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关于动量定理的所有公式
动量定律公式
![动量定律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b7e9b3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c.png)
动量定律公式动量定律是物理学中一条基础而重要的定律,它涉及到力、时间和动量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理解和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详细解读动量定律的公式,探讨其背后的物理含义,并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一、动量定律的公式表达动量定律的公式可以表达为:FΔt = mΔv。
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Δt表示力的作用时间,m为物体的质量,Δv则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动量的变化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
二、公式的物理意义1. 力与时间的累积效应公式FΔt体现了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
当一个力持续作用在物体上一段时间时,它会对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还取决于力的作用时间。
即使一个力很小,但如果它持续作用足够长的时间,也能对物体产生显著的影响。
2. 质量对动量变化的影响公式中的mΔv表示物体的动量变化。
质量m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它决定了物体对外部力的抵抗能力。
当物体受到相同的合外力作用时,质量较大的物体其速度变化较小,即动量变化较小;而质量较小的物体则更容易改变速度,即动量变化较大。
3. 动量变化的矢量性需要注意的是,动量是一个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因此,动量定律公式中的Δv不仅表示速度大小的变化,还包括速度方向的变化。
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方向时,即使速度大小不变,物体的动量也会发生变化。
三、动量定律的应用实例1. 碰撞问题在碰撞问题中,动量定律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物体的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通过应用动量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变化以及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冲量。
2. 火箭推进火箭推进是动量定律在工程领域的一个典型应用。
火箭通过喷射燃料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来获得推力,这种推力是火箭与喷射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根据动量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火箭在给定推力作用下的速度变化以及所需的燃料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全集) 八、动量与能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全集) 八、动量与能量](https://img.taocdn.com/s3/m/7aa154a9a0116c175f0e48a5.png)
八、动量与能量1.动量 2.机械能1.两个“定理”(1)动量定理:F ·t =Δp 矢量式 (力F 在时间t 上积累,影响物体的动量p )(2)动能定理:F ·s =ΔE k 标量式 (力F 在空间s 上积累,影响物体的动能E k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一样,都是以单个物体为研究对象.但所描述的物理内容差别极大.动量定理数学表达式:F 合·t =Δp ,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作用效果——使动量变化;该式是矢量式,即在冲量方向上产生动量的变化.例如,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v 0与竖直方向成θ角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与水平面的接触时间为Δt ,弹起时速度大小仍为v 0且与竖直方向仍成θ角,如图所示.则在Δt 内: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可见小球所受冲量是在竖直方向上,因此,小球的动量变化只能在竖直方向上.有如下的方程:F ′击·Δt -mg Δt =mv 0cos θ-(-mv 0cos θ)小球水平方向上无冲量作用,从图中可见小球水平方向动量不变.综上所述,在应用动量定理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其矢量性.应用动能定理时就无需作这方面考虑了.Δt 内应用动能定理列方程:W 合=m υ02/2-m υ02 /2 =02.两个“定律”(1)动量守恒定律:适用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公式:m 1v 1+m 2v 2=m 1v 1′+m 2v 2 ′或 p =p ′(2)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公式:E k2+E p2=E k1+E p1 或 ΔE p = -ΔE k3.动量守恒定律与动量定理的关系一、知识网络二、画龙点睛 规律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m 1v 1+m 2v 2=m 1v 1′+m 2v 2′,可由动量定理推导得出. 如图所示,分别以m 1和m 2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F 1Δt = m 1v 1′- m 1v 1 ①F 2Δt = m 2v 2′- m 2v 2 ②F 1=-F 2 ③∴ m 1v 1+m 2v 2=m 1v 1′+m 2v 2′ 可见,动量守恒定律数学表达式是动量定理的综合解.动量定理可以解决动量守恒问题,只是较麻烦一些.因此,不能将这两个物理规律孤立起来.4.动能定理与能量守恒定律关系——理解“摩擦生热”(Q =f ·Δs )设质量为m 2的板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υ2运动,质量为m 1的物块以速度υ1在板上同向运动,且υ1>υ2,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经过一段时间,物块的位移为s 1,板的位移s 2,此时两物体的速度变为υ′1和υ′2由动能定理得:-fs 1=m 1υ1′2/2-m 1υ12/2 ①fs 2=m 2υ2′2/2-m 2υ22/2 ②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滑动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断转化为内能,即不断“生热”,由能量守恒定律及①②式可得:Q =(m 1υ12/2+m 2υ22/2)-(m 1υ1′2/2-m 2υ2′2/2)=f (s 1-s 2)= f ·Δs ③ 由此可见,在两物体相互摩擦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生热”)等于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知识点精讲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知识点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2c710c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b.png)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知识点精讲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动量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有着关键的作用。
