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合集下载

《好饿的毛毛虫》绘本故事读后感

《好饿的毛毛虫》绘本故事读后感

《好饿的毛毛虫》绘本故事读后感英文版"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is a classic children's book written by Eric Carle. The story follows a hungry caterpillar as it eats its way through a variety of foods before finally transforming into a beautiful butterfly.The vibrant illustrations and simple text make this book a favorite among young readers. The repetition of the caterpillar's eating habits and the days of the week help children learn basic concepts while also enjoying a fun and engaging story.One of the things I love most about this book is the message of transformation and growth. The caterpillar starts off small and hungry, but through its journey of eating and resting, it eventually becomes something beautiful and new. This can be a great lesson for children, teaching them that change and growth are natural parts of life.Overall,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is a delightful and charming book that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can enjoy. Its timeless story and beautiful illustrations make it a classic that will continue to be loved for generations to come.《好饿的毛毛虫》绘本故事读后感《好饿的毛毛虫》是埃里克·卡尔创作的一本经典儿童书籍。

小班绘本教案《好饿的毛毛虫》

小班绘本教案《好饿的毛毛虫》

小班绘本教案《好饿的毛毛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该绘本主要讲述了一只毛毛虫从孵化到变成蝴蝶的成长过程。

教学内容包括:绘本的阅读与理解,以及对成长、变化和食物链等概念的探讨。

所涉及教材章节为:《绘本阅读与欣赏》第四章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认识蝴蝶的变态发育。

2. 培养幼儿对食物链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毛毛虫的生长过程,蝴蝶的变态发育。

难点:食物链的概念,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食物链挂图。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形态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绘本:详细讲解绘本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和食物链。

3. 实践活动:(1)让幼儿用画笔和彩色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毛毛虫和蝴蝶。

4. 例题讲解:讲解食物链的概念,通过挂图和实例进行说明。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讨论,列举出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食物链。

六、板书设计1. 《好饿的毛毛虫》2. 内容:(1)毛毛虫的生长过程(2)蝴蝶的变态发育(3)食物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2)请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观察到的食物链。

2. 答案:(1)生长过程记录:以文字、图片等形式记录观察到的动植物生长过程。

(2)食物链描绘:以画图形式展示观察到的食物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1)带领幼儿参观自然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动植物的知识。

(2)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近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实践活动的设计;2. 教学目标中关于食物链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记录和食物链描绘。

2024年《好饿的毛毛虫》绘本故事PPT课件完美版

2024年《好饿的毛毛虫》绘本故事PPT课件完美版
《好饿的毛毛虫》绘本故事 PPT课件完美版
2024/2/29
1
目 录
2024/2/29
• 绘本故事背景与作者简介 • 绘本内容解读与赏析 • 绘本中教育意义挖掘 • 亲子共读方法与技巧分享 • 拓展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2
01 绘本故事背景与 作者简介
2024/2/29
3
和探索精神。
2024/2/29
13
传递积极向上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1 2
努力与坚持
毛毛虫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不断努力、坚持不懈 ,最终变成美丽的蝴蝶,告诉孩子们只要付出努 力就能获得成功。
珍惜与感恩
故事中的毛毛虫珍惜每一次找到的食物,感恩大 自然的馈赠,引导孩子们学会珍惜和感恩生活中 的点滴。
乐观与自信
2024/2/29
学员在创意拓展活动 中的体验与收获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01
02
03
04
预测绘本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趋 势,如数字化、多元化等
探讨如何将绘本教育更好地融 入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中
建议教育机构加强对绘本教育 的重视和推广,提高绘本教育
的普及率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绘本 阅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
2024/2/29
23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 虫》的情节梳理与角色 分析
2024/2/29
02
绘本中蕴含的教育意义 与启示
03
04
创意拓展活动:手工制 作毛毛虫玩具、绘画创 作等
24
课程互动环节:学员提 问与讨论,加深理解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对绘本故事的理 解和感受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好饿的毛毛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好饿的毛毛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好饿的毛毛虫》含反思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的阅读,激发幼儿对食物的认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加强幼儿对星期和数字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提问、讨论、游戏等多种互动方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星期一至星期天的顺序,以及数字的认识。

