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间谚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民间谚语

__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民谚__

小金

内容提要:

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总结生产实践和社会各方面经验的语言艺术,甘肃人民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谚,其中反映农业生产,地方风情,生活经验的谚语尤为突出。本文主要就其内容加以归纳分析,以企宏扬甘肃民间文学,宣传甘肃,建设甘肃。

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反映人民生产、生活内容以及民俗民情一种极其精炼的民间文学形式。这种民间文学形式很大的特点就是形式短小,形象生动,易传易记,能够通俗的反映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是民间语言的精华,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就民间谚语的起源,民谚的含义、内容及民谚所表现的艺术特点等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民谚的产生与发展

文艺起源于劳动,民间谚语更是产生于劳动人民所长期从事的生产劳动过程。民谚的起源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我国的古代典籍《易经》和《诗经》中就引用和保存了许多古代劳动人民的谚语。

象“潜龙,勿用”(《易·乾·初九》),“履霜,坚冰至”(《易·坤·初六》)等爻辞,其实质来源于早期民谚。《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诗句亦可看作来自于民谚,因为民歌和民谚有许多相通处。谚语是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同时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验不断地积累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对于谚语,古人早有研究,也作过多种解释:“谚,俗语也。”(《礼记》)“谚,传言也。”(《说文解字》);“谚者,直语也。”(《文心雕龙·书记》)这些解释说明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已经对谚语从语言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当然这些解释只侧重于语言的方面,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说:谚语是一种广泛流传的俗语。而我们今天要认识谚语,不能只停留在语言形式上,我们应该深入地探讨谚语的内容,范围及其作用。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练的语句总结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一种有教育意义,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的民间传言。从广义上讲,谚语也包括民间俗语和歇后语以及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绰号等。

谚语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向劳动人民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同时也能够指导人们分辨善恶是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民间谚语至今仍被广泛流传,而且更加丰富多彩。

二,民间谚语的内容

民间谚语是千百年来亿万人民世世代代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它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从内容出发,把流传于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境内的谚语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农谚

农谚是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具有宝贵的科学价值。我国农谚浩如烟海,异常丰富。由于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农业历史悠久,作物种类繁多,这就为农牧、气象、时令等谚语的大量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尤其在漫长的封建阶级统治时代,由于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人们不得不用形式短小、便于记忆的谚语来总结、保存和传播观察的结果和实践的经验,这也是农谚内容极其丰富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谚包括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畜家禽饲养等方面的内容。下面就以流传于西北

(甘肃为主)的一些条目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气候的寒暖,风霜雨雪雷电的变化,都与农业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用气象、物候测天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关于气象的谚语至今还有它的科学价值,而且,这类谚语中所保留的预测天气的经验被现代科技手段所证明,在现代天气预报中继续使用。例如,根据云彩、星光的变化预测天气变化的农谚:“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意思是说天空排列整齐的鱼鳞状透光高积云是次日晴天的预兆。“朝霞不出门,晚霞千里行”,意指朝霞如现于西,晚霞如现于东,表明最近几天天气晴朗。“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说明天气最近要变坏。“东虹轰隆西虹雨”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雨。这些谚语都是通过对云的变化和色彩特征来预测天气的。“星星稀,淋死鸡;星星稠,晒死牛”,“星星眨眼,天气变脸”这些谚语是根据夜晚天空中水汽的变化而引起人们对星光的视觉差异来预测天气的。

根据自然界的物候现象预测天气状况:“燕子钻天蛇果道,水缸穿裙山戴帽“这是大雨降临的异常现象。“水缸穿裙”是指水缸下半部发潮,“山戴帽”是指山头上有雾气缭绕。“蛤蟆叫,大雨到”,“蚂蚁搬家,大雨哗哗”,“ 蜻蜓千百绕天空,不过三日雨朦朦”,这些谚语是在观察了小动物或昆虫的活动规律后所得的。

“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久见”。阴雨将至时,空气潮湿,而盐具有吸水性,铁器在清晨气温较低时表面会凝结水分,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天气也会变化。

“锅墨子着火碗烫手,明日定要雨临头”夏夜煮饭,拔起煮锅,若发现铁锅下面附着的经长期烟熏而沉积的粉末冒着火星,再把煮熟的饭(一般指带汤水的)盛到碗里,一时烫手难端,则说明来日就要下雨。这些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通过观察器物的异常变化而得出的预测天气的农谚。

第二、农业生产关键在于把握农时,即按时令的变化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不违农时,则成为获得农业丰收的重要条件,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则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农谚中有许多关于时令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已经学会了用“土圭”测日的方法测定冬至、夏至的日期,秦汉之间已确定了二十四节气。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我国劳动人民安排农业生产的“时令表”。

“节气一把火,时间不让人”;“不懂二十四节气,白把种子种下地”,这些农谚充分强调了按季节安排农事的重要性。“春麦种九尾,粮食无处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这是适合于我们西北(甘肃)地区的春种时令农谚。习惯上把冬天最冷的一段时间(冬至后算起)称为“九”,九九八十一天,冬去春来,我们北方人的春麦要从最后一“九”的末尾开始种起。同样,在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后三十天,北方天气最热,称为“三伏天”农事上则有“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忙把小糜子回”(小糜子、谷类、生长期短,春麦收后,若土壤墒情较好,可以回茬,为小秋作物。)的说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则从总体上安排了一年四季的农事。

第三,农谚中有许多是用来总结经验的。在这方面,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为我们总结了丰富多彩的可贵经验。从土壤改良,种子选育到农作物的生长管理等一系列的农事活动,都有相应的较为系统的谚语。如象“打地的滚子,舀水的桶子”,“伏天深耕,如同上粪”,是强调培土保墒的重要性。“田间管理如绣花,工夫越细越到家”,“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等农谚,则着重强调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是说去掉玉米雄穗可增产。“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稠苗好看,稀苗吃饭”是指农作物要合理密植。“上粪不浇水,庄稼噘着嘴”说明了水肥对农作物增产的重要作用;“八成熟,十成收”,“一年劳动在于秋,谷不到仓不算收”等,着重强调了适时收割和秋收的重要性。

这些农谚中包含了科学种田的实践经验。至今仍被广为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