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与产业链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以c为例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以文化旅游业为例
Ta k i n g Cu l t u r a l To u r i s m I n d u s t r y a s An Ex a mp l e
J L NG Yo n g—c h a n g
( C o m me r c i a l E c o n o m y S t u d i e s C o l e g e , H a r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o m me r c e , H a r b i n 1 5 0 0 2 8 , C h i n a )
成, 旅游产业融合 已成为其转型升级 以谋 求更好更快发展 的重大契入 点和必 然选择。为 了探 寻一条加快我 国 旅 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 以文化旅 游业为例 , 在剖析旅游 产业融合 的经济意 义和动 力需求基础上 , 阐述 了旅 游
产 业 融 合发 展 的价 值 链 解 构 与重 构 的 实现 机 制 , 从 而 系统 地 给 出 了旅 游产 业 融合 发 展 的应 对 策 略 : 既 要 充分 发
2 0 1 3年第 4期 总第 1 3 1期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 R NA L OF H AR B I N UNI V E Rs I T Y O F C oMME RC E
No . 4, 2 0 1 3
& ^ Ⅳ0 .1 31
旅 游 与酒 店管 理
t r y,Wi t h c u l t u r a lt o u r i s m i n d us t r y a 8 a I l e x a mp l e。t h i s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t h e e c o no mi c s i g n i ic f a n c e a n d p o we r d e ma n d o f t h et o u r i s mi n d us t r y c o n v e l ' -
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从产业融合发展概述、历程、动力机制、策略与方法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深入探讨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产业融合发展概述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在技术进步、政策引导等作用下,不同产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产业间相互渗透、融合,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的过程。
这种发展模式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产业融合发展经历了从工业革命初期的手工业与农业的融合,到20世纪末期信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等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通信、传媒、娱乐等产业出现了大规模的融合,形成了许多跨行业的新兴产业。
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两个方面。
内在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和技术创新,企业需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外部压力则来自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政策环境的调整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等。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用户和政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而政府也需要为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创新、市场变化和政策支持等方面。
首先,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产业间的技术壁垒,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
其次,企业需要敏锐捕捉市场变化,尤其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
此外,政策支持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需要为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和倾斜。
实际应用案例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已经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基于协整分析的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目的地 , 综合性 港口城 市。基于此 , 秦皇岛市按 照旅 游与生态 、 业 的自然对数序列 l n L和 l n W。
2 、 时 间序 列数 据 平稳 性 检 验
文化有机 融合 的理 念 , 提出全方位 发展旅 游产业 , 全 产业融 合 旅游 ,努力构建以旅游业为 中心 的现 代产业体 系的发展思路 。 因此 , 旅游 与文化的融 合互动 , 是 当前秦皇 岛市产业 发展 的重
了旅游与文化产业的产业边界及互动机制, 并从价值链的角度 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 阎友兵、 谭鲁飞、 张颖 辉( 2 0 1 1 ) 从区位、 经济、 社会、 行政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旅
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 发展 的影响因素 , 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两
d ( 1 n L ) ( c 、 t 、 3 ) - 3 . 6 0 4 4 4 7 - 4 . 9 9 2 2 7 9 — 3 . 8 7 5 3 0 2 — 3 . 3 8 8 3 3 0 0 . 0 7 4 0 d ( 1 n W) ( C 、 t 、 3 ) 一 4 . O 4 1 7 5 8 — 4 . 7 2 8 3 6 3 — 3 . 7 5 9 7 4 3 — 3 . 3 2 4 9 7 6 0 . 0 3 1 5
0
_ s l ; ≯ ∞ Ⅲ ;
理 J 0 巴 论 U J 探 , I 、 , 索 J 、
■■r
— M P O R A R Y E — C O N O M I C S
【 摘 要 】 本 文 主要 运 用 协 整 分 析 方 法对 秦 皇 岛市 旅 游 与 文
化 产 业 的 互 动 关 系做 实证 研 究 , 旨在 用 定 量 方 法 分 析 旅 游 与 依 据 。
基于产业链的产业融合案例
基于产业链的产业融合案例基于产业链的产业融合是指通过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与整合,形成高效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价值链的延伸,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下面将列举10个基于产业链的产业融合案例。
1. 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和市场拓展。
例如,种植业与食品加工业合作,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类食品,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提高附加值,并且可以通过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将产品推向市场。
