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集锦

合集下载

现代名人孝亲敬老的故事

现代名人孝亲敬老的故事

现代名人孝亲敬老的故事一、田世国——为母亲捐肾在央视“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评选中,山东民工田世国为患尿毒症母亲捐肾的事迹,打动了无数观众,获得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在盐城农村,田世国一家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

就在2004年3月,他给母亲端洗脚水的一刹那,却发现母亲竟连端不稳脚盆。

田世国呆住了:妈妈得了尿毒症,我的肾就是她生命的希望!于是,他瞒着母亲悄悄办了住院手续。

“孩子,你知道吗?有你这份孝心就够了。

你已经给你妈带来足够多的快乐了。

”在医生的劝说下,田世国终于放弃了“瞒天过海”的打算。

医生告诉田世国,如果田世国的肾与母亲匹配,移植手术只需4万元左右。

考虑到家里贫穷,医院只收成本费。

当田世国给医院送去1万元钱押金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田世国当场流下了愧疚的泪水:“对不起大家,这钱是借的,我以后一定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民族具有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

孝子之举是源于内心对父母对长辈的挚爱与尊敬。

通过田世国捐肾救母的义举,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人之美德,也看到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二、黄舸——感恩父亲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黄舸,7岁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这样的病无法治愈,黄舸的生命最多再有八年。

为了能亲口对父亲说声谢谢,他决定进行长途感恩之旅。

这个想法父母无法理解。

“我们是父子,不是卖艺的与看客的关系。

”父亲黄小勇曾这样劝阻儿子。

但黄舸坚持说:“这绝不是丢人的事。

”黄小勇说:“我拦你是因为爱你,你这样做还是因为我爱你。

”黄舸走了,他和他的父亲来到北京。

他们来到人民大会堂前的花坛前放了一封信:“亲爱的父亲:您还活着、很好……我用我的方式感恩着……因为爱着我。

我也会努力让您过得好……20万公里的路途300多次演讲我会坚持下去……”当他渐行渐远时说了最后一句“亲爱的父亲!我在前进着。

”很多人纷纷上前询问如何帮助这位年轻人完成这最后一次感谢父亲的“旅程”,大厅里的群众久久的无人说话一片沉寂无声地为他鼓掌。

孝亲敬长名人故事

孝亲敬长名人故事

孝亲敬长名人故事以下是 9 条孝亲敬长名人故事:1. 黄香啊,那可是个大孝子!小时候家里穷,冬天特别冷,他为了让父亲能睡个暖和觉,就自己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把被窝暖热后,再让父亲睡。

这像不像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照顾呀?这不就是心怀感恩,对父亲的深深敬爱吗!2. 舜帝大家听说过吧?他继母对他很不好,可他依然恭敬孝顺,还各种包容她。

即使遭到那么多不公平的对待,也能坚守孝道,这是多么难得啊!要是咱碰到这样的,能做到舜帝那样吗?3. 陈毅元帅,那可是战功赫赫啊。

但他即使工作再忙,也不忘回家探望母亲。

亲自给母亲洗尿裤,这种对母亲的细致关怀,多么让人感动啊!这不就是对母亲的一片真情实意吗!4. 子路,那可是个性格豪爽的人。

但他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不惜翻山越岭去借米。

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和毅力呀。

想想我们,有没有为父母做过这样的事情呢?5. 刘恒,对母亲那是真的体贴入微呀。

母亲病了,他亲自为母亲煎药,还每次都自己先尝一下,看烫不烫。

这可比那些光嘴上说孝顺的人强多了吧!6. 包拯,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但他对父母也是极其孝顺的。

为了照顾父母,辞官回家,这得有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啊!我们能为了父母放弃一些重要的东西吗?7. 曾参,那可是孔子的得意弟子。

他为了让父母放心,从不在外过夜。

哎呀,这份为父母着想的心,是不是特别难得?8. 王祥,继母让他做很难的事情,他也毫无怨言。

甚至大冬天为了给继母捕鱼,趴在冰上。

这真的太让人佩服了,这就是纯粹的孝道啊!9. 鲁迅,大文豪呀!虽然他工作繁忙,但依然会抽时间关心母亲的生活。

给母亲写信,问长问短。

他的这份孝心,不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名人的孝亲敬长故事真的特别感人,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好好向他们学习。

