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通知》进一步规定了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要求建立每名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因此,本节我们就语文课程在考试方面的改革以及语文档案袋评价和同学们展开对话,并提供一些案例与同学们一起分析研究和参与学习。

语文课程考试改革

语文课程评价强调评价方法多元化。《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针对传统评价把考试当做评价的唯一方式,强调“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我们要明确的是:传统的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法,无论其内容、形式,还是结果的处理等都需要改革。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程考试改革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内容方面,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考查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具体而言:

首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命题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注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如:“小明买了一只文具盒,回家后发现太小了。于是他马上来到商店,想调换一只大一些的。接待他的还是刚才那位40多岁的女营业员。假如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和营业员说话?把说话的内容写下来,要简明,得体。”像这样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题型,既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也是对方法、态度情感的考查,不但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考查过程本身教育了学生怎样去做人做事。

其次,命题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杜绝设置难题、偏题和怪题。要体现与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相关联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以反映学生真正的理解状况。譬如小学阶段对于拼音的考查,会认会写,会借助拼音查字典就可以了,应避免一些难题及偏题。更要避免如“‘夜色加浓,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这里的‘明灯’是指‘星光’还是‘星星’?这里的‘苍穹’是指‘宇宙’还是‘天空’”这种没有实在意义的纯粹是文字游戏的怪题。

第三,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见解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命题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给学生出一些能让学生自己发表看法、能有个人情感体验的题目。比如阅读和文学作品的考查,要让学生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答案要求留有余地,注意考查不同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注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作文要给学生个性发挥以广阔的空间,有供学生选择的题型。

(二)在考试形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如自考、试卷、辩论、课程研究与论文、制作作品、特长或任务表演、情景测验等。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次考试与多次考试相结合。要尊重学生考试的权利,一次考不好,可以再考,直到自己比较满意为止。我们认为学生参与多次考试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提高的过程。

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非毕业、升学的考试中要鼓励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综合应用中考查学生的发展状况。

笔试与口试相结合。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方式,无法适应考试内容日益重实践、重创新等的变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综合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评价方法多元化的体现。

综合考试与分项考试相结合。语文课程既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又有实践性与人文性。同一考试也可多样化呈现给学生不同的类型。可以单项进行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及综合性学习等的考查,加强综合评价。

(三)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作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要根据考试的目的,灵活选择考试结果的处理方式,如公开反馈还是匿名反馈,完全反馈还是不完全反馈,群体参照反馈还是个体参照反馈等等。学生有权决定如何公布学习成绩,学校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权利,关注学生的处境和发展中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自信,认真思考,谨慎选择,以激励的方式对考试的结果进行反馈,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鼓励学生以个人的发展为参照,自己和自己比较,关注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情况。

总之,语文课程考试作为学生语文学习评价的一种方法,无论其内容与形式,还是结果的处理都需要改革。须要我们明确的是,语文考试改革并不等同于语文课程评价改革,而是评价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考试改革的同时,还需要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描述和判断学生发展的状况,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真正实现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案例:

语文:“四结合”

记者深入到了泉州市实验小学的实验班,该校目前一至六年级共有7个实验班。

实验班的学生十分活跃,颇感意外的是,有几名学生是记者在以前的采访中就已熟识的,他们是鼎鼎有名的“小摄影家”、“小诗人”。同学们正在攀比在期末考试中的新收获,比资料,比创意,似乎这次期末考试给他们带来的兴奋冲击波还没退去。

在一名同学所保留的旧卷子中,记者找到了一张他们在四年级时考过的单元测查开卷考试卷,发现考试内容令人耳目一新。

这张卷子考的是阅读一篇题为“神奇的机器人”的文章,其中有这样几个问题:

机器人是机器吗?为什么称机器?

机器人能做哪些工作?这些工作是一个机器人做的吗?

最早的机器人是什么时候、哪个国家造的?叫什么?

你认为机器人能干还是人能干?为什么?

你还从什么地方获取了关于那些机器人的信息?

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机器人?把你的想法简略地写下来……

“你们都设计了什么样的机器人?”记者问。有人说,他设计了一个高楼清洁工机器人;有人说,他设计了一个吃垃圾的机器人,让他在大街上吃垃圾,并把垃圾转化为有用的东西……同学们说,为了在开卷考试中得高分,他们学会了多种获取资料的方法:查百科全书,上图书馆,剪报,上网,等等。这是一种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但显而易见,这种考试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极大的好处。

据同学说,他们还有一种没有“标准试卷”的考试。一名姓黄的同学出示给记者的是一份他“主编”的卷子,这名可爱的男同学还在试卷上写下“家庭编委会编”的字样。他说:“教师常让他们出卷子互相考,以检验他们对课文的自学程度。此外,教师常采用的考试方式还有即兴演讲、朗读等。”

“由你们来考试能算数吗?”记者问,他们说:“当然算数。”除了由他们来评分,还要由家长和老师来评,最后综合起来的才是该学生的成绩,这就是“四结合”,即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和老师评。

———摘自《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编入时有改动)

【点评】

在成绩考查中,如何正确处理考试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如何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评价观念的问题。过去通常采用的办法是考查内容以课本内容为第一指向,考查形式以闭卷考试为唯一选择,以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为目的,以牺牲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为结果,对学生进行一次性裁决。这种做法,对一部分智力暂时滞后或因主客观原因造成考查结果与本身潜在能力发挥不相吻合的孩子来说是不公正的。因为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孩子有继续进取的欲望和继续发展的可能。而我们所看到的考试,却是另外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