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需要: B、对需要的自我认识:
讨论:P3 “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 活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启示:人类社会任何事物的起源均来源于 人们自身的需要及其主体对它的自我认识。
三、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氏族公社:约5万年前-5千年前-BC21世纪)
(一)内容
生产劳动教育:(工具、取火[氏族]、渔猎、 种植、原始手工业)
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教育(上)
(春秋:BC770年——BC476) 一、春秋时期变革 农业生产力发展(铁器大量使用\牛耕\水利灌溉) 土地私有(中下层贵族\自由民开荒); 封建生产关系形成(承认土地私人占有)——封
建制度形成; 政治上王权衰落; 旧教育没落,新教育兴起
二、官学的衰败情况
30岁办私学 50-54,任中都宰——后为司空——大司寇 55岁开始周游列国 68岁整理《六经》
“有教无类”
孔子的办学指导思想。人不分种族、贵贱 都可以入学。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制 度,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推动了文化 的下移,扩大了人才的来源。
根据《论语》、《史记》载,孔子招录学 生:
育、)
西周
宗法制(分封) 周天子——诸侯国(71)——卿、大夫—
—士——人民(-奴隶)(等级制度)[嫡 长子继承制] 周礼:君臣、父子、夫妻、朋友之间上下 尊卑关系的规定,贵族衣食住行、丧葬婚 嫁等一切行为的准则,以及政治、军事、 法制制度的总称。(姬旦:周公)
学在官府
西周教育制度
教育原始性
1、目的原始 2、内容原始 3、形态原始(生活中进行,没有独立于
生活) 4、方式原始(言传身教)
四、氏族社会末期“学校”的萌 芽
农业、手工业发展-私有制发展-阶级分化 -(氏族公社)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度
部落显贵世袭(政治)-文字-“学校”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教育
原始人群时期:约200万年前—5万年前 氏族公社时期:约5万年前—BC21世纪
北京人:4、50万年前(1927) 蓝田人:5、60万年前(1963-1965) 元谋人:170万年前(1965) 巫山人:200万年前(1985)
二、原始“教育”起源之“迷”
(一)原始“教育”起源于生产与生活经验传递的 需要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本科专业基础课程
《中国教育史》
绪 论 教育史——重构教育 未来的珍贵资源与智慧
一、历史作为动态和永恒的范畴 二、历史的未必是落后的 三、不能遗忘的镜子——我的历史价值
观 四、我对“历史”的态度——具体·宽
容·现实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约200万年 前)
审查; 改变了官学中师生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子贡) 2、评价 积累教育经验,推动教育理论发展 推动学术与文化的下移 扩大了人才来源
第四章 春秋时期的教育(下)
孔子的教育思想
——儒家(中国古代) 教育智慧的缩影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字仲尼(BC551-479),鲁国陬邑人(山东 曲阜)
BC21世纪-BC476 我国奴隶社会时期 夏 (BC21——BC 16世纪) 商(BC16——11世纪) 西周(BC1066——771年) (春秋:BC770年——BC476)
夏
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教育目的——战士; 教育内容——军事教育、宗教教育、人伦道德
教育
商 有成熟的文字(甲骨文、陶文、金文) 大学、小学;国学、乡学 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
生活习俗教育:(群体生活规范、两性交往、 成年礼等)
原始宗教教育:(自然崇拜、鬼魂崇拜、图 腾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善神、恶鬼])
原始艺术教育:(歌舞、绘画、雕刻)
体育(与军事)训练:
(二)原始教育的特点
P、10讨论 [教育目的一致,教 育权利平等;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 容,包容多种方面;教育手段局限 于言传身教;男女教育有区别;教 育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不重视教育、衰败;忙于战争; 三、私学兴起 社会变动打破教育垄断的局面,典章文物与知
识分பைடு நூலகம்流落民间; 政治、经济需要; 诸侯国统治者 新兴地主阶级 邓析(BC545-501,郑国)、少正卯(?-
BC498,鲁国)、孔子
特点与评价
1、特点: 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 摆脱了政教合一\官教合一的体制; 一切教育事务,由主持者负责,不受国家限制和
家庭教育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直女俞 婉,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处入门 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 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 书记,……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
婴儿在自己能吃东西的时候,要教他用右手进食。在 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先要教会他怎让应答大人的招呼, 男孩应声要直,女孩应声婉。男孩要佩革制衣带,女 孩要佩丝制衣带。孩子六岁,教他数数,并教认识东 西南北中的方位。七岁,男孩和女孩便不能坐在一张 席子上了,也不共用一份食具。八岁,开始进行礼让 训练。出入门户和吃东西时,都要让年龄长者先于己。 九岁,要教儿童学习计算日期。除教用自然数排列年 代、日期外,还要学习中国古代特用的天干地支相配 法。十岁,男孩外出上学,学习书写和计算,也可以 不再住在内室了。女孩子十岁不再出闺门,由保姆或 母亲教女德女工。学理麻、抽丝。
小学教育(8[王侯太子]、10或13[公卿太 子]、15,学习年限7年,学习道德行为准则 与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大学教育(15[太子]、20)
设在王都为国学,地方为乡学。 管理制度:考核、奖惩
六艺(教育内容)
礼乐 射御 书数 特点:多方面教育因素(思想道德、文
化知识;传统文化、实用技能;文事、 武备;礼仪规范、内心情感修养;) 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