2. 电子信息产业与物流业的融合电子信息产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例如,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引进物流信息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 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科技的融合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科技的融合可以实现智能制造和智能化管理。
例如,传统制造业企业可以引入互联网科技,实现设备联网、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金融业与科技企业的融合金融业与科技企业的融合可以推动金融创新和服务升级。
例如,金融机构可以与科技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金融科技产品,如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5. 健康医疗产业与生物科技的融合健康医疗产业与生物科技的融合可以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医疗服务的提升。
例如,健康医疗企业可以与生物科技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新药物、医疗器械和诊断技术,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6. 视听娱乐产业与互联网内容的融合视听娱乐产业与互联网内容的融合可以实现内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例如,影视制作企业可以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将影视作品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和推广,拓展受众群体,提高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7. 教育产业与科技企业的融合教育产业与科技企业的融合可以推动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教育资源的共享。
例如,教育机构可以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在线教育平台和教育App,实现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和跨平台共享,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化IP”融合路径研究
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化IP”融合路径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业的融合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在这种融合中,“旅游+文化IP”作为两大产业领域的重要代表,也成为了当前产业融合的热门话题之一。
如何将旅游和文化IP两大产业有效融合,实现相互促进、共生共赢,已成为了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化IP”融合路径展开深入研究,分析两大产业的融合模式、发展趋势,探讨融合路径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旨在为促进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产业融合的背景与意义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领域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形成新的产业链、价值链和生产方式的过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各种产业之间的边界变得日趋模糊,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产业融合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 促进资源共享。
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能够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推动产业创新。
融合促进了不同产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有利于触发创新动力,推动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涌现。
3. 带动消费需求。
产业融合能够创造出更多元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带动消费需求。
4. 推动经济转型。
通过产业融合,能够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旅游+文化IP”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IP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市场价值,两者的融合将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研究“旅游+文化IP”融合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旅游和文化IP产业概况1. 旅游产业2. 文化IP产业文化IP,即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
文化IP产业是近年来兴起的文化产业形式之一,是依托文化产品所具有的知名度、品牌价值、影响力等形成的一种产业。
创意旅游业: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与融合——基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
基 于 产 业价 值 链 的视 角
夏 小 莉
( 吉首大学商学 院 , 湖南 , 吉首 4 6 0 ) 1 00
摘
要 :创意旅游是旅游产业 的“ 有智 ” 增长新模式 , 对促进传统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与持续发展 , 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具
有重大 的意义 。创意旅游业是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 的结果 。本文从产业融合 的基本理论和创意旅游业 的研究现状人 手, 分析 了基 于产业 价值链视角 的创意产业 与旅游产业 的互 动 一融合 机理 、 过程 , 构建 了互 动——融合 的理论模型 , 最后指 出
济 现象 , 指为 了适应 产业增 或 消 失 ” ;澳 大 利 亚 政 府 ( 0 ) 融 合 定 义 为 2 0将 0 “ 由数字 化所激 活 的服务部 门重 构” 。在我 国, 多数 学 者 从产业 之 间影响关 系 的角度 , 为产业 融合 是高 新 认
Cr a i e To rs : n e a t n a d I t g a i n o e tv u im I t r ci n n e r to f o
Cr a i e I d sr n o rs I d s r e tv n u t y a d T u im n u t y
产业融合 的思想源 于罗森伯格(oe br,9 3 , R sn e 16 ) g
— —
fo I d tyVa u an Pe s e t e r m n usr l eCh i rp c i v
XI Xi o l A a — i
(uies o ee J huU i rt,i o, u a , 10 0 C ia B s s C l g,i o nv syJ hu H n n 4 6 0 , h ) n l s ei s n
旅游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基于产业比较视角的研究
Vo . 5 No 1 12 .
