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水系统问题及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系统的闭式和开式的主要区别是?
闭式系统水泵扬程是不用考虑液位高差,为什么?
附件中的设置图应该属于开式系统,如何实现闭式.
从水力的角度来看
所谓的闭式或开式系统,主要不是指系统是否和大气环境相通。
而是指输送过程中,水力供回过程中的压力传递是否连贯,受否受到外界大气压力影响。
大家知道,水泵的实际工作扬程是泵出压力减去吸入压力。
在冷冻水系统,尽管有开式膨胀水箱和大气相通,但是当水泵把水输送至系统最高点以后,水通过重力和之前的供水压力综合作用回到水泵的吸口(和膨胀水箱液面上的大气压力以及水箱高度无关)。
从供水到回水之间水力输送是连贯的(水压是连续的)。
期间并没有两个不同高度的液面存在,也就谈不上有‘水的提升高度’。
水泵的扬程都是消耗在克服系统阻力上了。
换句话说,膨胀水箱仅仅起到定压作用,理论上无论膨胀水箱如何安装,安装高度多少,都不对水泵的工作扬程产生影响。
而冷却水系统,一般的冷却塔上部进水,下部是水盘。
当水泵将冷却水输至系统最高点(冷却塔进水口)并送出管道以后,水压立即下降(和大气压一致),然后下落至水盘。
在这个过程中,水力输送的压力传递过程被打断(供水压力和回水压力之间无直接联系)。
系统存在两个不同的液面高度,其高差就是冷却塔进水管出口到水盘之间的高差(虽然高差不大)。
水泵的实际扬程,非但消耗在系统管路阻力上,也消耗在提升水位高度上(水从冷却塔水盘被提升到冷却塔进水口。
也就是说,假设这个冷却塔水盘和进水管之间高度相差较大,那么提升高度也就较大,对水泵的工作扬程就要产生影响。
)。
冷却水回到冷却泵吸入口的动力就是‘重力’因素和气压因素(当然,液面表面的大气压力波动极小可以忽略),因为之前的供水压力已经被冷却塔内的两个不同高度的液面给‘隔离’了,对回水无任何影响。
本人接触的一个工程,因为当时施工管理模式很混乱,中央空调的冷却水系统目前存在以下问题:冷冻机房与冷却塔均放在屋顶,冷却塔采用喷射式冷却塔,因为设备基础承包给土建施工队,土建施工队未按图纸要求将冷却塔基础做到位,原图要求在600mm的混凝土基础上做1100mm的钢基础,土建施工队仅在混凝土基础上担了一根200mm高的工字钢,而冷却水循环水泵基础又比设计做高了200mm左右,如此一来,冷却塔集水盘液位最高点仅比水泵吸入口高400mm左右。
另外,冷却水管上的电磁阀电气专业未设计接线,造成电磁阀仅是摆设。
目前的问题是,冷却水循环泵开启时,很快就将冷却塔内水吸干,只能开泵前手动关小电磁阀,再开启冷却塔补水管道补水,同时再开启循环泵,这样操作后大约一小时水能补满,而关泵时水又大量溢出,循环泵厂家说必须将冷却塔提高至设计标高才能解决问题,我想请问各位兄弟,是否真的是这样?我个人感觉冷却塔做低了并不是关键所在,增加了1m管道并不见得水就不被抽干。
还有人说水泵的扬程选大了,目前泵与冷却塔是在同一屋面,泵的扬程是30m。
我想请问如果电磁阀能够正常使用了,并设计好自控流程,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望高手不吝赐教,在下不胜感激。
我查了一下《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给水排水分册P299集水设施里
有这么一句“集水型塔盘内最低水位高度应满足水泵吸水口所需的最小淹没深度,见图8.5.2”,但是书上根本就没有图8.5.2,估计可能是图8.5.3,我理解这句话是说塔盘内水位有个最低限度要求,而与冷却塔和循环泵之间的高差没有关系,不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本工程塔盘内最低水位仅有0.3m,貌似小于技术措施的要求