一、动量定理的基本概念动量,用符号 p 表示,定义为物体的质量 m 与速度 v 的乘积,即 p = mv 。
动量是一个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而动量定理则表述为: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
用公式表示就是:I =Δp ,其中 I 表示合外力的冲量,Δp 表示动量的增量。
冲量的定义是力 F 与作用时间 t 的乘积,即 I = Ft 。
冲量也是矢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二、动量定理的推导我们从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开始推导。
加速度 a 可以表示为速度的变化量Δv 与时间 t 的比值,即 a =Δv / t 。
将 a =Δv / t 代入 F = ma 中,得到 F =m(Δv / t) ,整理可得 Ft =mΔv 。
因为动量 p = mv ,所以动量的变化量Δp =mΔv ,也就得到了 Ft=Δp ,这就是动量定理。
三、动量定理的理解1、合外力的冲量决定了动量的变化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
即使力的大小在变化,但只要作用时间足够长,冲量就可能很大,从而引起动量的显著变化。
2、动量定理的矢量性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在应用动量定理时,要注意它们的方向。
如果力的方向在变化,我们需要分别计算各个方向上的冲量和动量变化。
3、适用范围动量定理适用于单个物体,也适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对于系统,如果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四、动量定理的应用1、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为什么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助跑?这是因为助跑可以增加运动员的速度,从而增大起跳时的动量,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又比如,为什么运输易碎物品时要用泡沫等柔软材料包装?这是因为在碰撞时,柔软材料可以延长作用时间,减小冲击力,从而保护物品。
2、解决物理问题在解决碰撞、打击等问题时,动量定理常常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e43e03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9.png)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以下是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1.动力学公式。
(1)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未受力或受力平衡时,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即。
F=ma。
(3)牛顿第三定律:若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物体的不同部位。
2.动量和能量公式。
(1) 动量p=m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2)冲量J=FΔt,其中F为作用力,Δt为作用时间。
(3)动量定理:一个物体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其速度会发生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义,可以得到动量定理的表达式:J=Δp=mv2-mv1。
(4)机械能定理:当只有重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总机械能守恒。
即。
E = U + K = const.其中E为总机械能,U为重力势能,K为动能。
3.电学公式。
(1)库伦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力与电荷的大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
F=k(q1q2)/r^2。
其中k为常数,称为库伦常数。
(2)电势能公式:两个电荷之间在距离r处的电势能为:U=k(q1q2)/r。
(3)电场强度公式:电场强度E是受力电荷q的电力F与电荷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
E = F/q = kq/r^2。
(4)电势差公式:电势差是电场对电荷移动的做功和电荷的大小之积之比,可表示为。
ΔV=W/q。
其中W为电场对电荷的做功。
4.热力学公式。
(1)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表示为。
ΔU=Q-W。
其中ΔU为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量,Q为系统所吸收的热量,W为系统所获得的功。
(2)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原理,表示为。
ΔS=Q/T。
其中ΔS为系统的熵变,Q为系统吸收的热量,T为系统的温度。
(以上公式中,Q表示吸热量或释放热量,W表示获得功或做功,Δ表示变化量,k表示常数,r表示距离,E表示电场强度,V表示电势差,U表示电势能,F表示力,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J表示冲量,a表示加速度)。
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ab8ea702020740bf1e9b35.png)
