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比较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dbc710a5e9856a5712601e.png)
知识清单知识点一封建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1.内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
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是指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指全国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一律服从于中央政府,受中央政府的领导,执行中央政府的法令、政策和命令。
这种制度的核心是皇权的至高无上。
2.形成的原因(1)经济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井田制的瓦解、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2)政治条件: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
(3)理论基础:法家思想的产生、发展,特别是韩非子提出的专制中央集权和“法治”的思想。
3.发展演变(1)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秦朝建立皇帝制,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和军事管理,以下设诸卿,分掌政务。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由皇帝直接任免。
(2)三省六部制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唐太宗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三省六部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形成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
它的确立和完善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以后历代基本沿袭这一制度。
(3)北宋集中行政权在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权,加强君权。
(4)元朝健全统治机构在中央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权。
(5)明朝调整官制废丞相制度,设内阁,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6)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清初,中央政权机构沿用明制,设内阁、六部,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其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后增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积极作用①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北击匈奴,南平百越,疆域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中国王权与西方王权之比较
![中国王权与西方王权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26eb3eb5727a5e9856a61f2.png)
中国王权与西方王权之比较中国与西方都存在着较长的王权专制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当代政治发展的方向,中国的王权表现出极度的集权,而西方的王权则表现为对王权的制衡,因此造成了目前不同政体间的内在差异。
从中国与西方王权的产生和发展原因入手,客观分析这些因素对当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标签:王权;君主专制;政治体制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为构成社会的基本条件都是相似的,不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前进的轨迹。
从国家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之时,在东方与西方就伴随着奴隶制的兴起,随后,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君主专制时期,最后在东西方文明不同价值观的判断下,才逐渐变得大相径庭。
以往历史的“使命”、“目的”、“萌芽”等词所表明的东西,无非是从后来历史中得到的抽象,无非是从前历史对后来的积极影响中得到的抽象[1]。
社会的发展就如同前行的列车,曾经走过的道路,必然会影响前进的方向,然而时至今日,由于文明与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得当代政治的发展变得极富多样性。
一、中国王权概述相对于西方历史,我国拥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统治时间之长、政权组成之复杂、地域之辽阔都是西方不可比拟的。
那么,如此长时间的专制统治,它就必然会对我国当代的政治构成与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并非在任意情况之下都是一件好事。
(一)专制王权的建立夏朝是我国古代“家天下”的起点,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王朝,在这之后相继为商朝与周朝,夏商周被称为“三代”,这一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许多方面都为随后的朝代开创了先河。
在夏朝之前,王位(部落首领)采取的是禅让制,即不依靠血缘关系来进行王位继承人的选定,而是靠人格魅力与治世的能力,大禹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但是禹并没有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别人,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启来担任部落联盟首领,也就是从夏启之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先的禅让制,王利用手中的权力,制定王权统治体制,且具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威。
主题1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主题1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eb2f7efba0d4a7302763a70.png)
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
1.背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生产方 式的产物,其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1)历史传统:商周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大一统的 思想,在政治制度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这些为后世形成中央集权制奠定了基础。 。
(2)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 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分散 性,需要强大的中央政府维护社会的稳定、兴修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3)政治需要:古代中国面临着两大政治问 题一一维护庞大帝国的统一和抵御少数民族的侵 扰,而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4)理论基础: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是最早鼓 吹中央集权制的思想体系。汉武帝后,董仲舒将 儒家思想与法家、阴阳家等思想融合.适应了大 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需要
• 1.背景 • (1)罗马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是推动公民法不断发 展的重要原因。 • (2)罗马不断扩张,被征服民族众多,由此产生 的新问题是推动万民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 (3)罗马法学家也为罗马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献。
(二)罗马法
• 2.内容 • (1)公民法: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适用于 罗马的公民,是罗马的基本法。 • (2)万民法:罗马帝国形成以后,颁布了一系列 法律,给予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以公民权,保护 其合法的权益,这些法律统称“万民法”。 • (3)私法:罗马重视私法的制定,对于民事侵权 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阿奎利哑法》是其典型的 代表。
