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五章1病毒概论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结构
基本结构 核心 衣壳 辅助结构 包膜 Envelope 其他 病毒体 Virion 核衣壳
7
病毒的核酸
病毒核酸:DNA 或 RNA Baltimore classification of viral genome dsDNA +ssRNA ssDNA -ssRNA
viral protein)
33
Viral
protease (cleaving viral protein)
34
4、装配、成熟和释放
Assembly
and budding(getting out)
35
病毒的增殖(小结)
复制周期(4个步骤)
吸附与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装配与释放
直接穿透细胞膜
22
2、脱衣壳(uncoating)
23
2、脱衣壳(uncoating)
24
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早期蛋白合成阶段
转录、翻译而产生病毒生物合成中必需的酶 类及某些抑制或阻断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的非结构蛋白 复制病毒核酸,转录、翻译而产生病毒的结 构蛋白 生物合成阶段用电镜方法在细胞查不到完整 病毒,用血清学方法也测不到病毒抗原
41
四、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性
一)整体水平
感染方式: 水平传播——病毒主要通过皮肤或粘膜 (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传播, 但在特定条件下可直接进入血循环(如输 血、机械损伤、昆虫叮咬等)而感染机体
A
呼吸道、消化道 皮肤、粘膜
B
42
垂直传播—— 指经胎盘或产道将病毒由孕妇亲 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如HIV及乙肝病毒 等)
9
衣壳
10
壳微粒的排列方式
螺旋对称
20面体对称
11
衣壳蛋白的作用
1、维持V形态结构 2、保护核酸 3、粘附作用,参与V感染C的过程 4、抗原性
重 点
12
有些病毒有特殊结构——包膜
包绕在核衣壳外的一层膜 样结构 由特殊蛋白+类脂、多糖 高度抗原性、保护作用、 吸附、致热
46
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某些病毒 在急性感染后,病毒潜伏于机体某些细 胞内,以后在一定诱因下可引起复发, 呈急性过程(如水痘→带状疱疹)
急
急
47
慢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病毒感染 后,潜伏期长达数年、数十年,多侵犯中枢神 经系统,缓慢发病,一旦出现症状多为亚急性、 进行性(如麻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3
与人类关系
引起传染病:75% 可能是人类某些肿瘤的病因之一 鼻咽癌 EBV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 疹病毒(HSV)Ⅱ型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HCV 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很少有特效药。
4
特性
病毒
+
细菌
真菌
滤菌器
结 构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非细胞
细胞壁
核酸类型
病毒学(virus)
学习要求
病毒的概念和特点 病毒结构及对称型 病毒复制周期 干扰现象
病毒学概论(virus)
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特点 体积非常微小,需在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含一种类 型核酸(DNA或RNA)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活细胞中 增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潜伏期
48
细胞水平感染结局★★
1.溶细胞型感染: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增殖, 引起细胞的溶解死亡—急性感染 2.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病毒以出芽方式 释放子代病毒,可出现细胞融合,形成多 核巨细胞 3.顿挫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后,不能复制 4.细胞凋亡 5.细胞增生与细胞转化 6.细胞基因的整合
+ss Retro RNA dsRNA fragmented 5000-4000,000个核苷酸组成,携带病毒的 全部遗传信息
8
病毒核酸功能
功能(控制病毒一切性状)
