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建设背景、意义 (2)
(一)建设背景 (2)
1. 现实背景 (2)
2. 宜丰背景 (3)
(二)建设意义 (5)
二、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7)
(一)总体要求 (7)
(二)主要目标 (7)
三、主要任务 (8)
(一)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 (8)
1. 主体功能区定位与发展方向 (8)
2. 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底线 (11)
3. 耕地保护安全格局 (13)
4. 城镇体系与城镇空间格局 (14)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6)
1.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 (16)
2. 优化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18)
(三)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19)
1.加强节能减排 (19)
2.推行清洁生产 (19)
3.严格环保审批 (19)
(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20)
(五)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21)
1.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21)
2. 加强水土保持与防震减灾力度 (22)
3. 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23)
(六)建立生态文化体系 (23)
1. 建设认知生态文化体系 (23)
2. 融和传统文化,构建旅游生态文化体系 (24)
3. 推行低碳、绿色消费文化 (25)
(七)创新体制机制 (25)
1. 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SAN 附属帐户体系”(简称: SEEA)
(25)
2.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与考核制度 (26)
3. 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资源环境离任审计制度 (31)
4.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权的相关制度 (31)
5.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构建绿色经济政策 (33)
(八)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33)
1. 统筹协调能力建设 (33)
1.1 成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 (33)
1.2 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35)
2. 统计、监测能力建设 (35)
3. 执法能力建设 (35)
四、实施阶段、目标与任务 (35)
(一)建设初期阶段(2014年以前) (35)
(二)建设中期阶段(2015-2016年) (36)
(三)建设后期阶段(2017-2018年) (37)
五、保障措施 (37)
(一)强化组织保障 (37)
(二)加强舆论宣传 (38)
1. 加强宣传教育 (38)
2. 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38)
(三)整合多种资金 (38)
1. 多渠道多元化投入,创新资金来源方式 (38)
2、强化资金监管力度,确保经费合理使用 (39)
(四)严格考核奖惩 (39)
附表 (40)
附表1. 宜丰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 (40)
附表2. 宜丰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阶段与指标、任务分解表 .. 40附图 ................................................................................................................ 40附图1. 宜丰县区位分析图 .. (40)
附图2. 宜丰县行政区划图 (40)
附图3. 宜丰县水源涵养安全格局图 (40)
附图4. 宜丰县地质灾害防治安全格局图 (40)
附图5. 宜丰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格局图 (40)
附图6. 宜丰县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图 (40)
附图7. 宜丰县城镇空间格局图 (40)
前言
“渊明故里,禅竹宜丰”。拥有优越自然环境的宜丰,群山挺拔耸翠,生态得天独厚。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底蕴厚、实行易、特色足之特点,是孕育和传播南方山地丘陵绿色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开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代表区域。
宜丰县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东临高安,南界上高,西接万载,西北连铜鼓。北与修水,奉新接壤,地跨北纬28°17′- 28°40′,东经114°30′-115°08′。县境东西长71 km,南北宽51 km,总面积1935 km2。现辖8镇4乡2个林场2个垦殖场210个行政村,人口29.15万,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县城所在地即新昌镇距省会南昌136公里,距宜春市94公里,离最近铁路道口13公里。宜丰人认清自身生态环境优势与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坚决用生态、绿色、低碳理念引导地方发展,先后荣获中国林改典型县、中国竹产业集群、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江西省生态县、江西省森林生态保护十佳县、江西省“一大四小”造林先进县等,具备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根基、土壤,拟申报在全县所有辖区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建设。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当地社会、人民生活变化巨大,地方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达11.87亿元,较改革开放初增加90倍之多。人们物质与精神文明取得长足进步,为发展生态文明,进行先行示范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宜丰县城驻地新昌镇距省会南昌136公里,距宜春市94公里,离最近铁路道口13公里,交通便利,地理区位特殊。尤其,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誉称“中国竹子之乡”,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典范,并在探索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成效显著。因而,将其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按照其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特点与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建设,对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促进自身低碳、绿色、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宜丰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厚、易实施、特色足等特点,历经5年(2014-2018)的建设与努力,将显著推动其凝练出可代表南方山地丘陵农业生态发展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发挥出辐射性影响与典型示范作用。
近些年,当地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已取得众多成绩,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稳定,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及部分高海拔地带,仍覆盖有相当面积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低丘森林植被也逐渐恢复,森林覆盖率达71.1%;水土流失经多年治理后,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尤其,较早认识到生态环境优势,提出“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理念,依托优越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低碳项目,打出系列生态组合拳,结合县情实际,围绕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着力从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入手,按照“生产与生态并重”的发展思路,着力做大生态农业,做强生态工业,做活生态旅游业,生态经济已经初显魅力,生态文明建设已初见成效,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好了坚实基础,能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开展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