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和C10重芳烃资源综合利用(三)
C9+重芳烃增产BTX技术进展
![C9+重芳烃增产BTX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f875c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f.png)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7年第36卷第4期·1278·化 工 进展C 9+重芳烃增产BTX 技术进展臧甲忠,郭春垒,范景新,王银斌,于海斌(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31)摘要:随着我国芳烃联合装置及大规模乙烯装置的兴建及扩能改造,副产的C 9+重芳烃会越来越多,通过芳烃增产技术将低附加值C 9+重芳烃转化为苯、甲苯、二甲苯(BTX )轻质芳烃对于促进企业挖潜增效、拓展芳烃原料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重整C 9+重芳烃和裂解C 9+重芳烃增产BTX 为出发点,从反应原理、工艺、催化剂及优缺点等方面对热加氢脱烷基、催化加氢脱烷基、非临氢脱烷基、两段临氢裂解技术进行概述,并对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指出目前无论是重整C 9+重芳烃增产BTX 技术,还是裂解C 9+重芳烃增产BTX 技术均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通过从工艺方面或催化剂方面进行创新改进,以提升技术的经济性。
催化材料是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未来研发方向应综合反应机理、催化剂失活机理、工艺工程等问题开发高效的新型催化材料,促进C 9+重芳烃增产BTX 技术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C 9+重芳烃;生产;苯;甲苯;二甲苯;催化剂中图分类号:TQ241.1;TE62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7)04–1278–10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7.04.017Advance in BTX production increase technology from C 9+ heavy aromaticsZANG Jiazhong ,GUO Chunlei ,F AN Jingxin ,WANG Yinbin ,YU Haibin(Key Laboratory of Catalysis ,CenterTechTianjin Chemical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Tianjin 300131,China )Abstract :With the newly built aromatic combining plant and large-scale ethylene plants and thosewith capacity expansion revamping ,the C 9+heavy aromatic byproducts yield will greatly increase in the future. The conversion of C 9+ heavy aromatics to BTX by aromatics increase technolo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nterprises to tap potentials and expand aromatic raw materials. The technologies of increasing BTX from reforming C 9+ and pyrolysis C 9+ heavy aromatics are reviewed ,including reaction principles ,processes ,catalys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themo-hydrodealkylation ,hydrodealkylation ,non-hydrodealkylation and two-stage hydrocracking technologies. Meanwhile ,the prospect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each technology are also presented.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both the increasing aromatic technology from reforming C 9+ and pyrolysis C 9+ heavy aromatics still have a lot of problems ,and innovation of process and catalyst are needed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y . Catalytic material is the key of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in the future the reaction mechanism ,catalyst deactivation mechanism and process engineering issues should be integrated to develop new efficient catalytic materials ,which can promote the innovational development of BTX increase technology from C 9+ heavy aromatics.Key words :C 9+ heavy aromatics ;production ;benzene ;toluene ;xylene ;catalyst工催化材料及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双环戊二烯解聚制备环戊二烯
![双环戊二烯解聚制备环戊二烯](https://img.taocdn.com/s3/m/1ce1d0a2284ac850ad02422f.png)
双环戊二烯解聚制备环戊二烯工013(000087)吴美忠摘要本文进行了双环戊二烯气相解聚制备环戊二烯的实验研究。
采用双戊二烯与水共沸法进行汽化,大大减少了汽化器与反应器的结焦的可能性。
在管式反应器中考察了解聚温度、停留时间、原料组成等因素对解聚过程的影响。
