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教材内容简析
这节内容主要介绍人体感受外界刺激和反射活动起点——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有关知识内容。由于人所获取的信息主要来自眼与耳,我们通过对眼与耳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来了解视觉和听觉的形成。同时人体也通过其它感受器来感知外界刺激变化,所以也介绍了其它感觉(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
教学目标
1、说出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3、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与功能。
4、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5、说明视、听、嗅、味觉及皮肤触觉、温度觉感受器感受刺激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①眼球的结构与功能;②耳的结构与功能;③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④嗅觉与味觉感受刺激的性质与感受器的位置;⑤触觉敏感性与感受器分布特征的关系;皮肤温度觉感觉器适宜感受刺激的性质。
2、教学难点:眼的屈光调节。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演示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1、可拆装的眼球模型;眼球的剖面挂图;眼球的屈光调节的动态变化装置;视觉形成过程的多媒体课件或者听觉形成的挂图。
2、耳的结构模型;听觉形成过程的多媒体课件或者听觉形成的挂图。
3、测定触觉的实验用具;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图及味觉感受器的结构图;皮肤中的感受器的结构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想一想你吃饭的情景,当时你都感觉到什么?你看到了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感知到它的软哽度,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当然,你还会听
到家人的谈话。你的这些感觉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获取的。感受器的结构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很复杂,复杂的感受器周围出现了辅助结构,以使它能更有效地感受刺激,我们把这种带有辅助结构的复杂感觉器称为感觉器官,简称感官。如眼、耳等。
板书课题。
你能说出上述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吗?分别来自身体的哪个部位?这些感觉对你完成就餐活动有什么意义?
通过复习“反射弧的组成”、“反射的完成”引出对“感觉形成”的学习: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一方面可以引起比较简单而迅速的反射,另一方面冲动还会在脊髓和脑干中的神经通路里继续上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在此产生相应的感觉。
眼与视觉
师: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来自视觉(占80%以下)。视觉让你发现远处疾驶而来的汽车,及早避让;视觉让你看到周围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和色彩;视觉让你能够读书、看报、看电视、看电影。视觉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让我们观察眼球的模型,对照课本示意图和大屏幕分析比较眼球各结构的功能。
生:学生活动(四人组)观察并准备竞赛。
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要按一定顺序(从外到内,由前到后,由上到下等)。
生:准备竞赛。
师:安排一名学生计时,学生推荐本组代表。
生:抢答(拖动比赛)(利用课件竞赛)。
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观察有关眼球结构的课件。
眼球的结构:
生:观察记忆
视觉的形成
师:如此复杂的眼球是怎样形成视觉的呢?
想一想:传统的照相机成像与眼球的成像的有哪些相似之处?
生:观察课件、图、表、并回答。
生: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胶卷(底片)
师:点评。
师:展示视觉的形成的大致过程:录像文字(加图片显示在视网膜上成倒像),但经过大脑皮层的处理,形成视觉看到的却是正立的。
走进生活
师:设置如下生活场景
1、进出影院(学生表演)。
2、猫的瞳孔(学生讲述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师:出示图片展示猫的瞳孔调节。
生:观察
瞳孔大小的调节
师:瞳孔的调节由眼的哪一部分控制?下面让我们看一看展示的图片和文字。
探究实验:
师:在明处和暗处,我们自己的眼睛也要做出调整,请大家对照镜子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教师操作开灯→关灯→开灯。
生:观察瞳孔在亮处、暗处、亮处的大小变化。
师: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生:适量的光线进入瞳孔,这些光线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就形成清晰的视觉。
近视及预防
近视的成因
师:生活中有不少同学戴眼镜,下面请观察柱状图所显示的信息。
生:自主分析原因。
师:安排卫生委员汇报调查结果。
生:我们调查了我班初中入学时的近视人数和现在的近视人数,结果呈上升趋势。
师:引导分析近视的成因是什么?
生:看电视、看书时间过长,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等。
生:观察课件掌握近视的成因。
近视的矫正
师:图与动画的有机结合,正确演示近视眼的矫正,佩戴合适的凹透镜,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生:戴眼镜的同学讲述框架眼睛给自己带来的不便。
近视的预防
师:一双健康的眼睛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要始终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出示图片,展示“三要”、“四不看”,强调预防为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间一定要让自己的眼睛适当休息,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让我们每一人都能拥有一
双美丽明亮的眼睛。
课外拓展:
师:引导展示课前收集有关现代医学治疗近视的资料隐形眼镜,妙在隐型,但对青少年不适合,因为他们的眼轴还没有定形;准分子治疗近视,让学生了解现代医学技术,为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课外探究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奠定了基础。我的爱心奉献,在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其实我也可以奉献自己的爱心。
我的收获:通过“填一填”“选一选”等练习,使学生树立“我知道了”、“我学会了”、“我懂得了”的自信心,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
生:归纳总结,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师:同学们,我可以感知你们的音容笑貌,你们可以感知老师的一举一动,其中的奥秘你们现在已经知道了。那么,美妙打听的声音又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呢?下节课我们就学习耳与听觉。
第二课时
导入
教师手举一张CD碟片,问学生:“同学们,这是什么?”
学生看到老师手上拿着的是自己熟悉、喜爱的碟片,非常兴奋,精力很快集中起来,并萌生了极高的兴致和浓厚的探究欲望。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碟片”。
教师随即又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看到的。”
教师问:“用什么看到的,怎么看到的?”
这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已学过的“眼与视觉”的知识,教师的这一方法非常巧妙、非常自然,一改过去那种直接提问复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复习了“视觉的形成过程”。
复习完毕,教师是这样引入新课的:“你们知道这张碟片中灌制的是乐曲还是歌曲?”
(稍停片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索。)
随后老师把碟片放入CD播放机中,轻轻一按“play”键,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优美的音乐声。教师不失时机地插入:“这下你们该知道了吧!是乐曲碟片还是歌曲碟片?”“是乐曲碟片。”“你们是怎么判断的?”
“听到的。”
“怎么听到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节课要探讨的话题——耳与听觉”
新颖好奇的引入,拔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促使学生以渴求的心理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之中。新课学习
(1)教师演示:耳的结构(挂图或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