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新进展_徐欣
口腔种植修复远期临床效果研究进展
![口腔种植修复远期临床效果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d1d923e83c4bb4cf7ecd1c4.png)
随访 , 种植成功率为 8 7 % ~1 0 0 %, 相 应 的 修 复 成 功 率 为
9 3 % ~1 0 0 %, 边缘骨 吸收 0 . 2~0 . 5 am。分析 原 因认 为 , r 低
成功率主要与上颌义齿有关 引。J e m t 等 研究显示 , 将 随 访期限从 5年 延长 到 1 5~2 0年 , 临 床种 植 成 功率 仍 然 为 8 7 %~ 9 9 %, 修复成功率为 8 4 % ~1 0 0 %, 平均边缘骨吸收大 约为 2 m m, 1 年后 的每年 平均 骨吸 收率 大约 为 0 . 0 5 m m。有
炎。
以上 临床随访 结果 大 多采用 最小 粗糙 表面 ( 平 均高 度 变化 0 . 7 u m) 种植体 , 大量 5年或 5年 以上 的关 于 B r a n e ma r k
国外研究者认为种植覆盖 义齿修 复需要 患者经 常到 医 院复诊 , 需要定期进行 附件 的调整和修理 。虽然定期复诊较 麻烦 , 但多数患者表示 愿意 , 并 对这种 治疗方 案感 到非常满 意 。S t a n f o r d等 也认为掌握患 者种植修 复前 的个 人情况
对C F D相关文献 的综合评价认为 , 5年或更长 时间临床
功率为 7 1 % ~8 4 %, 覆盖义齿修复成 功率 为 7 8 % ~8 7 %, 而
在下颌骨分别 为 8 3 % 一1 0 0 %和 1 0 0 %, 边缘 骨 吸收在 上颌
骨 和下 颌 骨 分 别 为 0 . 5—1 . 2 m m和0 . 2~1 . 1 m m。A t t a r d 等 研究表 明, 下颌骨种植覆盖义 齿 1 O~1 5年种 植存活 率为8 6 %~ 9 7 %, 覆盖 义齿成功率为 9 1 % 一9 3 %, 边 缘骨吸
现代口腔种植修复学的新进展
![现代口腔种植修复学的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e805fa1680203d8ce2f248a.png)
现代口腔种植修复学的新进展作者:张浩勇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12期【摘要】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迅速进步,已在十几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新时期牙齿缺失口腔修复的一大趋势。
口腔种植修复学属于口腔科学领域的一部分,它包括关于种植学诊断、设计及种植外科,以及为了改善无牙颌患者或部分缺牙患者的口腔功能、美观、舒适所行的义齿修复,包括在任何种植体上,制作、安戴和固定或可摘修复体的口腔种植学部分。
本文主要综合论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种植修复学领域的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发现。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学;种植体长度和直径;种植学新技术国际市场上约有1300多种种植体可供选择,同时随着新产品的开发,不断有新的种植系统出现。
目前普遍应用于国内外临床上的种植体主要有Branemark系统、美国3I系统、Core-vent系统、瑞士ITI系统、IMZ系统、Astra-Tech系统、camlog牙种植系统、瑞典replace系统、Bicon种植系统。
1 种植体1.1 种植体的分类口腔种植体按其种植的部位和不同的组织层次可分为四类,即骨膜下种植体、黏膜内种植体、牙内骨内种植体和骨内种植体。
其中骨内种植体是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应用范围、数量最大的一类种植体,其形状有螺旋型种植体、柱状种植体、叶状种植体、锚状种植体、穿下颌种植体、下颌支支架种植体,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是螺旋型种植体、柱状种植体。
1.2 短种植体的发展史临床的现实情况是,很多的种植患者都受到了骨高度的限制。
在植入较长的种植体时,上颌窦和下颌神经管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尽管通过植骨能降低这些风险,但是出于对植骨过程的时间和费用的考虑,患者还是会尽量避免接受这种治疗。
另外,植骨过程本身也有其自身的风险和问题,很多时候患者也比较难于接受。
总的来说,在骨量足够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尽可能宽的种植体,而不是长的。
这就出现了短种植体这个概念,短种植体的历史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牙周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
![牙周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fd2b1e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2.png)
牙周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
梁晋; 徐欣; 姜宝岐; 兰晶
【期刊名称】《《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年(卷),期】2011(16)1
【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9例牙周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经完善的牙周系统治疗及维护后,共植入种植体56颗。
其中前牙区植入16颗,后牙区植入40颗。
3~4个月后行临时冠修复,于种植术后6~8个月行永久修复。
修复后平均追踪26.5个月(6~47个月),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线检查。
结果:种植体失败1颗。
临床检查未见明显种植体周围炎症,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吸收<1.0mm/年。
结论:牙周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经系统的牙周治疗及维护后,行种植修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总页数】1页(P14-14)
【作者】梁晋; 徐欣; 姜宝岐; 兰晶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1.4
【相关文献】
1.“锥形锁柱”种植体用于牙周炎患者缺牙修复的临床观察 [J], 李艳霞;孙桂芳
2.锥形锁柱种植体用于因牙周炎缺牙患者修复的临床观察 [J], 张海东;张立;释栋;韩劼;闫夏;谢也斯;孟焕新
3.对比分析牙种植修复在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与无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差异 [J], 秦孝鹏;孙贵峰;岳丽娟;于彩莉
4.慢性牙周炎合并牙列缺损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J], 曹凯华;黄伟坚
5.慢性牙周炎合并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研究 [J], 刘振中;吴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究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两种方法在牙列缺失上的不同治疗效果
![探究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两种方法在牙列缺失上的不同治疗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09fd072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8.png)