经过500小时的连续实验,反应器未出现堵塞现象。
采用80%的粗双环为原料,经解聚可以得到97%以上的环戊二烯,350℃时解聚率为95%以上,DCPD的收率可达90%。
如采用双环戊二烯含量为90%以上的双环为原料,解聚后可以得到99%以上的环戊二烯。
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工艺条件下,环戊二烯产量较高,有很好的工业发展前景。
关键词:双环戊二烯,环戊二烯,解聚Abstract目录1前言...............................................................................................................................1.1物理性质....................................................................................................................1.2分离方法..................................................................................................................1.3原料来源..................................................................................................................1.4用途............................................................................................................................1.5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实验部分.......................................................................................................................2.1原料来源....................................................................................................................2.2实验装置....................................................................................................................2.3实验原理....................................................................................................................2.4实验步骤....................................................................................................................2.5分析方法....................................................................................................................2.6数据处理.................................................................................................................... 3结果与讨论...................................................................................................................3.1双环戊二烯汽化方式的选择....................................................................................3.2反应器结焦实验考察................................................................................................3.3解聚间歇实验结果....................................................................................................3.4 解聚连续实验结果...................................................................................................3.5温度对解聚反应的影响............................................................................................3.6 停留时间对解聚的影响...........................................................................................3.7 原料组成对解聚的影响...........................................................................................3.8 油相重复使用实验...................................................................................................3.9 分离塔的分离效果...................................................................................................3.10环戊二烯的后处理..................................................................................................3.11 物料平衡情况.........................................................................................................3.12环保.......................................................................................................................... 4结论............................................................................................................................... 5参考文献.......................................................................................................................1.前言环戊二烯(CPD)是C5馏分中主要的三个双烯烃之一,它含有一个双键和一个亚甲基,因此性质非常活泼,可进行聚合、氧化、加成、缩合和还原等系列反应,广泛应用于农药、塑料、石油树脂、合成橡胶、茂化合物以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等方面。
