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材料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a8ee37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4.png)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材料城南旧事是一部饱含着浓厚乡情的小说,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等问题。
在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对于乡村的美好与苦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从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在小说中描绘出来的乡村生活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情。
作者通过刻画人物形象、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精心安排的情节,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乡村世界。
故事中那些善良、纯朴的农民们,他们一直忍耐着艰辛的劳作,忍受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却并不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他们虽然生活贫苦,但却有着深深的乡情,对于家乡的土地、山水、风俗等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种乡情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切感,也让我对乡村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其次,城南旧事中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场景。
小说中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比如翠绿的田野、青山绿水等,这些场景使我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在乡村的山间、田野中,人们和自然之间没有矛盾和冲突,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农民借助自然的力量耕种土地,安居乐业;而自然也给予了人类丰富的物质和精神食粮。
这种和谐共生的关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保护自然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然而,乡村生活并非一派祥和。
城南旧事中也揭示了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在小说中,人们被贪婪、狭隘的观念所束缚,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嫉妒、算计等,让我感到了乡村社会的封闭和狭隘。
这种冲突给人们带来了心灵的苦涩,使人们身心疲惫,丧失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说中的这些描写使我认识到,只有通过协作、互助和相互理解才能解决这些矛盾,让乡村社会更加和谐。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我不仅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情,还体验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
这种体验让我对乡村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让我明白了乡村的美好与苦涩。
同时,我也从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比如,要珍视自然环境,保护大自然;要排除封闭、狭隘的观念,通过协作、互助解决社会矛盾;要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保持乡情。
《城南旧事》读后感10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0d17d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e.png)
《城南旧事》读后感《城南旧事》读后感10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城南旧事》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暑假,我读了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一书,这本书以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南为背景,由五个短篇组成。
透过小主人公英子童稚的眼睛,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温馨动人,启发人性。
文中,我最喜欢的是小主人公林英子,她是个善良、天真,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英子是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
她并没有因为秀贞的“疯”而害怕她,反而和她成为了好朋友,并用她的方式让秀贞和妞儿相认,还偷了妈妈的金镯子给她做盘缠。
体现了她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本质。
英子是天真的。
她和小偷坦诚交往,听他讲自己的故事,与他一起读《我们去看海》。
我最喜欢的一个短篇是《爸爸的花儿落了》。
面对病逝的爸爸,作为自己,你会有何感想?书中虽然没有明写失去爸爸的痛苦,但却让我的心揪得紧紧的。
花儿谢了还会开,太阳明天还会爬上来,但我的童年会一去无踪影,我青春的小鸟将一去不回来。
可是,《城南旧事》将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它就像夏夜里的一缕清风,让我知道不能错过美好纯真的童年。
上个星期,我们召开了《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提了3个问题:秀贞到底疯不疯?草丛里的青年是坏是好?宋妈爱不爱自己的孩子?对此,我有我自己的观念:1、秀贞不疯,她是因为失去孩子精神受挫才精神恍惚的。
2、那个青年即好即坏。
他偷东西了,他就是坏人;他偷东西是因为他的弟弟,他是好人。
3、宋妈爱自己的孩子。
