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操作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操作手册
制定人:审核人:
桩基操作手册
目录
一打桩前准备事宜
二、打桩注意事项
三、打桩过程控制
四、打桩质量要求
五、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
桩基操作手册
(一)打桩前的准备工作
1、处理障碍物
打桩前,应认真处理高空、地上和地下障碍物,如地下管线、旧有基础、树木杂草等。此外打桩前应对现场周围(一般10米以内)的建筑物作全面检查,如有危房或危险构筑物,必须预以加固,不然由于打桩振动,可造成倒塌。
2、平整场地
在建筑物基线以外4~6m范围内的整个区域或桩机进出场地及移动路线上,应作适当平整压实,并做适当坡度,保证场地排水良好。否则由于地面高低不平,不仅使桩机移动困难,降低沉桩生产率,而且难以保证使就位后的桩机稳定和入土的桩身垂直,以致影响沉桩质量。
3、抄平放线,定桩位,设标尺
在沉桩现场或附近区域,应设置数量不少于2个的水准点,以作抄平场地标高和检查桩的入土深度之用。根据建筑物的轴线控制桩,按设计图纸要求定出桩基础轴线(偏差值应≤20mm)和每个桩位(偏差值应≤10mm)。定桩位的方法,是在地面上用小木桩或撒白灰点标出桩位(当桩较稀时使用),或用设置龙
门板拉线法定出桩位(当桩较密时使用)。其中龙门板拉线法可避免因沉桩挤动土层而使小木桩移动,故能保证定位准确。同时也可作为在正式沉桩前,对桩的轴线和桩位进行复核之用。
打桩施工前,应在桩架或桩侧面设置标尺,以观测、控制桩的入土深度。
3、进行打桩试验(又叫沉桩试验)。
沉桩前应作数量不少于3根桩的打桩工艺试验,用以了解桩的贯入度、持力层强度、桩的承载力,确定桩的长度,以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反常情况等。没有打过桩的地方先打试桩是必要的,通过实践来校核拟定设计方案,确定打桩方案,保证质量措施和打桩技术要求。因此试桩必须细致地进行,根据地质勘探钻孔资料,选择桩位以能代表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打试桩时,要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画出各土层深度、打入各土层的锤击次数,最后精确的测量贯入度。
4.确定桩长:
根据地勘报告确定试验桩的长度,如果出现桩难以沉降时,应及时进行管桩单桩承载力试验,检查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承载力检测报告及贯入度修正管桩长度,以及参考试验桩桩身高低平均值,确定桩基长度,编制标准的施工技术方案,注意过程控制。
5、确定打桩顺序
打桩时,由于桩对土体的挤密作用,先打入的桩被后打入的桩水平挤推而造成偏移和变位或被垂直挤拔造成浮桩;而后打入的桩难以达到设计标高或入土深度,造成土体隆起和挤压,截桩过大。所以,群桩施工时,为了保证质量和进度,
防止周围建筑物破坏,打桩前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桩的规格、长短以及桩架移动是否方便等因素来选择正确的打桩顺序。
常用的打桩顺序一般有下面几种:
自两侧向中间打图2-12(a)
逐排打设图2-12(b)
自中间向四周打图2-12(c)
自中间向两侧打图2-12(d)
图2—12打桩顺序(a)从两侧向中间打(b)逐排打设
(c)自中央向四周打(d)自中央向两侧打
采用逐排打设,则土体向一个方向挤压,使地基土挤压的程度不均匀。这样可能使桩打入深度逐渐减少,会引起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自两侧向中间打,则中间部分的土层挤压密实,使桩不易打入,并且打中间各桩时,已打的外侧各桩可能受挤压而升起。
