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中职业性急性中毒处置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中毒处置方法
1 如何处置一氧化碳中毒?
1)理化性质: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为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的产物比重分子量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约占~%)其次为氢和氮约占~%CO约占%因此煤气中毒实际上是CO中毒
2)职业接触有哪些接触机会?
有可能发生CO中毒的工业生产过程有:炼钢炼铁炼焦采矿爆破作业机器制造中的铸造和锻造化学工业中的合成氨和甲醇制备耐火材料玻璃陶瓷建筑材料等工业使用的窑炉煤气发生炉也能释放CO此外在冬季用煤球炉和火炉取暖时若烟囱堵塞倒烟或门窗紧闭等均可引起CO中毒
3) 一氧化碳致病机理?
CO经呼吸道进入肺泡被吸收入血液循环由于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倍故把血液内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排挤出来与血红蛋白结
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却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
倍,这就使得组织缺氧除了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外正常的氧合血红蛋白解离也受到影响。

目前认为CO不仅能与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能够直接作用于细胞呼吸酶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具有亲的力从而抑制组织呼吸
在一般情况下急性CO中毒的程度取决于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含量越高缺氧就严重中毒程度也就越重
进入体内的CO在患者已撤离中毒环境呼吸新鲜空气或吸氧后可自呼气中排除。

但需要数小时有时长达小时才能排尽一氧化碳是非蓄积性毒物脱离接触后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逐渐离解排出体外故无慢性中毒现象但是长期接触CO(如吸烟)后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
4)应该做哪些项目的检查?
①上岗前: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

②在岗期间:检查内容同上岗前。

③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必检项目:血碳氧血红蛋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

选检项目:脑电图、颅脑CT。

5)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在神经心血管和血液三个方面根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高低可分为轻中重三级
轻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介于~%患者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偶可有短暂的昏厥此时若能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迅速消失
中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介于~%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躁当碳氧血红蛋白超过%时患者往往出现昏迷但昏迷较浅若患者能及时撤离中毒环境经积极抢救一般数小时后即可清醒头痛头晕嗜睡无力等症状在数天内逐渐好转一般无明显并发症及严重的后遗症重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在%以上患者迅速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脉极弱血压下降最后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重度中毒导致长时间昏迷者可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呼吸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心律紊乱肺炎及肺水肿等并发症
少数重症患者脱离昏迷后可出现遗忘症一般可逐渐好转数周后可以痊愈另外也有少数患者当神志恢复后又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的表现其主要表现为:①痴呆患者定向力丧失记忆障碍语无伦次木僵出现错觉幻觉生活不能自理②震颤麻痹表情淡漠四肢肌张力增高伴四肢震颤和前冲步态③周围神经炎皮肤感觉缺失色素减退水肿等有时还可发生球后视神经炎或其他颅神经麻痹
不少资料表明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CO后可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慢性损害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如乏力头痛头晕失眠血压波动记忆力减退等心电图可有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低电压S-T段下降等改变
经常接触CO的人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可增高如长期吸烟者可达~%值勤的交通警因吸入机动车辆排气装置排出的废气(内含多量CO)因此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也可增高
6)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
急性中毒首先应查明有无CO接触史了解发病环境和现场情况体格检查应注意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尤以两颊前胸和大腿内侧较为明显昏迷患者需除外其他疾患如脑血管疾患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肝昏迷肺性脑病暴发型流脑以及巴比妥类氯丙嗪等药物和DDV中毒引起的昏迷
如果病史及临床表现疑为急性CO中毒检查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呈阳性反应可立即确诊常用的简易碳氧血红蛋白测定法有:①加碱法取患者血液~滴用~ml的蒸馏水稀释后加入%氢氧化钠ml若血中有碳氧血红蛋白血液仍保持淡红色不变正常血则呈棕绿色②煮沸法取蒸镏水ml放入患者血液~滴血中若有碳氧血红蛋白煮沸后仍为红色正常血液呈褐色③硫酸铜法取患者血液ml加入等量水和滴饱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后若有红色沉淀出现则证明血液中有碳氧血红蛋白正常血液应出现棕绿色沉淀
上述测定只有当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在%以上时才呈阳性反应但脱离中毒环境后阳性消退很快;若碳氧血红蛋白在%以下一般脱离~小时后即变为阴性
7)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
尽速将急性中毒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暖(抢救病人时要注意现场浓度,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需要使用防毒面具时要使用特定的防毒面具,通常的活性炭滤料防毒面具不具防一氧化碳性能),给予氧气吸入重症昏迷患者若有条件应使用高压氧舱治疗
高压氧不仅迅速增大了供氧量而且还能使血液中溶解氧量增加使毛细血管内的氧易向
细胞内弥散从而可加速纠正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缺氧防治脑水肿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甘露醇溶液静脉点滴给予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维生素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昏迷较深高热和抽搐者可施行人工冬眠及降温疗法某些危重病例可以考虑输
血或换血
患者昏迷期间应积极防治并发症加强护理尤其要防止肺部继发感染纠正酸中毒
和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尿道感染以及发生褥疮
2 如何预防氰化氢中毒?
1)理化性质:氰化氢为无色气体,有苦杏仁的特殊气味,其水溶液为氢氰酸。

分子式C-H-N。

分子量27.03。

氰化氢在空气中可燃烧,含量达5.6~12.8%时具有爆炸性。

2) 职业接触有哪些接触机会?
从矿石中提炼贵重金属(金、银)、炭棒沥青熔化、丙烯氨氧化、丙烯腈精制、镀锌、镀镉、镀银、镀铜、镀青铜、镀黄铜、黄血盐制取、碳素纤维制取、乙醛合成乳酸、丙酮氰醇加成、脱氢氰酸、酰卤(胺)合成、甲烷氨氧化等。