探究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两种方法在牙列缺失上的不同治疗效果发布时间:2021-09-01T01:54:13.826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作者:张瀚[导读] 本次研究针对牙列缺失患者采取常规修复治疗与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鹤岗爱鑫医院 154100摘要:目的观察常规修复与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失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82例牙列缺失患者,选取时间2019年2月-2020年8月,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美观度、语言功能、舒适度、固位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牙列缺失临床治疗过程中,口腔种植修复效果比常规修复优,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及舒适度,同时可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关键词:牙列缺失;常规修复;口腔种植修复[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nventional restoration and oral implant resto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ntition loss.Methods 82 cases of edentulou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19 to August 2020.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prosthetic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oral implant prosthetic treatment.Results the scores of aesthetics,language function,comfort,retention function and chewing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dentition loss,the effect of oral implant repair i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repair,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masticatory function and comfort of patients,but als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reatment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dop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 dentition loss;Routine repair;Dental implant repair牙列缺失指的是由于牙齿局部缺损导致牙列不完整,除丧失缺牙位置的功能,也对患者正常语言功能及面部美观度造成了影响【1】。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7ee0e1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c.png)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口腔医学是一门专注于口腔健康的学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口腔医学领域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在____年,我有幸目睹了口腔医学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以下是我对口腔医学新进展的一些心得体会:一、3D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口腔医学领域也开始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
传统的口腔修复需要经过多个步骤,繁琐且费时,而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简化修复过程。
通过扫描患者口腔的数据,可以准确获取口腔结构信息,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精确的口腔修复模型,进一步制作出修复体。
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口腔修复过程更加快速、准确和可靠,提高了修复的质量和效果。
二、基因治疗在口腔疾病中的应用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口腔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基因治疗通过调控患者的基因表达,改变某些功能异常的基因状态,进而治疗口腔疾病。
例如,通过基因治疗可以调控口腔黏膜细胞的增殖,促进口腔黏膜损伤的修复;还可以改变细菌在口腔中的分布和功能,控制口腔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基因治疗具有治疗效果持久、副作用小的优势,为口腔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三、纳米技术在口腔保健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在口腔保健中的应用也是口腔医学的新进展之一。
纳米技术可以将材料的尺寸缩小到纳米级别,使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
在口腔保健中,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制作出具有抗菌、抗病毒、抗龋等功能的材料,如纳米银颗粒可以有效杀灭口腔中的细菌;纳米氟化钙颗粒可以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预防龋齿的发生。
纳米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口腔保健的效果,还可以减少对人体的损伤。
四、人工智能在口腔诊断中的应用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智能化的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技术,在口腔医学中也得到了应用。
通过对大量的口腔病例和数据的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判断患者口腔疾病的风险和发展趋势,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辅助医生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023年口腔医疗技术大突破:一文看懂
![2023年口腔医疗技术大突破:一文看懂](https://img.taocdn.com/s3/m/d8c3b3f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7.png)
2023年口腔医疗技术大突破:一文看懂2023年,口腔医疗技术迎来了突破性进展,这是一件扣人心弦的大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一解析这些技术,包括预测口腔疾病的新方法、口腔修复技术的进化、可穿戴口腔医疗设备的出现等。
预测口腔疾病的新方法在过去的几年中,一个名为"口腔组学"的新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这种技术通过检测口腔中的基因、蛋白质和代谢产物来预测口腔疾病的风险。
2023年,这种技术将越来越普及,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一个个人化的口腔健康评估。
对于那些有高风险患口腔疾病的人,这种技术能够提供更加细致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如果一名患者被诊断出有口腔癌的风险,此时医生可以针对其个人情况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疗计划。
口腔修复技术的进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口腔修复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在2023年,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不仅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精细的治疗方案,还可以带来更加自然、美观的效果。
一个显著的改进是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疗领域的应用。
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医生可以精确地制作出患者的牙齿和口腔模型,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修复。
3D打印技术还可以制作出高度个性化的义齿和牙套,使得患者的舒适感和外观效果都得到大大提高。
另一个有意思的技术是新型材料的开发。
