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保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回顾:
(1)再保险的概念,保险人的保险
(2)再保险是补偿性合同
(3)再保险是责任保险
(4)再保险的根本职能是扩大承保能力。

(5)比例再保险,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
溢额再保险是分出公司先按每一危险单位确定自留额,将超出自留额后的剩余数额(即溢额)根据分保合同约定分给接受公司,分保额即合约最高接受限额,常表示为自留额的一定“线数”(倍数)。

对于溢额再保险,分保比例的计算过程如下:
保单保额:A
分保金额:B
自留比例:(A-B)/A
分出比例:B/A
例1将一溢额分保合约应用于三个危险单位,其保额分别为:10万元、50万元、200万元。

根据该合约,自留额为10万元,合同最高限额定为5线。

若对这三个危险单位确定的自留额分别为10万元、10万元、20万元,则计算结果如下表:
保额/元自留额
/元
分保
线数
分保额
/元
自留
比率
分别
比例
危险1 危险2 危险3 100 000
500 000
2000000
100 000
100 000
200 000
4
5
400 000
1000000
100%
20%
50%
0%
80%
50%
(6)再保险的三种主要形式
三种再保险方式在约束力方面的区别
本节课程主要内容:
一、佣金
二、非比例再保险
(险位超赔再保险、事故超赔再保险、赔付率超赔再保险)
三、非比例再保险费率
四、非比例再保险与比例再保险的比较
五、复效条款
一、再保险佣金
包括分保佣金和盈余佣金。

分保佣金又称再保险手续费,是分入公司根据分保费支付给分出公司的费用,因为分出公司在招揽业务时支出了费用,如调查危险情况、签发保单、处理赔款形成的费用。

分保佣金=分保费净额*分保佣金率
根据分保佣金率和赔付率的关系可分为固定佣金率和浮动佣金率。

赔付率=已发生赔款/已赚保费*100%
已发生赔款=本年度已付赔款净额+本年度未决赔款准备金-上年度未决赔款准备金
已赚保费=本年度保费+上年度未满期保费准备金-本年度未满期保费准备金
(1)固定佣金率,按固定比例计算。

与赔付率无关
(2)浮动佣金率,按累进比例计算。

根据赔付率的高低来计算
分保佣金,年底根据赔付率计算确切数额,多退少补。

合同规定一个最低佣金率和最高佣金率,在该区间内,佣金率岁赔付率的降低而提高,这样再保险接受人支付分保佣金的多少既与分出保费的多少挂钩,也与赔付率挂钩。

可促进再保险分出人加强经营管理。

例题 2
有一成数分保合约规定,赔付率为65%或65%以上时,最低佣金率为30%,赔付率每降低1%,佣金率可提高0.5%,当赔付率下降到45%或以下时,最高佣金率为40%,假定某年年终结算时,赔付率为55%(70%或25%),则佣金率应调整为多少?
调整为30%+(65%-55%)/1%*0.5%=35%
或40%- (55%-45%)/1%*0.5%=35%
2 盈余佣金
盈余佣金由称或有佣金是在分保业务获得盈利的情况下,分入公司将利润的一部分支付给分出公司,盈余佣金又称利润手续费。

一般只出现在采用单一佣金率的分保合约中。

盈余佣金=盈余额*盈余佣金比例
盈余佣金的计算方法有四种:
(1)一年计算法。

以一个经营年度的盈利情况计算佣金。

例如,一份比例分保合约,第一业务年度亏损50万元,第二业务年度盈余20万元,第三个业务年度盈余10万元。

若按
一年法,则第二和第三年均应支付盈余佣金,但实际上公司是亏损的。

(2)三年平均法。

将本年度和过去两年的盈亏加总平均。

例题3假如固定盈余佣金比例为20%,根据各业务年度盈亏情况计算盈余佣金:
表1各业务年度盈余佣金(单位:元)业务年

盈余额三年平均盈余额盈余佣金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6000
-4000
+7000
+9000
-10 000
-2000
+6000
(+6000-4000)/2=1000
(+6000-4000+7000)/3=3000
(-4000+7000+9000)/3=4000
(7000+9000-10000)/3=2000
(9000-10000-2000)/3=-1000
6000*20%=1200
1000*20%=200
3000*20%=600
4000*20%=800
2000*20%=400
(3)亏损滚转法。

如果某一年度出现亏损,要以后各年度的利润弥补,直至亏损全部消失为止。

例题4假定固定盈余佣金比率为20%,根据各业务年度盈亏情况,采用亏损滚转法计算盈余佣金,
业务年度盈亏额亏损滚转盈余佣金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10 000
+5 000
-3 000
-10 000
-5 000
-8000



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6 000
+4 000
-2 000
-2000
+2000
-2000

