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 20 三、主要哲学观点 (一)自然与文明的对立
——私有制是不平等的现实原因 1、它把历史划分为自然状态(原始社会)和
社会状态(阶级社会)。 2、按照抽象的分析方法推导人的自然状态。
1)自我保存 2)怜悯情感 3)自我完善 3、自然状态下:“人有自由和平等”
幻灯片 21 4、社会状态下的人性:不平等、不自由、罪恶
幻灯片 1 第五章 18 世纪法国启蒙哲学
幻灯片 2 引言
法国启蒙运动是 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反对专制、宗教迷信和愚昧落后,鼓吹自由、平等 和博爱,高扬理性、提倡科学进步、教化大众。
一、法国启蒙哲学所面临的问题
————进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启蒙。
1、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
2、为新兴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构筑思想上层建筑。
3、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 以及两国宪法的核心内容都体现卢梭社会 契约论的思想。
幻灯片 32 4、卢梭哲学的反潮流的表现:
对卢梭哲学的评价
1)用“性善论”代替“性恶论”
2)用“美德”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
3)用“人民主权”代替“三权分立”
4)用“意志主义”代替“理性主义”
幻灯片 33 第二节 启蒙运动的发展: 机械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是伴随文明进程而加深。
文明进程分三个阶段:
1)私有制的确立 富人和穷人
2)国家的产生
强者和弱者
3)权利变为专制 主人和奴隶
经济上的不平等 政治上的不平等
全面的不平等
幻灯片 22 两种不平等:自然的和精神的(政治的) 1、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立。 富人欺骗穷人订立契约,保障他们的财产。 2、官职的设置,制度的完善。 3、专制权力的出现。 一切人平等,因为他们都等于零,暴力革命的可能性。
2、用笛卡尔的机械唯物主义和洛克的感觉经 验论反对唯心主义;
3、用无神论反对宗教神学;
幻灯片 5
四、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的逻辑线索
分两个阶段:
1、早期启蒙学者是温和的批判者:
代表: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理论特征:理神论(自然神论)
2、后期启蒙派则是激进的批判者(即百科全书派) 代表:狄德罗、孔狄亚克、拉美特里、霍尔巴赫 特征特征:以机械唯物主义和战斗的无神论。
集团(教会、王室、贵族)的利益。
幻灯片 46
(二)环境与意见
“人是环境的产物”
——提出“教育万能论”的社会改革思想。
1)人的道德观念是后天环境的产物。
(环境主要指社会政治法律环境)
2)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法律制度的产物
3)改变环境即改变立法的人,唯有依靠教育
4)陷入“环境决定思想,思想决定环境” 的怪圈。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 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 卢梭 幻灯片 19 二、卢梭哲学的特征和任务 1、浪漫主义之父。 ——其哲学的特征是“反潮流”和“非理性主义者”。
2、哲学的任务: 回答现实社会中不平等、不自由等现象的根源以及解决的方法。
幻灯片 30 (四)宗教观 1、上帝存在于它所创造的万物之中,也存在于信
仰者的心中。
2、宗教的根基在于道德良心和内在的情感体验。
3、用“上帝的道德论”代替“上帝的知识论” 对康德影响极大。
幻灯片 31 对卢梭哲学的评价
1、《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是一本辩证 法的杰作,对马克思影响极大。
2、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精华——人民主权思想 对西方民主制度的普选制的确立影响极大。
2、法是世界万物的主宰,不必求助于上帝。 3、“法”即自然规律带有神圣性和普遍性。
幻灯片 12 (二)孟德斯鸠的法理学
他把自然规律推广到人类社会中提出了自然法和人为法 1、从人的生命本性中派生出来的——自然法。
1)自然法——人类也有自己固有的法(规律), 自然法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理性的体现。
2)四种: 和平 、自保、爱他人、交往(合群)
利益的区分:
个人利益
小集团利益
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是最高法律。
幻灯片 45
功利主义的哲学体系:
1)以洛克的感觉经验论为基础
2)人的肉体感受性(趋利避害、趋乐避苦)
是支配人的行为(道德)的基础。
3)“自爱”的利益原则提高到自然规律的高度