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是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使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是高中物理学科学习的重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动量定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量定理知识点】1、动量定理: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Ft=mv/一mv或Ft=p/-p;该定理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质点m在短时间Δt内受合力为F合,合力的冲量是F合Δt;质点的初、未动量是mv0、mvt,动量的变化量是ΔP=Δ(mv)=mvt-mv0.根据动量定理得:F合=Δ(mv)/Δt)2.单位:牛·秒与千克米/秒统一:l千克米/秒=1千克米/秒2·秒=牛·秒;3.理解:(1)上式中F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2)动量定理中的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
定理的表达式为一矢量式,等号的两边不但大小相同,而且方向相同,在高中阶段,动量定理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
这时可规定一个正方向,注意力和速度的正负,这样就把大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单个质点。
求变力的冲量时,可借助动量定理求,不可直接用冲量定义式。
4.应用动量定理的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和受力的时间(明确质量m和时间t);(2)分析对象受力和对象初、末速度(明确冲量I合,和初、未动量P0,Pt);(3)规定正方向,目的是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4)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5)解方程。
【动量定理的内容】动量定理反应的是力在时间维度上的积累效果。
(1)基本概念描述: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量。
即F合t=I=Δp;(2)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表述:对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冲量的代数和,等于动量的改变量。
在外力不恒定,或者各个力作用时间不同时,优先选择后者。
提醒:动量与冲量都是矢量,是有方向的,因此在解题时首先要规定好正方向。
【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基本表达式:F合t=I=Δp;当存在多个力做冲量时,还可以写成分力冲量代数和的形式: F1t1+F2t2+F3t3+……=I1+I2+I3+……=Δp【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推广】当存在多个力做冲量时,动量定理的表达式还可以写成分力冲量代数和的形式:F1t1+F2t2+F3t3+……=I1+I2+I3+……=Δp这与动能定理的非常类似的。
高中物理位移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位移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84f464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0.png)
高中物理位移公式大全
1、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总和等于外力作用时间,即P=F·t
2、X-V-T公式:运动距离x=V(初速度)·t+1/2·a·t²;
3、加速度有关公式:V²-Vo²=2·a·s,其中V为当前速度,Vo为初始速度,a为加速度,s为行进距离。
4、垂直上抛运动:起始条件下,位移y=V0·t-1/2·g·t²,其中V0为初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5、抛物运动:位移y=1/2·g·t²,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6、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s=1/2·(V+Vo)·t,其中V为当前速度,Vo 为初始速度,t为运动时间。
7、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s=(V²-Vo²)/2a,其中V为当前速度,Vo 为初始速度,a为加速度。
8、匀变加速直线运动:位移s=1/6·[(V+Vo)·t+(2·V·Vo/a)·(V-Vo/a)],其中V为当前速度,Vo为初始速度,a为加速度,t为运动时间。
9、旋转运动:位移s=R·θ,其中R为旋转半径,θ为旋转角度。
10、角加速度有关公式:ω²-ωo²=2·α·Δθ,其中ω为当前角速度,ωo为初始角速度,α为角加速度,Δθ为旋转角度。
高中物理冲量与动量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冲量与动量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e60d5bbed5b9f3f80f1c5d.png)
高中物理冲量与动量公式总结冲量与动量是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冲量与动量工时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冲量与动量公式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冲量:I=Ft {I:冲量(N 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3.动量定理:I=p或Ft=mvtmvo {p:动量变化p=mvtmvo,是矢量式}4.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5.弹性碰撞:p=0;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6.非弹性碰撞p=0;0EKEKm {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7.完全非弹性碰撞p=0;EK=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8.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v1=(m1-m2)v1/(m1+m2) v2=2m1v1/(m1+m2)9.由8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10.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E损=mvo2/2-(M+m)vt2/2=fs相对{vt:共同速度,f:阻力,s 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注:(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高中物理关于动量定理的所有公式
![高中物理关于动量定理的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2de010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4f.png)
⾼中物理关于动量定理的所有公式⾼中物理关于动量定理的所有公式
在⾼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动量定理是⼀个⾮常重要的知识点。
下⾯⼩编
整理了关于动量定理的公式,供⼤家参考!