根据施工经验,打桩的顺序,以自中部向四周打,自中间向两侧打为最好。但桩距大于或等于四倍桩直径时,则打桩顺序关系不大,可采用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施打的方式(逐排打设)。这样,桩架单方向移动,打桩效率高。
为减少挤土影响,确定沉桩顺序的原则应入下:
a、从中间向四周沉设,由中及外;
b、从靠近现有建筑物最近的桩位开始沉设,由近及远;
c、先沉设入土深度深的桩,由深及浅;
d、先沉设断面大的桩,由大及小。
e、先沉设长度大的桩,由长及短。
打桩顺序确定后,还需考虑桩架是往后“退打桩”还是向前“顶打桩”。当打桩地面标高接近桩顶设计标高时,打桩后实际上每根桩还会高出地面。这是由于桩尖持力层的标高不可能完全一致。而预制桩又不能设计成各不相同的长度,因此桩顶高出地面是不可避免的。在此情况下,桩架只能采取往后退行打桩的方法。由于往后退行,桩不能事先将桩布置在地面,只能随打桩随运桩。如打桩后桩顶的实际标高在地面以下时,桩架则可以采取往前顶打的方法。此时只要场地允许,所有的桩都可以事先布置好,避免桩的场内二次搬运
(二)打桩注意事项
1、打桩属隐蔽工程,为确保工程质量,分析处理打桩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和为工程质量验收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打桩时必须对每根桩的施打,进行必要的数值测定和做好详细记录。
2、打桩时严禁偏打,因偏打会使桩头某一侧产生应力集中,造成压弯联合作用,易将桩打坏,为此,必须使桩锤、桩帽和桩身轴线重合,衬垫要平整均匀,构造合适。
3、桩顶衬垫弹性应适宜,如果衬垫弹性合适会使桩顶受锤击的作用时间及锤击引起的应力波波长延长,而使锤击应力值降低,从而提高打桩效率并降低桩的损率。故在施打过程中,对每一根桩均应适时更换新衬垫。
4、打桩入土的速度应均匀,连续施打,锤击间歇时间不要过长。否则由于土的固结作用,使继续打桩受阻力增大,不易打入土中。桩时如发现锤的回弹较大
且经常发生,则表示桩锤太轻,锤的冲击动能不能使桩下沉,此时应更换重的桩锤。
5、打桩时如发现锤的回弹较大且经常发生,则表示桩锤太轻,锤的冲击动能不能使桩下沉,此时应更换重的桩锤。
6、打桩过程中,如桩锤突然有较大的回弹,则表示桩尖可能遇到阻碍。此时须减小锤的落距,使桩缓慢下沉,待穿过阻碍层后,再加大落距并正常施打。如降低落距后,仍存在这种回弹现象,应停止锤击,分析原因后再行处理。
7、打桩过程中,如桩的下沉突然增大,则表示可能遇到软土层、洞穴或桩尖、桩身已遭受破坏等。此时也应停止锤击,分析原因后再行处理。
8、若桩顶须打至桩架导杆低端以下或打入土中,均需送桩。送桩时,桩身与送桩的纵轴线应在同一垂直轴线上。
9、若发现桩已打斜,应将桩拔出,探明原因,排除障碍,用砂石填孔后,重新插入施打。若拔桩有困难,应在原桩附近再补打一桩。
10、打桩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送桩,因送桩与预制桩的截面有差异时,会使预制桩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此外,还会导致预制桩入土时发生倾斜。
11、垫木、桩帽和送桩,桩锤与桩帽之间应放置垫木,以减轻桩锤对桩帽的直接冲击。垫木应采用硬杂木制作,为增加锤击次数,垫木上配置一道钢箍。垫木下为桩帽,桩帽由扁钢焊成,其内孔尺寸视桩截面而定,一般不大于桩截面尺寸1~2厘米,深度为1/2~1/3桩的边长或直径。
在打桩时,若要使桩顶打入土中一定深度,则需设置送桩。送桩大多用钢材制作,其长度和截面尺寸应视需要而定。用送桩打桩时,待桩打至自然地面
上0.5m左右,把送桩套在桩顶上,用桩锤击打送桩顶部,使桩顶没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