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
浅析鲁迅小说的的艺术特性
浅析鲁迅小说的的艺术特点恩格斯针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说过:“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同样,我国的“五四”运动时期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也产生了巨人的时期。
鲁迅就是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巨人之一。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作品数量丰富,影响深远,在诗歌、小说、杂文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且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
本文试从语言、结构、人物形象、题材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简笔传神的语言风格“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固然是一个奇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语言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写小说的。
他主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他的小说的语言具有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风格。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特色。
(一)锤炼字句,准确、精炼。
例如《药》中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这一段话用了“掏”、“掏出”、“交给”、“抖抖的”、“装入”、“按了两下”等动词和形容词,形象地描写勤劳俭朴的华老栓夫妇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要拿去买人血馒头治儿子的痨病时小心谨慎地沉重心情。
(二)联辞结采,出神入化。
鲁迅运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1.比喻:如《药》中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用提着颈子的鸭来比喻人们踮着脚伸着头,拥挤在刑场周围看斩首的情形,反映了他们愚昧、麻木。
浅论鲁迅小说的叙事技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叙事艺术技巧的分析,归纳出了鲁迅善于精心选择叙事的角度、确定最佳的视点、善于选择恰当的叙事方式、安排叙事的线索和节奏、注意锤炼叙事语言,增强语言力度等特征。
关键词:鲁迅;小说;叙事;技法小说作为叙事的艺术,毫无疑问,需要讲究叙事的技巧。
对此,历代文论家、小说评论家都有过不少精辟的见解,他们对叙事的审美实践,有着较为系统的总结。
鲁迅从现代审美意识出发,对中外叙事的技巧做了重新的审视,吐纳创新,求得了技术上的上达。
他善于精心选择叙事的角度,确定最佳的视点,善于选择恰当的叙事方式,安排叙事的线索和节奏,注意锤炼叙事语言,增强语言力度。
一、确定最佳视点最为叙事文学的小说,必须分析有叙述人讲述故事情节或场面的“视点”,有时候是一个人叙述,有时候是几个人叙述,并且叙述人各有各的观察、叙述的角度,这个观察、叙述的角度,借用绘画透视学的术语,叫做“视角”或者“视点”。
小说中的视点,设在作品外部的,叫“外视点”,即作者是故事的叙述者,但他却置身局外,从旁描述,对故事了如指掌,“全能全知”,一切都是由他来叙述,来评判,所以由称“全知视点”,中国传统小说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采用的大多都是“外视点”。
“内视点”是把视点设在作品的内部,由作品中的人物来充当叙述人,用人物的眼光来观察、叙述、评判,采用内视点叙述评判故事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发展的很快,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鲁迅的《孔乙己》都是这方面的成功的范例。
1、外视点。
采用外视点,叙述比较自由,视角也比较广阔,叙述角度不像小说中的人物,受其身份、性格和活动范围的限制,它可以纵横捭阖,对题材的适应性较强。
鲁迅注意到了外视角的审美优势,所以在不少篇章中采用了这一视角,如《阿Q正传》,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
小说为了充分地自由记叙阿Q的行状,把它放在非常广阔的背景上揭示他的性格,作者在“序”中露面做了一番“正名”的议论之后,就退出了画面,置身局外,从旁客观地叙述阿Q的生活遭际和命运。
浅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
浅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作者:涂翠平来源:《老区建设》2008年第20期[提要]《狂人日记》关于“吃人”的社会批评,主要是一种对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文化形态进行反思之后的严厉抨击。
鲁迅从家族内部的陈腐的伦理关系入手,深刻概括了中国人处在家族制社会中卑劣的生存状态,让读者从“吃人”境层上去切实感知中国家族制度及其儒家思想这一文化依托的虚伪性,《狂人日记》也展露出鲁迅自己那种来源于某些传统文化的束缚的难以张扬但可以领略的心理弱势。
[关键词]《狂人日记》;鲁迅;封建家族制度;吃人[作者简介]涂翠平(1984-),女,江西省南昌市江安学校。
(江西南昌 330012)《狂人日记》是鲁迅小说集《呐喊》集中的第一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发表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夜。
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了。
广大的农民依然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封建阶级依然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的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
在这种形势下,鲁迅以他敏锐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同时也暗示了狂人最终战斗和反抗的失败,进一步强调了启蒙的意义。
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鲁迅笔下的狂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艺术典型。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学者。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
小说的引言第一句便交代了主人公的生平,他与作者是同学兼好友。
他还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生活环境优越,“赴某地候补矣”。
他不仅是个学者,而且很爱做学问。
小说第三节说主人公“晚上总是睡不着。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碰到了疑惑不解的问题,主人公在深夜能研究探索思考,甚至翻开史书查阅资料,用以揭开自己心中的疑团,论证自己的想法。
赏析鲁迅小说《在酒楼上》赏析论文
赏析鲁迅小说《在酒楼上》赏析论文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作家,他的《在酒楼上》是一部充满诗意却又隐含着深意的小说。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鲁迅小说在酒楼上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鲁迅小说在酒楼上论文篇1:《试论鲁迅〈在酒楼上〉的诗化叙述》摘要:鲁迅的《在酒楼上》在叙述方式上缩减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采用了大量的具有暗示性的意象,凸出“迁坟”、“送剪绒花”、“教授子曰”等故事所散发出的个体体验,让一个个的故事成为了人物传达存在感知的抒情场景。
通过一系列自然意象和人类社会生活意象,把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并置在“酒楼”的氛围中,结合意象的巧妙安置,让把酒闲话的生活场景拥有了多重意蕴,展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困境。
