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 精品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上《4第2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word教案 (10)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上《4第2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word教案 (10)](https://img.taocdn.com/s3/m/922a9b6f7cd184254b35359a.png)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读图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想一想1.我们的教室中,你能找出哪些东西属于工业的产品?2.你还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来自于工业?教师引言:通过大家的寻找,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工业品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那么究竟什么是工业生产?下面我们通过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来总结一下工业生产的概念。
学生可以从教室里找出属于工业的产品,例如:课桌、书本、文具、讲桌等;日常生活中工业品就更多了,学生可从家里客厅摆设找出工业品,初步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结合日常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职探索的欲望合作探究探究一:工业与我们(一)工业生产【播放视频】汽车生产过程问题: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生产过程主要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呢,该视频也直观说明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你能否试着总结工业的概念?教师引导:“开采矿产”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源,“冶炼钢铁”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汽车制造”是对原材料加工后再加工:以下哪些属重工业产品,哪些属轻工业产品?①机床②棉布③汽油④煤炭⑤钢材⑥面包⑦电视⑧汽车学生观察视频,试着总结工业生产的概念学生回答:经历了“开采矿产-冶炼钢铁-汽车制造”等程序,然后试着总结工业生产的概念。
根据教师的引导,得出结论:工业生产指的是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学生课根据日常所闻猜一猜,重工业:①机床③汽油④煤炭运用视频,将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
1.通过实例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2.通过实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认识不同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差异对我国工业分布的影响3. 能够运用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工业产值分布图等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 4.2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教案 (
![八年级地理上册 4.2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教案 (](https://img.taocdn.com/s3/m/45a9ab57a2161479171128d9.png)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1.知道工业的概念,说出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2.以食品加工厂、钢铁厂为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3.通过阅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大国重器》第六集的视频片段(片头2分钟)。
师: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工业产品。
因为生产要求不同,它们往往产自不同的地方。
请同学们说说教室里有哪些工业产品,哪些可能产自本地?板书课题:持续协调发展工业(1)———工业的分布学生观看视频。
感受中国工业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积极踊跃回答问题。
感受到工业产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及周围所必须用到的工业产品的认识,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个初步的认识。
启迪思维导学新知一、工业与我们知识点一:工业的含义及作用1、读课本P82的图文内容,说出:(1)工业的含义。
(2)工业的作用。
2、思考:工业对国防、交通、农业有什么影响?二、工业的分布知识点:一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读课本P84图4—2—1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完成:学生通过看课本,划出重点知识;然后独立读图思考,讨论交流、认真解答。
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总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可为国防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为交通运输提供先进的机车和工程机械;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
小组同学认真读图,分析、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
积极回答老师利用图片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1)找出我国沿海、沿长江、沿京广线的主要工业城市。
(2)指图说出哪些地区工业城市分布比较密集,并总结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东西差异。
(3)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
知识点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1、在课本P84图4—2—1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上,圈画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99f2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2.png)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了解工业持续协调发展的概念;3.掌握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4.分析工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5.了解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二、教学重点1.工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工业持续协调发展的概念;3.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三、教学内容1. 工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工业的主要作用包括: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2. 工业持续协调发展的概念工业持续协调发展是指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 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1)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建设,提高工业总体水平。
1953年至1957年实施“五年计划”,建立了以机械、电力、冶金等为主的重工业基础,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2)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工业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从单一重工业向多元化、轻工业化的转变。
我国工业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大国之一。
(3)我国工业现状当前,我国工业总体形势较好,产值及利润稳步增长,科技创新加快,实现了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的转变。
但是,工业发展同样面临诸多问题,如资源约束、环境污染、技术创新不足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述工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工业持续协调发展的概念、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2.对话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究工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和工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4.实践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活动,了解本地区、本城市的工业发展状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第2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第2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783206f705cc17542709a7.png)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的定义,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通过实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认识不同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差异对我国工业分布的影响。
3.运用工业基地、工业城市、工业产值分布图等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4. 会分析四大工业基地优缺点。
【教学重难点】四大工业基地优缺点【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法【教学方法】读图法、讨论法、对比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读图说概念举例加深印象:1.将苹果摘下来后,做成苹果罐头是否叫工业?2.将苹果摘下来后,运到市场销售是否叫工业?教师分析:主要从定义来判断,(农产品、有加工过程)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如开采铁矿),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冶炼钢铁)、再加工(制造汽车)的过程。
1.叫工业2.不叫工业概念,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工业的定义(逐字分析)承转先想一下以前学过的“影响农业的因素”来对比分析工业因素。