虽然她在外打工,但她心里想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当得知自己的孩子去世时,心里是多麽伤心,自责呀!我爱《城南旧事》!爱林海英奶奶的真实流感,自由自在的童年!我爱读书!最近,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觉得非常好看,令人回味无穷。
故事主要说的是主人公英子住的小胡同里住着形形色色的人,有生下孩子,却被人把孩子抛弃的秀贞,有为了供弟弟上学而去偷东西的年轻人,还有被赶出家门的兰姨娘……英子和他们生活的很愉快,和他们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交流会场面的点面描写
![交流会场面的点面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8e64c3e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7.png)
交流会场面的点面描写今天,我们班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召开了一次关于《城南旧事》的读书交流汇报。
早已准备好的我们兴致勃勃。
首先,是交流作者环节。
老师叫了我们组,我们便开始一一汇报,从林海音的生平、成就、作品、故事等进行详细汇报。
我说的是作者的故事,由于早有准备,所以没有不认识的字,表达特别流畅,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汇报完毕,得到了老师的指点,我们小组竟一次加了三分,我们四人笑逐颜开。
接下来是交流内容环节,汇报的小组说得很具体,而且声音洪亮,他们高度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得不令人佩服。
然后便是必答题环节,老师每组叫一名同学,个别同学因为回答错误逗得我们捧腹大笑。
很遗憾,也很惭愧没能认共读书而错过了答题的机会,未能为本组加分。
同组的同学也只能怒其不争了。
最后我们也进入了最激动的环节——抢答题环节。
同学们都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个个蓄势待发。
老师读完题目,只听“噌”的一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站了起来,都希望能抢答成功。
随着题目难度的加深,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觉得之前都没有认真地去读这本书,有些题目似曾相识,但又不知道准确答案,看到其他同学抢答题的兴奋劲儿,我真为自己没认真读书而愧疚。
接下来是看情节猜人物环节。
老师将书中描写英子、秀贞、妞儿、厚嘴唇年轻人、兰姨娘、宋妈等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服饰细节等句段摘录出来让我们猜人物。
我们望着那熟悉的字眼,却只能勉强猜出来。
我这才意识到,之前都是囫囵吞枣地读书,从没有仔细读过,免不了答题时张冠李戴。
最后,我们又评比交流了有关《城南旧事》的读书手抄报,老师对这次读书交流汇报会做了总结,也给各组贴上了小红花。
经过了这次《城南旧事》的读书交流会,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以后我会很认真地读每一本书,绝不会囫囵吞枣了!。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课课件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861d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b.png)
妞儿内心深处渴望有一个完整的 家庭和亲情。她对家庭的渴望让 人深感感动。
Part
04语言艺术特色源自语言风格朴实自然作者用平实、简洁的语言,描绘 出北平的日常生活和人物形象, 使读者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
地域特色
作品中的语言富有老北京的特色 ,通过方言、俚语等表现方式, 生动地再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
Part
02
故事情节分析
故事概述
总结词
简述故事背景、发展及结局
详细描述
本课件将首先对《城南旧事》的故事背景、发展过程和结局进行简明扼要的概述,帮助学生对故事整 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人物关系
总结词
梳理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图表、关系图等形式,梳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好奇心强
小英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她总是用纯真的眼 光看待世界,对生活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热情。
勇敢坚强
尽管小英子年纪尚幼,但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时,她展 现出了超乎年龄的勇敢和坚强。她敢于面对现实,不畏艰 难,努力生活。
命运多舛
小英子的命运多舛,她经历了许多生活的磨难和不幸,但 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
秀珍在面对命运的打击时,始终 忍辱负重,努力生活,展现出了 顽强的生命力和毅力。
妞儿
命运坎坷
妞儿的命运非常坎坷,从小就被 抛弃,受尽欺凌。她的不幸遭遇 让人深感同情。
勇敢坚强
妞儿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时, 展现出了勇敢和坚强的品质。她 不畏艰难,努力生活,让人钦佩 。
聪明懂事
尽管妞儿的生活环境恶劣,但她 却非常懂事和聪明。她懂得如何 保护自己,也懂得感恩和回报别 人的关爱。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PPT课件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af4994be1e650e53ea9984.png)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电影《城南旧事》插曲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 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爸气急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 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结果 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 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 了!