2000*20%=400

(4)按利润调整法。

利润越多,佣金越多。

如利润在15%以内的按10%提取盈余佣金,利润在15%以上部分按30%提取盈余佣金。

补充提示:
准备金提存条款,为了确保再保险接受人履行分保合约责任,要求再保险接受人就承担分保责任部分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一般按分保费的40%提存,未决赔款准备金一般按未决赔款的90%提存。

二、非比例再保险
非比例再保险中,以危险事故损失为基础来确定各自的保险责任,因此,也称损失再保险、超损失再保险。

即只有当损失达到一定标准时,再保险人才对原保险人进行补偿,又称第二危险再保险。

1 险位超赔再保险
指原保险人对每一个危险单位的赔款确定一个自负责任额,如果总赔款金额低于自负责任额,由原保险人全部负担;多出部分由再保险公司负担。

险位超赔再保险对赔款的赔偿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按危险单位分别计算,对每个危险单位赔款的超额部分都由再保险人承担,无总额限制;
另一种是设定事故限额,即对一次危险事故的赔偿规定一个最高额,如果在限额以内仍不能满足对各危险单位的赔偿总合,多出部分由原保险人承担。

例如,有一笔超过50万元以后的500万元的险位超赔再保险合同,当危险事故发生后,无事故限额和有事故限额(150万元)时的赔款分担情况如下表:
(无限额)险位超赔赔款分摊表
(有限额150万元)险位超赔赔款分摊表
事故超赔再保险是以对一次巨灾事故所发生的赔款总合为基础来计算元保险人自负责任额和再保险公司赔款额。

事故划分的关键是区分“一次事故”。

例如,有一份超过1000万元以后的1000万元的巨灾超赔分保合同,一次性洪水持续了6天,共造成损失5000万元。

如果按照一次事故计算,全部赔款5000万元的1000万元由再保险公司赔付,元保险人要承担4000万元的损失。

如果以3天为标准划分为两次事故计算,假定前后两次事故造成的损失为2000万、3000万元,则按照合同原保险人共承担3000万的赔款,而再保险人承担2000万的赔款。

可见,事故划分不同会造成责任分摊的不同,因此,合同中对如何划分事故有详细的规定。

通常划分标准如下:
关于风暴、龙卷风、暴风雨、飓风、旋风、台风、暴雨或冰雹等由同一大气扰动造成的灾害连续达72小时;
同一震中的地震或海啸,潮汐和火山爆发连续达72小时;
同一城市暴动、恶意破坏连续达72小时;
森林、草原的大号连续达72小时;
同一河流形成一个地区的洪水达72小时。

事故超赔再保险中,可安排分层再保险。

例如,一笔1000万的事故超赔再保险业务分三层安排:
第一层为超过100万的200万;
第二层为超过300万的300万元,表示总赔款超过300万元的部分由第二个层次再保险公司承担,但最多300万元。

第三层为超过600万的400万元。

3 赔付率超赔再保险
赔付率超赔再保险是按赔款与保费的比例确定自负责任和再保险责任的一种再保险方式。

当事人双方约定一个赔付率(赔款与保费的比例)标准,在1年之内,当原保险人的赔付率超过这个标准时,由再保险公司负担超出部分,但责任也有限额。

通过这种再保险方式,原保险人的年度赔付率被控制在了一定限度内,因此又被称为停止损失再保险。

合理的赔付率是关键,一般要满足:既要对原保险人起到保障作用,又不能使原保险人有机会从中获得不当利益。

例如,有一份赔付率超赔再保险合同,赔付率标准为80%,再保险人的责任限额为60%,同时规定再保险人赔付金额以100万元为限。

具体赔付情况如下表:
赔付率超赔再保险赔款分摊表单位:万元
共同再保险:有的赔付率超赔再保险合同中还规定,对于再保险人承担的60%的责任额,原保险人还要分担其中的10%,或者说再保险人实际只要支付应承担赔款额的90%。

这样使得超过规定赔付率的赔偿部分,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之间仍存在利益一致关系。

常用的赔付率赔付率=已发生赔款/满期保费*100%
已发生赔款=本年度已付赔款净额+本年度未决赔款准备金-上年度未决赔款准备金
满期保费=本年度保费+上年度未满期保费准备金-本年度未满期保费准备金
实际中赔付率的计算常按照净保费收入和赔款净额的比例来
计算。

实际用的赔付率=赔款净额/净保费收入
其中:
净保费收入=毛保费+加保费-退保费-佣金-再保费支出-保费税-盈余佣金
赔款净额=已发生赔款(包括理赔和诉讼费用)-收回的赔款-摊回的再保险赔款
三、非比例再保险的费率和再保险费
非比例再保险的费率=纯费率+附加费率(比重较大)。

