会使一些硅藻生殖过盛形成赤潮,使水质恶劣影响,对水生物和渔业都带来严重危害。
价值:硅藻是无价之宝,它支撑着整个地球呼吸的40%以上.硅藻通过光合作用,将海水中无机物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再和细胞吸收的氮、磷、硫等物质进一步作用,就形成了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
游离出的部分氢原子每两个和一个氧原子结合形成了水,氧分子中的另一个氧原子就从细胞里跑出来溶解到水里或者跑到大气里去了.经过科学的算法, 假设地球上已没有了硅藻,不出3年,地球上的氧气就耗干了。
动物和人类也就都没法呼吸了。
硅藻死后的价值生前造福人类,死后也将持续,这是一种精神,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财富。
硅藻死后坚固多孔外壳细胞壁不会分解,沉积下来以硅藻为主成分的沉积层,形成经济价值极高的硅藻土.硅藻土不但富含丰富营养物质,还可以用作当下最具环保权威的装修壁材硅藻泥的原材料,以泥的姿态继续为人类的健康生活奉献着.硅藻泥便是这样形成了,因为硅藻强大的功能,使得硅藻泥成为了现今最优质的装修壁材。
不得不说硅藻,地球赖以生存的瑰宝,这个称呼实在可以称得上是名正言顺了。
硅藻概述
海 洋 浮 游 生 物 学 一 硅 藻
二、硅藻的繁殖
硅藻类的繁殖有营养繁殖、复大孢子、小孢子和休眠孢 子等四种方式 1.营养繁殖 为硅藻最普通的一种繁殖方式,分裂初期,细胞的原生质略 增大,然后核分 裂,色素体等原生质体也—分为二,母细胞 的上、下壳分开,新形成的两个细胞各自再形成新的 下壳, 这样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中,一个与母细胞大小相等,一个则 比母细胞小。这样连续分裂的 结果,个体越来越小。
硅藻
第一节 硅藻的形态构造 第二节 硅藻的繁殖 第三节 硅藻的分类
第一节 硅藻的形态构造
一、细胞外形和结构 二、细胞壁 三、纵沟或壳缝 四、节间带 五、隔片 六、细胞表面突出物 七、细胞内含物
第一节 硅藻的形态构造
一、细胞外形 和结构 硅藻是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也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 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
海 洋 浮 游 生 物 学
三、纵沟或壳缝 羽纹硅藻的壳面上沿纵轴有一条裂缝,称为纵沟 (raph)。纵沟可能是羽纹硅藻的行动器官。
海 洋 浮 游 生 物 学 一 硅 藻
壳缝的类型:
纵沟的中央和两端 各有一个细胞壁 加厚的部分,中 央的称为中结节, 两端的称为端节。 内、外裂缝在细胞 的末端是分开的, 并围绕着壳面向 内增厚的端节。 内裂缝在中结节 处中断并向上弯, 与该处的外裂缝 相连接。
• 为了能更灵活地应用二叉分类检索表作为知识 推理进行生物分类鉴定,将二叉分类检索表作 为知识装入专家系统知识库,计算机可以利用 它搜索分支结点以实现生物辅助鉴定,开发研 制出的生物辅助分类鉴定专家系统,可以实现系 统的多元化功能,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纲
• 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 假壳缝 • 中心硅藻纲(中心纲)Centriae • 花纹左右对称,呈羽状排列,壳缝或假 壳缝 • 羽纹硅藻藻纲Penmatea
什么是硅藻?