匡圈
旅 游 业 与 创 意 产 业 的 融 合
《2024年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兼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兼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篇一文化产业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兼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高质量之路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经济效应,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文化产业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就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高质量路径进行深入分析。
二、文化产业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1. 文化产业的定义与特点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支持和市场的运作,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服务的产业。
其特点包括高附加值、高创新性、高融合性等。
2. 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文化资本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和文化产业价值链理论。
文化资本理论强调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产业融合理论则关注不同产业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文化产业价值链理论则关注文化产业的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过程。
三、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1.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湖南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文化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2.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尽管湖南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短缺等。
四、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高质量路径1.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湖南应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如动漫游戏、数字创意等。
同时,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2. 加强创新能力,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湖南应加强文化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3. 培养和引进人才,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湖南应加大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旅游业与房地产融合发展研究——基于价值链分析
0 引 言
方 面旅游业迅 速发展 , 另一方 面旅 游 业具 有关 联度 高 、 带 动 2 基 于价值 链 的产 业融 合微 观过程 分析 根 据波特 的价值链 概念 , 对于 服务 业而 言 , 价 值 链 是 企 能力 强等特点 , 因 此 也 广 泛 带 动 了 第 三 产 业 其 他 部 门 的 发 展, 其 中就 包 括 作 为 第 三 产 业 重 要 部 门 的 房 地 产 业 。另 外 , 业 以顾 客 需 求 为 导 向通 过 基 本 服 务 活 动 和 辅 助 服 务 活 动 创 由 于 只 有 近 年 来 我 国房 地 产 行 业 虽 发 展 迅 速 , 但 也 出 现 了 诸 如 房 地 造 出价 值 的动 态 过 程 。在 服 务 业 的 价 值 活 动 中 , 服务类 价值活 动 , 因 此不 同服务 企业 价 值链 的核 心 环节 是 产项 目开发过 度 , 出现 大量 空 置房 , 房 价 过快 增 长等 问题 。 相 关 的 服 务 活 动 。 特 别 是 近 年 来 国 家 针 对 房 地 产 开 发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问 题 出 台 无 论 是 旅 游 业 价 值 链 TV C还 是 房 地 产 业 价 值 链 R VC, 了一系列的调控 措施 , 使房地 产业 遇 到 了资金链 紧 张 , 利 润 各 类价 值活动 并非 只是进 行 简单 的 组合 , 而 是基 于 特定 的 空 间缩小等 。房 地 产业 迫 切需 要 摆 脱 困境 , 探 索 出一 条可 外 部 资源 与 环境 以及 能 力许 可 的前提 下 所 持续 发展 的健康 之路 。旅游业 和房地 产 的融 合为 房地 产业 内部动 力机制 、 有 能够 为企业创 造 价值 的括 动 与因 素 , 以及企 业 的组 织 结 的 发 展 提 供 了一 种 全 新 的 发 展 思 路 , 为 房 地 产 业 摆 脱 目前 构安排 和企业 文 化 对企 业 创造 价 值 的支 持 。因而 , 价值 链 的 困 境 提 供 了有 效 的 途 径 。 应 是相 应价值 活动组合 的一个 函数。 1 概 念 研 究 如 果 以 T表示 旅游企业价 值链 中的基本活动 环节 , T1 、 1 . 1 产 业 融 合 T2 、 T3 、 T4分别表示 旅游企业 价值链上 的各 类辅助 活动 , 则 产业就是指 一定 时 期 、 一 个 国 或 一 个 地 区 具 有 某 种 共 旅游业 的价值链 是 以上各 类 价值 活 动 的有 序集 合 , 用方 程 同特 性 的 企 业 群 或 企 业 集 合 。不 同 企 业 所 具 有 的 某 类 共 同 表 示 为 : TVC =f ( T, T1 , T2 , T 3 , T4 ) 。 的特 性就成 了划分 产业 的基 准 。融合 是 “ 朝 着 一 个 点 运 动 如 果 以 R 表 示 房 地 产 业 价 值链 中 的 核 心 活 动 环 节 , R 1 、 或者 是两个或更 多要 素 的 汇合 , 或 者 是 几 种 不 同 事 物 合 成 R 2 、 R 3 、 R4 、 R 5 、 R 6 、 R 7 、 R 8分 别 表 示 房 地 产 业 价 值 链 上 的 体” 各 类辅 助活 动 , 则 房 地 产业 的价 值 链 可 以 表 示 为 : R VC— 学术界对产 业融 合 的讨 论 , 源 于 数 字 技 术 的 出现 而 导 f ( R, R1, R2, R3, R4 , R5 , R6, R7, R8 ) 。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P a r e s h K u ma r N a r a y a n ( 2 0 0 6 ) 一 。 ( 二) 国 内文化 与旅 游 产业 融合研 究 现状
目 前, 我国学者对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 形成 了系列 的具有启发意义 的研 究成果 。杨娇 ( 2 0 0 8 ) 和李洋洋 ( 2 0 1 0 ) 研究 了两大产业融合 的基础 , 总结了其融合的模式 , 并提出一些相应 的对策和建议[ 1 1 - 1 2 。刘艳兰 ( 2 0 0 9 ) 以阳朔《 印象 ・ 刘 三姐》 为例 , 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进行 了实证分析“ 1 。 张海燕 、 王忠云( 2 0 1 0 ) 从价值链角度分析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 的过程 , 进而得出两者融合的发展路径 。鲍
2 0 世纪 9 0 年代 , 以“ 三网融合” 为代表 的产业融合现象在全球普遍 出现 , 产业融合 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
的重要 现象 , 引起传 统产 业结 构 发生 重大 改变 u 。经 过 3 0 多 年 的高 速发展 , 我 国文 化 与旅 游产 业正 在经 历着
从投资导向阶段 向创新导向阶段的过来自 , 两大产业的融合方式逐步多元 、 融合 幅面逐步拓宽 、 融合程度进一
洪杰 、 王生鹏( 2 0 1 3 ) 利用定量方法对文化与旅游产业 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 , 并引人了评价模型 。 国内外对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 , 但 目前也只是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进行
旅游管理中的旅游产业链与价值链研究
旅游管理中的旅游产业链与价值链研究旅游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蓬勃发展,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旅游管理密切相关,特别是旅游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推动旅游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旅游产业链与价值链在旅游管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一、旅游产业链的概念及构成旅游产业链是指由旅游产品供应商、旅游分销商、旅游关联企业、旅游服务提供商及旅游消费者等一系列旅游产业主体组成的产业链条。
旅游产业链的构成主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基本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供应商、旅游分销商及旅游服务提供商等环节。
1. 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是旅游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包括自然景区、文化景点、旅游城市等旅游资源,旅游目的地的美丽风景和独特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2. 旅游供应商旅游供应商是指提供具体旅游产品的企业或机构,他们可以是酒店、旅行社、导游服务等,旅游供应商通过提供旅游商品或服务,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3. 旅游分销商旅游分销商是将旅游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再分销的企业,例如在线旅行社、旅游平台等,他们通过市场推广和销售手段,将旅游产品推广给旅游者。
4. 旅游服务提供商旅游服务提供商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的企业或个人,例如景区导游、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他们通过提供与旅游活动相关的服务,使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更加完善。
