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全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4.1.1几何图形(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辨认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知道立体图形的某些面是平面图形,会在立体图形中指出平面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辨认常见的立体图形.
2.难点:辨认棱柱、棱锥.
三、教学过程
(教学说明:本节课用到的教具较多,课前需要作认真的准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板书: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节课我们首先学习什么是图形.(板书:图形)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什么是图形?在小学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图形.
师:(出示正方体模型)这是什么图形?
生:正方体.(没有学生知道,教师直接告诉)
师:(将画有正方体的纸贴到黑板上)这张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
生:正方体.(师板书:正方体)
(以下师依次出示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模型,教学过程同上)
师:(出示三棱柱模型)这是什么图形?
生:……(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出)
师:这个图形叫棱柱.
师:(将画有三棱柱的纸贴到黑板上)这张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
生:棱柱.(师板书:棱柱)
师:(出示六棱柱模型)这又是什么图形?
生:……(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出)
师:这个图形也是棱柱.
师:(将画有六棱柱的纸贴到黑板上)这张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
生:棱柱.(师板书:棱柱)
师:(三棱柱、六棱柱的棱垂直桌面放置)这两个图形都是棱柱,但它们的形状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演示三棱柱)这个棱柱相对的这两个面都是三角形,(演示六棱柱)这个棱柱相对的这两个面都是六边形,所以我们把这个棱柱叫做三棱柱,(板书:三)把这个棱柱叫做六棱柱.(板书:六)
师:(三棱柱的棱平行桌面放置)三棱柱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什么东西?生:……(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三棱柱挺像是一个帐篷.
师:(六棱柱的棱垂直桌面放置)六棱柱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东西?生:……(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六棱柱挺像是一个茶叶盒.(也可说其它东西)
(以下师依次出示四棱锥、五棱锥,教学过程与棱柱教学基本相同)
师:(指模型)刚才我们看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稍停)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板书:
立体图形)
师:(指板书)这些立体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都是常见的,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18页,(稍停)上面一排印了一些实物,这些实物是什么东西?
生:地球仪、魔方、现代汉语词典、沙堆、铅笔、建筑物.
师:这些实物是什么立体图形呢?请大家把实物与下面一排的图形用线连起来.(生连线,师巡视)
师:说说你是怎么连线的?
生:……
师:这位同学连得对不对?(有不对的,其他同学纠正)
(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1.师出示一些大图片,让学生找立体图形.
(四)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指板书)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都是立体图形,除了这些立体图形,还有其它的立体图形吗?
生:……(多让几位同学发表看法)
师:(出示两个模型的组合图形,譬如将正方体与圆锥组合在一起)这个图形是立体图形吗?
师:(出示三个模型的组合图形)这个图形是立体图形吗?
师:(出示四个模型的组合图形)这个图形是立体图形吗?
师:这些图形都是立体图形,将一些立体图形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
师:实际上,只要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也就是说图形不是平平的,这样的图形都是立体图形.一棵树可以看成是一个立体图形,一朵花可以看成是一个立体图形,一只藏羚羊可以看成是一个立体图形,雄伟的布达拉宫可以看成是一个立体图形,甚至整座城市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立体图形.
师:与立体图形相对的是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各部分都在同
一个平面内的图形,也就是说是平平的那种图形.
(师在黑板上贴出画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圆、扇形的纸)
师:这些图形是常见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生:……(生说师板书)
师:除了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平面图形还有很多,实际上只要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五星红旗图案是平面图形,剪纸图案是平面图形,奥运五环是平面图形.
师: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对“图形”作一个总结了,谁能说说对图形的认识?生:……
师:(指准板书)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板书:)常见的立体图形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立体图形还有很多很多,无穷无尽,(板书:……)只要各部分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图形都是立体图形.常见的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
边形、圆、扇形等,平面图形还有很多很多,也是无穷无尽,(板书:……)只要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师:(指板书)我们知道,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两种不相同的图形,但这两种图形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有什么联系呢?
