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主观题题型:原因依据类-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原因、意义、依据类

原因、意义、依据类

原因、意义、依据类主观题答题方法总结原因类:【题型特点】在原因(理由)型主观题中,原因(理由)一般是指事物存在的某种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在试题中往往直接表现为“为什么”,也可以表现为“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必要性”、“理由”、“这样做的依据”等。

【解题技巧】解答原因(理由)型主观题有以下三种方案: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角度展开。

必然性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适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

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

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远及近,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答题格式: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2008宁夏卷38)(16分)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7分)○1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通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③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地位,通过复建或重建推陈出新,可以使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年高考热点主观题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年高考热点主观题

2018年高考热点主观题
5 1、材料一.深刻领会十七大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要更加自觉地把握四个重要方面。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1/2
农民素质
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

小学以下化程度的占367%,具有高中以上化程度的只有13%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
农业基础设施
机电排泄面积不到30%,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大大低于国外先进水平,单位面积用水量大大高于国外水平
农业科技投入
农业科技投入的强度为05%左右,世界平均水平为1%
材料二有专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立足实际,统筹谋划,正确处理好“统”与“分”、“内”与“外”、“点”与“面”三个关系。

首先,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必须在统筹发展的指导下,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

即要树立“一盘棋”的观念,把城与乡、工与农、经济与社会纳入一个整体,通盘谋划,又要统分结合,做好局部的、个体的、层面。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主观题常见题型总结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主观题常见题型总结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主观题常见题型总结Ⅰ意义类题型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典型设问有“有何经济政治意义”“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这是每年高考文综卷必考的题型。

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一般是具体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政治意义。

☆、经济意义方面答题思路:一定要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搜索——一一对号入座,否则便会缺漏要点。

▲从个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企业等。

答案的关键词有: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经济效益。

▲从集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

答案的关键词有:加快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

▲从国家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

答案的关键词有: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内需、增加外汇储备、增加经济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科学发展观。

☆、政治意义方面的答题思路:政治方面的规律不如经济方面的明显,我们要记住一些关键词: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性质和职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等。

在作答时要抓住主体,对号入座。

政治常识中常见的主体有中国共产党、公民、国家机构、民主党派等。

☆、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的意义:答这类题,一定要认真审题,扣住事件本身的要害,一般从三个角度去思考:第一,从唯物论角度看,有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且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发展;第二,从辩证法角度去认识,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推进事件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分析事件本身的积极意义和应当吸取的反面教训(两点论),第三,再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说明,事件的推进其实践意义和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积极意义。

专题03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解析版)

专题03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解析版)

专题03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设问形式:此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分析……的原因”“为什么……””分析…的原理依据或理由”“分析……的正确性”“分析……的必要性或合理性”等。

解法指导:典伤Il (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据跨境流动日益频繁。

2016年以来,由少数西方国家主导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协定开始包含数据跨境流动规则。

但是由于部分国家稿排他性“小圈子"筑墙设垒”,无视中国等多数国家的正当关切,数据跨境流动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近年来,就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我国一方面积极完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国内立法,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数据治理国际合作,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数据有序流动:另一方面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以《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基础积极参与并推动跨境数据流动国E示规则的制定,弥合数字鸿沟。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推动国际数据治理体系变革的原因。

【答案】①数据跨境流动H益频繁会对国家安全、主权管辖等带来一定挑战,而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无法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引发的各国在国家安全、主权管辖等方面的重大关切和规制分歧,推动国际数据治理体系变革是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

②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推动国际数据治理体系变革有利于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激发数字经济活力,更好参与全球竞争。

③我国始终高举多边主义火炬,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积极参与数字治理体系建设,主张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为推动国际数据治理体系变革提出中国方案,注入中国力量,是我国承担国际责任的体现。

【分析】调知识找联系组答案>»».4变式1.(2024江苏扬州高三统考开学考试)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2018年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及解题方法汇总解析