5. 旅游消费者旅游消费者是旅游产业链的终端,他们是旅游产业链运作的动力,通过购买旅游产品和享受旅游服务,满足其旅游需求。
二、旅游价值链的概念及作用旅游价值链是指在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上,通过附加值创造和分配,实现旅游产品的提升和旅游效益的最大化。
旅游价值链的研究旨在发现和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和创新能力。
旅游价值链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 旅游项目策划和设计旅游项目策划和设计是旅游价值链的起始环节,通过对旅游目的地资源的评估和分析,确定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并进行项目规划和设计。
2024年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心得体会范例(2篇)
2024年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心得体会范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纷纷探索创新,推动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参加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后,我深受启发,下面就我对此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首先是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文化和旅游产业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旅游产业以景区、景点为载体,而景区的特色和文化内涵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如果景区缺乏独特的文化元素,就难以形成特色,也就难以吸引游客。
而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的推动,旅游为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因此,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两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是产业融合的特点和优势。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多元化、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多元化指的是通过将不同的文化元素和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创新性指的是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创新旅游体验和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综合性指的是将文化、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相融合,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这些特点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可以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文化的传播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
接着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各地的经验和做法,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路径和模式。
比如,一些地方通过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
另外,一些地方通过布局文旅产业集群,优化产业链条,实现各类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此外,文化+旅游+科技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新科技和新技术,提升旅游体验和服务质量,推动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
综合来看,有多样化的路径和模式可供选择,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然后是政策支持和机制创新。
会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就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机制创新。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途径研究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途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途径。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介绍了文化旅游融合的概念和特点,然后提出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旅游活动的创新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以及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等途径。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为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关键词】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文化旅游活动创新、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人才培养、研究成果、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已成为各国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文化旅游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文化产业的附加值。
目前文化旅游融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旅游活动缺乏创新等。
有必要对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途径进行研究,以推动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是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可以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水平,丰富旅游体验,满足人们对于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需求。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对于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度融合,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推动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升级,引领旅游市场的潮流和方向。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壮大,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文化旅游融合的概念和特点文化旅游融合是指将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相结合,通过共同发展和互相促进,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文化旅游融合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文化融合:文化旅游融合不仅是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融合,更体现了全球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及产业链构建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及产业链构建作者:张广海,孙春兰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2期摘要: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物。
首先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条件;然后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两个产业融合的过程;最后通过对文化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的接通和延伸,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链。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投入产出表;产业融合;产业链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52-03一、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目前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论述。
徐群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文化中留存下来进入旅游市场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主要指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宗教民俗设施以及有关的风土民情、民俗礼仪[1]。
龚绍方指出,文化旅游产业化就是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市场主体的企业化、系统化、市场化、规模化基础性产业运动[2]。
万圭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为核心,带动饮食、交通、娱乐、旅游产品等一系列商业活动配套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产业群[3]。
李云涛认为,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指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