在过去,大多数修复材料都是金属或塑料制成的,但是这些材料的外观和质感都难以模拟真实的牙齿。
新型材料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
比如说,生物降解材料可以在患者的体内慢慢被消化,无需再次去医院取出。
这种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出现,不仅有助于减少术后疼痛和创伤恢复时间,而且使修复的牙齿具有了更加自然的质感、外观和感觉。
可穿戴口腔医疗设备的出现2023年,可穿戴设备有望进入口腔医疗领域。
这些设备可被佩戴在牙齿、舌头、唇部等口腔部位上,并能实时监测患者口腔健康状况。
例如,一种被称为"口腔健康手表"的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内置传感器对口腔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它可以检测出口腔的细菌含量、口气味道和牙齿状况等,将数据传输到用户的智能手机上。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标准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4917c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f.png)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口腔医学领域也在不断更新进步。
2024年的口腔医学新进展,涉及到多项技术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口腔健康解决方案。
下面我将结合个人观点,阐述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的心得标准。
首先,一项重要的新进展是基因编辑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在基因水平上修复患者的口腔疾病。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修复先天性牙齿畸形,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牙齿形态和功能。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修复口腔黏膜损伤,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这项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口腔医学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是口腔医学的新进展。
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患者的口腔疾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图像分析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口腔癌症和其他口腔疾病。
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口腔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另外,口腔医学领域的生物材料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新型生物材料的研发,可以为口腔修复提供更好的选择。
例如,基于纳米技术的生物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用于牙髓治疗和种植体修复等方面。
此外,3D打印技术也将在口腔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精确制备适应性良好的种植体和矫形器等口腔修复器械,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除了技术和材料的创新,口腔医学新进展还需要关注口腔医生的专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口腔医生应积极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此外,口腔医学需要倡导团队合作,包括与其他医学专业的合作和与患者之间的合作。
通过多学科协同工作,可以提供更全面和综合的口腔医学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面对新进展时,口腔医生还需要积极应对伦理和法律问题。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可能涉及到个人隐私和伦理审查等问题,口腔医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确保科学技术的正当使用和患者的权益保护。
Replace内、外连接方式种植体-基台内部的应力分析
![Replace内、外连接方式种植体-基台内部的应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e0c9c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c.png)
Replace内、外连接方式种植体-基台内部的应力分析兰晶;徐欣;姜广水;管延锦;黄海云;梁晋;马晓妮【摘要】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ree-dimens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mandible with two kinds of Replace implant, and to study stress of implant and abutment Methods The data of components of the dental implant was measured, cross section of the mandible was scanned by spiral CT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was conducted. Three-dimens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UG and MSC. Marc/Mentat were used to built the conjunction model and bone model of two implant systems. Axial loadingQOON) and 30s oblique loading(Loon) were applied on the models respectively,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implant and abutment of two implant system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eak stress district was concentrate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implant cervix, which was more obviously displayed on the Replace Select implant The peak stress of oblique load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xial loading. The peak stress on the implant cervix of Replace Select impla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eplace External Hex implant in all loadings. Conclusion To Replace Select especially, oblique force should be avoided on clinical practice in case of the implant fracture.%目的建立2种Replace实体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Replace内、外连接方式种植体-基台内部的应力状态.方法测量2种种植体各部件的数据和利用螺旋CT扫描下颌骨截面形态,分别建立2种种植体的三维骨内模型,对模型采用轴向加载(200 N)、30°侧向加载(100N),分析2种种植体-基台内部的应力分布趋势.结果无论轴向加载还是侧向加载,2种种植体的应力主要集中在种植体颈部狭窄处,且侧向加载时的应力值均高于轴向加载.Replace Select种植体内部的应力值均高于Replace External Hex种植体.结论临床修复时应避免种植体受到过大的力,尤其是侧向力,以防出现种植体破坏现象,使用Replace Select种植体时更应注意.【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29)005【总页数】5页(P464-468)【关键词】牙种植体;基台;有限元分析【作者】兰晶;徐欣;姜广水;管延锦;黄海云;梁晋;马晓妮【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1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飞速发展,种植义齿以其明显的优越性逐渐成为修复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常规手段,同时高成功率也是广大患者接受种植义齿的重要原因之一[1-2]。
