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中国自然环境》课件

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地跨多个气候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其疆域包括多个省份、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中国地形地貌特征
总结词
中国地形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等,高 原包括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等。此外,中国还有广阔的平原和盆地 。
感谢观看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包括污染物排放标 准、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等,以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
水污染治理
中国政府加强了水污染治理,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行 排污许可制度等措施,改善了部分地区的水环境质量。
空气污染治理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空气污染,包括加强工业 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限制机动车等,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
法律法规制定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法律 保障。
生态修复
通过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 多样性。
国际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 保护进程。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挑战
生境丧失
城市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人 类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不断丧失,对 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气候变化、大气环流异常等因素 导致气象灾害的发生。气象灾害 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行业
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自然灾害防治和减灾
加强监测预警
通过加强地震、气象等监测网 络建设,提高预警准确率,为
减灾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
加强建筑行业监管,提高建筑 物抗震设计标准和质量,减少 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区域地理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2)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 )
本
讲 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大气环流影响 ③距海远近不同 ④地
栏 目
形差异
开 关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第(1)题,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但仍是南
高北低。冬季南北温差较大,最北端在零下20℃以下,南部
海南岛为热带气候,温度在15℃以上。第(2)题,我国东部是
开 关
南暖北寒、南北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
温差大;漠河最 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
冷;1月0℃等温 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
冬季 线大致经过青藏 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
高原东部边缘, 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
东至秦岭—淮河 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
一线
北方
区域地理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栏 目 开 关
水土流失严重
沙漠化 土地面积增长快 (3)问题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依开法源管”理与“节流”
森林资源减少
建设和保护
次生盐碱化、耕地减少等
区域地理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第1讲
4.矿产资源
(1)基本特征:分布广泛,相对 集中 。
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
(2)资源利用造成了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
C.X2
D.Y2
(2)两河海拔在1 000~2 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 ( )
本 A.2月长江大于黄河
B.2月长江小于黄河
讲
栏 C.7月长江大于黄河
D.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
目
开 (3)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
地理PPT课件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够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 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和 海洋资源 等。
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3.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 和
非可再生资源
两大类。风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资源,
煤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解析】 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气候复杂多 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数注入太平洋, 但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注入印度洋;我国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故选 D。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例 2 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水资源南方少,北方多 B.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C.水资源冬春多,夏秋少 D.耕地多,草地少,后备耕地充足
【解析】 我国的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南方多,北方少;我 国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 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原;我国的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 冬春少;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较大,后备耕地不足, 故选 B。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 读图可知,我国煤和石油资源的总体分布特征是东多 西少、北多南少,故 A 正确;图中①表示的地点是山西的大同煤 矿,故 B 正确;我国最大的油田是黑龙江的大庆油田,故 C 不正 确;山东省著名的煤矿是兖州煤矿,著名的油田是胜利油田,故 D 正确。故选项 C 符合题意。 考点: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一、单元学习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能够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课件--湘教版PPT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河流