2.培养幼儿对食物的认知,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4.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星期一至星期天的顺序。

2.食物名称的认知。

3.数字的认识。

教学难点:1.食物名称的认知。

2.数字的认识。

教学准备:1.绘本《好饿的毛毛虫》2.食物卡片3.数字卡片4.星期卡片5.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引导幼儿说出现在的时间。

2.提问:“你们知道今天星期几吗?”引导幼儿说出星期几,并说出从星期一至星期天的顺序。

二、绘本阅读(10分钟)1.邀请幼儿观看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2.边读边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毛毛虫的食物变化,以及它吃了多少个苹果、橙子等。

3.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成长过程,以及它变成蝴蝶的场景。

三、食物认知(5分钟)1.展示食物卡片,邀请幼儿说出卡片上的食物名称。

2.提问:“毛毛虫吃了哪些食物?它们对毛毛虫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认知食物。

四、数字认知(5分钟)1.展示数字卡片,邀请幼儿说出数字代表的含义。

2.提问:“毛毛虫吃了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橙子?”引导幼儿认知数字。

五、绘画活动(10分钟)1.邀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食物。

2.引导幼儿用数字标注自己画的食物,如:“我画了3个苹果。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并说明原因。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引起了幼儿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食物和数字认知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够正确说出食物名称和数字含义,但在星期认知方面,部分幼儿还需加强。

小班教案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小班教案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小班教案: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一.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绘本故事情节、角色,简单口头表达出来;2.能够按照顺序将故事文字与图片配对;3.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4.提高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小班集体凝聚力。

二. 教学准备1.《好饿的毛毛虫》绘本;2.和孩子们一起准备好毛毛虫造型的手帐,颜色铅笔、马克笔、彩笔、剪刀等学习用具;3.教师准备报名表、颁奖物品等。

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孩子们观察自来水龙头中的毛毛虫形状,引出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2.指出毛毛虫的身体有多少个环节,自然引出毛毛虫从出生到成蝶的故事情节,并向孩子们进行故事预习。

3.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探讨毛毛虫变成蝴蝶是为什么,及蝴蝶有什么特殊之处。

第二步:讲故事1.故事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文字的简单解释,介绍图画效果,制造气氛,以便孩子们更好地领会故事。

2.故事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与孩子们互动,让孩子们参与进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第三步:表演模仿1.模仿蚕吐丝、变蛹、破茧成蝶等活动情境,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毛毛虫的成长。

2.台上教师带动,小组竞赛,增加趣味性。

第四步:欣赏图片1.放幻灯片,让孩子们重新回顾故事情节,口头描述故事情节,并进行简单问答。

2.点读机让孩子们自己朗读故事配合图片,了解英汉差别。

第五步:绘本制作1.孩子们跟着教师画出毛毛虫造型的手帐,并在自己的手帐中按照故事情节记叙;2.孩子们自己选择颜色,按照故事情节在手帐中进行涂色。

第六步:竞赛活动1.小组互相交流呈现手帐效果,互相表扬;2.教师给小组颁奖,增加小班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总结1.强化故事、读音、字母等上课知识;2.发挥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3.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享受和自信心,建立良好的教育和心理健康,使孩子们体验到阅读的纯粹乐趣。

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优质教案实用版

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优质教案实用版

小班绘本好饿毛毛虫优质教案实用版一、教学内容1. 毛毛虫孵化2. 毛毛虫成长过程3. 毛毛虫变成蝴蝶过程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解毛毛虫生命周期,认识到自然界中生命奇妙变化。

2. 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兴趣。

3. 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毛毛虫生命周期及其变化过程。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实践,理解毛毛虫成长过程,培养他们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好饿毛毛虫》、毛毛虫和蝴蝶图片、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毛毛虫和蝴蝶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它们之间联系,激发他们好奇心。