2018年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及解题方法汇总解析

八、辨析评析型
(一)辨析题要求考生对试题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观 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分析和辨别。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 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考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它要求考生 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
(二)这类辨析题的解题关键是: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并且能分别说 明理由。 解题步骤:第一步:指出题目中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 理由;第二步:指出题中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观 点;第三步:总结。
三、意义型
解题要领: 注意限定词语的特殊要求;把握意义内容的层次
和角度(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 观,后宏观。)
材料一 我国目前城镇、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比较(单位:
台)
电冰箱 空调器 家用 微波炉 彩色电
电脑
视机
城镇 99 89.7 64 47.9 119.4
农村 46.7 7.6 5 4.2 106.6
全面发展。宁肯一掷千金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这样的消费要避 免。 ③ 过度消费,超越国情。城市和农村也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 以下,如果任其发展,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不合理消费不利于生产发展;个人消费行为与社会利益紧密相 关;我国的资源相对短缺,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或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
三、作答: (解题的归宿)。按照材料和知识的逻辑顺 序,精心组织答案。
• 注意: • (1)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点题切题;观点明确(观点、论点亮在本

2018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题模板

2018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题模板

2018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题模板必修一《经济生活》答题模板 1 :价格变化的原因及稳定物价的措施和原因(1)价格变化的原因▲答题要素: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成本增加,价格上涨;成本降低,价格下降)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答题要素:科技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①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答题模板2: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答题要素:消费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生产目的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全国卷模拟考试卷主观题解题指导——原因、背景类 (word版)(素材)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全国卷模拟考试卷主观题解题指导——原因、背景类 (word版)(素材)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全国卷模拟考试卷主观题解题指导——原因、背景类(word版)(素材)主观题专项指导与训练【考情分析】行为动词概括(9次)、指出(7次)、说明(6次)、阐述(2次)、简述(1次)、评述(1次)、简析(2次)、评析(1次)、分析(2次)中心词原因(5次)、背景(3次)、特点(5次)、态度(1次)、趋势(1次)、异同(1次)、发展(题眼)(2次)、变化(2次)、影响(1次)、作用(1次)、目的、(1次)评价(1次)下面我们按照“题眼”对全国卷主观题进行专项指导,以期服务于2018届高考。

【题型指导】一、原因、背景类解题技巧一.什么是原因型试题?原因型试题即要求回答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或产生。

二.原因、背景类试题的题型特征:1.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有哪些等。

三.原因、背景类试题的解题模板: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具体表现为:(1)经济方面的内容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2.一般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不同设问。

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或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条件更注重客观性,原因注重主观性。

常见的前提是原因,也是条件。

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不是条件。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

(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状况、政治状况、思想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

为什么型:原因、依据类

为什么型:原因、依据类

步骤 第一步审题
宏观: 重视就业: ①经济 宏观:②重视就业: 知识范围及广度: 审清设问 ①知识范围及广度:②问题 为什么: ③为什么:④国务院 发通知 指向: 题型: 指向:③题型:④提示与特 ⑤:分值与答案预估 殊要求 ⑤:分值与答案预估 审清材料 就业形势严峻 国务院发通 寻找、 知帮助大学生就业 明确信息 寻找、列出关键的有效信息
第三步答题
解题指导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 B: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 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 )、必要性 样做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 ”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 A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 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实际问题, 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实际问题, 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 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要求 在解答中,一般应围绕决定因素, C:在解答中,一般应围绕决定因素,要求 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原理。 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原理。 因素和意义因素, 因素和意义因素,有时候要回答实践意义或者 答题模式: 原理+ 答题模式:“原理 材料分析” 对立面的危害性 +材料分析”。
第二步切题
第三步答题
1、列好提纲,文字工整。 2、答题要有层次性、详略得当。 层次性、 3、运用政治术语,突出创新 人文 创新与人文 创新
A答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案
(1)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 系中把握事物。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 系中把握事物。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 性和稳定性, 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 的货币政策,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 的货币政策,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 (2)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 看问题。会议要求, 看问题。会议要求,想方设法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 快发展,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快发展,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3)矛盾具有特殊性 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具有特殊性,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10 年经济工作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 对性和灵活性,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性和灵活性,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主次矛盾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 (4)主次矛盾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 会议强调的“五个更加注重” 一。会议强调的“五个更加注重”就是坚持了两点 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高考主观题题型:原因依据类