硅藻是一类最重要的浮游生物,分布极其广泛。
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海区。
因为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因而被称为海洋的"草原"。
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硅藻简介:硅藻是一类最重要的浮游生物,分布极其广泛。
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海区。
因为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因而被称为海洋的草原。
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
硅藻的形态多种多样。
1.分类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有100,000多种,可分为2纲:中心硅藻纲(Centricae)圆形,辐射对称,壳面上的花纹自中央一点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海产多。
羽纹硅藻纲(Pennatae)长形或舟形,花纹排列成两侧对称,表面有线纹、肋纹、纵裂缝(壳缝),壳面中央呈加厚状,称中央节,在两端称端节.2.主要特征植物体单细胞或连接成丝状体、群体。
细胞壁是由2个套合的半片组成,称半片为瓣。
硅藻的半片称上壳(epitheca)(在外)、下壳(hypotheca)(在内),上下壳均有一凸起的面称壳面(valve)。
侧面或壳边是两个瓣套合的地方,环绕1周称环带(girdleband)。
上壳和下壳都是有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的,没有纤维素。
载色体1至多数,小盘状、片状。
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叶黄素类中主要含有墨角藻黄素,其次是硅藻黄素(diatoxanthin)和硅甲黄素(diadinoxanthin)。
藻体呈橙黄色、黄褐色。
同化产物为金藻昆布糖和油。
细胞核1个。
营养体无鞭毛。
精子具鞭毛,为茸鞭型。
3.繁殖硅藻以细胞分裂繁殖为主。
细胞分裂时,原生质膨胀,使上下两壳略为分离。
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载色体、蛋白核等细胞器也随着分裂。
硅藻
硅藻【摘要】硅藻是真核藻类的主要类群之一,是常见浮游植物。
硅藻是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藻类,属金藻门,硅藻纲,个体微小,约1-2000μm。
硅藻大多都是自养,繁殖能力强,体内储存的养分为脂肪和金藻淀粉,油类常多于淀粉,所以死后容易使水体腥臭。
当大量繁殖时可使海水变红形成“赤潮”——藻华。
地质时期硅藻残骸沉积水底,构成硅藻土。
本文主要从硅藻的形态结构与特征、生殖方式、硅藻的分类、硅藻的生态分布以及其应用和作用方面对硅藻做一个总体的了解,文章会对硅藻的作用做一个比较详尽的阐述。
1 硅藻的形态结构与特征1.1硅藻的细胞壁结构硅藻的细胞壁薄而透明,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
硅藻形态多样,但其结构基本一致。
每个细胞的壁由大小两个壳片互相套合而成,类似于肥皂盒或培养皿的形态。
上面较大的壳片为上壳,套在里面较小的壳片为下壳。
两个壳片又可以分为盖面和侧面。
上下壳的盖面分别为顶、底面,上下壳之间的侧面称为壳环或壳环带,壳面周边向侧面弯曲的部分为壳套,上下壳互相套合的壳环部分为相连带(图1-1细胞壁结构)。
图中从左到右分别为中心目硅藻与羽纹目硅藻的细胞壁结构构造模式图。
图1-1 硅藻细胞壁结构 1.2 硅藻的细胞壁构造硅藻的细胞壁构造(图1-2)主要指的是硅藻所具有的壳面纹饰、纵沟、间插带。
壳面纹饰有点纹、线纹、肋纹、孔纹。
点纹包括真孔和拟孔,都可分泌胶质。
细的点纹紧密排列成为线纹,粗的点纹排列成为肋纹,孔纹为蜂窝状。
多数硅藻两壳面皆具有纵沟。
间插带是在壳面与相连带之间发育的一种环状片。
1.3 硅藻的体形及定向硅藻多数表现为单细胞,也有许多种类借由细胞分泌的胶质形成丝状体、群体,形状有纺锤体、弓形、舟形、线性、圆柱形、提琴形、新月形、圆形和椭圆形。
为了正确地观察和描述硅藻,确定了3个基本轴向,分别是长轴(纵轴)、切顶轴(短轴)、贯穿轴。
分别相当于几何坐标系中的Y 、X 、Z 轴。
海产硅藻的分类与生态 -回复
海产硅藻的分类与生态-回复海产硅藻是一类特殊的植物,属于硅质浮游植物中最为丰富的一类。
它们以硅酸盐为主要构成物质,在海洋中广泛分布,对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类和生态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海产硅藻的特点和生态功能。
一、分类1. 硅藻的基本特征硅藻是一类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其细胞壁主要由硅质构成,呈现出各种美丽的形态。
根据细胞形貌和孔纹结构等特征,硅藻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类群。
2. 扁形硅藻扁形硅藻是一类体型扁平、结构简单的硅藻。
其细胞壁由两片称为“防具”的硅质甲壳构成,内部含有叶状叶绿体。