“集水型塔盘内最低水位高度应满足水泵吸水口所需的最小淹没深度”
同时集水盘液面与水泵吸水口高差应能克服集水盘至水泵入口的管段阻力,原设计为高1500mm,刚刚好。
我一个同类项目,要求抬高2000mm。
楼主可以去阅读李娥飞暖通空调设计通病一书中的关于冷却水部分。
根据楼主的描述,我的判断是这样的:
该冷却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属于平面布置而非一般的上下布置,也就是说,可能有相当多的管道位置高于冷却塔水盘高度。
当系统未运行时,高于水盘高度的管道将被倒空(内部无水),系统内的水位和冷却塔水盘水位一致。
当水泵开起后,冷却塔水盘内的水被水泵抽出泵至系统内,但由于系统内有较多部分管路未处于注满状态,导致冷却塔进水口进水量不足,直到这些管道被逐渐注满后,冷却塔进水口的进水量才可能正常。
那么在正常之前,由于出水量大于进水量,冷却塔水盘自然要被抽空。
当系统运行稳定后,进出冷却塔的水量平衡,自然就不会有抽空或满溢现象,也能保证机组运行。
但停止冷却泵后,系统高于冷却塔水盘的管道内的水就回向水盘,管道被倒空,冷却塔处大量溢水。
只要一停泵,必然有溢水现象。
每次开机运行,也必然要经过一段补水时间。
至于补水时间长短和溢水量多少,就和高于冷却塔水盘的管道多少有关。
要证明我这个判断是否准确,楼主可以看看系统情况(是否确实有较多管道安装在高于水盘的位置)。
另外,还可以在刚开泵时,到冷却塔上确认一下是否进水量较小。
1个小时补水完成后,再确认下冷却塔进水量是否明显增加
冷却塔运行时的水位平衡,依靠的是进出水量的平衡,也就是水泵从水盆抽取的水量和水泵克服系统阻力后输送至冷却塔进水管处的水量是基本一致的。
而补水仅仅补充的是冷却水的蒸发和飘散的量,这是很小的量(仅占总循环量的2%左右)。
靠塔内补水管来补充溢出的水量,是需要较长时间的
我也和楼上的观点一样,可以考虑在系统上多加几个阀门,在系统停去时,先把阀门关上,再停泵,这样管道内的水就不会全部流到集水盘内。
在开机时,先启动水泵,再打开阀门,这样管道的水基本处于充满的状况,补水量也会相对减少。
不过这样操作要麻烦些了。
不过这也没办法,系统已经做成了,如果不改系统,只能操作上麻烦一些。
新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2038页:“26.8.5循环水泵 1.循环水泵的设计与配置第(13)在循环水泵的进、出水管之间,应设置带止回阀的旁通管。
旁通管的管道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母管截面积的1/2;.......”请教高手一般设计中是不需要设置带止回阀的旁通的,为什么在手册中提出来?而规范中是没有规定的
如果水泵采用变频调速运行,没有必要设置旁通管。
水泵定速运行应当加设旁通管,当系统中水流量发生变化时,调节旁通管的大小,
可以保证主管路中的流量根据实际大小调节
新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2038页:“26.8.5循环水泵 1.循环水泵的设计与配置第(13)在循环水泵的进、出水管之间,应设置带止回阀的旁通管。
旁通管的管道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母管截面积的1/2;.... ...
我没看过第二版的,不知道上下文如何。
加旁通管的作用就是在水泵定速条件下实现变流量调节。
国内大多采用在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加带压差调节阀的旁通;国外习惯采用“桥管”来实现。
如果采用桥管方式,其上不能加止回阀。
因此,这里应限定旁通的形式,不能一概而论。
具体的可以参考李建兴的文章《二次泵系统的设计及控制方法》
不同容量的冷机并联,备用冷冻水泵如何选择?