3) 一氧化碳致病机理?
氰化氢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高浓度蒸汽和氢氰酸液体可直接经皮肤吸收。

发病机理: 主要为氰离子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 阻断了氧化过程中三价铁的电子传递,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形成内窒息。

4)应该做哪些项目的检查?
①上岗前: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肝脾B超。

②在岗期间:检查内容同上岗前,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中必检项目增加尿硫氰酸盐测定。

③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必检项目: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肝脾B超、胸部X射线检查。

选检项目:尿常规、尿硫氰酸盐、脑电图。

5)氰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
①轻度中毒:眼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乏力、头痛、头昏,口唇及咽部麻木,皮肤和粘膜红润,并可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

②严重中毒:患者先出现轻度中毒症状,由于缺氧加重,继而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极度困难,瞳孔散大,出现惊厥;皮肤和粘膜呈鲜红色,逐渐转为紫绀,最后由于呼吸中枢麻痹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氰化氢属剧毒类,在短时间内如果高浓度吸入,可无任何先兆症状而突然昏倒,呼吸骤然停止而致“电击样”死亡。

6)氰化氢中毒的治疗
一般治疗原则: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猝死者应同时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急性中毒病情进展迅速,应立即就地应用解毒剂。

吸入者给吸氧。

皮肤接触液体者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冲洗皮肤至少20分钟。

眼接触者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清水冲洗5~10分钟。

口服者用 0.2%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洗胃。

皮肤或眼灼伤按酸灼伤处理。

就地治疗:
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①立即将亚硝酸异戊脂1-2安瓿包在手帕内打碎,贴在口鼻前吸入,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注意生命体征。

2~3分钟后可重吸一次;②亚硝酸钠3%溶液10ml(300mg)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注射完后同一针头注射硫代硫酸钠;③硫代硫酸钠25%溶液50 ml(12.5g) (20分钟)。

必要时可重复一次半量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者禁用亚硝酸钠。

4-二甲氨基苯酚(4-DMAP)-硫代硫酸钠疗法:肌内注射5%4-DMAP5ml,随即用硫代硫酸钠25%溶液50 ml(12.5g)(20分钟),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者禁用4-DMAP。

依地酸钴疗法:300 mg(20 ml)静脉注射,如疗效不足可重复。

羟钴胺疗法:40%羟钴胺10 ml(4g),静脉注射20分钟,
3 如何预防硫化氢中毒?
1)理化性质:为无色气体,具有腐败臭蛋味,蒸气比重大于空气,易积聚在低洼处。

2)职业接触机会
酒糟清理、硫磺制取、机械采煤、采煤装载、井下通风、皮革鞣制、橡胶硫化、冲边硫化、旧胎硫化、纸制取、砖瓦、防水材料浸涂、防水材料混合等。

有机物腐败时也能产生硫化氢,如在疏通阴沟、下水道、沟渠,开挖和整治沼泽地以及清除垃圾、污物、粪便等作业均可接触到硫化氢。

3) 硫化氢致病机理
硫化氢为剧毒气体,主要经呼吸道进入。

一次大量吸入可出现头痛、头昏、乏力恶心、眼胀痛、畏光、眼结膜充血、咽干、咳嗽、胸闷、心悸、视力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意识模糊、昏迷、肺水肿、呼吸系统衰竭、心肌损害征象、心肌梗死。

吸入极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发生闪电型死亡。

硫化氢中毒的机理为:⑴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中止细胞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并作用于血红蛋白产生硫化血红蛋白,导致细胞内窒息,造成组织缺氧。

⑵对神经系统的特殊作用,直接损伤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
统。

⑶对眼结膜、角膜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一般来说,低浓度对粘膜及呼吸道刺激作用明显,高浓度时神经系统的症状明显。

少数患者可在中毒恢复好转后甚至一周后才出现“迟发性”肺水肿和心肌损害。

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可引起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乏力等神经症表现及多汗、手掌潮湿、皮肤划痕症阳性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可损害周围神经。

4)应该做哪些项目的检查?
①上岗前: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胸部X射线检查。

选检项目:肺弥散功能。

②在岗期间:检查内容同上岗前。

③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胸部X射线检查、心电图。

选检项目:血气分析、颅脑CT。

5)硫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
1、刺激反应:接触本品后,出现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等刺激症状,在短时间内可恢复。

2、轻度中毒:有眼胀痛、畏光、咽干、咳嗽以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检查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性罗音等体征。

3、中度中毒,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即确立诊断:
⑴明显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
⑵明显的粘膜刺激症状,如咳嗽、胸闷、视力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等。

肺部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强有片状阴影。

4、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确立诊断:
⑴昏迷;⑵肺水肿;⑶呼吸循环衰竭;⑷闪电型死亡。

6)急救处理
1、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立即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2、呼吸抑制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心跳及呼吸停止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术,直至送达医院。

3、氧疗:鼻导管或面戴持续给氧,中、重度中毒者给予高压氧治疗。

7)注意事项
1、硫化氢中毒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包括意识模糊、朦胧状态,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给予氧疗可恢复。

2、部分中、重度中毒患者,眼结膜和呼吸系统损害可能不明显,诊断应以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

3、中、重度中毒患者,除胸部X线摄片发现有无肺水肿外,还应定期检查心电图,以查明有无并发心肌损害。

4、切忌口对口人工呼吸,宜采用胸廓挤压式人工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