生:……(多让几位同学说,要积极肯定学生回答中的合理部分)
师: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是,立体图形的某些面是平面图形.(画,并板书:立体图形的某些面)
师:(演示长方体模型)这个长方体的这一面是什么图形?
生:……
(多演示长方体的几个面)
师:(演示圆锥模型)这个圆锥的底面是什么图形?
生:圆.
师:(演示棱柱模型)这个棱柱的这一面是什么图形?
生:……
(多演示棱柱的几个面)
师:(演示棱锥模型)这个棱锥的这一面是什么图形?
生:……
(多演示棱锥的几个面)
(五)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2.课本P
练习.
119
(只要求学生回答:各立体图形的表面中包含哪些平面图形?如第一个立体图形的表面中有2个圆,又如第三个立体图形的表面中有2个五边形、5个长方形.如果学生对第五个立体图形的感知有困难,师可以告诉这个立体图形的构成,即上面是一个棱锥,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答题用口答形式)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图形,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虽然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两种不同的图形,但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什么联系呢?
生:立体图形的某些面是平面图形.
习题1.2.3.做在课本上)
(作业:P
123
课题:4.1.2点、线、面、体(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体、面、线、点的概念,从静态角度认识体、面、线、点之间的关系,即
“体由面围成,面面相交成线,线线相交成点”.
2.从动态角度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通过观察图形,了解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点、线、面、体的概念及其关系.
2.难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图形,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边讲边出示模型)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都是立体图形,而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梯形、五边形、六边形、圆、扇形都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立体图形的某些面是平面图形.无论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都是图形,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所看到的无处不是图形,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里!小到一粒沙子是图形,大到整座城市也是图形.大家可以欣赏欣赏课本115页上的那个图形,(稍等)这个图形画的是什么?
生: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师:你能把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心是可容纳8万人的国家体育场,周围分布着田径、体操、游泳等14个场馆,整个公园占地121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师:这么大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真是够大的.大家仔细看看这个图形,里面到底有一些什么东西?
生:……(学生列举出来的可能是实物,如建筑物、树等等,要多让几位同学说)师:在这个图形中同学们找出了不少东西,但恐怕还没有找全.老师不用看图形,就敢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这个图形中只有四样东西.这么大的图形中怎么只有四样东西?是的,只有四样东西.这就神了,这四样东西是什么东西呢?这四样
东西就是点、线、面、体.(板书课题:4.1.2点、线、面、体)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点、线、面、体.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任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板书:图形由点、线、面、体组成)
师:什么是体?(板书:体)有体积的东西都是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球、棱柱、棱锥都是体.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是体的东西?
生:……(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生活中的体有很多很多,一个土豆是体,一头牛是体,一个人的身体是体,一幢房子也是体.一样东西只要有体积,不管是什么形状,都是体.
师:什么是面?(板书:面,并演示长方体模型)包围着体的是面.这个长方体共
有几个面?
生:6个.
师:(演示长方体模型)这6个面都是平平的.
师:(出示圆柱模型)包围着圆柱的是面,这个圆柱有几个面?
生:……
师:(演示圆柱模型)这个圆柱有3个面,这个面和这个面是平平的,这个面是弯曲的.
师:(出示圆锥模型)包围着圆锥的也是面,这个圆锥有2个面,哪一个是平平的?哪一个是弯曲的?(生上台指出来)
师: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面有两种,一种是平面,一种是曲面.(板书:(平面、曲面))在生活中,我们也能找到平面和曲面的例子,譬如,平静的水面给我们留下平面的印象,而有浪的水面给我们留下曲面的印象.
师:什么是线?(板书:线)这就是线.(边讲边画一条直线、一条曲线)线也有两种,笔直的是直线,弯曲的是曲线.(板书:(直线、曲线))
师:(指模型)你能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直线和曲线吗?(多让一些学生找)师:在生活中,我们同样能找到很多线的例子,譬如,课桌的边沿、织卡垫的线、寺庙壁画优美的线条、夜晚流星划过天空时的那一道光线,这些都给我们留下线的印象.