• 3.特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重 视证据、诉讼程序严格、不告不理等等。 • 4.影响 • (1)积极 • ①巩固了罗马共和国及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 秩序。 • ②对后世近现代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 (2)局限性 • ①宣扬“君权神授”,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 • ②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的法律。
专题1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老师版)
![专题1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老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a1459fcc22bcd126ff0c5e.png)
1/4专题一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点透析】 1、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1)皇帝制: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 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郡县制:郡县制推行是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或君主专制。
具体表现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
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类别 分封制 西周 秦朝 汉朝 魏晋南北朝 封建专制 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明成祖:内阁制 雍正帝: 军机处 三省六部制 参知政事、枢密使、三 司使 行省制度,下设路、府、 州、县(宣政院、宣慰司) 科举制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分封制 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选官制度4、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差异及其成因 项目 政治 文明 差异 政治基础 基本特点 决策者与决 策方式 地理环境 决定 因素 经济基础 思想意识 中国——君主专制 大一统帝国 君主独裁与家族世袭 君主 个人独裁 希腊——民主政治 小国寡民城邦政体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公民大会集体讨论、 少数服从多数 遍布海湾, 山岭纵横的开放海洋环 境(海洋文明) 以手工业和航海业为主的商业经 济为特征 人文主义思想萌芽, 崇尚人的自由 平等和个性发展背靠大陆, 依托平原大河的闭塞内陆 环境(大河文明) 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重视礼仪、人情 和宗法制度认识:结合两种不同文明的原因,说明古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 古代东方专制制度与西方民主政治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
![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45ca8d59312b3169a451a426.png)
⑴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⑵促进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和国力的强盛
产生的 ⑷消极影响: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 影响 义萌芽成长;政治上拒绝民主、人民毫无地位,思
4、关注几个可能的考点:
①宋太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②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③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创新
A、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B、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E、内阁制 F、刺史、通判等监察制
④中国古代的监察制
⑤比较明清时期中国和当时西方的政治状况和影响 A、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状况 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空 前加强
A、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①王位世袭制 ②内服、外服制度 ③分封制 ④宗法制 ⑤礼乐制 影响、相 互的关系 特点:
以血缘为纽带
特点:皇权不断加 强,相权不断削弱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秦
三公九卿制 中朝、外朝 三省六部制 相权一分为三
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制
特点:中央权力 选官制 监察制度 不断加强,地方 度 权利不断削弱 皇帝直 御史大夫 接任命 刺史 科举制
(2)这一时期东西方的哲学、思想“相通的地方”表 现 在哪里,简要分析原因。
①政治: 同:处于分裂状态,希腊城邦长期独立自治,中国是诸侯
并立 异:希腊城邦实行民主政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 权利。中国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经济: 同:都是经济大发展时期。 异:希腊的工商业较发达,农业相对落后,中国农业发达,
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
![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251c040e3b3567ec102d8aac.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篇一: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有何区别东西方的政治制度最本质的区别是工作方式,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往往通过十几天的会议议程,解决全中国一年里各项工作地实施与落实。
而西方议会则是全年都在争论不休与平衡各方关系中度过,一年间只有十几天是给西方老百姓干实事的。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政治的最高权力机构,人大代表是通过选举与协商产生出来的,他们来自于人民,他们从事各种工作,包括了社会各方民众,代表了最广大社会群体,充分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
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不像西方是两党制或多党制,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同样来自于人民,他们是行业的标兵模范,他们也是社会的精英人士,他们更是普通的老百姓。
他们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崇高的社会责任告诉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名中共党员的基本要求与历史任务。
党员就是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人大会议现场的掌声,世人就能看到,掌声来自人民,掌声同样也是送给全体中国人民的,中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给老百姓做事的政府,只要是人民群众主张的国事,中央都要尽责去办。
同样掌声是真切的、鼓舞的,不会像某些西方人士理解的那样,假惺惺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我们理解西方的看法,那是因为,他们的掌声,来自于他们的支持者,反对者是不会给他们掌声的,他们分的是派别,即使政府做出决议,也只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主张,他们是利益攸关的社会,社会分崩离析,各方势力角逐,争的是权力,争的是能给自己代表的团体谋到利益,并不是给国家和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与付出。
中国从没有主张过,让别的国家学习中国怎样为人民谋福祉的政治制度,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理解并认识到了中国社会的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他们正在探索与学习,包括中国从社会中选拔干部而设的党校这一重要举措。
优质资料-中西历史阶段特征对比
![优质资料-中西历史阶段特征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7e4794ccf90f76c661371ad4.png)
中西历史阶段特征对比一、中外古代历史对比分析比较1、在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的两种不同类型,试以历史史实说明。