感恩父母的名人故事9篇

感恩父母的名人故事9篇

感恩父母的名人故事9篇感恩父母的名人故事篇1孔融四岁那年,正在院中玩耍的孔融兄弟几个,面对父亲刚买来的梨子,哥哥让孔融先拿,而孔融却拣了个最小的。

父亲问孔融为为什么这样做,孔融回答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我年纪小,就该吃小的。

”父亲不禁为儿子的谦让懂事高兴,却又故意问道:“可你还有个小弟弟,为何不把最小的梨留给他呢?”孔融则答:“我比弟弟大,哥哥应该让弟弟,所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你能不为孔融这种谦让精神所感动吗?感恩父母的名人故事篇2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国一个乡村的田野里,一位贫困的农民正在劳作。

忽然,他听到远处传来了呼救的声音,原来,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

农民不假思索,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救人。

孩子得救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获救的孩子是一个贵族公子。

几天后,老贵族亲自带着礼物登门感谢,农民却拒绝了这份厚礼。

在他看来,当时救人只是出于自己的良心,自己并不能因为对方出身高贵就贪恋别人的财物。

故事到这儿并没有结束。

老贵族因为敬佩农民的善良与高尚,感念他的恩德,于是,决定资助农民的儿子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

农民接受了这份馈赠,能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来的梦想。

农民很快乐,因为他的儿子终于有了走进外面世界、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老贵族也很快乐,因为他终于为自己的恩人完成了梦想。

多年后,农民的儿子从伦敦圣玛丽医学院毕业了,他品学兼优,后来被英国皇家授勋封爵,并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的发明者。

那名贵族公子也长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但幸运的是,依靠青霉素,他很快就痊愈了。

这名贵族公子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农民与贵族,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却为他们自己的后代甚至国家播下了善种。

人的一生往往会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帮助别人或感恩别人,却可能冥冥之中有轮回。

感恩父母的名人故事篇3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古今中外感恩的故事

古今中外感恩的故事

古今中外感恩的故事感恩的故事能给我们人生很多启迪和感动,感恩的故事能照进我们的心房,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能量,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你提供的感恩的故事,欢迎阅读。

想了解更多感恩的故事,请继续关注本栏目。

古代感恩的故事1、鲁宣公二年,宣子在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打猎,住在翳桑。

他看见一人非常饥饿,就去询问他的病情。

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

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还活着。

感恩的故事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

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

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

一次,灵公想杀宣子,灵辄在搏杀中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脱险。

宣子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

宣子再问他的姓名和家居时,他不告而退。

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2、《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潦倒时,在城下钓鱼,漂洗丝絮的老妇中有一位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如此。

韩信感激,说将来一定会报答她。

她却凛然说:男子汉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我伶悯公子才会送饭,哪里图什么报答!韩信以后作楚王时,找到那位漂母,赠她千金。

3、《世说新语》:顾荣应邀赴宴,见烤肉者垂涎,便将自己的那份让给他吃。

同席者耻笑顾荣,他说:一个人整天在烤肉,怎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后来战乱四起,他逃难南迁。

每到危难之际,总有一个人随身保护他,顾荣问起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受炙人。

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

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

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5、滴水之恩,涌泉相报6、慈母之恩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集锦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集锦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集锦父母在我们的人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不仅仅给予我们生命,还让我们在温暖中成长!但是在我们成长的同时,父母也在老去,因此,在我们享受了那么多父母给予的爱以后,我们也需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事例一: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包拯辞官侍母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

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

关于孝道的名人故事

关于孝道的名人故事

关于孝道的名人故事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孝”字。

“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及关爱幼者的伦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敬。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孝道的名人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孝感移动天空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2.品尝汤汁,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

3.手指咬痛曾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百里负表仲由,字子路、季路,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古今中外感恩的故事

古今中外感恩的故事

古今中外感恩的故事2、《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潦倒时,在城下钓鱼,漂洗丝絮的老妇中有一位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如此。

韩信感激,说将来一定会报答她。

她却凛然说:“男子汉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我伶悯公子才会送饭,哪里图什么报答!”韩信以后作楚王时,找到那位漂母,赠她千金。

3、《世说新语》:顾荣应邀赴宴,见烤肉者垂涎,便将自己的那份让给他吃。

同席者耻笑顾荣,他说:“一个人整天在烤肉,怎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后来战乱四起,他逃难南迁。