师:什么是点?(板书:点)这就是点.(边讲边画点)
师:知道了点、线、面、体是什么,就不难想像,任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这个图形当然也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
(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练习1.
1.课本P
122
(四)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知道了什么是点、线、面、体,下面我们讨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师:(出示长方体模型)体与面有什么关系呢?
生:……(多让学生发表看法,要肯定学生回答中的合理部分)
师:(演示长方体模型)体是由面围成的.(连线并板书:体由面围成)
师:面与线有什么关系呢?(连线)
师:(演示长方体模型)请大家注意观察,这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是什么?
生:线.
师:(演示长方体模型)这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是什么?
生:线.
(再演示其它模型,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看清楚线面关系)
师:哪位同学来概括面与线的关系?
生:……
师:面与面相交的地方是线,简单地说就是,面面相交成线.(板书:面面相交成线)
师:线与点又有什么关系呢?(连线)
师:(演示长方体模型)请大家注意观察,这两条线相交的地方是什么?
生:点.
师:(画相交线)这两条线相交的地方是什么?
生:点.
师:可见,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简单地说就是,线线相交成点.(板书:线线相交成点)
师:哪位同学把点、线、面、体的关系完整地说一遍?
生:体由面围成,面面相交成线,线线相交成点.
师:这位同学所说的只是点、线、面、体的一种关系,点、线、面、体还有另一种关系,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种关系?
师:请大家拿起笔,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
生:形成了线.
师:从画线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中,你看出了点与线之间有什么关系?生:……(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点动成线.(板书:点动成线)
师:画线是点动成线的例子,老师还可以举一个点动成线的例子.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留下的一排长长的足迹.在这个例子,点是什么?线是什么?线是怎么形成的?
生:……
师:点动成线,那么线动成什么?(用一根细棒比划线动)
师:把你的观点在小组里交流,为了让其他同学听明白你的意思,最好把你的观点用实物演示出来.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倾听)
师:线动成什么?
生:线动成面.(师板书:线动成面)
师:(出示湿布条)这是布条,这根布条可以看作是一条线,这条线在黑板上运动时,就形成了面.(边讲边演示)这就是线动成面的意思.
师:谁能举出生活中线动成面的例子.
生:……(如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运动、用扫帚扫地、用刷子刷油等)
师: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那么面动成什么呢?(边讲边演示长方形硬纸板绕它一边旋转)
生:……(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圆柱.
师:(边讲边演示)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
生:圆锥.
师:通过这两个实际演示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面动成什么?
生:面动成体.(师板书:面动成体)
(五)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2.课本P
122
练习2.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点、线、面、体.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线、面、体之间有两种联系,第一种关系是什么?
生:……
师:第二种关系是什么?
生:……
(作业:阅读4.1多姿多彩的图形P
116-P
123
)
课题:4.2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直线的两个基本特征,会用两种方法表示一条直线.
2.知道点和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会按照语句画出点和直线位置关系的图形.
3.知道两条直线相交及交点的意义,会按照语句画出直线相交的图形.
4.经历画图过程得出: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按照语句画出图形.
2.难点:几何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有些什么性质?这是数学要研究的.怎么来研究呢?聪明的做法是,先研究简单图形,再研究复杂图形.那我们应该从什么样的简单图形开始研究?请看黑板.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在黑板上画一条水平直线)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生:直线.
师:(在黑板上画一条斜向直线)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生:直线.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都是直线?
生:它们都是笔直的.
师:从样子上看,直线都是笔直的,这是直线的第一个特点.(板书:直线特点:笔直的)直线还有第二个特点,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分别指第一条直线和第二条直线,说明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然后板书:向两方无限延伸的)师:知道了直线的特点,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直线的表示.(板书:直线的表示)有
些同学可能有疑问,直线的表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学习直线的表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换一个问题来考虑.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说说人为什么要有自己的名字?