附加费指各种营业费用,包括展业费、管理费、税款支出等。

再保险费的收取有两种方法:变动再保险费制和固定再保险费制。

其中,变动再保险费制是将再保险费与分出公司的业务量和业务质量挂钩进行调整的方法。

设定最低费率和最高费率,原保险人向再保险人缴纳的再保险费与保费收入和赔款挂钩,但介于最低费率和最高费率之间。

固定再保险费制,再保险当事人之间按照以往的赔款记录商定一个再保险费率,与分出公司的净保费收入和发生赔款多少无关。

常用于承保业务为新业务;以往没有办理过超额赔款再保险的业务。

超赔分保费率一般以100/70或100/80表示,如费率为
100/80,即为(80+20)/80,其中赔款成本为80/80,附加费率为20/80。

现在以5年计算法为例:
年度净保费收入(总净保费)发生赔款(超赔分保负责
部分)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合计
200 000
230 000
280 000
300 000
390 000
1 400 000
10 000
5 000
19 000
11 000
25 000
70 000
赔款成本(纯保险费率)=70 000/1400 000*100%=5%
附加费率=5%*(20/80)=5%*25%=1.25%
分保费率=5%*(80/80+20/80)=6.25%
变动再保险费
这种办法与分出公司的业务数量和业务质量挂钩,即根据业务的数量和质量对保费进行调整。

例题先收最低预付保费,然后按实际净保费收入进行调整。

假设:费率为5% 最低预付保费为4万元,再保险分出人年保费收入100万元
年分保费为100万元*5%=5万元
减去最低预付保费4万元保费调整额为1万元。

例题 规定最高和最低费率,分保费岁赔款不同而进行调整,即按照赔款计算。

如费率低于最低费率,则按照最低费率收费;如高于最高费率,则按最高费率计算;如处于最高和最低费率之间,则按实际费率计算。

请看下面三个案例:
(1) 最低费率2%,最高费率7%,有关数据为
附加费
20/80 分出人承保保费
100万元 最低预付保费
1.6万元 分保赔付成本
1万元 费率为:1100100%=1.25%10080
⨯⨯万元万元,低于最低费率,按最低费率2%计算:
分保费 100万元*2%=2万元
减去最低预付保费 1.6万元
调整保费为 0.4万元
(2 )如发生8万元分保赔付成本,费率为100100%=10%10080
⨯⨯8万元万元高于最高费率,按最高费率计算:分保费 100万元*7%=7万元
减去最低预付保费 1.6万元
调整保费为 5.4万元
(3)如发生4万元分保赔付成本,费率为
100100%=5%10080
⨯⨯4万元万元介于最高费率和最低费率之间,按实际高费率计算:
分保费 100万元*5%=5万元
减去最低预付保费 1.6万元
调整保费为 3.4万元
四、 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的比较
(1)比例再保险中,当事人双方划分责任的依据是保险金额,并根据各自承担的保险金额的比例来分配保费和赔款;非比例再保险划分责任的依据是赔款,与保险金额无关。

(2)比例再保险中,双方按固定的比例承担保险责任、保额、保险费和赔款都按该比例分配;非比例再保险中,只是元保险人的赔款超过一定标准时担负其再保险责任。

(3)比例再保险中,再保险费率和原保险费率有关,而非比例再保险中,两者无关。

(4)比例再保险中通常有再保险佣金的规定,而非比例再保险中则没有。

五、 复效条款
复效是指当发生赔款使剩余分保合约责任限额减少后,再保险分出人为了获得充分保障,将分保责任限额恢复到原有额度。

例如,有超过50万元以上的50万元超赔分保,其分保责任额为50万元,现在已经发生了75万元的损失,超赔分保赔付了25万元,使得分保限额由50万降到25万元。

若超赔分保合约有复效规定,若复效是免费的称自动恢复。

有的规定按照原保费加50%或100%,或以原保费100%为基础并按照实际未到时间长短来计算。

例题
设有超过100万以上200万元的火险超赔分保合约,分保费规定为4.8万元,两次复效,一年期从1月1日开始。

2月28日发生一次120万元赔款,11月30日发生一次80万元赔款。

复效加费如何计算?
1 按照100%原保费基础和实际未到期时间长短计算
(1)2月28日发生赔款120万元,未到期的期间未10个月,复效加费为:
120104.8 2.420012
⨯⨯=万元万元 (2)11月30日发生赔款80万元,未到期的期间未1个月,复效加费为:
8014.80.1620012
⨯⨯=万元万元 2 按照50%原保费基础,不考虑未到期时间计算
(1)2月28日发生赔款120万元,复效加费为:
120 4.850% 1.44200
⨯⨯=万元万元
(2)11月30日发生赔款80万元,复效加费为: 80 4.850%0.96200⨯⨯=万元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