2. 讲解绘本:详细讲解绘本中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毛毛虫生命周期。

3. 例题讲解:讲解毛毛虫成长过程,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表记录毛毛虫成长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根据观察记录表,用自己话描述毛毛虫成长过程。

5. 动手操作:分发绘画纸、彩笔、剪刀等材料,让孩子们制作毛毛虫和蝴蝶手工作品。

6. 展示与评价:让孩子们展示自己作品,互相评价,提高他们审美观念。

六、板书设计1. 绘本封面:《好饿毛毛虫》2. 毛毛虫生命周期:孵化、成长、变蝴蝶3. 重点词汇:孵化、成长、蝴蝶、观察、想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结合绘本内容,用自己话描述毛毛虫成长过程。

答案示例:毛毛虫从一个小小卵孵化出来,它非常饿,吃很多东西。

在成长过程中,毛毛虫不断地换壳,身体变得越来越长。

它变成一个美丽蝴蝶。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少于5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我解到孩子们对毛毛虫生命周期有更深入认识,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锻炼。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观察周围自然环境,发现生活中其他生命周期现象,如植物生长、季节变化等,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好饿的毛毛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好饿的毛毛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好饿的毛毛虫》含反思《小班教案《好饿的毛毛虫》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鼓励幼儿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和蝴蝶。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故事,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PPT图片活动过程:通过课件引出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幼:毛毛虫!师:你们会学毛毛虫走路吗?我们来学毛毛虫爬一爬,毛毛虫爬的时候手指是一弯一弯的。

师幼共同用食指弯弯作毛毛虫爬的样子。

2、师:你们做的很棒!教师出示毛毛虫的图片。

师:那这只毛毛虫爬了没有?它为什么不动?幼:因为它好饿、想睡觉、没力气、不开心……师:这个小朋友说得很好,这是一只好饿的毛毛虫。

今天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好饿的毛毛虫》,小朋友一起说一说,故事的名字叫……二、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语言+动作)师:这只毛毛虫好饿,它要去找东西吃。

它吃了什么?幼:苹果。

师:吃了几个?幼:一个。

师:好,那我们完整的说一遍。

第一天,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

那它是怎么吃的?幼:啊呜!师:很好。

现在跟老师学一学、做一做,注意一个苹果一声啊呜。

第一天,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

啊呜!(它吃了一个苹果)。

师幼共同做毛毛虫吃苹果的动作,可请个别幼儿表演。

师:可是,到了晚上,毛毛虫的肚子又饿了。

第二天,它又吃了什么?幼:梨子。

师:吃了几个梨子呢?幼:两个。

师:小朋友们快,毛毛虫现在要吃梨子了,啊呜啊呜!几声啊呜?教师在此强调第一天一个苹果一声啊呜,第二天两个梨子两声啊呜。

师:现在你们来吃给老师看看,第二天是不是吃了两个梨子?幼儿练习说完整的语句,并表演。

第二天,毛毛虫吃了两个梨子。

啊呜!啊呜!它吃了两个梨子。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咕噜噜咕噜噜,是什么声音啊?毛毛虫的肚子怎么了?幼:肚子的声音、饿……师:哎呦喂,毛毛虫还是好饿,我们一起帮帮它,去找东西吃吧。

幼儿园《好饿的毛毛虫》教案

幼儿园《好饿的毛毛虫》教案

幼儿园《好饿的毛毛虫》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好饿的毛毛虫》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3. 通过故事学习,帮助幼儿认识食物和数量的关系。

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好饿的毛毛虫》的阅读与理解。

2. 认识食物和数量的关系。

3. 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食物的认识。

2. 难点:食物数量的关系,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好饿的毛毛虫》。

2. 食物图片和实物。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故事课件或图书,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阅读故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认识食物:教师展示食物图片和实物,帮助幼儿认识各种食物。

