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柳如是年谱合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谦益柳如是年谱合编
万历十年(1582)壬午,一岁。
钱牧斋先生以明神宗万历十年壬午九月二十六日生于常熟城中坊桥东故第。
曾祖体仁,字长卿,吴越武肃王二十二世孙也。
规言矩行,步武先民。
勤学博闻,撰《名臣巨儒言行录》若干卷。
祖顺时,字道隆,嘉靖己未进士。
博通典故,储峙有用之学。
举凡古今物、,天人经纪、世务便宜、部州条次,勒成一书,名曰《资世文钥》百余卷,盖《通典》《通考》之流亚也。
父世扬,字士兴,又号景行,常熟县增广生员,万历辛卯乙榜。
与无锡顾宪成、松江张尚友、同里瞿汝稷等友善,读书尚志,师友千古。
著《春秋说》十卷(见《明史稿艺文志》)。
宪成之文,奇伟绝俗,而景行能追风蹑影,与之驰骋上下,其博洽雄健,王元美、邢子愿咸称为良史才。
晚读《二十一史》,钩摘其奇闻异事,撰《古史谈苑》三十四卷。
母顾氏,山东按察司副史顾玉柱女。
先生讳谦益,字受之,一字牧斋,后自称牧斋老人、牧翁、虞山老民,或称籛后人、聚沙居士,又自号蒙叟,偶称绛云老人,或敬他老人、聋騃道人、没口居士,最后号东涧遗老。
天下知与不知,皆称虞山先生(采钱文集、《苏州府志》、《钱公别传》、葛氏《牧斋年谱》等书)。
七弦按:先生别号,据《中国历代年谱考录》,另有娥眉老衲(据《有学集》1581页当作“峨眉”)、石渠旧史。
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二岁。
万历十二年(1584)甲申,三岁。
万历十三年(1585)乙酉,四岁。
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五岁。
万历十五年(1587)丁亥,六岁。
就傅。
景行公请族兄继科为之师。
先生云:五六岁看演《鸣凤记》,见孙立庭袍笏登场,遂终身不忘。
(《消寒诗》自注)
是年,海瑞、戚继光卒。
万历十六年(1588)戊子,七岁。
万历十七年(1589)己丑,八岁。
密藏开法师驻锡虞山东塔,从祖祖父顺化携先生前往礼足。
(《有学集》1620页)
万历十八年(1590)庚寅,九岁。
八月初八,瞿式耜生于常熟。
(瞿果行《瞿式耜年谱》)
九月二十五日,路振飞生。
(《有学集》1223页)
万历十九年(1591)辛卯,十岁。
同邑李胤熙常至先生家,先生呼为兄。
景行公曰:“安得若能文如李家兄乎?”胤熙长先生三岁。
(七弦按:见《初学集》1379页《李缉夫墓志铭》)
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十一岁。
王时敏生。
万历二十一年(1593)癸巳,十二岁。
病痘疹,危急。
举家啼哭,竟获愈。
(《族谱》)
约是年前后,始读《史记》、《汉书》,欣然自喜。
(《有学集》卷三十八《答杜苍略论文书》:“少读班马二史,欣然自喜。
戊寅岁(七弦按:崇祯十一年,1638),讼系西曹,取而读之,然后少知二史之史法与其文章之蹊径阡陌。
始自叹四十六年以前,虽读《史》《汉》,犹无与也。
向后再读之,辄有所得。
”)
万历二十二年(1594)甲午,十三岁。
吏部郎中顾宪成削籍归,讲学东林。
万历二十四年(1596)丙申,十五岁。
先生喜读《吴越春秋》,作《伍子胥论》。
又作《留侯论》,盛谈其神奇灵怪。
文词倜傥,见者吐舌击賞。
(七弦按:见《有学集》1517页、1547页)
三月十五日,赵用贤卒,年六十有二。
(《初学集》1470页)
万历二十五年(1597)丁酉,十六岁。
先生叔祖顺德,性恭谨,饮不过三爵。