讨论:P3 “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 活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启示:人类社会任何事物的起源均来源于 人们自身的需要及其主体对它的自我认识。
三、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氏族公社:约5万年前-5千年前-BC21世纪)
(一)内容
生产劳动教育:(工具、取火[氏族]、渔猎、 种植、原始手工业)
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教育(上)
(春秋:BC770年——BC476) 一、春秋时期变革 农业生产力发展(铁器大量使用\牛耕\水利灌溉) 土地私有(中下层贵族\自由民开荒); 封建生产关系形成(承认土地私人占有)——封
建制度形成; 政治上王权衰落; 旧教育没落,新教育兴起
二、官学的衰败情况
30岁办私学 50-54,任中都宰——后为司空——大司寇 55岁开始周游列国 68岁整理《六经》
“有教无类”
孔子的办学指导思想。人不分种族、贵贱 都可以入学。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制 度,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推动了文化 的下移,扩大了人才的来源。
根据《论语》、《史记》载,孔子招录学 生:
育、)
西周
宗法制(分封) 周天子——诸侯国(71)——卿、大夫—
—士——人民(-奴隶)(等级制度)[嫡 长子继承制] 周礼:君臣、父子、夫妻、朋友之间上下 尊卑关系的规定,贵族衣食住行、丧葬婚 嫁等一切行为的准则,以及政治、军事、 法制制度的总称。(姬旦:周公)
学在官府
西周教育制度
教育原始性
1、目的原始 2、内容原始 3、形态原始(生活中进行,没有独立于
生活) 4、方式原始(言传身教)
四、氏族社会末期“学校”的萌 芽
农业、手工业发展-私有制发展-阶级分化 -(氏族公社)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度
部落显贵世袭(政治)-文字-“学校”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教育
原始人群时期:约200万年前—5万年前 氏族公社时期:约5万年前—BC21世纪
北京人:4、50万年前(1927) 蓝田人:5、60万年前(1963-1965) 元谋人:170万年前(1965) 巫山人:200万年前(1985)
二、原始“教育”起源之“迷”
(一)原始“教育”起源于生产与生活经验传递的 需要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本科专业基础课程
《中国教育史》
绪 论 教育史——重构教育 未来的珍贵资源与智慧
一、历史作为动态和永恒的范畴 二、历史的未必是落后的 三、不能遗忘的镜子——我的历史价值
观 四、我对“历史”的态度——具体·宽
容·现实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约200万年 前)
审查; 改变了官学中师生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子贡) 2、评价 积累教育经验,推动教育理论发展 推动学术与文化的下移 扩大了人才来源
第四章 春秋时期的教育(下)
孔子的教育思想
——儒家(中国古代) 教育智慧的缩影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字仲尼(BC551-479),鲁国陬邑人(山东 曲阜)
BC21世纪-BC476 我国奴隶社会时期 夏 (BC21——BC 16世纪) 商(BC16——11世纪) 西周(BC1066——771年) (春秋:BC770年——BC476)
夏
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教育目的——战士; 教育内容——军事教育、宗教教育、人伦道德
教育
商 有成熟的文字(甲骨文、陶文、金文) 大学、小学;国学、乡学 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
生活习俗教育:(群体生活规范、两性交往、 成年礼等)
原始宗教教育:(自然崇拜、鬼魂崇拜、图 腾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善神、恶鬼])
原始艺术教育:(歌舞、绘画、雕刻)
体育(与军事)训练:
(二)原始教育的特点
P、10讨论 [教育目的一致,教 育权利平等;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 容,包容多种方面;教育手段局限 于言传身教;男女教育有区别;教 育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不重视教育、衰败;忙于战争; 三、私学兴起 社会变动打破教育垄断的局面,典章文物与知
识分பைடு நூலகம்流落民间; 政治、经济需要; 诸侯国统治者 新兴地主阶级 邓析(BC545-501,郑国)、少正卯(?-
BC498,鲁国)、孔子
特点与评价
1、特点: 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 摆脱了政教合一\官教合一的体制; 一切教育事务,由主持者负责,不受国家限制和
家庭教育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直女俞 婉,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处入门 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 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 书记,……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
婴儿在自己能吃东西的时候,要教他用右手进食。在 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先要教会他怎让应答大人的招呼, 男孩应声要直,女孩应声婉。男孩要佩革制衣带,女 孩要佩丝制衣带。孩子六岁,教他数数,并教认识东 西南北中的方位。七岁,男孩和女孩便不能坐在一张 席子上了,也不共用一份食具。八岁,开始进行礼让 训练。出入门户和吃东西时,都要让年龄长者先于己。 九岁,要教儿童学习计算日期。除教用自然数排列年 代、日期外,还要学习中国古代特用的天干地支相配 法。十岁,男孩外出上学,学习书写和计算,也可以 不再住在内室了。女孩子十岁不再出闺门,由保姆或 母亲教女德女工。学理麻、抽丝。
小学教育(8[王侯太子]、10或13[公卿太 子]、15,学习年限7年,学习道德行为准则 与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大学教育(15[太子]、20)
设在王都为国学,地方为乡学。 管理制度:考核、奖惩
六艺(教育内容)
礼乐 射御 书数 特点:多方面教育因素(思想道德、文
化知识;传统文化、实用技能;文事、 武备;礼仪规范、内心情感修养;) 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