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
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 炮制理论——中医理论,并结合现代科技。
如炭药止血、延胡索醋制增强止痛作用。
▪ 工艺——原理清楚,可改进工艺。
如川、草乌等。
▪ 规格、标准——南、北差异或标准不客观。
如阿胶等。
▪ 方向——现代化、机械化、程控化。
中药炮制学
6
二、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第一章
绪论
中药炮制学学习交流
1
第一节 概述
▪ 中药行业三大支柱:药材、饮片和成药。 ▪ 药材——饮片——中成药——患者——康复。
汤药 中药饮片是连接原药材与临床应用的不可缺少 的中间环节。
中药炮制学
2
▪ 中医用药的特点
主要有二个,一个是复方,另一个是炮制。
药材经炮制后入药,可根据临床需要制备 不同炮制品,以适应不同的病症。药材通过 炮制产生饮片。虽然饮片和成药都能直接用 于临床,但因为饮片更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 灵活加减的要求,所以,目前饮片仍是中医 用药的主要形式
原则推广到其他药材,使炮制品种不断增多。但亦 有学者对某些药物制法是否妥当提出不同看法。
2.张仲岩所著《修事指南》为清代的炮制专 著(第三本炮制专著)。该书收录药物232种。基本内 容多取自《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但作了进 一步的归纳、整理。并在《本草蒙荃》所载炮制理 论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如“吴茱萸制抑 苦寒而扶胃气,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牛胆汁 制去燥烈而清润……”等。
5. 刘宋时代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 部炮制专著。
中药炮制学
19
6.唐代药王孙思邈把炮制提到一个更高的地 位,称“药有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 逆之者殃。”这种认识被历代医药学家奉为临床用 药的准绳。
7.唐代苏敬等修定的《新修本草》是世界最早 的药典,首次规定惟米酒、米醋入药。将炮制内容 列为法定内容。
▪ 现代部分已研究清楚药物炮制的原理: 如醋制延胡索、煮川乌、草乌、附子等。
中药炮制学
8
▪ 2.改进炮制工艺
▪ 科学、简单工艺———— 机械化、标准化。程控化
中药炮制学
9
3.制定饮片质量标准
▪ 系统、规范、科学、客观、现代 ▪ 根据饮片的特点,制定具体检测项目。
中药炮制学
10
三、炮制学特点
▪ 1.对单位味中药进行炮制,临床用药是复方 甘草(生、蜜炙品)、厚朴(生、姜炙品)
▪ 2.是工艺课,实践先于理论 白术(生、炒焦)、黄芪(生、蜜炙品)
▪ 3.直接观察效果不容易 ▪ 4.炮制工艺要求依法炮制
中药炮制学
11
四、中药炮制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理论指导——中医药理论。 2.质控——理化、薄层、含测等。 3.应用——制剂、调剂等。 4.发展——与相关学科以及边缘学科间的联系,如
分子生物等。 因此,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中药炮制学
12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药物——火——酒——陶器
▪ 1.起源于用药实践 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服用药物,
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洗净、劈开、打碎、 用牙齿咬成碎粒等,这样就产生了中药炮制的萌芽 (净制、切制)。
中药炮制学
wk.baidu.com
21
▪ 3.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
制专著。该书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其内 容除部分载自《雷公炮炙论》外,大部分是当时的 具体炮制方法,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
炮炙十七法”。
中药炮制学
22
▪ 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1.清代受元明炮制理论的影响,把一些炮制
中药炮制学
3
一、基本概念
▪ 1.中药炮制
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 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
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
4
▪ 药物自身性质
毒性药物
川乌——水煮 马钱子—砂烫 藤黄——豆腐煮 斑蝥—米炒 半夏、天南星—辅料(如甘
草、白矾)
中药炮制学
5
▪ 2.中药炮制学
现代使用的方法宋代大都已出现,至今仍沿用 的很多。
中药炮制学
20
▪ 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药物炮制,最初多着眼于解毒,后世逐渐注意 到药物经炮制处理后功效的变化。
1.金元以来,对中药炮制的作用,逐步有了 理论上的归纳总结。
▪ 2.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着重说明中 药炮制前后的归经去向,使炮制理论进一步完善。 在操作上,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 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论述。在炮制方法分 类上,提出三类分类法,即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中药炮制学
13
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