5. 食物数量的关系: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幼儿理解食物数量的变化。

6. 观察和表达:教师组织幼儿观察食物,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食物的特点。

7.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食物。

8.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情节,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阅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认识食物和数量关系环节的参与度,观察他们对食物的认识和数量变化的理解。

3. 评价幼儿在观察和表达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分析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意和表现,评估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2. 让幼儿尝试自己制作简单的食物,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开展食物主题的烹饪活动,让幼儿参与食物的准备和制作,增加他们对食物的兴趣。

小班语言活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教案与反思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倾听绘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毛毛虫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英语词汇的认知,学习相关动物单词。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4.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PPT或实体书籍。

2. 各种动物的图片或玩具。

3.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4. 音乐播放设备。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2. 绘本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让幼儿感受毛毛虫的成长过程。

3. 动物单词学习(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玩具,引导幼儿说出相应的英文单词,如蝴蝶、苹果、棉花糖等。

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英语,提高幼儿的词汇量。

4. 观察与想象(10分钟):教师提问:“毛毛虫在故事中吃了哪些食物?它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细节,发挥想象力。

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毛毛虫的成长过程。

5. 绘画活动(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给予适当的指导。

6. 分享与展示(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他幼儿和教师给予鼓励和赞美。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强调毛毛虫的成长过程和动物单词的学习。

引导幼儿认识到分享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8. 活动延伸(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其他动物的图片或玩具,学习更多动物单词。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四、活动反思:1. 教师在讲述绘本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和形象,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在单词学习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3. 在绘画活动环节,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象力,给予适当的指导,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好饿的毛毛虫小班绘本教案

好饿的毛毛虫小班绘本教案

好饿的毛毛虫小班绘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主要围绕绘本的第三章节“毛毛虫的一周”进行详细教学。

该部分内容详细描述了毛毛虫从周一到周日,每天吃不同食物、不断长大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以及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挂图、毛毛虫玩偶、食物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老师展示毛毛虫玩偶,引导幼儿观察,谈论毛毛虫的特点。

邀请幼儿扮演毛毛虫,体验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老师讲述绘本第三章节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毛毛虫每天吃的食物和身体变化。

分析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让幼儿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老师分发食物卡片,让幼儿根据绘本内容,将卡片排序,巩固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引导幼儿用水彩颜料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谈论所画食物的营养价值。

老师点评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2. 章节内容:第三章节“毛毛虫的一周”3. 重点知识点:毛毛虫的生长过程、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4. 作业提示:画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并分享给同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并说明其营养价值。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吃苹果。

苹果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毛毛虫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教育意义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效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二、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是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参与的关键。

小班语言活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教案与反思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毛毛虫吃食物的过程。

2.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帮助幼儿认识各种食物和水果,增强他们的生活经验。

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1.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2. 食物和水果的图片或实物3. 毛毛虫的手偶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毛毛虫手偶,引发幼儿对毛毛虫的兴趣。

2. 教师讲述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引导幼儿关注毛毛虫吃的食物。

3. 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毛毛虫吃的食物,并讨论这些食物的特点。

4. 游戏:幼儿扮演毛毛虫,模仿毛毛虫吃食物的动作,体验毛毛虫的成长过程。

四、活动延伸1. 创意绘画: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食物,并围绕食物画出毛毛虫吃食物的场景。

2. 生活实践:教师带领幼儿去果园或超市认识各种水果,让幼儿亲身体验毛毛虫吃水果的过程。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对食物的认识,适时拓展他们的生活经验。

3. 针对不同幼儿的表现,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活动准备2. 毛毛虫和小蝴蝶的手偶3. 大的画纸数张,彩笔、记号笔4. 计时器5. 毛毛虫成长海报模板七、活动过程5. 角色扮演: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手偶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6. 毛毛虫成长游戏:教师在白板上贴出毛毛虫成长海报模板,并准备彩笔、记号笔。

每组派出代表,按照计时器的提示,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彩笔或记号笔在海报上画出毛毛虫吃食物的成长轨迹。