扁形硅藻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海洋分类单元,如硅藻纲、网藻纲等。
3. 中高形态硅藻中高形态硅藻是一类体型相对较大且形态复杂的硅藻。
它们常以链或丝状形态存在,细胞壁由硅酸盐构成,外形多样。
这类硅藻中,一些具有菲伯蓝褪色作用的种类在科学研究与工业应用上有一定的价值。
4. 圆形硅藻圆形硅藻是一类细胞形状较为圆球状的硅藻。
它们主要以个体独立存在,并分为两种主要的分类单元:不等孔纹硅藻和等孔纹硅藻。
其中不等孔纹硅藻常以团块状存在,对浮游动物起到重要的食物基础作用。
5. 硅质甲藻硅质甲藻是一类特殊的硅藻,其细胞壁分为几个相互连接的部分。
它们适应于生活在湖泊、浅海等水域中,对水体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起到很好的吸收和沉淀作用。
二、生态1. 海产硅藻的生境海产硅藻主要生活在海洋水体中,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的表层水体和沉积物表面。
由于其对光照、温度、盐度等生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硅藻可以在不同水域中繁衍生息。
2. 硅藻的生态功能(1)初级生产者:硅藻通过光合作用将碳、氮、磷等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为海洋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能量来源。
(2)生态基础:硅藻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海洋食物链的形成和稳定提供了基础。
(3)氧气产生者:硅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对维持海洋中的氧气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4)钓鱼:硅藻在海底沉积物表面残留下来的硅酸盐形成硅岩,为海洋沉积物的演化提供了媒介。
植物生物学:6真核藻类-2硅藻
第二节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一、硅藻的形态结构特征 植物体:单细胞、群体。
细胞壁:
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没有纤维素。 由两个套合的半片所组成,分上壳和下壳 细胞壁上有排列规则的各种花纹
细胞表面的突 起物:
突起、刺、毛、 胶质线
增加浮力和相互 连接的作用。
色素体:
呈颗粒状、板状或块状 含叶绿素a或c 、墨角藻黄素、硅藻黄素 呈现黄绿色或金棕色。
光合产物:金藻昆布糖和油
鞭毛:营养细胞不具鞭毛,精子有1或
2条鞭毛
二、繁殖方式
细胞分裂
有性生殖:形成复大孢子 (auxospore)
三、硅藻的分布
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
小环藻属Cyclotella
直链藻属Melosira
在淡水湖泊易构成优 势种。光合产物是脂 肪,饵料价值比较高
褐指藻属 Phaeodactylum
角毛藻属Chaetoceros
舟形藻属Navicul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羽纹藻属Pinnularia
桥弯藻属Cymbella
双菱藻属Surirella
广泛分布在淡水和海水中
四、硅藻门的代表类群
硅藻约有1100种。 分为:
中心硅藻纲(Centricae):花纹呈同心或放射状 排列
羽纹硅藻纲(Pennatae) :花纹左右对称,羽状 排列
在河口港湾由于 有机质的污化, 常常大量繁殖而 形成赤潮。
骨条藻属Skeletonema:
本属是最常见的 浮游硅藻之一, 为海产仔幼鱼, 毛虾、贝类的主 要饵料。
硅藻在生物领域中的开发与应用
硅藻在生物领域中的开发与应用硅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可以在海洋、湖泊等水体中大量生长,拥有高效的光合作用和生物转化能力。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硅藻在生物领域中的开发与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硅藻的基本概念、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一、硅藻的基本概念硅藻是一种微型海洋植物,属于藻类中的硅质藻类。
硅藻细胞壳是由二氧化硅组成的,极度细腻且极具美感,形状多样,以小球形、半球形、圆锥形等为主。
在自然环境中,硅藻可以生长在光照充足、水温适宜、含盐量适中的湖泊、河流、池塘、海洋等水体中。
二、硅藻的生物学特性1.生态适应性强硅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可以在丰富的营养环境中适应生存,同时还可以在北极和南极的极端环境中生存。
这些特性使硅藻成为一种常见的食物链底层生物。
2.高效的光合作用硅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质,具有高效的光合转化能力。
硅藻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可以适应不同的光照强度。