关键词:诗化叙述抒情场景意象个体价值鲁迅的《在酒楼上》情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简化,把具有强烈冲突的这对矛盾,即过去的革命激情与现在的模糊生活进行了简和繁的选择,极大地省略了前者,同时也细致地描绘了后者。
这样的选材安排不仅使模糊度日更加凸显,更有批判性;同时削弱了情节冲突,颠覆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模式。
多个模糊的人生经历放置在一起,进行大肆描绘,使其具有了强大的象征意味和抒情性,整个文本把多个抒情场景通过纷繁的意像巧妙地衔接在一起,实现了过去与现在的自由穿插,具有了跳跃、重复,对比等诗化的特点,进行了诗化的言说。
一.情节的淡化与情感的强化人物、情节、环境是传统小说里的三大要素,而情节是最重要的要素。
但鲁迅把《在酒楼》的情节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第一叙述者“我”冒雪从洛思旅馆走到一石居,以逃避客中的无聊,与旧友不期而遇,两人一番把酒对酌言谈,听完主叙述者吕纬甫的一连串独白之后,各自顺着来时的路返回。
从我遇旧有到旧友谈别后状况,“迁坟”、“送剪绒花”、“教授子曰”等主故事,件件皆是同质关系,没有垒营分明的冲突;没有精巧而出人意料的巧合,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只有一个充满抒情意味的酌酒闲话场景。
这几件篇幅重大的事件,虽然与鲁迅本人的亲生经历相关,但其主功能并非详细记录某副现实社会真实的生活图景,集结某一宏大主题,即既非曹雪芹写《红楼梦》般的目的,也非福楼拜对包法利夫人的塑造结果。
略论鲁迅短篇小说《药》中的次要人物分析和小说主题
略论鲁迅短篇小说《药》中的次要人物分析和小说主题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博大精深,不仅具有深邃的思想还拥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对社会和历史有着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其创作的短篇小说更是现代短篇小说的典范。
而《药》是鲁迅先生短篇小说中的精品。
小说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地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作品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为暗线,两线交织,结构完整,具有超高的创作技巧和思想文化艺术。
一.次要人物——花白胡子的人小说《药》中几个微不足道的人物对小说情节的铺垫、场景的转移、上下逻辑的串联和揭发的深刻社会意义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花白胡子的形象------圆滑世故的老头花白胡子在小说中具有重要作用,常被人忽视。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花白胡子”只是这个人的外貌特征,表明是位老者。
在小说第三部分茶馆谈小栓吃了药后的描写中,康大叔说道:“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
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
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 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这一段是很富有戏剧性的。
康大叔毫无顾忌的话引得华大妈有些不高兴,但她又不能表现得太明显,只好“搭讪着走开“。
在场的其他人都感觉到气氛有些尴尬了。
谁来解围呢?只有年老的花白胡子能做到这一点。
他善于察言观色,更感觉到气氛的紧张,于是他出来打圆场了:“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
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
”这几句话立刻冲淡了刚才的紧张气氛。
“自然”、“一定”、“全”三个副词连用, 充分强调了这药的效用,同时也是讨好康大叔的绝妙好词。
花白胡子这几句话既安慰了华老栓夫妇,又讨好了康大叔。
论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
论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鲁迅的《祝福》是一部揭示旧中国社会黑暗面的短篇小说,而其中的主人公祥林嫂则成为了对旧社会中妇女所受到的压迫和苦难进行控诉的象征。
她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安分的劳动妇女,却因为夫权、族权和神权的迫害而最终丧命。
祥林嫂的悲剧始于她不幸的婚姻。
她的丈夫年纪比她小十岁,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病逝了。
随后,她被迫再嫁,然而再度丧夫,她的儿子还被野兽所食。
在那个时代,妇女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苦难。
然而,祥林嫂的悲剧并未就此结束。
当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当佣人时,她只希望能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换取起码的生存食粮。
然而,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社会里,她连这个低微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
鲁四老爷不准她拿祭祀的东西,鲁镇的人对她的经历是嘲笑、歧视,毫无同情怜悯可言。
这些“吃人”的人把祥林嫂逼到了绝境,让她完全丢了魂。
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礼教所禁锢的人。
她所受到的压迫和苦难,完全是因为这个社会用封建思想杀人。
在这个社会里,封建礼教无处不在,残忍和血腥也比比皆是。
祥林嫂的反抗只限于害怕人们世俗的眼光会害死她,怕誓死不侍二夫的封建礼教会杀死她。
然而,她的反抗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加速了她的死亡。
鲁迅通过《祝福》这部小说,表达了他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他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黑暗面,以及像祥林嫂这样的妇女所受到的不公和压迫。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控诉,也是对那些冷漠、自私的人们的批判。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推翻封建礼教,才能真正解放妇女,才能避免更多的人受到类似的悲剧。
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和人性的各种问题。
其中,他以《祝福》这篇小说,通过一个女性角色祥林嫂,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
本文将以此为例,探讨鲁迅笔下封建社会的女性悲剧。
祥林嫂是《祝福》中的主角,她是一个贫穷的劳动妇女,生活在一个封建迷信的环境中。
她遭受了婆婆的虐待,丈夫的早逝,儿子的离世以及社会的冷漠,这使得她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可编辑)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姓名:张静丽学号: 0903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学站点: 山西省电大朔州分校入学时间: _______200903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王卯根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2011年3月16日提纲一序论1.中心论题;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2,写作意图:《呐喊》与《彷徨》在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上,与以往传统小说对比,鲁迅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思想的深刻,眼光的独到:重在揭示中国人病态的灵魂。