病毒复制、遗传变异 决定病毒的特性
具有感染性
编码病毒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
大型病毒的核酸分子量相对大,能编码病毒 的全部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需的许多酶 小病毒的核酸分子小,可能不编码这些酶, 因此复制时要宿主细胞提供
流感病毒 15-30h
15
病毒的增殖(步骤)
1、吸附: 病毒吸附点+相应受体
吸附是特异性的
16
吸附ADSORPTION
17
穿入(Penetration)
吞饮(pinocytotic vacuole)
无包膜病毒被宿主细胞吞噬,进入胞内
融合(fusion)
有包膜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直接融合, 病毒核衣壳进入细胞
38
干扰素诱生机理:
活化
人体内干扰素基因
干扰素诱生剂
干扰素mRNA
翻 译
干扰素
39
干扰素
抗病毒机理:
非直接灭活病毒 诱生抗病毒蛋白(AVP) 抑制病毒蛋白在细胞内合成
40
干扰素的作用:
广谱抗病毒作用 抑制细胞分裂 抗肿瘤作用 调节免疫作用
副ຫໍສະໝຸດ Baidu用:
感冒样综合征,肝受损,精神紊乱
43
44
感染类型
隐性感染:指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短暂病 毒感染 显性感染:病毒感染后出现明显的临床 症状。一般病程较短,病毒常随疾病的 痊愈而被消灭或自体内排除 持续感染: (1)慢性感染(2)潜伏感染(3)慢病 毒感染
45
持续感染
慢性感染chronic-Carrier Infection: 有一定的临床症状,病程可达数月或数 年,体内持续存在病毒,并可不断排出 体外的慢性进行性感染
直接穿入
18
穿入
herpesviruses, HIV
19
穿入
20
非包膜病毒PENETRATION
NON-ENVELOPED VIRUSES
entry directly across plasma membrane
21
PENETRATION NON-ENVELOPED VIRUSES
entry directly across plasma membrane
26
晚期蛋白合成阶段
隐蔽期
Reverse transcription(from viral RNA—DNA)
30
Integration,
transcription A.viral DNA joins host DNA
31
B.making multiple viral RNAs
32
Translation(producing
13
病毒的结构(小结)
病毒
核酸 衣壳 包膜
14
二、病毒的增殖—复制
复制周期(replication cycle)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病毒本身没有独立的蛋白合成酶系统,必须 借助宿主细胞的蛋白合成体系合成病毒蛋白 腺病毒 25h /小RNA病毒 6-8h
病毒复制周期时间因病毒而异
49
溶细胞型感染
50
多核巨细胞、
51
感染过程与结局
局部感染(如鼻病毒、轮状病毒) 全身感染(如麻疹病毒) 结局
严重损伤或死亡 隐性感染、感染终止 康复
52
六.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治疗 化学药物:1、核苷类药物 异常嘧啶在病毒DNA分子合成时掺入子代病毒 DNA中,阻抑其复制 阿昔洛韦-经疱疹病毒特异的胸苷激酶磷酸化 成三磷酸型后抑制病毒DNA复制,对正常细胞 无作用 2、病毒蛋白酶的抑制物 Indinavir+ritonavir+3TC—鸡尾酒疗法 3、干扰素和干扰素诱生剂
36
三、病毒的干扰现象
概念: 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或机体时,一种 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进入或复制,称 病毒的干扰现象 干扰机制
1、干扰素的产生 2、竞争干扰 3、改变宿主细胞代谢途径 4、缺陷干扰颗粒
37
干扰素
个体出生后,机体受病毒或其他干扰素 诱生剂刺激,由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多种 生物活性的糖蛋白,除抗病毒增殖活性 外还可抑制细胞分裂,抗肿瘤,免疫调 节等生物活性 干扰素的种类:人类干扰素—— 、、 r 、ω干扰素
DNA或RNA
+
DNA+RNA
+
DNA+RNA
人工培养
增殖方式 抗生素 干扰素
复制 +
+
二分裂 + -
+
有性或无性
+ 5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病毒的大小:以纳 米(nm)为计量单 位, 一般 30~200nm
The largest : (300X100 nm, 痘病 毒) The smallest: 10 nm 如口蹄疫病毒
55
53
小结
key words
病毒的结构 病毒增殖方式、增殖过程
需要掌握的概念
水平感染 垂直感染 干扰素
54
复习题
某患者肠道手术后出现低热,使用氨基糖甙类、 头孢菌素无效,该发热原因可能是何种病原所 致?( D ) A.G-细菌 B.厌氧菌 C.沙门菌 D.病毒
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病毒有( BCDE) A、HAV B、HBV C、EBV D、HSV E、HPV