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 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它不刻意表达什 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 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地不疾不徐, 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 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从小说到电影,从成人书到儿童绘本,《城南 旧事》是故事、是梦幻,读时仿若音乐,轻轻扣动 人心,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深意,更令人撼动,久久 不能自已。
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
头。Biblioteka 内容简介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 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 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恋,后 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 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 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 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 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 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 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 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 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 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 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 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 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 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后来,英 子的爸爸也因肺病去世。英子因为爸爸的离开,体会到了自 己的责任,觉得自己长大了。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材料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db43dc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7.png)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材料城南旧事是一本描写上海城南人民生活的小说,作者通过讲述一系列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展现了上海城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
这本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在读书交流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城南旧事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上海城南地区人民的艰辛生活和奋斗精神。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何添的小店老板,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办了一家小面馆,并逐渐发展壮大。
通过何添这个人物,我们看到了城南人民追求幸福和改善生活的决心和努力。
在读书交流中,我们可以探讨何添的奋斗历程和他所代表的城南人民的精神面貌,以及这种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其次,城南旧事揭示了上海城南地区的社会风貌和阶层固化问题。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贫富差距的存在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作者通过描写多个家庭的生活状况,展示了城南地区贫民与富人之间的巨大差距,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在读书交流中,我们可以探讨城南地区社会阶层固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城南旧事也反映了上海城南地区人民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之间的碰撞和冲突。
比如,书中的女主人公晓红,在面临婚姻问题上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而不是盲目遵循传统观念。
在读书交流中,我们可以讨论晓红这个人物对传统观念的颠覆以及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总的来说,城南旧事是一本具有很高可读性和教育意义的小说,通过讲述上海城南地区人民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在读书交流中,我们可以通过探讨主人公的奋斗精神、社会阶层固化问题以及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等方面展开讨论,从而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0字(通用30篇)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0字(通用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fb2b9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1.png)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0字(通用30篇)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0字(通用30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00字(通用30篇),欢迎大家分享。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篇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每当看到这首诗,我就想起了我喜爱的一本书《城南旧事》。
我喜欢书中的主人公英子,纯真善良活泼可爱。
对生活充满了好奇,愿用真心去接受生活中的每个人。
充满正义感。
林海音在出版后记中说:“我多么想念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用存下来。
”我想正是因为作者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才能写出这样一本广受读者欢迎的佳作。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篇2《城南旧事》这本书,讲述的是20 世纪20 年代的老北京城和作者林海音在北京城南经历的事情。
书中描述了,”安惠管“、”我们去看海“、”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这五个小故事。
通过这五个小故事,作者写出了自己对童年的怀念。
读了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作者童年的时候,看到了老北京城南的一些景物。
同时,也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我觉得童年就像一片蔚蓝的天空,天空上挂满了闪烁的星星;美丽无比。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美好又难忘的,就像作者在后记中写到的”每一个人的童年不都是愚骏而神圣吗?“城南旧事的读后感篇3这本书是林海音写的自传事小说,今天我只给大家带来了最金典的一篇。
这篇故事讲的是:小时候的林海音,在冬天的时候,骆驼队经过她家门的时候,看到了骆驼身上带着铃铛,就天真的问了她的爸爸很多有趣的问题。
她自己回答的也很有趣,比如作者说:”骆驼脖子挂上铃铛是为了在路途中增加一点点乐趣。
“其实不是为了这样而是为了吓唬狼,而已。
看完了这篇故事,让我感受到作者是那么的天真,是那么的可爱,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原先的的南京是那么的繁华,是那么的热闹。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https://img.taocdn.com/s3/m/ebf3b1cc551810a6f4248621.png)
一个时代的人物,一段心灵的童年——《城南旧事》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本课时设计为一堂阅读交流课,学生自由阅读小说一周时间,再进行阅读交流。
旨在通过“统整、比较”的阅读策略,对书中的人物共性与个性进行形象研究,发现作者创作小说时,是有意识地选择这些人物记录下童年,并将这些人物永存心灵。
【教学目标】1.分享交流读书体会,感受阅读交流的快乐,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统整、比较”的阅读策略,升华对全书主旨的认识。
2.通过比较书中人物形象的异同,发现作者选材的奥秘,初步感受小说的创作艺术。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书中人物形象的异同,发现作者选材的奥秘,初步感受小说的创作艺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统整、比较”的阅读策略,升华对全书主旨的认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学习单》、《人物特点表》2.学生准备:阅读《城南旧事》,完成《阅读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板题导入新课(一)板题:《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二)同学们,《城南旧事》这本书大家已经读过了对吗?你读了几遍?用一句话说说你读完这本书的总体感受?(三)是啊,读完一本书,在我们的心中总是会留下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就像是小小的种子一样,随着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学习生根发芽,结出智慧的果实。
今天,我们就和同伴们一起分享我们的读书体会,请拿出《阅读学习单》。
【设计意图】开课交流读书情况,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读书后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教学环节的实施提供参考。
二、梳理故事脉络(一)在读书时,老师请大家用一幅图来画出你对书中五个故事关系的理解,谁来展示一下?请生展示,每个人说说自己的画法与理解。
预设一:学生发现五个故事是按英子的成长过程有序排列,教师评价:你们读书可真仔细,是的,把这五个故事前后联系起来看,可以发现这五个故事通过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经历连接起来,单篇是一个故事,五篇连起来又是一个整体。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课件.ppt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befc82844769eae009edf9.png)
英子
兰姨娘
理清这些人物与英子的关系:
宋妈 秀贞 妞 小偷
英子
奶妈 好朋友 小伙伴 秘密好朋友
兰姨娘
寄宿
谈这些人物的命运:
宋妈 秀贞 妞 小偷 兰姨娘
从上面人物的命运你感受到了什么?