二、本论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对呐喊彷徨的剖析1 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概括性及战斗性;2 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3 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4 表现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和精神上遭受的迫害;5 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6 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四)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1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2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三、结论《呐喊》与《彷徨》,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精华,借鉴外国文学艺术形式、致力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革新。
突破中国传统小说的格局,建立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
融个、散文、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法于一炉,进行小说文体实验。
以出色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表现时代特征。
摘要分析鲁迅作品的部分背景对《呐喊》、《彷徨》的剖析,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关键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麻木愚昧封建伦理冷漠剥削阶级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透析鲁迅小说的文学艺术成就
透析鲁迅小说的文学艺术成就摘要:鲁迅的小说既有现实主义的深邃性和史诗般的艺术概括力,又富有同时代作家所不能比拟的思想光辉,特别是小说的结构安排更是别具一格。
关键词:叙达方式结构形式象征意义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他发表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石。
笔者就人称叙述方式、故事情节的展开及结构的简洁、凝炼试论述一下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
一、在叙述方式上,鲁迅大量采用了第一人称写法《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乡》、《一件小事》、《社戏》、《孤独者》等都是用第一人称或和第三人称相结合的写法,但其中“我”的作用和位置是不同的。
第一,“我”在小说中是主人公的地位。
《社戏》中无论前两回看戏还是儿时和小朋友到赵庄看戏都以“我”为中心,反映了作者对儿时的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狂人日记》中以“我”即狂人口气展开了故事情节。
第二,“我”是小说的叙述人。
《一件小事》中通过“我”的思想及行动反衬了车夫的高尚。
《故乡》中儿时的闰土与成年后闰土的不同形象及思想的变化,是通过与“我”是故事的引述者。
“我”是小说的引言人,作用就是把人物引上场,然后由主人公自己展现或叙述主要情节或者以第三人称的写法展开人物的思想性格。
《阿Q正传》中的“我”主要任务就是把主人公阿Q引出场,再由阿Q本人展现主要故事,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另外“我”在小说中还有衬托的作用。
《兔和猫》中用“我”对动物的感受及心情,反衬了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心理。
二、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反映社会现实或主人公的思想内涵,而这都需要故事情节来展现在组织安排故事情节展开方面,鲁迅先生采用的是以一个中心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的。
《社戏》就是以“戏”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展现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不满。
《药》就是把“药”作为主线,通过买药、吃药及结果来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华老栓。
三、鲁迅采取倒叙的笔法,先把故事的结果展现给大家,然后再叙述事情的起因和经过《一件小事》先说“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然后再展出小事经过。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论文序号: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论文作者:准考证号:作者单位:指导教师:主考学校:广东省中山大学完成时间:2008 年 2 月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内容摘要]鲁迅,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人和创造者,他的小说数量不多,却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奠基石,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着无可非议的崇高地位,其数量之少和影响之大之间如此巨大的反差,本身就已经是“令人惊叹不已的奇迹。
”本文就以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为例,从五个方面论述他小说的艺术特色:①写实为主体,象征、理想、浪漫相结合的创作方法;②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③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④悲剧为主,喜剧因素的融合;⑤简洁、凝练、含蓄的语言风格。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小说既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收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创造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小说形式。
[关键词]:创作方法,典型人物,表现形式,悲喜剧结合,语言风格[正文]鲁迅,一个躯体虽死而精神弥张的伟人,一位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文化名人,他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总是会让我们想起那个忧国忧民,奋而呐喊,而又甘愿挤自己的奶哺育人民大众的高贵灵魂。
鲁迅一生共创作了33篇小说,收集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本小说集里。
其中《呐喊》和《彷徨》反映了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重大事变,是一本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每一篇小说里面都塑造了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小说人物,“狂人”、“阿Q”、“孔乙己”、“祥林嫂”、“闺土”、“涓生”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随着鲁迅先生被所有的人所记忆,他们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被大家所遗忘。
本文就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一、现实主义为主体,象征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1、以现实主义为主体。
创作方法,是作家面对不同的社会对象所采用的特定的对话方式。
论鲁迅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义
论鲁迅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义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小说作品以其犀利的社会批判意义而闻名。
通过对鲁迅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义的论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鲁迅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义。