3台相同容量的冷机并联,3台冷冻水泵与冷机一一对应,并设1台水泵作为备用泵。
4台冷冻水泵通过集水管可互为备用。
如果是2台相同容量的冷机+1台不同容量的冷机,冷冻水泵是否可以通过集水管可互为备用?备用水泵,该如何选择?
原帖由since1981于2009-5-30 22:15 发表
3台相同容量的冷机并联,3台冷冻水泵与冷机一一对应,并设1台水泵作为备用泵。
4台冷冻水泵通过集水管可互为备用。
如果是2台相同容量的冷机+1台不同容量的冷机,冷冻水泵是否可以通过集水管可互为备用?备用水泵,该 ...
那要看你的主机容量到底是差多少了,以及是否主机有备机等.比如一台800RT的离心机+两台350RT的螺杆机,如果你要保证全部运行,你可以备两台较小的水泵.
另外主机蒸发器流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你最好咨询一下厂家,以确定水泵流量选型
流量不同也可以并联运行,但要注意扬程都要一样
这里说的扬程一样,是有条件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系统是以三台同时并联运行为主要工作方式的话,那么三台水泵全开时的系统总扬程大致在什么范围?那么水泵(特别是小泵)的扬程就必须按此选配(当然,小泵单独运行时就可能面临小扬程大流量的工作状态。
但是由于这不是主要工作状态,可以通过调节水泵出水阀门来解决)
如果你选配的水泵标称扬程是仅仅满足单独运行时的要求,那么当三台水泵并联运行时,实际的流量就会下降很多(特别是小泵)
小泵的泵用泵原则上应单独设置备用,即设2种备用泵,当参数接近,大泵可以变频负荷小机参数时,可以设变频备用泵。
为防止超流,这类系统宜采用泵与主机先串后并的方式,并设固定式流量平衡阀限流
先串后并是不是就是水泵与主机的一一对应接法?备用的话,如果是主机侧定流量系统,就是最好考虑小的设一台备用,其他两台大的设一台备用,如果是一次泵变频系统,那就正如区管所说的设变频备用泵。
回水不足水泵空转
请教:水泵空转,达不到额定电流。
进出口压力表均无反应,主机显示进回水温差超过10度,水量不足。
两台并列运行的冷却泵,其中一台电流波动在10A左右,前端软接瘪进去
两台并列运行的冷却泵,其中一台电流波动在10A左右,前端软接瘪进去,怎么回事啊?可能两台水泵互相‘抢水’,分流不均。
水泵产生‘吸空’现象单开一台是否还有这种情况?
检查水泵的‘自灌’条件:过滤器是否堵塞,冷却塔是否缺水,管道布置是否合理。
早上发现两台都瘪进去,象是真空了,冷却塔有水。
过滤器有可能堵塞,但也不至于一下子就堵死了吧?如果是进了空气,压力表应该会波动吧?单开一台流量不够用,同时开两台,阀门都只开到一半,全开阀门会过载跳机。
设计就是两台同时使用的,二期还有一台更大的,也并在一起,到时怎么同时工作?晕啊
单开一台没事,开两台就有吸空现象。
说明回水流量不足以满足两台水泵同时运行时的吸水条件。
还是回水流量不够的表现
换了一台冷却塔就恢复正常,那就要查找是否原先冷却塔出水过滤器堵塞,或者该台冷却塔出水管路布置有问题?
4台冷冻水泵并联问题!
本项目有四台冷冻水泵并联,情况如下:
1、2、3号水泵型号NP150/400-55/4/ 流量380m3/h,扬程35m
4号泵型号NP125/320V-30/4/ 流量190m3/h,扬程35m
一、单独开启4号泵调节出水阀门,当电流达到50A时,进口压力显示9.5公斤,出口力显示11.5公斤;当电流达到32A时,进口压力显示10公斤,出口压力显示13公斤。
二、单独开启1、2、3中的任意一台,测得电机电流85A,进口压力为7.5公斤,出口压力11公斤。
三、在开启4号泵的情况下开启1、2、3号泵中的任意二台以上时,4号水泵就会打闷泵。
4号的单台扬程被1、2、3号泵拉平(开启任意一台时正常)。
四、4号泵闷泵一段时间后,冷冻水变成热水,泵蜗壳发热,电机发热正常。
五、冷冻机房在地下三层,地上22层。
4号水泵和任意2台大泵同开时,会产生‘闷泵’现象?此时的进出压力是多少?