尝把酒读先生文,喜而沾醉,凭侍二肩起舞,家人传以为奇。
顺德,隆庆戊辰进士也。
(《族谱》)
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十七岁。
补苏州府学生员。
耀州王文肃公图得先生行卷,遍告南中诸公,以为半千复出。
其时已好陵猎为古文,《空同》、《弇山》二集,澜翻背诵,摇笔自喜,欲与驱驾,以为莫己若也。
(《族谱》、文集)
同里友人陆孟凫,长先生一岁,并游郡学,出同车,入同席。
(《有学集》1131)
万历二十七年(1599)己亥,十八岁。
景行公命阅《首楞严经》。
中秋之夕,读《众生业果》一章,忽发深省,即夜梦见世尊。
先生尝自谓“远公后身”也。
(文集及昆山葛氏《杂录》)(七弦按:见《佛顶蒙钞目录后记》)正月五日,毛晋生。
(《有学集》1142页)
万历二十八年(1600)庚子,十九岁。
是年,娶妻陈氏。
十二月初六,叔父顺德卒,年六十六。
(《初学集》1650页)
是年尝与龚渊孟、何季穆携游铜井,题名绝壁。
(《初学集》166页自注)
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二十岁。
偕表兄何君实读书虞山之兴福寺。
先生熟烂空同、弇州之文集,至能暗数行墨。
(《文集》)(七弦按:兴福寺读书事见《有学集》1146页。
但能暗数行墨实为十六七岁事,见《有学集》1347页)
约是时,邵茂齐折辈行与交,以文章事业相期许,先生因有声于诸生间。
(《初学集》1371页)
又与瞿元初(名纯仁)游。
(《初学集》1373页)
裴世俊曰:开始组织文社。
(《四海宗盟》23页。
但似在先生本集中无直接依据)
万历三十年(1602)壬寅,二十一岁。
先生校《春秋繁露》,增改数百字,深以为快。
谓《深察名号》篇析理精妙,可以会通孟、荀二家之说,非有宋诸儒可几及矣(《文集》)(七弦按:见《有学集》1516页)
万历三十一年(1603)癸卯,二十二岁。
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二十三岁。
万历三十三年(1605)乙巳,二十四岁。
瞿式耜从先生读书拂水山庄。
式耜时年十六。
(《文集》,又见诗注)(七弦按:《有学集》1091页:万历乙巳,稼轩年十六,从余读书拂水。
余录柳柳州文,至《襄阳丞赵君墓志》,余为言此文叙徒行求葬事,详委曲折。
稼轩喜之,每雒诵,辄十数过。
稼轩就义后,灯明月白,思其少年诵读声音,琅琅然如在吾耳,不自知涕之无从也。
又,《瞿式耜年谱》据《行实》,谓是年受业于先生,与执友顾云鸿、邵濂及族叔祖瞿纯仁互相镞砺,学业大进)
万历三十四年(1606)丙午,二十五岁。
先生举于乡。
(县志)(七弦按:又见《初学集》1687页。
又《有学集》1125页:万历中,余应乡会科举,取友二人焉,曰嘉定李流芳长蘅、江阴尹嘉宾孔昭。
又《初学集》1640页:谦益举于乡,请于先公,鬻故第以偿债。
后邻人转鬻故第,先公家贫不能赎)
北上回试,不第。
闻临川汤若士盛称宋潜溪之文,先生归后,覃精研思,刻意学唐宋古文,因以及元裕之、虞伯生及潜溪、震川诸家,得知古学所由来与为文之阡陌次第。
盖嘉靖末年,王、李盛行。
先生独能建立“通经汲古”之说,以排击俗学。
黄太冲谓先生一生(上此下言)毁太仓,诵法昆山,盖始于此时。
(七弦按:《有学集》1347页可补,并参见1359、1306、1588页。
1588页尤重要)
顾云鸿卒。
(《初学集》1558页)
万历三十六年(1608)戊申,二十七岁。
陈子龙生。
华山雪浪大师圆寂。
(《初学集》1573页)
万历三十七年(1609)己酉,二十八岁。
作《华山雪浪大师塔铭》(《文集》)
五月二十日,吴伟业生。
万历三十八年(1610)庚戌,二十九岁。