3.富含营养成分硅藻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三、硅藻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1.食品添加剂硅藻可以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其特殊的营养成分使其被广泛应用于面包、饼干、糖果、调味品等食品制造业。
硅藻的一些种类还可以作为食品色素和增味剂使用。
2.生物能源硅藻的光合作用效率高,生产有机物的速率快,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能源生产平台。
硅藻中的脂肪和油脂含量很高,可以用于生物柴油、生物燃料和化妆品中。
3.环境治理硅藻的生长需要摄取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硅藻还可以利用水磷酸盐、硝酸盐等物质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4.医药领域硅藻中含有大量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一种天然的保健品原料。
同时硅藻中的活性成分还可以用于肝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治疗。
5.工业应用硅藻可以制备各种各样的陶瓷、玻璃、水泥等工业材料。
硅藻的细腻和可塑性使其成为制备化妆品、颜料、涂料等材料的理想原料。
硅藻在水产上的原理及应用
硅藻在水产上的原理及应用硅藻的基本特性硅藻是一种具有高硅含量的微型植物,广泛存在于淡水和海水中。
它们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外壳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
硅藻有着以下基本特性: - 高硅含量:硅藻的硅含量一般在40%以上,可以达到甚至超过70%。
- 广泛分布:硅藻分布于全球各个水域,数量庞大,种类繁多。
- 生态功能强大:硅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硅藻在水产中的应用1. 水质净化硅藻在水产中的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水质净化。
硅藻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同时,硅藻也能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2. 水产养殖硅藻在水产养殖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硅藻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可以作为水产养殖的饵料。
同时,硅藻还能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为水产的养殖提供合适的光能。
3. 水产生物增强硅藻富含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水产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硅藻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水产生物的生长。
此外,硅藻还能增强水产生物对环境应激的抵抗力,提高其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4. 水体氧化硅藻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能够增加水体的氧含量,改善水体的通气性,提升水体中生物的呼吸功能,有利于水产养殖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5. 水产病害预防硅藻中含有一些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的作用。
添加适量的硅藻可以提高水产养殖中水体的抗病毒能力,减少水产病害的发生。
6. 水体调节硅藻可以调节水体的pH值,稳定水体的酸碱度,对于酸性水体和碱性水体的调节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硅藻还可以调节水体的温度,提升水体的热导性能,为水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结论硅藻在水产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能够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有必要继续深入研究硅藻的特性和应用,以推动水产养殖和水质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硅藻--
色素体: 色素体:硅藻的光合作用色素主要有叶 绿素a、、 、、c1 以及β胡萝卜素 绿素 、、 、c2以及 胡萝卜素, 以及 胡萝卜素, 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等。 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等。色素体呈黄 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 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 叶状、分枝状或星状等。 叶状、分枝状或星状等。