重整C9芳烃的综合利用
![重整C9芳烃的综合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24150979563c1ec5da71a6.png)
15
1
—
1.0
分离溶剂油和均四甲苯
65
3
22.72
0.1368
新建 300 kt/a抽提,重芳烃 18 kt/a
30
1
25.09
1.4441—151Fra bibliotek14.2
2.3452
—
20
1
11.41
0.3796
—
12
1
11.92
0.1946
—
15
1
14.25
0.5301
有重芳烃分离装置
万方数据
file:///E|/qk/syhg/syhg99/syhg9907/990716.htm(第 1/12 页)2010-3-23 8:19:25
表7 国内偏酐生产概况
1
加工量 14
11.28
重芳烃 0.7050 1.8400
备 注 —
指C9芳烃,C10外卖
40(2期)
1
—
14.1
C9 109 kt(岐化),C10 32 kt
40
1
37.81
—
扩至 500 kt/a,C9 60 kt(岐化)
105
1
106.96
11
改造至1.396 Mt/a
15
1
10.38
—
1999年扩至 300 kt/a,重芳烃 20 kt/a
邻甲乙苯 165.0 5.06 6.64 6.40
—
—
—
偏三甲苯 169.4 35.50 46.46
35.40
42.2
35.5
41.3
连三甲苯 176.1 7.03 12.94 9.40
裂解c9芳烃的综合利用
![裂解c9芳烃的综合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0932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d.png)
裂解c9芳烃的综合利用裂解C9芳烃的综合利用1. 引言C9芳烃是石化工业中的重要中间体,其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塑料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C9芳烃裂解方法存在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实现对C9芳烃的更加高效综合利用,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对裂解C9芳烃的综合利用进行全面评估,并向读者展示C9芳烃的广阔应用前景。
2. C9芳烃的裂解方法2.1 热裂解法热裂解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C9芳烃裂解方法之一。
通过高温加热C9芳烃,使其发生分解,产生大量烃类气体和液体产物。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由于能量利用不高,会导致大量能源浪费。
2.2 催化裂解法催化裂解法是提高C9芳烃转化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添加催化剂,可以促使C9芳烃的分解反应发生,在相对较低温度下获得更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然而,传统的催化裂解方法仍然存在催化剂失活、选择性不高等问题。
3. C9芳烃的综合利用3.1 C9芳烃的化学合成利用C9芳烃的化学合成能够实现对废弃C9芳烃的再利用。
C9芳烃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得到具有特定功能和附加价值的化学品。
将C9芳烃与乙酸酐反应,可以得到苯乙酸酐,用于生产染料和医药中间体。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C9芳烃的利用效率,还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2 C9芳烃的能源利用由于C9芳烃的较高能量含量,其可以被用作替代燃料,如燃气、燃油等。
将C9芳烃和其他燃料混合使用,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利用C9芳烃的能源特性,可以为能源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4. 对C9芳烃综合利用的个人观点与理解C9芳烃的综合利用是石化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在我看来,合理利用C9芳烃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可以提高C9芳烃的转化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C9芳烃的化学合成和能源利用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5. 总结通过对裂解C9芳烃的综合利用进行全面评估,本文展示了C9芳烃在化学合成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2015年精细化工重芳烃综合利用与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精细化工重芳烃综合利用与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b8e6238ee06eff9aef80752.png)