长江
黄河
源头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长度
6300千米
5500千米
主要支流 上中下游分界
湘江、汉江、赣江等
宜昌(鄂)、湖口(赣)
汾河、渭河等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河流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大 兴 安 岭
昆仑山脉
二级阶梯
祁连山脉
太 行 山
一级阶梯 横
脉
断
巫 三级阶梯
山
山
脉
雪 峰
山
二、地形复杂多样
四大 高原
四大 盆地
三大 平原
三大 丘陵
名称 特征
名称 特征
名称 特征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 冰川广布
塔里木盆地
季风名称 发源地
风向
陆地→海洋 海洋→陆地
性质
影响范围(地区)
冬季风
亚洲大 陆内部
偏北
从陆地吹 向海洋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寒冷 除青藏高原、云贵 干燥 高原、海南、台湾
岛)
夏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偏南
从海洋吹 向陆地
温暖 湿润
东南季风:我国 东部地区;西南 季风:我国西南 、华南地区
二、季风气候显著
• 原因:处于最大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大洋(太平洋)间, 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4、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_低___________阶_梯__状,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上课课件新人教版

认识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因素
1. 在下列左图上描出8℃、0℃、-8℃、-16℃ 等温线,说说它们的纬度位置;结合下图, 说说它们与冬季风源地的关系。
越往北去,越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受 冬季风影响越大,气温越低。
2. 在下图中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说说其 成因;联系夏季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和 昼长的差异,说说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温 的原因。
a b
c
d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 为200~400毫米,植被 以温带草原为主。这里 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图 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半湿润区年降 水量为400~800毫 米,属森林和草原 过渡地带,耕地大 多是旱地。图为河 北承德的森林草原。
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远离海洋, 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图为新疆塔克拉 玛干沙漠。
3.(辽宁盘锦)在广州上学的朵朵发现冬季国 旗向偏南方向飘扬,夏季国旗飘向偏北方向,
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哪一特征相关( D )
A.气候复杂多样 B.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C.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季风气候显著
4. 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而长江中下游的平
原是“鱼米之乡”,主要原因( B )
A.纬度位置 B.季风气候 C.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 D.台风的影响
雨带推移
进
退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月
南方 雨季
长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南北温 1月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差特点 温度带的名称: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共59张PPT)

C 黄土高原 A 青藏高原
D 云贵高原
(1)小宙要拍摄的照片需要去哪些地方,请你帮小宙把 字母填到图中相应的地区,并写出它们的名称。
评价园地
(1)小宙要拍摄的景点跨越我国几级阶梯?写出它们所在 的阶梯(字母、名称皆可)。
三级 第一级阶梯A,第二级阶梯B、C、D, 第三级阶梯E。 (2)你能帮小宙选择修建水电站的地址吗,请你把它在图 中标出(至少两个地址),并说说你的理由。
阶
梯
太行山第脉
三 级 阶
巫山 梯
横断山脉
500米以下
雪峰山
第一阶梯
高山、高原为主:
(海拔4000米 以上)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我
国 第二阶梯 主
高原、盆地为主:
要
地 形
(海拔多在 1000~2000米)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
判断
图A和图B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 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我国地势的又一特征: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画一画
在地形图上画出三级阶梯的界线。
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00~2 000米
第一级阶梯 祁连山脉 第
4 000米以上
二 级
刘家峡水 电站
二滩水电 站
阶
小浪底水
梯
电站
交
界
处
水
三峡水电
电
站
站
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海平面
西高东低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向内陆推进
海平面
东高西低则会阻碍暖湿的海洋气流向内陆推进
高中地理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课件人教版必修1

结束
返 回
2. 气 候
因位于欧亚大陆内部,距海遥 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海洋 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 入,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东部 在400毫米以下,西部则减少到 100毫米以下。气温年较差、日 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结束
返 回
3. 植被土壤
植被大部分为沙漠,一部 分为草原。土壤主要是在荒 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可 容性盐分含量较高。生物种 类远比东部季风区少。
结束
结束
返 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 回 的内蒙古高原、塔里 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 等地貌单元。面积占 全国陆地面积的30%, 人口只占全国的4%, 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五 方面: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1.地形地势 2.气候 3.土壤植被