每到危难之际,总有一个人随身保护他,顾荣问起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受炙人”。

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

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

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5、滴水之恩,涌泉相报6、慈母之恩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8、衔环结草,以报恩德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

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

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

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

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9、漂母的一饭之恩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

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

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

名人感恩故事集锦

名人感恩故事集锦

名人感恩故事集锦一、漂母饭信《史记》说,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

他尽管用功念书、拼命习武,但是,挣钱的本领却一个也可不能。

迫不得已,他只好到他人家吃“白食”。

为此常遭他人冷眼。

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常常饥一顿饱一顿。

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

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

天天如此,从未中断,韩信立誓要报答漂母之恩。

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觅,最后以千金相赠。

这确实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二、罗斯福家失窃以后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常怀感恩之心。

听说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

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此刻专门好,感激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损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份东西,而不是全数;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对任何一个人来讲,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层次由。

三、替父母办影展《人民日报》海外版摄影记者焦波诞生于山东乡下农家。

他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父亲卖掉了自己备下连年的一副寿馆材料,只为给他买腕表和自行车。

焦波将父母的养育之恩铭刻在心,20年来以他独特的爱,为爹娘拍了1000多张照片。

这些照片,记录了一对农村老夫妇休戚相依的生活乐趣,本色纯真中又寄托着作者对父母的一颗爱心。

后来,焦波决定自筹资金,在中国美术馆那个艺术的最高殿堂给自己一般的爹娘办一个影展——《俺爹俺娘》,以此回报为儿女操劳一生的父母。

而且,还请自己的农村父母——84岁的爹和86岁的娘为那个影展剪彩。

可是临到北京的时候,母亲恰恰犯病,她是打着吊瓶上的火车。

动身那天,全村XX多男女老幼签名送匾——“山民孝子”。

二老到京后,忙着布展的焦波亲自赴车站把娘背下火车,剪彩后他又背着娘看了影展。

焦波的至孝,一对乡间老夫妇破天荒的剪彩,照片淳厚朴实又动人的内容,使许多参观者泪如泉涌,老将军张爱萍赞扬说:“至爱无上。

经典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

经典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

经典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经典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篇一、经典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绅士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绅士走到小女孩面前问她说:“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

”孩子说。

绅士听了感到心疼。

“这样啊……”于是绅士牵着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

走出花店时绅士向小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吗?”“当然啊!”“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

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早知道就不载你了。

”绅士开玩笑地说。

绅士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着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

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远路。

绅士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

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小时车程的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妈妈。

篇二、经典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

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精选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精选。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

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

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

“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

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

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

关于孝道的名人故事

关于孝道的名人故事

关于孝道的名人故事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孝”字。

“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及关爱幼者的伦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敬。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孝道的名人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2.亲尝汤药,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

3.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名人孝亲敬长的故事

名人孝亲敬长的故事

名人孝亲敬长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孝亲敬长一直被视为传统美德,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孝道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人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更传递了一种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名人的孝亲敬长的故事。

第一位名人是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了“孝道”这一重要的伦理观念。

据《论语》记载,孔子小时候就非常孝顺父母,他的母亲去世后,他还在她的坟前跪地痛哭,感动了众人。

孔子还曾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孝道的坚守和尊敬长辈的态度。

第二位名人是曹操。

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青囊书》中写道,“父母生我,育我,百世之君,不忘本也。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对孝道的尊重。

据史料记载,曹操年轻时,曾经在冬天为父亲洗脚,展现了他对父母的孝心。

第三位名人是文天祥。

文天祥是中国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将,他在《过零丁洋》中写道,“家贫无儋石,力学习孝悌。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孝道的坚守和对长辈的尊敬。

据传记载,文天祥年轻时,曾经为了救母亲而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展现了他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对孝道的忠诚。

以上这些名人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孝亲敬长的重要性。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孝道的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些名人的榜样,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通过以上名人孝亲敬长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向这些名人学习,传承和弘扬孝道精神,让孝亲敬长的美德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体现,让社会充满温馨和谐的氛围。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孩子,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感恩名人故事100字