完成后,教师带领幼儿讨论毛毛虫成长的顺序和特征。

八、活动延伸3. 家庭作业: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大的画纸和彩笔,要求他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画出毛毛虫的成长历程,并写上日期,第二天带来分享。

幼儿园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教案教案 - 幼儿园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好饿的毛毛虫》的主要情节和故事内容。

2. 学生能够通过绘本活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3. 学生能够通过剪纸活动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2. 毛毛虫剪纸模板和彩纸3. 彩色铅笔和纸张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提问:谁喜欢听绘本故事?今天我们要听一本有关毛毛虫的故事,请大家先来猜猜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

2. 引入绘本:出示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并简要介绍故事的主题和作者。

阅读绘本(10分钟):1. 教师朗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在读书时要注意语调和节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停下来,询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以确保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绘本讨论(15分钟):1. 提问:毛毛虫最开始吃了什么?接着它吃了什么?最后它变成了什么?2. 引导学生回忆故事中毛毛虫吃的不同食物,帮助学生认识不同食物对毛毛虫的成长和变化的影响。

3.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教导,例如健康饮食和吃得多吃的好处。

剪纸活动(15分钟):1.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毛毛虫剪纸模板和彩纸。

2. 教师演示如何将剪纸模板放在彩纸上,然后用剪刀沿着模板的边缘剪下来,最后将彩纸上的剪纸虫子剪下来。

3.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用剪纸虫子和彩色铅笔制作自己的毛毛虫。

4. 鼓励学生在毛毛虫身上添加更多的颜色和图案。

绘画活动(15分钟):1. 学生用彩色铅笔和纸张画自己喜欢吃的健康食物。

2. 学生可以选择水果、蔬菜、面包或其他健康食物,并用丰富的颜色和细节将其画出来。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画的食物,并简要介绍它们的营养价值和好处。

总结(5分钟):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教导。

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故事中的毛毛虫最终变成了什么?为什么它能变成蝴蝶?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体会。

2024年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精彩教案实用版

2024年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精彩教案实用版

2024年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精彩教案实用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班绘本阅读》第四章《好饿的毛毛虫》。

内容详细讲述了一只毛毛虫从孵化到破茧成蝶的生长过程,通过描绘毛毛虫饥饿时不断寻找食物的情景,让学生了解蝴蝶的变态发育过程以及食物的营养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毛毛虫的生长过程、食物的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观察绘本插图,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好饿的毛毛虫》、食物模型、毛毛虫生长过程图解。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述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和食物的营养价值。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毛毛虫,寻找食物,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关于毛毛虫生长过程的题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解答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图。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饿的毛毛虫》2. 板书内容:(1)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卵→幼虫→蛹→成虫(2)食物的营养价值:水果、蔬菜、肉类等(3)例题解答: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并用文字描述。

2. 答案示例:毛毛虫的生长过程:第一天:卵第二天:幼虫(吃水果、蔬菜、肉类等)第三天:幼虫(吃水果、蔬菜、肉类等)第四天:蛹第五天:成虫(蝴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024幼儿《好饿的毛毛虫》绘本PPT课件

2024幼儿《好饿的毛毛虫》绘本PPT课件

02 故事情节梳理与 解读
故事情节概述
开篇引入
绘本以一片绿叶上的卵开始,预示着新生 命的到来。
蝴蝶的诞生与飞舞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茧破裂,从中飞出 一只美丽的蝴蝶。
毛毛虫的诞生与成长
卵孵化出一只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它开始 四处寻找食物。
形成茧与蜕变
吃饱后的毛毛虫不再感觉饥饿,它开始建 造自己的小房子(茧),并在里面进行蜕 变。
分享交流
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鼓励他们用自己 的语言描述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肯定和鼓励
对幼儿的观察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 自信心和成就感。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 思考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 虫》的情节梳理
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 化过程
通过故事学习到的关于 自然和生态的知识
食物的寻找与变化
毛毛虫吃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如苹果、梨 子、李子等,每次吃完都会感觉身体有一 些变化。
角色形象分析
毛毛虫
各种食物
故事的主角,象征着成长与变化。从最初 的又小又饿,到最后的化茧成蝶,它的形 象变化体现了生命的成长过程。
代表了毛毛虫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经历和体 验,也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运用水平、垂直、对角线等多种 构图方式,使画面更加生动、有
趣。
巧妙的版面布局
合理安排图文位置,保持版面平衡 ,突出重点内容,引导幼儿更好地 理解故事。
创意的文字设计
运用变形、夸张等手法设计文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增强文字的表现力,提升绘本的艺 术品质。
05 互动环节:手工 制作毛毛虫玩具
材料准备与制作步骤