4.水文
5.人类活动
结束
返 回
1. 地形地势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在 1000米左右的高原上,既横 亘有高达3000米以上的山脉, 也有海拔250-500米的内陆盆 地,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 面低于海平面155米。
3.青藏高寒区
如 图。
结束
体三 划大 分自 情然 况区 的 具
返 回
返 回
பைடு நூலகம்
我 国 的 地 势 阶 梯 图
返 回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结 束
返 回
东部季风区
1.地形地势 2.气候 3.土壤植被 4.水文 5.人类活动
结束
东部季风区背靠内陆高原, 面向大海。包括第二阶梯 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 及第三阶梯的沿海平原和 丘陵地区。面积约占全国 陆地总面积的45%,人口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5%。其 主要特点有以下五方面:
【课件】《中国自然地理》第五章中国近海第五节近海水文

潮汐
全日潮
混合潮
中国近海潮的特点
中国近海潮分布的地区差异很大,总体趋势是外海超差较小,近岸 边超差大,湾口超差向湾顶递增。
中国自然地理
第五章 中国近海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节 近海水文
一、海流
外来洋流系统:黑潮暖流主干及其分支
中国近海海流
近海就地形成的洋流:沿岸流、季风漂流
东中国海:黑潮
稳定强大的暖流,温度高,盐都大。
南海环流
总结 1.东中国海的海流特点
渤海、黄海、东海的海洋环流,是黑潮系统与各沿岸流共同构成的, 他们联系紧密,并随着季节变化二调整平衡。
黄海水团
三、海水温度
我国近海水温度的基本特征是: 1.水文自北而南逐渐增高 2.夏季南北温度变化不明显;冬季南北变化大
四、海水盐都
1.近岸低、外海高。 2.表层低、下层高。
五、潮汐
海洋潮汐是海水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波动,通常海 面周期性涨落为潮汐,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为潮流。
半日潮
2.南中国海的海流特点
南海环流冬夏两季流向相反,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南海东北 漂流,主流汇入黑潮,支流进入东海;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一部 分黑潮水冲入南海,同时与我国东南沿岸流会和,形成西南漂流。
二、水团
水团,是指海洋里规模宏大而理化性质相对均匀,变化趋势基本相 同的水体。
外海水团
水团
沿岸水团
单元中国地理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单元中国地理中国自然地理课件ppt》xx年xx月xx日•中国自然地理概述•中国地形地貌•中国气候•中国河流与湖泊目•中国植被•中国自然地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录01中国自然地理概述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中国的疆域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1中国自然地理的显著特征23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中国气候差异很大,从热带到寒带的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气候差异大中国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如长江、黄河、鄱阳湖等。
河流和湖泊03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中国自然地理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中国自然地理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01重要的地理研究对象中国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对于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02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中国自然地理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
02中国地形地貌地势分布中国地势呈现出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分布,从青藏高原到沿海地区,海拔逐渐降低。
特点中国的地势具有明显的三级阶梯特征,每一级阶梯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
中国地势的分布和特点中国的四大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每个高原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
高原中国的三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经济区域。
平原中国高原和平原的分布和特点山地中国的山脉众多,主要的山脉有秦岭、大兴安岭、长白山等,这些山脉不仅具有地理上的重要性,还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意义。
丘陵中国的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这些地区的地貌特征是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
中国山地和丘陵的分布和特点03中国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
中国地理概述:国土面积、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介绍PPT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的主要特点
01
• 为河流发源地,提供丰富的水资 源 • 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多种珍稀 动植物
山地:海 拔较高, 地势险峻, 气候多样
03
• 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种植多 种作物 • 交通发达,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平原:地 势平坦,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高原:海 拔较高, 气候寒冷, 植被稀少
盆地:地 势较低, 气候温暖 湿润,水 资源丰富
02
• 为河流发源地,提供丰富的水资 源 • 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盐湖、 稀土等
04
• 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种植多 种作物 • 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 天然气等
中国著名山脉、河流、湖泊概述
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 大兴安岭等
河流:如长江、黄河、 珠江等
中国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水资源:丰富,总量28000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
• 地下水:占水资源总量的82% • 河流:占水资源总量的18% • 湖泊:占水资源总量的%
水资源利用现状:
• 灌溉: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占总用水量的60% • 工业:占总用水量的25% • 生活:占总用水量的15% • 生态:占总用水量的5%
中国行政区划及主要城市
全国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 别行政区
拥有1300多个城市,其中4个一线城市、 15个二线城市
• 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 • 如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 • 如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自治区