1 动量定理公式有哪些1.动量和冲量:动量:P = mV 冲量:I = F t
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F 合t = mv’⼀mv (解题时受⼒分析和正⽅向的规定是关键)
3.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或它们所受的外⼒之
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研究对象:相互作⽤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公式:m1v1 + m2v2 = m1 v1‘+ m2v2’或p1=⼀p2或p1p2=O 适⽤条件:
(1)系统不受外⼒作⽤.(2)系统受外⼒作⽤,但合外⼒为零.
(3)系统受外⼒作⽤,合外⼒也不为零,但合外⼒远⼩于物体间的相互作⽤⼒.(4)系统在某⼀个⽅向的合外⼒为零,在这个⽅向的动量守恒.
4.功:W = Fs (适⽤于恒⼒的功的计算)
(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的功------量度------重⼒势能的变化
电场⼒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的功-----量度------分⼦势能的变化
合外⼒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高中理科物理公式归纳
![高中理科物理公式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4858ed54a7302768f99394f.png)
高中理科物理公式归纳冲量与动量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0 {Δp:动量变化Δp=mvt–mv0,是矢量式}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m1-m2v1/m1+m2v2′=2m1v1/m1+m2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11.子弹m水平速度v0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E损=mv0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功和能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hab:a与b高度差hab=ha-hb}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变加速、以恒定加速度启动变功率、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 额/f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13.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0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02/2}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ε:介电常数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0=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0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抛运动;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0t,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强调: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课本。
高考物理:冲量与动量公式总结
![高考物理:冲量与动量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5daba0852458fb760b5672.png)
高考物理:冲量与动量公式总结
高考物理:冲量与动量公式总结
查字典物理网整理了2019高考物理冲量与动量公式辅导,所有公式均按知识点分类整理,有助于帮助大家集中掌握高中物理公式考点。
高考物理冲量与动量公式辅导: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 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p或Ft=mvtmvo {p:动量变化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
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0EKEKm {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EK=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ef2739c1650e52ea54189842.png)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一、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系统所受的总冲量为零(不受力、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
(碰撞、爆炸、反冲)注意:内力的冲量对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没有影响,但可改变系统内物体的动量。
内力的冲量是系统内物体间动量传递的原因,而外力的冲量是改变系统总动量的原因。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规定正方向)△p1=—△p2/3、某一方向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所受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的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个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必须注意区别总动量守恒与某一方向动量守恒。
二、碰撞1、完全非弹性碰撞:获得共同速度,动能损失最多动量守恒。
2、弹性碰撞: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