2015年精细化工重芳烃综合利用与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2月目录一、精细化工发展现状与趋势 (4)1、世界精细化工行业总体发展态势 (4)(1)精细化工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精细化率不断提高 (5)(2)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 (5)(3)联合兼并重组,增加核心竞争力 (5)2、我国精细化工发展现状与趋势 (6)二、行业管理体制和法律政策 (6)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6)2、行业主要政策规定 (7)三、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 (8)四、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 (9)1、与上游产业的关联性 (9)2、与下游产业的关联性 (11)(1)油漆涂料行业 (11)(2)农药行业 (12)(3)塑料行业 (14)(4)聚酰亚胺的市场情况 (15)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16)1、客户壁垒 (16)2、资本壁垒 (17)3、技术壁垒 (17)4、环保壁垒 (18)六、行业竞争格局 (19)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9)1、有利因素 (19)(1)国家强制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相关产品未来市场容量逐步扩大 (19)(2)下游需求的稳步增长为相关产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20)2、不利因素 (21)(1)原材料价格波动 (21)(2)国家环保政策趋严为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 (21)八、行业市场规模 (22)九、行业风险特征 (24)1、市场波动风险 (24)2、原材料供应集中与价格变动的风险 (24)3、环保风险 (24)重芳烃综合利用与深加工, GF-S 系列芳烃溶剂和均苯四甲酸二酐,广泛用于油漆、农药、塑料、聚酰亚胺等领域,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的细分领域。
一、精细化工发展现状与趋势精细化工行业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重整碳九芳烃的综合利用技术
![重整碳九芳烃的综合利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46c2ca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3.png)
重整碳九芳烃的综合利用技术于深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271)摘 要: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重整碳九芳烃的原料来源和组成,对其中主要组分的生产技术和用途进行了分析。
提出在生产过程中,将这些组分进一步深加工成各种精细化学品,根据市场需求作灵活调整,充分利用两套重整装置进行联合生产,做大规模,提高投资回报率。
关键词: 重整 碳九芳烃 综合利用文章编号: 1674-1099 (2020)05-0041-04 中图分类号:TE99 文献标志码: A收稿日期:2020-07-13。
作者简介:于深波,男,1973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化工系精细化工专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芳烃-对苯二甲酸-聚酯生产链的运行管理工作。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分公司)重整C9芳烃主要来自炼油部重整装置二甲苯塔塔底油,其组成相对简单,包括甲乙苯、偏三甲苯、均三甲苯和连三甲苯等组分,这些都是发展精细化工的宝贵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附加值。
国外对重整C9芳烃的综合利用起步较早,自20世纪50年代从重整C9芳烃中分离出偏三甲苯后,便开始大规模利用这部分资源生产精细化学品,经数十年的发展,其应用领域日益拓宽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产和利用体系。
我国对重整C9芳烃的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且规模小、利用率低,大部分炼油装置对重整C9芳烃并没有做进一步分离,一般用作汽油调和组分,造成化工资源浪费[1]。
因此,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原料资源天津分公司炼油部年产C9芳烃200kt,主要用作汽油调和剂;化工部年产C9芳烃254kt,主要用于歧化装置生产混合二甲苯。
未来天津分公司15Mt/a炼油升级改造项目建成后,其C9资源量将进一步增大。
重整装置中重芳烃的产率与组成和重整装置原料的性质、馏分范围及工艺条件有关。
重整C10芳烃的综合利用(下)
![重整C10芳烃的综合利用(下)](https://img.taocdn.com/s3/m/817569c458f5f61fb73666a6.png)
主要从煤焦油的萘油馏份及洗 甲基萘两种, 两者沸点接近,
油馏份中提取, 近年来转从石油裂解 馏份中提 甲基萘和
・
・
石 油 化 工 , , - , . /
年第
卷
通常采用的分离方法: 在 的可结晶馏份和 可结晶馏份冷冻到 或压榨结晶法制取 化, 过滤, 可将纯度提高到 的 甲基萘。 甲基萘和
]
聚酰亚胺的开发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均苯四酸二 酐的发展, 世界年均增长率达到 均苯四酸二酐产量约 万美元 / ( 工业级) 的价格为
目前我国均苯四酸二酐生产能力约为
近年我国均苯四酸二酐的主要用途已转向粉末涂料 质量分数) , 中的消光剂, 用量占涂料的 ( 如鞍山化工三厂直接用均苯四酸出口与港商合资生 产粉末涂料。均苯四酸二酐与 乙基己醇、 异壬 醇进行酯化反应制造均苯四酸酯类耐高温增塑剂, 产品具有优良的低温柔软性、 电性能和耐高温性; 均 苯四酸二酐还用于制造防水、 耐热和电绝缘的环氧 树脂电容器涂料、 环氧树脂固化剂、 鞣革剂、 液晶显 示元件用彩色滤色片及作汽油脱臭催化剂聚酞菁钴 的原料。万方数据
第
期
[ ,,, , , ]
赵开鹏等: 重整 芳烃的综合利用( 下)
・
・
产情况见表
。
石油萘系产品
家 生产能力 ・ /
表 厂 家
)
国内均苯四酸二酐生产的情况 生产能力 ・ / 厂
萘系产品最早从炼钢厂、 炼铁厂的煤焦油中分 离得到, 称焦油萘系产品; 从石油产品重芳烃馏份 ( 馏程范围 中提取的称石油萘系产 ) 品。焦油萘系产品硫含量高, 而石油萘系产品硫含 量低, 适于生产精萘、 精甲基萘等。 在 芳烃中, 萘的质量分数约为 塔 , 底渣油中 甲基萘及 甲基萘的质量分数约占 具有分离价值。 芳烃中萘系产品的典型质 , 量组 成: 萘 , 甲 基 萘 , 甲 基 萘 。 萘 国外石油萘的生产多以催化重整油为原料, 美 国于 年首先实现工业化, 其工艺为用萃取或吸 附的方法从原料中分离出萘的各种同系物, 然后在 反应产物经 / 上进行临氢脱甲基反应, 冷却分离后, 蒸馏除去苯、 甲苯、 二甲苯等轻组份, 再 精馏得成品石油萘, 最后用溶剂吸收和洗涤的方法 提纯, 纯度可达 分数小于 一生产石油精萘的国家, 主要公司有美国的高级芳 香剂公司( , 能力 ! 德士古( , 能力 ) 。 " # / ) 和 / 熔点高于 硫的质量 , , , 是质量最好的精萘。美国是唯