利益是我们唯一的推动力。
4)主张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结合,反对小
公民的唯一主权就是立法权,它受公民的自由意志制约,它不受行政权、司法权制 约。
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反对三权分立。 “强迫自由”:个人不服从公意,则全体要强迫个人服从。
幻灯片 28 4、公意实施的客观保证:————民主共和制 提出:人民主权”思想,最高权利属于人民,法律须得人民的直接批准。
1)自由主权不可分割,反对三权分立。
四、地理环境决定论
幻灯片 15
三、政体学说
共和(民主)政体
----人民或部分人民执政
君主政体
----君主在法律框架之下执政
专制政体
----君主在无法律之下任意执政。
幻灯片 16
四、地理环境决定论
一国的法律有特殊性。
一国的法律和这个国家的具体环境相适应,地理环境的作用尤其重要。
气候
土壤
领土大小:共和制—小国
幻灯片 13 2、人进入社会即“战争”状态时,必须受国家制定“人为法”支配,才能保证人的自由
和平等。
1)人为法——制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法”。
A,国际法:处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关系的法律。
B,政治法:处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法律。
C,民法——处理一切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
幻灯片 14
二、三权分立说
公意的代表。
(法式直接民主制)
众意——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英美代议制)
幻灯片 27 3、关键是权利的转让的不同: 1) “一切人把一切权利(自由)转让给一切人”
权利转让的对象既不是个人,也不是政府机构, 而是转让给一个代表公意的共同体。 不是部分转让,而是全部转让。 2) “惟有服从自己制订的法律,才是自由的。”
幻灯片 6 第一节 启蒙运动的兴起:自然神论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
生平: (1694-1778) 1.出身于巴黎大资产阶级家庭,
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歧视。 2.文笔犀利,对宗教和封建制度
的批判惊世骇俗,闻名天下, 其思想影响了一个时代。 3.两次被捕和流放,流放英国后, 第一个引进英国的先进思想。 4、代表著:《哲学通信》
幻灯片 3 二、启蒙运动内涵 1、用光明驱散黑暗,以理性代替蒙昧。
————用理性的人代替全能的上帝。 2、理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树立理性至高无上的权威。 3、理性指思维的悟性和人性。
————以理性为工具开始西方现代化的进程。
幻灯片 4 三、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
1、用人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对抗神权 和君权神授;
最好的政体就是英国按照洛克的“三权分立”学说建立的君主立宪制
三、改进了洛克的“三权分立”的学说。
1、立法权——制定临时的或永久的法律,修
改或废止已有的法律(应由资产阶级掌握)。
2、行政权——和谈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
确保国家安全,预防侵略(由君主掌握)。
3、司法权——惩治罪行,审理个人争端。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幻灯片 47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
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
君主制—中等国家
专制 --大国
幻灯片 17
一、生平(1712-1778) 1、出生于钟表匠家庭。 2、自学成材。 3、机遇:
与华伦夫人的相识; 第戎科学院征文获奖。
卢梭哲学
幻灯片 18
卢梭的生平
第戎科学院的征文题目: “论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
4、代表著: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
幻灯片 25
2、核心是“公意”思想:
1)是国家的灵魂,去异存同,公意=/=众意。
2)是全体缔约成员的最高的共同意志。
3)公意必须是剔除了不同意见的共同意愿。
4)是自由的普遍性和意志的绝对性的统一
公意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
既是一般的,也是个别的;
既是自由的,也是服从的;
幻灯片 26
公意——个人意志的总和,但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个人意志相同的部分。国家和法律是