ⅠExteral features ⅡCytologic features
Ⅲ Reproduction and life history ⅳ Movement
• 硅藻物种主要包括单细胞和群体两大类。 硅藻物种主要包括单细胞和群体两大类。 单细胞藻体的形态由于细胞壳面形态、 单细胞藻体的形态由于细胞壳面形态、细 胞断面形态、细胞直径、 胞断面形态、细胞直径、贯壳轴长短不同 而有不同的形态。 而有不同的形态。群体是依靠细胞分泌胶 质、细胞壁或细胞壁的衍生物直接连接而 由于胶质孔位置不同形成多态的群体, 成。由于胶质孔位置不同形成多态的群体, 如星状、曲折状、树枝状、念珠状等。 如星状、曲折状、树枝状、念珠状等。
第一节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硅藻概述
•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藻类植物一门。硅藻由褐藻演 化而成。 硅藻普遍分布于淡水、海水中和湿土上,生境非常广 泛,地球上凡是有水滞留的地方,都会有硅藻的踪迹;为 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食料。硅藻死后,遗留的细胞壁沉积 成硅藻土,可作耐火、绝热、填充、磨光等材料,又可供 过滤糖汁等用(孔隙率、低导热性、高熔点和化学惰性的 特点)。约16000种。淡、海水中均有分布,为海水中的主 要藻类。分布广,喜在较低温的硬水水体中生活,游、底 栖或着生,在岩石、墙、树皮上也能附生,在干燥处以休 眠状态过旱季,在热带的潮湿地区与蓝藻共生。春秋两季 出现高峰,水温60°温泉中某些藻能正常生长、繁殖。
硅藻概述培训资料
06
硅藻的研究展望
硅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分子系统学
深入研究硅藻的分子系统学,揭示硅藻的物种多样性和进化关系, 为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提供依据。
基因组学
开展硅藻的基因组学研究,解析硅藻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探究硅 藻适应环境变化的遗传基础。
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研究硅藻在环境变化下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响应,揭示硅藻对环境 适应的分子机制。
硅藻的应用前景
环境监测和修复
01
利用硅藻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开展硅藻在水质监测、土壤修
复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生物能源
02
探究硅藻在生物能源生产中的应用潜力,如制备生物燃料、生
物质等,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支持。
生物材料和药物
03
研究硅藻的生物活性物质,开发新型生物材料和药物,拓展硅
藻的应用领域。
谢谢观看
硅藻的生态学研究
1 2 3
生态分布和多样性
调查硅藻在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分布和物种多样性, 揭示硅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适应性
研究硅藻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包括光照、温度、 盐度、营养盐等,探究硅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 策略。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探讨硅藻在碳、氮、磷等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 中的作用,了解硅藻在调节生态系统功能中的贡 献。
硅藻的保存方法
保存容器
选择密封性好、透光性 强的容器进行保存,如
玻璃瓶或塑料瓶。
保存液
和活性。
保存温度
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保 存温度,如4℃或-20℃, 以延缓硅藻的代谢和腐
败。
定期更换保存液
定期更换保存液,以保 持硅藻的活性,并避免
细菌滋生。
硅藻的运输方式
硅藻及六大系例介绍
硅藻是什么?“硅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
海洋是藻类的故乡,这里硅藻种类多、数量大,被称为海洋中的“草原”,它们创造了70%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是地球生命的真正摇篮。
硅藻沉积并经亿万年的矿化后形成硅藻矿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石,质地轻柔、多孔。
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是一种纳米级的多孔材料,孔隙率高达90%。