(一)、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表现:A、以王权为核心的分封宗法制(BC2070~BC221)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B、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C221~1912)①建立:秦朝②演变:汉——元③强化:明清(二)、古代世界:公民集体民主制A、雅典民主政治B、古罗马法律制度二、14至18世纪60年代。
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并逐步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
社会形态上,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世界面貌变化上,人类由相对隔绝逐渐走向联合;从文明发展的进程上,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而中国处于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具体表现:西方中国政治出现了宗教改革与尼德兰革命,英、美、法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代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议制在少数国家建立。
经济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并逐步发展;国际贸易日益加强,欧洲出现“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理学占居统治地位;出现早期民主思想,传统儒学受到批判。
文化科技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产生近代实验科学。
科技文化承古萌新,呈现文学艺术繁盛、科技停滞的双重时代特征。
国际关系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原始积累,并开拓了市场;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推行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
三、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向欧美扩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资本主义逐步战胜封建势力,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
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具体表现:西方中国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
最新古今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最新古今中外政治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7053bda227916888586d7a5.png)
命题趋势
中外政治制度一直是新课标高考的重点内容, 2010年宁夏、江苏、安徽、广东、海南高考 等均有涉及,尤其是宁夏卷,基本上每年都有 三到四道题选择题考察这一方面内容。预计11 年高考在命题方式上还将会以客观题为主,主 观题若要考查,应以综合题为主,可能会把中 外政治制度联系起来考察。
1.古代中国 (1)分封制特点?宗法制核心?(西周) (2)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伯利克里主政, 雅典民主进入 “黄金时代”
雅典民主制度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内部平等,法律至上
(2)罗马法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不 断 发 展
起源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成文法)
走 向
发展 公民法 万民法
成
熟 完成:《民法大全》:
公元前6世纪末 国
至公元前5世纪中
家 发
展
公元前3世纪中
疆
至公元3世纪初 域
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 什么选
举(制2度)?代这议一制制度度与。处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不同:①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
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
②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
解析:第一小问主要考察学生有效解读信息, 有效迁移知识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察了古代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雅典民主制是西方民 主制度的源头,所以它的“选举”应是现代意 义上的选举;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征是专 制主义,它的选举就应是与察举制、科举制等 有关的选官制度。既结合了教材知识,又是对 教材知识的提升,很有层次感。
解析:第二小问主要考察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识 记理解概念,把握历史概念阶段特征的能力。
中西封建制度的异同
![中西封建制度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b87e03196c175f0e7cd137fe.png)
论:中西封建制度的异同从今展望古代,在以前,无论是身处东方的中国,还是处于西方的其他地区,都有过一段历史,即:社会是封建制的。
何为封建制度,它是以封建性质的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它的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
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
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封建道德为主要内容。
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对立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或农奴)阶级。
在中国,我认为西周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
众所周知,夏朝乃是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由禹所建立的,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而由于夏朝没有具体文字的记载,所以它的具体情况我们无法获知,但我们知道,是禹的儿子启,建立军队,创立刑法,最终掌握大权,是禅让制更替为世袭制。
而社会也是一个奴隶制的社会。
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
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
而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
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
夏朝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
经历17代31个王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而商朝是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隶主死后还要由奴隶殉葬。
所以,它肯定也不是封建时代的典型,而只是到达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秦朝(前221—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齐、楚、赵等六国,完成了国家统一。
他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了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240aeee49649b6649d74706.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篇一:东西方政治制度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篇二:专题1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老师版)1/4专题一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点透析】1、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1)皇帝制: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郡县制:郡县制推行是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或君主专制。
具体表现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
