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在急性香蕉水中毒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血液灌 流无 绝对 禁忌 证 , 但如重要脏 急性中毒是 常见 的临床急症 , 常规方 法 对 重 症 患 者 起 效 慢 、 发 症 多 , 往 不 并 往 能 控 制 病 情 , 亡 率 高 。 血 液 灌 流 死 ( P 是血液借 助体外 循环 , 过灌 流器 H ) 通 ( 附 剂 ) 除 外 源 或 内源 性 毒 物 , 到 吸 清 达 血液净化 的一种 方法 , 其设 备简 单 、 作 操 简便 、 易于掌握 , 已在 临床广泛开展 , 应用 于多种毒物和药物 中毒 的治疗 , 能缩短 中 毒 的病 程 , 轻 病 情 , 高 治 疗 的 成 功 减 提
由 于 血 液 灌 流 在 清 除 毒 物 的 同时 , 对
HP治 疗 中 毒 的 原 理 H P是 将 患 者 血 液 引 出体 外并 经 过 灌
人血 白蛋 白, 血压仍 不 升者 , 应使用 升压
药物 。 过 敏 反 应 与 致 热 源 、 菌 污 染 或 吸 附 细
流器 , 通过 与 固态 吸附 剂接触 , 以吸附 作 用来清除体 内某些代谢产物 、 外源性或 内 源性毒物 , 以达 到解毒 的 目的。 目前最 常 用 的吸附材料是 活性 炭 和树脂 等 , A型 H 吸附树脂的吸附剂是中性大孔吸附树脂 , 对于疏水 、 亲脂基团或带环等环状结构 的 大 中分子 物质 、 溶 性 高 的物 质 吸 附性 脂 强, 同时具有相 对特 异 的吸附性 能 , 附 吸 容量大 、 比表 面积大 速率快 、 物相 容性 生 好及无热原 等特点 , 所以临床应用较广 。 H P在治疗急性 中毒的适应症和禁忌证 H P具有广谱清 除效 应 , 不仅 对脂 溶 性及 与蛋 白质 结合 率高 的毒物 有较好 的 清 除作 用 , 且 对 血 液 中 游 离 的 或 与 蛋 而 白、 类结合 的毒 物也具 有清 除作用 。 脂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55例临床分析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55例临床分析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55例临床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的疗效及临床应用,分析血液灌流在治疗急性中毒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本院55例急性中毒患者,对其进行了临床分析。

结果表明,血液灌流治疗方案对治疗急性中毒有一定的疗效,且其临床应用安全、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介绍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摄入、接触某些有毒物质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急性中毒具有发病急、病情危、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治疗中应积极应对。

在治疗急性中毒的过程中,血液灌流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具有清除体内毒素、恢复代谢功能、改善微循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等优点,越来越得到医生们的关注和应用。

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55例急性中毒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

均为年龄在20~45岁之间的成年患者,符合加入研究的病例入选标准。

在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前,我们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了病情评估,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采样。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综合情况,我们采用了不同的血液灌流治疗方案,包括肝素血液灌流、葡萄糖酸钙血液灌流等。

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了护理,监测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收集并统计治疗期间的相关数据。

结果经过血液灌流治疗后,55例患者中,51例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2.7%。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9天,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在治疗方案选择上,我们发现不同情况下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差异性,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同时,在血液灌流治疗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避免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

讨论血液灌流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对急性中毒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的血液灌流治疗方案对不同类型的急性中毒患者可能有不同的优势,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避免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抢救中的应用急性中毒的毒物种类繁多,且大多数目前尚没有特效解毒剂,毒物的清除主要依靠患者自身代谢及通过综合治疗加速排泄。

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清除毒物是急性中毒抢救中的重要课题。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血液净化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效果良好,逐渐成为急性中毒抢救中主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近年来国内HP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综述。

标签:血液灌流;急性中毒;抢救;临床应用急性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急性中毒的毒物种类繁多,且大多数毒物目前尚没有特效解毒剂,临床上主要依靠综合治疗,使用特殊解毒药仅占11.9%,可见急诊及时有效地清除毒物在急性中毒抢救中的重要性。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血液净化技术,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把血液引入装有活性炭或树脂等吸附剂的灌流器中,吸附其中的有毒物质,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血液灌流吸附物质为活性炭、离子及非离子交换树脂等。