高考主观题题型:原因依据类

高考主观题题型:原因依据类原因、依据、理由类主观题(为何做某事)班级____________学生______________(专利人唐友军提示:只有把知识和技术结合起来的同学,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一、原因、依据、理由类题具体的设问形式有哪些?1、分析采取某项政策措施的经济的,或政治的,或文化的,或哲学的依据或理由?2、为什么要做某事?3、为什么能做某事?4、运用某知识,分析某主体这样做或提出某观点、某主张的原因或理由5、运用某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某工作、工程取得成功的原因。

6、运用某知识,分析出现某种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原因。

二、解题思路:原理+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①原理——(做)这件事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理论根据。

②重要性——(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③必要性——(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④危害性——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三、找准、找全原因、依据、理由的思维路径1、依据(理由)类(1)、联系主体找原因。

“原因”类设问一般要牵涉到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负有一定的义务、具有一定的职责。

在具体的题目中,如党的性质和地位、国家机构的性质和组织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的权益、经营者的素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等,经常作为一些“原因”类设问的答案出现。

注意:除了针对设问中的主体外,还要针对材料中的主体找依据、意义。

(2)、联系材料中的具体做法、措施找原因。

就要先把材料中的做法分层,再找到对应的教材观点、原理及意义。

材料措施+教材措施+有利于(名校领航P150典例)(3)、联系材料中的问题找原因。

首先要找到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

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现状,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

包括理论的、现实的、历史的各种原因。

(名校领航P150第二题)(4)、联系课本知识找原因。

联系课本是分析原因的最基本的角度,很多问题通过联系课本内容就能够得到解决。

2018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doc

2018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doc

2018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经济生活》第一部分:主观题:一一关于物价(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1.价值决定价格,生产成本变化2.供求影响价格,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升,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3.纸币数量影响价格5.市场(哄抬物价)影响价格6.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影响价格二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1)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与生活水平成反向变化(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变动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变动影响较大(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变动的影响:本商品价格变动与互补品的需求变动成反向变化;本商品价格变动与替代品的需求变动成同向变化。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产量(一般情况下,价格高,供给增加;价格低,供给减少)%1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三政府为什么要调控物价?1.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快会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利于社会稳定。

2.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4.可以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

四稳定物价的措施有哪些?1政府:(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3)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4)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5)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2企业(1)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2)遵守市场规则,不能哄抬物价。

消费者A、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B、与违规涨价的行为作斗争第二部分:主观题:一一关于消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当前收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3、物价水平4、消费环境5、消费心理和消费观6、社会保障体系体系的完善程度二、消费的影响有哪些?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适当的消费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高三政治-2018年高考政治主观题 最新

高三政治-2018年高考政治主观题 最新

2018年高考主观题训练1. 2018年10月11日—1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吉林省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基地,加入WTO后,大豆、玉米等支柱产品在质量、价格等方面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竞争中节节败退。

请结合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简要指明吉林省农业要走出困境的主要举措。

2.2018年我国很多城市(如北京、广州、长春等)相继组织了名目繁多的汽车展销会,我国国产、外国进口、中外合资生产的汽车都纷纷亮相,并且在价格方面给予了购车族很多优惠。

专家预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的汽车行业也将与彩电行业和电脑行业一样进入价格大战时期。

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分析价格大战的影响主要有哪些?3.2002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朱总理第一次郑重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学术语。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劳动者。

)朱总理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

如此着重地强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和救助,突出地表明,贫困地区农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1)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党和政府重视关心弱势群体的原因。

(2)材料体现的经济常识基本理论有哪些?试说明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主要举措有哪些?4.“活力28,沙市日化”,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已经有几年没听到了。

1982年打出这一品牌,1996年与一家德国公司合资,把品牌搞丢了,利润损失惨重。

2018年初,湖北活力28集团欢庆“品牌回归”。

温州有打火机厂400多家,但品牌寥寥无几。

有人说我们是个制造大国,但不是品牌大国。

(1)人们为什么特别看重品牌?(4分)(2)企业如何才能打造出好品牌?(9分)5.(13分)按劳分配;按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6.(14分)2002年12月5日至6日,胡锦涛考察了西柏坡,发表了题为《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讲话。