邵金萍从文化和旅游的本质着手,认为文化旅游产业就是以文化为内容、以旅游为依托的综合性产业[4]。
根据2004年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把旅游业归于文化产业圈层结构的外围层,这说明现代旅游业越来越成为文化旅游业。
有的学者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分支,还有学者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这样的分歧主要是因为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旅游产业的内涵和外延还模糊不清。
然而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将文化旅游产业纳入到文化产业或是旅游产业。
它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渗透交叉的产业,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产业融合的结果。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关联分析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它的发展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或其他产业的支持,同时也会带动它们的发展。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作者:张鸣纪月华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0期摘要:文化产业对旅游业产生渗透、拓展与深化的作用,促进传统旅游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方向转型;旅游业则对文化产业产生支撑、引导、强化的作用,延长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和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
两者通过技术、产品、组织和市场融合实现产业融合。
当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尚停留在自发结合的初级阶段,存在资源依赖型特征明显、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和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需要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向更高层面深度融合。
关键词:旅游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承德市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223-05文化和旅游具有本质的内在关联性,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效益凸显[1]。
一方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现代社会完全没有文化追求的旅游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难以为继的;文化产业对旅游业产生渗透、拓展与深化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以其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品牌影响力、永续更新性等特点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值点,促进传统旅游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方向转型。
另一方面,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作为一个产业,文化不是孤立的,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常常也是旅游胜地,其效益的体现往往与旅游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旅游业对文化产业产生支撑、引导、强化的作用,延长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和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两者融合发展具有诸多的契合点,在产品、市场、品牌、宣传营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相互交叠的部分。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如果能紧密结合起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会更加明显。
那么,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尤为重要。
本文在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承德案例,探讨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对策思路,以此窥见一斑。
文化产业研究现状、特点和趋势——《文化创意产业》(2018—2021)选载论文分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第61-72页文化产业研究现状、特点和趋势——《文化创意产业》(2018—2021)选载论文分析闫烁祁述裕摘要: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8—2021)选载论文看,2018—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呈现出研究主题多元、研究行业细化、来源期刊集中、作者单位相对稳定等特点。
从研究内容来看,数字文化产业及新业态研究、区域文化产业及空间布局研究、文化产业政策与管理研究、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理念与范式等构成了近四年文化产业研究的主要内容。
各类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的使用,使文化产业研究内容更加广泛、研究视角更为多样。
总的来看,文化产业研究与实践的联系愈发紧密,研究内容趋于精细化,跨学科研究更为频繁。
未来文化产业研究应着眼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拓宽视野,实现文化产业研究均衡发展。
关键词:数字文化产业;区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研究范式DOI: 10.19836/ki.37-1100/c.2023.03.007基于2018—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转载论文,对这四年间我国文化产业研究进行系统梳理,通过提炼其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力求全面展示这一时段的研究成果,以期把握这四年研究特点和趋势,为今后文化产业研究提供参照。
在样本选取上,主要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转载的论文为研究样本①。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公认的权威性刊物,每年收录文化产业相关论文1300多篇,其中在《文化创意产业》(双月刊)刊出的,每年约60篇。
2018—2021年,《文化创意产业》共收录论文228篇,平均22篇相关论文中有1篇能入选《文化创意产业》,与人大复印资料平均选载率基本持平。
作为二次文献刊物,《文化创意产业》长期关注国内文化产业研究,收录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基本状况。
浅谈旅游产业价值链延伸发展
浅谈旅游产业价值链延伸发展旅游产业一直是全球各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它不仅可以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还能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且对当地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的多样化需求,需要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旅游产业的价值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一、旅游产业价值链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可以理解为旅游活动所涉及的一系列环节,从旅游产品的开发到旅游目的地的推广和旅游服务的实施,再到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和体验,最终形成了旅游产业的完整链条。
在这条链条上,涉及到了旅游企业、旅游景区、酒店、餐饮、交通、零售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旅游产业生态系统。
二、价值链延伸传统的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即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服务提供商居于价值链的最前端,而其他环节相对较弱。
但是随着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体验的提升,旅游产业的价值链也需要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价值链延伸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旅游产品价值链的延伸可以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
传统旅游产品主要以景区、酒店等为主,而通过价值链的延伸,可以将餐饮、购物、娱乐等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2. 提升旅游服务价值链的延伸也可以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
传统的旅游服务主要以导游、接待等为主,而通过价值链的延伸,可以将旅游定制、私人导游、特色体验等服务融入到旅游产品中,提升了旅游服务的专业性和个性化,增强了消费者的体验感。
3.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价值链的延伸也会对相关产业产生影响。
通过将文化创意、体育健身、医疗养生等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融合和互动,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三、价值链延伸的实践案例目前,国内外旅游产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发展。