活性炭对中小分子吸附率高,能吸附多种化合物,尤其是安眠药类;吸附树脂对大中分子物质、脂溶性高的物质吸附性高,能更有效地清除脂溶性有毒物质,如有机磷、灭鼠药等。

HP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近年来国内HP临床应用的文献总结如下:1 药物中毒药物中毒为全部急性中毒的毒物种类的第一位,而临床应用的药物大部分为易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脂溶性药物,易被HP吸附、清除。

因此,药物中毒后HP 是首选治疗措施。

1.1 镇静催眠药及抗精神失常药中毒曾平等[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HP治疗重度镇静催眠类药中毒38例(苯二氮类24例,巴比妥类10例,其他4例),治愈率达94%。

贺佳丽等[2]对40例氯氮平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HP能有效降低中毒患者血清中的氯氮平浓度,患者清醒所需时间明显缩短。

熊建琼等[3]测定了16 例大剂量阿米替林中毒患者HP前后血浆阿米替林浓度,结果显示,灌流2 h后血浆阿米替林浓度显著下降,患者意识清醒,心律失常得到纠正,所有患者存活。

血液灌流在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 ++~+++ ++~+++ ++ +++
续表Ⅴ HP与HD对某些药物清除率比较
药物 抗癌药 异烟肼 有机磷 甲基对硫磷 乐果 敌敌畏 有机氯 二二三 生物毒素 毒蕈 其它 锂 乙醇 氯 仿 、 三 氯 乙 烯 百草枯 HD + + — ++ ? — + +++ +++ HP 活性炭 +~++ ++ +++ +++ +++ +++ ++ — ++ +++ +++ 中性大孔树脂
表Ⅳ HP清除的药物或毒物
表Ⅴ HP与HD对某些药物清除率比较
药 物 HD +~++ —~ ~+ +++ ++ ++ +++ ++~+++ —~ + ~+ +~+++ 活性炭 +++ +++ +++ ++~+++ +++ +++ +++ +++~++++ ++ ++ HP 中性大孔树脂 +++ ++~+++ +++ — 镇静安眠药 巴比妥类 格鲁米特 安眠酮 安定 水合氯醛 眠尔通 解热镇痛药 水杨酸类 对乙基氨基酚 三环类抗忧郁 药 洋地黄类 奎尼丁 普鲁卡因酰胺

血液灌流在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编辑ppt
8
对分子量较大,脂溶性较高,在体内易 与蛋白结合药物和毒物的清除,亦以HP 疗效为佳。
编辑ppt
9
各种血液净化疗法对地高辛的清除率:
治疗方法 时间(h) 清除率(ml/min)
血液透析
6
<1.0
血液滤过
4பைடு நூலகம்
4.6
血液灌流
3
12
人类肾脏
1
1.1
血浆置换 1.33
26.9
编辑ppt
10
血液灌流救治中毒的机理
应(甲醇、乙二醇、百草枯)。
编辑ppt
14
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 用于治疗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技术。
编辑ppt
15
比较
血液透析是通过溶质弥散来清除毒物或 药物,故仅适用于水溶性、不与蛋白或 血浆其他成分结合的物质,对中大分子 量的物质无效。
对脂溶性高、易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和 毒物,血液灌流的清除效果要明显优于 血液透析,这也是在抢救严重药物和毒物 中毒时常首选血液灌流的主要原因。
编辑ppt
22
另外,有机磷中毒后的中间综合征的出
现(尤其是呼吸肌麻痹),临床研究表 明早期应用HP可以减少中间综合征的发 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减少死亡;主张HP的进行最好是在呼吸 肌麻痹出现之前,连续进行多次。
抗癌药: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
内源性毒素:氨、尿酸、胆红素、乳酸、内毒 素等。
金属:砷、铜、铅、汞、钙、铁。
卤化物:氟、氯、溴、碘的化合物。
植物毒素:毒蕈毒素。
动物毒素:蛇毒。
编辑ppt
6
对相当大部分毒物和药物来说,HP的清 除效果最好,尤其是以镇静、安眠药类, 如巴比妥类,其他安定、利眠宁等带有 三环或杂环结构的药物,对中性树脂和 活性炭表面有很高的亲和力,在血液灌 流中常可达到很高的清除率,对这类药 物中毒引起的昏迷应首选HP 治疗。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中毒28例临床研究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中毒28例临床研究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中毒28例临床研究一、前言急性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危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生命将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其中,血液灌流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抢救措施,通过清除体内毒素来达到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项以血液灌流为手段的临床研究,以此来探究其在急性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二、方法本研究共收集了28例急性中毒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在18至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岁)。