下面我们就以大型食品加工厂为例,来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读图感知二.工业的分布(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1.提出问题:结合课本P83活动提思考影响大型食品加工厂选址的因素有哪些?活动:角色扮演假如你们小组是一来华投资的团队,准备在华投资开办柑橘外销加工厂,你们团队认为把工厂放在中国的哪个城市最能赚钱?并说出理由。
教师在小组发言后及时总结:表扬优点更正错误适时提示学生分角色讨论,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如下:A小组:我们小组认为选择在某某,因为某某临海,又靠近,无论交通、科技这些条件都很好,所以我们认为最好在某某。
B小组:我们小组认为选择在某某,首先某某交通也很便利,利于产品外销,另外当地劳动力资源也很丰富,最主要的是某某比某某更靠近原料产地,因为柑橘产自南方,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最好选择在某某建厂。
C小组:我们认为选在乌鲁木齐,因为那里葡萄长得和通过读图和聆听教师讲解,知道影响工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通过观察图片知道科技水平开采铁矿冶炼钢铁制造汽车角色扮演首先带着学生回顾“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再将这些条件一一带入工业,看是否适合于工业的发展。
商务星球版新版 地理 八年级 上《持续协调发展工业》学案——第一课时 (1)
![商务星球版新版 地理 八年级 上《持续协调发展工业》学案——第一课时 (1)](https://img.taocdn.com/s3/m/b2d58117b52acfc789ebc92c.png)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和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1.重点: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
2.难点:我国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三、导学问题1.工业生产是指从()取得物质资源(如采矿),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的过程。
2.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影响到农业、交通、商业和国防的现代化。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3.工业的发展需要有利的()条件和相应的()条件。
不同地区工业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也存在()。
4.我国工业分布不均衡,从整体上看,呈现出()、()、()分布的特点。
5.沿海工业地带集中了我国最发达的几个工业基地,如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6.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钢铁企业大多分布在铁矿煤矿产地。
近几十年来,一些钢铁企业从原料产地向沿海转移,这样既能()铁矿石的运输成本,又能面向广阔的(),增强企业的()。
7. 什么是重工业?什么是轻工业?(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使用“学乐师生”APP 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8.指出哪些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密集,说说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东西差异四、参考资料重工业重工业是“轻工业”的对称,是指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基础重工业是指以高档耐用消费品、装备料工业和机械工业等的生产为核心。
在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化学工业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工业结构的产业分类中,往往把化学工业独立出来,同轻、重工业并列。
这样,工业结构就由轻工业、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三大部分构成。
常有人把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放在一起,合称重化工业,同轻工业相对。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9a5f102b160b4e777fcf26.png)
(2)对比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教室的图片:
说说教室里有哪些工业产品?哪些可能产自本地?
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工业产品。因为生产要求不同,它们往往产自不同地方。
学生回答问题
感知工业产品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社会经济条件:
便捷的交通、发达的技术、广阔的消费市场等
1.学生读图找出
2.东部地区工业城市密集
3.东部地区工业城市密集,西部地区工业城市稀疏
学生读图找出:
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学生总结:
1.工业特点:分布不均衡,东密西疏,呈现沿海、沿长江、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2.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沈阳、大连为中心)
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
工业与我们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工业的分布
教堂反思
本节课主要有两个环节:工业与我们,工业的分布,环节虽少,但学习的内容多,容量大。本节课主要利用各种资料,读图、分析、对比、归纳、总结,重点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最后得出工业分布的特点。
在“工业分布”这一环节上,重点是工业沿海、沿长江、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以及四大工业基地,这一部分耗时较多,导致后半部分时间紧迫,练习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
巩固提升
1.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B)
A.农业B.工业
C.种植业D.畜牧业
2.下列属于重工业的是(C)
A.纺织工业B.食品工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2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2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https://img.taocdn.com/s3/m/1d7b3cde3b3567ec102d8ab1.png)
3、说出工业的东西差异
4、总结工业的分布特点。
5、梳理本节课知识结构,突出知识重点和关键。
第三阶段 当堂检测
(五)练基础:当堂训练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首先读记自己在自主学习时出现的疑难问题,然后对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5分钟后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老师进行抽查,比哪些同学学得好,记得牢。
了解学情:了解大多数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学生对问题的完成情况。
第二阶段、合作探究
(三)学生说:分组展示
1.过渡语:下面找4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问题的答案,下面的同学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做好订正准备。
2.了解学情:认真审查上台板演的学生做题情况和了解下面学生对问题的完成情况,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自学情况。
(1)、三六五课堂教学,摆脱过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机会,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2)、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满怀兴致的自主学习;在体验地理知
识的生成过程中,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探究思维能力。
指导语要具体,准确,做到五个,明确:内容、时间、方法、达到的标准、考核的方法及要求。
(1)简单的选择学困生来说,
(2)教师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3)做好兵教兵的指导。
练基础阶段。让大部分学生掌握。
针对本节课内容,一口头表达或板书的形式展示出来,
练能力阶段:
当堂独立完成作业,使知识转变为能力。
教
后
记
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
主 备 课
二次备课
【课题】:第2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ec74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d.png)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学习工业发展的分类和区域分布3.强化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理念,掌握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具体实践4.培养学生实现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相对的观念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工业的定义和特征2.工业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3.工业化进程的三个阶段4.世界工业的分布及特点第二节工业的分类和区域分布1.按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水平分工业的分类2.按时间和区域分工业的发展阶段3.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形态及发展模式4.世界工业地理格局的特点和变化第三节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理念和实践1.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理念和基本内涵2.环境友好型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典型的环保型工业园区及其建设成果4.我国环保型工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第四节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1.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协调发展的关系2.如何实现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3.以“绿色、低碳、循环、环保”为主要特点的未来工业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引入:“工业,是人们利用机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把原材料加工成商品的经济活动。
我们将在本节课程中学习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分组讨论:请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工业的重要意义。