生:……
师: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样可以把不同的人区别开来.直线也是一样,每条直线也都需要有自己的名字,这样可以把直线与直线区别开来.给直线取名字就是直线的表示.
师:怎么给直线取名字?或者说,怎么表示直线呢?
师:(指水平直线)我们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来表示这条直线.譬如,(边讲边画)直线上一点是点A,(边讲边画)直线上另一点是点B,这条直线可以记作
直线AB.(板书:直线AB)需要强调的是,点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所以这里
的A、B都是大写字母.
师:表示直线还有第二种方法.(指斜直线)在这条直线的旁边写上小写字母l(边讲边写),这条直线可以记作直线l.(板书:直线l)
(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1.判断下面表示直线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错误,指出错在哪里:
记作直线P.
P
(6)
(5)A
记作直线A ;记作直线AB ;B
A
记作直线m ;m (4)(3)(2)a b
记作直线ab ;记作直线EF ;F E (1)
2.读下列语句,并按照这些语句画出图形: (1)画直线CD ; (2)画直线a.
(四)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右图) 师:(指图)在这个图形中,直线l 与点O 有什么关系? 生:……(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准确地说,应该这样说:点O 在直线上(板书:点O 在直线上).也可以说,直线经过点O (板书:(直线经过点O )).(指准图)点O 在直线上,与直线经过点O 是一个意思.
师:同桌之间把这两句话说一说.(同桌互相说) (师出示右图) 师:(指图)在这个图形中,直线l 与点P 有什么关系? 生:……(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准确地说,应该这么说:点P 在直线l 外(板书:点P 在直线l 外).“点P 在直线l 外”,还有另一种说法,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直线l 不经过点P (师板书:(直线l 不经过点P )). (师出示右图)
O
l
l
b
a
O
师:(指图)在这个图形中,直线a和直线b有什么关系呢?
生:……(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指准图)直线a和直线b相交,详细一点说可以这样说,直线a和直线b相交于点O.(板书:直线a和直线b相交于点O).点O就叫做它们的交点.交点O有什么特点?
师:(指准图)交点O 既在直线a 上,又在直线b 上,交点O 是直线a 和直线b 的公共点. (五)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3.辨析题:扎西认为点A 在直线l 上,卓玛认为点B 在直线l 上,你认为谁的看法正确?
B
A
l
l
4.按照图形填空:
(1)点A 在直线m ,也可以说,直线m 点A
(2)点B 在直线m , 也可以说,直线m 点5.读下列语句,并按照这些语句画出图形: (1)点P 在直线l 上; (2)直线l 不经过点O ; (3)点O 在直线AB 上;
(4)直线AB 和直线CD 相交于点P. (六)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6.探究题:
(1)画出经过点A 的直线,你认为经过一点A 可以画几条直线?
(2)画出经过点A 、点B 的直线,你认为经过两点A 、B 可以画几条直线?
(3)从上面画图,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做探究题,师巡视引导)
师:你认为经过一点A 可以画几条直线? 生:无数条.(师画若干条经过A 的直线) 师:你认为经过两点A 、B 可以画几条直线? 生:一条.(师画经过A 、B 的直线) 师:从画图,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从画图,我们可以得出,(指准图)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板书: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请大家把这个结论读一遍.(生读)
师:这个结论可以简单地说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板书:(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什么意思?
生: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一个有用的结论.譬如,如果你想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你需要钉几个钉子?
m
A
师:为什么2个够了?
生: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又譬如,我们为什么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来表示这条直线?这也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谁来把直线的知识归纳一下?
生:……(师给以补充)
(作业:P
练习(1)(2))
129
课题:4.2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射线、线段的意义,会表示射线和线段,会按语句画出射线和线段.
2.知道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射线、线段的意义和表示.
2.难点:按语句画图形.