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采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为期3至5天不等。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全面监测,并收集相关数据。

三、结果经过血液灌流治疗,28例患者中有27例治愈出院,仅1例患者由于病情过重而死亡。

治愈出院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左右,且均无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在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其中,尿酸、肝功能相关物质等指标明显下降,血钾等离子体指标明显升高,说明毒素得到了有效清除。

四、讨论血液灌流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疗手段,在急性中毒方面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

此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血液灌流对急性中毒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毒素,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能够有效地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成本。

五、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血液灌流作为抢救急性中毒的手段,共收集了28例患者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血液灌流对于急性中毒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毒素,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因此,在急性中毒的治疗中,应该充分考虑采用血液灌流等抢救手段,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成本。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领域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领域的应用

目录中毒现状 (1)中毒急救 (1)血液净化概述 (2)血液灌流概述 (2)树脂与活性炭的比较 (3)可被血液灌流清除的毒物 (3)血液灌流指征 (4)治疗方案 (4)血液灌流注意事项 (4)科室开展条件 (4)成本—效益核算 (5)小结 (5)参考资料 (6)中毒现状急性中毒是急诊常见病、多发病,在2004年卫生部发布的城市十大死亡原因中,急性中毒是继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后的第五大死亡原因。

全国各大医院,中毒病例已占急诊人数的6%—8%,中毒发病率在城市居民中为10万分之18.65,农村则高达10万分之69.22。

[1]据统计,[2]急性中毒构成种类中,以化学品中毒居首位,依次为药物中毒、农药中毒、混合中毒、动植物中毒等。

其构成特点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药物中毒比例在城市中大幅上升,最突出的是安眠药中毒;农村地区主要为农药中毒,除有机磷外,鼠药、百草枯中毒表现突出;海洛因、摇头丸等毒品中毒逐年上升;禁用杀鼠剂群体中毒增多;有机溶剂职业性急性中毒频繁等。

因中毒的原因复杂,毒物种类繁多,病程变化快,病死率高,且有上升趋势,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中毒急救与其他急诊疾病相比,[3]急性中毒更具突发性、群体性、快速性、高致命性等特点。

重症中毒仍然是临床救治的难题,患者死亡率高。

急性中毒治疗原则是: 1.立即停止毒物接触; 2.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4.特殊解毒药物的应用; 5.对症治疗。

传统内科治疗优点: 1.对某些中毒患者有较好疗效; 2.特效药物的应用; 3.简单、经济 。

传统内科治疗不足:1.绝大多数的毒物没有特效解毒剂;2.现场、转运过程中无法积极有效治疗;3.诊断明确前,无法针对性用药;4.未知或多种毒物混和中毒,治疗难度大;5.单纯药物治疗有时疗效不佳,见效慢;6.药物的毒副作用。