重整C9+重芳烃调合高辛烷值汽油
![重整C9+重芳烃调合高辛烷值汽油](https://img.taocdn.com/s3/m/0559241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0.png)
重整C9+重芳烃调合高辛烷值汽油
施隋靖;马达国;马庆兰
【期刊名称】《炼油技术与工程》
【年(卷),期】2016(046)004
【摘要】介绍了某催化重整工艺C9+重芳烃的组成和利用现状,可用于生产轻质苯产品、精细化工产品以及高辛烷值汽油.催化重整工艺C9+重芳烃具有高辛烷值,研究法辛烷值(RON)可达100以上,并且几乎不含烯烃、硫、氮及其化合物等有害杂质,可作为非常理想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列举了几个当前石化行业采用C9+重芳烃进行高辛烷值汽油生产的实例,进一步证明C9+重芳烃作为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的可行性.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施隋靖;马达国;马庆兰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102249;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山东省青岛市26607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10224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二甲苯塔顶C9+重芳烃对PX装置能耗的影响 [J], 李强
2.负载贵金属的HMCM-56催化剂上C9+重芳烃加氢脱烷基反应 [J], 申群兵;朱学栋;吴勇强;朱子彬
3.C9+重芳烃增产BTX技术进展 [J], 臧甲忠;郭春垒;范景新;王银斌;于海斌
4.重整C9+重芳烃深加工应用研究 [J], 黄波;王泽爱;徐占武;谭小丽
5.重芳烃参与柴油调合实例分析 [J], 周才江;王振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环戊二烯解聚制备环戊二烯
![双环戊二烯解聚制备环戊二烯](https://img.taocdn.com/s3/m/1ce1d0a2284ac850ad02422f.png)
双环戊二烯解聚制备环戊二烯工013(000087)吴美忠摘要本文进行了双环戊二烯气相解聚制备环戊二烯的实验研究。
采用双戊二烯与水共沸法进行汽化,大大减少了汽化器与反应器的结焦的可能性。
在管式反应器中考察了解聚温度、停留时间、原料组成等因素对解聚过程的影响。
经过500小时的连续实验,反应器未出现堵塞现象。
采用80%的粗双环为原料,经解聚可以得到97%以上的环戊二烯,350℃时解聚率为95%以上,DCPD的收率可达90%。
如采用双环戊二烯含量为90%以上的双环为原料,解聚后可以得到99%以上的环戊二烯。
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工艺条件下,环戊二烯产量较高,有很好的工业发展前景。
关键词:双环戊二烯,环戊二烯,解聚Abstract目录1前言...............................................................................................................................1.1物理性质....................................................................................................................1.2分离方法..................................................................................................................1.3原料来源..................................................................................................................1.4用途............................................................................................................................1.5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实验部分.......................................................................................................................2.1原料来源....................................................................................................................2.2实验装置....................................................................................................................2.3实验原理....................................................................................................................2.4实验步骤....................................................................................................................2.5分析方法....................................................................................................................2.6数据处理.................................................................................................................... 