特例1:A、B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设碰前A初速度为v0,B静止,则碰后速度,vB=.特例2:对于一维弹性碰撞,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则碰撞后两个物体互换速度(即碰后A的速度等于碰前B的速度,碰后B的速度等于碰前A的速度)3、一般碰撞:有完整的压缩阶段,只有部分恢复阶段,动量守恒,动能减小。
4、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MV(注意:几何关系)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v1′=(m1-m2)v1/(m1+m2) v2′=2m1v1/(m1+m2)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要重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从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动量公式动量定理
![动量公式动量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e970d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d.png)
动量公式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它是由威廉·牛顿在其第一定律中提出的,该定律表明了引力作用对物体动力学的影响。
它表明,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外力的作用,其内力和动量将发生相等的变化。
它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
动量定理:F=m∆v/∆t
其中F表示物体受到的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在时间∆t内运动的速度变化量,∆t表示持续时间。
由动量定理可以看出,动量的总量不变。
例如,一个跑步者正沿着一条直线向前跑。
假设他的质量是m,当它受到向前的力F作用时,它的动量就会发生变化。
根据动量定理,我们可以推断出:
F=m∆v/∆t
将该定理应用到更复杂的一般情况,即物体受到系统的多个力的作用下,可以得到一般动量定理:
ΔP=ΣFΔt
其中ΔP表示物体的动量变化量,ΣF表示物体受到多个力F1,F2,…的总和,Δt表示持续时间。
同样可以由动量定理推出动量守恒定律:
总动量P1+P2=P1'+P2'
其中P1,P2表示系统物体的动量,P1',P2'表示系统物体的变化后的动量。
在日常的生活中,动量定理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汽车刹车时减速,抛体运动,摩擦力,碰撞中向量变化等。
总的来说,动量定理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定理。
动量定理的计算公式
![动量定理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acb800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7.png)
动量定理的计算公式动量定理在物理学中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知识点哦!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表示,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
用公式表达就是:$I = \Delta p$ ,其中 $I$ 表示合外力的冲量,$\Delta p$ 表示动量的增量。
那冲量 $I$ 又咋算呢?冲量等于力 $F$ 乘以作用时间 $t$ ,也就是$I = F \times t$ 。
咱们就拿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吧,好比说打羽毛球。
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两个小朋友在打羽毛球。
其中一个小朋友用力一挥拍,把球打了出去。
这一挥拍的过程中,小朋友施加在球拍上的力以及球拍与球接触的时间,就决定了给球的冲量。
球原本速度不快,被击打之后,速度大幅增加,这就是动量发生了改变。
假如说这个小朋友击球的力是 10 牛,球拍和球接触的时间是 0.1 秒,那冲量就是 10 牛乘以 0.1 秒,等于 1 牛·秒。
而球原本静止,质量假设是 5 克,也就是 0.005 千克。
经过击打后,球获得了一定的速度,从而有了动量。
再想想,如果想要让球飞得更快、更远,那要么增加击球的力量,要么延长击球的时间。
回到动量定理的公式,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很清楚地理解。
动量的增量等于合外力的冲量,这在很多实际情况中都能得到体现。
比如说汽车的碰撞。
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突然撞到障碍物,撞击的瞬间,汽车受到很大的阻力,这个阻力和碰撞的时间决定了冲量。
而汽车原本的动量很大,碰撞后动量迅速减小,甚至变为零。
又比如说火箭发射。
火箭燃料燃烧产生巨大的推力,持续的推力作用在火箭上很长时间,从而给火箭一个巨大的冲量,让火箭获得极大的动量,能够飞向外太空。
在日常的体育运动中,像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等,运动员们的每一个动作,其实都蕴含着动量定理。
比如篮球运动员投篮时,手臂的力量和作用时间,决定了球出手时的速度和动量。
学习动量定理,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有趣的现象,还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派上用场。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全集八动量与能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全集八动量与能量](https://img.taocdn.com/s3/m/130459b887c24028905fc301.png)
