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青岛版上册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
一、教学内容:
11-20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是打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
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
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多种想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
信息窗的情境取自于真实的素材,是一幅小学生在给海鸥喂食的场面。
通过观察,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展开对11—20各数的认识。
在认识11-20各数时,结合摆弄学具和计数器,先学11,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基本的内容,再认识11-20各数。
借助从画面提出的“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岩石上现在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引出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学习。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些内容有意识安排在练习中学习和扩展。
如在自主练习中,设计有“按顺序写数”,进一步学习数的顺序;“填<、>或=”让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估一估两堆共有
多少块糖”渗透估算,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
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的读写
难点: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关键:能正确日算十加几、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
五.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和措施:
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为)的计算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探索算法,并通过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养成遇问题积极尝试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感受11—20各数的大小,并会用数描述具体事物。
单元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创设情境——观察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应用拓展知识面——思路来反举
采取措施:
1、充分展示情境图,让学生从有趣的情境图中观察发现数学信息,并能把数学信息编成小数学故事,讲给大家听,培养学生观察,口语表达能力。
2、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形成数的概念。
3、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养成遇到问题积极尝试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六.单元教学准备:
情景图、小棒、计数器
七、本单元建议课时数:6课时。
八.单元实践活动:
回家抓一把糖果估一估,数一数和爸爸妈妈进行比赛。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海鸥回来了数11—20各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信息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数20以内的数。
2、进一步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设计:
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观察66页信息窗,说出图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什么(预习指导:说给爸爸妈妈听, 按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海滩上有()只海鸥
用木块摆一摆,十个一就是一个() 11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你知道吗?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3、解决问题二:仔细观察信息窗,数一数一共有()个小朋友。
4、解决问题三:仔细观察信息窗,数一数礁石上有()只海鸥。
5、你知道吗?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
(预习指导:用小棒表示小朋友和海鸥,摆一摆、数一数,十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三、试一试。
1、一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
2、“11”十位上的“1”表示()
3、16里面有()
4、有2个十,就在()位上写2。
5、比14大,比16小的数是()。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介绍背景:市南区发起“挽留海鸥”的活动,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不久“海鸥回来了”,让我们去看看现在海边的美景,怎么样?
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完整。
)
3、你们看图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充分提问。
)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11-20各数
根据提出的问题,数出自己喜欢物体的个数。
(学生说说数的办法。
)学生数出并回答,师随机板书此数
继续解决其它关于数数的问题,学习11-20各数的数法。
让学生把图中的数数全,把图中提到的各种信息展示完整。
2、动手操作,认识数位
(1)怎样才能把数数的更准确呢?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摆小棒学习数“沙滩上有几只海鸥?”(用小棒表示海鸥)
(2)引导学生把其中10根捆成一捆,强调10个一是一个十,让学生初步体会十进制,体会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一捆小棒加一根就是11,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
一捆加两根就是12,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
接着让学生按这种方法摆出11-20各数,知道2个十是20。
(4)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教师说明: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
11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呢?指学生试拨。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畅所欲言,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用到11-20各数吗?”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教科书第78页的第2题:写一写,画一画
这是一道巩固数位知识的练习题,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画?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
2、教科书第78页第3题:按顺序写数。
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对20以内数的排序练习:
(1)从小到大
(2)从大到小
3、教科书第79页第7题:数学游戏
先给学生解释清楚几个名词:大、小、大得多、小得多、差不多。
讲清楚规则后,让学生同位合作游戏。
五、限时作业
一、【基础平台】写一写
二、【能力检测】摆一摆,填一填
三、【拓展应用】画一画
第二课时海鸥回来了十几加几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0页十几加几的题及加法名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学会十几加几(不进位加)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的意识。
3、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初步的数感。
4、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过程。
5、使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树立优化思想。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或者方块。
教师准备挂图。
预习设计;
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观察70页信息窗,说出图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摆小棒、算一算: 12+3=
2、你想知道吗?
在加法算式12+3=15中,12叫(),3叫(),15叫()。
三、试一试。
2+3= 5+4= 6+3= 7+2=
12+3= 15+4= 16+3= 7+12=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海鸥图,同学们根据图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没解决的我们暂存再问题口袋内,我们今天继续解决。
小黑板展示问题口袋内容,筛选出“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怎样列式?”(12+3)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算式:12+3
(1)你想怎么算?
(2)小组内交流(选出小组长,安排好发言的顺序,使学生学会倾听)
(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的人,口述算法及优点)
(4)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以上那种方法,更简便一些,适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操作过程。
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
2、算一算:3+12=
(1)这道题与上题有什么不同?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小组里说思路.
(3)口算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
3、你还能提出哪些类似的问题?并解决。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这些知识,例如:小明的姐姐今年12岁,三年之后,姐姐是几岁?
学生独立思考,最后集体交流。
你能试着举出这样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四、巩固练习
1、同桌出题,相互解答。
2、做一做自主练习的1题中的加法题,并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说说算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谈谈这节课学习的感受。
第三课时海鸥回来了十几加几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81页1、2、6、8题及新课堂练习
教学目的:
巩固练习十几加几的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两堆小棒
(1)学生先估计一共有几根小棒?
(2)请学生数出两对小棒各有几根?
