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 去,就必须回到25Leabharlann Baidu0年前中 国的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1988年,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 《巴黎宣言 》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我还是那句话, 我也不知道学习传统 文化有什么用,但是 要离开了文化,你学 什么都没有用。
——钱文忠
“一般人认为是落 后象征的东西和这 样的国家,实际上 秘藏着时代最先进 的东西。”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传统文化 既受到严重冲击,又受到各种影响,使中国 文化带有新旧杂陈,“死的要拖住活的,新 的要突破旧的”的特征。
三、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特征
(一)结构
文化结构包括多个层面,即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其中,物 质文化是表层的,观念文化是深层的,制度 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二者之间,可看作中层 结构。
化”,与武力相对应,即“文治武功”。 最早出自《易·贲卦》的《彖传》:“观乎 人文,以化成天下”,包括文治、教化、 礼乐、典章制度等。现代意义的文化来自 拉丁文Cultura,并由日文转译到我国。
文化的涵义:
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一定历史 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具有知识价值的 精神成果的总和。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 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 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 值观念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
(二)奴隶制文化──传统文化的雏形期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殷商奴隶主利用和改造原始宗教,周 代以“德” 损益天命,论证“君权神授” 。《尚书·洪范》把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 为构成物质的基础,形成了朴素唯物主义的 宇宙生成论;《易经》用(- -)爻和(-)爻表示 阴阳对立,经过排列组合成64卦,对辩证法 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被托付一件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 化。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 文化更难捉磨。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 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 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范围它的 意义,这正象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 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 外,它无所不在。
——洛威尔
“文化”一词在古代中国指“以文教
池田大作
为什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1、族群认同:我是谁,从哪来; 2、安身立命:我在哪,何处去; 3、经世致用:怎么看,怎么办。
一、何谓传统 二、何谓文化
何谓传统
传统:
人们用来界定人类发展经验历程的一 个定性词语,它的相对面是现代,即传统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人类历史留存的 一种表达。
何谓文化
四、学习传统的目的、意义、方法
(二)意义
学习它,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 爱国主义,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助 于实现祖国统一。
三、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特征
(二)类型
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强调知识与道德 相统一;以惩恶扬善为宗旨,强调教化的作 用;以忠、孝为是非标准,强调惩恶扬善, 其内容和方式,无不与趋善求治的总目标相 联系。因为所有的政治原则都从道德原则中 推导出来,它属于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 型。且伦理学说与政治学说融为一体,又可 归属于以“求治”为目标的政治型。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研究范围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定义国内外有200余种。广义的文
化即文明,包括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一 般指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成果。代表一定 民族特点的,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 济状况,具有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它涵盖哲学、宗教、文学、史学、艺术、美 术、科技、教育、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典 章制度等。
目录
第一讲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总论 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 道家的嬗变和墨家、法家的兴衰 佛道二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传统的道德修养和养生健身方法 古代的文艺、科技和教育 古代的地域沿革和典章制度 古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
第一讲 总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与研究范围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 三、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四、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九流: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 杂、农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
(一)原始文化──传统文化的孕育期
河洛民族:华夏集团,以仰韶文化为 代表,是秦晋文化、中原文化的摇篮;
海岱民族:东夷集团,以大汶口文化 为代表,是燕齐文化、邹鲁文化的发祥地;
江汉民族:苗蛮集团,以河姆渡文化 为代表,是吴越文化、巴楚文化的源头。
三、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特征
(三)特征 一是重整体,具有系统性(如中医); 二是重人伦,具有教化功能; 三是重传承,能够保持和发扬。
四、学习传统的目的、意义、方法
(一)目的
复兴儒学?
把握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质,进行吸 收和改造,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中国文 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我们以此进行 爱国主义和基本国情教育,可立足中国化, 推动现代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抵制殖民 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研究范围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范围 氏族社会晚期、至少是周秦以来到五四
时期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汉族为主体、 包括其境内56个民族长期创造的精神财富, 即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华夏文化。它以封建 文化为主导,以儒学文化为主干。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三教九流
三教:儒、释、道
何谓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 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 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 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 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 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 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 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 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 如道家 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
(三)封建文化──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一体多元、三教合流 秦汉统一思想文化。儒学道统形成。隋 唐时期的佛教和道教发展为大宗,唐宋两代 的文学处于世界的最高水平,科技在15世纪 以前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儒道释三教合流 而有宋明理学。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
(四)近代文化──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