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中客观性问题的几种解题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初中数学中“相关面积客观性问题”的几种解题方法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卷中频频出现“面积问题”的试题,成为中考数学卷中的一个亮点,尤其是相关“面积问题”中的选择、填空等客观性题,直接求解,计算繁杂,甚至无法求解,应采用一定的技巧,使用准确的方法,巧算面积,化难为易,既能得出准确答案,又能节省答卷时间,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下面,本人就以几个典型的试题为例,谈谈“相关面积客观性问题”的几种解题方法。
一、割补法
例1.如图1,以BC为直径,在半径为2,圆心角为的扇形内作半圆,交AB 于点D,连接CD,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图1
A. B. C. D.
解析:观察图形,能够适当实行“割”与“补”,从而组合成便于计算的几何图形,根据此图的条件,只要把弓形CD与弓形BD互换,即把弓形CD“割”下来“补”到弓形BD上,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扇形ABC的面积减去△ADC的面积,故选A。
二、平移法
例2.下面是两位同学关于配有如图2的一道题目的争论:甲:“这道题不好算,给的条件也太少了!”乙:“为什么这么说?”甲:“你看,题目只告诉我们AB的长度等于24,却要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事实上我连这两个半圆的直径各是多少都不知道呢。
”乙:“那,不过AB不过小半圆的切线,而且它和大半圆的直径也是平行的呀!”甲:“那也不顶用,我看一定是出题人把什么条件给遗漏啦!”请问,真是甲说的这么回事吗?如果不是,你能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来吗?
图2
解析:只要将小半圆向左平移至大、小半圆圆心重合的特殊位置时,已知条件就能充分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能用整体思想解决。
解:甲说的不对,根据现有条件能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如图3,连结OC、OB,则OC⊥AB,CB=12,
图3
所以。
三、旋转法
例3.如图4,已知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A点坐标为(2,1),分别以A、B为圆心的圆与x轴相切,则图中两个阴影部分面积的和为__________。
图4
解析:根据图中两圆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特征,以点O为旋转中心将其中一圆旋转到另一圆上,两个不规则的阴影部分刚好构成一个圆,很快就得两个阴影部分面积的和为。
四、翻折法
例4.如图5,扇形AOB的圆心角为直角,正方形OCDE内接于扇形,点C、E、O 分别在OA、OB、弧AB上,过点A作AF⊥ED交ED的延长线于点F,垂足为F,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
图5
解析:求图形的面积要注意观察图形的结构,此题的特征是I区域与II区域关于直线OD成轴对称,只要把I区域沿直线OD翻折到II区域,问题就转化为求矩形ACDF的面积。
解:因为OC=1,所以OD=OA=,
所以。
五、比例法
例5.如图6,梯形ABCD被对角线分为4个小三角形,已知△AOB和△BOC的面积,分别为和,那么△DOC的面积是________。
图6
解析:在三角形中,在高相等的情况下,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的比,利用这个等比关系就能够便捷地求出△DOC的面积。
解:,
,
求得。
六、规律法
例6.将n个边长都为的正方形按如图7所示的方法摆放,点、、…、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
图7
A. B. C. D.
解析:此题可先研究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根据题意可知,点、、…、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所以与重叠部分为的面积的四分之一,以此类推。
若两个正方形的重叠面积为1个正方形面积的,则三个正方形的重叠面积为2个,四个正方形的重叠面积为3个,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然后再从特殊到一般,得到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故选C。
七、实验法
例7.小明在操场上做游戏,他发现地上有一个不规则的封闭图形ABC,为了知道它的面积,小明在封闭图形内划出了一个半径为1米的圆,如图8,在不远处向圈内掷石子,且记录如下,则封闭图形ABC的面积是平方米。
掷石子次数石子落在的区域50次150次300次
石子落在⊙O内(含⊙O上)次数14 43 93 石子落在阴影内的次数19 85 186
图8
解析:不规则的封闭图形ABC的面积难以用常规方法解决,但根据小明游戏实验的启发,此类问题能够巧妙地转化为统计中的概率问题,因为经过较多次数的实验后发现:实验中,石子落在⊙O内(含⊙O上)的概率约为31%,石子落在封闭图形ABC的概率约为93%,从而推出封闭图形ABC的面积约为⊙O面积的3倍,约
平方米。
八、数形结合法
例8、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9).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 。
图9
解析: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可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c、d,不难证出△ABC≌△BDE,由直角三角形全等,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解得:a²+b²+ c²+ d²=4,即S1+ S2+ S3+ S4=4。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数学中大量数的问题后面都隐含着形的信息,图形的特征上也体现着数的关系。
我们要将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通过形的形象、直观揭示出来,以达到"形帮数"的目的;同时我们又要使用数的规律、数值的计算,来寻找处理形的方法,来达到"数促形"的目的。
对于一些含有几何背景的填空题,若能数中思形,以形助数,则往往能够简捷地解决问题,得出准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