八、动量与能量1.动量 2.机械能1.两个“定理”(1)动量定理:F ·t =Δp 矢量式 (力F 在时间t 上积累,影响物体的动量p )(2)动能定理:F ·s =ΔE k 标量式 (力F 在空间s 上积累,影响物体的动能E k )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一样,都是以单个物体为研究对象.但所描述的物理内容差别极大.动量定理数学表达式:F 合·t =Δp ,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作用效果——使动量变化;该式是矢量式,即在冲量方向上产生动量的变化.例如,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v 0与竖直方向成θ角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与水平面的接触时间为Δt ,弹起时速度大小仍为v 0且与竖直方向仍成θ角,如图所示.则在Δt 内: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可见小球所受冲量是在竖直方向上,因此,小球的动量变化只能在竖直方向上.有如下的方程:F ′击·Δt -mg Δt =mv 0cos θ-(-mv 0cos θ)小球水平方向上无冲量作用,从图中可见小球水平方向动量不变.综上所述,在应用动量定理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其矢量性.应用动能定理时就无需作这方面考虑了.Δt 内应用动能定理列方程:W 合=mυ02/2-mυ02 /2 =02.两个“定律”(1)动量守恒定律:适用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公式:m 1v 1+m 2v 2=m 1v 1′+m 2v 2 ′或 p =p ′(2)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公式:E k2+E p2=E k1+E p1 或 ΔE p = -ΔE k3.动量守恒定律与动量定理的关系一、知识网络二、画龙点睛 规律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m 1v 1+m 2v 2=m 1v 1′+m 2v 2′,可由动量定理推导得出. 如图所示,分别以m 1和m 2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F 1Δt = m 1v 1′- m 1v 1 ①F 2Δt = m 2v 2′- m 2v 2 ②F 1=-F 2 ③∴ m 1v 1+m 2v 2=m 1v 1′+m 2v 2′ 可见,动量守恒定律数学表达式是动量定理的综合解.动量定理可以解决动量守恒问题,只是较麻烦一些.因此,不能将这两个物理规律孤立起来.4.动能定理与能量守恒定律关系——理解“摩擦生热”(Q =f ·Δs )设质量为m 2的板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υ2运动,质量为m 1的物块以速度υ1在板上同向运动,且υ1>υ2,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经过一段时间,物块的位移为s 1,板的位移s 2,此时两物体的速度变为υ′1和υ′2由动能定理得:-fs 1=m 1υ1′2/2-m 1υ12/2 ①fs 2=m 2υ2′2/2-m 2υ22/2 ②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滑动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断转化为内能,即不断“生热”,由能量守恒定律及①②式可得:Q =(m 1υ12/2+m 2υ22/2)-(m 1υ1′2/2-m 2υ2′2/2)=f (s 1-s 2)= f ·Δs ③ 由此可见,在两物体相互摩擦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生热”)等于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动量定理公式总结
![动量定理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deeb3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3.png)
动量定理公式总结
动量定理是力学的重要理论,是分析物体移动过程中运动变化情
况的有用工具。
动量定理由物理学家门捷列夫于1780年提出,用来描
述物体或流体粒子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线性运动(即匀速运动)和角动
量的变化情况。
它可以用公式(Δp=FΔt)表示,其中F代表作用力,Δp代表物体的变化线性动量,Δt代表时间的变化。
动量定理的形式很简单,但它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移动过程中动量
变化的非常强大的观点。
它可以用来解释系统不受外力影响下物体运
动变化情况,以及移动过程中动量的守恒关系。
研究人员把它应用到
很多领域,例如力学、流体力学、物理化学等。
在其中,空气动力学
研究中尤其使用这一理论,广泛用它来研究飞机的动力特性,设计提
高它们的机动性能,以及安全操作与稳定性。
动量定理的公式不仅可以用来解释物体移动过程中运动变化情况,还可以用来设计提高系统机动性能的技术方法。
例如,在轨迹规划中,可以运用动量定理证明一定时间内最优线性动量的选择,从而设计出
更加高效、高速的运动状态。
另外,也可以应用动量定理来预测系统
的动力特性,设计出更高精度的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操作效率。
总之,动量定理提供了一种精确预测物体移动状态的有用方法,
也为后续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通过研究动量定理,
可以从不同维度深入理解物体运动变化情况,更好地掌握它们。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三物理公式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三物理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8e80d6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0.png)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三物理公式随着科学发展的飞速进步,物理学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物理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常见的学科,在学校中也是必修课程,因为它是一门研究自然规律和物质结构的学科。
物理学以其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等理论构建出了关于空间、时间和物质结构的深刻理解,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学校将物理学从高一必修课程开始,一直到高三必修课程结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中物理学课程体系。
其中,高中必修物理公式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考试中必须准确掌握这些公式才能取得高分,下面来总结一下,高中物理必修课程中需要掌握的公式。