主观题答题模板(五)依据类

主观题答题模板(五)依据类

主观题答题分类指导(五):“依据类”主观题一、题型特点:“依据类”主观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或政治生活依据。

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二、答题模板模板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说明材料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比如“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等。

第二步“分”,即对确定的观点、原理进行分解,比如把文化创新分解为根本途径、基本途径(两个)、坚持正确的方向等方面;把唯物辩证法分解为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等。

第三步“筛”,即把分解的观点、原理依据材料作出取舍,比如,如果材料描述的是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吸收外来文化,则涉及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如果材料描述的是把某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则涉及抓主要矛盾。

第四步“联”,即把保留下来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联结。

按照“理论(观点)+材料中体现或符合(违背)这一理论(观点)的做法或言论+意义”的模式作答。

模板二未确定知识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内容的理论依据。

第一步“定”,即依据设问,确定答题的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确定的答题范围以及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从课本中抽调出所需要的理论观点。

第三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四步组织答案,按照“理论(观点)+材料中体现或符合(违背)这一理论(观点)的做法或言论+意义”的模式作答。

三、失分警示对限定知识范围的和未限定知识范围的,应具体分析。

四、典型例题:1、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

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2018版高考政治(全国I卷)高考题型题型训练 十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考政治(全国I卷)高考题型题型训练 十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 Word版含答案

题型训练十“原因、依据类”主观题(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1.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轿车的价格每年呈约15%的下降趋势,“降价潮”席卷全国。

降价风潮并不局限于中低档轿车,几乎所有品牌的轿车都卷入“价格大战”中,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这一竞争过程中,消费者得到不少实惠,我国居民的汽车拥有量不断攀升。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消费热点也渐趋成熟。

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发展,汽车服务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旺盛的需求使得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1)简析近年来我国汽车价格下降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市场旺盛的需求,使得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的理由。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1)问,关于价格下降,原因无非有二:一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生产成本降低,价格下降;二是供大于求,也会使价格下降。

同时要明确,只要是关于价格变化的原因,我们都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考虑。

第(2)问,题干中的需求可以理解为消费,旺盛的需求,说明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一方面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另一方面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答案(1)①价值决定价格。

随着汽车行业的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汽车的生产成本逐渐下降,因而价格降低。

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目前汽车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③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厂商降价以求更多的市场份额。

(2)①经济发展是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汽车消费的需求会进一步增长,这对汽车生产有导向作用,会推动汽车生产的扩大。

②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一个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2.近年来,大连市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先后获得联合国环境“全球500佳”、“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佳环境城市”等殊荣。

2018版高考政治(全国I卷)高考题型十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

2018版高考政治(全国I卷)高考题型十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

[解 题 技 巧 ] 思路一 原理+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
原因型的作答顺序如下:原理、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应由 小到大、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由直接到间接、由眼前到长远、 由微观到宏观、先经济后政治、由文化到哲学、有次序、有条理
பைடு நூலகம்
地展开说明。)
①原理 ——( 做 ) 这件事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 与哲学的理论根据。 ②重要性——(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③必要性 ——( 做 ) 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 因。 ④危害性——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
④联系地位分析原因 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所以,地 位往往也是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因而我
们在解答“原因”类设问时,可以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原因,
具体到题目中,一般表现为诸如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重 要性等。 在高考中出现的原因类主观题并不一定只能用一种方法,这就 需要我们根据实际问题,全面考虑、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考生答卷2
阅卷点评:脱离材料,只是简单地罗列教材知识,不是从材料中 得出的原因。
考生答卷3
阅卷点评 : 应注意从多角度分析原因,遗漏了材料信息,答案 不完整。
满分答案 能够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减轻了财政的负 担。通过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利用 市场规律启动民间投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职 能的转变。
[典 型 例 题 ] (2014· 北京卷,38)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 值的隐藏”。 材料 破解北京地铁的供需矛盾,不仅要解决地铁票价的合理性 问题,更在于如何加大地铁的建设力度。地铁4号线采用PPP模式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建设。在该模式下,政府通过市场化 手段,引入某公司负责4号线的一部分投资和后期运营。这种模式