3.授课: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工业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及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形态及发展模式。
第二节工业的分类和区域分布1.授课:按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水平分工业的分类。
2.案例学习:请学生查找1-2个全球有代表性的工业城市进行调研,并总结其主要特点。
3.学生报告:请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理念和实践1.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环保型工业成为了工业发展的趋势,但在实践中尚存在不少难题。
我们将在本节课程中探究环保型工业的概念及其实践。
”2.授课: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理念和基本内涵,环保型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商务星球版新版 地理 八年级 上《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案——第一课时 (1)
![商务星球版新版 地理 八年级 上《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案——第一课时 (1)](https://img.taocdn.com/s3/m/0125310ba300a6c30c229f61.png)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课前准备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学生竞答(抢答)教师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一)工业与我们出示课件图,你能说出工业的定义学生回答: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阶段。
教师板书:1.工业: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或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生产部门。
小组活动:汽车轮胎“追根寻源”:合成橡胶工业──石油工业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汽车工业与轮胎制造业相互按比例发展的关系。
归纳生产过程的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教师承转: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工业可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每种类型有哪些工业部门?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的工业──采煤工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钢铁工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汽车工业教师承转提问:每一种工业产品都与多个工业部门有关,这么多工业部门是如何分类的?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各个部门:重工业是生产主要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产需要;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活需要的生活消费品,部分用于生产。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学设计1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48d86a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e.png)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主要介绍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认识到工业发展必须与环境相协调,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工业发展的认识较片面,容易忽视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全面的工业发展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特点,掌握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特点。
2.难点:如何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2.课件:工业发展历程、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相关图片和资料3.案例:我国某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及环境问题4.小组讨论题:关于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发展是否与环境相协调。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强调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2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商务星球版
![4.2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商务星球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8244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0.png)
1. 课堂评价
2. 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作业评价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工业布局影响因素、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特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深化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
5. 实践活动(10分钟)
-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工业布局设计,要求考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
- 各组展示设计成果,进行全班评价和讨论。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成果,强调可持续发展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4.2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第一课时 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商务星球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至49页的“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章节,涵盖以下内容:
1. 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等。
2. 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7. 作业布置(5分钟)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工业发展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等。他们能够分析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改进措施。
2. 过程与方法: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结合地图和案例,分析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第2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教案商务星球版(1)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第2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教案商务星球版(1)](https://img.taocdn.com/s3/m/60029f9281c758f5f71f6755.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第2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教案商务星球版(1)【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读图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想一想1.我们的教室中,你能找出哪些东西属于工业的产品?2.你还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来自于工业?教师引言:通过大家的寻找,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工业品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那么究竟什么是工业生产?下面我们通过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来总结一下工业生产的概念。
学生可以从教室里找出属于工业的产品,例如:课桌、书本、文具、讲桌等;日常生活中工业品就更多了,学生可从家里客厅摆设找出工业品,初步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结合日常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职探索的欲望合作探究探究一:工业与我们(一)工业生产【播放视频】汽车生产过程问题: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生产过程主要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呢,该视频也直观说明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你能否试着总结工业的概念?教师引导:“开采矿产”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源,“冶炼钢铁”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汽车制造”是对原材料加工后再加工:以下哪些属重工业产品,哪些属轻工业产品?①机床②棉布③汽油④煤炭⑤钢材⑥面包⑦电视⑧汽车⑨纸张⑩饮料教师补充:工业部门的分类重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
轻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部分。
(二)工业与我们的生活学生观察视频,试着总结工业生产的概念学生回答:经历了“开采矿产-冶炼钢铁-汽车制造”等程序,然后试着总结工业生产的概念。