谈这些人物的命运:
宋妈 秀贞 妞 小偷
兰姨娘
儿子夭折,女儿被丈夫卖了
不能拥有完整的爱情,和女儿失散多年,最 终还惨死在火车轮下。 从小被人丢弃,受尽养父母虐待
驴打滚儿……………………………100
爸爸的花儿落了……………………115 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
连一连。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
宋妈 秀贞和妞儿 小偷 兰姨娘和德先叔 爸爸
理清这些人物与英子的关系:
宋妈 秀贞 妞 小偷
这时,我的辫子梳好了,追了她去买菜, 她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她的那条 恶心的大黑棉裤 ,那么厚,那么肥,
裤脚缚着。别人告诉妈说,北京的老妈 子很会偷东西,她们偷了米就一把一把 顺着裤腰装进裤兜子,刚好落到缚着的 脚裤管里,不会漏出来。我在想,她的 肥裤脚里,不知道有没有我家的白米。 《兰姨娘》(宋妈)
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 生活。
林海音(1918—2001)原 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 台湾,生于日本大阪,在北 平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 湾,任报社编辑。1953年开 始文学创作,是台湾文学 “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 一生创作颇丰,散文、小说、 童话等都有涉及,代表作有: 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 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 的故事》等。
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601d6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74.png)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城南旧事》是200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作者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
全书通过作者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本书包括《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和后记《冬阳bull;童年bull;骆驼队》。
《冬阳bull;童年bull;骆驼队》还被选编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
《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是具有极强的平民意识,一部纯美的散文式的电影;一种委婉的诗意,一片宁静的意境;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满含人间烟火味m..,却无半分名利心。
【学情分析】本学期第一篇课文就是林海音写的,所以学生对作者并不陌生,而且对她的童年生活还充满了好奇。
我就利用学生这一好奇心带他们走进林海音的童年,去感受童年趣事和父母之爱的同时,分析人物,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难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2、《城南旧事》名著阅读课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1、回忆《窃读记》师:同学们。
阅读交流课:《城南旧事》——班级读书会系列课例之一
![阅读交流课:《城南旧事》——班级读书会系列课例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4ffa37e3aeaad1f346933f33.png)
班级 读 书会 系列课 例之 一
刘 艳 飞
年
级: 五年级
次课 。
作品分析 : 《 城南 旧事》是 台湾女 作家林海音 的 自传体小说 。这本 书以 2 0世纪 2 0年代 的北京城南 为背景 , 透过小 女孩英 子 的童稚 眼光 , 看成人世界 的 悲欢离合 。全 书以怀 旧为基调 , 语 言清新优美 , 叙 述
( 1 ) 教 师范读 , 指导 书友 小 队交 流 。要求 : ① 按 书中的情感共 鸣点 , 引发交流话 题 , 引导学生 细读深 强、 中、 弱组 合学生 , 选定 组长 。② 每人 自己读 , 组员 思 , 体会情感 。如“ 体会英 子的快乐 与忧伤 ” , 在“ 说一 可以提问 , 也 可以交流不 同的感受 , 还可 以讨论 。③ 说 ” 中提炼故事 中印象 最深刻 的细节 ; 在“ 写一 写” 中 派代表 汇报。
课 型可 以按 以下 步骤操作 。
一
、
简单 回顾 , 把握全 书。在导入部分进行 整本
书的简 单 回顾 , 了解作者 和书的主要 内容 , 起 到承上 启下 的作用 。不妨 以书友 队为单位进行知识抢答赛 , 也可 以进行个人快速 自测 。
3 . 读一读 。
二、 细读深 思 , 体会情感 。整体把握全 书后抓准
1 . 了解作 者及作 品内容 , 感受文 字 的魅 力 , 激 发 吗 ?
