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思维、自我中心的表现、成因及矫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闭思维、自我中心的表现、成因及矫正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自15
刘飞虎
2112001122
(一)封闭思维的表现、成因及矫正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
自我封闭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由于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挫折引起个人的焦虑。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较差,使得焦虑越积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还有些人受社会错误观念的影响,如"逢人只讲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出头椽子先遭烂",如此等等,就降低了社会交往与自我表现的程度。社会交往是正常人的一项基本需求,交往能传递情感,满足人的社会与精神需求。而有自我封闭心理的人则人为地剥夺了这项需求,使得信息狭窄,情感隔绝,孤独感、隔世感油然而生,从而使心理活动病态化。
从儿童来讲,如果父母管教太严,儿童便不能建立自信心,不敢越雷池一步,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从青少年来讲,同一性危机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重要原因。同一性危机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同一性危机是青年企图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换言之,即指青年人向各种社会角色学习技能与为人处世的策略。如果他没有掌握这些技能与策略,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以进入某种社会角色,他不认识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如何与他人相处。于是,他就没有发展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这样就出现了孤单与孤立。从中年人来讲,艾里克森认为一个健全的中年人应关心和爱护下一代为下一代人提供物质与精神财富(还应包括整个家庭成员),如果一个人不能关心下一代,或者不能完成上述活动,那他就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这种人只关心自己,不与他人来往,或者自我评价低而懒于与人交往。从老年人来讲,丧偶丧子的打击,很易使人心灰意懒,精神恍惚,对生活失去信心,不能容纳自己,常常表现为十分恋家。例如住在医院,焦躁不安,回到熟悉的家,情绪才能平稳下来。
可见,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
自我封闭心理的自我调适:
(1)乐于接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面对许多挫折,有些人习惯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总是自怨自艾。他们十分关注别人的评价,遇事忐忑不安。我们应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曾经一个长相有缺陷的青年,因害怕别人讥笑而不敢见人,后来他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如聪明、成绩好等。优点发掘得越多,他就越自信、最后完全走出了自我封闭的圈子。
(2)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还要"交八方友"。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交往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交往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只有开放自我、表现自我,才能使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享受到人间的快乐和温暖,而不再感到孤独与寂寞。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谁敢于开放,谁敢于表现,谁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要改变封闭状态。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交注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如果沉浸在"自我否定"、"自我封闭"的消极体验中,就会闭目塞听、思维狭窄、阻碍自己去积极行动。故有的心理学家将这种自我封闭的心态称为"自我监禁"。
(3)精神转移法:即将过份关注自我的精力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例
如有一位异嗅恐怖症的女孩子。身上本无异味,但总是心怀疑虑,认为有味,如口臭、狐臭、汗臭等。只要精神一紧张,自己就能“闻到”臭味,由此害怕见人,但精神放松或转移注意力,这臭味便消失了。这种情况可用精神转移法缓解,例如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
(4)系统脱敏法:自我封闭者要正视现实,要勇敢地介入社会生活,找机会多接触和了解外人。这样不断摸索经验,可扩大与外界的交往。这可以从最易的做起,逐步完成难度动作。如:写信→打电话→上街→外出见朋友→参加集会,邀朋友来家做客→在电台为朋友点歌→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在公开场合讲演→担任某一群体负责人。
(二)自我中心的表现、成因及矫正
自我中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由于这种人时时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顾别人,有事则登三宝殿,而不求于人时,则对人没有丝毫热情,似乎人人都是为他服务。实际上,人类的交往是互惠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对于这种自我中心的人,任何人都不愿以大的代价去获得小的收益。
(2)固执己见唯我独尊:这种人在人群中总是以自己的态度作为别人态度的“向导”,别人都应该与自己一样的态度,而且这种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态度,因而难以从态度、价值观的层次上与别人进行交往,整个交往的水平很低。
(3)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这种人有很强的自尊心、事无巨细、不愿损伤自己的自尊、强烈地维护着自己,因此他们不希望或不愿意别人在自己之上,对别人的成绩、成功非常地妒忌,对别人的失败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益的信息。
自我中心成因分析:
调查的数据显示:“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是自我中心形成的天然土壤。目前的大学生,基本上都属于独生子女。尽管有相当数量的非独生子女,但经验证明,有“自我中心”问题的多为独生子女。在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后,就享受到了得天独厚的家庭关照。现代的家庭结构基本是,子女一人,父母俩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人,这就是所谓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自然成为别人关心和关照的中心。他们生来就成为家庭的希望,父母和长辈围绕的核心,大家围着转的“皇帝”。吃、穿、玩、用,无不如此。他们只是被别人关心、关照的对象,很少有机会去关心、关照他人,这自然使他们把自己看成是“中心”。
缺少交往的生活经验,是“自我中心”形成的根本原因。缺少交往的生活经验,并不是说他们没有与人交往,而是说他们缺少互相理解和角色变换式的交往。一方面,家庭环境使他们成为单向度的交往对象,他们是关心、关照对象,是承载家庭希望的学习机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对象。交往者互相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或者说没有理解和沟通。可以说,家庭中的交往是不对等的。更为突出的是,家庭中没有与其身份平等的交往对象,这不仅使他们面对孤独,也使他们缺少对他人的理解和沟通,也没有倾诉对象,这也许是独生子女的负面效应或发展代价;另一方面,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去与身份平等的他人去交往。以升学为取向的教育模式,使人进入学龄后就开始了竞争发展的角逐。一切为了升学发展,一切围绕考试转,除掉学习,几乎再没有任何交往的内容和空间。没有童年的戏耍,从家庭到学校,单调的学习生活可以解读他们进入大学前的成长历程。缺少交往就缺少理解,就无法感受别人的存在,就无法体验别人的感受,就无法知觉别人的利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米德的社会互动理论,强调在角色互动中也就是交往中才能互相理解,才能改变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缺少实质性的交往,是构成“自我中心”的原因之一。
自我中心矫正:
(一)在班级建设中建立个体认同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