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逐步从生食过渡到熟 食。一些制备熟食的方法被应用于处理药物,使其 也有了生、熟之分,如炮、烧等。产生了中药炮制 的雏形(火制)。
据《说文》载:“炮,毛炙肉也。”段注: “毛炙肉,谓不去毛炙之也。”
《说文》:“炙,炙肉也,从肉在火上。”
如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炮制的医方 书如“止血者燔发”、
2.汉代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 著。对有毒药物炮制方法与机理作一定的解释。
中药炮制学
18
3.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 学说。
4.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将零散的炮制方 法进行了第一次归纳总结。并增加了许多炮制方 法。
中药炮制学
14
3.酒的发明与应用
丰富了用药经验,酒作为辅料被应用 于炮制药物,充实了中药炮制内容(辅料 制)。此时,为中药炮制形成具备了条件。
中药炮制学
15
4.陶器的发明与应用
如砂锅、陶罐等烹饪器和储存器的发明 为 早期中药炮制的蒸法、煮制尖、煅制法以及 存放中药汤剂等创造了必要 的工具条件。
陶器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与拓展了炮制的 内容。
中药炮制学
16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1.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
起始和形成时期。 2.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
时期。 3.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
时期。 4.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中药炮制学
17
▪ 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 形成时期。
1.汉代以前 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或简 单的炮制原则,无具体方法。
1.探讨炮制原理
▪ 炮制原理: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 作用。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药物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 理化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药理作用改变和这些 作用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作 出一定的科学评价。
中药炮制学
7
▪ 历史上对炮制原理的解释: 如炒炭止血——红见黑止。 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等
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 炮制理论——中医理论,并结合现代科技。
如炭药止血、延胡索醋制增强止痛作用。
▪ 工艺——原理清楚,可改进工艺。
如川、草乌等。
▪ 规格、标准——南、北差异或标准不客观。
如阿胶等。
▪ 方向——现代化、机械化、程控化。
中药炮制学
6
二、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第一章
绪论
中药炮制学学习交流
1
第一节 概述
▪ 中药行业三大支柱:药材、饮片和成药。 ▪ 药材——饮片——中成药——患者——康复。
汤药 中药饮片是连接原药材与临床应用的不可缺少 的中间环节。
中药炮制学
2
▪ 中医用药的特点
主要有二个,一个是复方,另一个是炮制。
药材经炮制后入药,可根据临床需要制备 不同炮制品,以适应不同的病症。药材通过 炮制产生饮片。虽然饮片和成药都能直接用 于临床,但因为饮片更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 灵活加减的要求,所以,目前饮片仍是中医 用药的主要形式
原则推广到其他药材,使炮制品种不断增多。但亦 有学者对某些药物制法是否妥当提出不同看法。
2.张仲岩所著《修事指南》为清代的炮制专 著(第三本炮制专著)。该书收录药物232种。基本内 容多取自《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但作了进 一步的归纳、整理。并在《本草蒙荃》所载炮制理 论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如“吴茱萸制抑 苦寒而扶胃气,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牛胆汁 制去燥烈而清润……”等。
5. 刘宋时代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 部炮制专著。
中药炮制学
19
6.唐代药王孙思邈把炮制提到一个更高的地 位,称“药有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 逆之者殃。”这种认识被历代医药学家奉为临床用 药的准绳。
7.唐代苏敬等修定的《新修本草》是世界最早 的药典,首次规定惟米酒、米醋入药。将炮制内容 列为法定内容。
▪ 现代部分已研究清楚药物炮制的原理: 如醋制延胡索、煮川乌、草乌、附子等。
中药炮制学
8
▪ 2.改进炮制工艺
▪ 科学、简单工艺———— 机械化、标准化。程控化
中药炮制学
9
3.制定饮片质量标准
▪ 系统、规范、科学、客观、现代 ▪ 根据饮片的特点,制定具体检测项目。
中药炮制学
10
三、炮制学特点
▪ 1.对单位味中药进行炮制,临床用药是复方 甘草(生、蜜炙品)、厚朴(生、姜炙品)
▪ 2.是工艺课,实践先于理论 白术(生、炒焦)、黄芪(生、蜜炙品)
▪ 3.直接观察效果不容易 ▪ 4.炮制工艺要求依法炮制
中药炮制学
11
四、中药炮制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理论指导——中医药理论。 2.质控——理化、薄层、含测等。 3.应用——制剂、调剂等。 4.发展——与相关学科以及边缘学科间的联系,如
