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社会热点集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公考申论热点:暴雨背后潜在的社会问题

更新时间:2010-8-25

【社会问题的背景】2010年5月5日以来,一波接着一波的罕见暴雨侵袭南中国,各地洪水肆虐。从5月12日开始,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多个省份在两个月内陆续遭遇十多次强降雨,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其中广州市在半个月时间里,两次水漫全城。

连续的罕见暴雨让不少城市市区频繁“浮起来”,暴露出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过度追求“…水泥硬化‟,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

【“暴雨背后暴露的潜在问题”】

【潜在问题(一)】

造成内涝严重根源还是城市太脆弱,在极端天气的背景下,现有的排涝设施抵挡不住大水在城市的“积涝”步伐。近年来,各地出现了“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问题,在一栋栋漂亮的现代高楼大厦下面,排涝系统几乎一片空白,遇到极端天气时往往不是“敌手”。城市发展带来的地面“水泥化”“硬质化”又给排涝“添堵”,使城市排涝系统不堪重负,可谓雪上加霜。

【潜在问题(一)——解决对策】

(1)加强城市排涝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除了加强城市排涝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外,城市管理者在制定城市规划时,不能因为城市开发而牺牲公园、绿地、水体,要强调绿色城市化。崔胜辉提出,要加快现有城区的屋顶绿化,有效留住一部分雨水,还可进一步绿化城市。

(2)城建部门与气象部门应该加强合作,对城市降雨分区和未来降雨趋势进行专项研究,充分发挥气象对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强预警工作。戴斌老师认为,在城建规划中需多增“气象元素”,不单单是一个技术理念的改进,实际上对城市编制雨水排放规划、河道治理规划,指导整个城市雨水系统的建设是非常有帮助的。

【潜在问题(二)】

(1)种种气候异常,这可能跟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有关。

(2)极端天气暴露了我国气象预测和应急机制方面漏洞。

(3)政府在提高对气象预测方面的投入方面力度不足,有关技术人才,还有设备等各个方面投入,远远比不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4)气象信息发布手段虽多样,但各有优势和不足。例如对广州所有手机用户,一条气象短信全部发完也需要4个小时,有时发完暴雨已经结束了,电视、上网发布,则需要市民需求天气信息时有看电视、上网的条件,像“5·7”特大暴雨发生在半夜,大部分人电视关了,手机关了,没有收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

【潜在问题(二)——解决对策】

(1)天气预警发布后,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排水管理部门启动城市积涝应急程序,加强疏通地下排水管道,防止城市内涝;各级政府及时转移危险地带人员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2)应该多建立一些气象观测点,增大数据收集量,迅速改进我们落后的数值模式。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公共设施配置力度,提前做好防洪准备。并且加大技术、人才以及设备的配置,改进讯息传播以及公民的相关知识与预防意识。

(3)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应留出更多绿地湖泊增强城市雨水吸纳能力。

(4)要让市民获取气象信息更加及时。有需求的市民应该通过自己方便的渠道,及时就近了解信息,并可采取多种方式互为补充,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5)加强宣传,提升老百姓在暴雨发生后的应对意识,学会在暴雨环境下生存,就像日本人在地震中一样。

(6)国家公务员网老师认为买保险也不失为减少损失的一种策略。但目前,我国这一方面的应对还不是很成熟。

(7)从宏观上根本上来说,人类社会应注重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不良影响”。

2011年公考申论热点:慈善公益

更新时间:2010-8-9

四川汶川地震后,社会各界向灾区踊跃捐款捐物,对地震灾区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给与了极大地物质和精神支持。2009年台湾“莫拉克”风灾又一次激发了国人捐款做慈善的热情,短期内募集到慈善基金过亿。近两年捐款总额不断地在刷新着一个有一个的世界纪录。但是与某

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慈善事业还是相对落后。

标准表述:

由于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期统包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造成公民慈善观念落后,个人主动性慈善捐赠参与率较低。又由于发展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慈善事业的完整法律框架尚未形成,使一些有意从事慈善事业者只能裹足观望。同时慈善公益机构发展刚刚起步,不仅数量少,而且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弱,多数尚没有足够的社会公信力。所以需要加强慈善宣传,提高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强化组织引导,建设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广泛募集资金,培育慈善事业发展的动力源,规范资金管理,提高慈善事业的公信度,积极实施救助,扩大慈善事业的受益面。

2011年公考申论热点:低碳生活

更新时间:2010-5-6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公众环境意识有了普遍提高,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即将召开的2010年全国“两会”前夕,社会公众纷纷踊跃为环境保护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那么,在今年的“两会”上,哪些环保话题将成为热点呢?综观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形势和社会发展潮流,可以预测,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与民生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很可能备受关注。

节能减排将成为关键词。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截至2009年底,全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成果十分可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污染减排仍然容不得有丝毫松懈,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过程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毫不松懈地抓好污染减排。同时,中央将调结构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也要求我们以环境保护为重要抓手,以污染减排为着力点。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污染减排已成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宏观调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污染减排,将已有的成熟经验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通过污染减排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此外,污染减排、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福祉。在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巩固成绩、挖掘潜力、扩大范围应及时研究,应进一步增加氮氧化物等减排指标,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保护带来的变化,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低碳经济将成为热点议题。随着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和全球对发展方式的深入反思与变革,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和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在2010年的地方“两会”上,不少地区都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如就如何发展和推进低碳经济,河北省政协委员李赶顺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重庆“两会”一号提案不谈GDP谈低碳,四川省提出了灾区低碳重建的思路,江苏省政协委员卫道兴还提议建立“低碳城市”等。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提到环境保护,除了“绿色”之外,近期被宣传得最多、普及面最广的就是“低碳生活”。从沈阳“两会”代表统一乘坐大巴参会亲身示范低碳生活到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两会”现场布置低碳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