血液净化概述早在1955年就有学者报道应用血液净化(HD)技术治疗大剂量阿司匹林中毒成功的案例,自此血液净化治疗中毒被广泛关注,不断的验证于临床。

血液灌流在急诊抢救各类中毒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诊抢救各类中毒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诊抢救各类中毒中的效果分析
,
re explicitly阵阵
ars ofotropic
巫ist will巫alsis is the
血液灌流在急诊抢救各类中毒中的效果分析
,病理
otropic
other other gardens that it other otherangue- otherus business range on
04
血液灌流在急诊抢救各类中毒中的优缺点
血液灌流能够快速有效地清除体内积聚的毒素,降低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
清除毒素
改善病情
操作简便
通过清除毒素,血液灌流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中毒对器官的损害,降低死亡率。
血液灌流技术相对成熟,操作简便,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为抢救患者争取宝贵时间。
03
02
01
血液灌流的优点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液灌流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监测与评估
建立有效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研究血液灌流与特定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增强对有毒物质的清除效果。
联合药物治疗
探索血液灌流与其他解毒技术(如透析、氧疗等)的联合应用,以提高对各类中毒的抢救成功率。
在实施血液灌流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中毒类型,选择合适的灌流器和滤器,同时应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血液灌流的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05
血液灌流在急诊抢救各类中毒中的研究展望
探索新型吸附剂
研究新型吸附剂,如活性炭、树脂等,以提高对有毒物质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
血液灌流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急性香蕉水中毒1例报告

急性香蕉水中毒1例报告

急性香蕉水中毒1例报告发表时间:2018-10-25T15:54:50.45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4期作者:章静应金萍[导读] 还应给予血液灌流以消除血液中残留的毒性物质,以提高临床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香蕉水中毒的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香蕉水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经查体、病史询问及专科检查后,确诊为急性香蕉水中毒引发肾功能持续恶化,收治该例患者后给予重症监护、鼻导管吸氧、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后,给予抗氧化、护胃及血液净化等治疗,同时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

结果该例患者经我院2周治疗后出院,出院前皮疹消退,未见新发皮疹,肾功能检测结果较入院前明显好转,未见胸闷气急、恶心呕吐、肤黄眼黄、腰痛及肉眼血尿等症状,叮嘱家属出院后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并于一周后来院复查肾功能指标,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长期随访观察。

结论香蕉水无特效解毒剂,不慎误服香蕉水患者病情严重、预后差,临床急救除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护肝等常规治疗措施外,还应给予血液灌流以消除血液中残留的毒性物质,以提高临床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香蕉水;急性中毒;急救体会香蕉水是由多种有毒物质组成的混合有机溶剂,其具有较浓的香蕉气味,且具有易燃、微溶于水等特性,香蕉水中毒的临床病例较少,一旦误服大量香蕉水,患者临床死亡率较高,且预后较差。

香蕉水中毒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由于香蕉水的组成成分复杂,一旦误服会出现一系列的全身系统损伤,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肝脏损伤,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肝坏死,而且患者还会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等一系列症状[1],我院于今年初收治了一例香蕉水急性中毒患者,现将临床急救措施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患者XXX,男,年龄33岁,患者于2017年12月26日晚,不慎误服香蕉水约100ml,误服10min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合并有头晕、腰背酸痛等症状,呕吐胃内容物时非喷射性,亦未见呕血、黑便或腹痛,此前患者身体健康,精神、饮食、睡眠及二便正常。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及护理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及护理
编辑ppt
适合血液灌流的疾病:
(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对分子结构上总体
或大部分表现为亲脂性或有较多芳香环,较长的 烷基碳链分子的药物或毒物,其脂溶性高,易与 蛋白结合,也特别适合采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
(2)尿毒症:能清除肌酐,尿酸等中分子物质以
及氨基酸,激素等,但不能清除尿素氮,水及电 解质,因此需要与血液透析联合使用。
编辑ppt
血灌与血透的区别
编辑ppt
可被血液灌流清除的药物或毒物
编辑ppt
编辑ppt
பைடு நூலகம்
编辑ppt
病例1: 江从军 男 42岁 ,诊断是急性砷化氢中毒,患
者因在工地进食茶水后出现腹痛腹胀,同伴与其 一同在工地进食茶水后也出现同样中毒症状。来 时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医嘱给予 0.9%NS100ml加地米10mg等药物静滴并同时予 以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灌流治疗6次后,患者中毒 症状明显好转,复查后各项指标均正常后康复出 院,3—6个月随访
编辑ppt
三 血液灌流的方法
1 建立动静脉通道并肝素化
2 血液灌流装置(由灌流器、管路、血液管 路 组成)
3 将患者的动静脉分别与血液灌流装置的动静 脉管道相连接,利用血泵保持血流速度以 200ml/min左右循环后输回体内,每日1~2次, 每次2~3小时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四 血液灌流治疗的时机选 择
(3)肝病:在肝病临床中主要用于肝性脑病,重
型肝炎炎性反应综合征及胆红素等物质清除的辅 助治疗。
编辑ppt
(4)急性感染和炎性反应:能清除内毒性肿瘤
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 细胞因子,可以用来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临床应用一、血液灌流指征1、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与组织蛋白结合力高及脂溶性的中毒、容积分布比较低且毒物大部分分布在血液的中毒。