3结果与讨论...................................................................................................................3.1双环戊二烯汽化方式的选择....................................................................................3.2反应器结焦实验考察................................................................................................3.3解聚间歇实验结果....................................................................................................3.4 解聚连续实验结果...................................................................................................3.5温度对解聚反应的影响............................................................................................3.6 停留时间对解聚的影响...........................................................................................3.7 原料组成对解聚的影响...........................................................................................3.8 油相重复使用实验...................................................................................................3.9 分离塔的分离效果...................................................................................................3.10环戊二烯的后处理..................................................................................................3.11 物料平衡情况.........................................................................................................3.12环保.......................................................................................................................... 4结论............................................................................................................................... 5参考文献.......................................................................................................................1.前言环戊二烯(CPD)是C5馏分中主要的三个双烯烃之一,它含有一个双键和一个亚甲基,因此性质非常活泼,可进行聚合、氧化、加成、缩合和还原等系列反应,广泛应用于农药、塑料、石油树脂、合成橡胶、茂化合物以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等方面。
C9及以上重质芳烃组分裂解多产三甲苯的方法[发明专利]
![C9及以上重质芳烃组分裂解多产三甲苯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1326c52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3.png)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07C N 103772121A (21)申请号 201210412533.1(22)申请日 2012.10.25C07C 15/02(2006.01)C07C 4/18(2006.01)C07C 5/27(2006.01)C07C 7/04(2006.01)C07C 9/02(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72)发明人贺来宾 李木金 杨卫胜施德(54)发明名称C9及以上重质芳烃组分裂解多产三甲苯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C 9及以上重质芳烃组分催化裂解多产三甲苯的方法,主要解决了裂解汽油、重整C 9传统过程存在仅简单对BTX(B 为苯、T为甲苯、X 为二甲苯)芳烃进行分离,轻质芳烃产物中含大量甲苯,与分离后的重质芳烃以及非芳烃利用价值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采用将C 9+的重质芳烃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重质芳烃加氢脱烷基并与轻质芳烃发生烷基转移反应,并富集C 9芳烃中的三甲苯,液相产物根据不同的沸点分别分离出轻烃、BTX 、均三甲苯和偏三甲苯、碳九和连三甲苯馏分,其中碳九和连三甲苯可以返回作为进料继续进行处理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重质芳烃工业生产中。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3772121 A1/1页1.一种利用C 9及以上重质芳烃组分裂解多产三甲苯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重质芳烃和非芳烃原料经净化处理,和氢气混合,加热至200~400℃后,进入装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反应,生成富含三甲苯的芳烃和轻质烷烃组分的反应产物;b)反应产物经冷凝分为气相和液相,气相产物主要包含低碳烷烃和氢气,液相产物包含非芳烃;c)包含非芳烃的液相产物进入汽提塔中部,从塔顶回流罐得到液化气,汽提塔塔釜得到的碳六及以上组分物料;d)碳六及以上物料进入BTX 塔,塔顶得到的BTX 产品,塔釜得到的碳九及以上组分物料;e)碳九及以上组分物料进入三甲苯塔中部,塔顶得到高附加值的均三甲苯和偏三甲苯,塔釜的重质碳九和连三甲苯馏分为循环重芳烃物料,送入步骤a )中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反应。
C+9_重芳烃催化加氢脱烷基技术研究进展