一、基本特征: 1、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对 17 世纪机械唯物 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2、它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纠正了 17 世纪 唯物主义二元对立的状态。
3、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本质上是机械性、直 观性、唯心史观。
4、反对宗教神学的无神论,克服了泛神论和 自然神论的不彻底性。
幻灯片 34 5、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 6、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2.后不满于官场腐败,卖掉 官职,一心做学问。
3.学识渊博,被授予法兰西 科学院院士等学术头衔。
4.资产阶级法理学的奠基人。 5.代表著:《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 (1689-1755)
幻灯片 11 一、法的精神
(一)孟德斯鸠“法”的世界观 他以伏尔泰的自然神论为基础,提出“法”的世界观。
1、“法”即“自然规律”是由事物性质产 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2)自由主权不能转让,反对党派、集团代表。
3)自由主权不可代表——参加选举必须是全体公民。
幻灯片 29 (三)良心论——提倡意志自由 1、是以性善论为伦理基础的。
2、良心是天赋的自然情感,不学而能。
3、良心既是道德生活的准则,又是判别知识真伪的标准。
4、良心是内心体验到的意志的能动力量。
5、人的本质(人性)不在于理性,而在于良心。
幻灯片 7 对天赋观念的批评 幻灯片 8
一、经验论 二、自然神论(理神论)
上帝创世之后,不再干预世界。
即使上帝不存在,也要创造一个。
(一)哲学上提出自然神论的世界观。
1、承认上帝创世,自然由自然规律主宰。
2、把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说成是按照上帝
的意志巧意安排的。
3、是从有神论向无神论的过渡重要环节。
幻灯片 23
自然状态 平等
自然天性 文明
社会状态 不平等
私有制 丑恶
民主共和国 新平等
签订社会契约 文明的确立
私有制是人的自我完善化的结果,是不平等的起源 “人生而自由,但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
幻灯片 24 (二)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 1、社会契约的目的: 寻找合理的社会契约,取代不平等的契约。 合理契约是合法权利和正常政治制度的必要条件。
幻灯片 40
二者有紧密联系 心灵对身体的依赖。 心身统一性。
1、心身关系
幻灯片 41 2、人是机器
--心灵与身体都是由物质构造的,服从机械运动的规律。 --继笛卡尔提出动物是机器后,提出人也是机器。 --动物和人没有根本区别,在生理构造上相似。
--人是机器,但是比动物更完善一些。产生了理性 --他否认独立的心理实体—心灵存在。 --他认为心灵是物质性的。
幻灯片 42
局限性:
----否认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认为动物有道德。
----将人的身体运动完全等于机械运动,没有看到生命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
----将人的思想、意识活动也看成机器。
幻灯片 43 三、爱尔维修
Helvetius 1715-1771
幻灯片 44 (一)利益论
首次将利益引入哲学,幸福导致对利益的追求。 自爱是自私为己,趋利避害,是共同的人性,人的本性。 正义公平都来自于自爱。
幻灯片 36 幻灯片 37
Diderot 1713-1784
一、狄德罗
幻灯片 38
1、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 生机论唯物主义,不同于机械论 2、观察、思考和实验三结合 观察—收集事实 思考—组合事实 实验—证实思考
幻灯片 39
二、拉美特利
La Mettrie 1709-1751
(二)提倡以理性为基础的“自然宗教”
————宗教是理性的敌人。
幻灯片 9
三、社会政治思想
自然法是人为法的基础。
国家是由暴力产生
自由是天赋人权
(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
政治上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和开明政治制度
开明君主制优于共和制。因为后者能带来混乱和“集体的暴政”。
幻灯片 10
1.出身于贵族家庭,担任 过律师、法院院长。
缺陷: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唯心论
幻灯片 35 二、主要代表及哲学观点 1、孔狄亚克 感觉主义 洛克
镜面反映原则
2、爱尔维修 功利主义 洛克 “人是环境的产物”
3、狄德罗 生机唯物论 洛克 “物质具有感受性”
4、拉美特利 机械唯物论 笛卡儿 “人是机器”
5、霍尔巴赫 机械决定论 笛卡儿 “人是自然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