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类别分封制西周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明成祖:内阁制雍正帝:军机处三省六部制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宣政院、宣慰司)科举制皇帝制度中央官制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分封制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4、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差异及其成因项目政治文明差异政治基础基本特点决策者与决策方式地理环境决定因素经济基础思想意识中国——君主专制大一统帝国君主独裁与家族世袭君主个人独裁希腊——民主政治小国寡民城邦政体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公民大会集体讨论、少数服从多数遍布海湾,山岭纵横的开放海洋环境(海洋文明)以手工业和航海业为主的商业经济为特征人文主义思想萌芽,崇尚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发展背靠大陆,依托平原大河的闭塞内陆环境(大河文明)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重视礼仪、人情和宗法制度认识:结合两种不同文明的原因,说明古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古代东方专制制度与西方民主政治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专题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专题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c7b84262af90242a895e584.png)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
1、萌芽于战国(法家思想) 2、建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3、巩固于西汉(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 皇 帝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中朝
尚 书 令 侍 中 常 侍
外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九 卿 太 尉
有事上报
刺史制度: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设刺史 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 特点:品级低职权高,属低级官监督高级官。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条线:民主政治奠基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1.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 (1)地理因素:三洲交界,淬文明精华 政治方面:为众山所分割、阻隔的小块平原,有助于形成 古代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 公民直接 参与民主政治,不易形成专制。 经济方面:平原少,土地贫瘠,只利于种植葡萄、橄榄等 经济作物,粮食不能自给,这就刺激了古代希腊商业和手 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的发达,也使希腊的农业和 工商业都具有面向市场的特点。
认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
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古罗马的法律
1.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罗马共和国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1.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 (1)地理因素: (2)思想因素: (3)社会因素: (4)政治因素: (5)个人因素:希腊思想家的鼓动和政治家改革。 (6)直接原因:工商业繁荣,工商业者要求发展民主 政治
考点1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1.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
2.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奠基——梭伦改革 (2)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
监督 机制 陶片放逐法
“五百人会议”每 个成员都有机会成 为轮值主席, 陪审法庭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18fa2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2.png)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摘要】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比较中外政治制度的制度框架、权力分配机制、人民参与程度、治理效率和政府责任体系等方面,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政治体制的特点和优缺点。
在研究对象选择和研究方法确定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启示,探讨可借鉴之处和差异之处,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外政治制度的差异和共同点,为各国政治体制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制度框架、权力分配、人民参与、治理效率、政府责任、启示、借鉴、差异。
1. 引言1.1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重要性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特点,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通过比较中外政治制度,我们可以发现各国在权力运作、人民参与、治理效率等方面的优劣之处,进而思考如何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为我国政治体制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还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世界政治格局,把握国际政治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国政治制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相互作用,加深对国际政治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思维切入点和启示,有助于促进政治制度的创新与进步。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在选择研究对象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政治制度的不同类型和模式,以及它们在实践中的运作和效果。
在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中,我们可以选择各种政治制度类型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例如民主制度、专制制度、议会制度等。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缺点。
选择研究对象时也需要考虑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往往受到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在比较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政治制度的塑造和演变的影响。
还需要考虑研究对象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力,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比较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4db0967011ca300a6c390fd.png)
国家统一、封建中央集权
城邦制、民主制、共和制、帝国制
发展趋势
不断走向专制
趋向民主法制
基本特点
君主专制、集权、人治
民主、法治、君权受限
政展、传承
不利于文明的保护与传承
启示
尊重人类文明的多元性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比较内容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政治基础国家统一封建中央集权城邦制民主制共和制帝国制发展趋势不断走向专制趋向民主法制基本特点君主专制集权人治民主法治君权受限政治与文明的关系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传承不利于文明的保护与传承启示尊重人类文明的多元性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比较
内容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中西政治比较
![中西政治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fac83f4700abb68a982fbb2.png)
