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分子开关
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存在正负两种相辅相成的反馈 调节机制,对信号转导的每一步反应既有激活作用,又有相应 的失活效应,而且两者对系统的功能同等重要.我们称这两种 正反同时存在的信号转导调节机制为分子开关。
细胞内信号传递蛋白质(开关蛋白)可分为两类: 一类活性由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控制。开关蛋白的活性由 激酶使之磷酸化而开启,由磷酸酶使之去磷酸化而关闭; 另一类活性由GTP或GDP结合控制。结合GTP而活化,结合GDP 而失活。
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以L精氨 酸为底物,以NADPH作为电子供体,生成NO和L-瓜氨酸。 NO没有专门的储存及释放调节机制,靶细胞上NO的多少直接 与NO的合成有关。
24
NO的作用机理: 乙酰胆碱→血管内皮
→Ca2+浓度升高→一氧化 氮合酶→NO→平滑肌细胞 →鸟苷酸环化酶→cGMP→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a2+离 子浓度下降→平滑肌舒张 →血管扩张、血流通畅。 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具有 百年的历史,其作用机理 是在体内转化为NO,可舒 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和 心肌的需氧量。
Fig. 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图
Fig. 细胞外信号结合所诱导的
G蛋白的活化
27
28
29
30
31
32
1.cAMP信号通路组成(五种成分)
(1)Rs(激活型激素受体) (2)Ri(抑制型激素受体) (3)Gs(与GDP结合的活化型调 节蛋白) (4)Gi(与GDP结合的抑制型调 节蛋白) (5)腺苷酸环化酶
10
三种类型的细胞表面受体
酶
无活性催化结构域 活化的催化结构域
11
3.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
第一信使:细胞外信号分子。 第二信使(Second massenger) :第一信使与受体作用后在细 胞内最早产生的信号分子。包括cAMP、cGMP、三磷酸肌醇 (IP3)、二酰基甘油(DG)等。 功能:启动和协助细胞内信号的逐级放大。
5
内分泌
autocrine
旁分泌
自分泌
化学突触
Fig. 不同的细胞间通讯方式
接触依赖性通讯
Gap junction
6
间隙连接
跨膜细胞信号转导的一般步骤 特定的细胞释放信息物质
信息物质经扩散或血循环到达靶细胞 与靶细胞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受体对信号进行转换并启动细胞内信使系统 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
7
8
G-protein linked receptor
(1)Rs和Ri
33
34
cAMP信号通路的主要效应
35
无活性的 蛋白激酶 A
调节亚基 无活性的 催化亚基
cAMP-调节 亚基复合物
活化的催化 亚基
36
cAMP信号通路的反应链
37
38
cAMP途径的信号解除和抑制
信号解除:
通过环腺苷酸磷酸二 酯 酶 ( PDE ) 将 cAMP 降 解 生 成 5’-AMP , 起 终 止 信 号的作用。
细胞以三种方式进行通讯:①分泌化学信号;②直接接触;③ 间隙连接。 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可分: ①内分泌②旁分泌③ 自分泌④通过化学突触传递信号分子。
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质膜结合的信号分子与其相接触的 靶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分子相结合,影响其他细胞。
3
4
细胞间隙连接
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
化学通讯
第八章 细胞信号转导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四节 酶连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五节 信号的整合与控制
1
第一节 概述
一、细胞通讯 二、信号转导系统及其特性
2
一、细胞通讯
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 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
9
细胞表面受体分属三大家族: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酶连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
受体多为糖蛋白,一般包括两个功能区域,与配 体结合的区域(结合特异性)及产生效应的区域 (效应特异性) 。
25
第三节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 一、G蛋白耦联受体的结构与激活 ➢ 二、G蛋白耦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
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双信使信号通路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离子通道的调控
26
一、G蛋白偶联的受体
G蛋白偶联的受体是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蛋白(酶或离 子通道)的作用通过与G蛋白的 偶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 从而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 内影响细胞的行为。
信号抑制:
通过抑制型的信号作 用 于 Ri, 然 后 通 过 Gi 起 作 用.