根据教师的引导,得出结论:工业生产指的是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学生课根据日常所闻猜一猜,重工业:①机床③汽油④煤炭⑤钢材⑧汽车轻工业:②棉布⑥面包⑦电视⑨纸张⑩饮料学生自选角色并简述,例如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各种农运用视频,将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4章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4章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3442251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e.png)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4章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4章第二节》这一节主要讲述的是如何持续协调地发展工业。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市场等因素来发展工业。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和发展工业方面的知识可能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和掌握发展工业的方法和原则。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学会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市场等因素来发展工业。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学会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市场等因素来发展工业。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和掌握发展工业的方法和原则。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工业发展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发展工业的方法和原则。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工业发展案例和图表。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知道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吗?”,“你们能想到一些著名的工业区吗?”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数据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工业的重要性。
同时,呈现一些典型的工业发展案例,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深圳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各个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例如,让学生分析美国的硅谷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是由于其地理位置、人才、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八年级 上学期 地理 商务星球版 20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参考学案(第1课时)
![八年级 上学期 地理 商务星球版 20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参考学案(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a94429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5.png)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含义及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掌握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工业与我们1.工业概念:工业生产是指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的生产过程。
2.工业作用: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
二、工业的分布1.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分布,西部地区工业分布,呈现出沿、沿、沿分布的特点。
2.四大工业基地【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工业产品有哪些?2.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有哪些?【达标检测】1.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A.开采铁矿 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C.生产化肥、农药 D.人工养殖珍珠2.读“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位于我国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利用侨乡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为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读“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B.工业基础薄弱【拓展阅读】中国将建设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1.山西能源基地,以煤炭、电力为主要职能。
2.内蒙古东部能源基地,利用褐煤发展煤炭、电力工业。
3.鄂尔多斯能源基地,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
4.西南地区能源基地,以水电、煤炭、天然气为主。
5.新疆能源基地,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太阳能为主。
4.4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 精品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
![4.4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 精品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6931a0e24afe04a1b071de89.png)
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能说出我国主要工业地带和工业基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过程与方法:1、能用图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能绘制一些简单工业产品的生产联系图。
3、能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我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分类。
教学难点:1.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读图、填图法、综合归纳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过程:C、沪宁杭D、珠江三角洲6、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也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城市是()A、北京B、天津C、上海D、广州12、从我国工业分布看,黄河流域是()A、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地带B、机械制造的重要工业地带C、食品加工的重要工业地带D、电子产品制造的重要工业地带二、读图题1、读“我国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回答(6分)(1)该图表示的工业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沿河、沿海铁路沿线)工业带(2)数字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工业区;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区。
(3)①工业区以_______(轻、重)工业为主。
(4)④工业区位于________省(5)字母A表示的工业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 。
思这节课是中国经济与文化中的第3课,通过认真备课思考并结合学生的课堂情况,依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比较清晰、紧凑,讲练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能说出我国主要工业地带和工业基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
的关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
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过程与方法:1、能用图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
发展的条件。
2、能绘制一些简单工业产品的生产联系图。
3、能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具
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
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我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分类。
教学难点:1.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读图、填图法、综合归纳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教学过程: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6、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也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城市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12、从我国工业分布看,黄河流域是()
A、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地带
B、机械制造的重要工业地带
C、食品加工的重要工业地带
D、电子产品制造的重要工业地带
二、读图题
1、读“我国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回答(6分)
(1)该图表示的工业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沿河、沿海铁路沿线)工业带
(2)数字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工业区;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区。
(3)①工业区以_______(轻、重)工业为主。
(4)④工业区位于________省(5)字母A表示的工业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 。
思
这
节课是
中国经
济与文
化中的
第3课,通过认真备课思考并结合学生的课堂情况,依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比较清晰、紧凑,讲练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
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本质。
并结合实际,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感受地
以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注,以后教学中应注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