口腔种植体材料技术创新进展综述
![口腔种植体材料技术创新进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64c8d7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3.png)
口腔种植体材料技术创新进展综述一、口腔种植体材料概述口腔种植体材料是用于替代缺失牙齿的人工牙根,其材料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于提高种植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
随着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快速发展,口腔种植体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综述口腔种植体材料的技术创新进展,包括材料选择、表面处理技术、生物相容性改进以及新型种植体设计等方面。
1.1 口腔种植体材料的发展历程口腔种植体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金属合金到现代的生物活性材料的转变。
早期的种植体主要使用不锈钢、钴铬合金等金属材料,但这些材料存在生物相容性差、易腐蚀等问题。
随着对生物材料认识的深入,钛合金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成为目前最常用的种植体材料。
1.2 当前主流的口腔种植体材料目前,钛合金是口腔种植体中最常用的材料,尤其是纯钛和钛六铝四钒合金(Ti-6Al-4V)。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低毒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
然而,纯钛的弹性模量较高,可能导致应力屏蔽效应,而钛合金虽然降低了弹性模量,但生物相容性仍有待提高。
二、口腔种植体材料技术创新进展2.1 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是提高种植体与骨结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改善种植体的表面特性,促进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加速骨整合过程。
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酸蚀、阳极氧化、等离子喷涂、微弧氧化等。
2.2 生物活性材料的应用生物活性材料是指能够与机体组织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材料。
在口腔种植领域,羟基磷灰石(HA)、生物活性玻璃(BAG)等生物材料被广泛研究。
这些材料能够与骨组织形成化学键合,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和长期成功率。
2.3 多孔材料的开发多孔材料因其优异的骨整合性能而受到重视。
多孔钛合金、多孔羟基磷灰石等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连通性,有利于细胞的迁移、增殖和血管化,从而加速骨整合。
此外,多孔材料的弹性模量更接近自然骨,有助于减少应力屏蔽效应。
口腔修复技术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口腔修复技术临床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e631f2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a.png)
口腔修复技术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活水平也正在持续走高,对口腔健康以及美观问题越发重视。
无论是缺失牙体,还是龋齿,都对口腔美观度造成影响。
现阶段,不管是牙体缺失,还是牙列缺失,都是使用口腔修复技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大量人工仿生材料被应用在治疗过程中,使得患者恢复原有的牙齿形态以及功能,不仅可以使其咀嚼功能恢复,也可以使其咬合功能恢复,使得其口腔美观度有所提升,使其心理压力有所减轻,进而对其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关键词:口腔修复技术;临床治疗;研究进展随着医疗技术持续发展,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口腔修复技术也被广泛应用集中,并取得显著的疗效,不仅可以治愈牙齿缺失,也可以治愈牙齿缺损。
通过口腔修复之后,一方面可以恢复口腔的美观度,另一方面可以恢复口腔的基本功能,尤其是咀嚼功能、咬合功能,促使患者在接受口腔修复时,也能收获身心健康,进而发挥口腔修复的作用以及意义。
因此,在接受口腔修复时,医生因为患者考虑,使其接受可行的治疗方案,才能确保口腔修复更加顺利。
一、口腔修护的临床类型(一)种植修复其利用植入骨组织内的下部结构,对上部牙修复体进行巩固与支持,不仅有下部的种植支持体,也有上部的牙修复体。
(二)固定修复其利用人工装置代替牙体,对其形态进行恢复,对其功能和美观进行修复,但无法随便取戴,又称固定桥。
其不仅有单、双端固定桥,也有半固定桥,也有复合固定桥。
(三)活动修复其是患者存在牙齿缺失,又或者存在牙列缺失,不仅借助口腔内剩余的天然牙,也利用口腔内剩余的牙槽骨,对义齿的固位体及基托进行利用,使得牙齿得到稳固,并且可以自由取戴,也称活动义齿。
二、口腔修护的临床疗法(一)种植修复对需要种植的部分进行麻醉,对牙槽骨进行定位,根据牙齿患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体,为患者种牙,术后一周进行拆线,3-6个月进行修复治疗。
在此期间,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应对其进行维护,直到牙齿种植不再发生疼痛时,可以自由使用种植牙,那么,整个种植修复过程结束。
(论文)ha和ti等离子喷涂种植体修复5年后的临床效果
![(论文)ha和ti等离子喷涂种植体修复5年后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2fd610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6c.png)
HA和Ti等离子喷涂种植体修复5年后的临床效果作者:程永喜, 龙文, 张俭, 毛俊木作者单位:江门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广东,江门,529000刊名:中山医科大学学报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年,卷(期):2002,23(z1)被引用次数:3次1.Lekholm U;Steenberghe D V;Herrmann I Osseointegrated implants in the treatment of partially edentulous jaws 1994(06)2.Kent J N;Block M S Finger I M Biointegrated hydroxylapatite-coated dental implants:5-year clinical observations 1990(01)3.Taylor J C;Driscoll C F;Cunningham M D Failure of a hydroxyapatite-coated endosteal dental implant:a clinical report[外文期刊] 1996(04)4.Carr A B;Larsen P E;Papazoglou E Reverse torque failure of screw-shaped implants inbaboons:baseline data for abutment torque application 1995(02)5.