北上会试。
高阳孙公得先生五策,示雷何思。
首策讼言江陵之功,而诋諆绍述者。
何思曰:“楚人不敢言,非楚人不能知。
吴士有钱受之者,通博好持大议,得无是乎?”后高阳以语先生,叹何思能知人也(《列朝诗集》)。
廷试,以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
先是,先生以文望为中外属目。
宰相叶向高以先生置第一。
小珰宫报,谓先生状元,司礼监飞帖致意。
胪传前夕,贺者盈门。
及榜发,状元乃归安韩敬(《明史稿孙振基传》云:拔韩敬第一,而以钱谦益置第三,舆论颇不惬)。
盖敬受业宣城汤宾尹,廷对,宾尹为敬夤缘以得之(见《明史》李三才、孙振基、麻僖等传)。
明年,敬以京察见黜,乃疑先生不置。
五月十六日,先生丁父忧归里,杜门不出。
先生父世扬卒于(见《初学集》1635页)。
《有学集》1596页:“神庙庚戌之后,余居忧礼忏云栖。
”云栖当即今小石洞小云栖寺。
又《初学集》9页:“余初登第,旋奉先人讳,里居奉母,垂十有一年,乃诣阙补官。
”)
杜濬生。
万历三十九年(1611)辛亥,三十岁。
李渔、冒襄、陆世仪生。
邵茂齐卒。
(《初学集》1372页)
万历四十年(1612)壬子,三十一岁。
五月,顾宪成卒。
周亮工、钱澄之生。
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三十二岁。
陈瑚、曹溶、归庄生。
万历四十二年(1614)甲寅,三十三岁。
有《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
先生之诗,于是年始。
(文集)
陆圻、姜垓、宋琬生。
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三十四岁。
约是年,黄子羽负笈来相从。
(《有学集》923页)
六月,瞿式耜至南京应试,中一百十九名举人。
(《瞿谱》)
龚鼎孳生。
万历四十四年、天命元年(1616)丙辰,三十五岁。
有《跋善继上人血书华严经后》(经在虎丘龙寿山房,此文已佚)及《宋文宪公护法录序》等文。
春,瞿式耜赴京应礼部试,中式。
(《瞿谱》)
余怀、魏裔介生。
万历四十五年、天命二年(1617)丁巳,三十六岁。
夏,憨山大师东游,莅虞山三峰寺,(……见《有学集》1255页)先生颇受记莂,大师曰:“我东游得钱某,刹竿不忧倒却矣!”
程孟阳自嘉定来居拂水山庄,留连旬月,相与讲论诗法,先生之诗遂大就。
(《有学集》815页:万历丁巳,余邀程孟阳结夏拂水。
又参见《初学集》1137页《耦耕堂记》)先生未第时,已骎骎为东林党魁矣。
丁艰后。
丌诗教、赵兴邦、官应震辈用事,东林人纷纷去国,以故先生久不补官。
而是岁内计,刘廷元等复修前嗛,思陷先生与缪当时。
赖掌院学士刘一璟力持,俱得免。
(文集及《妖乱志》、缪公笔记等书)
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1618)戊午,三十七岁,柳如是一岁。
柳如是生。
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考证,柳如是本姓杨,一度称杨朝,字朝云。
最初名云娟。
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吴江人)。
有关柳如是幼年生涯,诸书多阙载或语焉不详,难以稽考。
周采泉《柳如是杂论柳如是童年之推测》,根据明末社会环境与生活习尚考察,推测柳如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四五岁时,因家遭变故,被人口贩子从嘉兴拐卖到吴江,鬻于娼家。