突出的分子晶格结构特征,决定了其独特的功能。
硅藻矿物具有极强的物理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经过精加工后被广泛应用于酒精及医用注射液过滤、食品添加剂、核放射吸附剂等众多领域。
What Is DiatomThe diatom is an alga living in the ocean. The ocean is the homeland of the alga. Here, there are many varieties of and great quantities of diatom, which is known as the "grassland" in the ocean and is the real cradle of life on earth. It has created oxygen depended on for existence for 70% of the lives of the earth. Diatom deposited, and through the mineralization for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ears, formed the diatom mineral. Its main composition is opal, and its quality is soft and porous. Electronic microscopes show that its surface has countless small pores and its porosity is up to 90%. Its prominent molecular lattic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determines its unique functions. The mineral of diatom has extremely strong physical absorption performance and ion exchange performance, and after fine processing, is widely used in numerous fields such as filters of medical injectio and alcohol, food additives, nuclear radiation absorbents, etc大津泥·稻香硅藻泥系列.大津泥是大津公司出品的硅藻泥,是替代壁纸和乳胶漆的新一代天然环保内墙装饰材料,其原料是历经亿万年形成的硅藻矿物。
硅藻和绿藻的有机质含量
硅藻和绿藻的有机质含量硅藻和绿藻的有机质含量1. 简介硅藻和绿藻是两种常见的微藻类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一个关键的指标就是它们的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是指生物体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对生物的健康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硅藻的有机质含量硅藻是一类富含硅的微藻类生物,其有机质含量较高。
硅藻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同时分泌硅质的外壳。
这种外壳主要由硅酸盐组成,而其中的有机物质则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硅藻的有机质含量通常能够达到其生物干重的10%至20%。
3. 绿藻的有机质含量绿藻是一类以植物为主的微藻类生物,其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
绿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相较于硅藻,绿藻的有机质含量通常较低,一般在其生物干重的2%至5%左右。
4. 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因素有机质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环境因素和生长条件。
光照强度对于硅藻和绿藻的有机质合成很重要。
充足的光照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提高有机物的合成速率。
水质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也会对有机质含量产生影响。
充足的营养物质可以为硅藻和绿藻提供必需的元素,从而促进其有机质的合成。
5.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硅藻和绿藻的有机质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它们的生态特性所决定的。
硅藻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与其需要分泌硅质外壳以保护自身的特点有关。
另绿藻的生态特性决定了它们相对较低的有机质含量,因为它们更注重通过光合作用生产能量。