2、经常规治疗无效,但病情仍呈进行性恶化趋势,且估计药物或毒物有可能被继续吸收者。

3、已知毒物血浆浓度达到致死浓度,由血液灌流清除较肝肾清除为快乾。

4、严重的中毒症状伴多种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5、长时间昏迷且伴有肺部并发症。

6、基础疾病至肝肾功能不全者。

7、已知可产生延迟毒物反应的毒物中毒。

8、未知种类、数量、成分的中毒出现深度昏迷者。

二、可被血液灌流清除的毒物(一)有机磷农药中毒概述:有机磷农药中毒占急诊中毒的49.4%,居各种中毒之首。

在中毒死亡者因服用有机磷农药致死者占83.6%。

灌流优势:1、缩短住院时间,意识转清快,降低住院费用。

2、减少阿托品用量,加速碱酯酶恢复,减低“中间综合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治疗方案:原则是只要有血液净化的指征就应尽早时行,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接触毒物6小时以内,疗效佳。

每天一次,每次治疗120-150分钟,3次为一疗程。

(二)毒鼠强中毒概述:毒鼠强毒性极强,为氰化钾的一百倍。

毒鼠强有很强的致惊厥作用,代谢缓慢,治疗困难,无特效毒剂,病死率高达20%。

文献报道,最长者直到6个月后尿中才无法检测到毒鼠强浓度。

血液灌流优势:目前被证实最有效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轻度、中度中毒:HP2小时,就诊后不迟于两小时,间隔12小时一次,连续治疗3-4次。

重度中毒:HP4小时,(使用两只灌流器),间隔12小时一次,连续3-4次,每次一支,直到病情缓解。

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在半年内最少每月进行血液灌流1次,直到尿中无法检测到毒鼠强为止。

(三)百草枯中毒概述:1962年开始销售,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除草剂。

接触土壤后迅速失活,在土壤中无残留毒性,正常使用对野生动物及环境不产生危害。

中毒机理:百草枯为一种电子受体,吸收入血后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特别易富积于肺脏,被Ⅰ型、Ⅱ型肺泡细胞主动转运而摄取到细胞内,作用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细胞内活化为自由基是中毒作用的基础。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方法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月收治的应用血液灌流方法进行救治的急性中毒患者1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1例患者治愈112例,治愈率92.5%,死亡6例(4.9%),治愈率高。

结论血液灌流是目前治疗急性中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标签:急性中毒血液灌流在急诊就诊患者中,急性中毒一直占据较大比率,统计我科近10年的急诊收治患者数据,中毒是收治患者数最多的疾病。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急性中毒除洗胃、导泻、输液、解毒剂应用等治疗手段外,血液净化是近年来在急性中毒救治邻域发展较快的技术。

我科自2002年开展血液灌流技术以来,在急性中毒救治中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近两年的数据分析如下:1.方法1.l 临床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月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121例,所有患者家属或患者本人均提供明确服毒史,其中女性65例,男性5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1岁,平均41岁,有机磷农药中毒45 例(37.2%),百草枯中毒15例(12.4%),镇静安眠药中毒14例(11.6%),毒蕈中毒10例(8.3%),乌头碱中毒6例(4.9%),抗精神病药物中毒6例(4.9%),菊酯类农药中毒5例(4.1%),鼠药中毒4例(3.3%),抗癫痫药物中毒4例(3.3%),非甾体抗炎药中毒2例(1.7%),急性酒精中毒2例(1.7%),其他农药中毒8例(6.6%),所有患者均为口服中毒。

临床症状:急性呼吸衰竭39 例(32.2% ),意识障碍54 例(44.6% ),心律失常12例(9.9% ),休克20 例(16.5% ),急性肾损伤12例(9.9%),急性肝功能损伤11例(9.1%)。