柳如是本姓柳而非假姓,证见钱谦益《有美一百韵晦日鸳湖舟中作》:“有美生南园,清芬翰墨传。
河东论氏族,天上问星躔。
”说明河东是其郡望,为柳姓。
柳如是被卖入吴江盛泽镇杨姓妓院,即以假母之姓为姓,此其姓杨之由。
尤侗、宋征舆、侯方域、施闰章生。
三月,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攻略抚顺,又破广宁援兵。
约是时,先生思纂有宋元祐、绍圣朋党之论,以及靖康北狩之事,考其祸始,详其流毒,年经月纬,作为论断,名曰《殷鉴录》,上之于朝,以备乙夜之览。
后迁延未果。
(《初学集》1762页)
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1619)已未,三十八岁。
柳如是二岁。
夏四月,作《重辑桑海遗录序》。
(《初学集》847页)
十二月,瞿纯仁卒,年五十三。
(《初学集》1374页)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天命五年(1620)庚申,三十九岁。
柳如是三岁。
改秋八月丙午朔为泰昌元年。
八月,还朝,补翰林院编修原官。
有《还朝诗集》(《初学集》卷一)。
(《明史》及文集)
天启元年、天命六年(1621)辛酉,先生四十岁。
柳如是四岁。
八月,为浙江乡试正考官。
还朝,补右春坊右中允,知制诰,分撰《神庙实录》(程孟阳《初学集序》)。
初,先生奉浙江之命,韩敬与秀水沈德符等思有以中之,使奸人金保元、徐时敏冒先生门客,授关节于士之有文誉者,约事成取偿,士多堕术中。
榜发,敬力请抚按,将全场朱卷刻板,表章人文(《说铃》、《谈往》),迨京省广布.所取士钱千秋首场文用俚俗诗“一朝平步上青天”之句,分置七篇结尾,敬等即使给事中顾其仁举发。
先生大骇,会千秋入京,先生召而诘之,得其情,即自具疏检举,保元、时敏、千秋俱下刑部狱(《府志》、(明史·乔尤升等传)及《妖乱志》)。
天启二年、天命七年(1622)壬戌,四十一岁。
柳如是五岁。
二月,千秋事白。
部议千秋等三人皆遣戍,先生与本房郑履样失察,夺俸三月。
冬(据《初学集》1698页为十二月),以太子中允移疾归。
乡试时所取友江阴尹孔昭卒,年五十一。
(《有学集》1126)
冯复京卒,年五十。
(《初学集》1378页)
五月,钱岱卒。
(《初学集》1657页)
天启三年、天命八年(1623)癸亥,四十二岁。
柳如是六岁。
二月,抵家。
《有学集》782页:“耦耕堂……”(年谱置于1630年,似误)
八月,生一子,汤饼之会,适与先生母七十寿诞相逮,遂名寿耇。
此前,妻生子佛霖、妾生子檀香皆殇。
(《初学集》1643页)
冬十月十二日,海印憨山大师坐化于曹溪。
(《有学集》1253页)
元夕,宿汶上,有诗纪之。
(《初学集》71页)
天启四年、天命九年(1624)甲子,四十三岁。
柳如是七岁。
秋,赴召,以太子谕德兼翰林院编修充经筵日讲官,历詹事府少詹事,纂修《神宗实录》(《别传》)。
在史馆时,翻阅文渊阁秘书,获见明太祖手诏数千言,及逆党奸臣四录,皆太祖申命镂版者。
国史之脱误,野史之舛误,一一可据以是正,然后奋笔而为《皇明开国功臣事略》,先之以国史,证之以谱牒,参之以别录,年经月纬,州次部居,于是开国功臣事状粲然矣。
(《初学集》844页)
约是时,与中州王损仲商订《宋史》。
(《有学集》1148页、1514页。
然《初学集》850页言及此事有“承乏右坊”语,则又似天启元年事。
待考)
正月十八日,赵琦美病殁于北京邸舍,年六十一。
(《初学集》1536-1537页)
张采、张溥创立应社。
天启五年、天命十年(1625)乙丑,四十四岁。
柳如是八岁。
兼侍读学士。
先生既与诸君子游,与杨忠烈公谊尤笃,奄人侧目(别传)。