首先,鲁迅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义体现在对封建社会的揭露上。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通过主人公的疯狂行为和思想,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朽。
他通过讽刺和讥讽,暴露了封建社会中的种种不合理和不公平,使读者对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其次,鲁迅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义还体现在对现代文明的质疑上。
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对阿Q这一普通人的描写,暴露了现代文明对个体的压迫和剥削。
他通过对阿Q的心理描写和行为分析,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力的盲目性和荒谬性。
这种对现代文明的质疑在鲁迅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孔乙己》中对人性的批判和《药》中对科学的讽刺等。
此外,鲁迅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义还体现在对社会阶级的关注上。
在《家》中,鲁迅通过对家庭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固化和家族权力的残酷。
他通过对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族内部的斗争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家族观念对个体的束缚和压迫。
这种对社会阶级的关注在鲁迅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例如《故事新编》中对农民的关注和《祝福》中对工人阶级的描写等。
最后,鲁迅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义还体现在对人性的思考上。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探讨,展现了人性的丑陋和残酷。
他通过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揭示,揭示了人性中的自私、贪婪和残忍。
这种对人性的思考在鲁迅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孤独者的苦恼》中对人性的探讨和《故事新编》中对人性的批判等。
综上所述,鲁迅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义体现在对封建社会的揭露、对现代文明的质疑、对社会阶级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论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义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思考。
如何评价鲁迅小说
如何评价鲁迅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也在他手中成熟乃至巅峰之作。
鲁迅的小说主要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
(一)内容表现深切主要有独特的题材,独特的眼光和独特的模式。
1,其独特的题材为社会上病态的人,主要有以《祝福》里的祥林嫂,《故乡》里的闰土为代表的农民,以孔乙己丁举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涓生子君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
2,独特的眼光:主要是精神上的病和苦,病的是啊Q苦的是涓生和子君3,独特的模式是看与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的结构模式。
在《祝福》中的祥林嫂的阿毛被狼吃后到处给周围的诉苦后的情况是看与被看的模式。
在《狂人日记》里是吃与被吃,启蒙与被启蒙者之间的关系模式。
在《故乡》《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中都表现出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
(二)在形式上1,文体多样:主要有《狂人日记》的日记体,《伤逝》的手记体,《阿Q正传》的传记体,《起死》的戏剧,《故乡》《戏剧》的散文体。
2,视角多变。
小说中的叙述者,《孔乙己》中的伙计,《祝福》中的我,《伤逝》中的涓生等。
3,语言多意,含蓄,简约又意味深长。
鲁迅正是对这一生存状态的重视通过小说揭示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使自己超越时代,具有民族意义与价值。
【教育】论鲁迅小说人物形象
【关键字】教育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浅谈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校庆阳分校教学点庆阳电大是否申请学位否班级08秋汉语言文学本科班姓名张丽红学号060512指导教师李德新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_08秋__级(春、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分校:庆阳分校工作站:庆阳电大班级代号:1620学生姓名:张丽红学号:060512说明:1.答辩小组应填写评价意见,小组成员均应签名(盖章)。
答辩小组不应少于3人。
2.此表附于封面之后。
3.此表由分校、工作站自行【内容提要】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现实,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
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度。
古今中外的好小说,一般都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支撑。
鲁迅的小说就以塑造人物形象见长,通过他的笔触,展现给读者的是旧中国农民、知识分子、妇女的生活遭遇和精神疾苦,吟咏出的是对旧社会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从而提出改造国民性,改良民主社会的深刻思考。
鲁迅一生著作很多,其中小说只有三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十来篇,而且都很薄,字数加起来也不及一部中长篇小说的字数,但这仅有的三部小说塑造了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鲁迅小说主要塑造了那些典型的人物形象?他是如何成功塑造出众多人物形象呢?本文主要从鲁迅笔下一系列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知识分子、妇女的形象分析入手,针对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鲁迅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二.鲁迅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这是我们新时期的文学爱好者应该探讨研究的问题。
通过研究,借鉴、学习堪称文学艺术的巨匠,思想界的巨人--鲁迅,在小说上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进而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农民妇女知识分子艺术手法浅谈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社会根源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社会根源作者:史立辉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年第08期摘要:描写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是鲁迅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分析鲁迅笔下三类知识分子的形象和悲剧命运为基础,揭露封建社会的残酷本质和对广大知识分子的迫害。
封建制度的本质就是扼杀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样的呐喊,号召知识分子要勇敢地与当时的黑暗社会作顽强的斗争。
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命运批判在鲁迅的现代题材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鲁迅塑造的知识分子都是命运多舛、穷困潦倒的。