实验室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检查,意识障碍行头颅CT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加103例,心肌酶升高35例,胆碱酯酶明显降低45例,肌酐升高32例,肝酶升高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吸入性肺炎29例,头颅CT均未见异常。

血液灌流在急诊抢救各种重度中毒的应用价值

血液灌流在急诊抢救各种重度中毒的应用价值

血液灌流在急诊抢救各种重度中毒的应用价值中毒是指人体内受到各种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引起机体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异常。

中毒严重的危害人体健康,可以导致器官功能失调、甚至死亡。

在急诊抢救各种重度中毒的过程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血液灌流的定义血液灌流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体外循环从血液中清除有害物质,补救现有血液异常的情况,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它是以治疗血液异常,从而抑制病情进展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治疗方法。

血液灌流在急诊抢救各种重度中毒中的应用血液灌流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因其无创、有效、安全性高等优良特性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急诊抢救各种重度中毒中,血液灌流拥有诸多应用价值。

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中毒的患者体内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药物、毒素、化学物质等,它们会在体内沉积、累积最终导致体内浓度升高。

这些物质积累的越多患者的生命风险就越高。

这时候,血液灌流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通过血液灌流器,将有害物质清除出体内,有效地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提高身体对有害物质的耐受性随着生活水平、社会进步,人们对现代科技产品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针对各类污染,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产生,所采取的依旧是依赖创新的治疗,如血液灌流。

通过血液内部物質平衡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对有害物质的耐受性,使中毒患者更快地康复。

减轻急诊抢救的疼痛和不适在急诊抢救过程中,患者的身体会出现疼痛、不适等症状。

这种症状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体内有害物质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病人敏感度高引起的。

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局部麻醉,缓解患者疼痛,降低不适感。

降低治疗费用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血液灌流治疗具有治疗费用低、效果好等优点,这也是血液灌流在急诊抢救各种重度中毒治疗方案中经常采用的原因之一。

血液灌流治疗的注意事项虽然血液灌流在急诊抢救各种重度中毒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医务工作者们在急诊抢救的疾病中进行仔细斟酌抉择是否使用。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及护理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及护理
缩短病程
早期实施血液灌流治疗,有助于缩短急性中毒的 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护理效果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黏膜颜色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病情恶化的情况。
预防并发症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等。
血液灌流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血液灌流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40 年代,当时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 中毒。
目前,血液灌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 急性中毒、药物过量、肾功能衰竭等 疾病的抢救治疗中,成为临床医学中 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 血液灌流器的材料和性能得到了不断 改进,使其在临床应用中更加安全、 有效。
02
03
04
建立体外循环
通过血管通路将患者的血液引 入灌流器,建立体外循环。
灌流吸附
后的血液通过回 输管路返回患者体内。
护理观察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 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04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护 理
术前护理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中毒的种类、剂 量、时间等信息,评估患 者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 情况。
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 估,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和疏导,缓解其紧张、焦 虑的情绪。
准备物品
准备血液灌流所需的仪器、 设备、药品等,确保设备 处于良好状态。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血液灌流过程中,密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 心率、血压、呼吸等,以 及意识状态和病情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鲜有用前瞻性的方式对小儿首次发作的典型热性惊厥与血钠水平的关系做研究报道。

本文的结论为首次发作的典型热性惊厥患儿也有明显的低血钠现象,临床急诊处理时要避免快速大量的单纯葡萄糖液输入,防止医源性因素诱导惊厥再发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1 Jill E llyn Thoman M D ,Patricia K,Du ffner M D ,et al .D o serum s odiumlevels predict Febrile seizures recurrence within 24hours[J ]?Paediatric Neurology ,2004,31(5):342-344.2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6.3 K iviranta T ,Airaksinen ,E M.Low s odium levels in serum are ass ociatedwith subsequent febrile seizures[J ].Acta Paediatrica ,1995,84:1372-1374.4 Hugen CA ,Oudesluys -Murphy AM ,H op WC.Serum s odium levels and probability of recurrent febrile seizures [J ].Eur J Pediatric ,1995,154:403-40515 蒋鸿鑫,阮净.血清钠浓度和发热惊厥的关系[J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6,23(3):163.6 彭小明,汪秋珍.高热惊厥与电解质的关系初探[J ].湖南医学,2000,17(3):225.[收稿日期:2006-02-17][本文编辑:胡丽辉][作者单位] 1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浙江杭州 310003; 2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 3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眼科[作者简介] 张绍阳(1975-)男,医学硕士,主要从事于急诊创伤、急危重病医学的救治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余黎,医学硕士,E -mail :yulixx @ 。