一、高中必修一物理公式1.动量定理:p=mv;2.力的定义:F=ma;3.表面张力:T=μs;4.势能定理:U=mgh;5.牛顿第一定律:F=ma;6.牛顿第二定律:F=G(m1m2)/r2;7.动能守恒定律:K+U=K0+U0;8.动量守恒定律:P=P0;9.相对论:E=mc2二、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1.热力学第一定律:Q=U+W;2.热力学第二定律:ΔS=Q/T;3.热潜率:λ=Q/AΔT;4.温度传导:K=λ/L;5.比热容:C=Q/ΔT;6.黏弹性系数:S=F/A;7.声速:v=K/ρ;8.折射率:n=sinθ1/sinθ2;9.偏振:n1/n2=tanθ/tanφ;10.拉曼散射:Δf=2π(B/m)f;11.屈服应力:σ=σy/2;12.弹性模量:E=σ/ε三、高中必修三物理公式1.静电力:F=-V;2.电容:C=Q/V;3.阻值:R=V/I;4.电势:V=Ed;5.电流密度:J=I/S;6.电荷密度:ρ=Q/V;7.电场强度:E=-V;8.电动势:V=IR;9.磁通量:Φ=BAS;10.磁感应强度:B=μ0I/2πr;11.磁场强度:H=B/μ0;12.磁力矩:M=IL;13.电磁感应定律:F=BIL;14.电磁能密度:u=εoE2/2以上就是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三物理公式的汇总。
高中物理考点冲量与动量公式
![高中物理考点冲量与动量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338c5c9be23482fb5da4c76.png)
高中物理考点冲量与动量公式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冲量:I=Ft {I:冲量(N 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3.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4.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5.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6.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7.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8.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v1′=(m1-m2)v1/(m1+m2) v2′=2m1v1/(m1+m2)9.由8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10.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注:(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见第一册P128)。
动量定理公式
![动量定理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5e07ccfbcd126fff6050b59.png)
动量定理公式物理知识点问答【问:动量定理公式?】答:动量定理研究动量的变化。
内容: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等于该段时间内动量的改变量。
物理公式I=Δp或F合*t=m*vt–m*vo;动量定理是一个矢量公式,解题时首先要规定正方向。
动量定理可以研究单独某个物体,也能用在多个物体上。
【问:什么是平抛运动?】答:平抛运动,指的是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
因为合外力等于重力,不变,因此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是直线运动),研究平抛运动,需要在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进行分解运算。
速度的分解同样也满足矢量的合成与分解运算。
【问:类平抛运动是怎样的运动模式?】答:与平抛运动类似,类平抛运动指的是加速度不为g的运动模式,在x方向上不受外力做匀速直线运动,在y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最为典型的类平抛运动就是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偏转。
【问:是动摩擦还是静摩擦如何判断?】答:如果在题目中,并没有告诉我们A与B之间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我们就需要结合题意进行推导(这就是一个考点)。
建议采用假设法,先假设两者间是静摩擦力,可以解出来共同的加速度a,并利用加速度,来计算某单独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看看是否大于两者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如果是,那么假设就失败,是滑动摩擦。
【问:总结哪些物理内容?】答:课下的及时总结对物理学习非常重要。
在课下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内容很多,比如,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经常遇到的题型,自己作业中常犯的错误,定理定律的使用前提条件,这些内容应罗列起来,最好记一下,平时要重视起来,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出现在考试中。
只有在平时多总结,多分析问题,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关于动量定理的所有公式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动量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小编
整理了关于动量定理的公式,供大家参考!
1 动量定理公式有哪些1.动量和冲量:动量:P = mV 冲量:I = F t
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F 合t = mv’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3.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
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公式:m1v1 + m2v2 = m1 v1‘+ m2v2’或p1=一p2或p1p2=O 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4.功:W = Fs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