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认为他们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
与此同时,也看到了他们自身存在的弱点和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且深刻的批评,希望他们能够摆脱困境,自强不息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鲁迅以艺术的方式替他们喊出了内心的痛苦。
鲁迅塑造这些知识分子,就是要控诉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残害,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要摆脱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要有自己的出路,下面我们就此作一番探讨。
一、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在鲁迅生活的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的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谋生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中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地位卑微,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地位。
从某种角度上说,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捷,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在革命到来前或革命退潮后,他们便在反抗、追求、失望、挣扎的状态下生活,他们的人生呈灰白色,缺乏光彩,这是当时中国黑暗社会在这一阶层人们身上的投影。
因此,塑造知识分子的形象、表现他们的灰暗生活,正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刻画“病态社会”下这些被压迫和被损害人们的痛苦和不幸,让人们更能看清社会的本质。
在鲁迅的小说中,表现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高老夫子》、《肥皂》、《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虽然他们受的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命运却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
论鲁迅小说的蕴藉美
论鲁迅小说的蕴藉美薛 伟布封曾说:“一个大作家决不能有一颗印章,在不同作品上都盖上一颗印章,这就暴露出天才的缺乏。
”〔1〕所以,凡是艺术技巧高超的作家,艺术风格往往是丰富多彩的。
鲁迅在这一方面就是一位具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手法多样。
杂文像匕首、投枪,能致敌人于死命。
风格泼辣、锋利,锋芒毕露。
小说则深沉、凝重、含蓄、委婉,鲜明地表现出蕴藉、幽深的艺术风格。
鲁迅的小说在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传神的人物形象时,不是说尽道破,而是留有余地,在表现自己的见解、观点、认识时不是裸露无遗,而是意在言外,寓深邃的道理于不言之中。
这就做到了“言尽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
”〔2〕所以,鲁迅的小说具有“旨隐意藏”的蕴藉之美。
一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鲁迅小说蕴藉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说过,含蓄的作品要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特点。
鲁迅的小说在艺术形象的刻划和景物描绘方面,就具有这一美学特征。
首先,这一美学特征鲜明地表现在,作者通过“疯子”、“狂人”形象的塑造,婉曲地展现了反封建战士的形象。
《长明灯》和《狂人日记》两篇小说分别塑造了一个被人称做“疯子”的人和一个患有精神病的“狂人”。
《长明灯》中的“疯子”,一心一意要熄掉吉光屯从梁武帝开始就点着的一盏灯,据说,这盏灯要是熄灭了,吉光屯就会变成海,吉光屯的人就会变成泥鳅,还要出现大的瘟疫。
因此,吉光屯封建势力的代表者除了污蔑他是“疯子”外,还蛊惑全村人,要大家一齐动手把他打死。
他被关进一间小屋里,还一手扒着木栅栏,一手撕着木皮,高喊:“我放火!”他要放光烧毁那盏长明灯。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时时怀疑人们要吃他,他看见赵贵翁之流铁青的脸色,小孩子睁着的眼睛都很怕,他认为,“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显然,“疯”和“狂”是“疯子”和“狂人”的共同性格特点。
但在实际上,“疯子”并不是真正的“疯”,“狂人”也不是真正的“狂”,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可发现在“疯子”和“狂人”的背后,屹立着清醒而勇敢的反封建战士的形象。
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成就及意文
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成就及意文鲁迅,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通常以文学家和思想家的身份被人们所熟知。
但是,他在古典文献学方面的成就,却鲜被大众谈及。
鲁迅在55年的生命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用于古典文献的保护和整理,并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并不局限于整理文献资料,而是在碑刻、宗教、画像等方面都做过细致研究。
同时,他还积极地把在古典文献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在文学的研究和创作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鲁迅“旧学问的根底很深,他所涉猎的部门很广”,他本人曾说过“一个人处在沉闷的时代,是容易喜欢看古书的,作为研究,看看也不要紧,不过深入之后,就容易受其浸润,和现代离开”。
他的文献学成就涉及地方文献、辑佚、校勘、目录学和对文献资料的保护等多个方面,其中最为突出成就之一的是他通过对古代小说的辨伪、辑佚及书目的整理,先后辑校完成了《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钞》及《唐宋传奇集》,并在此基础上写作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逝世时,蔡元培沉痛悼念道“著述最严谨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中国小说史略》从远古神话传说讲到清末谴责小说,从庞杂的作品中整理出了一条清晰的小说发展线索,它不仅包含对作品的整理,更讲解了中国小说的起源和演变,评述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小说家和作品,并分析了不同时代小说间的内在联系。
作为第一部书写中国小说史的著作,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我国文学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小说梳理和时代开创意义在中国,小说长期以来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研究小说的学者也不多,那么小说要成体系地发展起来自然是很难的。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认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在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这十家中,“可观者”并不包括小说家,可见班固认为小说家是不人流的。
鲁迅作品论文大学生2000字
鲁迅作品论文大学生2000字鲁迅作品论文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作品给予了无数人深刻的思考与触动。
本文将围绕鲁迅的作品展开论述,探索大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与影响。
一、《狂人日记》中的社会批判《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
通过讲述主人公的疯狂日记,鲁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落后。
