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

————————————————————————————————作者:————————————————————————————————日期:

岂梦光寻宝记〉ipad版面

〈岂梦光寻宝记〉ipad图标

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子越来越发达,随之出现了新型的电子图书。

电子图书作为互联网时代,人类文明、文化、科技、思想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子图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可查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书单一国家市场。2009年中国电子书出货量达382万台,2010年上半年出货量占全球总量超两成,仅次于美国,全年预计可达910万台!

电子书特点:

方便性,可搜寻内容,改变字体大小及字型。

容量大,随时可网络下载,不受地域限制,省去舟车劳顿之苦。

降低图书成本,价格便宜。

设计精美,灵活多样,有多媒体功能。

节省保存书本所需空间。

电子书实现了产品零库存,全球同步发行,购买方便快捷。

节省纸张,减轻地球负担,零树木砍伐量,真正的环保低碳。

分类

一电子图书对传统出版行业的影响电子图书对传统的出版行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出版生产流程,在组稿、编辑和印刷等方面更具有优越性。数字时代的“组稿”不是简单地组稿或约稿,其介质也不是传统的纸质稿件,而是数字化内容的组织或创作。在数字出版中,传统意义上的“交稿”环节淡化了,因为可以方便地复制,作者和编辑人员不需要针对稿件进行交替地审读和修改,可以同步或交互地对数字内容进行组织和编写。数字技术使出版信息由文字和静态图片扩展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要求编辑流程不能仅仅局限于审读和校对,还要包括软件的测试和评价。数字出版物的随机检索增加了出版物的交互性,加之信息的海量存储增强了信息传播的能力,可以随机检索的海量信息,突破了纸张版面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编辑的工作量。数字出版对印制流程的影响有两个层次: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方便快捷、批量小。数码印刷技术的成熟真正实现了按需印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市场、客户的需求完成印刷任务。其次,数字出版使出版载体从有形到无形,印刷流程甚至消失了。在音像出版中,磁带了取代唱片。在电子出版中,光盘已成为主要载体。在网络出版的整个过程中,信息是以数字

化形式保存和传播的。网络出版通过数字化的“复制”取代了“印刷”,传统意义上的印刷环节被省略。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给出版业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技术上看,传统出版物上的内容可以比较容易地转化为数字形式,出版的发展空间以新的形式得到拓展,同时互联网等新媒体又不是简单地代替传统出版物,而是开拓、满足了读者的新需求,而且互联网还会拓展传统出版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因此,网络为出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传播史看,新媒体的诞生对传统媒体往往具有包容性,各类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相当时期内,数字媒体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会共存。从发展趋势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呈现出融合共生、互补互动发展的趋势。

二、中国电子图书市场存在的问题1.数字出版尚未形成具备经济规模的商业模式

数字出版产业在产品内容与种类上形成了规模,但还远没有形成经济规模。在产业链上游,数字厂商对数字出版期待过高,传统出版单位态度相对漠然;在产业链的下游,电子图书等的营销过于依赖机构消费者,B2C领域的爆发式增长仍然是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最大的期望。

2.传统出版单位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目前,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然而出版单位和新闻单位自主研发的却很少。这主要是由于新闻出版业多年从事的主要是内容生产,传统的编审校已成为习惯性工作。出版单位的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都集中到业务方向上,对于技术的研发投入和积累都非常少,仅有的技术人员也多半是负责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对于与主板业相关的高新技术研发严重缺失规划和投入。

3.数字内容资源编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由于相关规定对数字出版内容编辑职能语焉不详,所以数字内容提供商对于自身的编审职能缺乏认识和重视。他们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也自然乐得将编审环节能简则简。能进行自我编审规范的数字内容提供企业少之又少,编审缺位已然成为一个行业通病。编审缺位主要表现为编审环节简略、编审队伍的专业性不强等。

当然,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决定了数字内容提供商要对作品进行类似于传统出版渠道的编审环节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发布的数字内容可以完全脱离编审环节,尤其是在避免基础性错误和发掘有价值的作品等方面,编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仍然脱节

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无论从市场还是技术领域都获得了极

大的发展,而数字出版人才对于当今出版企业来说越来越成为企业转型的密钥。但是,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的数字出版人才严重匮乏,我们对数字出版的准备严重不足,我们的出版教育与出版产业严重脱节。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数字出版企业在实践操作中的新数字技术是由国外一些公司提供支持的,而出版企业本身对国内已有出版专业的高校信任度不高,缺乏合作,并且由于高校老师多是转专业的师资来源配置,导致与业界的联系较为薄弱,使数字出版教育与业界发展不能同步,因此造成严重的产、学、研结合度的断裂,为以后的发展中由于人才的参差不齐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埋下了隐患。5.版权问题依然面临挑战

3G时代的版权保护面临极大挑战首先是因为部分网民缺乏尊重权利人劳动成果、自觉抵制盗版的意识。另一方面,版权权利人也缺乏应有的自我维权意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网络侵权案件面临取证难、认定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权利人往往对侵权行为采取放任或无可奈何的态度。部分权利人甚至默许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网站盗版使用自己的作品,以此提高自身知名度,助长了网络侵权行为。

6.体制机制改革仍需继续推进

数字出版产业的飞速发展,致使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有些滞后。从互联网期刊出版方面看,在我国期刊出版政府许可制度之下,网络期刊没有国家标准刊号无法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国家应尽快制定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