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我市大数据中心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创建我市大数据中心的建议
21世纪以来,我市与先进世界同步,电信网络、电子政务有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青岛国际大都市”形成概念以后,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建设得到了全面提升。办公、物流、财会、用户管理等越来越多的信息应用系统不断的涌现与创新。信息化建设正经历着以技术中心向数据中心的快速转变,这一转变也无形加速了各行业信息壁垒的瓦解。信息化建设向深层次、大面积的数据应用为中心的方向转变已势在所迫,面向各要素的数据中心,对部门行业数据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并对数据进行多维、智能分析,为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服务精准化、高效化,最终实现服务一体化。为此,建议如下:
1、建立高端人材班子设立数据平台机构,整合全市信息资源;运用云计算手段,综合全市数据交换、数据对比、数据服务等技术,构建全市网状覆盖的具有公共服务、公共决策、公共保障的统一规范,完整高效,面向实际应用与数据服务的大数据中心平台,建立共享体系,带动发展数据企业,提倡有偿服务,提高数据价值,发展有前瞻性、功能性、权威性的评估信息行业。
世界互联网数据每年增长50%,每两年翻一番,而且世界上90%的数据是近几年才产生的。数据并非单纯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譬如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无数的数据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
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也产生海量的数据流和数据链。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就是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与分析,它的“廉价、迅速、优化”三方面的综合成本是最优的。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加工,后而达到数据的增值。
2、打造完善政务工作中的企业、财务、人员等各系统数据交换平台体系,减少相互保护,信息杂乱的无序现象,确保数据中心数据的动态更新。
信息整合需要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以电子政务大数据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务基础数据的整合共享,包括人口、地理、法人、信用、财税、行政设施、城市监控等,使政务大数据中心真正成为全市各部门业务协同和业务共享的有力支撑,实现我市经济工作和政务管理的创新应用。
3、构建基于数据中心的数据对比体系与数据服务体系,使数据中心的资源标准化、规范化并享有平台的权威性。
利用我市先有的信息基础设施,结合大青岛的国家传感网体系、智慧城、云计算城市等规划与建设内容,以应用需求为牵引,打破部门利益壁垒,统一整合信息资源,为未来更多行业应用数据提供廉优服务平台。
在此基础上,构建弹性、动态、可靠、高效化的计算,存储组建网络资源池,为上层的数据融合及业务应用提供基础与理论支撑。
4、建立数据中心的即席查询、统计报表、多维分析等数据
应用,为市直、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信息查询、报表和决策依据。
数据服务是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目的,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深入融合全市政务数据,形成几大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各种政务数据相关链的综合性大数据系统,并提供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应用系统,通过文字图片和服务化封装,为各部门、各行各业提供优质咨询、信息产品服务。
统一的电子政务和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以后,政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系统会几倍于传统手段的运营效率。从而实现对全市业务系统进行动态管理、配置、监控和布置,并达到按需配置,随需服务的高效、节能状态。
在组织结构上,打破各部门的利益壁垒,大数据中心建设需要跨门部、跨行业合作,市级层面要有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力度、参与各部门的技术分工,研究制定政务大数据的顶层设计、技术方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
在政策机制上,为保障大数据中心的可行性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各种有效的推进政策,包括依托政务大数据中心的信息项目立项、审批制度,数据交换、共享管理办法、大数据中心的运营管理办法等等。
在资金保障上,一是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并通过数据应用和拓展资源来实现项目的回报和增值;二是政府应保证项目投资费用的封闭性,从战略角度确保项目的真正实施。
5、构建安全保护体系、探索数据管理方法,实现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营,最大效用地为现代政务和现代社会服务。
这需要技术的突破与保障,由于缺乏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可鉴经验,需要了解关键技术节点上的成熟度,可以外派学习和观摩,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兼具实用性、前瞻性、可行性的防侵、防盗的技术方案。
通过探索与磨合,相信我们会在信息共享、信息安全、数据挖掘与采集上创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来,确保大数据项目的顺利实施,让其对我市党务建设、政府管理、企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有推波助澜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