在这个作品中,他以讽刺与讥讽的笔调,对中国古老的封建文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大学生们通读《狂人日记》,会深切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的痛心疾首,以及对个人命运的绝望。
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我们对此更有共鸣与思考。
这部作品引发了我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并激发了我主动去改变社会的动力。
二、《阿Q正传》中的人性思考《阿Q正传》是鲁迅的又一力作,也是对封建社会的谴责。
通过描写反派人物阿Q,鲁迅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
阿Q的孤独、无力和懦弱,凸显了封建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摧残。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
我开始思考一个人是如何形成的,是环境的塑造?还是人自身的选择?鲁迅通过《阿Q正传》的写作方式,激发了我对人性的思索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呐喊》中的压抑与解放《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描写了大量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
这些作品以鲁迅独特的写实手法,揭示了人们在受压抑的环境下所面临的困境与冲突。
在我读完《呐喊》后,我深刻体会到底层人民的无助与无奈,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对现状的勇敢呐喊。
这些作品引发了我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深思,并激发了我为改变社会秩序努力的欲望。
四、《药》中的现代主义呈现《药》是鲁迅的一篇现代主义小说,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
通过幽默的文笔和夸张的手法,鲁迅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入剖析和对社会的反思。
阅读《药》让我深刻认识到现代主义文学的魅力,同时也加深了我对鲁迅的独特创作风格的理解。
这一作品激发了我对文学形式多样性的追求,并且在创作过程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与表达方式。
五、鲁迅作品对大学生的影响鲁迅作为中国文学的巨擘,他的作品深刻地触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
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论文
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论文鲁迅毕生从事着国民性的批判工作,对看客现象的揭示和批判,是他国民性批判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论文篇1鲁迅毕生从事着国民性的批判工作,我们读鲁迅的小说会发现,他的小说时时不忘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
中国民众的奴性、保守、愚昧、麻木、卑怯、精神胜利、看客心态、自私、狭隘等,在他的笔下暴露无遗,鲁迅也由此受到了非议。
有人说,鲁迅是反动的,他丑化了中国人,在人格上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和自信。
作为一个深刻而清醒的文学家,鲁迅深深地懂得“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但作为一个苦苦寻觅中国出路的知识分子,他看到了中国民众身上的种种劣根性。
他认为只有唤起作为民族基础的大多数—普通民众的觉醒,中国才有出路,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在变革中向前发展.鲁迅是一位善于深刻思考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开始了对国民性的探究和批判.1902年,为了国家的富强,鲁迅来到日本留学,选择了医学作为救国救民的道路。
他希望自己学成之后,平时为民众医病,战争的时候就去做军医。
但是,一个偶然的“幻灯片事件”打破了他远大的理想。
在课堂上,日本老师放时事幻灯片,内容是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日俄战争。
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日军抓到一个替俄国人做事的中国人,捆绑起来要砍头示众,围观的都是中国人。
他们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外国人砍头,表情都是麻木不仁的,这让鲁迅深深地感到了我们民族的悲哀,而在场的日本学生都在欢呼,这又大大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
幻灯片事件使鲁迅意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个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
他认为改变国民精神最有效的手段是“文学”,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开始致力于文学救国的道路.“幻灯片事件”使鲁迅看到了国人麻木愚昧的灵魂,认识到了改造他们的重要性。
浅析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
浅析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1000字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的作家,他的小说被视为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遗产。
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不仅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在于其对当时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的深刻揭示和批判,对中国现代文学和观念的深刻影响。
首先,鲁迅小说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对后代作家的创作具有重要影响。
鲁迅小说的特色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黑色幽默和悲剧性的体现。
通过强烈的情感和细腻的刻画,让文学形象具有非常高的魅力,深深的印在读者的脑海中。
尤其是鲁迅小说中很多生动的文学形象,比如孔乙己、狗吠、阿Q等,已经成为流传至今不能忘记的文学经典形象。
其次,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小说中的主题主要是反映社会的不公和矛盾,思想的解放和现代文化的发展等等。
对于当时处在衰落和动荡时期的中国,鲁迅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和思考方式。
他所写的小说不仅在艺术上突破了传统的文艺模式,更推动了新的思想文化的发展。
最后,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还在于其对中国人民精神生态的改变。
鲁迅小说犀利刻薄的语言风格,对于当时中国人民被封建道德和传统文化所牵制的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其思想困境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质疑和反思,从而帮助了人民的精神觉醒。
总之, 鲁迅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它还为之后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原料。
今天,鲁迅小说的理论和思想,仍然在我们的文学创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个具有浓厚的现代思想的文学先驱,鲁迅当之无愧地被尊重和追忆。
关于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关于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前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他的小说笔触雄浑有力、描写细致入微,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然而,鲁迅的小说不仅仅是为了反映社会现实,更是为了批判看客心理。
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了看客的影子,看到了毒瘤般的看客心理。