感恩名人故事100字

以下是3篇关于感恩的名人故事,每篇约100字:
一、韩信报恩
韩信小时候家庭贫困,父母早逝,经常遭到别人的欺辱。

但是,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挨打完饭,都要把剩菜打包带回家。

邻居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奇怪,就问其原因。

韩信回答说:“等以后有钱了,我一定好好报答他们。


二、张良拾鞋
张良是秦末汉初的杰出谋臣。

有一次,张良散步时,偶然在桥上遇见一位老人。

老人坐在桥栏上,一只脚重重地甩在地上,一只脚高高地翘起。

老人见到张良,便叫他到跟前脱下鞋子,然后说:“明天早上来给我把鞋穿上。

”张良虽然觉得有些委屈,但他转念一想:老人无儿无女,挺可怜,便一口答应了。

三、秦始皇谢恩师
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坑杀许多儒生。

却有一位姓徐的儒生通过贿赂守株的士兵而幸免于难。

后来,秦始皇出巡时遇到一群强盗,幸好徐生暗中相助才得以脱险。

秦始皇登基后便封赏徐生为国子监博士。

一次,秦始皇患脚疾,太医官尽皆被斩。

徐生不计前嫌,用针灸治疗的方法治好了秦始皇的脚疾。

于是秦始皇重赏徐生并赦免了他的罪过。

古代历史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历史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历史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历史中有很多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例子:
1. 闵子骞:古代著名医学家。

闵子骞幼年丧父,母亲丧失双目。

他放弃了荣华富贵的机会,以照顾母亲为己任,探索医学以治愈母亲的眼疾。

最终,他成功地为母亲恢复了视力。

2. 孔子: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年幼时父亲去世,但他一直孝敬母亲。

据传,孔子为了不给母亲带来负担,曾经在家中破碗修理漏水,并将金饭碗换成瓦碗。

他在母亲去世后,还替母亲守孝三年。

3. 文天祥:南宋末年著名将领和政治家。

文天祥在家中排行第七,父母早逝,他负责照顾兄弟姐妹。

尽管贫穷困苦,文天祥还是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和其他家人。

4. 周瑜:三国时期著名将领。

周瑜在很年轻的时候父亲去世,他负责照顾年迈的母亲。

他常常陪伴母亲,并以她的需求为重。

在他历尽艰辛的军事生涯中,他也时刻牵挂着母亲的健康和安全。

这些故事都展示了古代历史名人对父母的孝敬和敬爱之情。

在古代社会,孝敬父母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德和人生责任,这些名人以自己的行动成为了孝子的楷模。

古人感恩父母的小故事

古人感恩父母的小故事

古代感恩父母的小故事(一)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二)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三)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时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四)拾葚异器蔡顺,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专有名词2.背景资料泰戈尔诗《雨天》乌云很快地集拢在森林的黝黑的边缘上。

孩上,不要出去呀!湖边的一行棕树,向暝暗的天空撞着头;羽毛零乱的乌鸦,静悄悄地栖在罗望子的枝上,河的东岸正被乌沉沉的暝色所侵袭。

我们的牛系在篱上,高声鸣叫。

孩子,在这里等着,等我先把牛牵进牛棚里去。

许多人都挤在池水泛溢的田间,捉那从泛溢的池中逃出来的鱼儿,雨水成了小河,流过狭街,好像一个嬉笑的孩子从他妈妈那里跑开,故意要恼她一样。

孝顺长辈名人故事大全

孝顺长辈名人故事大全

孝顺长辈名人故事大全孝顺长辈名人故事01、孝感动天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继承王位。

舜登天子位后,对其父仍毕恭毕敬,封其弟象为诸侯。

0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03、啮指痛心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见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急忙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缘由。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子释然。

04、百里负米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却也不可复得。

”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孔子家语·致思》)05、芦衣顺母闵损,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感恩的古代例子

