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内容及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
《荀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它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人定胜天”、“性恶论”、“隆礼敬士”、“尚贤使能”、“重法爱民”、“节用裕民”、“开源节流”是其主要思想。

《荀子》立论严谨,语言生动。

《劝学》是其烩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教育家和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的著作。

是荀况晚年为总结百家争鸣和自己学术思想而写的。

《史记·孟荀列传》中曾写到:“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机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而卒:”此书在汉代抄录流传有322篇,名《孙卿书》。

初经刘向整理校定,去其重复290篇,定著32篇,名《孙卿新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孙卿子》即《荀子》。

此书大部分为荀子自著。

其中《儒效》《议兵》《强国》等篇,似出弟子记录;附于书末的《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六篇疑为弟子所记荀子语及杂录传记。

《荀子》一书,仿《论语》体例,始于《劝学》,终于《尧问》.系统性、思想性较强。

其中集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逻辑思想和思想方法的有《解蔽》《正名》;阐述人生论的有《性恶》;阐述教育理论的有《劝学》《修身》;阐述军事理论的有《议兵》;阐述社会政治思想的有《礼论》《王制》《王霸》《富国》等篇。

《非十二子》以是否符合封建统一原则为标准,对先秦诸子进行了政治性批判。

《成相》以民间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为君、治国之道。

《赋篇》系荀子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荀子》的主要内容
1.“重人轻天”思想。

《荀子》中的《天论》篇针对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论,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论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它把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同自然的客观物质世界区分开来,又联系起来,把天看成一种具有客观法则的自然物质系统,排除天有意志说,承认自然的客观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是第二性的;强调天不能干预人事、主宰人事,但人事活动又必须遵循“天道”,人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但人能“制天命”、“裁万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卓越见解。

西周以来传统的“天命”观把天看作是有意志的、能赏善罚恶、兴治灭乱的无上权威,人们只能按照“天”的意志即“天命”行事。

针对这种宗教唯心主义的说教,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把“天”(自然)与人(社会)区分开来,否认“天”有意志,否认“天命”存在。

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强调自然界本身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的
存在和作用并不因为社会上的政治好坏而改变。

这种观点明显地是反对殷周以来传统的君权天授的思想。

荀子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职能,不掺杂人的意志在内,所以叫“天职”。

他说:“列星随旋,日月递招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主谓神”。

这就是说,列星相随旋转,日月轮流照耀,四时交替运行,阴阳不断变化,风雨普遍降施,万物各自得到相适应的条件而发生,各自得到所需要的滋养而成长,这些都是自然的现象,并不是出于一个什么主宰的意志和作为。

这里所谓的神是指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功能,人们虽然看不见它在做什么,但它的功效很显著。

荀子认为天是按照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运行、变化的自然界,没有任何主观的私怨和私德。

此天不能干预人事,自然界的规律不能决定社会的变化:荀子明确指出,社会国家的治乱兴废,与天无关,与时无关。

与地无关。

他说:“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

时邪?曰:繁启藩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天、时、地等自然界的条件,在禹的时代和桀的时代是相同的,但社会政治在禹的时代和桀的时代,却有一治一乱的不同。

这说明白然界的条件不能决定社会的治乱。

他又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掇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掇广。

”荀子强调天人之分,又十分强调人定胜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这一光辉的唯物主义命题。

荀子认为人类发挥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自然,使自然为人类造福。

他看到自然界中的物类都是通过竞争来求得生存的,人类也要利用其他物类来养活自己,这是一种自然的相生相养。

所以他说:“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

”荀子认为,人类和其他物类一样,必须利用自然界适合于自己生存的条件、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幸福。

如果不能根据自己生存的需要来利用自然界,那就会妨碍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甚至遭受灾祸。

这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一种自然的制约,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原则,所以他说:“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这个自然原则说明,自然界的变化及其规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客观的制约作用。

然而,在荀子看来,人在自然界面前,决不是无所作为地消极适应,而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变化及其规律,利用自然,改造和征服自然。

他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这就是说,天有时节,地有物质财富,人有利用大时地利自然条件的能力。

他指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幼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

本荒而用侈,则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这是说,吉凶祸福,不是天给与的,而是全凭人为;一切自然灾害,只要尽到主观努力,也是可以克服的。

因此,他主张人应积极去征服,利用自然,
从而驾驭自然,不受自然的盲目支配。

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敦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成。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在荀子看来,与其尊崇天而期待它的恩赐,则不如象畜养万物那样将天驯服;与其顺从天而歌颂它,则不如掌握自然规律而利用它;与其仰望天时等待自然的恩赐,则不如因时制宜地利用天时;与其消极地听任物类的自然增多,则不如发挥人的能力促使它们化育;与其空想支配万物,则不如按照万物的规律去控制它;与其指望物类自然生长,则不如根据它的生长规律去促进它的成长。

