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调研报告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历史上的记载,过去四川的大小凉山 和云南的部分地区,都有抢婚习俗。“抢 婚”,按彝族人的说法:“这是老代传下来 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说明 不是嫁不掉送去的。”
13
风俗习惯
换裙仪式
换裙,彝语叫“撒拉”,俗称“换童裙”,意为 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换裙的时 间依据幼女的发育情况而定。一般在15至17 岁。换裙多在单岁,据说,双岁换裙会多灾多 难,终身不吉利。换裙前的女子梳单辞,穿浅 色两接裙,裙边镶有一粗一细两条黑布边。举 行换裙仪式时,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只邀请 女亲戚、女友和年老妇女参加。换裙意味着女 子已经成年,她们可以谈恋爱,找情人。换裙 前女子受严格保护,不准调戏,如发生此类事 件,就要受到社会习惯法的严惩。
10
民族服饰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 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 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 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 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 ,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 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 ,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 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 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 、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 玉石做成。
5
民族历史
关于彝族的族源,迄今众说纷纭, 尚无定论,成了人们关注的史学之谜, 也是民族学、彝学研究领域里的一大难 题。
到目前为止,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说、 羌氐说为主。
土著说的观点论据比较充足。它又 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西南 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 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 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主张的依据,除 了汉文文献资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 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云南土著说认为, 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
11
民族服饰
12
风俗习惯
婚俗
定亲及娶亲 泼水迎亲
彝族姑娘出嫁时,姑娘的姊妹兄弟和同 辈的青年男女可以用水浇波迎亲者。比较大 的彝族寨子,在姑娘出嫁的前十天,寨子里 的青年男女。就砍些木桩钉在路两旁,然后 用野藤控成绊索。等迎亲者到来时,就用路 边早就准备好的几十桶水。朝着迎亲者拨去。 迎亲者无法逃脱,被水浇成落汤鸡,只有拼 命奔跑,跑进新娘家,才能不挨泼。 抢婚
6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 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 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 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 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 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 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 、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 舞蹈也颇具特色,分达体舞和独舞两类 ,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 “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 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 弦伴奏。
1
目录
➢彝族概述 ➢民族历史 ➢文化艺术 ➢民族服饰 ➢风俗习惯 ➢建筑特色 ➢饮食习惯 ➢宗教信仰 ➢民族节日 ➢社会经济 ➢手工艺 ➢设计定位
2
彝族概述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 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 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 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 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 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 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 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 了发展。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族历史
羌氐说的观点较为普遍,它 认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 北青海地区的古羌氐人,开始向 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 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早期南下 的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后 来形成了西昌地区的邛蕃和云南 地区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
3000年前彝族已广泛分布于 西南地区,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 谓“越嵩夷”、“侮”、“昆明”、“劳浸 ”、“靡莫”、“叟”、“濮”等部族。
8
文化艺术
能歌善舞的民族
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 差异。凉山南部地区的民歌高亢激越,中 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 的民歌敦厚朴实。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 说来给人以压抑低沉之感,但其朴素优美 的民族、地区韵味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 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 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 。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 胡琴、彝箫、竖笛、唢呐等。此外,吹木 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 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 ,几乎所有的妇女,无论老幼,襟前都挂 着一付口弦,随时可以演奏。
7
文化艺术
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 族。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繁多,民 族特色鲜明而浓郁。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 间文学关系密切,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 ,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 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 唱的。除叙事性的歌曲外,有结婚时唱的歌 曲如《惹打》,火把节唱的歌曲如《都火》 、劳动时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学歌 》等。此外还有山歌,如布拖高胜山歌、儿 歌等。
9
文化艺术
能歌善舞的民族
从彝族民间艺术中开出的凉山歌舞之花
,不仅在中外舞台上一展辉煌,而且在现代 生活中遍地开放。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 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 节拍,欢乐地跳着达体舞。达作是彝语的音 译,意为踏地舞或脚踏舞,是在传统的彝族 歌舞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蹈。动作 简练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郁, 时代色彩强烈。80年代一经形成,迅速普及 全州并以大西南民族交谊舞的态势,很快向 州外、省外推开。在94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 上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围 着一堆堆青火.跳在一起,融为一家,场面 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
3
民族历史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彝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皇时代(约公元前 2570~2550年,参见本百科词条“三皇五帝 年表”)。
根据《三皇五帝年表》,早期彝族存在 于4500年前。民族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比 如汉族,是在先秦华夏族的基础上融合多个 民族以后,在汉代的时候成形的。彝族生活 在西南山区,地形闭塞,交往融合的情形可 能比汉族少多了,相信她是一个血脉相对单 纯的民族。能够在4500年里一脉相传,生存 至今,应该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13