感恩的古代例子

感恩的古代例子
1. 舜帝对父母的感恩,那可真是令人敬佩啊!舜的父亲瞽叟和继母以及弟弟象多次想谋害他,可舜从不记恨,反而在当上天子后还去看望他们,这是多么深厚的感恩之心呀!那像我们,面对一些小矛盾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好呢?
2. 蔡顺为母亲拾葚的故事你们知道吗?当时他为了给母亲找甜的桑葚,自己吃不好的,这是多大的付出呀!这就像我们对父母的爱,点点滴滴都是感恩呀!
3. 黄香温席,多贴心呀!小黄香那么小就知道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父亲的被窝,这感恩之情简直太真挚了!我们现在长大了,能为父母做的是不是应该更多呢?
4. 子路百里负米,那得多累呀,但他心里是甜的,因为能让父母吃到好的,这真的好感人啊!我们享受着父母的爱,又回报了多少呢?
5. 包拯辞官照顾父母,多难得呀!公务那么繁忙,还能为了感恩父母放弃那么多,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我们能为父母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吗?
6. 海瑞为母亲过生日,那场面得多温馨呀!一个堂堂的官员,对母亲如此孝顺,感恩之情溢于言表,真的好棒啊!我们是不是也该多关心关心父母的生日呢?
7. 杨香扼虎救父,多勇敢呀!面对危险,首先想到的是父亲的安全,这感恩的力量真强大!我们在危险时刻能这么义无反顾地保护父母吗?
8. 丁兰刻木事亲,把对父母的思念都寄托在木像上,这是多么深沉的感恩呀!我们有没有时刻把父母放在心中重要的位置呢?
总之,这些古代的例子都告诉我们感恩的重要性,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

懂得感恩的人例子

懂得感恩的人例子

懂得感恩的人例子
懂得感恩的人例子在历史上和现代生活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名人故事:
1.陈毅元帅:
陈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

他非常孝敬父母,1962年出国访问归国时,得知老母病重,不顾繁忙公务,立即回家探望。

他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

2.李宗仁将军:
李宗仁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对曾经教育过他的老师有着深厚的感恩之情。

尽管他的两位老师曾其新和另一位朱姓老师生活条件不佳,但李宗仁始终对他们照顾有加,不仅出资奉养,还为他们修建房屋居住,并派专人侍奉,每日亲自问安,体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重道精神。

3.弗来明与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
虽然这里的描述未完成,但实际上提到的是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的故事。

尽管细节不准确,但弗莱明的确因为农民的儿子获救而与感恩有关(真实情况是弗莱明因观察霉菌偶然发现了能抑制细菌生长的青霉素,这一发现拯救了无数生命)。

这些名人的故事都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心怀感恩之心,用自己的行动回报那些帮助过他们或对他们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人。

古今中外关于孝的故事

古今中外关于孝的故事

古今中外关于孝的故事
1. 古代的黄香,那可是出了名的孝顺啊!在炎炎夏日,他会用扇子给父亲扇凉枕席;到了寒冷的冬天,就先钻进被窝给父亲暖床。

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吗?就像我们会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用心一样,黄香对父亲的孝真的让人感动啊!
2. 舜的故事大家听过吧?他父亲和继母对他那么不好,可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孝顺他们。

这得多难得啊!就好比即使别人对你不好,你还能真心对他好,这得有多大的胸怀啊,舜就是这样了不起的人!
3. 还有子路,为了让父母能吃到大米,翻山越岭去借米,多辛苦啊!想想我们有时候为父母做一点小事都觉得累,子路的举动难道不令我们汗颜吗?
4. 国外也有很多感人的孝的故事呢!比如一个叫杰克的小伙子,他妈妈生病了,他是日夜守在床边照顾啊,端屎端尿啥都干,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孝的精神呐!
5. 曾看过一个故事,有个女孩为了给妈妈治病,到处打工赚钱,自己累得不成样子。

这和那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人比起来,简直太伟大了吧?
6. 孔子的弟子曾子也是大孝子啊!他对父母的恭敬那是没话说。

这不就跟我们尊敬自己心中特别重要的人一样吗?孝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7. 在一个小镇上,有个老人行动不便,他的孩子每天都会耐心地帮他洗漱、喂饭。

我们难道不应该像他一样吗?这么简单又贴心的举动,不就是孝吗?
8. 有个电影里讲了一个儿子,在父亲临终前一直陪伴着,讲着他们以前的故事。

哇,那场面太感人了!这不就是我们都应该做的吗?
9. 孝其实很简单,就是多关心关心父母,多陪陪他们。

就像我们希望有人关心陪伴自己一样,父母也需要啊!所以,让我们都赶快行动起来,好好孝顺咱们的爸妈吧!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可不能丢了呀!。

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古代中国,孝敬父母是一种传统美德,被视为人们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在古代,有许多关于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人对父母的孝心,也教育着后人要懂得孝顺父母,传承这一美德。