结构
基本结构 核心 衣壳 辅助结构 包膜 Envelope 其他 病毒体 Virion 核衣壳
7
病毒的核酸
病毒核酸:DNA 或 RNA Baltimore classification of viral genome dsDNA +ssRNA ssDNA -ssRNA
viral protein)
33
Viral
protease (cleaving viral protein)
34
4、装配、成熟和释放
Assembly
and budding(getting out)
35
病毒的增殖(小结)
复制周期(4个步骤)
吸附与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装配与释放
直接穿透细胞膜
22
2、脱衣壳(uncoating)
23
2、脱衣壳(uncoating)
24
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早期蛋白合成阶段
转录、翻译而产生病毒生物合成中必需的酶 类及某些抑制或阻断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的非结构蛋白 复制病毒核酸,转录、翻译而产生病毒的结 构蛋白 生物合成阶段用电镜方法在细胞查不到完整 病毒,用血清学方法也测不到病毒抗原
41
四、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性
一)整体水平
感染方式: 水平传播——病毒主要通过皮肤或粘膜 (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传播, 但在特定条件下可直接进入血循环(如输 血、机械损伤、昆虫叮咬等)而感染机体
A
呼吸道、消化道 皮肤、粘膜
B
42
垂直传播—— 指经胎盘或产道将病毒由孕妇亲 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如HIV及乙肝病毒 等)
9
衣壳
10
壳微粒的排列方式
螺旋对称
20面体对称
11
衣壳蛋白的作用
1、维持V形态结构 2、保护核酸 3、粘附作用,参与V感染C的过程 4、抗原性
重 点
12
有些病毒有特殊结构——包膜
包绕在核衣壳外的一层膜 样结构 由特殊蛋白+类脂、多糖 高度抗原性、保护作用、 吸附、致热
46
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某些病毒 在急性感染后,病毒潜伏于机体某些细 胞内,以后在一定诱因下可引起复发, 呈急性过程(如水痘→带状疱疹)
急
急
47
慢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病毒感染 后,潜伏期长达数年、数十年,多侵犯中枢神 经系统,缓慢发病,一旦出现症状多为亚急性、 进行性(如麻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3
与人类关系
引起传染病:75% 可能是人类某些肿瘤的病因之一 鼻咽癌 EBV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 疹病毒(HSV)Ⅱ型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HCV 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很少有特效药。
4
特性
病毒
+
细菌
真菌
滤菌器
结 构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非细胞
细胞壁
核酸类型
病毒学(virus)
学习要求
病毒的概念和特点 病毒结构及对称型 病毒复制周期 干扰现象
病毒学概论(virus)
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特点 体积非常微小,需在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含一种类 型核酸(DNA或RNA)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活细胞中 增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潜伏期
48
细胞水平感染结局★★
1.溶细胞型感染: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增殖, 引起细胞的溶解死亡—急性感染 2.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病毒以出芽方式 释放子代病毒,可出现细胞融合,形成多 核巨细胞 3.顿挫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后,不能复制 4.细胞凋亡 5.细胞增生与细胞转化 6.细胞基因的整合
+ss Retro RNA dsRNA fragmented 5000-4000,000个核苷酸组成,携带病毒的 全部遗传信息
8
病毒核酸功能
功能(控制病毒一切性状)
病毒复制、遗传变异 决定病毒的特性
具有感染性
编码病毒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