![C+9_重芳烃催化加氢脱烷基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043173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b.png)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4 年第 43 卷第 3 期C +9重芳烃催化加氢脱烷基技术研究进展张鹏飞,严张艳,任亮,张奎,梁家林,赵广乐,张璠玢,胡志海(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摘要:随着我国芳烃联合装置、乙烯裂解装置的扩能或新建,国内C +9重芳烃产量也大幅增加;利用催化加氢脱烷基技术将C +9重芳烃转化为BTX 等轻质芳烃,对炼化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以C +9重芳烃生产BTX 为出发点,阐述了催化加氢脱烷基反应体系中的碳正离子机理和自由基机理,概述了国内外催化加氢脱烷基反应工艺和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工艺、催化剂的优缺点,最后对反应机理、工艺及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增产BTX 的同时联产三甲苯、四甲苯等高附加值单体芳烃是未来催化加氢脱烷基工艺的发展方向。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方向则应结合具体的生产目标和反应机理,定向制备出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加氢脱烷基催化剂。
关键词:C +9重芳烃;催化加氢脱烷基;反应机理;工艺;催化剂中图分类号:TQ241.1;TE62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4)03-1266-09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catalytic hydrodealkylation of C +9 heavyaromaticsZHANG Pengfei ,YAN Zhangyan ,REN Liang ,ZHAGN Kui ,LIANG Jialin ,ZHAO Guangle ,ZHANG Fanbin ,HU Zhihai(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o., Ltd., Beijing 100083, China)Abstract: The capacity expansion or new construction of aromatic complex and ethylene cracking plantin China led to a drastic increase in the yield of C +9 heavy aromatics. The conversion of C +9 heavy aromatics to BTX by catalytic hydrodealkylation technology would b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economic benefits for refinery.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of BTX from C +9 heavy aromatics, firstly, the mechanism of carbenium-ion and free radical in the reaction system of catalytic hydrodealkylation was emphasized. Secondly, the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hydrodealkylation process and catalysts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was summarized. Third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ose process and catalysts was analyz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action mechanism, process and catalyst were forecast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atalytic hydrodealkylation was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of BTX and simultaneously produce high value-added monomers such as tritoluene and tetratoluen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 catalyst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specific production objectiv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s, and the catalytic hydrodealkylation catalysts with high reaction activity, high selectivity and high stability should be prepared directionally.Keywords: C +9 aromatics; catalytic hydrodealkylation; reaction mechanism; process; catalyst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3-0410收稿日期:2023-03-17;修改稿日期:2023-10-23。
裂解C 9综合利用
![裂解C 9综合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a40b01b7360b4c2e3f6475.png)
裂解C 9综合利用裂解C9 原料,主要生产热聚石油树脂,裂解C9 馏份组成极其复杂,从合成化学的角度可以将裂解C9 馏份组成分成两类,一类是可以进行聚合的活性组份,如苯乙烯、茚和双环戊二烯等,另一类是非活性组份,如烷基苯和稠环芳烃等。
活性组份可以加氢生产芳烃溶剂,也可以聚合成石油树脂,非活性组份可以直接做芳烃溶剂。