中西政治传统之差异公元1840年,一声轰鸣的舰炮敲开了中国封闭了近四百年的国门,也揭开了国人对中西传统政治优劣长达百年的争论。
政治研究的源头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考察源头可见,中西方政治研究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西方政治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国家构建的制度选择,而中国政治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国家统治的策略选择;西方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具有独立地位的政治学科,而中国长期以来政治与伦理高度结合,形成的是伦理政治学。
由此而见,中西政治在历史上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
首先,中国政治思想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教合一“,这和西方从罗马帝国开始绵延近千年的政教之争是不一样的,西方的教皇和皇帝几乎没有几年能够和平共处。
而中国的宗教或者说教派思想从始之终都和政治”不离不弃“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都充当一个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虽然这之中也有诸如焚书坑儒和萧梁灭佛等政教不合的小插曲。
但总体来说,中国的宗教从没有像西方宗教那么强大到和足以和皇权做斗争,中国的宗教思想,一直充当着政治统治的”乖儿子“,这就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皇权没有任何节制,成为了万能和全能的代言人。
其次,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强盗逻辑“也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思想都是认为天下是打出来的,而且只要是我打出来的天下就可以理所当然的坐享其成,也就是所谓的”合乎天意“,而在我打出来的天下里,人民就必然应该给我纳税交钱,但是却不能问钱花到什么地方?给什么人用?你问了就是死罪,就是触犯天颜。
但是到了赈灾,战争,修路的时候百姓却仍然要交钱纳粮,这在几千年里似乎已经成了定式,而且百姓官员无一人人敢问,更没人想问。
也就是说老百姓有交钱的义务但不一定有用钱的权利,这和强盗打家劫舍本质上是一个逻辑,皇帝实质上也是中国最大的”山大王“。
反观西方政治,虽然也有皇帝,但西方从一开始就有了”花老百姓的钱和老百姓一起商量着办“的传统,从古希腊罗马的议政厅元老院,到中世纪的等级议会一直如此,钱永远不是皇帝一个人的。
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f62415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5.png)
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中西方政治制度一、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1、城邦制度在地中海希腊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公元前8~6世纪,希腊出现了约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
小国寡民是城邦的突出特征。
城邦一般包括市区和周边的农村地区。
在古希腊人心目中,“城邦”意味着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团体、共同地域和政治经济的绝对独立。
希腊城邦的政体类型多样,大致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寡头制、僭头制等。
其中,雅典和斯巴达是最著名的城邦。
斯巴达实行贵族制,雅典以民-主制著称。
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2、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1)民-主制的确立:君主制—贵族制—梭伦改革—颗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
(2)基本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3)评价:一方面指出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所采用的公民直接参政、轮流坐庄的形式所导致的结果也并非总是公正的,雅典的民-主统治仍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另一方面则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指出了一条道路。
雅典的民-主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性。
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不愧于希腊地区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典范的。
3、希腊城邦独具特点:①独立。
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势力,有自己的法律体系、官员、法庭等等。
这些城邦即使是结盟也没有一个最高权威,是互不统属的。
②直接民-主。
最高权力属于公民大会,与原始社会的军事民-主制有关,这是东方所没有的,可以选举官员、判决等等,公民大会的权威高于任何个人。
③公民。
公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但是边区居民、外邦人、农奴、妇女都没有公民权。
公民只是所有人中的百分之几。
④义务官制。
没有官薪,全凭自愿服务。
根据公民大会选出的一般是临时的职务,服务完后就完了,只有少数固定官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附录一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国赛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附录一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国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ce23e23a58da0116d1749c3.png)
《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专题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同铁一中宋婷婷《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为高中一轮复习中必不可少的一课,是对人教版必修一第一、二单元的整体横向对比。
主要包含的教材知识点为:(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5)雅典民主政治;(6)罗马法。
主要涉及到的考点为:(1)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内容对比;(2)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成因探究;(3)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利弊评价。
二、考点分析本专题包括中西方古代的政治制度,其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一部分内容是高考关注的焦点。
从近几年的高考看,该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涉及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4——16年题号及内容17年题号及内容分封制的内容和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也是高频考点,连续3年都考,秦朝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在2022年的小高考中在材料题考查了3道小题目。
此外,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元朝的行省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三年中各考了一次。
纵观历年考题,本专题在小高考中考察材料题题型的频率在增加,一般每年都要考察一道选择题或1道材料题,2022年还出现了材料题的考查,2022年一道选择题,2022年一道选择题,还有第一道材料全部都是考的本单元的知识。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考点中,梭伦、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改革是高频考点,几乎每年一道选择题。
另外,罗马法中的公民法与万民法也考过一次,主要考查两者区别。
纵观历年考题,本专题在小高考中考察频率一般,基本每年一道选择或判断题,或考希腊或考罗马。
虽然一级考点在近几年实现了全覆盖,但二级考点中的西周的建立、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秦的统一、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清朝的军机处、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作用等大量知识点尚未涉及,都有考查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