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心理出发,阐述鲁迅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心理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看客心理的例子。
从《狂人日记》中的男性主角,到《阿Q正传》中的阿Q,无不突显了看客心理的存在。
这些小说中的角色,以其卑贱、可怜、悲惨的形象,引起了看客的兴趣。
在当时的社会里,鲁迅的小说非常受欢迎,每一个读者都忍不住想去看看,想去观察这个社会中的“小人物”。
看客心理是对小说的批判,是对小说的“消费”方式的批判。
这种消费方式的存在,可以说侵蚀了小说本身的价值。
小说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还是一种思想。
鲁迅的小说,就是为了反映人们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被吸引。
鲁迅对看客心理的批判鲁迅深知人们对小说的消费方式,他反对看客心理的存在,呼吁人们转变消费方式,深入探究小说的思想。
在他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了这种批判。
他通过小说角色的形象,表达了对看客心理的深刻批判。
例如,《狂人日记》中,男性主角的狂热,揭示了人们的虚荣心、自大心。
这种心理在当时的社会里有着广泛的存在,鲁迅想要通过小说,激发人们的警觉心,反对这种消费方式。
在《阿Q正传》中,阿Q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传递了一种对社会不满的情绪。
鲁迅想要通过这种情绪,启发人们的思考,促使人们改变社会现实。
通过鲁迅的小说,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他厌恶看客的行为,反对这种浅薄的文化消费。
他认为小说是为了表达思想,而不是为了满足读者的消遣需求。
他通过小说,试图唤醒人们对现实的关注与批判。
结语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2600字》
开题报告审美价值和作品中的悲剧形象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对鲁迅小说“悲喜交融”的艺术特色作了详略的分析,也对鲁迅怎样创造“平凡的悲剧”及其意义作了很好的论述,是一部风格朴实的鲁迅悲剧研究论著。
有一些专著虽然不以鲁迅文学的悲剧性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但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
如邱紫华的《悲剧精神与人类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一书的第九章第七节中,论述了“五四”悲剧精神和悲剧艺术的美学特征,指出鲁迅笔下的魏连役、子君、涓生等悲剧人物将传统的被动承受的抗争变为积极主动的抗争和超越,将淡化的冲突变为尖锐的否定性冲突,在失败和毁灭中表现出一种九死不悔的抗争精神,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特质。
熊元义在《中国悲剧引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中第五章第一节指出,鲁迅认为的中国小说的悲剧性问题就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鲁迅的文化批判是对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种腐朽制度的人的批判,但鲁迅还描写了一种具有不屈人格的悲剧人物存在,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在文学创作中发扬了这种昂扬不屈的中国悲剧精神。
赵凯在《悲剧与人类意识》(学林出版社,2009)第四章第四节的最后提到,中国古典悲剧中的“团圆之趣”虽然作为传统民族心理特征的真实反映有一定的意义,但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甚至生出“瞒和骗”的文艺,鲁迅的文学创作就是在揭露这种怯弱自欺的民族心理。
刘再复的《鲁迅论:兼与李泽厚、林岗共悟鲁迅》(中信出版社,2001)在第三辑第二节中就集中阐述了鲁迅的悲剧观,提出鲁迅悲喜剧的艺术命运是由真实率决定的,虽然鲁迅的小说创作不仅只是悲剧,还包括喜剧、正剧等,但悲剧是鲁迅创作的主干部分,就题材角度可分为中华民族、贫苦农民、劳动妇女、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的悲剧,分析了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鲁迅悲剧的特征就在于揭示了悲剧人物内在的“价值”之美,打破了传统大团圆结局的虚伪。
在国外,关于鲁迅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少的,以悲剧视角切入的研究则更难以看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摘要:鲁迅毕生从事着国民性的批判工作,对看客现象的揭示和批判,是他国民性批判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 这一切都源于他作为文学启蒙这一使命感以及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对于我们民族深沉的悲哀和极大的热爱.关键词:鲁迅;看客心理;批判.鲁迅毕生从事着国民性的批判工作,我们读鲁迅的小说会发现,他的小说时时不忘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
中国民众的奴性、保守、愚昧、麻木、卑怯、精神胜利、看客心态、自私、狭隘等,在他的笔下暴露无遗,鲁迅也由此受到了非议。
有人说,鲁迅是反动的,他丑化了中国人,在人格上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和自信。
作为一个深刻而清醒的文学家,鲁迅深深地懂得“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但作为一个苦苦寻觅中国出路的知识分子,他看到了中国民众身上的种种劣根性。
他认为只有唤起作为民族基础的大多数—普通民众的觉醒,中国才有出路,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在变革中向前发展.鲁迅是一位善于深刻思考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开始了对国民性的探究和批判.1902年,为了国家的富强,鲁迅来到日本留学,选择了医学作为救国救民的道路。
他希望自己学成之后,平时为民众医病,战争的时候就去做军医。
但是,一个偶然的“幻灯片事件”打破了他远大的理想。
在课堂上,日本老师放时事幻灯片,内容是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日俄战争。
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日军抓到一个替俄国人做事的中国人,捆绑起来要砍头示众,围观的都是中国人。
他们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外国人砍头,表情都是麻木不仁的,这让鲁迅深深地感到了我们民族的悲哀,而在场的日本学生都在欢呼,这又大大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
幻灯片事件使鲁迅意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个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
他认为改变国民精神最有效的手段是“文学”,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开始致力于文学救国的道路.“幻灯片事件”使鲁迅看到了国人麻木愚昧的灵魂,认识到了改造他们的重要性。
因此,他把对国民的这种看客心理的揭示和批判,作为对国民启蒙教育的开端,并把它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贯穿在了他一生的文学革命中.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看客群像,覆盖了社会底层的各种人,这组群像有着共同的特点:愚昧落后,狭隘自私,百无聊赖,麻木冷漠。
他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没有姓名,没有具体的相貌,只有一个动作———“看”。
在这“看”的共性中,鲁迅主要刻画了了两类看客的形象.一、麻木的民众,戏剧的看客鲁迅对于热衷于看示众的人们,历来深恶痛绝.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终身难忘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一直在鲁迅的心中隐隐作痛,永远挥之不去,他把自己这一生活的真实体验,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切入点,写入了他的许多作品中去。