因此,需要根据原料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分布特点,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有目的地生产不同类别的下游产品,才能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裂解C9分离、加氢和聚合三个过程单元,能够根据裂解C9 原料的特点和市场需要,生产多种规格的芳烃溶剂和石油树脂产品。
工艺流程简图见附图。
一、原料及公用工程条件1.1 原料来源及组成裂解C 9原料样品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裂解C9 原料组成序号组分含量/wt% 序号组分含量/wt%1 水0.19 31 双环戊二烯26.182 环戊二烯 1.63 32 茚9.023 甲基环戊二烯0.35 33 茚满0.014 苯0.01 34 六氢萘0.625 未知物0.01 35 4.7-亚甲基六氢-1-甲烯茚0.326 甲苯0.13 36 4.7-亚甲基八氢茚0.077 未知物0.01 37 未知物0.298 乙苯0.45 38 1.4-二甲基苯乙烯0.259 间二甲苯0.24 39 5-甲基茚满0.4010 苯乙烯 2.09 40 1.2-二氢萘0.3611 邻二甲苯0.38 41 未知物0.3112 未知物0.13 42 2-甲基茚 5.4513 壬烷0.01 43 未知物0.3214 异丙苯0.07 44 1-甲基茚 2.4715 未知物0.01 45 未知物0.0516 苯丙烯0.08 46 1.4-二氢萘 3.8517 正丙苯 1.50 47 未知物 2.4418 间乙基甲苯0.75 48 萘 3.1119 对乙基甲苯 3.93 49 未知物0.3020 1.3.5-三甲苯 1.28 50 1-苯基-1-环己烯0.1921 邻乙基甲苯 1.45 51 未知物0.3722 邻甲基苯乙烯 1.92 52 2-甲基萘0.0623 未知物 6.95 53 未知物0.0124 2-丙烯基苯0.03 54 1-甲基萘0.0525 间甲基苯乙烯 1.02 55 未知物0.0326 对甲基苯乙烯 1.11 56 CPD 与苯乙烯二聚体 1.8927 1.2.4-三甲苯0.46 57 未知物0.8028 未知物 2.13 58 MCPD 与苯乙烯二聚体 4.5329 1.2.3-三甲苯 2.47 59 三聚体及重组份 2.6830 未知物 2.78 602氢气的规格参照乙烯装置氢气的典型组成,如表1.2所示。
重整C10芳烃的综合利用(上) - 副本
![重整C10芳烃的综合利用(上)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f37dba4ee518964bcf847ca6.png)
重整 ! 芳烃的综合利用 (上) " #
赵开鹏, 韩 松
(金陵石化公司 炼油厂研究院, 江苏 南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1 ) * 2 ) * ’ . 4 0 5 6 ’ 7 ) 5 8 2 9 0 4 ; < 8 * ) * " # # $ $ 9 6 ) * 8 + +3 : = +! 综合利用; 重芳烃 【关键词】 催化重整; 9 " #芳烃; 【$ 】 ; ; ; % ’ ( ) * + 5 8 . 8 2 . ) 5 4 ’ ( 0 4 7 ) * 9 8 4 0 7 8 . ) 5 5 0 7 4 ’ 6 ’ * ) ? ’/ . ) 2 ) @ 8 . ) 0 * 6 ’ 8 ? 4 0 7 8 . ) 5 > + : >8 & " # 【文章编号】 ( ) " # # # % A " B B ! # # # # $ % # ! " B % # B 【中图分类号】 C D! B " 【文献标识码】 E
" $ H K G B # # ! F # # " F # (一期) " F # (二期) B # # " F # " F #
" F # B # " # (含裂解) ! K G $ ! " # " #
【收稿日期】 。 " H H H % # ! % ! B 【作者简介】 赵开鹏 ( , 男, 江苏省盐城市人, 高级工程师, 大 " H B !% ) 。 学, 电话 # ! F % F # H ! B B #
C9和C10重芳烃资源综合利用(三)
![C9和C10重芳烃资源综合利用(三)](https://img.taocdn.com/s3/m/6bcef24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b.png)
C9和C10重芳烃资源综合利用(三)
赵开鹏;韩松
【期刊名称】《炼油》
【年(卷),期】1999(004)002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赵开鹏;韩松
【作者单位】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南京;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26.9
【相关文献】
1.C9和C10重芳烃资源综合利用(二) [J], 赵开鹏;韩松
2.C9和C10重芳烃资源综合利用(一) [J], 赵开鹏;韩松
3.气相色谱法测定C9重芳烃中连三甲苯的含量 [J], 李杰;刘焕宏;陈妍;边江
4.催化重整C9重芳烃制备1,2,3-三甲基苯 [J], 李杰;赵永祥;刘焕洪;边江
5.浅谈利用炼油厂C9重芳烃资源开发偏三甲苯 [J], 李晓静;张凤韧;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9综合利用2021文档PPT
![C9综合利用2021文档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914ed2844769eae109ed24.png)
深色石油树脂质量指标
项目
质量指标
软化点号
100
110
120
软化点,℃
颜色号(试样:甲苯 =1:1)
酸碱度,pH
>90~100 >100~ 110 ≤18
6~8
>110~ 120
灰分,%
≤0.1
产品牌号标志:颜色号-软化点号
试验方法
GB2294 GB12007.1 GB2895 GB2295
软化点,℃
16.22
7.89 1.62
齐鲁石化
10.2 18.1
23.4
9.0 1.0
天津大港
6.07 24.81
17.52
6.19 0.75
国外同类产品 2.4
1.7
22.8
14.9 3.4
总计 41.22 45.68 33.48 53.38 51.88 61.7 55.35 45.2
沸点
145.2 170
18
四种催化剂工业应用效果
项目
催化活 性
树脂收 率/% 树脂色
相 树脂软
化点
催化剂 费用/ 元·t-1 催化剂 脱除
H2 BF3 AlCl 固体
SO
3
酸
4
低 适中 高 高
50 85~ 100 90 87
差好 中差
低 可调 高, 较高 范围 可调 大
55 600~ 400 100
~ 700 ~ ~
75
450 180
易 较易 困难 易
碳九石油树脂是浅黄色至暗褐色功能树脂,分子量 200-5000,软化点一般在80-130℃,比重1·06,着火 点260℃以上。有良好的耐水性、耐酸碱性,在有机 溶剂中有良好溶解性,与许多其它树脂的相容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