刘宝林;汪济广我国口腔种植学的回顾与展望[期刊论文]-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05)6.Karabuda C;Sandalli P;Yalcin S Histologic and histomorphometric comparison of immediately placed hydroxyapatite-coated and titanium plasma-sprayed implants:a pilot study in dogs 1999(04)7.Jones J D;Saigusa M;Van Sickels J 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hydroxyapatite-coated titanium plasma-sprayed and titanium plasmasproyed cylinder dental implants:a preliminary report[外文期刊] 1997(02) 8.Nagano M;Nakamura T;Kokubo T Differences of bone bonding ability and degradation bebaviour in vivo between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 and highly crystalline hydroxyapatite coating[外文期刊] 1996(18)1.田智慧.RAN Wei.郭冰.SHU Da-long.南开辉.WANG Ying-jun微弧氧化处理纯钛种植体的表面性状分析[期刊论文]-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4)2.于博涵.邓春富.赵宝红.张翀BLB种植系统临床应用11年效果评价[期刊论文]-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0(2)3.朱震坤.邵山.蓝菁.徐欣BLB种植体表面处理对骨结合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9(1)引用本文格式:程永喜.龙文.张俭.毛俊木HA和Ti等离子喷涂种植体修复5年后的临床效果[期刊论文]-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2(z1)。
当代口腔种植学的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当代口腔种植学的进展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691fc0e6f1aff00bfd51e5d.png)
当代口腔种植学的进展及其临床意义口腔种植学的出现始于上世纪30年代,经由多年的发展、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同时对口腔医学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该文主要就近年来当代口腔种植学的进展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分析,主要包括口腔种植材料、3D打印技术、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口腔种植系统等内容,同时就其临床意义进行总结。
标签:口腔种植学;临床意义;3D打印技术;修复技术;种植材料口腔种植学的出现及发展使得传统口腔修复学不断革新,临床覆盖领域不断拓宽,同时促进了口腔医学的发展,为牙列缺损、缺失等的传统口腔修复难题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可靠切实的方案[1-2],不仅提高了治疗及远期预后效果,还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真实、美观的良好体验[3],在现今临床诊疗中应用广泛。
口腔种植学的基本是具有活性的种植体及修复膜,而手术治疗方案的确定还有赖于术前对口腔情况的整体及患处局部的评定评估,口腔种植学是为口腔种植治疗提供一系列理论及基础支持的医学,涵盖了口腔外科、修复、材料、影像及病理学等多个领域。
而近年来种植材料及技术的革新、影像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的普及均为口腔种植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持,现以研究报道及文献资料为参考,研究分析当代口腔种植学进展及其临床意义,具体如下。
1 口腔种植系统随着口腔种植学的多年研究及发展,口腔种植系统已较为完善,能够适应临床诊疗中对疗效、安全性、舒适度及外观等的多样性需求,而口腔种植系统也是多变的,现存有多种各具特色的系统[4],但种植手术的根本为种植体与牙槽骨间的骨性结合[5],在临床口腔种植治疗中,多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特点及差异进行不同种植修复系统的选择[6],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种植系统有ITI、奥齿泰、诺贝尔种植系统等,不同系统的定位、种植体形状、辅助方式、表面结构、连接及转换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兼具不同优势,在手术用时、术中操作、手术效果方面均具有突出特点。
薛志国[7]对60例实施口腔种植的患者给予奥齿泰及诺贝尔种植系统治疗,术中均给予局麻,给予相对应的种植体材料,在术后随访的3个月内,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9a7cfb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d.png)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2024年,作为口腔医学界的新兴年份,迎来了一系列令人激动的新进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个人对于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要谈论的是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口腔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在2024年,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使得口腔医生能够更精准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例如,通过口腔扫描仪的使用,能够实时获取患者口腔的三维结构和形态,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化的模型。
这样一来,口腔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就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口腔状况,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可预测性。
另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使得口腔医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成为可能。
在2024年,口腔医学领域已经涌现出一些基于人工智能的口腔医疗助手,能够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的口腔医学数据,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这些口腔医疗助手能够准确地判断患者口腔中的病变类型和程度,并给出治疗建议。
此外,它们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和口腔特点,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这些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口腔医学的进步步伐,提升了口腔保健和治疗的水平。
除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2024年口腔医学领域的新进展还包括牙齿再生技术的突破。
以往,牙齿缺失的治疗主要依靠种植牙和假牙等传统方法,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限制。
然而,在2024年,牙齿再生技术的出现为牙齿缺失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
牙齿再生技术利用再生医学的原理,通过干细胞和生物材料等的应用,使得患者的缺失牙齿能够再生出健康的牙齿组织。
这一技术的实现,不仅能够避免传统方法带来的一些问题,如种植牙对颌骨的影响,还能够使患者重获自然的牙齿感觉和咀嚼功能。
此外,2024年口腔医学领域还取得了一些在口腔癌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口腔癌是一种致命性的肿瘤疾病,传统的口腔癌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和放化疗等。
然而,在2024年,新的口腔癌治疗手段被引入,如光动力疗法和基因治疗等。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三篇)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aafc6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7.png)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3D打印技术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传统方法中,牙齿石膏模型的制作和存储占据了大量空间,且检索历史病例不便。