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
《 惠安馆》 —— ( 秀贞 ) 《 《 ) 卜 ( “ 小偷 ” ) ) 《 兰姨娘》 —— (
2 . 走近人 物 , 了解 文 中主要人 物 的个性 , 体会 英 子童年 的快乐与忧伤。 3 . 指导学生读整本小说 , 让 学生带着 自己的感情
城南旧事读书分享会
![城南旧事读书分享会](https://img.taocdn.com/s3/m/98d6c4abdaef5ef7ba0d3c58.png)
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出行 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 捷。
(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多。姿多彩
就像我们今天的这节课若干年后当你离开校园在你长大承认甚至在你老了以后是否还会记得曾经有过一位女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城南旧事童年是缓慢悦耳的一串驼铃童年是北京城南的一缕冬阳童年是胡同深处的一首歌谣
《城南旧事》读书分享会
我们的读书口号: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精彩段落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 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 会做了。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 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 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 本《城南旧事》。
两个。儿子掉进河里淹死了,女儿被宋妈丈夫送人了。
6.英子因为什么事情由一开始的喜 欢变得讨厌兰姨娘?
因为她有次看到爸爸跟兰姨娘在一起抽大烟的时候,爸 爸去抓兰姨娘的手,于是怕兰姨娘夺走了爸爸。
7.宋妈最后离开英子家的时候爱是 坐什么“交通工具”走的?
骑驴
8.英子在参加高年级同学的毕业典 礼上意外看到的那个她认识的人是 谁?
“他”指的是(黄板牙),选自《驴打 滚儿》(动作、外貌、心理描写)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 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https://img.taocdn.com/s3/m/e54c422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b.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兰姨娘主要内容
要叙述了兰姨娘从三岁被卖给人家,十四岁从苏州被人带进 了北京,二十岁嫁给一个六十八岁老头的经历。她在这个家 庭受尽了欺辱,后来逃离了那里,来到了英子家里,从此打 乱了英子家平静的生活,英子从此恨透了兰姨娘。新青年闹 革命的时期,不少革命青年被杀害。一个叫德先的人,经常 到英子家里躲藏,在和兰姨娘接触的过程中与兰姨娘产生了 爱情。北京形势吃紧,兰姨娘和德先离开了北京去了天津和 上海。从此英子家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 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 小妹妹这时从妈妈的身上挣脱下来,她刚会走路,就喜欢我领她。我用跳舞的步子带着她走, 小妹妹高兴死啦!咯咯地笑,我嘴里又念着“我们看海去”,念一句,跳一步舞,这样跳到门 口。宋妈刚吃过饭,用她那银耳挖子在剔牙,每剔一下,就啧啧地吸着气,要剔好大的功夫; 仿佛她的牙很重要!小妹妹抱住她的腿,她才把耳挖子在身上抹了抹,插到她的髻儿上去。
《城南旧事》电影篇: 有一种感情叫做同情
《城南旧事》电影,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 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 于中国内地上映。影片透过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讲述了英子在 北京生活时发生的三个故事。影片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 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 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
END
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 《城南旧事》一书是她童年的生活 写照,也是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 《城南旧事》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之一。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 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 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 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课演示课件-精选.ppt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课演示课件-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93580a168884868762d6fb.png)
英子只有5岁。她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
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1948年8月,林海音回到台湾。)
精品
• (1)林海音,她的出生地在哪里? • (2)她到北京时几岁? • (3)她在北京生活了几年? • 师:是的,她在北京生活了
25年,北京,记录着她的童年和 青春。那么,这本《城南旧事》 是怎么来的呢?
2.你觉得她这样做,是为自己找一条生路, 也为她的儿女找一条生路,有道理。再说,她 的丈夫黄板牙是怎么一个人?
精品
◆ 4、老北京趣话:
英子眼中童年好玩的事情。
•
•
刚才我们讨论的话题,都是小英子用
七岁的眼光来看,看不明白也想不清楚的
事情。在小英子的城南旧事里,也有一些
好玩的事情:比如在《冬阳·童年·骆驼队》
• 2.六个章节的故事。看了这些目录,你 的脑子里出现了哪些人?
精品
• ——英子的一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 ——保姆宋妈一家:
•
宋妈、小栓子、小丫头子和黄板牙 。
• ——惠安馆里的一家子:
•
秀贞、妞儿、长班老王 。
• ——寄宿在小英子家:兰姨娘、德先叔
• ——藏在英子小偷、小偷的弟弟 。
• 家附近的茅草堆里的一个青年:
•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 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在 我内心的深处,曾经有这样一本书,它像一 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阳。
• 不管怎样,曾经的故事都刻写在我们的 生命里。就像我们今天的这节课,若干年后, 当你离开校园,在你长大成人甚至在你老了 以后,是否还会记得曾经有过一位女老师, 和你们一起读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
里干什么啊?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课课件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3dd1da7e21af45b207a828.png)
爸爸的花儿落了……………………………115
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
故事名称
主要人物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英子、秀贞、妞儿 英子、厚嘴唇的青年(小偷)
兰姨娘
英子、兰姨娘、德先 叔叔、爸爸
驴打滚 爸爸的花儿落了
英子、黄板牙(宋妈的 丈夫)、宋妈
心地善良,但她为何会精神失常?