于是御史崔呈秀作《东林党人同志录》,以先生为党魁,《东林点将录》指为“浪子燕青”者也。
寻为御史陈以瑞所劾,五月,削籍归。
凭粮船南下。
(《初学集》845页)一路舟中草《开国功臣事略》(《府志》、文集、《别传》)。
是后所作诗,为《归田诗集》。
归乡时,自潞河登舟,两月方达京口。
(《初学集》96页)
此年举一子,名曰孙爱。
(《初学集》164页)
五月,友何季穆卒,年四十一。
渡淮时闻讣,赋长诗哭之。
(《初学集》101、1376页)友王宇春是年卒,为作墓志铭。
(《初学集》1378页)
天启六年、天命十一年(1626)丙寅,四十五岁,柳如是九岁。
高攀龙等七人被逮,高不辱,死于水。
(《初学集》1478页)
四月十三日,吴江周宗聿下诏狱。
六月十七日卒。
(《初学集》1480页)
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1627)丁卯,四十六岁,柳如是十岁。
九月,撰《憨山大师庐山五乳峰塔铭》。
(《初学集》1565页)
五月十六日,子寿耇殇。
(《初学集》144页,又1645页)
是年尝至茅山,六月二十三日,在元符万宁宫为亡儿设醮。
(《初学集》145页)
六月十五日,座主王图卒。
(《初学集》322页钱曾注。
又同书1242页神道碑)
八月十四夜,舣舟虎丘,与程孟阳、李长蘅小饮。
(《初学集》152页)
八月,《皇明开国功臣事略》成。
十二月,作序。
(《初学集》845页)
崇祯元年,天聪二年(1628)戊辰,四十七岁,柳如是十一岁。
有《祟祯诗集》。
七月,应召赴阙。
不数月,洊擢詹事,转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
十月,会推阁臣。
初,先生与钱龙锡、钱士升、钱象坤并负物望,有“四钱”之目(《明史·钱象坤传》)。
至是,廷臣列成基命及先生等十一人名以进。
周延儒、温体仁望轻不与(《明史稿》、《明史·周、温传》)。
而党人乃诬先生授意给事中瞿耜式言于当事者而摈之。
(《毅宗烈皇帝纪》:“延儒以八万银贿宫府,以排东林。
”王夫之《瞿严列传》:“体仁结延儒,通宫禁,上疏自讼。
”《明史·路振飞传》云:“周、温公论所弃,谦益、式耜无辜。
”)体仁引浙闱事为词,谓其结党受贿。
帝久疑廷臣植党,闻体仁言,辄称善。
给事中章允儒力争之,谓千秋事已经问结;体仁资虽深,望甚轻。
因会推不与,热中缺望。
如千秋关节果真,何不纠于末推之先?首辅李标等俱奏千秋关节与谦益无涉,执政皆言谦益无罪(《明史稿·周延儒传》)。
体仁、延儒乃言满朝多谦益之党,帝果偏听而不信公论。
次日,先生奉命革职,回籍听勘。
千秋法司提问,(《明史·乔允升等传》云:“千秋荷校死者失实。
盖亦论赎。
”《海盐县志》:“千秋后辟为归德府推官,监军河上云。
”)允儒革职为民,瞿式耜、房可壮等皆坐先生党,降谪有差。
既而御史毛九华、任赞化等先后疏劾体仁,体仁奏“臣通籍三十年,无一字挂入弹章。
因参钱谦益,攻者四起。
九华为谦益之党无疑。
去秋任赞化特上荐相才一疏,盖为谦益而发,至称谦益为伊、周之班行,此赞化为谦益死党之证”云云。
御史毛羽健、黄宗昌亦纠体仁。
攻者愈多,而帝愈疑其植党矣(《明史》周延儒及李标诸人传,《明史稿·温体仁传》尤详)。
崇祯二年,天聪三年(1629)己巳,四十八岁。
柳如是十二岁。
阁讼终结,先生坐杖论赎。
上《蒙恩昭雪恭伸辞谢微悃疏》。
六月,出都门南归。
崇祯三年,天聪四年(1630)庚午,四十九岁。
柳如是十三岁。
移家拂水山庄,招程孟阳同居唱和.筑耦耕堂,为文纪之。
又建朝阳榭、秋水阁焉(文集)。
崇祯四年、天聪五年(1631)辛未,五十岁,柳如是十四岁。
被“吴江故相”周道登家买于勾栏。
初为周府老夫人侍婢,因其善解人意,深得周老夫人欢心。