从你的描述看,当单开一台大泵时,进出压差为11-7.5=3.5公斤,也就是35米扬程。
正好等于额定扬程。
那么当两台大泵开启时,扬程必然高于35米。
此时再开小泵,实际扬程超过小泵的额定扬程,小泵的流量减少。
至于小泵的流量具体减少多少,要看工作扬程和额定扬程之间的差值有多大。
另外,当大泵都开起来后,水泵吸入压力是多少?有无负压现象?
1、对于4#所说的“当两台大泵开启时,扬程必然高于35米”不对,泵并联运行扬程不会增加,除非是串联。
2、对楼主的问题,进行泵的并联运行的流量—扬程曲线与工况分析,根据你说的第三种情况,即为三台泵并联运行,由管路系统的性能曲线及单台泵的运行曲线可得出并联运行的工作点,由于在工作点时,若4号泵的流量太小,就会出现闷泵现象。
原帖由dandan19870922于2010-11-26 11:43 发表
1、对于4#所说的“当两台大泵开启时,扬程必然高于35米”不对,泵并联运行扬程不会增加,除非是串联。
2、对楼主的问题,进行泵的并联运行的流量—扬程曲线与工况分析,根据你说的第三种情
况,即为三台泵并联运行, ...
理论上水泵并联运行,扬程不增加。
但实际上,由于系统管网阻力曲线是上扬的,两泵并联运行流量增加后,总扬程必然上升(至于上升多少,要结合管网阻力特性曲线和水泵运行特性曲线的陡峭程度来具体分析)。
也正因为大泵都运行起来以后,系统供回水压差增大(扬程上升)超出小泵的额定扬程范围,才导致了小泵的流量降低。
原帖由dandan19870922于2010-11-26 20:36 发表
泵的最大扬程是35m,楼上的意思是并联后单台泵的运行扬程会超过35m?
泵的额定扬程是35米,意思就是说实际工作扬程在额定扬程范围内的(35米),水泵的流量可以达到额定流量。
当实际的工作扬程超过额定扬程时,水泵的实际流量就会开始下降。
根据一般的系统管网阻力特性,水泵并联运行后,系统总流量必然上升,系统的实际扬程也相应上升,各个并联水泵的实际工作扬程也提高了,所以虽然系统总流量是提高了,但是单泵的实际流量会有所下降。
至于是否超过额定扬程,要看单泵运行时的实际工作扬程情况。
如果单泵运行时,实际工作扬程没有达到额定扬程,那么并联后可能达到,也可能超过额定扬程。
如果单泵运行时就已经达到额定扬程了,那么多泵并联运行后的实际工作扬程就完全可能超过额定扬程。
主机
风冷模块机组是否可以安装在地下室
恒温恒湿机机头结霜严重,怎么解决?
螺杆机用消防水池变水源热泵?
冷水机组的高温跳机的问题?
我处空调系统的风冷模块机组(制冷量68KW)的机组安装在地下一层,建筑高度5米,是否可以?