小班绘本教案《好饿的毛毛虫》

小班绘本教案《好饿的毛毛虫》

小班绘本教案《好饿的毛毛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教材章节包括:封面、扉页、以及结尾。

封面和扉页展示了绘本的主题和日期,部分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单的文字描述了毛毛虫的成长过程,结尾部分则揭示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奇迹。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丰富他们的生物学知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毛毛虫的变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若干份,毛毛虫手偶一个,蝴蝶翅膀一对。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毛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 讲解:教师逐页讲解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提问:“毛毛虫为什么会变瘦?”、“它吃什么?”、“它变成蝴蝶了吗?”等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 实践活动: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毛毛虫生长的过程,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语言描述毛毛虫的变化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好饿的毛毛虫板书内容:封面:展示绘本封面扉页:展示绘本扉页毛毛虫吃树叶变瘦变成蝴蝶结尾:毛毛虫变成蝴蝶的奇迹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2. 请家长协助幼儿用毛线制作一个毛毛虫手偶,下次上课时带来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推荐更多适合小班幼儿的绘本,丰富幼儿园的阅读资源。

小班绘本教案《好饿的毛毛虫》

小班绘本教案《好饿的毛毛虫》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知道毛毛虫是如何变成蝴蝶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的故事情节。

2. 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3. 蝴蝶的形态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知道毛毛虫是如何变成蝴蝶的。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2. 准备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

3.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好饿的毛毛虫》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3. 观察与讨论:教师展示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讨论毛毛虫是如何变成蝴蝶的。

4.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绘制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界的生物生长变化。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毛毛虫和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毛毛虫生长变化过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倾听幼儿在讨论中的发言,评价幼儿对毛毛虫生长变化过程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讨论和绘画活动。

2.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应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十、教学拓展:1. 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观察生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幼儿园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教案教案:幼儿园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毛毛虫》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好饿的毛毛虫》这本绘本故事;2.能够理解故事中的基本情节;3.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4.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幼儿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好饿的毛毛虫》一本绘本;2.相关的幼儿绘本教具;3.绘本故事中的相关角色和道具模型。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读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并询问幼儿是否听说过这本书或者是这本书的作者。

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阅读绘本(15分钟)教师开始朗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同时可以边读边指着绘本中相应的图片,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

读完每一页后,教师可提问幼儿相关的问题,帮助幼儿思考和回答。

3.角色扮演(15分钟)根据绘本中的角色和情节,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扮演毛毛虫,学生扮演其他动物角色,模拟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再现故事中的场景。

4.表演游戏(15分钟)教师将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分配给幼儿,引导幼儿通过表演游戏来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可以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5.制作小毛毛虫(20分钟)教师将故事中的小毛毛虫的形象画出来,让幼儿参考并画出自己心中的小毛毛虫。

然后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彩纸和其他装饰材料,引导幼儿用这些材料制作出自己的小毛毛虫。

6.展示和分享(10分钟)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小毛毛虫展示给其他幼儿观看,并在展示过程中讲述一下自己对这个绘本的理解和所表达的意思。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堂绘本活动的课程,不仅让幼儿对绘本故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绘本故事这一资源,设计更多的活动与课程,以帮助幼儿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好饿的毛毛虫教案小班