后被周道登强索为侍妾。
钱肇鳌《质直谈耳·柳如是轶事》:“如是幼养于吴江周氏,为宠姬。
年最稚,明慧无比,主人常抱置膝上,教以文艺,以是为群妾忌。
独周母以其善于趋承,爱怜之。
”不及一年,周府群妾谣诼蜚语加害于柳如是,几被处死,因周老夫人阻拦,将其逐出周府,再卖于娼家。
崇祯五年、天聪六年(1632)壬申,五十一岁,柳如是十五岁。
从周道登家流落松江。
改“云娟”之旧名,易以“影怜”。
重返盛泽镇归家院。
以“相府下堂妾”的身份高自标置,独张艳帜,自备画舫,浪迹吴越间,开始浮家泛宅的游妓生涯。
十一月初七日,赴松江佘山陈继儒山居晚香堂,为陈氏七十五寿辰祝嘏。
名姝佳丽有王修微、林雪,名士才子有陈子龙、宋征舆、李待问、李爱、来征壁等。
此为柳如是与陈子龙之初识。
松江三大才子之一的宋征舆开始追恋柳如是。
崇祯六年、天聪七年(1633)癸酉,五十二岁。
柳如是十六岁。
正月,丧母顾太淑人。
先生初年读苏子瞻《司马温公行状》、《富郑公神道碑》之类,平铺直叙,以为古今未有此体,茫然不见涯涘(茅坤疑东坡叙事不得太史公法门者以此)。
至是,居丧读《华严经》,乃喟然而叹,以谓子瞻之文,从华严法界中流出,盖非时世心眼所能窥测也(文集)。
因宋征舆不堪爱情考验,柳如是以倭刀斫断古琴七弦,以示与之决裂。
松江府衙门受宋母之请托,以有伤风化,责令柳如是限期高境。
陈子龙仗义为之解围。
春,柳如是与陈子龙相恋。
陈子龙为柳如是作《青楼怨》七绝二首。
秋,陈子龙北上京城赴会试,柳如是赠诗《送别》五律二首。
陈子龙作《录别》四首以酬答。
崇祯七年、天聪八年(1634)甲戌,五十三岁,柳如是十七岁。
春。
陈子龙会试落第归乡。
陈、柳二人多有酬咏唱和之作。
柳如是第一次嘉定之游。
时在暮春至初秋间。
与“练川三老”程嘉燧、唐时升、娄坚及李流芳等人相识交接,畅游名园,作长夜之饮,诗歌酬酢,约以重游练川。
秋冬之季,柳如是作《男洛神赋》并《序》,献与陈子龙以示爱.陈子龙以《采莲赋》应答。
崇祯八年、天聪九年(1635)乙亥,五十四岁。
柳如是18岁。
撰《缨公行状》等文,自癸酉正月以来,居丧无诗。
是年,始有吟咏。
春,与陈子龙同居于松江南园。
陈子龙作《樱桃篇》、《秋潭曲》。
柳如是作《游龙潭精舍登楼作,时大风,和韵》、《声声令·咏风筝》等。
初夏,陈子龙正妻张孺人挟陈氏祖母高安人、继母唐宜人之命,亲到南园,迫使柳如是与陈子龙仳离。
柳如是移居横云山麓。
其间陈、柳二人多有同题并作唱和之诗。
深秋,柳如是迁往盛泽镇归家院。
陈子龙自松江与之同舟共载,亲送柳如是至嘉善而返。
此期间陈、柳二人有《初秋》七律八首、《七夕》、《八月十五夜》、《拟别赋》等同题并作的咏怀诗篇,柳如是作《晓发舟至武塘》二首及《别赋》等酬别之作。
与陈子龙分别后,柳如是用唐人许尧佐《柳氏传》章台柳故实,改姓柳,字靡芜,用薛道衡《昔昔盐》“垂柳覆金堤,靡芜叶复齐”之典。
崇祯九年、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
此年后金改国号为清)丙子,五十五岁.柳如是19岁。
黄太冲过虞山,访先生,请撰忠端公墓志.
时上欲通下情,草茅上言,辄奉俞旨,或得官。
县人张景良得顾仲恭(名大韶,大章弟)所为《江南六大害疏草》,甚喜,欲借以攻尚书陈必谦(县人)。
既入京,谋之陈履谦(县人)。
履谦谓不如言钱、瞿,当国者所忌也。
景良称善。
履谦集二三书生,捃拾钱、瞿事而周内之,景良固非本怀.履谦去乡久,不悉钱、瞿乡居事,传闻多失实也。
景良更名汉儒而上其疏(今有印本)。
温体仁果持之,拟旨逮钱、瞿.此崇祯丙子冬也(《妖乱志》)。
正月初至二月末第二次嘉定之游,以履前约。
留宿嘉燧家。
与复社领袖张溥(西铭)相识。
改名杨爱。