下面,我们就来讲述一些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故事一,孟子送终。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孝心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

据传,孟子的母亲在他年幼时去世,孟子非常孝顺母亲,深感对母亲的亏欠。

后来,孟子的父亲也去世了,孟子便亲自扶灵车送父亲最后一程。

有人劝他说,“您是一位大儒家,您的学生和门徒数以千计,为什么亲自送终呢?”孟子回答说,“我所以亲自送终,是因为我要以身作则,教育我的学生们,让他们知道孝顺父母是何等重要。

”。

故事二,孝顺的张仲景。

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孝心故事也广为流传。

据说,张仲景年轻时家境贫寒,为了治病救母,他不惜放弃了学业,四处奔波求医。

最终,他终于找到了一位名医,治好了母亲的病。

母亲病愈后,张仲景决心要学医救人,以报答名医的恩情。

他后来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故事三,孝顺的董永。

董永是南宋时期的一个孝顺儿子,他的孝心故事也被后人传颂不衰。

据说,董永的母亲年老多病,他每天都要亲自照料母亲,不离不弃。

有一天,董永听说有一位仙人可以治病,于是他决定去求仙人为母亲治病。

他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找到了那位仙人,仙人告诉他,“你的孝心已经感动了上天,你母亲的病会自愈。

”董永回到家后,果然发现母亲的病奇迹般地好了。

这些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无一不展现了他们对父母的孝心和敬重。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唯有孝顺”这一古训。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尊重和遵循的行为准则。

愿我们能够铭记这些感人的故事,传承孝道,让孝敬父母的美德代代相传。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集锦精编版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集锦精编版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集锦精编版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__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一朵玫瑰花有位绅士在花店门口停了车,他打算向花店订一束花,请他们送去给远在故乡的母亲。

绅士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绅士走到小女孩面前问她说: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

孩子说。

绅士听了感到心疼。

这样啊于是绅士牵着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

走出花店时绅士向小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吗?当然啊!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

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早知道就不载你了。

绅士开玩笑地说。

绅士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着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

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远路。

绅士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

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小时车程的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妈妈。

包拯辞官侍母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集锦父母在我们的人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不仅仅给予我们生命,还让我们在温暖中成长!但是在我们成长的同时,父母也在老去,因此,在我们享受了那么多父母给予的爱以后,我们也需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事例一: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包拯辞官侍母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

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

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

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

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邓小平赡养继母夏伯根对邓小平来说,既不是他的生母,也不是养母,而是继母。

邓小平对这样一位正直、善良、勤劳、肯干的继母特别敬重和爱戴。

十五岁的邓小平,当年顺长江南下,走出重庆,走出四川。

之后,邓小平率领千军万马前来解放大西南,又回到四川,回到了重庆。

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是中央下属几大行政区域之一的最高官员。

这时的邓小平已是45岁的中年人了。

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庭后,邓小平就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

邓小平调中央工作后,她把继母一同带到北京。

跟随邓小平一家生活的这些年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如亲母,从不分你我,在饮食、卫生、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全的照顾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

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子里,邓小平为了照顾卓琳的身体,又不肯让年事已高的继母再承担过重的家务,便独自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脏活邓小平都亲自干。

夏伯根老人能够高寿,与邓小平夫妇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戴、敬重、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事例四:周恩来怀念他的两个母亲周恩来不满一岁时,就由守寡的嗣母陈氏带在身边抚养,她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对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恩来称陈氏为“娘”,陈氏给他请来一个乳母,叫蒋江氏,一起住在西院的小屋里。

周恩来四岁时,嗣母就叫他识字,五岁时,送他进私塾读书。

嗣母对他要求很严格,每天黎明时刻,就叫他起来,亲自在窗前教他读书。

有一次,恩溥玩刀子,几乎伤了他的眼睛。

于是,陈氏更不许他轻易出去,整天把他关在屋里念书。

空暇时,就叫他背唐诗,给他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

1904年,六岁的周恩来随同父亲、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县清江浦(今江苏省清江市)居住,并到外祖父家的家塾里读书。