风俗习惯
换裙仪式
换裙,彝语叫“撒拉”,俗称“换童裙”,意为 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换裙的时 间依据幼女的发育情况而定。一般在15至17 岁。换裙多在单岁,据说,双岁换裙会多灾多 难,终身不吉利。换裙前的女子梳单辞,穿浅 色两接裙,裙边镶有一粗一细两条黑布边。举 行换裙仪式时,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只邀请 女亲戚、女友和年老妇女参加。换裙意味着女 子已经成年,她们可以谈恋爱,找情人。换裙 前女子受严格保护,不准调戏,如发生此类事 件,就要受到社会习惯法的严惩。
10
民族服饰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 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 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 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 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 ,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 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 ,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 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 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 、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 玉石做成。
5
民族历史
关于彝族的族源,迄今众说纷纭, 尚无定论,成了人们关注的史学之谜, 也是民族学、彝学研究领域里的一大难 题。
到目前为止,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说、 羌氐说为主。
土著说的观点论据比较充足。它又 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西南 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 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 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主张的依据,除 了汉文文献资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 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云南土著说认为, 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
11
民族服饰
12
风俗习惯
婚俗
定亲及娶亲 泼水迎亲
彝族姑娘出嫁时,姑娘的姊妹兄弟和同 辈的青年男女可以用水浇波迎亲者。比较大 的彝族寨子,在姑娘出嫁的前十天,寨子里 的青年男女。就砍些木桩钉在路两旁,然后 用野藤控成绊索。等迎亲者到来时,就用路 边早就准备好的几十桶水。朝着迎亲者拨去。 迎亲者无法逃脱,被水浇成落汤鸡,只有拼 命奔跑,跑进新娘家,才能不挨泼。 抢婚
6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 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 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 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 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 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 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 、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 舞蹈也颇具特色,分达体舞和独舞两类 ,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 “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 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 弦伴奏。
1
目录
➢彝族概述 ➢民族历史 ➢文化艺术 ➢民族服饰 ➢风俗习惯 ➢建筑特色 ➢饮食习惯 ➢宗教信仰 ➢民族节日 ➢社会经济 ➢手工艺 ➢设计定位
2
彝族概述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 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 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 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 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 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 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 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 了发展。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族历史
羌氐说的观点较为普遍,它 认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 北青海地区的古羌氐人,开始向 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 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早期南下 的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后 来形成了西昌地区的邛蕃和云南 地区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
3000年前彝族已广泛分布于 西南地区,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 谓“越嵩夷”、“侮”、“昆明”、“劳浸 ”、“靡莫”、“叟”、“濮”等部族。
8
文化艺术
能歌善舞的民族
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 差异。凉山南部地区的民歌高亢激越,中 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 的民歌敦厚朴实。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 说来给人以压抑低沉之感,但其朴素优美 的民族、地区韵味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 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 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 。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 胡琴、彝箫、竖笛、唢呐等。此外,吹木 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 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 ,几乎所有的妇女,无论老幼,襟前都挂 着一付口弦,随时可以演奏。
7
文化艺术
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 族。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繁多,民 族特色鲜明而浓郁。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 间文学关系密切,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 ,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 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 唱的。除叙事性的歌曲外,有结婚时唱的歌 曲如《惹打》,火把节唱的歌曲如《都火》 、劳动时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学歌 》等。此外还有山歌,如布拖高胜山歌、儿 歌等。
9
文化艺术
能歌善舞的民族
从彝族民间艺术中开出的凉山歌舞之花
,不仅在中外舞台上一展辉煌,而且在现代 生活中遍地开放。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 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 节拍,欢乐地跳着达体舞。达作是彝语的音 译,意为踏地舞或脚踏舞,是在传统的彝族 歌舞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蹈。动作 简练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郁, 时代色彩强烈。80年代一经形成,迅速普及 全州并以大西南民族交谊舞的态势,很快向 州外、省外推开。在94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 上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围 着一堆堆青火.跳在一起,融为一家,场面 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
3
民族历史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彝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皇时代(约公元前 2570~2550年,参见本百科词条“三皇五帝 年表”)。
根据《三皇五帝年表》,早期彝族存在 于4500年前。民族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比 如汉族,是在先秦华夏族的基础上融合多个 民族以后,在汉代的时候成形的。彝族生活 在西南山区,地形闭塞,交往融合的情形可 能比汉族少多了,相信她是一个血脉相对单 纯的民族。能够在4500年里一脉相传,生存 至今,应该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