通过3D扫描和打印技术,可以创建“虚拟石膏模型”,优化诊所空间,便于分析和比较患者的口腔状况,同时减少因模型损坏导致的重复取模过程。
在精密修复体的制作上,3D打印技术能够确保牙齿修复体的高精度。
医生在完成牙体预备后,通过影像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在虚拟模型上设计嵌体、高嵌体等修复体,再由3D打印机进行打印,提高了修复的精确度。
对于牙颌固定夹板的制作,3D打印技术能够辅助正颌外科手术,通过CT或CBCT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手术规划,设计出精确的夹板,增强手术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颌面部重建手术中,3D打印技术可用于设计和打印个性化的重建钛板。
这使得手术规划更为精确,减少了手术时间,提高了钛板的修复强度。
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逐层堆积成形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修复科、口腔内科及正畸科。
3D打印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制作正畸导向器、种植手术导向板、试戴贴面等,甚至可以结合生物工程制作与自体组织相匹配的赝体,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和不便。
也为患者提供了便利,如在家就能打印破损或丢失的正畸保持器。
通过深入学习,我们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科研视野得以拓宽。
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我们将秉持高标准的道德准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追求更高的职业境界。
鉴于医学的多元特性,我们应致力于成为兼具科学性、艺术性和道德性的医疗从业者。
建议课程设置中增加医学伦理和医学艺术修养的内容,以全面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
我们期待新的医疗技术能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生活,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预防疾病,享受健康生活。
2024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二)口腔医学技术的持续精进与高科技的演进息息相关,如铸造支架和铸造冠技术的革新,替代了传统的锻造丝和锤造冠修复手段。
随后,金属烤瓷技术及全瓷技术的涌现,显著改善了修复效果。
种植体表面改性研究新进展
![种植体表面改性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f1bee9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e.png)
种植体表面改性研究新进展
都曼别克·阿曼台;王思凡;何惠宇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1
【摘要】牙列缺损、缺失是口腔临床医学最重要的一大类疾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材料技术的完善,使用种植的方式来修复缺失牙已经成为大的趋势。
钛金属是种植体的主体,钛及钛合金种植体在临床应用中依然面临着骨结合时间长或结合不良和最终失败的风险。
因此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试图在钛及钛合金种植体表面制作涂层以获得更快、更牢固的种植体–骨结合效果,降低种植体失败的风险,提高临床成功率。
【总页数】7页(P1483-1489)
【作者】都曼别克·阿曼台;王思凡;何惠宇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种植科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腔医学研究所乌鲁木齐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
【相关文献】
1.钛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新进展
2.牙种植体多种表面处理、改性方法研究及最新进展
3.我校人工心脏瓣膜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取得新进展——成功地实现对现
有商品瓣膜均匀改性提高了其血液相容性4.锶离子改性钛种植体表面研究进展5.种植体表面纳米改性方法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种植系统设计对保存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的进展研究
![种植系统设计对保存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的进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e9f3b5c77da26925c5b03c.png)
光滑 面 ,其缺 陷是不利 于皮 质骨 的早期 固位和 骨结
合 。现在 大部 分种植 系统 都将种植 体颈 部设 计为微
螺 纹如 O s m G st S系 统设 计为颈 部 _ e 一螺纹 为 一组 的
j 组微螺 纹加 下部双 螺纹 设计等 , 目的是增 大种植
种 植 体周 围 炎 ,最 终导 致 种植 体 的早 期 失 败 。本 文 就 近年 来 保 存种 植 体 颈 部 骨组 织 的一 系列设 计 作 一 综 述 。
【 关键 诟 种 植 体 ; 平 台转 移 :基 台 口
中图 分 类 号 : 8 . 文 章标 识 码 :A 7 36
多 ,使 种 植体 一 骨界 面 应力 增 大 ,导致 骨 疲 劳性损 伤 l 3 l ,损伤 累积 可能 导致骨 吸收 ,尤其是 即刻 负载 时 。也 有学者 认 为松质骨 的应 力大 小更 易受到 螺距
的影 响 ,螺 距 对 垂 直 加 载 时 的 力 学传 递 影 响更 明
方面 , 以下就 这 3个 方面 的研究进 展进 行讨论 。 1 种植 体外形 设计
两大类 , 目前 认 为 ,同 圆锥 形 种植 体相 比 圆柱 形
种植 体对 牙 槽骨 及 骨 界 面 的应 力 小, 同不 带螺 纹 种
植体相 比,带 螺纹种植 体对 牙槽骨 及骨 界面 的应 力 小 ,故 新 的分类 方 法 仅 限于 柱状 与根 形 的种 植 系
种 植体 ,在 螺距 变 大 时 ,种植 体 的外 形 发 生变 化 ,
一
是随着螺 距增加 螺纹 变得稀 疏 ,二是螺 纹 的旋转
角度 随着螺 距 的增 加 而变 陡 ,这 对种 植体 一 界面 骨
《中国医疗美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中国医疗美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5356e5d0912a216147929b1.png)
·口腔美容· 《中国医疗美容》第8卷 第7期(总第59期)2018年7月China Medical Cosmetology V ol.8 No.7(Total No.59)July.2018中可提升修复效果,利于增加附着龈宽度、提升牙龈稳定性,改善附着点、龈缘外形重建协调性。
参 考 文 献[1]罗佳,杨艳.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价值及临床效果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12):1971-1973.[2]林桂兰,牙祖科,陶人川,等.根向复位瓣在附着龈宽度不足患牙的牙冠延长术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32(6):796-798.[3]罗世君,孙勇,赵峰,等.骨组织替代材料用于口腔种植修复的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12):1421-1422. [4]李艳平.附着龈重建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1):109-110.[5]黄会杰,陈贵丰.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6,37(4):583-584.[6]Shinya Homma,Hotaka Sasaki,Yoshitaka Furuya,etal.Current Stat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Oral Implantology in Japan[J].The Bulletin of Tokyo Dental College,2015,56(2):73-83.[7]徐欣.