沈虬《河东君传》:“我邑盛泽镇有名妓徐佛者,能诗,善画兰,虽居乡镇,而土大夫多有物色之者。
丙子年间,娄东张西铭先生慕其名,至垂虹亭,易小舟访之,而佛已于前一日嫁兰溪周侍御之弟金甫矣。
院中惟留其婢杨爱。
杨色美于徐,诗、字亦过于徐。
因携至垂虹,余于舟中见之,听其音,禾中人也。
”
崇祯十年、崇德二年(丁丑,1637)五十六岁。
二月,先生与瞿公赴逮。
顾大韶等具呈于抚按衙门(今有印本),请为贤绅昭雪,而巡抚张国维、巡按路振飞合词以白其冤,且曰:“怨家自有对头,是非岂无公论。
”体仁为之惭恚气夺(《乱妖志》、《复社记事》)。
四月,先生过山东,登泰山。
闰月二十五日,下刑部狱严讯。
先生上《平心剖质仰祈圣明洞鉴疏》。
先生入狱后,尚书、侍郎暨台谏、郎署相见者五十余人。
临川傅朝佑、华州郭宗昌、商城段增辉等凡十余辈,从先生于请室而受经焉,刘尚书敬仲与先生倡和,尚书取所作为《钱刘倡和集》。
先生即在狱忧危,读书吟咏,未尝或辍(文集)。
先生入狱时,又有王璠者,改名吴震(县之支塘人,武举),亦具揭于锦衣卫,讦先生贿周应璧为抚宁侯朱国弼起草题参首揆云云。
体仁之私人董琨方掌卫事,遂以上闻,亦奉旨提问。
事急,高阳孙公子为先生求解于司礼太监曹化淳。
体仁知之,奏帝,请并罪化淳。
化淳惧,自请按治。
乃尽得汉儒等奸状及体仁阴谋。
狱上,帝始悟体仁有党。
六月,体仁佯引疾,得旨放归。
狱渐解(《明史》及稗史多载之,《烈皇小志》、《妖乱志》尤详)。
崇祯十一年、崇德三年(1638)戊寅,五十七岁。
柳如是21岁。
先生颂系,逾冬涉春,卒业三史,反覆《封禅》、《平准》诸篇,恍然悟华严楼阁于世谛文字中。
五月二十四日,出狱。
取苏子瞻《蒙恩责授》诗语,以“试拈”名其集,志喜也。
秋,得俞旨,着赎徒三年,去。
先生上《剖明关节疏》,乃出都门(文集)。
九月,谒高阳公于里第。
谒孔陵,又谒先圣庙,有诗一百韵。
郑森执贽先生之门,先生字之曰大木,时年十五(日本宫崎来城《郑成功年谱》)。
冬十二月,合葬二亲于拂水山庄。
刊刻诗集《戊寅草》,署“柳隐如是著”。
陈子龙为其作序。
秋,应邀赴杭州,住汪汝谦横山别墅。
登汪氏画舫“不系园”,同泛西湖,品茗交谈。
在杭期间,柳如是作《西泠》十首。
经汪汝谦之介,与谢三宾结识。
崇祯十二年、崇德四年(1639)己卯,五十八岁。
柳如是22岁。
得高阳公殉国之报,作祭文二首及《高阳公奏议序》(文集)。
初春作《西湖八绝句》。
刊刻《湖上草》,亦署“柳隐如是著”。
钱谦益在草衣道入王修微家得见柳如是《西湖八绝句》诗,对”桃花得气美人中”句激赏不已。
柳如是应邀与钱谦益晤会,并同游西湖。
崇祯十三年、崇德五年(1640)庚辰,五十九岁。
柳如是23岁。
三月,移居半野堂,于是有《移居诗集》。
冬十一月,河东君至,止半野堂。
先生取所赠诗句,名其集曰《东山诗集》。
河东君姓杨,名爱,后改姓名曰柳隐,居吴江盛泽镇。
闻虞山钱学士为当代韩杜,欲望见丰采,买棹至虞山,以诗篇投赠,自称柳是。
乃留连半野堂,与程孟阳辈文宴浃月,先生刻《东山酬和集》二卷(《牧斋遣事》、顾苓《河东君传》)。
春,鄙薄谢三宾人品卑劣,与之绝交。
发病呕血,离杭避往嘉兴养疴,住在吴来之芍园。
月余后移居盛泽镇归家院,借禅悦以遣闷寄怀。
初冬十一月,经汪汝谦之介,柳如是放舟常熟虞山,男装初访半野堂之钱谦益。
顾苓《河东君小传》:“崇祯庚辰冬,扁舟访宗伯。
幅巾弓鞋,著男子服,口便给,神情洒落,有林下风。
宗伯大喜,……留连半野堂,文燕浃月。
”钱谦益为柳如是筑造“我闻室”,十日而成,暗合柳如是的“我闻居士”之号。
十二月初二日,柳如是迁入我闻室。
除夕,钱、柳二人在我闻室饯岁,赋诗赌酒,辞旧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