大型病毒的核酸分子量相对大,能编码病毒 的全部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需的许多酶 小病毒的核酸分子小,可能不编码这些酶, 因此复制时要宿主细胞提供
流感病毒 15-30h
15
病毒的增殖(步骤)
1、吸附: 病毒吸附点+相应受体
吸附是特异性的
16
吸附ADSORPTION
17
穿入(Penetration)
吞饮(pinocytotic vacuole)
无包膜病毒被宿主细胞吞噬,进入胞内
融合(fusion)
有包膜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直接融合, 病毒核衣壳进入细胞
38
干扰素诱生机理:
活化
人体内干扰素基因
干扰素诱生剂
干扰素mRNA
翻 译
干扰素
39
干扰素
抗病毒机理:
非直接灭活病毒 诱生抗病毒蛋白(AVP) 抑制病毒蛋白在细胞内合成
40
干扰素的作用:
广谱抗病毒作用 抑制细胞分裂 抗肿瘤作用 调节免疫作用
副ຫໍສະໝຸດ Baidu用:
感冒样综合征,肝受损,精神紊乱
43
44
感染类型
隐性感染:指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短暂病 毒感染 显性感染:病毒感染后出现明显的临床 症状。一般病程较短,病毒常随疾病的 痊愈而被消灭或自体内排除 持续感染: (1)慢性感染(2)潜伏感染(3)慢病 毒感染
45
持续感染
慢性感染chronic-Carrier Infection: 有一定的临床症状,病程可达数月或数 年,体内持续存在病毒,并可不断排出 体外的慢性进行性感染
直接穿入
18
穿入
herpesviruses, HIV
19
穿入
20
非包膜病毒PENETRATION
NON-ENVELOPED VIRUSES
entry directly across plasma membrane
21
PENETRATION NON-ENVELOPED VIRUSES
entry directly across plasma membrane
26
晚期蛋白合成阶段
隐蔽期
Reverse transcription(from viral RNA—DNA)
30
Integration,
transcription A.viral DNA joins host DNA
31
B.making multiple viral RNAs
32
Translation(producing
13
病毒的结构(小结)
病毒
核酸 衣壳 包膜
14
二、病毒的增殖—复制
复制周期(replication cycle)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病毒本身没有独立的蛋白合成酶系统,必须 借助宿主细胞的蛋白合成体系合成病毒蛋白 腺病毒 25h /小RNA病毒 6-8h
病毒复制周期时间因病毒而异
49
溶细胞型感染
50
多核巨细胞、
51
感染过程与结局
局部感染(如鼻病毒、轮状病毒) 全身感染(如麻疹病毒) 结局
严重损伤或死亡 隐性感染、感染终止 康复
52
六.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治疗 化学药物:1、核苷类药物 异常嘧啶在病毒DNA分子合成时掺入子代病毒 DNA中,阻抑其复制 阿昔洛韦-经疱疹病毒特异的胸苷激酶磷酸化 成三磷酸型后抑制病毒DNA复制,对正常细胞 无作用 2、病毒蛋白酶的抑制物 Indinavir+ritonavir+3TC—鸡尾酒疗法 3、干扰素和干扰素诱生剂
36
三、病毒的干扰现象
概念: 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或机体时,一种 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进入或复制,称 病毒的干扰现象 干扰机制
1、干扰素的产生 2、竞争干扰 3、改变宿主细胞代谢途径 4、缺陷干扰颗粒
37
干扰素
个体出生后,机体受病毒或其他干扰素 诱生剂刺激,由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多种 生物活性的糖蛋白,除抗病毒增殖活性 外还可抑制细胞分裂,抗肿瘤,免疫调 节等生物活性 干扰素的种类:人类干扰素—— 、、 r 、ω干扰素
DNA或RNA
+
DNA+RNA
+
DNA+RNA
人工培养
增殖方式 抗生素 干扰素
复制 +
+
二分裂 + -
+
有性或无性
+ 5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病毒的大小:以纳 米(nm)为计量单 位, 一般 30~200nm
The largest : (300X100 nm, 痘病 毒) The smallest: 10 nm 如口蹄疫病毒
55
53
小结
key words
病毒的结构 病毒增殖方式、增殖过程
需要掌握的概念
水平感染 垂直感染 干扰素
54
复习题
某患者肠道手术后出现低热,使用氨基糖甙类、 头孢菌素无效,该发热原因可能是何种病原所 致?( D ) A.G-细菌 B.厌氧菌 C.沙门菌 D.病毒
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病毒有( BCDE) A、HAV B、HBV C、EBV D、HSV E、H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