39
(二)脂酰肌醇双信使信号通路
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蛋白耦联受体结 合,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PLC-β),使 质膜上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水 解成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 甘油(diacylglycerol, DAG)。
细胞内受体的本质: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
三个结构域:C-端激素结合位点、中部的DNA或Hsp90结合位点(富含 Cys、锌指结构)、N-端转录激活结构域。
21
22
23
二、NO作为气体信号分子进入靶细胞直接与酶结合
NO为脂溶性自由基性质的可以迅速跨膜结合靶细胞的气体分 子。
NO可快速扩散透过细胞膜,作用于邻近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是NO的生成细胞,NO的生成由一氧
13
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es)
Fig. 细胞内信号传导过程中两类分子开关蛋白
14
15
胞外信号分子 受体
细
胞
信
胞内信号分子
号
途
径
的
组
成
新陈代谢酶 基因调控蛋白 细胞支架蛋白
靶蛋白
改变新陈代谢 改变基因表达 改变细胞形状或运动
16
组成从细胞表面到细胞核的信号 途径的各类信号蛋白组分
质膜 支架蛋白
分歧蛋白
潜在基因调控蛋白 转承蛋白 接头蛋白
放大和转导蛋白 整合蛋白
细Baidu Nhomakorabea内中介小分子
修饰蛋白 核膜
锚蛋白 信使蛋白
靶蛋白 信号应答元件
基因转录
17
18
19
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一、细胞内核受体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节 二、NO作为气体信号分子进入靶细胞直接
与酶结合
20
一、细胞内核受体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分子开关
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存在正负两种相辅相成的反馈 调节机制,对信号转导的每一步反应既有激活作用,又有相应 的失活效应,而且两者对系统的功能同等重要.我们称这两种 正反同时存在的信号转导调节机制为分子开关。
细胞内信号传递蛋白质(开关蛋白)可分为两类: 一类活性由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控制。开关蛋白的活性由 激酶使之磷酸化而开启,由磷酸酶使之去磷酸化而关闭; 另一类活性由GTP或GDP结合控制。结合GTP而活化,结合GDP 而失活。
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以L精氨 酸为底物,以NADPH作为电子供体,生成NO和L-瓜氨酸。 NO没有专门的储存及释放调节机制,靶细胞上NO的多少直接 与NO的合成有关。
24
NO的作用机理: 乙酰胆碱→血管内皮
→Ca2+浓度升高→一氧化 氮合酶→NO→平滑肌细胞 →鸟苷酸环化酶→cGMP→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a2+离 子浓度下降→平滑肌舒张 →血管扩张、血流通畅。 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具有 百年的历史,其作用机理 是在体内转化为NO,可舒 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和 心肌的需氧量。
Fig. 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图
Fig. 细胞外信号结合所诱导的
G蛋白的活化
27
28
29
30
31
32
1.cAMP信号通路组成(五种成分)
(1)Rs(激活型激素受体) (2)Ri(抑制型激素受体) (3)Gs(与GDP结合的活化型调 节蛋白) (4)Gi(与GDP结合的抑制型调 节蛋白) (5)腺苷酸环化酶
10
三种类型的细胞表面受体
酶
无活性催化结构域 活化的催化结构域
11
3.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
第一信使:细胞外信号分子。 第二信使(Second massenger) :第一信使与受体作用后在细 胞内最早产生的信号分子。包括cAMP、cGMP、三磷酸肌醇 (IP3)、二酰基甘油(DG)等。 功能:启动和协助细胞内信号的逐级放大。
5
内分泌
autocrine
旁分泌
自分泌
化学突触
Fig. 不同的细胞间通讯方式
接触依赖性通讯
Gap junction
6
间隙连接
跨膜细胞信号转导的一般步骤 特定的细胞释放信息物质
信息物质经扩散或血循环到达靶细胞 与靶细胞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受体对信号进行转换并启动细胞内信使系统 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
7
8
G-protein linked receptor
(1)Rs和Ri
33
34
cAMP信号通路的主要效应
35
无活性的 蛋白激酶 A
调节亚基 无活性的 催化亚基
cAMP-调节 亚基复合物
活化的催化 亚基
36
cAMP信号通路的反应链
37
38
cAMP途径的信号解除和抑制
信号解除:
通过环腺苷酸磷酸二 酯 酶 ( PDE ) 将 cAMP 降 解 生 成 5’-AMP , 起 终 止 信 号的作用。
细胞以三种方式进行通讯:①分泌化学信号;②直接接触;③ 间隙连接。 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可分: ①内分泌②旁分泌③ 自分泌④通过化学突触传递信号分子。
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质膜结合的信号分子与其相接触的 靶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分子相结合,影响其他细胞。
3
4
细胞间隙连接
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
化学通讯
第八章 细胞信号转导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四节 酶连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五节 信号的整合与控制
1
第一节 概述
一、细胞通讯 二、信号转导系统及其特性
2
一、细胞通讯
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 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
9
细胞表面受体分属三大家族: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酶连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
受体多为糖蛋白,一般包括两个功能区域,与配 体结合的区域(结合特异性)及产生效应的区域 (效应特异性) 。
25
第三节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 一、G蛋白耦联受体的结构与激活 ➢ 二、G蛋白耦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
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双信使信号通路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离子通道的调控
26
一、G蛋白偶联的受体
G蛋白偶联的受体是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蛋白(酶或离 子通道)的作用通过与G蛋白的 偶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 从而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 内影响细胞的行为。
信号抑制:
通过抑制型的信号作 用 于 Ri, 然 后 通 过 Gi 起 作 用.
39
(二)脂酰肌醇双信使信号通路
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蛋白耦联受体结 合,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PLC-β),使 质膜上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水 解成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 甘油(diacylglycerol, DAG)。
细胞内受体的本质: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
三个结构域:C-端激素结合位点、中部的DNA或Hsp90结合位点(富含 Cys、锌指结构)、N-端转录激活结构域。
21
22
23
二、NO作为气体信号分子进入靶细胞直接与酶结合
NO为脂溶性自由基性质的可以迅速跨膜结合靶细胞的气体分 子。
NO可快速扩散透过细胞膜,作用于邻近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是NO的生成细胞,NO的生成由一氧
13
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es)
Fig. 细胞内信号传导过程中两类分子开关蛋白
14
15
胞外信号分子 受体
细
胞
信
胞内信号分子
号
途
径
的
组
成
新陈代谢酶 基因调控蛋白 细胞支架蛋白
靶蛋白
改变新陈代谢 改变基因表达 改变细胞形状或运动
16
组成从细胞表面到细胞核的信号 途径的各类信号蛋白组分
质膜 支架蛋白
分歧蛋白
潜在基因调控蛋白 转承蛋白 接头蛋白
放大和转导蛋白 整合蛋白
细Baidu Nhomakorabea内中介小分子
修饰蛋白 核膜
锚蛋白 信使蛋白
靶蛋白 信号应答元件
基因转录
17
18
19
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一、细胞内核受体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节 二、NO作为气体信号分子进入靶细胞直接
与酶结合
20
一、细胞内核受体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