好饿的毛毛虫教案小班

好饿的毛毛虫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成长过程,认识不同的食物。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好饿的毛毛虫》2. 故事主要人物:毛毛虫、小动物、食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成长过程,认识不同的食物。

2.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毛毛虫手偶、食物图片、画纸、彩笔等。

2. 环境:舒适、安静的阅读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毛毛虫的歌曲,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出示毛毛虫手偶,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2. 故事讲述:(1)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毛毛虫的成长过程和食物的变化。

3. 活动拓展:(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观察活动,认识不同的食物。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制作毛毛虫的食物链。

4. 情感延伸:(1)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毛毛虫的认识,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毛毛虫成长的过程。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让幼儿认识到珍惜食物、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评估幼儿在观察活动中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他们在动手操作活动中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3. 关注幼儿在情感延伸活动中对毛毛虫的关爱和对食物的珍惜态度,以及他们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阅读类似的故事给幼儿听,培养幼儿的家庭阅读习惯。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毛毛虫的成长过程,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复习和巩固故事内容。

3. 主题活动:教师组织一次“毛毛虫爬行比赛”,让幼儿通过游戏体验毛毛虫的成长乐趣。

小班活动《好饿的毛毛虫》

小班活动《好饿的毛毛虫》
01
总结回顾
02
延伸拓展
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内容和故事情节,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进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 感。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与毛毛虫相关的图书、图片等资源,引 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或者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 ,让幼儿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毛毛虫的认知和感受。
适用年龄段及人数
本活动适用于3-6岁的幼儿, 建议每个班级安排10-15名孩
子参与。
02
01
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特 点,适当调整活动难度和内容。
02
活动准备与安排
时间、地点及参与人员
01
时间
XXXX年XX月XX日,上午X点 至X点
02
地点
幼儿园室内活动室
03
参与人员
小班全体幼儿及教师
物资准备清单
游戏三:《快乐分享》
游戏目标
通过分享食物和故事,培养孩子们的 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他 们学会感恩和分享。
游戏准备
准备一些食物和饮料,以及用于分享 的小盘子或杯子。
游戏三:《快乐分享》
游戏过程
1. 引导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营造温馨的氛围。
2.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找到的食物和制作的蝴蝶作品,同时讲述自己的 心得和感受。
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肯定 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增强孩子的 自信心和积极性。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参与活动
激发兴趣
家长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 展示生动的图片等方式,激发孩 子对活动的兴趣,吸引孩子的注
意力。
明确任务
家长应清晰地向孩子说明活动的任 务和要求,让孩子明确自己在活动 中的目标和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及变成蝴蝶的演变过程。

2、培养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PPT;毛毛虫玩具;蝴蝶图片、袜子、报纸、扭扭绳
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毛虫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猜猜看会是谁呢?
2.教师引导幼儿跟毛毛虫打招呼。

二、播放PPT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毛毛虫变蝴蝶》
1.星期一,吃了什么?(苹果)吃了几个?(1个)
2.星期二,吃了什么?(梨子) 吃了几个?(2个)
3.星期三,吃了什么?(李子)吃了几个?(3个)
4.星期四,吃了什么?(草莓)吃了几个?(4个)
5.星期五,吃了什么?(橘子)吃了几个?(5个)
6.毛毛虫吃了那么多东西,你们觉得它吃饱了吗?(没有)
7.那我们在来看看星期六,它又吃了什么?吃了这么多东西
之后毛毛虫怎么了?
9.星期天,毛毛虫啊给自己吃了一片树叶,他觉得舒服多了。

小结:亲爱的家长朋友们,通过绘本故事,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及变成蝴蝶的演变过程,培养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播放毛毛虫演变蝴蝶的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跟蝴蝶打招呼)。

四、小朋友我们也来做一只毛毛虫吧?教师讲解并示范制作毛毛虫
的过程。

五、幼儿操作:
要求:1.将报纸撕一撕、捏一捏、揉一揉
2.再将纸球塞到袜子最里面
3.然后使用扭扭绳将它绕一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