当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新进展[J].口腔医学,2015,35(4):241-244.[8]黄增,喻红.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牙周指数及种植体松动度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9):1109-1112.[9]Y o u n g-K y u n K i m.I m p l a n t t h e r a p y i n o r a l a n dmaxillofacial fields[J].Journal of the Korean Associ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ons,2015,41(5):223.[10]张岩,杨丽丽,张志勇,等.不同时期口腔种植修复患者血清CRP与尿脱氧吡啶啉含量变化与相关性[J].口腔医学研究,2016,32(4):412-415.[11]宗丽,郑骏明,温玉洁,等.口腔种植修复临床效果15年回顾[J].广东医学,2017,38(11):1695-1698.[12]林立垚.炎性指标与口腔种植修复术患者种植体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9):104-107.[13]杨婕.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2):1979-1982. [14]李海霞.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44-46.[15]Maryam Guiahi,Madeline McBride,Jeanelle Sheeder,etal.Short-Term Treatment of Bothersome Bleeding for Etonogestrel Implant Users Using a 14-Day Oral Contraceptive Pill Regi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5,126(3):508-13.·读者·作者·编者·《中国医疗美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参考文献文后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引导组织再生术诱导兔下颌骨正中缝骨融合的研究
![引导组织再生术诱导兔下颌骨正中缝骨融合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01ca93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f.png)
引导组织再生术诱导兔下颌骨正中缝骨融合的研究
徐欣;杨丕山;马跃;孙善珍;李茜;王继同
【期刊名称】《上海口腔医学》
【年(卷),期】1999(8)4
【摘要】目的观察引导组织再生术诱导发育性骨裂隙骨再生融合的作用,为引导组织再生术在唇腭裂骨性裂隙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国产聚四氟乙烯膜盖于兔下颌骨正中缝唇舌两侧,通过放射和病理检查,观察骨缝融合的情况。
结果引导组织再生术能在4周左右诱导骨裂隙完全骨融合。
结论引导组织再生术是修复骨性裂隙的有效方法,有可能用于齿槽裂、跨裂的骨性修复。
【总页数】2页(P193-194)
【关键词】齿槽裂;引导组织再生;骨融合
【作者】徐欣;杨丕山;马跃;孙善珍;李茜;王继同
【作者单位】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23
【相关文献】
1.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联合自体骨移植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临床研究 [J], 周艳;吴燕平;梅幼敏;宦泓;吴煜卓;曹盈;杨晓雪;孙敬伟
2.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研究 [J], 梅幼敏;宦泓;吴煜卓;曹盈;杨晓雪;孙敬伟;周艳
3.引导骨再生术和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J], 陈铁楼;王刚;陈婷;陈金平;刘国勤;季秋杰
4.即刻种植后骨组织引导再生术对骨缺损骨再生的成骨能力研究 [J], 李玮
5.hBMP-2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兔下颌骨正中缝的实验研究 [J], 叶展超;魏奉才;王克涛;孙善珍;赵华强;李国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2·
徐 欣. 当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新进展
据上颌窦底高度的不同,临床上常采用的上颌窦提 升技术 主 要 包 括 上 颌 窦 内 提 升 和 上 颌 窦 外 提 升 技术。
上颌窦外 提 升 技 术,也 称 之 为“开 窗 式 上 颌 窦 底提升术”。上颌窦外提升技术可显著增加上颌窦 底垂直向 的 可 用 骨 量,扩 大 了 口 腔 种 植 的 适 应 证。 目前临床上据开窗式开窗骨板的处理方式分为 3 种: 磨除式、翻入式、揭盖式。临床上后两者应用较 多,但对于上颌窦分隔型,由于翻入式操作时骨块翻 入存在较大难度,建议采用揭盖式的骨窗处理方式。 当前,临床上应用侧壁开窗的器械较多,以传统球钻 和超声骨刀最为常见。由于超声骨刀具有良好的组 织识别功能,适宜切割硬组织,不适宜切割软组织, 因此应用超声骨刀在上颌窦前外侧壁开窗可以大大 降低上颌窦黏膜穿孔的风险。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 广泛。上颌窦黏膜穿孔是上颌窦外提升过程中最为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穿孔的原因较多,窦底形态复杂 如存在上颌窦纵膈等,开窗时磨除过于深入,分离黏 膜时动作过大等都可能会造成窦底黏膜的穿孔。术 中若出现黏膜穿孔,术中可将穿孔周围黏膜充分分 离,提升时充分松弛黏膜,关闭穿孔,并在窦底放置 胶原膜,从而弥补窦底黏膜的穿孔。
日前,以色列医师 Better Hadar 等联合以色列 荷兹利亚 Maxillent 公司进行了一项临床新器械的 开发及实验研究,指出利用特殊种植体在上颌窦不 开窗时也可明显提升上颌窦底高度并实现同期植入 植体。该项研究为今后种植的微创操作提供了很好 的参考价值。 1. 1. 2 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GBR) 在屏障膜 引导下,将颗粒状自体骨和骨代用品抑或是血小板 浓缩制品联合应用于种植术区,从而创造出有利于 骨组织优势生长的环境,促使成骨细胞优先进入骨 缺损区,以达到实现缺损区骨修复再生的目的。目 前,临床上应用的骨移植材料的分类包括: 自体骨、 同种异体骨、异种骨代用品、异质骨代用品等。相较
口腔医学 2015 年 4 月 第 35 卷 第 4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43·
较多等。 1. 2 软组织处理技术
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最终由两方面决定,即修 复体的制作效果和软组织效果,即白色美学和红色 美学。软组织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之外,还须满 足形态、色泽自然美观的要求。特别在种植美学区 常因牙缺失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硬组织缺失,不能 获得理想的种植体植入位点以及正常的软组织形 态,影响美学效果。
基金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ZR2013HM086)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山东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山东省口 腔医院种植科,山东济南( 250012) 通信作者: 徐欣 E-mail: xinxu@ sdu. edu. cn
1 种植外科技术
口腔种植外科技术的发展早期,临床医生更多 关注的是种植体的单纯骨性结合,一些因局部骨量 不足、咬合异常等条件相对较差的患者常常被排除 在口腔种植的适应证之外。而令人欣慰的是,随着 口腔种植外科技术的不断应用和进步,能够为局部 骨质量较差者创造出适宜的种植条件,从而使种植 外科成为可能,进而达到功能与美学的理想统一。 1. 1 骨增量技术 1. 1. 1 上颌窦提升技术 上颌后牙区往往因骨质 疏松、牙槽嵴萎缩和上颌窦的存在等原因,而易于出 现种植失败病例。采取上颌窦提升技术,能有效地 增加骨高度,从而保证种植手术更高的成功率。根