血液灌流在急性香蕉水中毒中的运用张绍阳1, 余 黎2, 郭 丰1, 肖 璇3 [关键词] 香蕉水; 急性中毒; 血液灌流 香蕉水又称松香水,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剧毒有机溶剂,常用作油漆稀释剂。

因其常以酒瓶零装出售,容易导致误服中毒。

目前,其毒性机制不十分明了,且无特效解毒制剂,死亡率高。

我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0-01~2005-09期间共救治急性香蕉水中毒患者8例,其中5例运用血液灌流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急性香蕉水中毒8例,男7例,女1例,年龄30~58岁,既往无特殊慢性疾病。

3例为相互打赌而口服,其余5例均为误服,服用量在5~40m L 之间。

其中3例因经济困难或拒绝血液灌流,未做该处理,视为对照组;另5例行血液灌流治疗,视为灌流组。

1.2 方法 ①对照组:常规给予洗胃、导泻、护肝、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昏迷者给予甘露醇等防治脑水肿;②灌流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中毒后4~10h 内加用血液灌流治疗。

采用股静脉插入双腔管作为血液灌流通路;灌流器采用Y TS -150;达肝素钠5000U 加入2000m L 生理盐水预冲;血流量为150~200m L/min ,治疗时间为2h ,可根据病情进行多次治疗。

2 结果 灌流组经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全部存活,其中1例经1次、2例经2次、1例经3次、1例经6次血液灌流治愈;对照组1例仅误服5m L 香蕉水,无明显器官功能损害而存活,其余2例于5d 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8岁。

因误服香蕉水约20m L 2h 入院。

患者于2005-08-019:00误服香蕉水一口,当时觉有异味,伴恶心,未吐,咽喉、胸骨后、上腹部有烧灼感,1h 后出现腹痛、头昏等症状遂来我院。

入院查体:T 36.1℃,P 76次/min ,R 16次/min ,BP 110/70mm Hg ;神志清楚,自动体位,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呼出气体有香蕉水气味,双肺呼吸音清晰,上腹及中腹有压痛,无返跳痛,肝肋下1.5cm 。

实验室检查:W BC 1112×109/L ,N 89.2%,Hb 162g/L ,P LT 87.8×109/L ;A LT 1983U/L ,AST 2596U/L ,总胆红素71.4μm ol/L ;PT 23.5s ,APTT 35.6s ;大便潜血阳性;肾功能、尿常规基本正常。

胃镜示:急性出血性胃炎,胃体至胃窦、十二指肠可见广泛出血点、出血斑;心电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

入院后,给予彻底洗胃、导泻、护肝、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

经家属同意于中毒后10h 行血液灌流,分别于08-01~06行6次灌流,每次灌流后第2天复查肝功能。

肝功能基本正常后出院。

4 讨论4.1 香蕉水的毒性机制 香蕉水是将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苯、丙酮、乙醇、丁醇按一定重量百分比配制成混合溶剂,有较浓的香蕉气味,微溶于水,能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易燃,主要用做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

其成分复杂,中毒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不同配比引起中毒症状亦不相同,可造成全身多系统损伤。

误服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肝脏损害: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肝功能酶学检查异常升高,急性进行性肝坏死,严重者可致肝性脑病;神经系统可出现头晕、意识模糊以及毒物原发损害和肝性脑病所致昏迷;呼吸系统可引起气促、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心脏损害可表现为束支传导阻滞、S-T 段下移;胃肠道表现为轻中度黏膜损伤、出血,大便潜血阳性;对造血系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出血,可致细胞突变而导致白血病[1,2]。