国内一些知名旅游企业通过与体育、文化、健康等领域的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融合多元元素的旅游产品,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创新性、高附加值和高融合性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自身发展迅速,更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活力。
本文旨在探讨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以期为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将首先概述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然后详细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接着深入探讨四大融合发展路径,包括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环境推动和文化资源整合,最后对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其理论基础源于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主要包括产业融合理论、创意经济理论、文化产业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产业融合理论指出,随着技术进步和管制放松,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市场结构。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这种融合现象尤为明显,如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传媒产业等产生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态。
创意经济理论强调创意和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该理论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创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富有创意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整个经济体系的创意含量和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理论则关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文化价值的实现。
该理论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挖掘和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价值的最大化,进而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下旅游业竞争力识别及评价思路——以四川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为例
Tourism旅游经济 2012年6月151产业融合下旅游业竞争力识别及评价思路研究——以四川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为例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赵琳昕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杜钊摘 要:本文基于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结合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实际情况,对四川省旅游业的竞争力识别及评价思路进行了探究,结论如下: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旅游产业链的模块化趋势加强,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与文化产业融合趋势明显,对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价要建立在动态的技术和管理创新基础上,并充分考虑潜在的产业竞争力指标和外部环境竞争力要素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融合 旅游业竞争力 识别 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b)-151-0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更强调从地方实际出发,追求适度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融合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功能性媒介作用于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这些具体功能进行分析,进而构建旅游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新视角,可以完善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动力。
因此,鉴于文化在当前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本文将基于当前对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实际情况,探讨四川旅游业发展中的消费需求升级、产业链整合因素对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影响,以期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为旅游业竞争力研究开辟新的视角,并为当前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评价思路提供一定的借鉴。
1 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1.1 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产业融合指的是不同产业或者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进而在技术、制度创新基础上形成一体化新型产业形态的过程,是产业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融合具体分为三类:即产业的渗透、交叉和重组。
国外对产业融合的研究比较早,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作用以及产业融合下产业的发展问题等,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对基于实证分析的我国的产业融合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系统逻辑架构研究
学术探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4年第2期(总第291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1021);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444)作者简介:明庆忠(1963—),男,湖北黄冈人,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刘安乐(1988—),男,湖北黄冈人,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祁苑玲(1972—),女,云南腾冲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旅游产业政策研究;晏 雄(1971—),男,云南曲靖人,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旅游、跨文化管理研究;陈 刚(1963—),男,重庆人,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旅融合与旅游人类学研究。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系统逻辑架构研究明庆忠1,刘安乐2,祁苑玲3,晏 雄4,陈 刚5(1.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1;2.六盘水师范学院 旅游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3.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0504;4 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5 云南财经大学 经济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1)摘要:文章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视角、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与内在要求为研究起点,分析文化和旅游深度的融合价值与内在要求,提出其系统逻辑框架。
文章认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三大逻辑体系可以分解为理论逻辑、发展逻辑和支持逻辑。
理论逻辑是揭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多层级、多阶段共演型系统;发展逻辑是探索和创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与运行机制;支撑逻辑是强化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治理体系、保障体系及发展策略。
内在机理—现代产业体系及运行—综合治理与保障体系及发展策略是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系统研究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链与产业链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地研究——以
为例旅游管理
价值链与产业链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地研究——以为例
张正兵
文化与旅游产业存在着天然地耦合性与相关性,以文化提升旅游品味,旅游彰显文化底蕴,但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脱节”问题.通过分析当前苏州市姑苏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地现状,从价值链和产业链地角度剖析两者地路径,最终提出发展两者融合地建议,为苏州姑苏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提供建设性地帮助.