小说《示众》可以说是幻灯片事件的文学版,写一个巡警押着一名即将被杀的犯人在马路上示众、众人蜂拥围观看热闹的盛大场面。
作者怀着无比忧虑的心情和满腔的愤恨,极力地描写了这些看客们扭曲的心理和精神的病态,刻画了他们愚昧无知、麻木冷漠的丑恶形象,揭示了中国民众最大的劣根就在于喜欢充当戏剧的看客,暴露和批判了麻木的民情和民性,提出了改变国人精神的重要性.在鲁迅的小说中还出现了许多示众的场面。
小说《药》,写革命者夏瑜为了中国革命,为了救民于水火,宁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当他被捕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时,民众对他的牺牲,没有悲伤,没有愤怒,甚至连起码的同情都没有,更可悲的是,他们把杀头看作是一场好戏,无情地充当了戏剧的看客。
作者从贫苦民众华老栓的所见所闻和心理感受角度,描写了麻木的民众在黎明前簇拥着去看夏瑜被杀的场面:“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段描写,写出了现场看客之多以及看客们因神秘好奇而急欲想看的情状。
鲁迅用形象的比喻,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他们观赏时的丑态“颈部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者”。
这带有讽刺意味的描写,活画出了看客们的无聊、麻木和冷漠。
小说《阿Q正传》也从一个侧面描写了这类麻木的看客。
阿Q为生计所迫,从未庄来到城里,他认为到城里看到的最精彩、最好看、最热闹的事情便是杀头。
于是,在回到未庄之后,他把革命党人被杀的故事津津乐道地讲给未庄的人们“:你们见过杀头吗?”,“咳,好看,杀革命党。
唉,好看好看,……”众人都伸长脖子听得出神,他的讲述直使“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
作者在描写阿Q 讲述时的得意形态时,尤其突出了未庄的看客王胡等众人好奇的眼光和麻木的神情。
在这两篇小说中,鲁迅不仅写出了夏瑜等革命党人被杀的表面的悲剧,而且还揭示了看客们冷血地观看革命者被杀的更深层次的悲剧。
这悲剧使鲁迅产生了愤慨:“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娜拉走后怎样》).在这悲剧中,鲁迅深刻地认识到,民众之所以会以旁观者鉴赏的态度去观看革命者的被杀,是因为“辛亥革命”严重地脱离了民众,造成了民众与革命者之间的隔膜,由此提出了革命的成功需发动所有的民众这一重大的理论,并向社会发出强烈的呼吁:救救民众.在《阿Q正传》的结尾,鲁迅反其道而行笔,把阿Q从看客变成了示众者。
阿Q 站在囚车上,看着街道两边喝彩的人们,刹那间,他的思想仿佛回到了四年前:在山脚吓,他遇见了一只饿狼,永远不近不远地跟着他,要吃他的肉;他永远记得那狼的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地来穿透了他的皮肉。
这一回他又见到那只狼的眼睛了,甚至是见到了比那只狼的眼睛更可怕的眼睛了,这眼睛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皮肉,而且已经在咬他的灵魂了。
作者通过对阿Q做看客时惬意的心理和他被示众时众人看他的恐惧心理作了强烈的对比,从一个被看者的角度,写出了看客们眼中的冷酷无情和吃人的血腥.二、冷酷的民众,无情的鉴赏家鲁迅在他的作品中,除了写麻木冷漠的戏剧的看客外,还塑造了一群专门玩赏他人痛苦的看客形象.如小说《祝福》,作者以悲愤的心情和凝重的笔墨,描写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揭示了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的不仅只是封建礼教,还有鲁镇上和他同处一个阶级的普通百姓。
当祥林嫂带着丧夫失子的不幸再次来到鲁镇时,鲁镇上的人们怀着好奇的心理,不断地引诱祥林嫂讲出自己的不幸,把她的眼泪变成了他们无味的生活中的调料。
当祥林嫂的“故事”不再新鲜,他们又拿她头上的伤疤取乐,在祥林嫂对生活产生极大的绝望时,他们又在她的面前提出了“地狱说”,最后使她的身心完全崩溃。
他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无情地、残酷地玩赏着祥林嫂的痛苦,以至于使她完全走向了死亡的道路。
通过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写,可以看出,鲁迅“对于国民性中这种缺少生命的尊重,少同情,多隔膜是何等的深恶痛绝,在他看来,麻木的人们隔岸观火,欣赏别人的苦难,是如同看戏。
而只会看戏做戏的民族是可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10 页)。
在《阿Q正传》中也有这种感情的表露,当阿Q 被“假洋鬼子”打了以后,他立刻又去欺负比他弱小的小尼姑,去摸她的头皮和面颊,使得小尼姑陷入了非常难堪的地步。
对于阿Q的这场表演,一直有一群热心的观众,那就是路边酒店里的人们,当他们看到弱者受欺时,没有同情,没有援助,反而大声地起哄、喝彩、助威。
阿Q为了满足这伙鉴赏家,“再用力的一拧,才放手”。
“‘哈哈哈!’,阿十分得意的笑。
‘哈哈哈’!酒店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在这里,鲁迅不仅写出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看客愤怒,也写出了这无聊卑劣的笑声里所隐含的我们民族的悲哀.《孔乙己》是鲁迅认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小说,他用冷静客观的笔调,写出了一个传统知识分子被吃的悲剧。
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下,除了满口之呼者也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成了人们的笑料。
为生活所迫,他偶尔也做些小偷小窃的事情,最终被打断了腿,在生活中默默地死去。
作者在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同时,还揭露了孔乙己在精神上的被吃。
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酒店里一个小伙计的眼睛来看孔乙己在众人取笑中的尴尬和痛苦,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无情。
孔乙己每一次“不幸”的遭遇都成了酒店里众人取笑的材料,他们鉴赏孔乙己屈辱的伤疤,使得“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他们讥讽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的悲哀,使“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他们嘲笑他腿被打断的痛苦,使孔乙己感到万分的难堪,露出乞求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在众人鉴赏的目光里,“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看客们每一次的鉴赏,都会“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在这哄笑中,我们看到了低级无聊和卑劣无耻,也看到了人生的苦难和不幸。
一面是毫无同情和怜悯的无聊的取乐,另一面是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屈辱与痛苦。
孔乙己就是这样生活在众人取笑的屈辱和痛苦中,并渐渐地被这屈辱和痛苦吞噬了。
作者没有直接写孔乙己的悲哀,而是以乐写哀,反而让人感到更加的悲哀。
对于这种缺乏诚和爱的国民性弱点的针砭,在《明天》里也表现得很突出。
寡妇单四嫂子带着幼小的儿子宝儿生活,境况十分困苦,却从来没有人诚心诚意地帮助过她。
宝儿病危了,从庸医何小仙到流氓蓝皮阿五,到不怀好意的红鼻子老拱,以至到整个村里的人都想从她身上乘机捞一把,都在袖手旁观地看着她即将失去儿子和失去儿子后的痛苦。
小说以《明天》为题,不仅写出了单四嫂子这类穷苦人对未来的希望,同时更写出了鲁迅对中国明天的希望:“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
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我之节烈观》)。
这清晰地表明了鲁迅写这类看客的主要目的.通过研读鲁迅小说中对看客现象的揭示,我们就会深刻领会鲁迅的良苦用心:他是要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我们民族衰败的病根,为变革时期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
因此,我们不能把鲁迅的揭露和批判看作是丑化了中国人,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和自信,而应回到历史去重新审视鲁迅,对鲁迅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可以说,对看客心态的揭示和批判,是鲁迅对传统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