外祖父家里人很多。

家族间发生了纠纷,常邀请他生母去调解。

这是家里的经济境况已经越来越不好了。

父亲为人老实,胆小,能力比较差,到清江浦后,只谋得一个月薪16元的小差使。

家里常靠借钱过日子。

他的生母又劳累,又愁闷,很快就一病不起。

那是1907年上半年的事。

夏天,嗣母带他到宝应县她堂兄家住过两个月,仍回到清江浦。

第二年七月间,嗣母又被肺结核夺取了生命。

周恩来对陈氏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他写过一篇《念娘文》,可惜没有保存下来。

抗战胜利后他在重庆对记者说:“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

事例五:陈毅为老母洗屎尿裤20世纪60年代初,陈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日理万机,公务繁忙。

那年,陈毅62岁,他出国访问归来,得知老母病重,下了飞机就去看望。

陈毅刚跨进家门,就看见老母让身边照顾她的保姆藏起了什么东西,忙问:“娘,你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眼看瞒不过去,只好如实告诉儿子藏起来的是她刚尿湿的裤子。

陈毅听了,动情地说:“娘,您久病在身,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您老人家,心里着实难受。

这裤子我马上拿去洗了,还藏着做啥子?”好说歹说,保姆怎么也不让陈毅洗,觉得让这么大的官去洗屎尿裤子,多不好。

母亲也劝阻道:“你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一进门就让你洗脏裤子怎么行?”陈毅说:“我不是说着玩的,您就允了吧。

我小的时候,不知您多少次给我洗尿布屎裤。

现在,儿子有机会为您老人家洗一洗脏裤,虽然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也总算尽了一份孝心吧。

”不容在推辞,陈毅便躬下身从床拿出母亲的尿裤和其他脏衣服,一起去洗得干干净净。

事例六:毛泽东对母亲的感情很深毛泽东对母亲文七妹感情很深。

1918年夏,他从长沙赴北京前夕,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特地请人开了一个药方寄给舅父。

次年春返回长沙,便把母亲接来就医。

10月5日,文七妹患瘰疬(俗称疝子颈)病逝,终年五十二岁。

毛泽东日夜兼程从长沙赶回韶山守灵,并和泪写下一篇情义深长的《祭母文》。

他这么追念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狂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当时,毛泽东还给同学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

母亲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一生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母亲去世后,毛泽东把父亲毛顺生接到长沙住了一阵。

父亲后来不再干涉他的选择,继续供他上学。

毛泽东是很感激的。

毛顺生于1920年1月23日患急性伤寒去世,时年五十岁。

事例七:朱德着文忆母亲1944年2月15日,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在家乡四川仪陇病逝。

朱德万分悲痛,4月5日着《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以无限的深情赞颂母亲的优秀品质,寄托哀思。

朱德开篇写道: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他在一封写给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人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识,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识,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最后,朱德满怀深情地写到:母亲现在离开我而去,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事例八:冯玉祥的“悼母诗”冯玉祥不仅是一位着名的爱国将领,还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冯玉祥将军一生对母亲非常孝顺,母亲病故之后,他痛苦伤心地大病了一场。

从此以后,每逢自己过生日便闭门谢客,不吃饭,有时实在饿得头昏心慌也只在晚上吃上一顿饭,以此来纪念母亲的生养之恩。

1945年,他写了一首《十月怀胎》的悼母诗:娘怀儿一个月不知不觉,娘怀儿两个月才知其情,娘怀儿三个月饮食无味,娘怀儿四个月四肢无力,娘怀儿五个月头晕目眩,娘怀儿六个月身重如山,娘怀儿七个月提心吊胆,娘怀儿八个月不敢笑谈,娘怀儿九个月寸步艰难,娘怀儿十个月才到世间。

为了将这首悼母诗“铭刻在心,永世不忘”,冯玉祥将军请人把诗特意刻在石碑上。

这首诗情真意切,通俗纯朴,字字句句洋溢着一片敬母、爱母、惜母之情,感人肺腑,令人敬佩,给人教诲,至今仍广为流传。

事例九:一朵玫瑰花有位绅士在花店门口停了车,他打算向花店订一束花,请他们送去给远在故乡的母亲。

绅士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绅士走到小女孩面前问她说:“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

”孩子说。

绅士听了感到心疼。

“这样啊……”于是绅士牵着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

走出花店时绅士向小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吗?”“当然啊!”“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

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早知道就不载你了。

”绅士开玩笑地说。

绅士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着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

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远路。

绅士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

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小时车程的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妈妈。

事例十: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

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

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

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

“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

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

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