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碱洗塔顶部出来的粗氯乙烯气体和由气柜送来的氯乙烯气体经水 分离器部分脱水后进入机前冷却器冷却至5~8℃,除去粗乙炔气体 中的大部分水分后,经氯乙烯压缩机压缩至≤0.75MPa送机后冷却器 降温至55℃左右,除去部分油水进入下一工序。
三、单体压缩
主要工艺指标控制:
一级吸入温度 一级吸入压力 一级排气温度 一级排气压力 二级吸气温度 二级吸气压力 二级排气温度 二级排气压力 机后冷却温度 5-10℃ 0.010-0.040MPa <110℃ 0.025-0.030MPa 35-40℃ 0.220-0.250MPa <105℃ 0.50-0.60MPa 46-50℃
五、尾气回收
主要工艺控制指标:
装置处理器能力: 产品气质量 放空尾气质量 产品气压力 年工作时 800m3/h VCM≥90.0% VCM≤65ppm 常压 800h
五、尾气回收
变压吸附部分操作条件(满负荷运行时)
序号 1 2 3 4 5 6 步骤 吸附 逆放 加热抽真空 反吹 冷却 尾气最终升压 压力( a 压力(MPa) 0.30 0.30-0.02 0.02--0.09 -0.09-0.02 0.02 0.02-0.03 温度( 温度(℃) ≤40 40 40-150 150 150-40 40
一、氯乙烯合成与转化
氯乙烯合成:
C2H2+HCl→C2H3Cl+29.8kcal/mol
反应条件:1、高汞触媒作催化剂。2、反应温度为100~180℃. 反应后生成的粗氯乙烯气体中含有少量的盐酸、乙炔、烷类(二氯乙烷、 三氯乙烷)氢气、氮气、氯化汞蒸汽、二氧化碳。
粗氯乙烯的净化
利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利用气体在吸收集中溶解 度的差异,使后者分离。反应后的粗氯乙烯气体经水洗碱洗后至中 性。
四、精馏岗位 生产任务:
本岗位的主要任务是将压缩岗位送来的氯乙烯气体冷凝 成过冷液体后,除去液体里面的杂质后,蒸出液体中的 氯乙烯,为聚合工段输送纯度大于99.98%的精制单体。
四、精馏岗位
生产原理:
利用多组分的混合物在定压下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或在定温下各组 分的蒸汽压不同,经过传质传热的过程,即气相中难挥发的组分和 液相中易挥发的组分,进行多次的反向扩散,而得到较完全分离的 单一组分的物质。 粗氯乙烯中的杂质包括:C2H3Cl、C2H2Cl2、C2H4Cl2、C2H2、 CH3COH、O2、N2等 其中C2H2、N2的沸点为-83.6℃ C2H3Cl的沸点为-13.9 C2H4Cl2的沸点为57-60℃
一、氯乙烯合成与转化
主要工艺流程:
乙炔工段送来的精制乙炔气经乙炔砂封后,与氯化氢工段送来的氯 化氢在混合器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进入一级石墨冷却器,冷却至10℃,再经二级石墨冷却器用-35℃冷却盐水简介冷却至-14±0.5℃ 左右,在这两级石墨冷却设备内各依重力作用除去大部分液滴后依 次进入一级酸雾过滤器,二级酸雾过滤器靠过滤除去少量粒径很小 的酸雾。得到含水量≤0.013%的混合气体依次进入石墨预热器,预 热至70-85℃送入装有氯化高汞触媒的转化器反应生成粗氯乙烯气 体,生成的粗氯乙烯气体经过装有活性炭的除汞器吸附除去部分汞 后,进入冷却器冷却至30℃以下,进入泡沫脱酸塔、解析后的稀酸 吸收混合气体中的大部分氯化氢气体,经过吸收后的粗氯乙烯气体 进入中和塔中和大部分盐酸、二氧化碳后,进入二号碱洗塔用8%15%的氢氧化钠溶液进一步中和,净化后的气体送入压缩工序及进气 柜。
五、尾气回收
工艺流程:
将来自装置外经压力调节储罐缓冲的尾气直接经程控阀进入吸附塔 中正处于吸附工况的某一个塔,在吸附剂选择吸附的条件下将为其 中的氯乙烯吸附下来,然后经程控阀流出吸附塔,再经尾气缓冲罐、 调节阀、阻火器后直接放空。被吸附的VCM经加热逆放后,经冷 却器冷却,在经真空泵真空解析出VCM送入气柜。
四、精馏岗位
塔釜温度 塔釜压力 塔釜液位 塔顶温度 塔顶压力 塔身温度 塔底温度 成品冷凝器 温度 压力 单体储槽压力 高沸点 <33℃ 0.22MPa 1.7m <15℃ 0.18-0.20MPa 15-18℃ <32℃ 12-18℃ 0.16-0.18MPa 0.4MPa
五、尾气回收
生产任务:
二、盐酸脱吸
生产任务:
将废酸中的大部分氯化氢经加热脱析出纯度≥99%的氯化氢气体。
生产原理:
氯化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二、盐酸脱吸
工艺流程:
由净化除酸泡沫脱酸塔吸收的26-28%的浓酸以一定流量连续溢流到浓酸储 槽,槽底用盐酸解析塔进酸泵向脱析塔提供26-28%的浓酸,泵出口用流量 计和调节阀控制一定流量,同时保证浓酸储槽液位相对稳定在40-70%。脱 析塔靠塔底再沸器用蒸汽加热,塔顶靠自然冷却做部分回流,在填料段进 行传质传热交换过程,塔顶精馏出纯度≥99%的硫化氢气体,塔底排出2226%的恒沸酸,塔顶氯化氢气体经塔顶冷却器冷却至常温及旋流分离器除去 酸滴后,送往合成氯化氢总管作为转化原料。
使排空的尾气中VCM含量达到国家标准。
基本原理:
利用吸附剂在相同压力下易吸附高沸点组分,不易吸附低沸点组 分,和在高压下吸附组分的吸附量增加,减压下吸附量减小的特 性,将尾气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吸附剂床层,尾气中的高沸点组分乙 炔、氯乙烯、二氧化碳等被选择性吸附,低沸点组分氮气、氢气作 为净化气体由吸附塔出口排出,经尾排阀调节后排空。然后在减压 下解吸被吸附的组分乙炔、氯乙烯、二氧化碳等,解吸气体回收利 用,同时使吸附剂获得再生。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
人员结构
整个工段拥有专工一人,工段长2人。员工28人,共计 31人。 28位普通员工分成4个班组,每个班组7人,其中正副班 长各一人,主控2人,转化工2人(其中一人为副班长兼 任),精馏工1人,尾气回收工1人
目录
氯乙烯合成转化 盐酸脱析 单体压缩 氯乙烯的精馏 尾气回收
一、氯乙烯合成与转化
四、精馏岗位
主要工艺指பைடு நூலகம்:
机后冷却出口温度 单体储槽储存量 水分离器压力 碱干燥器出口压力 低 塔釜温度 塔釜压力 塔釜液位 塔顶温度 塔顶压力 塔身温度 塔身压力 塔底温度 47-57℃ <80% 0.55MPa 0.55MPa 41-43℃ 0.50-0.58MPa 1.7m 33-38℃ 0.50-0.58MPa 40℃ 0.50MPa 45℃
四、精馏岗位
工艺流程:
来自后冷却器的氯乙烯气体进入全凝冷凝器,用零度水将大部分氯乙烯冷 凝成液体,氯乙烯去分水器,全凝器没有冷凝下来的气体进入尾凝器,经35℃盐水冷却后,液体进入水分器除去水分,尾凝器没有冷凝的气体去尾 气吸附塔后定压排空。 从水分器出来的氯乙烯液体进入固碱干燥器除去水分和酸性物质,然后进 入低沸塔,低沸塔用热水间接加热,低沸点物蒸出,经塔顶冷凝器用0℃水 控制VCM回流比后低沸物由塔顶进入尾凝器,塔釜液体氯乙烯由液位控制进 入高沸塔在高沸塔中将氯乙烯蒸出经分离而成精氯乙烯,经塔顶冷凝器控 制部分回流,大部分精氯乙烯进入成品冷凝器,用0℃谁将氯乙烯冷凝,氯 乙烯液体进入储存工序。
二、盐酸脱吸
主要工艺指标:
泡沫脱酸塔塔下酸浓度: 脱析塔塔底温度 脱析塔塔顶温度 脱析塔塔底液位 脱析塔排酸浓度 脱析塔操作压力 稀酸罐液位 浓酸罐液位 25~28% 114~120℃ ≤70℃ 40-70% 22-25% 稍高于脱水氯化氢总管压力 40-80% 40-80%
三、单体压缩
生产任务及工艺流程:


一、氯乙烯合成与转化
主要工艺指标:
一级石墨冷出口温度 二级石墨冷出口温度 石墨预热出口温度 氯化氢纯度 乙炔纯度 控制分子比为 混合气温度 -10℃ -14±0.5℃ 75~85℃ ≥93% ≥99% C2H2:HCl=1:1.05 <45℃
一、氯乙烯合成与转化
主要工艺指标:
转化器冷却器出口温度 一次转化器出口乙炔含量 二次转化器出口乙炔含量 一号碱洗塔NaOH浓度 二号碱洗塔NaOH浓度 <30℃ <30% <2% 5~8% 8~15%
生产任务:
本岗位的主要任务是将乙炔工序送来的精制乙炔气体及盐酸工段送 来的氯化氢气体脱水后,在转化器内通过高汞触媒作用下,生成粗 乙炔气体,净化后送压缩。
生产原理:—混合脱水
在很好的除雾设备中,温度控制在-14±0.5℃,可使混合气体含水 量到达0.013%以下(指标0.03%)。在混合气体冷冻脱水过程中, 冷凝的40%盐酸,除少量是以液膜状自石墨冷却器列管内壁流出 外,大部分呈细微的”酸雾”悬浮于混合气体中,形成气溶胶,采 用浸渍3-5%憎水性能有机硅树脂的5-10µm细玻璃纤维,发现”气 溶胶“与垂直的玻璃纤维相撞后,大部分雾粒被截留,在借重力向 下的过程中液滴逐渐增大,最后滴落下来并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