•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 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武汉等
中国主要气候灾害及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 加强气象预报,提前预警 • 建立防洪、抗旱工程,提高抵御灾害能力 • 加强台风、寒潮防御,减少灾害损失
中国地理ppt课件

总结词
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详细描述
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 海、宁夏和新疆等省份和自治区。这些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相对稀少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仍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05
工业与环境的关系
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 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中国的交通地理
交通发展状况
中国交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使得人们出行和物 资流通更加便捷。
交通地域分布
04
CATALOGUE
中国区域地理
中国的东部地区
总结词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
详细描述
中国的东部地区包括沿海省份和部分内陆省份,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 广东和海南等。这些地区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集,是 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人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 数量超过14亿。
民族
中国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 数民族。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中国的地形地貌
地形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盆地、平原等多种地形。其中,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之一,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则是中国最主要的平原之一。
学会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水稻
种植,在干旱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等。
中国地理中国自然地理课件ppt

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郑州。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南方,包括江苏、浙江、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市。
自然特征
地势低平,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 大部分为平原和低丘陵地形。
气候条件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降水充沛,日照充足。
代表性城市
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
青藏高原区
草原和荒漠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等北方地 区,其中以*的草原最为典型。
森林、草原与荒漠
森林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 能。中国的森林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
草原
草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中国 的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等地区。
中国的山地景观丰富,包括山脉、高原、峡 谷等。
中国的植被景观多样,包括森林、草原、湿 地等。
水域景观
自然保护区
中国的水域景观壮丽,包括湖泊、河流、瀑 布等。
中国有许多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中国的自然 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02
中国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的形成
1 2
地球内动力作用
地球内部的动力作用导致地壳运动和地形的形 成,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 集中在夏季。
高原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的高山峡谷区,具有陡峭的地形 和大量的降水,冬季通常潮湿而寒冷,而夏季相对较炎热。
降水分布与特点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中国各地的降水量差异很大,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南方地区降水量 普遍较高,而西部干旱地区则相对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干知识点分析
•不常考或没涉及知识点 海洋环境、洋流 生物、自然带(调研卷中已经涉及)
人口
资源(12调研卷中已经涉及)
旅游地理(2012新改内容)
•12年浙江高考中国区域作为考核的切入点
区域 南非(德班) 陕西 四川、甘肃 澳大利亚 形式 文字 文字 区域图 区域图 题号 1、2 3、4 5、6 7、8 9、10 36
海
莱
第 37 题图 1 特别行政区 城 市 铁 路 水 域
河 流
油气田
港 口 盐 场
材料一 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 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 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材料二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 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 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 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南 岭
24°N~ 大余、水口山; 26°N,110°E~ 长江与珠江水系、 东西 京广、京九铁 116°E,湘、赣、 华中和华南 路 粤、桂之间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 高原、季风区和非 季风区、内流区和 外流区、400毫米 年降水量线、地势 第二、三级阶梯、 东部季风区和西北
43°N~ 大 兴 东北— 53°N,116°E~ 安 西南 124°E,内蒙古 岭 东北部
2009 地球 气候 地形 8 20 8
2010 10 12 4
2011 8 12 6
2012 4 14 4
合计 30 58 22
河流
海洋 生物 土壤 人口 农业 工业
0
0 0 4 0 0 9
0
0 0 0 0 8 0
12
0 0 0 0 8 12
0
0 4 0 0 10 14
12
0 4 4 0 26 35
西北干 旱半干 旱地区
气候干旱,多大风; 地表多深厚的疏松沙 土地荒漠化, 质沉积物;樵采、放 沙尘天气多, 牧、农垦过度、水资 妨碍经济发展, 源利用不当,工矿开 影响人们生活 发,居民点和道路建 设不当 流域广、支流多,区 内降水丰沛,干流汛 洪涝灾害严重; 期长;上中游植被破 水能开发程度 坏严重,水土流失加 低;航运优势 剧,中下游河道湖泊 未充分发挥 淤积严重;围湖造田 等
中国地理复习
