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护理本科第五章 血液循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室瓣 动脉瓣 关闭 关闭
关闭
开放
心室容积 不变
快速减小
室内压变化
迅速上升 末,室内压最 高
减慢射血期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关闭 开放
减小
等容舒张期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关闭 关闭
不变
迅速下降
快速充盈期 房内压>室内压↓ <动脉压 开放
关闭
快速增大 室内压最低
减慢充盈期 房内压>室内压↑ <动脉压 房缩期 房内压>室内压↑ <动脉压
(三)心肌的传导性
※1.心脏内兴奋传布的途径
窦房结 心房肌
左心房 右心房
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交界区
房室束(希氏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f 网
左、右心室肌
※2.兴奋传导的特点及其意义
1)传导的特点: ①浦肯野纤维传导速度最快 意义:有利于心室肌同步性收缩。 ②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最慢,且出现
房-室延搁
※(3)房-室延搁的概念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微循环 组织液的生成
返回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冠脉循环
肺循环
器官循环 脑循环
神经调节: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降压反射
体液调节: 血管紧张素Ⅱ; 3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第五章 血液循环
血 心脏 功能

泵血: 内分泌:


组成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血管 功能 ① 运输物质;
② 分配血量;
②Ca 2+通道: 激活、失活、复活的速度都较慢
3.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 活动的关系
(1)心肌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原因: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2)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①期前兴奋:心室在有效不应期后受到一次
外来刺激,产生一 次提前兴奋和收缩。
※ ②代偿间歇 :
在期前收缩之后, 往往有一段较长的 心室舒张期。
※ 2 、心输出量
(1)概念: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2)生理变异: ①女性<男性约10% ②青年>老年 ③剧烈运动↑,麻醉↓。
※ 3、心指数
(1)概念: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静息心指数可作为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的评定指标。
(2)生理变异 ①10岁左右静息心指数最大,随年龄增大而降低
(4)邻近膜的兴奋状态:
只有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正常,兴奋才 能正常地传导。
(四)收缩性
收缩性的特点 (1)同步收缩 (2)不发生强直收缩 (3)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4)“绞拧”作用
三、体表心电图
1.心电图的概念
心脏活动时产生的心电变化,通过 组织和体液传导到体表,用心电图机 测量电极放置体表一定部位,记录到 心脏兴奋时发生的心电变化曲线,称 心电图(ECG)
(3)减慢射血期
(4)等容舒张期 2、心室舒张期 (5)快速充盈期
(6)减慢充盈期 心房的初级泵血
扫描: 专科图
!!!!!!!
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瓣膜和容积的变化
心动周期 分期
心室压力升降和比较 心房 心室 动脉
等容收缩期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快速射血期 房内压<室内压↑ >动脉压
瓣膜开闭源自文库
2、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
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缩短, 心舒期的缩短更 为明显
例:心率75次/分,心动周期0.8S
心室收缩0.3S,舒张0.5S
心率100次/分,心动周期0.6S
心室收缩0.25S,舒张0.35S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1)等容收缩期 1、心室收缩期(2)快速射血期
Na + —K + 泵的主动转运, Na+-Ca 2+交换,Na + 、 Ca 2+外流,K + 内流
0 mv
1 2
70mv 90mv
0
3
4

心室肌的AP的全过程 : 5个时期或两个过程 :
(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自律细胞的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 ① 随时间而递增 ② 除极速度较0期的慢 ③ 不同自律细胞的4期除极速度不一致
(五)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
(1)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 (2) 射血分数 舒张末期容积---145ml
概念: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 收缩末期容积---70ml 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搏 出 量------75ml 正常值:55%~60%
射血分数——75 / 145
QRS波 两个心室的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0.06~0.10
T波 PR段
两个心室的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0.1~0.8 0.05~0.25
从P波终点到QRS波起点,表示兴奋 与基线同 0.06~0.14 通过心房向心室传导过程中的电变化
ST段 PR间期 QT间期
从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表示心 室肌全部去极化
开放 开放
关闭 关闭
增大 增大
(三)心房心室在泵血中的作用
(1)室缩 ,室-动脉压力梯度 升高 ,动脉瓣开,心室 射血
(2)室舒,房-室压力梯度升高,房室瓣开,心室充盈 (70%).心室 充盈主要依靠心室的舒张.
(3)房缩,房-室压力梯度升高,心室充盈的补充 (4)房舒、室舒,中心静脉压降低,静脉血回流 (5)房室瓣: 防止血液返回心房 (6)半月瓣: 防止血液由主动脉返回心室
※电生理特性 : 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
(一)兴奋性
※1、心肌兴奋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有效不应期(ERP)(绝对不应期+局部反应期) 绝对不应期(ARP): 0期~3期复极达-55mv, 兴奋性为0 局部反应期:复极达-55mv至-60mv
ERP: 0期~3期复极达-60mv,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原因:由于膜电位绝对值太小, Na+通道完全失活
2.正常 ECG的波型及其生理意义 :
三个波:------ P波、QRS波、T波 组成 两个间隙:--- PR间期、QT间期
两个段:------- PR段、 S-T段
2、正常心电图波段和期间的意义
名称
含义
P波
两个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幅度mV 时间s 0.05~0.025 0.08~0.11
2.窦房结控制潜在起搏点的机制 (1)抢先占领: (2)超速驱动抑制 :
3.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1)最大复期电位水平与阈电位水 平的差距 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变小或阈电位 水平下移→ 两者之间差距减小→ 达阈电位所需时间短 →自律性↑
(2) 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 速度快→达阈电位所需时间短 →
自律性↑
②运动强度增大,心指数增大。
4.心脏作功量
每搏功---- 每分功---
左心室 =6倍右心室 它对心功能评价比心输出量更全面。
(五)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前负荷
(1)前负荷相当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搏出量
心室的功能曲线 从功能曲线可知:
→阈值↑→ 兴奋性↓ (2)阈电位水平 阈电位水平上移→距静息电位的差距↑ → 兴奋性↓
(3)引起0期去极化的离子 通道通道的性状
①Na+通道:表现为关闭(备用)、激活、失活三种
机能状态
备用:膜电位处于静息电位-90mv时 激活:膜电位从-90mv去极至 -70mv 失活:去极-70mv至复极-60mv
课堂练习 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课堂练习
多选题 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长短决定了 A. 有效不应期的长短 B. 超常期长短 C. 相对不应期的长短 D. 动作电位幅度的高低 E. 动作电位时程的长短
答案:AE
2.下列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描述哪项 是正确的?
A. P波代表两心房除极 B.QRS波代表两心室除极 C. QRS波可见于心电图各个导联中 D.S-T段表明心室各部分之间没有电位差存在 E. T 波代表两心室复极化过程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特点及其形成离子机制
分期
特点
离子机制
0期 去极速度快、幅度大, Na + 内流 持续时间短
1期 复极速度快,持续时间 K +外流 较短
2期 复极速度慢、持续时间 Ca 2+ 内流, K + 外流 长,电位基本停滞在
0mv
3期 复极速度快、持续时间 K +外流 长
4 期 电位基本稳定于静息电 (静 位水平,但离子转运仍 息期) 在进行
第五章 血液循环
生理学 physiology
2
知识构架
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泵血的过程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脏生理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静息电