我认为有机质含量对于微藻类生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能力,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回顾:本文主要探讨了硅藻和绿藻的有机质含量这一主题。
文章从介绍两者的简介开始,分别阐述了硅藻的有机质含量较高,而绿藻的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的特点。
文章探讨了有机质含量受环境因素和生长条件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板藻科
平板藻科
平板藻科
(二)短壳缝目
• 淡水
(三)单壳缝目
• 壳缝退化, 只下壳具壳缝。仅曲壳藻科。 曲壳藻科
(1)卵形藻属
单壳缝目
单壳缝目
(四)双壳缝目
舟形藻科
舟形藻科
舟形藻科
舟形藻科
舟形藻科
舟形藻科
2.桥弯藻科
桥弯藻科
3 异极藻科
菱形藻科
菱形藻科
菱形藻科
目
圆筛藻目 根管藻目 盒形藻目
1(2)细胞圆盘形、鼓形、球形、圆柱 形。壳面多为圆形 ....圆筛藻目 2(1)细胞长圆柱形或盒形 3(4)细胞长圆柱形,贯壳轴很长,具间生 带...........根管藻目 4(3)细胞形似面粉袋,盒形,各角常具有 突起..........盒形藻目
(一)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1.脆杆藻科
壳面有假壳缝或无。壳面扁卵形全披针形。 常形成群体。淡水、 海水均有分布。
(1)星杆藻属:细胞呈棒状,两端异形,通常—端扩大。细胞以— 端连成尽星状
脆杆藻科
脆杆藻科
脆杆藻科
脆杆藻科
2.平板藻科:细胞内有隔片是本科的主要特征。隔片2一5片 细胞常以 胶质相连成带状或曲折的链。
平板藻科
)
小 环 藻 属
壳环由四周有薄而透明的翼状突,冀 有许多射出肋 ,暖水种
二 根 管 藻 目
三、盒形藻目
(1)角毛藻科
角 毛 藻 属
(2)盒形藻科
盒形藻属
(3)弯角藻科
羽纹硅藻藻纲Penmatea
• • • • •
无壳缝目 单壳缝目 无壳缝目 双壳缝目 管壳缝目
(一)无壳缝目
2.圆筛藻科Coscmodiscaceae 单细胞。 • 壳面花纹为孔纹、 点纹或杂有线纹。一 般呈向心排列,少数呈较不规则排列。 个体较小的,细胞壁较厚;个体较大 的, 细胞壁较薄。 • 本科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洋 中,河口地区也有不少种类。我国浮游 的种类共有7属,常见有3属。
(
1 圆 筛 藻 属 :
图11
海 洋 浮 游 生 物 学 一 硅 藻
Back
4、休眠孢子(resting spore) 休眠孢子是硅藻细胞内含物收缩到中央部分, 然后分泌厚壁而形成的。圆心硅藻目的许多种类 可产生休眠孢子,而羽纹硅藻很少发现。休眠孢 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可以萌芽的方式重新发育 成为新的个体。
第三节 硅藻的分类
海洋浮游植物的经济意义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 是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在海洋渔业方面有着 重要的意义。 浮游植物是海流和水团的指示生物(Biological indicator),在生物海洋学研究中意义重大。 浮游植物能富集污染物质,在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有重 要意义。
硅藻细胞壁上都具排列规则的花纹, 主要有 点纹(点条纹):为普通品微镜下列分 辨的细小孔点,单独或成条; 线纹:这是出硅质壁上许多小儿点紧密或稀疏排列而成,在普通显 一 微镜下观察时,无法分辨而是一条直线状; 硅 孔纹:为硅质壁上粗的孔腔,中心硅藻纲的孔纹基本 为六角形,其 藻 结构很复杂; 肋纹:为硅质壁上的管状通道,内出隔膜分成小室或壁上因硅质大 量 沉积而增厚。
一、中心硅藻纲(中心纲)的特点
• • • • • 单细胞,或内壳面相连接成链状群体。 花纹辐射对称排列。 细胞圆盘形、圆柱形或三角 形、多角形等。 细胞外面常有突起和刺毛,有助于浮游生活。 多数种类营浮游生活,少数种类 营附着生活, 可分泌粘胶附着在海藻、底栖动物或其他物体 上,被浪打之后,常带入浮游生物 群中。 • 大多数海水,淡水种类少
下相连带
壳边称为相连带(connecting band),上、下相连带总称 为壳环或壳环带(girdle band),该面称为壳环面。
下壳面
壳面向相连带弯转的部分称为 壳套(valve mantle)。
• 从壳面观察硅藻, 称为壳面观;从壳 环面观察,称为壳 环面观。 • 硅藻的壳面观与壳 环面观有很大的差 异。壳面圆形的种 类,壳环面的宽度 是一致的,而壳面 为椭圆形或长形的 种类,其壳环面有 宽壳环面和狭壳环 面之分。
上、下壳面中心点的连线称为壳环轴 (pervalvar axis)或贯壳轴。
壳面中央的纵 线称为壳面长 轴或纵轴 (apical axis)
壳面中央横线称为壳面短轴或横轴(transapical axis)。
壳面的形状有两种: 一种是辐射对称的, 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也有三角形或多角 形。 另一种为细长形,两 侧对称,有舟形、 梭形、S形、弓形等, 其壳环面观一般为 方形、长方形或弓 形。
图8
海 洋 浮 游 生 物 学 一 硅 藻
Back