人如果不去积极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放弃主观努力,盲目崇拜天而无所作为,那就失去万物可以为人利用的本性。

总之,天(自然)不会满足人,人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地利用自然规律和各种自然条件,去控制、改造征服自然,向自然界夺取财富。

2.“隆礼重法”学说。

荀子认为人能胜天,战胜自然,其原因就在于人能合群。

他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何以能群?曰:分。

分何以能行?曰:义。

故义以分则合,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

”荀子认为人所以能合群,是因为有“分”,所谓“分”,就是名分等级的意思。

为什么能行“分”呢?这是依靠“义”。

什么叫做“义”呢?就是统治阶级所认为合理适宜的道德。

地主阶级在建立了君主集权的封建政权以后,应该怎样利用其政权实行政治统治呢?荀子提出了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主张。

他认为,在“立君上之执以临之”的基础上,还必须“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至刑罚以禁之”。

这是他的“隆礼”“重法”政治论的主干。

他在《老道》篇中有—个总纲式的概括叫做“隆礼至法则国有常”。

在《成相》篇也重申了这个纲领:“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这是把礼和法看作是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两种根本手段。

但在这两种手段中,他更加重视礼治的作用。

他把“礼”看作是一种最高的政治标准,说“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礼者、治辨之极也”。

他强调礼是“治国之本”,“为政”的前导,“国之命在礼”离开了“礼”,政治便不能推行,国家便不能维持。

他说:“礼义者,治之始也。

“礼者,政之轮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

荀子是把奴隶社会中于孔子儒家的礼治思想继承并改造过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礼治思想的第一人,这就使他的思想具有浓厚的儒家传统的特点。

什么是礼?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封建的伦常关系:君臣、父子等各有名分,即礼的内容。

他所讲的礼,是确定人们社会政治地位的等级区别和确定物质财富分配的“度量分界”的。

他说:“程者,物之准也;
礼者,节之准也。

程以定数,礼以定伦”。

在这个意义上,礼是人们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规范。

礼起着一种规范、法式的作用,为人们的活动、行为规定界限和标准。

所以社会成员必须尊重和遵守礼的规定。

“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君主也要用礼作为统率群臣的尺度和治理国家的标准。

他说:“礼者,人主之所认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式也。

”“国无礼则不正。

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

有了礼作为尺度标准,人们的视听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定,国家就能治理得好所以荀子说:“治国者分已定,则主相臣下百吏各谨其所闻,不务听其所不闻各谨其所见,不务视其所不见。

所闻所见,诚以齐矣,则虽幽闲隐群、百姓莫敢不敬分安制以化其上,是治国之征也”。

然而,在荀子看来,人的本性是“恶”的,是不符合礼的要求并同礼相悖的。

因此,要使人们的视听言行符合礼的标准,就必须改变人的本性。

礼作为一种规范、法式,就起着导化和矫饰人性,使“出于治,台于善”的作用。

荀子主张礼治,强调“明礼义以化之”,就是主张通过礼义的教化,诱导人们“化性起伪”,去“恶”从“善”,老老实实地服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

为了使“礼”能够起到导化人性的作用,荀子一方面主张封建统治者要加强礼义的灌输教育、使人们对于“礼义”能够“强学而求有之”.“思虑而求知之”;另一方面又主张应该有多种文仪礼节作为文饰。

比如衣冠服饰、宫室械用、丧祭礼仪、声乐颜色等,都是符合封建礼制的规定,以显示礼的严肃性。

所以“礼”还是“以贵贱为文”。

荀子本来是不相信有鬼神存在的,但他认为丧祭礼及宗教仪式还是必要的。

他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状乎无形影,然而成文”。

没有鬼神而举行丧祭仪式,完全是一种文饰。

“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

因此,这种文饰作用,既可以点缀封建统治者的威严隆盛气象,又可以在被统治的劳动人民中间造成一种社会习俗和敬畏心理,借以从精神上麻痹劳动人民。

这都是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

荀子的哲学思想,具有可贵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因素。

在天人关系上,他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与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无关。

同时,他又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知天命而用之”。

主张利用大自然来为人类社会服务,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

在认识论上,他否定“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认为只要不断学习,后人就可以超过前人,取得进步。

《荀子》一书的思想,作为新兴地土阶级的思想意识,在地主阶级处于进步和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礼义伦理思想对于封建上层建筑的建立以及对封建基础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封建社会的巩固,封建统治者为了镇压和欺骗农民,更加需要从已往的剥削阶级那里吸取反动保守的思想。

《荀子》中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和曾起过进步作用的社
会政治思想,便不再适合封建阶级的口味。

因此,《荀子》中的思想在汉以后的长期封建社会中不被重视,受到排斥,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