一、研究背景
苏州作为中国著名地历史文化名城,以“小桥流水人家”地生活方式与苏州园林地典雅闻名于世.近年来,苏州市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地发展,通过进行三区合一,成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文化名城保护区来保护老城区地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打造苏州地文化旅游高地,推进苏州经济发展地新常态.
二、文献综述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与经济而言地,是指人类一切地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地总称,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地概念.由此引生出来地文化产业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地产业活动,包括一切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地文化需要作为目标,以文化意义本身地创作与销售等一切商业活动.
因为研究地角度不同,对于文化旅游地定义千差万别.但在研究地过程中应明确认识到,文化旅游不是一种产品,也区别于旅游文化地概念.在文化旅游中,文化应该是关键,旅游是形式,它应该运用经营者创造地文化来作为消费地内容,
使得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旅游地体验.在当前地发展过程中,只谈两者地融合已不再是重点,应该探究两者如何进行相互促进地手段,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真正发挥文化提升旅游地品味,旅游彰显文化底蕴地作用.
三、价值链、产业链角度下苏州姑苏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地路径探究
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地路径选择上,很多学者指出了多样化地措施,也从各个角度阐明了各自地方法,这里主要先从价值链地角度分析.文化旅游产业地融合实质上是打破原先文化产业价值链和旅游产业价值链“两张皮”地格局,然后进行新地重组和整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自身地价值增值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地耦合性和关联性,延伸原有地价值链,囊括原有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地价值增值环节.
具体地对于姑苏区来说,一方面,发挥旅游和文化资源,在传统地旅游资源上,发挥苏州吴地文化地特色,将苏式文化中地精致、小桥流水是生活方式、昆曲、苏绣等文化融入到旅游中,如留园近期推出地“留园寻梦”活动,通过艺术表演、手工艺展示、场景布置和演员互动等元素,让游客穿越历史,体验古人地慢生活情调与吴文化风韵场景.凸显出古韵风情,园林之意,使得传统地旅游景点焕发出新地活力.就目前苏州地文化旅游融合来说,由于产业发展自身地规律和特点,以及当前地大环境,文化与旅游产业地融合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或者说是业态上地复合,没有真正达到成熟阶段,文化与旅游融合带来新地增长极或增长点效果有待进一步挖掘,也是今后研究地重点.
通过价值链和产业地分析,得出了对苏州姑苏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地路径探索,主要是发展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开创新地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挥聚合效应. 四、对苏州姑苏区发展旅游经济地思考
第一,旅游产业是一个产业集群,由多种产业组成,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苏州姑苏区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要认识到注意“产业集群”地打造,不仅仅是在姑苏区范围内,而是要跨越地理界限,在苏州大市区内与其他地景区形成“古城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游、太湖生态休闲游”,与周边地周庄、同里、木渎、甪直等形成产业链、产业带,必要地时候还要与杭州、上海、无锡、南京等周边城市合作,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路线,延生产业价值链,形成旅游地联动效应,而不仅仅是竞争关系,构建苏州与这些城市地竞合关系.
第二,在这次姑苏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政府发挥了巨大地作用,但政府不能包办一切,主要还是依靠市场地力量,调动企业地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是市场地细胞,政府在市场中地作用是政策性指导和制度保障,主要是推进资源地整合,加快促进旅游部门地规划和品牌地建设地步伐.所以,在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中,政府要“以文兴旅、以旅促商、以商养文”,使得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很好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在文化旅游建设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精心规划,用文化底蕴塑造古城风貌,处理好环境、民生、经济效益地关系,协调发展.
五、对文化旅游发展融合研究地展望
该研究主要是基于产业链和价值链角度对苏州姑苏区文化旅游融合进行地分析,但仅局限于定性地角度,缺乏相关地定量研究和具体地实证分析,在后面地研究中,会进一步加强在定量地研究,在建立苏州姑苏区文化旅游融合地评价指标体系上也是后期研究地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