(3)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让学生估计“一盒没有用过的可以粉笔有几枝?全班有女生几人?男生几人?”
3、课本81、82页2题
看图列算式,这是本节课所学计算的运用。
联系时,让学生先说明图意,在列出算式。
这样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课本82页6题
都是“十几加几”的十几运用。
联系时,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图中有那些数学信息和问题,在独立解决。
通过这样的一道练习题,对教材中的“你说我讲”进行补充,也让学生在联系中进一步熟悉十几这样数的组成。
5、第8题
先计算,后找规律。
10+111+212+313+414+5
观察算式及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6、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第四课时海鸥回来了十几减几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82页十几减几及减法算式的名称.
教学目的:
1、结合现实情境,学会十几减几不退位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的意识。
3、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过程。
4、使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树立优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你看图提出减法问题吗?”
(原来有几只海鸥?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怎么列式?引出今天要解答的问题。
)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筛选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岩石上现有几只海鸥?”(17-4)
(1)你想怎么算?
(2)小组内交流(选出小组长,安排好发言的顺序,使学生学会倾听。
)(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的人,口述算法及优点)
(4)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以上那种方法,更简便一些,适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操作过程。
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
2、算一算:17-4
(1)学生独立解答。
(2)同桌交流做法。
3、你还能提出哪些类似的问题?并解决。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情景?学生说说,教师鼓励学生要自己解答,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先放进问题口袋。
4、学习减法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尝试让学生自己说,说不出的老师可以讲解。
学生随便说一个减法算式,其他同学指明各个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口算比赛。
教师出示口算题目,比一比再限定的时间内谁做的既快又对。
四、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海鸥回来了十几减几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页自主练习第3、7、9,聪明的小屋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十几减几的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操作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摆一摆
1、先摆小棒,再计算。
(1)师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6根,再从中去掉5根
(2)学生说说怎么去的?
(3)学生独立解答。
2、根据算式:19-2
(1)学生自己摆小棒解答。
(2)同桌交流算法。
二、自主练习:
1、先做题,后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9-9= 19-8= 19-7= 19-6= 19-5= 19-4=
在教学此题时,要引导学生用被减数,减数,差这样的数学术语来讲述规律问题。
2、请你写出得数是15的减法算式
19-4 18-3 17-2 16-1 15-0
在教学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怎样写既不遗漏,又不麻烦。
3、课本82页第7题
(1)学生看图讲故事
(2)根据故事列算式
(3)集体交流意见。
4、课本83页第9题,综合练习。
以组为单位由一人任选数字卡片,其它人分别说出这个数的组成和得数是这个数的算式。
依次轮流进行。
三、走进聪明小屋
找出与其它数不同的数,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
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第2组答案不唯一。
四、限时作业
一、【基础平台】数一数,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二、【能力检测】
1、根据图意,将算式补充完整。
2、算一算
三、【拓展应用】
写算式
________ =15 __________=15
第六课时移多补少
教学内容:
第85页移多补少问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移多补少”的方法,体会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相等的情况,如:我们班人数比二(1)班人数多,苹果的个数比梨的个数多,等等。
有时为了需要,就要把这些不相等的,同学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吗?
二、探索方法:
1、教学例1
①出示:小华有10张画片,小红又4张画片,小华再给小红多少张,她俩的画片张数相等?
②生齐读题、思考
③引导生分析:题中说小华有10张图片,小红又4张画片,可以用图示来表示:
板书:小华:○○○○○○○○○○
小红:○○○○
师:要使她俩的画片张数一样多,必须把小华的画片送给小红一部分。
提问:小华比小红多几张?这些是不是都送给小红呢?该怎么办呢?
(此处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多出来几个,要把多出来的再分成两份,这两份还要同样多,学生懂得了这个道理,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④生讨论
交流,指名说
⑤师:小华要把多的6张平均分给她俩,所以给3张就行了。
⑥让学生试列式,订正。
⑦回顾解题思路、
师:小红的画片多,是把多的都送给小红吗?应该怎么办?
3、试一试
出示:哥哥和弟弟各有一些巧克力,哥哥比弟弟多12块,要使两人的巧克力一样多,哥哥应给弟弟多少块?
⑴让学生读题
⑵思考后,回答
三、小结
师:怎样移多补少?
(师总结:把多出来的分一半给少的,多2移1,多4移2,多6移3,多8移4,多10移5)
四、练习
1、天空中飞来了两排大雁,前排右6只,后排有10只,怎样才能使两排大雁相等?
让生独立做,订正
2、两篮鸡蛋,第一篮比第二篮多16个,从第一篮拿出几个放进第二篮,两篮鸡蛋的个数正好就同样多?
让学生独立说说如何思考的,订正。
五、限时作业
1、小朋友乘车去春游,第一辆车上坐了42个小朋友,第二辆车上坐了48个小朋友,使两辆车上的人数相等,应该怎么办?
2、甲借给乙2本书后,两人的书就同样多,乙比甲少多少本?
单元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充分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数数,掌握数的组成。
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图象、操作等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
念。
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掌握数的组成。
这样的操作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数形结合”、“情理互促”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习10以内数的方法,自主学习11—20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一方面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总之,整节课中,我倡导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上进心。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促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