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

—————郭集琴

新课程提倡“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程序“复习、导入新课、重点难点的教授、多层次的巩固练习、小结”相比,现在的教学程序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境引入,借此发现、提出问题,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使得问题与生活相联系,生动有趣的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即生活,学习是丰富、快乐的。在实际情境中教学法,让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进入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情境创设好了,不等于有好的效果。有的老师辛辛苦苦准备了丰富的情境素材,拿起来就简简单单地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总是?能提出哪此数学问题?”于是学生就漫无边际地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期盼已久的问题终于出现了,于是赶紧抓住: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谁有办法解决?或者老师这时还故意不加任何评价,使得聪明的学生还在努力变换思维的角度,以期自己能套中老师答案的框。这样,学生经常是在察不出老师的颜、观不出老师的色的情况,问学生:“今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除此之外,后面的教学法还是跟传统教学法没什么两样。

其实,教师可以在挖掘生活题材、创设数学学习活动情境的前提下,提高认识,使教学改革从表面形式的改革者,向内在本质的改革迈进。在此,教师不但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更新的学习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而且应认识到数学内容对于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的价值,不但关注知识教学目标,而且关注数学教学的价值,使知识产生飞跃。

创设情境是希望学生能够从复杂的现实情景中去捕捉数学信息,能整理概括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是模拟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整个过程,是以过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有价值的数学,感受数学在我们身边,

生活处处有数学。因些,情境教学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营造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保证。

如: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节课中,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营造氛围的。教师用多媒演示,几个机器人从白皑皑的雪山上滑下来。蓝天,白雪,银灰色的机器人,伴着强劲的音乐,由远及近。一下子把在场的老师和学生全部吸引了。这时,老师把学生的目光引导到机器人的脚上。同学们,你们看,机器人的脚很特别。这时,机器人消失,只留下脚,这些脚是各种立体图形。老师说,机器人刚从雪地上留下脚印,脚印是什么形状的呢?这时点击留下脚印的形状。从立体图形过渡到平面图形。非常自然,贴切。

(2)诱发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的情境,是诱发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

动力,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了保证,,有的把练习课设计成“智力闯关”等活动,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在他们眼里,数学学习不再是单调的数字、运算、在游戏和童话世界里,也可学到许多数学知识。

(3)丰富生活体验。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了学生平常无意识的观察、感受以外,有意的生活体验的积累也是必要。如:《今天我当家》一课中,让学生前一天晚上与爸爸妈妈商量计划好自家要买的菜,第二天去超市现场实践买一天的菜,每当这时,学生都异常兴奋。

(4)激发探索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投入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中。

如:《美丽的家园》一课里,创设了“田园阁”小区美丽的环境,花草树木、蓝天白云、小桥流水,小动物们与人类和睦相处,学生用这一情境复习数数、时间、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复习分类、找出其中存在的加减法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等。可以说,这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极大丰富的联想,并对结果进行多样化的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辩论。

(5) 分散难点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严谨性,加大了某些数学内容的复杂性和难度,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但如果把它置于具体的情境中,难点就可以得到分散。

如第二、四册的“混合运算”课里教师创设了“乘船”、“乘车”、“小熊购物”。在“有余数除法”课里创设了“租船、租车,怎样租”?手推车运电视,每次可以运多少台,需要多少次运完?现实的情境揭示了明确的问题,问题的解决自然就用到了相应的运算。由于接近自己的生活,可以用到自己的体验来解决,学生很自信,大胆地尝试用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避免了传统计算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气氛沉闷、内容枯燥的感觉。有时学生对情境的分析是随机的,如考虑“哪个数离8000最近”?有了具体的情境,将有助于学生扫除障碍,分析问题。

(6)整合多学科的知识。

新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要软化学科边沿,实现学科的整合。教育应“以人

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要持续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数学教学法不

能再只局限于数学的内部,而应更多地联系相关的语文、社会性、生活、等其他学科;数学教育应该彻底扭转先前只强调数学方面而忽视教育方面,只重视知识与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弊病。而应该重视数学教育与数学与教育两方面的渗透与融合。利用横向联系,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在为课堂增添生动、丰富现实题材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学习了“数的认识”后,让学生编门牌号;学习了:“方位”知识,让学生按楼房的编号,在二维空间找某同学家;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数字,成为一幅可爱的图案;先计算再涂色,涂成美丽的画面,也是对学生创造、欣赏美的能力的熏陶;学习“方向与位置”后,学生自己将所了解的辨认方向的方法,整理成一个专题,其中融会了许多社会、生活、自然、地理学科的知识和网络技术;熟悉了“八个方位”后让学生导游“我校”,锻炼综合能力。又如:运动会竞赛项目和规则、四大发明、“小荷才露尖尖角”涉及语文的古诗词等,许多都整合进了数学课堂,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全方位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为数学课堂添色不少。

(7)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资源。

因为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丰富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无尽的教学题材,数学教学的素材可以说无处不在。身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尽力去发掘和收集有用的情境素材,但是个人视野还是比较局限的,再说要每节课都这么做,精力上也会有困难。

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策略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创设学生参与事件的情境,并置身其中承担某种任务。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造愤悱状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状态很重要。

情境能帮助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结构、认知结构,情境创设与知识提示要相结合,情境设计要遵从相关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直观启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以及趣味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