三、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1.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点B在直线EF上;
(2)直线CD不经过点A;
(3)经过点O的三条直线a、b、c;
(4)直线AB、CD相交于点B.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l
(师出示右图)
师:(指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板书:4.2直线)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射线和线段.(板书:射线、线段)
(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什么样的图形是射线呢?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是哪一部分呢?(指图)请看这个图,这是一条直线,我们把点A左边部分擦掉(边说边擦),剩下的部分就是一条射线.也就是说,(指准图)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点A 这一点叫做这条射线的端点.(板书:
端点)端点就是最边边上的点.
师:(指图)从射线的样子看,射线很像手电筒照射出去的光线,射线又像枪射出的子弹的线路,“射线”这个名称也正是因为它的样子而得到的.
师:射线的表示与直线的表示基本上是一样的.(指图)这条射线怎么表示? 生:射线AB.(师板书:射线AB )
师:这条射线还有另外一种表示,怎么表示? 生:射线l.(板书:或射线l )
师:不知道同学们听出来了没有,刚才老师说,射线的表示与直线基本上是一样的,这说明射线的表示与直线的表示还是有点不一样.什么地方有点不一样呢?在表示射线时,(指准图)表示端点的字母A 必须写在前面,所以这条射线表示成射线AB ,不可以表示成射线BA.而对直线来说,用直线AB 表示,用直线BA 表示都是一样的.
(师出示右图)
师:学习了射线我们再来看线段.什么样的图形是线段呢?线段也是直线的一部分.是哪一部分呢?(指刚出示的直线)请看这个图,这是一条直线,我们把点A 左边部分擦掉(边说边擦),再把点B 右边部分擦掉(边说边擦),剩下的部分就是一条线段.也就是说,(指准图)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指准图)线段最边边上的两点A 、B 叫做这条线段的端点.(板书:端点、端点) 师:这条线段怎么表示? 生:线段AB.(板书:线段AB )
师:在这条线段的上面写上小写字母a (边讲边写a ),这条线段还可以表示为线段a.(板书:或线段a ) (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2.指出下列各图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并按要求填空:
Q 是 ,记作 ,端点是 .
是 ,记作 ,端点是 ; 是 ,记作 ,端点是 ; P Q
P 是 ,记作 ;
(4)
(3)(2)(1)
3.口答:射线有几个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直线有没有端点?
4.按照下列语句画图形:
C
D
D C C D 画线段CD : 画射线DC : 画射线CD : 画直线CD : D C (1)(2)(3)(4)
5.填空:
图中以O 为端点的射线是 .
O 图中以O 为端点的射线是 ;O
P
(1)(2)
6.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经过点O 的三条线段a 、b 、c ; (2)线段AB 、CD 相交于点O ; (3)线段AB 、CD 相交于点B ;
(4)P 是直线a 外一点,过点P 有一条直线b 与直线a 相交于点Q.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基本图形,这三种基本图形是哪三种? 生:直线、射线、线段.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有关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
(作业:P 132习题2.3.4.)
课题:4.2直线、射线、线段(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尺子测量和圆规截取两种方法,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已知线段.
2.会用尺子或圆规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2.难点:用圆规.
三、教学过程
(一)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a
(师出示右图)
师:(指图)这是线段a,现在要你画一条线段AB,要求线段AB与线段a一样长,(板书:画一条线段AB,使AB=a)怎么画呢?请大家独立完成下面的探究题.
1.探究题:
(1)画一条与线段a一样长的线段AB;
a
(2)你还能用其它方法画吗?
(生画图,师巡视)
师:你是怎么画的?把你画图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倾听)
师:(指图)画与线段a一样长的线段,你是怎么画的?
生:……(多让几位同学说,让学生中不同的画法都说出来,肯定正确的画法,指出错误画法错误的地方)
师:画与线段a一样长的线段AB,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尺子量(板书:用尺子量),先用尺子量出线段a的长度(边说边量),线段a的长度是30厘米,然后画出30厘米长的线段AB(边说边画).线段AB就是我们要画的与线段a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