[考纲原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 ,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 载体。 (三)中国地理 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四大地理单元的主要特征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黑土被开垦后,自 停止对沼泽地 然平衡遭到破坏, 的开垦,治理 引起土壤冲刷;林 坡面、沟壑, 木超采,采育脱节, 植树造林,培 毁林开荒,森林火 肥土壤;合理 灾,居民烧柴等。 采伐,营造人 工林,综合利 用木材,建立 自然保护区。
旱涝、盐碱、风 黄淮 沙危害严重;冲 海平 积平原与滨海平 原 原中低产田多
青藏高原地势高,使气候寒冷,并因此形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 理特征,分析时要特别抓住“高”“寒”两个方面。
区域发展:协调人地关系,把握三类灾害区的治理
地区名称
生态问题或 发展障碍
形成原因
整治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 理,保塬、护 坡、固沟;调 整农业结构; 退耕还林还草; 合理存放表土。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 重, 生态脆弱,人地 恢复相当困难, 矛盾尖锐;植被 自然灾害频发。 破坏,不合理耕 作、开矿;土质 疏松,夏季多暴 雨。
气候具有干旱、多 风沙、气温年较差 大、降水集中且变 率大等特点;片面 扩大灌溉面积,大 水漫灌、只灌不排 以及不合理开垦土 地
低湿地治理:鱼 塘—台田模式;盐 碱地治理;调节、 控制土壤的水盐 运动
红壤“瘦、酸、 南方 粘”;水土流失 低山 严重,导致石质 丘陵 裸露,形成“红 区 色荒漠”
能源短缺,农村薪 柴匮乏,乱砍滥伐
城乡
交通 资源 灾害
16
0 0 0
12
0 0 4
4
10 0 0
8
0 30 4
40
10 30 8
环境
区域可持续 等值线
20
15 0
22
20 4
8
8 8
4
10 0
54
53 12
•主干知识点分析
•常考知识点 (四年都考) 地球运动(30)
气候(58)
地形(22)
环境保护(54)
城乡(40)12年开始改为旅游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53)
东南亚(泰国) 区域图 美国(波士华城市带)文字材料
黄河三角洲和珠 区域图 江三角洲
37
最近四年中国区域作为考核的主要切入点
2009 2010 2011 2012 日本(东京)、北欧、长株潭地区 西欧、西亚(三城市)、南美洲(北部)、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比较 西亚(沙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 盆地 )、五大湖区、黄河中游地区 南非(德班)、陕西、东南亚(泰国)、 四川、甘肃、澳大利亚、黄河三角洲和珠 江三角洲
中国区域地理内容在高考中常作为命题的基础和背景 材料出现,从题型分布来看以综合命题为主;从呈现方式 来看,多以中国重点工程和时政热点区域的地图为载体, 或以数据、图表为媒介,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 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从内容来看,主要涉及:①以某 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为背景,分析其成 因的分布规律,评价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②区域特 点和差异的比较;③区域内资源的配置,人类生产和生活 与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
抓住四大地理 区域特征
对比分析北方与 南方地区的区域差 异 北方与南方在自 然与人文方面存在 较大差异,综合分 析时可以气候方面 的差异为切入点, 逐步展开分析。如 下所示:
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及分析 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时要抓住该点,围绕该点展开。
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及分析
[考向分析] 1.以表格、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基础知识, 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表格、分布图、统计图、区域图等多种形式 ,考查世界主要国家或我国主要地区区域自然和 经济特征,从而多角度、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 合能力。 3.以范围大小不一的区域图为背景,以热点问题 或事件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 形、河流、植被等)和农业、工业、城市、交通、 人口等知识,体现地理的综合性特征。
销售 市 场
获取更高 的利润
重要区域的定位
1.根据经纬线定位(如下图)
90°E
100°E
110°E 120°E
130°E
50°N
40°N
30°N
23.5°N
中国主要山脉的比较 山脉 走向 位 置 42° N~44° N,80° E~ 95° E;新疆中部 41° N,105° E~ 阴山 东西 112° E;大部分位于 内蒙古中部 34° N~36° N,80° E~ 昆仑山 东西 地理界线 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 天山 东西 盆地、北疆和南疆、 暖温带和中温带 内流区和外流区、季 风区和非季风区 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 可可西里、三江源自 然保护区;青藏铁路 附近典型地理事物 乌鲁木齐、吐鲁番盆 地;陇海—兰新、北 疆、南疆铁路 白云鄂博、包头、呼 和浩特;包兰、京包 铁路
3.根据突出的区域特征定位 ①突出的生态问题,如西南多滑坡和泥石流; ②突出的气候 特征,如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 ③特有或驰名的动植物,如青稞、牦牛为青藏高原所特有; ④典型的土壤特征,如江南丘陵多红壤,四川盆地多紫色土; ⑤突出的地貌特征,如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奇特等。 只要熟悉了一些地区突出的区域特征,区域的具体位置或名称也 就容易确定了。
37.(26分)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为珠江 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8 ° 120 ° 112 ° 115 ° 北 38 ° 英德市 江 西 江 州 东营市 湾 澳门 37 ° 南 第 37 题图 2 香港 海 广州市 珠 江 江 深圳市 汕尾市 东 24°
渤
河 黄 滨州市
嫩江、辽河源 地;霍林河煤 矿、呼伦贝尔 草原
太 行 山
东北— 西南
37°N~ 华北平原与黄土 海河、汾河;恒 42°N,113°E 高原、地势第二、山、五台山;大 ~115°E,晋、 三级阶梯 同、阳泉煤矿 冀边境 长江三峡;葛洲 坝、三峡水电站
巫 山 长 白 山 武 夷 山
四川盆地和长江 东北—西 31°N,110°E, 中下游平原、地 南 渝、鄂边境 势第二、三级阶 梯 40°N~ 东北—西 46°N,122°E 松花江与乌苏里 江、鸭绿江分水 ~132°E,东 南 岭 北东部 25°N~ 东北—西 30°N,115°E 赣江与闽江分水 岭、江南丘陵与 ~120°E,赣、 南 浙闽丘陵 闽边境
(1)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6分) (2)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 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10分) (3)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 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0分) (3)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 (2)主要原因:土地、劳动力等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较重等。 (1)石油资源靠近陆地;浅海;潮汐和波浪等影响较小。(可任 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 汕尾市。理由: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且运输量较大;汕尾 答两点) 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载力较大,水运条件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