血管生理
窦房结P细胞 心肌生理特性: 传导性、兴奋性、自律性、收缩性 心电图
动脉血压: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
根据组织学和电生理学特点分
普通的心肌细胞: 心房肌细胞 心室肌细胞
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
浦肯野细胞 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速 度的快慢及其不同产生机制分:
快反应细胞
心房肌细胞 心室肌细胞
浦肯野细胞
慢反应细胞
窦房结P细胞 房室结细胞
思考:
1.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特征? 各时相产生的离子机制如何?
所以,瓣膜的开闭保证了血液单向流动
※(四)心音
1、第一心音: 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产生主要原因 :房室瓣关闭引起 特点:音调低,持续时间较长,在心尖部听得最清楚。 2、第二心音: 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产生主要原因: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突然关闭 特点:音调高,持续时间较短,
在主动脉瓣和肺动脉区听得最楚。
(2)相对不应期(RRP)
复极-60~-80mv,兴奋 性低于正常。
Na+通道逐渐复活,但 小于正常
(3)超常期(SNP)
复极-80mv~ -90mv,Na+通 道基本复活,且膜电位 距阈电位小,故兴奋性 高于正常
2、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因素
(1)静息电位水平或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静息电位水平↑→距阈电位的差距↑
③ 物质交换场所。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教学要求】 1.掌握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主要离子机制。 2.掌握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与电生理特性的主要内容。 3.掌握期前兴奋、代偿间歇、房室延搁、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
的概念。 4.掌握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特点及其主要产生机制。 5.熟悉心动周期、体表心电图(ECG)的概念。 6.熟悉心肌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7.熟悉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心肌收缩活动的关系。 8.熟悉心脏传导系统的传播途径、特点。 9.熟悉心脏泵血过程中的各个时相的瓣膜、心室内压、血流变化的特点
(二)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1.心脏的起搏点
※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约100次/分
房室交界约为40~60次/分
浦肯野f自律性最低约15~40次/分
(1)正常起搏点:
主导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 ※窦房结
(2)潜在起搏点:
窦房结以外的其余自律组织。
(3)异位起搏点:
异常情况下控制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潜在起搏点。
答案:ABDE
3、心室肌对刺激不产生反应,可能 的原因有
A.剌激强度太弱 B. 剌激落在绝对不应期内 C.Na+通道处在失活状态 D.剌激落在有效不应期内 E. 剌激落在有效不应期之后
答案:ABCD
四、心脏的泵血过程 (一)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
※1、概 念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 一次构成一个机械 活动周期。
(2)4期净内向电流产生的原因 ①内向电流逐渐增强 ②外向电流逐渐减弱 ③二者兼有
窦房结P细胞AP产生机制
① 0期:Ca2+缓慢内流 ② 3期:K+外流 ③ 4期: a、K+外流的进行性衰减 b、Na+内流进行性增强 C、T型Ca2+通道开放引起少
量 Ca2+内流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生理特性: 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2.比较神经细胞、心室肌细胞和窦房 结P细胞形成的离子机制有何不同?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及其形成机制
(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及形成机制
电位:约-90mV ※机制:K+外流引起 2、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形成机制
主要特征在于复极过程比较复杂,分为1、2、 3、4期,持续时间较长,升支和降支不对称.
兴奋在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缓慢, 且兴奋由心房传到心室要经过一段时 间延搁,这种现象称房-室延搁。
意义:是保证心房肌收缩结束后才引 起心室收缩 。
3.传导性的影响因素
(1)心肌细胞的直径:
直径大者,传导速度快
(2)细胞间缝隙连接的数量:数量多,传导快 (3)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
除极速度和幅度愈大,则传导加快。
从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表示从心 房兴奋开始到心室开始兴奋的时间
从QRS波群开始到T波结束,表示心 室肌开始去极化到复极化完成的时间
与基线同
0.05~0.15 0.12~0.20 小于0.40
32
60/0.8 =75次/分
正常心电图 窦性心律
窦性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期前兴奋
室性期前兴奋
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