请LZ去查一下风冷热泵的冷凝风扇的通风量,看地下室有没有通风条件?如机械进风与机械排风,风量不小于冷凝风扇风量。
记得香港有楼将风冷热泵置于高楼设备层中,设备层另设机械排风和进风设施,保证通风效果。
去年工地安装一台洁净室恒温恒湿机,采用60P比泽尔螺杆式压缩机,完工在3月份左右,开始调试的时候一切都正常,温湿度稳定。
可是今年5月份的时候回汽部分的机头开始结霜,湿度也一直偏高,压缩机大部分时间在全载运行。
当时怀疑是过滤器使用时间过长,阻力增大,导致风量减少(更换初中校滤网以后,有一定的效果),可是现在机头结霜更加严重,测试盘管迎风风速2.6m/s,低压2.4KG/CM2,高压15KG/CM2,调整膨胀阀的过热度,也不起左右,怀疑是冷媒量太多,但当时调试的时候也是全量运转,没有结霜现象,请教高手,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谢谢
采用的是什么冷媒?
应该是是R22吧。
目前工况,蒸发压力2.4公斤确实偏低。
从楼主描述的现象来看,回气温度偏低,回气过热度偏低,压缩机回气已经带液了。
3月份调试时,环境温度肯定还要比现在更冷。
如果当时都一切正常,那说明并没有冷媒太多的情况。
现在这样的情况,还是因为蒸发器热负荷过小所致。
至于为什么现在会产生热负荷偏小的现象就要具体分析了
你这个系统是采用直接蒸发的,还是水-空气系统?是否存在介质循环量过小或者热交换效率下降等情况呢?
膨胀阀不要随意调节,先做其他方面的判断。
该系统采用直膨式,冷媒是R22,当时在3月份加过一次冷媒,加到全载机头微微结霜,当时的低压应该是3.5公斤左右的。
去年夏天的时候运行正常,现在室内温度偏高(24°C)湿度78%,冷盘出风温度17摄氏度,回风温度在23摄氏度。
盘管底部有微微结冰想象。
当时也怀疑是否是冷媒过量,现在怀疑是否是冷盘管蒸发不充分(因为如果是盘管设计容量的问题的话,去年就应该显现,而且感觉盘管除湿能力不足)
当时特地调整了迎面风速2.6m/s,如果是盘管设计冷量过小的话,我想盘管应该结霜比较严重,而却当时也是做过全载测试的,都没有结霜的现象。
直接膨胀热交换器,送回风温差6度(23-17)好像偏小了。
另外,根据蒸发压力所对应的蒸发温度:绝对压力3.4公斤,R22对应为-10度左右。
和出风温度间的温差也过大。
在结合楼主说的现象看,可能是大量冷媒无法完全蒸发所致。
但蒸发不完全的原因,我分析是否是热交换盘管的换热效率不良或者是在该盘管入口时的冷媒分流不均?
但问题是原先调试时并没有出现这些问题。
如果是老旧的机器,蒸发器内积油,也可能造成传热效率下降蒸发不完全的情况,或者分流毛细管堵塞,致使冷媒分流不均。
但楼主这台机组是全新的,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
确实比较奇怪
楼主有没有红外线测温枪?对着热交换盘管各个部位都测一下,看看是否有很明显的很大的温差?再确认一下盘管表面温度究竟多少。
今天检查了一下蒸发盘管,发现盘管的上半部分有明显的冷凝水,下半部分没有冷凝水,感觉温度也比较高(用手感测,今天没有带红外线测温仪),准备明天再拿测温仪具体量一下温度。
现在我在怀疑是不是冷媒量过多,感觉盘管的下半部分是不是存积了液态的冷媒。
再说一下,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管大概有20米左右。
今天去工地了,原本打算把冷媒放掉一些,可是当时问了一下专门做这个行业的朋友,朋友告诉我说是冷媒不足。
当时我就很疑惑,自己的判断和别人的判断完全相反,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也不敢轻易放掉冷媒,如果真的是冷媒不足,那情况就会变得更糟。