软组织增量的方法临床适应证为: 种植体周黏 膜厚度不足( 少于 2 mm) ,有龈缘退缩倾向者; 上前 牙区骨量够而唇侧软组织量不足,影响美观者; 无法 提供种植体初期封闭者。临床应用较多,较为常用 的有原位增量法、带蒂黏膜瓣移植术、游离组织移植 术等等。 1. 2. 1 附着龈增宽术 种植体周围适当宽度的附 着龈可增进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健康,减少种植体 周围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在种植一期或是二期 手术时行牙龈移植以增加附着龈的宽度,从而改善 牙龈缺陷的状况。 1. 2. 2 牙龈诱导成形 修复体对周围软组织的侧 压力是龈边缘、龈乳头重建的关键因素。临床上应 用个性化基台法、临时冠法等对周围软组织造成侧 压力,从而恢复良好的龈乳头以及龈边缘形态,为满 足患者的美学需求奠定基础。
上颌窦内提升又称“穿牙槽嵴提升技术”、“非 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闭合式上颌窦底 提 升 术”。传统 的 内 提 升 技 术 即 骨 凿 冲 顶 术,此 方 法 临 床应用最为广泛,降低了患者术后反应,但患者术中 会感到头部震动感,黏膜穿孔不易被术者发现。目 前临床上内提升方法较多,超声骨刀进行上颌窦内 提升可以大大降低窦黏膜穿孔的概率,缩短手术时 间。其他方法如液压窦挤压技术、球囊提升等临床 应用都较为广泛,但无论哪种方法均需先击穿窦底 的皮质骨后,再对膜施以压力进行提升。
《中国口腔医学年鉴》第十二届编辑委员会编委,《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审委,《口腔医学》杂 志编委、《上海口腔医学》特邀通讯员、《发现》杂志副主编、《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口腔 种植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编委、《广东牙病防治》第五届编委会 特邀编委。
Stomatology,2015,35( 4) : 241 - 244
自 1965 年瑞典科学家 Branemark 教授提出种 植体骨结合理论至今,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发展迅猛, 特别是临床应用技术、种植体表面处理、外形设计方 面的不断进步,显著提高了口腔种植修复的临床疗 效,亦已成为 21 世纪牙缺失修复的首选方法。笔者 结合临床经 验,着 重 于 种 植 外 科 技 术、种 植 修 复 技 术、种植体 材 料、数 字 化 口 腔 种 植 四 个 方 面 的 新 进 展、新问题作如下总结。
口腔医学 2015 年 4 月 第 35 卷 第 4 期
·241·
檵殝
檵檵檵檵檵檵檵殝
檵殝
檵檵檵檵檵檵檵殝 述评
徐欣 女,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社会兼职: 中华口腔医学会种植专 委会常委( 会员部部长) ,国际口腔激光应用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口腔医学会常务副 会长,山东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副会长,山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 师协会口腔种植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修复与重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牙医学院院士, 韩国高丽大学口腔医学院 客 座 教 授,国 家 卫 生 和 计 划 生 育 委 员 会 住 院 医 师 规 范 化 培 训 规 划 教 材 《口腔科学: 口腔全科分册》副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 学校口腔医学专业第五届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国家自 然基金评审专家、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山东省自然基金及科技攻关课题评审专家。
于单独应用骨代用品,目前临床上更多地将颗粒状 自体骨和骨代用品抑或是血小板浓缩制品联合应 用,这种方法会缩短愈合期,使之更快地进入修复程 序。在引导骨再生技术中,屏障膜的放置可以选择 性地阻挡上皮和成骨细胞进入拟成骨空间,促进成 骨组织的充分再生。目前,临床上可用的屏障膜种 类很多,按照可吸收与否可以分为不可吸收膜和可 吸收膜。不可吸收膜的典型代表即为聚四氟乙烯 膜,它较可吸收膜成骨效果较好,但由于可吸收膜存 在不能在体内降解,二次手术取出时会造成创伤,同 时不易关闭窗口,暴露概率高等缺点,临床上应用不 多。 反 之,可 吸 收 膜 临 床 应 用 广 泛,商 品 类 型 也 较 多。最大优点在于能够避免二次创伤,但其三维支 持能力较不可吸收膜差。血小板在组织愈合、组织 修复、炎症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浓缩制品在种 植领域也被广泛应用,例如浓缩型生长因子( CGF) 、 富血小板血浆( PRP)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PRF) 等。 其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加速骨组织以及 伤口愈合,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有文献研究报道, 血小板浓缩制品复合骨移植材料在修复种植体周围 骨缺损中,可以达到加快骨愈合速度,促进材料与骨 结合,增加骨高度的目的,故而临床应用广泛。 1. 1. 3 骨劈开、骨挤压技术 骨劈开技术可以增加 牙槽嵴的宽度,同时应用 GBR 技术并同期植入种植 体,保证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利用薄刃的骨凿敲 凿嵴顶的皮质骨,利用杠杆原理撬动唇腭侧骨板使 之扩开。临床中,有部分医师常常把控不好力度,致 皮质骨折断从而致使手术的失败。这一点要特别引 起重视。术中应正确判断骨密度,把握扩孔时的器 械方向和敲击力度,并且视情况行同期 GBR。骨挤 压技术可以直接提高种植体周围骨密度,降低骨质 疏松对于骨结合的不利影响。骨挤压的优点较多: 可以提高种植体内壁和牙槽骨的密度; 可以增加骨 和种植体的接触面积; 可以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 性。缺点是破坏了局部的微循环,有学者认为可能 是种植失败的原因。 1. 1. 4 自体骨移植 常用外置式植骨的方法,主要 包括髂骨取骨术、ONLAY 植骨术、环状植骨术等植 骨方式来获得用于种植手术的充足骨量。这些骨增 量技术,为牙槽嵴垂直方向不足和水平方向不足的 患者提供了选择,也为种植成功率的提高奠定了基 础,另外它可以改善剩余牙槽嵴的形态和上下颌骨 之间的关系,改善修复治疗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但 自体骨移植同样存在诸多缺陷: 如常常需要开辟第 二术区; 自体骨吸收率较高; 受骨区骨移植的并发症
当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新进展
徐欣
[摘要] 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极大地改变了口腔医学面貌,已成为当今修复牙齿缺失最常规、最有效的临床方法 之一。该文旨在相关种植外科技术、种植修复技术、种植体材料、数字化口腔种植四个方面的新进展与新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种植外科; 种植修复; 种植材料; 数字化口腔种植 [中图分类号] R78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9872( 2015) 04-0241-04 DOI:10.13591/ki.kqyx.2015.04.001 Progress and problem of dental implantology XU Xin. ( Deparement of Dental Implantology,Stomatological Medical College of Shandong University,Stomatological Medical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Shandong Provincial Stomatological Hospital,Ji'nan 250012,China) Abstract: Dental implantology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and has become the latest trend for the missing teeth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article aims to make a discussion in four aspects: implantologysurgical technique,implantologyprosthodontictechnique,implant materials,and digital implantology. Key words: implantologysurgical technique; implantology prosthodontic technique; implant materials; digital implan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