2018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汇编

2018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汇编

必修一《经济生活》1.价格与物价(1)价格变化的原因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2)稳定物价的措施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2.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1)为什么?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怎么样?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②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

③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依据、理由类主观题(为何做某事)
班级____________学生______________
(专利人唐友军提示:只有把知识和技术结合起来的同学,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原因、依据、理由类题具体的设问形式有哪些?
1、分析采取某项政策措施的经济的,或政治的,或文化的,或哲学的依据或理由?
2、为什么要做某事?
3、为什么能做某事?
4、运用某知识,分析某主体这样做或提出某观点、某主张的原因或理由
5、运用某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某工作、工程取得成功的原因。

6、运用某知识,分析出现某种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原因。

二、解题思路:原理+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
①原理——(做)这件事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理论根据。

②重要性——(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③必要性——(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④危害性——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
三、找准、找全原因、依据、理由的思维路径
1、依据(理由)类
(1)、联系主体找原因。

“原因”类设问一般要牵涉到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负有一定的义务、具有一定的职责。

在具体的题目中,如党的性质和地位、国家机构的性质和组织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的权益、经营者的素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等,经常作为一些“原因”类设问的答案出现。

注意:除了针对设问中的主体外,还要针对材料中的主体找依据、意义。

(2)、联系材料中的具体做法、措施找原因。

就要先把材料中的做法分层,再找到对应的教材观点、原理及意义。

材料措施+教材措施+有利于(名校领航P150典例)
(3)、联系材料中的问题找原因。

首先要找到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

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现状,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

包括理论的、现实的、历史的各种原因。

(名校领航P150第二题)
(4)、联系课本知识找原因。

联系课本是分析原因的最基本的角度,很多问题通过联系课本内容就能够得到解决。

特别是针对某一具体观点或说法找依据。

此类设问中,往往材料就在设问之中,而且材料中可提供的信息比较少,这时就需要学生回归课本,从教材知识原理中去找原因或意义。

(名校领航P150典例,“悲情节日也应有快乐”的观点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哲学依据)
2、为什么要做某事?政府为什么要做XX事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做好某事情?我国为什么要做好某事情?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
(1)、找主体的必要性。

主体是政府,则应考虑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接受监督,审慎用权,民主科学决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等,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最近考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领导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的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等;主体是公民,考虑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等,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考虑其性质,地位,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委员,考虑职责;主权国家,考虑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国家利益等
(2)、找对象的必要性,①如果对象是事物,首先在课本上找结合点,看课本上有没有直接讲述对象的必要性的,如果有,则直接套用课本上的语句,如果课本上找不到对应点,则应到材料中找,如果课本和教材中都找不到结合点,可以省略这一步,课本上可以直接套用的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必要性,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必要性,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等,②如果对象是人,要注意两点,一是如果涉及的是某特殊群体,如农民工,农民等,要从特殊群体到公民的转换,即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XX作为权力的主体,理应享有XX权利,二是如果涉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要从国家性质入手,表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等。

(3)对象的重要性:如果课本上有现成的答案,则直接套用课本上的答案,例如,公民参与民主决策,选举、管理监督的意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如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则到材料或时政中找答案。

(4)、把主体和对象结合起来。

分析做好这件事情和解决好某个问题的意义,可以从对主体的意义,对对象的意义引申出对社会、对国家、对国际的意义,作答时要遵循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国内到国际的原则,有时还应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不这样做的弊端和危害。

3、为什么能做某事?
(1)从主观因素,即从主体的性质、职能,地位上入手,说明该主体有此能力,如果材料中给出了该主体一些具体的做法,则应该分析这些具体做法所起的作用。

(2)从客观因素来讲,从能让此主体发挥作用的条件上入手,说明为什么能将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包括客观环境,如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发展机遇等;客观规律,如符合价值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制度保障,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保障,法律保障等。

四、格式:设问限定了知识范围的格式,“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这一观点的+意义”的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