又请教了另一位相关行业的人士,他给的解释有可能是膨胀阀的问题,或者是盘管底部有积油的现象(因为当时是有更换过压缩机,我们采用的是比泽尔的压缩机,当时调试的时候由于声音异常,更换压缩机,同时也加了冷冻油)。
这样一来就更加让人不知道怎么下手了。
在这个系统中,我们没有做存油弯(但系统的高低差大概是3米),是否在盘管中存在积油,也没有办法完全准确的判断。
现在基本上可以判断膨胀阀没有结冰,也没有坏,因为我把膨胀阀的过热度调大时,低压是有升高的。
用测温枪测试的时候,发现盘管的上半部分温度在16摄氏度,下半部分盘管在22摄氏度,压缩机的排气温度60摄氏度。
今天用自来水对着盘管的下半部分喷,从新开始以后,结霜基本上没有了,温度也比原来低了一些,我们离开的时候21摄氏度(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60P压机,车间面积500平方,车间没有发热源)。
现在的想法是先准备两罐冷媒,然后准备放冷媒,是在不行的话,从新抽真空,从新加。
再看看系统是否正常,不知各位高手是不是有其他好的建议。
LZ最近遇到一个工程问题如下:
某宾馆新装2台螺杆机(制冷量358KW/台,冷却水量75m3/h),另新建一机房于宾馆后,2台冷却塔置于机房屋顶。
因冷却塔附近约20米远为一新建小区,冷却塔夜间运行噪音被小区住户投诉(白天实测噪音约72dB,关闭冷却塔环境噪音约70dB,冷却塔实测噪音为64dB);
为解决冷却塔噪音问题,业主方提出:能否采用地下室400T的消防水池里的水作为夜间运行时的冷却水(水池水温约22℃)?
此消防水池为2个互联,一个水池容积约100方,另一个300方,业主建议机组冷却水出水进入100方水池,回水从300方水池引出。
LZ考虑了一下,觉得存在下列问题:
1、因该宾馆夜间一般只运行1台主机已足够,消防水池水作为冷却水,理论上运行12小时升温约9.23℃(358KW*860*12h/400000=9.23℃),第二日一早理论水温为22+9.23=31.23℃,距离冷却水进水37℃机组停机,机组是可以正常运行的;
2、白天,机组采用冷却塔降温,待消防水冷却,可以在消防水池中加一搅拌水泵,另用排风机充分降温,待夜间再次使用;
3、LZ认为,白天12小时的自然降温(或按第2条的方式降温),能否将消防水池降温至原来的22℃,不然的话,水池水温会慢慢升高到最终冷却水温超过机组限制温度?
因此,向大家请教,该方案是否可行?可否持续长期运行?有何隐患?能否有其他解决办法?
望不吝赐教!
1、白天通一个冷冻水盘管进入水池吧,以备不时之需,确保降温。
2、注意水质问题。
2、应该不行,要是水能自己冷到22°,你应该想想,需要蒸发多少水。
根据
CMT=mq m=CMT/q=4.2x400 000x9.23/2400=6.5T.当然没有考虑传热,但是
传热特别少。
可以想象,一天需要蒸发6.5T的水,那时什么概念。
你认为可能
吗。
也不知道你的9.23计算错了没。
看了一下,好像有问题。
不过你可以按照
这个思路计算,
400吨的水池是个什么概念?你机组的冷却水流量75吨/小时。
也就是说理论上6小时不到,你这水池内的水就已经循环一遍了。
完成一个循环,升温5度(不考虑水池结构吸热的话,地下水池的表面散热量忽略不计),从22度升到32度12小时?
看来楼主不了解冷却塔的原理和结构,
地下消防水池的水变热后,你短时间是降不下来了。
你用风扇也没用,因为没有冷却塔那样的结构。
冷却塔的结构保证冷却水和环境空气有极大的接触面积,冷却水的散热靠的不是风扇降温的显热。
而是靠冷却水蒸发带走的潜热(潜热热量比显热热量大的多)
而且,到时候你地下室整个就像是个桑拿浴室一样。
这个方案不现实
水源热泵的水量极大,热量由江河水带走,或存储在水量极大的地下水系中(热容量大,温度变化很慢),这和区区两个400吨的消防水池是不可同日而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