分子生物等。 因此,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中药炮制学
12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药物——火——酒——陶器
▪ 1.起源于用药实践 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服用药物,
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洗净、劈开、打碎、 用牙齿咬成碎粒等,这样就产生了中药炮制的萌芽 (净制、切制)。
中药炮制学
wk.baidu.com
21
▪ 3.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
制专著。该书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其内 容除部分载自《雷公炮炙论》外,大部分是当时的 具体炮制方法,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
炮炙十七法”。
中药炮制学
22
▪ 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1.清代受元明炮制理论的影响,把一些炮制
中药炮制学
3
一、基本概念
▪ 1.中药炮制
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 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
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
4
▪ 药物自身性质
毒性药物
川乌——水煮 马钱子—砂烫 藤黄——豆腐煮 斑蝥—米炒 半夏、天南星—辅料(如甘
草、白矾)
中药炮制学
5
▪ 2.中药炮制学
现代使用的方法宋代大都已出现,至今仍沿用 的很多。
中药炮制学
20
▪ 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药物炮制,最初多着眼于解毒,后世逐渐注意 到药物经炮制处理后功效的变化。
1.金元以来,对中药炮制的作用,逐步有了 理论上的归纳总结。
▪ 2.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着重说明中 药炮制前后的归经去向,使炮制理论进一步完善。 在操作上,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 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论述。在炮制方法分 类上,提出三类分类法,即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中药炮制学
13
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
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逐步从生食过渡到熟 食。一些制备熟食的方法被应用于处理药物,使其 也有了生、熟之分,如炮、烧等。产生了中药炮制 的雏形(火制)。
据《说文》载:“炮,毛炙肉也。”段注: “毛炙肉,谓不去毛炙之也。”
《说文》:“炙,炙肉也,从肉在火上。”
如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炮制的医方 书如“止血者燔发”、
2.汉代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 著。对有毒药物炮制方法与机理作一定的解释。
中药炮制学
18
3.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 学说。
4.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将零散的炮制方 法进行了第一次归纳总结。并增加了许多炮制方 法。
中药炮制学
14
3.酒的发明与应用
丰富了用药经验,酒作为辅料被应用 于炮制药物,充实了中药炮制内容(辅料 制)。此时,为中药炮制形成具备了条件。
中药炮制学
15
4.陶器的发明与应用
如砂锅、陶罐等烹饪器和储存器的发明 为 早期中药炮制的蒸法、煮制尖、煅制法以及 存放中药汤剂等创造了必要 的工具条件。
陶器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与拓展了炮制的 内容。
中药炮制学
16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1.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
起始和形成时期。 2.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
时期。 3.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
时期。 4.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中药炮制学
17
▪ 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 形成时期。
1.汉代以前 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或简 单的炮制原则,无具体方法。
1.探讨炮制原理
▪ 炮制原理: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 作用。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药物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 理化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药理作用改变和这些 作用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作 出一定的科学评价。
中药炮制学
7
▪ 历史上对炮制原理的解释: 如炒炭止血——红见黑止。 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