香蕉水毒性大,中毒后无特殊解毒剂,除常规进行洗胃、导泻、护肝、防治脑水肿、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外,尽早行血液灌流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074・Chin J Crit Care M ed ,Jun 12006,V ol 26,N o 16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重度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中的应用卢中秋, 邱俏檬, 吴 斌, 李惠萍, 程俊彦, 黄唯佳, 李章平[摘 要] 目的 探讨急诊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重度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nter2 mediate syndrome,I MS)中的作用。

方法 分析我院急诊科2003-01~2006-03间应用机械通气治疗AOPP重度I MS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使用急诊床旁纤支镜技术在抢救的作用。

结果 急诊应用床旁纤支镜进行经鼻插管10例,经口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7~10d后改经鼻插管10例,并及时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插管操作均在2~8min内完成。

对其中5例合并肺部感染(叶、段肺不张)患者进行纤支镜引导下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CT复查结果肺均复张。

结论 急诊床旁纤支镜技术是AOPP重度I MS治疗中极为重要的急救技术,值得在急诊科推广应用。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有机磷中毒; 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中图分类号] R595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1949(2006)06-0471-02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紧急气管困难插管、支气管肺泡灌洗等危重病急救中发挥了特有的作用,已经成为危急重病抢救不可缺少的手段[1,2]。

但是,急诊床旁纤支镜技术在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重度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 MS)中的应用我们未见报道。

我院急诊科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AOPP重度I MS20例患者中,急诊使用床旁纤支镜技术配合抢救,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3-01~2006-03间符合AOPP重度I MS 诊断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4~65岁,平均41岁。

中毒途径均为经口,服毒就诊时间15min~6h。

结合临床表现及胆碱酯酶活力时进行病情分级,均为重度AOPP。

入院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彻底洗胃,同时,早期反复应用阿托品、氯磷定、吸氧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达阿托品化时间为3~12 h,维护24~48h后,阿托品逐渐减量,患者阿托品总用量120[作者单位]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浙江温州 325000 [作者简介] 卢中秋(1964-),男,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危重病急救。

~920mg,氯磷定3~5g/d。

I MS均发生在AOPP后1~3d 内。

临床首先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8例,眼球活动受限3例,眼睑上抬乏力10例,口齿不清8例,抬头困难5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3例。

所有患者血胆碱酯酶活力均明显降低(30%以下),血清酶系(CK,LDH,AST)明显增高5例。

本组10例患者均出现呼吸浅促,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立即给予急诊床旁纤支镜进行经鼻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另外,10例患者经口插管7~10d后改经鼻插管;其中5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出现叶、段肺不张,进行纤支镜下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

1.2 操作方法1.2.1 引导经鼻气管插管[2,3] 取仰卧位,头颈部保持自然状态,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鼻腔,操作者站于患者头部后方,助手位于患者左侧,维持气道畅通并给氧、吸痰。

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型号,用石蜡油润滑气管导管表面,将气管导管套在纤支镜外,置于纤支镜上端,在直视下经鼻腔送纤支镜进入,边进镜、边观察气道情况。

将纤支镜送入声门下,固定纤支镜,推送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

从纤支镜观察确认气管导管在气管下段后,退出纤支镜,边出镜、边吸净分泌物,4.2 血液灌流在香蕉水中毒中的作用 血液灌流是一种吸附型的解毒装置,将患者的血流引入体外并经过血液灌流器,通过具有广谱解毒效应的吸附剂,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外源性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3]。

血液灌流对香蕉水这种脂溶性高的毒物具有较强清除特性。

本组观察表明,灌流组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香蕉水中毒,治愈率高,无一例死亡,而常规治疗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已吸收的香蕉水排出体外,极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患者死亡。

4.3 血液灌流运用的注意事项 ①争取时间及早行血液灌流治疗。

中毒后6~7h,毒物尚未进入组织细胞,在此之前进行血液灌流有助于加快毒物的排出,减少组织器官损害。

②对于中毒时间长,1次血液灌流治疗后,肝功能仍异常升高的患者,短时间内再做第2次,甚至多次血液灌流治疗,使未被吸附的从组织细胞内转化出的或血浆蛋白分离出的有毒物质再次被吸附而排出体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