2.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 体逐渐缩小,到一定限度.这种小细胞 不再分裂 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 的大小,这种孢子称为复大孢子 (auxospore)。
3.小孢子: 多见于中心硅藻的 一种生殖方式,细胞核 和原生质多次分裂,形成8、16、32、 64、 l 28个个等小孢子,每个小孢子有1—4条 鞭毛,长成后成群逸出,相互结合为合 子,每个 合子再萌发成新个体。
硅藻在植物的分类中属于独立的一个门,即硅藻 门(Bacillariophyta),分2纲,9目,20科。据统 计,全世界硅藻约有300属,11200种(包括已灭绝 的种类)。 硅藻的分类依据为:纲的特征以壳面花纹为主。
二叉分类检索表
• 特征对比是分类的基本方法。所谓对比是异同 的对比:“异”是区分种类的根据,“同”是 合并种类的根据。作为一种基本数据结构,被 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的分类鉴定。
• 单细胞,或以壳面相连成链状或靠胶质 丝连成链状,或埋 于胶质内。 细胞常为圆形、鼓形或圆柱形、透镜形 等。横断面圆形。 壳缘平滑,有的种类壳缘具 小刺。
•
•
1.直链藻科Melosiraceae
• 大部分种类分布于海水中,淡水种类不多,却是湖泊、 池塘最常见的浮捞 硅藻之一。本科有4属,直链藻属 最为常见。 • 直链藻属Melosira:细胞圆球形或圆柱形,内壳面连接 成链状或念珠状群体。壳面圆形 细胞一般很厚,有细 点纹或孔纹。有的种类相连带上有一线形的环状缢缩, 称环沟,两细胞之间的沟状缢缩称假环沟。有的种类 壳面具棘或刺。 • 常见种有:具槽直链藻M.Sulcata,为我国沿岸水域 常见种,分布很广;颗粒直链藻M. granulata 为湖泊 池塘的普生种,可形成优势种群;变异直链藻在海、 淡水中均有分朽。
二、细胞壁
硅藻的细胞壁由硅质(SiO2· nH2O)和果胶质 (pectin)组成。 硅质壁在细胞壁外面,果胶质则紧贴在硅质里面。 在正常状态下,两者不能分辨,只有用氢氟酸把 硅质溶解后,才能看到果胶质。
硅质壁的厚度随种类而异,底栖种类较厚,浮 游种类较薄,这是对浮游生活的一种适应机制。
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洋 浮 游 生 物 学 一 硅 藻
• 为了能更灵活地应用二叉分类检索表作为知识 推理进行生物分类鉴定,将二叉分类检索表作 为知识装入专家系统知识库,计算机可以利用 它搜索分支结点以实现生物辅助鉴定,开发研 制出的生物辅助分类鉴定专家系统,可以实现系 统的多元化功能,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纲
• 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 假壳缝 • 中心硅藻纲(中心纲)Centriae • 花纹左右对称,呈羽状排列,壳缝或假 壳缝 • 羽纹硅藻藻纲Penmatea
菱形藻和双菱藻的 纵沟呈管状,称 为管纵沟(canalraphe)。管纵沟 存在于船骨突中, 船骨突位于壳的 一缘,象船底的 龙骨那样向外突 出,具有支持作 用。
四、节间带 节间带(intercalary band)是壳面和相连带之间的次级相连带,凡贯 壳 轴较长的种类都有节间带,其数目1条、2 条或多条,是壳环面细胞 壁的一种特殊构造,有加强细胞壁的作用。节间带有鱼鳞状、环状、领 状等形状。 五、隔片 具节间带的种类细胞壁向内部伸展成与壳面平行的片状,称为隔片 (septum)。隔片有真隔片和假隔片之分,真隔片从细胞的一端通到另 一端,假隔片一端与细胞壁相连,另一端是游离的。二者都具有增强细 胞壁的作用。
2 窗纹藻科
3 双菱藻科
三角褐指藻
• 三角褐指藻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在分类 上属于硅藻门, 羽纹纲,褐指藻 目,褐指藻属。
• 3、生态条件: 盐度:三角褐指藻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9―92的范围内都 能生活,最适盐度为25―32。
温度:适温范围为5--25℃,最适温度为10--20℃。即使是在0℃条 件下仍销有繁殖,超过25℃停止生长,最终大量死亡。
硅藻
第一节 硅藻的形态构造 第二节 硅藻的繁殖 第三节 硅藻的分类
第一节 硅藻的形态构造
一、细胞外形和结构 二、细胞壁 三、纵沟或壳缝 四、节间带 五、隔片 六、细胞表面突出物 七、细胞内含物
第一节 硅藻的形态构造
一、细胞外形 和结构 硅藻是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也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 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
海 洋 浮 游 生 物 学 一 硅 藻
细胞壁富含硅质, 成为坚硬的外壳 (frustule)。
壳分为上、下两个,如同小盒 似地套在一起。套在外面、 较大的称为上壳 (epitheca),套在里面、 上壳 较小的称为下壳 (hypotheca)。 下壳
上壳面
889 889
889
上相连带
上下壳的壳顶都称为壳面 (valve)或壳瓣。
海 洋 浮 游 生 物 学 一 硅 藻
六、细胞表面突出物 细胞表面突出物是细胞壁向外伸展而形成的,有突起、 刺、毛、膜状突起和胶质突起等。它们都具有增加浮力和 相互连接的作用。
海 洋 浮 游 生 物 学 一 硅 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