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2013年复习要点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由恩格斯于 19世纪70年代创立,目的是阐述辩证法的客观性。

广义的自然辩证法,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技术发展史为基础,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

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是研究各门具体科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的一个学科群。

狭义的自然辩证法是一种自然观,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探讨清楚四大起源问

题:即天体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生物的起源与演化、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

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

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辨证法的内容主要包含: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

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辨证法体系的始终。自然辩证法的学

科性质是实践哲学。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该书以两对矛盾一一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为主线, 将论文、杂记等内容概括为六

大部分内容,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言

论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第二部分自

然科学与哲学

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

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

第三部分辩证法

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由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与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五对范畴(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所构成,也批评了黑格尔的唯心主

义辩证法。

第四部分物质的运动形式

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科学的分类是以研究对象的

运动形式为依据。马克思将运动按由低到高分为力学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学运动、社会科学运动。

第五部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

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第六部分劳动创造了人

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二者的统一。

第二章古代自然观

1.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简述)

古代自然观包括三个部分,探讨世界本原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探讨天体结构和运行规律的宇宙论。

1)元素论。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中国古代的“八卦” “五行”学说,都认为某些具

体的要素组成了世界万物,并且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原子论。包括留基伯-德谟克利特(L — D)的原子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卢克莱修的原子论。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并且用原子的重量、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以及其他理学原理,解释了事物的形成和消失。

3)宇宙论。包括托勒密的“九重天”模型,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对天体的形状和状态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概念。

这些思想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原,解释其他万物现象的产生及存在。从事物出发,体现了朴素的唯

物主义思想,在探讨世界状况问题上,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释,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古代自然观都是按照自然界

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从本原上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

机统一。

2.简述中国古代“八卦” “五行”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思想。

(1)中国的“八卦”学说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分乾、坤、震、巽( xfn)、坎、离、艮、兑八种,分别

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万物都

是由这八种要素构成的,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又将这八种要素分为两个层次,乾、坤为阴、阳,其余的六种是由阴阳交互生成的,由这八种要素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即阴阳对立,但阴阳以不同比例结合以可形成其它事物,矛盾存在其中。通过阴、阳的交互来解释事物的产生、变化、发展及消亡,具有辩证法的思想。

(2)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

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和其多样性,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又提出“五行”

相生相克,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相生对应着统一关系,相克对应着对立关系,具有丰富辩证法的思想。

3.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

伊氏原子论和 L-D原子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二者的相同之处是伊氏对前人的继承方面,相异之处是伊氏对前人的发展方面。

相同点:

(1)两者都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在虚空中不停运动。虚空是原子存在的场所;

(2)都认为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数量无限;

(3)原子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

(4)原子存在着大小、形状、位置、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

不同点:

(1)伊氏原子论在承认 L-D原子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始原原子和结构原子的概念,并强调了原子是万物构成的基础,指出原子是有结构的,但不可分割;

(2)L-D原子论认为原子存在大小、形状、位置和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但是本质上没有差异;而伊氏原子论

在承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原子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原子性质的差异;

(3)L-D原子论认为原子的运动导致事物的形成与消失,(即原子在运动中由于偶然的偏斜发生相互摩擦和碰撞。

聚合,事物形成;离散,事物消失) ;伊氏原子论也认为原子运动会导致事物形成或消失,但其依据不同。伊氏

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重力原因和其他力学原理解释了原子运动发生的碰撞(聚合,事物产生;离散,事物消

灭),把偶然的偏斜纳入必然范畴之中。

4.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

(1)本质特性: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古代自然观在探讨世界本源问题上,以物为基础,解释其他具体事物与现象的产生与演化,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与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探讨世界状况问题上,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具备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例如“八卦”“五行”学说,分别用八种事物(天、

地、雷、风、水、火、山、泽)和五种事物(金木水火土)为本原,解释世界万物和现象,体现了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解释了事物与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具备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古代自然观按自然界本来面目进行客观反映,按自然界展现出来的景象加以认识,从而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

与自然辩证法的统一。

(2)直观性: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清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把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本身。

(3)猜测性:用理想或幻想的关系来代替真实的关系,有时甚至用臆测填补事实空白。

(4)思辨性: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以付诸现实实践检验,甚至规避实践检验。

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

1.简述近代自然科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以天文学或医学为例) 。

1543年5月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创立了日心说。

②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行;

②地球在运动,并带着月亮及其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一年一周。地球也自转,每转一昼夜;

③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公转,平均周期29.5天;

④离太阳近的天体运行周期短,离太阳远的天体运行周期长。日心说的传播与发展:

布鲁诺1584年发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宇宙是由众

多像太阳系的星系组成),宣传捍卫日心说;伽利略1632年发表《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宣传发展日心说。哥白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