2、小偷是不是坏人?
蹲在
草丛中的厚 嘴唇的年轻 人是英子的 朋友,但是 最后被指认 为小偷而被 警察带走。 你认为他是 坏人吗?
3、宋妈妈到底 爱不爱自己的孩子?
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 而去。就是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中, 英子长大了……
走近作者
林海音(1918年-2001 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 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 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
交流一:
述说故事梗概
目录
冬阳 童年 骆驼队(《城南旧事》序)……1
惠安馆传奇……………………………………5 我们看海去……………………………………55 兰姨娘…………………………………………80
执 教 : 永 阳 小 学 胡 淑 芬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 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子: 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着磨来磨 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第几个门?”
我伸出手指头来算了算:“一,二,三,四, 第四个门。到我们家来玩。”
她摇摇头说:“你们胡同里有疯子,妈不叫我 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海音
(1918——2001)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 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 (jǔ)嚼 (jué )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 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 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 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3、“我们看海去”中草丛中那个 小 伙子是什么身份? 答案:小偷
4、草丛中那个小伙子偷钱的目的 是什么?
答案:为了供弟弟上学,帮他 实现去国外留学的愿望。
5、宋妈总共生了几个孩子?孩子 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答案:两个。儿子掉进河里淹 死了,女儿被宋妈丈夫送人了。
6、英子因为什么事情由一开始的 喜欢变得讨厌兰姨娘? 答案:因为她有次看到爸爸跟 兰姨娘在一起抽大烟的时候, 爸爸去抓兰姨娘的手,于是怕 兰姨娘夺走了爸爸。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城南旧事》出版后记
小说《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自传体小影, 是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小说, 可视其为林海音代表作。
我问你答 16 7 11来自3 485
2
9
12
10
1、英子和妞儿是在哪儿认识的?
答案:打水的井边
2、兰姨娘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案:跟德先叔谈恋爱之后 一起离开了英子家。
人物形象我来评
(二)说说你认为“我们看海 去”中的小伙子到底是好人还 是坏人?为什么?
人物形象我来评
(三)说说你认为兰姨娘是一 个怎样的人?
七嘴八舌探“原因”
(一)说说你认为造成“疯子” 秀贞及妞儿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七嘴八舌探“原因”
(二)说说你认为造成宋妈悲剧 的原因是什么?
小人物
大时代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会
《城南旧事》 读 后 感 分 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阅读成为一种娱乐和习惯
将阅读进行到底!
让阅读成为一种娱乐和习惯
之第一部书《城南旧事》
阅读交流会
她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生 于日本大阪。 1923年(5岁)随全家迁居北京, 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1948年(30 岁)离开北京回到故乡台湾。 她被认为是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山 人,又被称为“台湾文学的保姆”。 她以她的成就、为人、号召力, 成为连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 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 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 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 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 成就奖”。 有人说她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 时代的结束。
7、宋妈最后离开英子家的时候是 坐什么“交通工具”走的?
答案:骑驴
8、英子在参加高年级同学的毕业 典礼上意外看到的那个她认识的 人是谁? 答案:草丛里那个男的
9、英子靠什么最终断定了妞儿 是“疯子”秀贞的女儿?
答案:妞儿脖子后面的青记
10、秀贞是因什么原因疯掉的?
答案:她爱的那个男人离开他 后一去不回,她和那个男人的 私生女妞儿被母亲扔掉。
11、便衣警察是通过什么人提 供的什么线索抓到小偷的?
答案:通过英子。手里拿了个 小铜佛的英子在便衣警察的询 问下无意中道出了小铜佛的来 历。
12、英子爸妈为什么让宋妈离 开了他们家?
答案:得知宋妈失去了两个孩 子后,爸妈想让宋妈先回老家 继续生养。
人物形象我来评
(一)说说你认为秀贞、宋妈 分别是怎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